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 调研报告(共3篇)

综合文章 时间:2021-09-13
【www.wendang123.cn - 综合文章】

第1篇:乡镇循环经济调研报告

乡镇循环经济调研报告

乡镇循环经济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自然概况

镇位于郑州市南35公里,紧邻新郑市区,东距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5公里,距郑州新郑国际机场8公里,107国道、郑新公路、新密铁路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镇区穿境而过,拥有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全镇总面积74平方公里,下辖24个行政村,159个村民组,镇域人口万人。镇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近年来,我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较好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各项目标任

务,全镇的社会生产力、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

1、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亩,养殖业健康发展,奶牛、肉牛、生猪生产呈现良好势头,农业结构调整带动了其它各业的发展,花卉种植业和家庭养殖业的悄然兴起,已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新特点,为建设生态型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工业经济持续攀升。工业生产总值达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404万元,工业企业数量达到136家,初步形成了以医药化工、生物制品、轮胎制造、食品加工、钢铁建材等行业为基础的产业格局,确立了医药化工产业集群区,为招商引资创造了条件。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我镇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

3、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完成了商贸园区建设工程,形成了商贸、餐饮、娱乐、美容、健身、浴池的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了较完善的消费场所。

4、城镇建设步伐加快,镇容镇貌明显改观。确立了镇区新的建设规划,集中供热、供水、排水、供电、电话、有线电视实现配套,完成了大道、中兴大道、裴李岗路、华瑞路的拓宽改造及西气东输镇区段工程,通过了省重点镇、省卫生镇的考核验收。

5、实施科教兴镇战略,推动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了《科教兴镇意见》,“普九”成果不断巩固,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现已形成了从小学到大学完整的教育体系。

6、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卫生事业发展迅速,镇卫生院医疗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人民的医疗卫生防疫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合作医疗顺利推进,计划生育工作完成各项指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二、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

式有待转变 目前,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污染较为突出的时期。一些污染较重的行业,如水泥、纺织、化工等,在很长时间内还将保持主要产业的地位,生产规模仍将扩大,导致资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加,环境的压力不断加大。 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能源自给率低,所需的煤炭等一次性能源要从外地运入,煤、水、电等能源消耗总量逐年递增。 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受生活污水影响,镇域内黄水河污染较严重。受水泥厂影响,镇区空气质量一直不高。城镇固体废物以及生活垃圾急剧增加,但处理设施滞后,集中处理能力低下,严重影响城镇环境。 土壤污染较为突出

农业生产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等造成耕地质量下降,土壤污染日趋严重。

三、循环经济规划设想 要解决以上问题,就要我们进一步树立

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生态环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逐步建立具有我镇特色的循环经济体系,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结合我镇实际,提出如下规划: 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与生态规律,将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融入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之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构建发展集约型、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社会。 发展目标

到,初步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推进机制,建成一批循环经济建设的示范工程。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水平要有明显下降,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战略性转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

发展重点

1、发展循环型农业,建设生态化的新农村

一是建立立体种植、养殖模式。大田作物主要进行轮作复种或间套作,并与养殖业结合,通过过腹还田、直接还田、沼气发酵等途径,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效率,完成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利用,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杜绝秸秆焚烧,控制面源污染。

二是建立种养加一体化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以种养结合为基础,种养加一体化开发为重点,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纽带,实现系统内物质循环利用,全程防控,减少污染,提高效益。 三是建立有机农业开发模式。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建立生产基地,有效减少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质使用量和使用强度,降低土壤重金属和有害、有毒物质的污染程度,改善种植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

2、发展循环型工业,营造清洁生产环境

以产品结构的绿色化为核[那一世范文网.://.找文章,到那一世范文网.]心,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以化工、建材、纺织、钢铁等行业的主导产品为重点,大力开展产品的生态设计与研制开发,通过产品的绿色升级换代,提升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推进具有循环型工业特点的零排放工业园区建设;以冶金、建材等产业为载体,大力发展具有废物吸纳作用的环境无害化、资源再生与循环利用产业,重点扶持有益于社会废弃物回收利用的产业建设,改善提升工业生产的生态功能。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工业生产的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扶持技术信息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着力研制开发清洁生产技术,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节水技术,无废少废工艺,废物再生循环利

用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技术,全面推广工业企业的清洁化生产。

3、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健康城镇

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资源集约利用。引导人口和产业集聚,优化城镇布局,集中建设基础设施,减轻环境压力,逐步形成大中小配套、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生态城镇体系。 建设资源节约型住宅。住宅的设计以及建材的选择应充分考虑采暖、保温以及节约资源的需要,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推广粉煤灰、建筑垃圾等废弃物生产的再生砖。

推广新型能源。大力提倡使用太阳能,新建住宅要实施太阳能热水器与住宅屋顶的一体化设计与施工,并预留热水器管道。配套设施门窗要尽可能地适合自然光照明,减少电力照明。

第2篇:乡镇循环经济调研报告

乡镇循环经济调研报告

乡镇循环经济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自然概况

镇位于郑州市南35公里,紧邻新郑市区,东距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5公里,距郑州新郑国际机场8公里,107国道、郑新公路、新密铁路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镇区穿境而过,拥有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全镇总面积74平方公里,下辖24个行政村,159个村民组,镇域人口万人。镇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近年来,我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较好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各项目标任-,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下载--

务,全镇的社会生产力、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

1、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亩,养殖业健康发展,奶牛、肉牛、生猪生产呈现良好势头,农业结构调整带动了其它各业的发展,花卉种植业和家庭养殖业的悄然兴起,已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新特点,为建设生态型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工业经济持续攀升。工业生产总值达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404万元,工业企业数量达到136家,初步形成了以医药化工、生物制品、轮胎制造、食品加工、钢铁建材等行业为基础的产业格局,确立了医药化工产业集群区,为招商引资创造了条件。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我镇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

3、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完成了商贸园区建设工程,形成了商贸、餐饮、娱乐、美容、健身、浴池的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了较完善的消费场所。

-,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下载--

4、城镇建设步伐加快,镇容镇貌明显改观。确立了镇区新的建设规划,集中供热、供水、排水、供电、电话、有线电视实现配套,完成了大道、中兴大道、裴李岗路、华瑞路的拓宽改造及西气东输镇区段工程,通过了省重点镇、省卫生镇的考核验收。

5、实施科教兴镇战略,推动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了《科教兴镇意见》,“普九”成果不断巩固,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现已形成了从小学到大学完整的教育体系。

6、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卫生事业发展迅速,镇卫生院医疗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人民的医疗卫生防疫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合作医疗顺利推进,计划生育工作完成各项指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二、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下载--

式有待转变

目前,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污染较为突出的时期。一些污染较重的行业,如水泥、纺织、化工等,在很长时间内还将保持主要产业的地位,生产规模仍将扩大,导致资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加,环境的压力不断加大。

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能源自给率低,所需的煤炭等一次性能源要从外地运入,煤、水、电等能源消耗总量逐年递增。

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受生活污水影响,镇域内黄水河污染较严重。受水泥厂影响,镇区空气质量一直不高。城镇固体废物以及生活垃圾急剧增加,但处理设施滞后,集中处理能力低下,严重影响城镇环境。 土壤污染较为突出

农业生产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等造成耕地质量下降,土壤污染日趋严重。 三、循环经济规划设想

要解决以上问题,就要我们进一步树立-,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下载--

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生态环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逐步建立具有我镇特色的循环经济体系,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结合我镇实际,提出如下规划: 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与生态规律,将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融入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之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构建发展集约型、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社会。 发展目标

到,初步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推进机制,建成一批循环经济建设的示范工程。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水平要有明显下降,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战略性转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

-,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下载--

发展重点

1、发展循环型农业,建设生态化的新农村

一是建立立体种植、养殖模式。大田作物主要进行轮作复种或间套作,并与养殖业结合,通过过腹还田、直接还田、沼气发酵等途径,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效率,完成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利用,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杜绝秸秆焚烧,控制面源污染。

二是建立种养加一体化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以种养结合为基础,种养加一体化开发为重点,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纽带,实现系统内物质循环利用,全程防控,减少污染,提高效益。

三是建立有机农业开发模式。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建立生产基地,有效减少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质使用量和使用强度,降低土壤重金属和有害、有毒物质的污染程度,改善种植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

-,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下载--

2、发展循环型工业,营造清洁生产环境 以产品结构的绿色化为核[那一世范文网.://.找文章,到那一世范文网.]心,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以化工、建材、纺织、钢铁等行业的主导产品为重点,大力开展产品的生态设计与研制开发,通过产品的绿色升级换代,提升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推进具有循环型工业特点的零排放工业园区建设;以冶金、建材等产业为载体,大力发展具有废物吸纳作用的环境无害化、资源再生与循环利用产业,重点扶持有益于社会废弃物回收利用的产业建设,改善提升工业生产的生态功能。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工业生产的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扶持技术信息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着力研制开发清洁生产技术,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节水技术,无废少废工艺,废物再生循环利用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技术,全面推广-,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下载--

工业企业的清洁化生产。

3、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健康城镇 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资源集约利用。引导人口和产业集聚,优化城镇布局,集中建设基础设施,减轻环境压力,逐步形成大中小配套、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生态城镇体系。

建设资源节约型住宅。住宅的设计以及建材的选择应充分考虑采暖、保温以及节约资源的需要,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推广粉煤灰、建筑垃圾等废弃物生产的再生砖。

推广新型能源。大力提倡使用太阳能,新建住宅要实施太阳能热水器与住宅屋顶的一体化设计与施工,并预留热水器管道。配套设施门窗要尽可能地适合自然光照明,减少电力照明。

-,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下载--

第3篇:循环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循环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循环经济是一种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重要手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创优环境促发展,大上项目培财源,调优结构促效益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兴工强区”战略,走“挂靠引进”之路,在发展城郊特色经济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形成了以传统产业为主,一二三产并促的产业格局,使全区经济走上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但是郊区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转变。一直以来,以煤炭资源为依托,重工业占绝对比重的工业经济结构使郊区走上了一条以资源消耗为代价的经济发展之路。目前仍存在可利用资源未充分循环利用,因资源浪费造成环境污染,引发群众上访等问题和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郊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发展。

1.资源利用不充分。煤电副产品管理无序、浪费较大。郊区是重要的能源基地,煤、电能源支柱产业企业每年将产生大量的粉煤灰、煤矸石、灰渣、泥煤、煤层气、废水、热尾气(水蒸气)等煤、电副产品。煤矸石、灰渣、泥煤等煤、电副产品长期处于无序管理、任人随意占用的状况,利用率不高,2010年粉煤灰、煤矸石、废水等煤、电副产品的年利用率分别为80%、%、%,热尾气(水蒸气)利用更少,几近浪费。

2.环境污染较突出。郊区是的重工业生产基地,首先,煤矿企业在开采煤炭资源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煤灰、煤矸石、瓦斯气,这些副产品在未循环利用的情况下,对环境形成污染十分严重。其次,依附钢铁厂周围的焦化厂、化工厂等生产企业所产生的工业废气不仅对郊区大气环境污染严重,随烟排放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更是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第三,废旧塑料、废旧金属等再生资源没有经过科学循环加工利用,造成的污染也相当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正常的农业生产。

3.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分布广泛,多以传统产业为主。 郊区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占到总企业数的60%多,而且主要分布在采掘业、制造业和电力、燃气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大多依靠当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发展起来的“资源性”和“传统型”行业。这些企业创新意识不够强,技术装备落后,基础管理薄弱,科技创新和自主开发能力差,加上资金短缺,绝大部分中小企业未形成良好的促进技术创新机制,没有将节能降耗作为增效的有效手段,不珍惜资源、浪费资源现象时有发生。大多企业无力承担社会责任,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维护职工生计,没有心力发展循环经济。

4.信访矛盾压力大。由于可利用资源没有充分地循环利用,所产生的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不断显现出来,群众反映越来越强烈,由此引发的信访矛盾压力也加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势必影响郊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局面,所有这些都对郊区进一步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科学、有效地利用可利用废旧资源提出强烈而紧迫的要求。

5.浓厚发展氛围有待形成。突出表现在:一是少数企业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战略意义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在发展中或多或少地仍存在着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意识倾向,尤其在资源的利用上多重视开发,而忽视了节约,对资源的循环再利用意识仍比较淡薄;二是少数部门参与发展循环经济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够,尚未尽到应尽的职责;三是公众的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还不强,在全社会尚未形成强烈的珍惜和节约资源、保护和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公众参与和监督循环经济发展的方式和方法还不多,尚未真正对循环经济发展起到应有的促进和监督作用。

发展循环经济的潜力和优势

1.丰富的循环资源。一方面,郊区是重要的能源基地,煤、电能源支柱产业企业除生产主产品外,每年还将产生大量的粉煤灰、煤矸石、废水等煤电副产品可利用资源。所有这些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资资源。

2.良好的发展基础。近年来,郊区遵循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理念,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充分利用郊区资源优势,大力引进建设了一大批以废弃资源为原料的资源循环利用性企业,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难得的发展机遇。目前,郊区区委、区政府明确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重点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所有这些都必将为郊区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做大循环经济创造优越的条件,提供难得的机遇,注入强大的动力。 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建议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废弃物排放量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强化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意识,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更好地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我们认为,应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全力推进郊区循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涉及到各行各业,方方面面,必须加强领导,形成合力。一是确立职责,明确分工。郊区发展循环经济领导小组各部门要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主管部门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二是建立考核指标体系。探索建立一套包含经济增长、资源消耗、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纳入全区统计评价体系,纳入各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和区直有关部门的目标考核内容。三是加强督促检查。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及时解决循环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加大工作推进力度,促进循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并不断创新思想观念。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是一项涉及自然、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生产、流动、消费各个环节以及政府、企业、社会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因此,动员全社会参与,形成大家的共识,由理念倡导变为具体实践,大家逐步树立新的理念:一是新的系统观。从自然到经济这一大系统出发,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采取战略性、综合性、预防性措施。降低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过度使用及对人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使人类经济社会循环与自然循环更好地融合起来,实现区域物资流、能量流、资金流的系统优化配置。二是新的经济观。循环经济是用先进生产技术、替代技术、减量技术以及废旧资源利用技术、“零排放”技术支撑的经济,不是传统的低水平物质循环利用方式下的经济。自觉在建立循环经济支撑技术体系上下功夫。三是新的价值观。在考虑自然资源时,不仅视为可利用资源,而且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也要考虑其对生态系统的维系和修复能力,使其成为有益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改造能力,也要考虑其对自然的和谐相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四是新的生产观。主要是从循环意义上发展经济,用清洁生产、环保要求从事生产。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并且从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少投入、少排放、高利用,达到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上游企业的废物作为下游企业的原料,实现区域和企业群的资源最有效利用,并且用生态链条把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行业与行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生产和消费,逐步建成循环型社会。五是新的消费观。提倡绿色消费,也就是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减少一次性消费,在消费的同时还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靠观念先导,带动自觉行动。

3.科学制定规划,明确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规划先行。要以实施“十二五”规划为契机,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编制各类规划,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近期、中期和远期规划,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循环经济推进计划,构建郊区发展循环经济总体框架,明确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和实施步骤。各乡(镇)和相关部门都要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工作重点、主要措施、支撑体系及组织领导,力求规划科学、合理、规范、实用,有条件的还要编制节能、节水、节材、资源综合利用等专项规划。在规划制定过程中,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到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创新发展思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真正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具有郊区特点的,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4.加强循环经济系统建设。循环经济系统的3个不同的层次,即:企业内小循环、区域或产业间的中循环、整个社会层面上的大循环。目前郊区循环经济工作主要是在小循环层次上围绕示范企业的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和内部循环利用资源展开,区域或产业层次上的中循环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全社会层次上的大循环建设方案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建议加强全区循环经济系统建设,确立中长期发展目标,确定重点发展行业和领域,明确循环经济各主体责任,协调各部门在发展中的分工合作,尽快做好大循环的系统规划,中循环上的产业配套,小循环上的技术落实,连点成线,织线成面,以推动全省循环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

5. 加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增强循环经济技术创新能力。循环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迫切需要高新技术的强力支撑。加快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加强对循环经济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产业化示范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是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重要保证。一是发挥政府统筹协调功能,采用各种鼓励和优惠政策,千方百计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加强科技队伍建设。二是安排财政资金,吸引社会资金,组织力量进行科技攻关,加快我市循环经济发展。三是在招商引资中要转变观念和方式,由招商引资变为招商引“智”。在招商引资中要把好入口关,通过招商,引来高科技含量、新技术装备、新工艺水平的项目。

为确保以上措施落实,郊区质监局将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引导正确消费,倡导绿色消费,全面推行能源审计和对标活动,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重点支持一批符合循环经济条件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的组织领导和宣传教育,营造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社会氛围。

发展循环经济调研报告(共5篇)

《循环经济》读后感

循环经济试点 工作汇报

经济调研报告

城市 经济 调研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