专题研讨发言稿共3篇(研讨交流发言稿)

演讲发言 时间:2022-06-30
【www.wendang123.cn - 演讲发言】

  演讲稿是作为在特定的情境中供口语表达使用的文稿。在当今社会生活中,需要使用演讲稿的事情愈发增多,那么,怎么去写演讲稿呢?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专题研讨发言稿共3篇(研讨交流发言稿),供大家品鉴。

专题研讨发言稿共3篇(研讨交流发言稿)

专题研讨发言稿共1

  农垦教育学会一般课题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课题研究—研讨课 发言稿

  各位老师:

  本课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跳绳为主教材,使学生了解跳绳的多种跳法和相关知识。不但让学生掌握多种的跳绳方法,而且让学生根据已有的跳法进行自由创编,培养学生的创新力。让学生将自己的跳法大胆的向其他同学展示,增强其自信心,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游戏比赛的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团结合作能力。 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使学生积极参加到学习中,并大胆向同学展示自己的动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自觉自主的研究并且学习。 2.运动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一些用跳绳练习的方法,并了解跳绳的知识、对身体的作用、以及注意事项。

  3.身体健康目标:通过跳绳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能,促进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

  4.心理健康目标:在学习中充分展现自我。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品质,得到成功的喜悦。

  5.社会适应目标:培养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积极进取,乐观开朗。

  我这节课讲的是跳绳中的花样跳绳,而且专门找了一个可以利用到小组合作学习内容,这个动作完成需要三个人同时而且必须配合的非常好才能顺利完成。下面我将用几方面跟大家阐述一下我这节课。 首先,现在的体育课基本的上课模式是,教师讲解做出示范动作学生模仿练习,然后教师检查,基本上没有用到小组合作学习。或者用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的次数时间都非常的少,那么花样跳绳教学这节课,我将充分的运用到小组合作学习并且让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去实现自主学习。 其次,在上课之前我会先展示给同学们这个动作是怎么完成的,之后会将动作的要领告诉同学们,然后,让同学们通过事先布置好的小组,让组长带领组员进行研究、讨论、试做。将每个小组的组员分工明确,让他们都能知道自己扮演的是什么角色。这样有利于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最后,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我在体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给学生营造了喜悦, 快乐的空间,大大增加了学生对体育课兴趣。

  以上为我对本次课的发言,请大家多多指教。

专题研讨发言稿共2

  高三第一次月考命题研讨发言稿

  贺亚娟

  各位老师:

   下午好!今天我对高三第一次月考命题思路和意图作以简单的汇报和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本次月考测试目的是了解高三学生的语文基础和语文复习备考一个多月来的效果,及掌握学生复习备考中存在的问题,为学校后阶段的语文教学和备战高考提供比较科学的参考数据。

  试题按照《陕西省2017年普通高校职业教育单独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考试大纲的说明》的要求,参考“2016年普通高校职业教育单独招生考试(陕西卷)——语文”试卷的结构,通过七大题24小题,考查学生的语文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等六大能力。

  试题能综合表达高中课程标准实施的基本要求,反映语文高考改革的新趋势,努力体现语文学科的应用、审美、探究的特点。

  二、考试内容分布

  本试卷共七大题24小题,满分100分。第一大题为语言基础知识运用,5小题共10分;第二大题阅读,4小题共8分;第三大题现代文阅读,4小题共12分;第四大题为文言文阅读,4小题共10分;第五大题为诗歌阅读及默写,4小题共12分;第六大题为语言运用,2小题共8分;第七大题为作文,共40分。

  三、试卷特色

  1.试卷整体结构、基本考点和能力考查等方面,严格按照陕西卷特点而设置。

  命题严格按照《考试大纲的说明》规定的六种能力: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这样严格模仿2016年单招高考的命题方式,旨在努力创设高考考试的真实情景,为学生参加6月份的大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2.试题选材既有较强的人文教育价值,又有鲜明的时代感。 选择新鲜的时事材料入题。不管是词语运用题材料“中国式过马路”,还是病句材料中的“泰山脚下的山东小吃”“全国各地的灰霾天气”“市场经济中的包装和炒作”,还是现代文阅读中的问题“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的自我评价”,还是语言运用题中的“编者按”及作文材料。这些材料,或具有鲜明的时代感,或具有很高的人文教育价值,旨在让学生在作题的同时,既看到最新的时事,又潜移默化地受到人文教育,可谓一举多得,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3.试卷的难度设置比正式考试的试题略难。

  这样有利于区分,有利于发现问题,有利于后阶段的备考。 4.稳中有变,敢于创新。

  在稳定的基础上,本份试卷在局部上也有一定新的探索。同时,必考命题的切入点也有所创新,作文,虽然也是话题作文,但写作既可以写成立论文章,也可以写成评论文章,这些变换能够引导学生辨证地看问题。

  以上就是我高三月考命题的整体思路和意图,如有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指正!

专题研讨发言稿共3

  联系文章内容准确理解词语含义,进而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比如说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第一段中有这样一句话“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这句话如果不引导学生联系文章内容去理解“似乎”“确凿”,那学生就把握不住这两个词语的真正含义,更体会不到作者通过这句话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我做了如下设计:

  师:谁知道“似乎”一词的含义?

  生:仿佛,好像

  师:谁知道“确凿”一词的含义?

  生:非常确实

  师:那么作者把这两个意思相反的词放在一起,是否矛盾呢?

  生:不矛盾(这个回答是习惯性的,学生未必真正理解为什么不矛盾) 师:为什么不矛盾?

  生:(学生思考)

  师:文章选自《朝花夕拾》,哪位同学能说一说“朝花夕拾”是什么

  意思?

  生:早上的花,晚上拾起来。

  师:好,一早一晚,放在人生之中,代表的就是童年、晚年。这之间

  间隔了悠长的岁月,时隔多年,作者还能百分百的确定儿时百草园中的一草一木么?

  生:不能

  师:所以作者用了“似乎”一词 。通过文章的2到6自然段,我们

  可以看到泥墙根一带带给作者无穷的趣味,而美女蛇的传说更让作者倍感神秘,这些都给作者留下了??

  生:深刻的印象(难忘的记忆)

  师:所以作者用了“确凿”一词 。表明百草园给作者童年留下了永

  生难忘的深刻记忆。所以这两个词放在一起不但不矛盾,反而突出了作者对百草园,对童年生活的怀念热爱之情。

  这样,联系了文章具体内容情节之后,学生不仅准确的理解了词语的含义,也自然而然的体会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