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心得体会 时间:2021-09-16
【www.wendang123.cn - 心得体会】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胡尚金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读”又是最重要能力。教师和家长常常抱怨学生的作文水平差,不会写作文,不知道怎么写。其实最客观的原因是学生读得少、不会读。因为阅读是认知的过程,写作是表达的过程。没有认知,表达又从何谈起呢?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教学的重中之重。以下,就我平时在班上提高学生朗读谈几点感受。

一、示范朗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对于现在学生不喜欢朗读,不知怎么读。通过实践,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天早上,我提前到班,就今天需要学的内容安排下去,现通过自读,再在小组比赛,每组选出优秀的同学在班上示范朗读,这样,学生有目的性了,都争先朗读,争取在班上能取得范读的资格。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自然而然养成朗读的习惯,不会无所事事。通过班上朗读,我再示范朗读,形成对比,让孩子找到自己的差异,再朗读。这样一来,多种感觉器官协调工作,更能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调动朗读的积极性。

除此以外,我还坚持每天在上课的前五分钟为孩子们讲故事。我一般会选择篇幅较短的故事,或者是绘本故事。学生听着故事,很快就能安静下来。长此以往,学生也爱上了读故事,阅读兴趣也越来越浓了。

二、日有所诵,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因素。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语感不好,总是偏离主题。难道语感是天生的吗?就不能通过后天的学习来培养吗?不是的,只要我们采取正确的方法,学生的语感一定能得到很好的提高。

我们班在“读课文给妈妈听”课题的带领下,坚持放学后要求孩子回到家,把当天学习的课文、所讲的故事读(讲)给妈妈听,每天进行20分钟的朗读,每天教师所讲的故事讲给妈妈听,妈妈在听后把评语写在作业本上这样孩子即完成当天的家庭作业,也让家长感受到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内容。朗读能唤起读者的情感,真正感悟到作品所表达出来的喜怒哀乐。同时,把诗歌读得朗朗上口,慢慢的就对文中的词汇、句式、语言气势等熟悉起来,这样,良好的语感就基本形成了。长期坚持诵读,会从感性上、从整体上去认识、去体验、去占有名篇佳作的精髓,主动地消化和吸收;长期坚持诵读,就能养成眼到、口到、耳到、心到的良好的诵读习惯,是提高语言能力、阅读能力的捷径。

三、共读好书,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

在我们班每天中午的一点到一点半都是共读好书的时间。全班同学一起读同一本书,如本学期我们就一起读《草房子》和《青鸟》等。虽然每个学生的阅读速度不同,但是我们每天都会留5分钟的时间小组讨论和交流自己的阅读内容和感受。由于大家同读一本书,所以可以交流的内容就非常多,在交流中学生们相当于又重温了一遍书的内容,加深了印象,可谓温故而知新也。同时,在交流中,有些学生不懂得地方也可以得到解答,解决了阅读中的困惑。更重要的是,在这种共读一本书的氛围下,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的竞争,这种竞争使得学生更有阅读的兴趣,也逐步提高了阅读的能力。

四、全阅读课,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

由于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还不太高,所以学生在阅读时,很容易造成泛泛而读,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学生的阅读往往会停留在字词句段和文章的表面情节上,得不到深入,起不到加深理解、培养思维能力、扩大知识面的作用,所以教师要教学生阅读的方法,善于引导学生读出文章的重点、难点、知识点和语言文字的训练点,同时还要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和途径。

因此,孩子阅读时,我要求孩子勾画出重点内容、好词佳句、修辞手法,以《全阅读》这本书为教材,每节课上一个单元的内容,每个单元有两篇课文,围绕着同一个主题来展开。同时,在每一次全阅读课结束以后,我都要求学生写摘录笔记。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名言警句、精彩生动的词句,可以摘录下来,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素材。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很容易就能抓住课文中的美词美句,并能很自然的运用到写作中。

通过上“全阅读课”,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得到了提高,不再像以前一样漫无目的的读书,而是读得有方法、有目标。

五、课外阅读,扩充学生的阅读量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说过,语文的学习,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是的,没有课外阅读,仅靠课内阅读一条腿走路,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终将无法形成和提高。课内阅读教会了我们阅读的方法,那各种各样的课外书则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可以跨越时空,了解古今中外的事情。

可是,课外书皓如星海,我们到底应该怎么选择呢?受年龄和知识结构的限制,小学生在对图书的选择和识别方面还不够成熟。那么,如何选择优秀的并且适合自己的书籍资料呢?为此我们要主动做好学生课外读物的推荐,尤其要做好以下读物的推荐工作。

1. 科普读物类。科普读物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可以启迪智慧、丰富想象。如《十万个为什么》《读者》等。

3.历史读物类。这类读物可以促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如《中国上下五千年》《四大名著》等。

5.经典名著类。这类书籍,可以丰富文学知识,提高文学修养,也能为写作打下厚实的基础。如唐诗、宋词、元曲、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等。

同时,我还经常与家长交流,提高家长的意识,让他们明白,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必须提高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核心就是要多读书,读好书。我建议家长坚持每晚上的亲子共读,并把和孩子读书的照片分享到班级,促进其他家长的热情。

总之,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方面,我一直都在思考、尝试,希望能探索出一些适用于学生的方法,同时又要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目前来说,以上的这些做法对我们班的孩子来讲是非常有效果的。我们要知道,阅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不懈的坚持。但是,阅读能力的提高可能也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漫长,只需要坚持一年,我们就能从孩子的身上看到变化、看到成长。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为养成阅读习惯,非多读不可,同时为充实自己的生活,也非多读不可。所以,我一定会继续坚持下去,不断探索,不断尝试,带领着班上的孩子在书的世界里遨游。

如何提高初中生学习生物兴趣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字能力

浅谈如何激起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

高三学生如何提高英语成绩

高二学生如何快速提高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