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医学教案模板空白表格下载(共2篇)

综合文章 时间:2021-07-01
【www.wendang123.cn - 综合文章】

第1篇:学生用空白表格教案

执教者

于欣

授课时间

2012-4-22 授课班级

四年一班

教学内容

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四年级下册第82页的内容)

教学 内容分析

教育不只是一种简单的“告诉”。学生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水平和认知系统。当他们遇到一个新的待解决的问题情境时,他们会自觉而主动地从自己已有的知识架构和认知经验中摸索、收集、调动处理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三角形边的关系这一内容是新教材新增加的内容,并安排在第二学段。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在已经建立三角形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理解三角形的组成特征,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同时,也为以后学习三角形与四边形及其他多边形的联系与区别打下基础。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要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做数学”等过程,并注重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学有价值的数学。根据这一教学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我认为设计这节课的理念是:活动参与、自主建构,联系生活、应用数学。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知道和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能用它解释一些生活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能力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小组验证,体验探索三角形边的关系的过程,培养猜测意识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

经历探究、发现、验证“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过程,体验合作学习和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实验与探究

教学难点

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究过程。

教学关键

使学生理解三角形边的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三根小棒、三边关系试验报告单每组四根小棒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小组讨论

课程类型

学科课程

教 学 过 程

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含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分配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我手上拿的是什么?(三角板)它是什么图形呢?(三角形)谁来说说什么是三角形?怎样理解这个“围”字(端点首尾相连)。同学们还知道三角形的哪些知识?关于三角形的知识还有很多,我们继续往下看。

复习旧的知识,使新旧知识之间有很好的连接

2分钟

二、动手操作,发现问题

师:老师这里有三根小棒,分别长

3、

5、10厘米,这3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什么图形? 生:三角形。

师:谁愿意上来围一围?围的时候要注意小棒首尾相连。 师:这三根小棒为什么围不成三角形呢?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板书课题)

三、猜想验证,发现规律

师:我们发现这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怎样做才能围成三角形呢? 生:换一根小棒

师:怎样换?同学们说的都是你们的猜想(课件演示猜想1)

1、学法指导 师:你们的这些猜想是否正确,三角形的三条边到底有什么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做实验来验证一下,现在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材料:3厘米、5厘米、8厘米、10厘米小棒各一根一起试着围一围三角形。同学们亲自动手摆一摆,拼一拼,看看有什么结果。先看要求(大屏幕) 操作要求: (1)、2人一组合作完成四种拼法 (2)、围三角形时要注意首尾相连。 (3)、完成后,填写好活动记录表准备交流

2、动手操作,寻找规律(师巡视,并指导)

3、交流汇报,探究规律。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 小组上台展示,

3厘米、8厘米、10厘米能

3厘米、5厘米、10厘米不能 3厘米、5厘米、8厘米不能 5厘米、8厘米、10厘米能 师:其它组有不同意见吗?

师:仔细观察四种结果,有的围不成,而有的却能围成。这是为什么呢?先看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每组小棒的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说说你能发现些什么?同桌讨论一下。能围成三角形的这几组小棒长度之间又有什么联系?

三根小棒要围成三角形,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通过刚才的实验和分析,你发现三角形三条边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先看不能围成三角形的这组情况,谁愿意说说

3、

5、10这三根小棒为什么不能围成三角形? 生:

师:其他同学赞同吗?谁再来说一说。

师:我明白了,3厘米的边是不能和5厘米、10厘米的边围成三角形的,因为这两条边之和小于第三条边。(板书3+4〈8)你很会观察。(课件演示) 师:再说

3、

5、8这三根,同学们有些争议,到底它们能不能围成三角形呢?不能,为什么?有谁愿意谈谈?

生:3+5=8 重合了不能

师:是这样吗?(课件演示)请看大屏幕。

师:真的是这样,通过演示现在明白这个同学的意思了吗?谁愿意再来说一说。

师:通过以上的动手操作和探究分析,我们发现了当两边之和小于、等于第三条边时,这3条边是围不成三角形的。

师:那么怎样才能围成三角形呢?

生:两条边加起来要大于第三边就行了。 师(板书):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我们来看看能围成三角形的这两组是不是这样的呢,3+8>

10、8+5>10 看起来是这样的。

3)师:回头看不能围成的情况,也有3+8>

4、4+8>

3、3+8>

5、5+8>3(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情况,怎么就不能围成三角形呢? 生:有一种不符合就不行了

师:看来只是其中的两条边之和大于第3条边是不完整的, 生1:加“任何”、“任意”

生2:其他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条边。 生3:无论哪两条边之和都要大于第三边。

4、归纳小结

师:看来只是其中的两条边之和大于第3条边是不完整的,

师:这句话概括说就是: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板书:任意) 师:是这样吗?再挑选一组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来验证: 生:3+4>

5、3+5>

4、4+5>3, 师:这个例子证明了你的想法是对的,这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都是: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齐读)

四、运用结论,加深理解

师:我们已经知道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下面让我们来判断几道题目

1、快速判断。

3cm

4cm

5cm

() 4cm

7cm

4cm

() 2cm

6cm

3cm

() 1cm

2cm

3cm

()

师:为什么围不成?你是怎么判断的?

1、出示P82例3图

这是小明上学的路线图,同学们仔细看一看,他可以怎样走?

2、这几条路中,哪条最近?这是为什么呢? 老师在生活中还看到了这么一种现象:(课件演示)公园里有一条这样的路,路的两旁是草坪,为什么很多人都往草坪中间走?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平时多观察、多动脑,你一定能成为数学的好朋友。

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尝试找出问题的原因 反复试验,加深同学的理解,猜想验证,发现其内在规律 增强小组合作意识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锻炼同学发言及表达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发现问题,尝试找出原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自主发现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运用练习,巩固学习的知识,加深印象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3分钟 5分钟 10分钟 5分钟

板书设计

三角形边的关系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反思

本节课巩固应用部分的三个环节,是从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出发,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分巩固性练习、应用性练习、拓展性练习三个层次。并与学生身边的生活例子相结合,既能体现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新理念,又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以上教学设计,以学生的学习心理为基础,通过简单的动手操作,创设有效的“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通过引导学生大胆的猜想,积极的验证和合理的归纳,使学生学到新知识的同时,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的教学将会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在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将得到较好的发展。又通过摆图形,寻找数据间的关系;又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确定图形的存在性和图形具有的性质,使数形紧密结合,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同时对不同类型三角形都具有的共性归纳总结,渗透了数学的归纳思想。教学中始终以这一核心的思想为教学灵魂,时时渗透,处处体现。

第2篇: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影像学教案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案

编号: 课程名称 医学影像学 授课方式 理论 授课章节 第一章 医学影像学总论 授课时数 3 《医学影像学》 教材版本 授课对象 专业: 层次:五年制 人卫第6版 1.了解医学影像学的发展简史及最新进展; 2.熟悉医学影像学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3.掌握X线特性、成像原理及检查技术;了解X线诊断价值及限度; 教学目的4.了解CT、MRI、USG成像原理、常用检查技术,熟悉其图像特点; 与要求 5.熟悉不同成像技术手段在不同疾病诊断中的价值与限度。 6.了解影像诊断的原则、步骤及正确选择应用; 7.了解信息放射学,了解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的定义及临床应用。第一章 总 论

(3学时)

一、X线成像(学时) 1.X线的发展史和X线机的基本构造。 2.X线的特性及X线影像形成原理。 3.自然对比与人工对比的概念。 4.透视、摄片、断层及造影检查方法。 5.X线检查方法的选择及综合应用。 6.X线图像的解读、X线诊断步骤。 7.信息放射学,CR、DR

的概念。

二、计算机体层成像(学时) 主要内容1.CT的基本原理。2.CT的成像特点、CT值的概念。 与 3.CT的检查方法:平扫、造影增强。4.CT诊断的临床应用。 时间分配

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学时)DSA的成像原理与临床应用

四、超声成像:(学时)USG成像的基本原理与临床应用

五、磁共振成像(学时) 1.MRI的成像基本原理及图像特点。 2.TR、TE、T加权、T加权、SE序列、三维成像及流空效应等概念。 123.MRI的临床应用

六、不同成像技术的综合应用(学时) 各影像检查的方法的优劣、适应范围、价值与限度,并正确选择应用。

七、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学时)

重点:1.医学影像学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重点

2.X线特性及X线成像原理。 与

3.X线、CT、MRI、USG图像特点、临床诊断价值及限度。

难点 难点:1.X线、USG、CT、MRI

图、模型、2.理论教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 教学辅助 手段(挂1.课堂讲授,注意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学全部采用多媒体课件集中讲授;

幻灯、录3.实验教学以3~5人/组分组教学,观看临床常见病例的影像教学图片,加相、多媒深对理论部分内容的理解,提高临床阅片能力。 体等) 更新或补1.《医学影像学》最新进展; 充内容提2.补充临床典型病例的影像学图像,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各种影像检查技术 要 的基本原理及图像特点。 课堂讨论1 .各种影像检查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图像特点。题、复习2.各种影像检查技术的诊断价值与限度。 思考题 课外参考 文献或书无 目 通过对医学影像学总论章节3个学时的讲解,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1.了解医学影像学的发展简史及最新进展; 2.熟悉医学影像学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3.掌握X线特性、成像原理及检查技术;了解X线诊断价值及限度; 备注 4.了解CT、MRI、USG成像原理、常用检查技术,熟悉其图像特点; 5.熟悉不同成像技术手段在不同疾病诊断中的价值与限度。 6.了解影像诊断的原则、步骤及正确选择应用; 7.了解信息放射学,了解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的定义及临床应用。

教研室: 影像教研室 教 师 曾亮

2010年2月10 日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案

编号:

理论+试验(多媒体课程名称 医学影像学

授课方式 +观看教学片) 授课章节 第二章 骨关节系统 授课时数 理论9+实验3 《医学影像学》 教材版本 授课对象 专业: 层次: 人卫第6版 1.了解骨关节系统影像检查技术,了解各种检查技术价值与限度。 2.熟悉骨、关节的正常X线表现。 教学目的3.掌握骨、关节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与要求 4.掌握长骨骨折、脊柱骨折、椎间盘病变,化脓性骨髓炎、脊柱结核、退行 性骨关节病以及良恶性骨肿瘤的X线表现。第二章 骨关节系统X线诊断 一X线检查方法(学时)骨与关节的摄片、CT、MRI及血管造影方法。 二 正常X线表现(学时)

三 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2学时)

1、骨质疏松

2、骨质软化

3、骨质破坏

4、骨质增生硬化

5、骨膜增生

6、骨及软骨内钙化

7、骨质坏死

8、矿物质沉积

9、骨骼变形

10、周围软组病变

11、关节肿胀

12、关节破坏 主要内容

13、关节退行性病变

14、关节强直

15、关节脱位 时间分配 四 常见病的X线表现(5学时)

1、骨折:讲授骨折、儿童骨折的特点及常见部位的长骨骨折、脊椎骨折。

2、骨、关节化脓性概论感染:结合病理和演变过程讲授由急性转为慢性骨髓炎。

3、骨、关节结核:讲授骨、干骺端结核、脊椎结核以及关节结核X表现。

4、骨肿瘤:良性骨肿瘤——骨巨细胞瘤; 恶性骨肿瘤——骨肉瘤。 良恶性瘤的基本特点及鉴别要点。

5、退行性骨关节病:腰椎间盘病变的线、CT、MRI表现。 重点:

1、掌握骨、关节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2、掌握骨关节外伤,化脓性骨髓性及关节炎、骨关节结核、退行性骨重点

关节病以及良恶性骨肿瘤的X线表现。

难点:化脓性骨髓性及关节炎、骨关节结核、退行性骨关节病以及良恶性骨肿难点 瘤的X线表现。 教学辅助

手段(挂1.课堂讲授,注意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图、模型、2.理论教学全部采用多媒体课件集中讲授; 幻灯、录3.实验教学以3~5人/组分组教学,观看临床常见病例的影像教学图片,加相、多媒深对理论部分内容的理解,提高临床阅片能力。 体等) 更新或补 医学影像最新进展充内容提要

骨折、骨髓炎及良恶性骨肿瘤包括骨囊肿、骨软骨瘤、骨巨细胞瘤、骨肉瘤、课堂讨论转移性骨肿瘤的

X线表现,根据X光教学片请学生描述它的X线表现及诊断题、复习标准。 思考题 课外参考 无 文献或书 目 采用幻灯教学,层次清晰,重点突出;同时,还使用观片灯观看教学片,结合相关病例进行讲解,理论联系实践,使课堂气氛活跃,内容生动,学生印象更加深刻。 通过骨、关节系统12学时理论与实验内容的讲解,达到了以下教学目的:

1、了解骨、关节的X线检查方法。 备注

2、熟悉骨、关节的正常X线表现。

3、掌握骨、关节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4、掌握骨关节外伤,化脓性骨髓性炎、骨关节结核、退行性骨

关节病以及良恶性骨肿瘤的X线表现。

教研室: 影像学教研室

教师 曾亮 年 月 日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案 编号:

理论+试验(多媒体课程名称 医学影像学 授课方式 +观看教学片) 授课章节 第三章 呼吸系统 授课时数 理论12+实验3 《医学影像学》 教材版本 授课对象 专业: 层次:五年制 人卫第6版

1、了解呼吸系统的X线检查方法

2、熟悉呼吸系统的正常X线表现

3、掌握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教学目的

4、掌握肺炎、肺脓肿、肺结核以及肺肿瘤的X线表现。 与要求

5、熟悉纵隔肿瘤的影像诊断

6、了解CT在胸部病变中的价值及限度。 第三章 呼吸系统 一检查方法(1学时):胸部透视、摄片、体层摄影及支气管造影、CT、MRI 二胸部正常X线表现(学时)、

1、胸廓:肋骨、肋软骨、

2、纵隔、

3、肺

4、膈

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学时)

(一)支气管阻塞及其结果

1、阻塞性肺气种

2、阻塞性肺不张。 主要内容

(二)肺部病变

1、渗出与实变

2、增殖

3、纤维化

4、钙化 时间分配

5、肿块

6、空洞

7、肺间质病变

(三)胸膜病变

1、胸腔积液

2、气胸及液气胸

3、胸膜粘连,肥厚及钙化 四 常见病的X线表现(7学时)

(一)

1、大叶肺炎

2、支气管肺炎

3、间质性肺炎

(二)肺脓肿

(三)肺结核分型及各型X线表现

(四)中心型肺癌、周围型肺癌及转移性肺癌的X线、CT表现

(五)纵隔肿瘤的影像诊断

重点:

1、掌握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重点

2、肺炎、肺脓肿、肺结核以及肺肿瘤的X线表现 与 难点:

1、肺炎、肺脓肿、肺结核以及肺肿瘤的X线表现 难点

2、纵隔肿瘤的影像诊断 教学辅助 手段(挂1.课堂讲授,注意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集中讲授;

图、模型、2.理论教学全部采用多媒体课件

幻灯、录

3.实验教学以3~5人/组分组教学,观看临床常见病例的影像教学图片,加相、多媒深对理论部分内容的理解,提高临床阅片能力。 体等) 更新或补医学影像最新进展 充内容提要

1、支气管不完全性阻塞及完全性阻塞各自的X线表现

2、渗出、实变、肿块、空洞的X线表现

3、胸腔积液、气胸及液气的X线表现 课堂讨论

4、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的X线表现 题、复习思考题

5、肺脓肿的X线表现

6、肺结核分型及X线表现

7、中心型肺癌、周围型肺癌及转移性肺癌的X线、CT表现 课外参考

文献或书 吴恩惠主编《医学影像学》 采用幻灯教学,层次清晰,重点突出;同时,还使用观片灯观看教学片,结合相关病例进行讲解,理论联系实践,使课堂气氛活跃,内容生动,学生印象更加深刻。 通过对呼吸系统12学时的讲解,达到了以下几个教学目的:

1、了解呼吸系统的X线检查方法;

2、熟悉呼吸系统的正常X线表现; 备注

3、掌握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4、掌握肺炎、肺脓肿、肺结核以及肺肿瘤的X线表现;

5、熟悉 纵隔肿瘤的影像诊断

6、了解CT在胸部病变中的价值及限度等。 医学影像学教研室 教师 曾亮 年 月 日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案

编号:

理论+试验(多媒体课程名称 医学影像学

授课方式 +观看教学片) 授课章节 第四章

心脏与大血管 授课时数 3 《医学影像学》 教材版本 授课对象 专业: 层次: 人卫第6版

1、了解心脏大血管的X线检查方法。 教学目的

2、熟悉心脏大血管的正常X线表现 与要求

3、掌握心脏各房室增大的X线表现。

4、掌握心脏及大血管常见病影像诊断。第四章

心脏与大血管影像诊断

一、检查方法(学时)

1、透视与摄片相结合的普通诊断方法。

2、心血管造影的适应症,方法及注意事项。

3、超声心动图,多普勒检查及磁共振检查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作用。 二 正常X线表现(1学时)

1、心脏大血管在正位、侧位、左、右前斜位上的投影。

2、心脏大血管的搏动及其与食管的关系。

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学时)

(一)心脏各房室增大

1、左心室增大

2、右心室增大 主要内容

3、左心房增大

4、右心房增大

5、全心增大

(二)心脏大血管搏动的改变 时间分配

(三)肺循环的改变

1、肺充血

2、肺淤血及肺静脉高压

3、肺血减少

4、肺水肿

5、肺动脉高压 四 常见病的X线表现(3学时)

1、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

2、高血压性心脏病

3、肺源性心脏病

4、包积液及缩窄性心包炎

5、法鲁氏四联症四个畸形及常见型X线表现

6、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的X线表现

7、大血管病变:肺动脉狭窄、主动脉夹层影像诊断

重点:

1、掌握心脏各房室增大的X线表现。 重点

2、掌握循环系统几个常见病的X线表现。 与 难点:

1、肺循环的改变

2、心脏增大四位片X线表现

3、二狭、房缺、法四难点 的X 线表现。

4、大血管病变:肺动脉狭窄、主动脉夹层影像诊断 教学辅助 手段(挂1.课堂讲授,注意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图、模型、2.理论教学全部采用多媒体课件集中讲授; 幻灯、录3.实验教学以3~5人/组分组教学,观看临床常见病例的影像教学图片,加

相、多媒深对理论部分内容的理解,提高临床阅片能力。体等) 更新或补 医学影像最新进展充内容提要

1、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的X线表现

2、高血压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的X线表现 课堂讨论

3、包积液及缩窄性心包炎 题、复习

4、法鲁氏四联症四个畸形及常见型X线表现 思考题

5、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的X线表现 课外参考 文献或书吴恩惠主编《医学影像学》 目 通过对循环系统6个学时的讲解,达到了以下几个目的:

1、了解心脏大血管的X线检查方法。

2、熟悉心脏大血管的正常X线表现 备注

3、掌握心脏各房室增大的X线表现。

4、掌握循环系统常见病风心二狭、房间隔缺损、肺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包积液等疾病的X线表现。

5、大血管病变:肺动脉狭窄、主动脉夹层影像诊断 医学影像学教研室 教师 曾亮 年 月 日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案 编号:

理论+试验(多媒体课程名称 医学影像学 授课方式 +观看教学片) 第五章 消化系统(食管胃肠授课章节 授课时数 理论12+实验3 道) 《医学影像学》 授课对象 专业: 层次:五年制 教材版本 人卫第6版

1、了解胃肠道的X线检查方法

2、熟悉胃肠道的正常X表现

3、掌握胃肠道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4、掌握常见病的X线表现

5、了解腹部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 教学目的

6、熟悉腹部平片的正常X线表现 与要求

7、掌握急腹症的X线表现

8、掌握肝脏常见病影像诊断第五章 消化系统影像诊断 一 胃肠道检查方法(学时):钡餐检查、钡灌肠检查、胃肠双对比造影、低张12指肠检查及小肠灌钡检查的方法及适应症。 二 正常X线表现(学时) 三 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1学时)

1、轮廓的改变:龛影、充盈缺损;

2、粘膜的改变

3、管腔大小的改变;狭窄、扩张;

4、位置及动度的改变

5、功能性改变:张力、蠕动、动运力及分泌功能。 四 常见病的X线表现(3学时)

1、食管静脉曲张、食管癌、胃癌、结肠癌X线表现 主要内容

2、胃及十二指肠溃疡X线表现,良恶性溃疡鉴别

3、肠结核X线表现 时间分配 五 腹部正常X线表现(学时) 六 常见急腹症的X线表现:(学时)

1、胃肠道穿孔

2、肠梗阻 七 肝、胆、胰影像学诊断(3学时)

重点:

1、掌握胃肠道基本病变的

X线表现

2、掌握常见病的X线表现 重点

3、掌握常见急腹症的X线表现 与 难点:

1、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X线表现

2、胃良、恶性溃疡鉴别诊断

3、难点 肠梗阻的X线表现。 教学辅助 手段(挂1.课堂讲授,注意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图、模型、2.理论教学全部采用多媒体课件集中讲授; 幻灯、录3.实验教学以3~5人/组分组教学,观看临床常见病例的影像教学图片,加相、多媒深对理论部分内容的理解,提高临床阅片能力。 体等) 更新或补 医学影像最新进展充内容提要 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恶性溃疡、消化道穿孔、肠梗阻等常见病的X光片,课堂讨论请学生描述它的X线表现几初步诊断。 题、复习思考题 课外参考 文献或书吴恩惠主编《医学影像学》 目 采用电子文档教学,使内容清晰,层次分明;同时,还使用观片灯观看教学片,结合相关病例进行讲解,理论联系实践,上课气氛活跃,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通过对消化系统15学时的讲解,达到了以备注 下几个教学目的:

1、了解胃肠道的X线检查方法

2、熟悉胃肠道的正常X表现;

3、掌握胃肠道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4、掌握常见病的X线表现;

5、了解腹部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

6、熟悉腹部平片的正常X线表现;

7、掌握常见急腹症的X线表现 教研室: 教师 年 月 日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案

编号:

理论+试验(多媒体课程名称 医学影像学

授课方式 +观看教学片) 授课章节 第六章 泌尿系统 授课时数 3 《医学影像学》 教材版本 授课对象 专业:

层次:五年制 人卫第6版

1、了解泌尿系统的X线检查方法 教学目的

2、熟悉泌尿系统各器官的正常X线表现 与要求

3、掌握泌尿系统常见病如泌尿系统结石等的影像学表现 第六章 泌尿系统的影像诊断 一 检查方法(学时)

1、腹部平片、排泄性尿路造影、逆行肾盂造影、膀胱及尿道造影及腹主动脉肾动脉造影的方法及应用指征。

2、USG、CT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及限度 二 正常X线表现(1学时) 主要内容

1、肾脏在腹部平片、肾盂造影时的正常X线表现 与 时间分配

2、输尿管、膀胱及尿道造影时的正常X线表现 三 常见病的影像表现(学时)

1、肾、输尿管、膀胱结石的X线表现

2、肾结核的X线表现

3、肾癌、肾盂肿瘤、多囊肾、膀胱肿瘤影像学表现

重点:泌尿系统阳性结石X线表现;泌尿系统肿瘤的CT表现。 重点 与 难点:泌尿系统阳性结石X线表现及结石造影X线表现。 难点 教学辅助 手段(挂1.课堂讲授,注意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图、模型、2.理论教学全部采用多媒体课件集中讲授; 幻灯、录3.实验教学以3~5人/组分组教学,观看临床常见病例的影像教学图片,加相、多媒深对理论部分内容的理解,提高临床阅片能力。 体等) 更新或补医学影像最新进展 充内容提要 描述泌尿系统阳性结石平片及造影的X 线表现;根据X光教学片请课堂讨论题、复习学生描述它们的X线表现及初步诊断。 思考题 课外参考 文献或书吴恩惠主编《医学影像学》 目 采用电子文档教学,使内容清晰,层次分明;同时,还使用观片灯观看教学片,结合相关病例进行讲解,理论联系实践,上课气氛活跃,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通过对泌尿系统3学时的讲解,达到了以下几个教学目的: 备注

1、了解泌尿系统的X线检查方法

2、熟悉泌尿系统各器官的正常X线表现

3、掌握泌尿系统常见病如泌尿系统结石、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教研室:

教师 年 月 日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案 编号:

理论+试验(多媒体课程名称 医学影像学 授课方式 +观看教学片) 授课章节 第七章 中枢神经系统 授课时数 3 《医学影像学》 教材版本 授课对象 专业:

层次:五年制 人卫第6版 1.了解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像检查方法 教学目的 2.熟悉中枢神经系统各器官的正常CT表现 与要求 3.掌握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病如脑血管疾病等的CT表现

第六章 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像诊断 一 检查方法(学时)

1、CT、MRI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及限度 二 正常CT、MRI表现(学时) 三 常见病的影像表现(学时)

1、脑肿瘤CT、MRI表现主要内容

2、脑外伤CT、MRI表现与 时间分配

3、脑血管疾病CT、MRI表现

重点:脑外伤、脑血管疾病CT、MRI表现重点 与 难点: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影像学表现;脑肿瘤 CT、MRI表现难点 教学辅助

手段(挂1.课堂讲授,注意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图、模型、2.理论教学全部采用多媒体课件集中讲授; 幻灯、录3.实验教学以3~5人/组分组教学,观看临床常见病例的影像教学图片,加相、多媒 深对理论部分内容的理解,提高临床阅片能力。 体等) 更新或补医学影像最新进展 充内容提要

根据CT教学片,请学生描述脑血管疾病及脑外伤患者的CT表现及课堂讨论题、复习初步诊断。 思考题 课外参考 文献或书吴恩惠主编《医学影像学》 目 采用电子文档教学,使内容清晰,层次分明;同时,还使用观片灯观看教学片,结合相关病例进行讲解,理论联系实践,上课气氛活跃,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3学时的讲解,达到了以下几个教学目的: 备注

1、了解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像检查方法;

2、熟悉中枢神经系统各器官的正常CT、MRI表现;

3、掌握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病如脑外伤、脑血管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教研室: 教师 年 月 日

教案模板空白表格下载

教学查房教案模板空白表格下载

小学教师教案模板空白表格下载

空白表格式教案模板下载

教案word模板空白表格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