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第二卷中国文学常识

综合文章 时间:2021-01-08
【www.wendang123.cn - 综合文章】

期末考试越来越近了,考生要抓紧时间复习。以下是边肖编的初二第二卷语文和文学常识,希望对你有帮助。祝大家考试顺利!

1.《海燕》是高尔基早期创作活动中著名的散文诗。他运用象征主义手法,热情赞扬了俄罗斯无产阶级革命先驱们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预言沙皇的黑暗统治即将崩溃,号召广大劳动人民积极行动起来,迎接伟大的革命斗争。文章以风暴逐渐逼近为线索,根据海景画的发展变化,分为三大场景。海燕的性格随着剧情的发展逐渐明朗,海燕的形象随着风波的逐渐临近而逐渐提升。

2.茅盾的抒情散文《白杨礼赞》以事托志,其中白杨树象征着西北敌后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非同一般”一词是作者表达赞美的依据,也是作者用来架构文章的情感线索。

3.郭沫若的文章《石榴》以物抒志,以石榴抒情,通过对石榴的生动描写讴歌真善美,歌颂他不惧胁迫、坚定勇敢、奋发向上的品格和精神,含蓄地表达了他执着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追求。

4.《马说》作者韩愈是唐代的一位作家,运用物之道德的写作方法,着眼于封建社会人才埋没的原因,表达了无才无志的知识分子的愤懑和不公,嘲讽和鞭挞了不懂得善于待人的昏庸统治阶级。

5.当代作家宗璞在文章《紫藤萝瀑布》中,抓住了紫藤瀑布的特点,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从“向前流淌”的紫藤瀑布,他获得了奋进的力量,表现出热爱生活、积极上进、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6.《陋室铭》中的铭文:刻在物体上用以警示自己或描述功德的古字,称为“铭文”,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用韵。

7.野心。通过对客厅的描写,尽量描写简陋的房间,表达出洁身自好、清贫快乐的情趣。

8.《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同志为悼念白求恩同志而写的纪念文章。

9.《敬业与乐业》作者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改良派的领袖和学者。字如卓,号任公,号公。喝冰室主。他的书编号是《饮冰室合集》。本文采用一般-子一般结构,首先提出讨论的重点,然后讨论奉献和快乐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全文,鼓励人们奉献和快乐。为了证明论点,本文主要采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方法。

10.《多一些宽容》通过有力而透彻的分析,阐述了人与人之间宽容的重要性,说明了人与人之间是如何一层层宽容相处的,提倡在党性原则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基础上相互理解和支持。

11.《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周著,体裁是哲学议论文。题目——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这是文章的观点。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选取的例子具有不同的代表性。

12.《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作者是中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气象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朱克真。这是一篇关于事物的说明文,属于文学说明文,解释的对象是沙漠中的一种奇怪现象。用故事和例子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比如开头用神话引出法显和玄奘的例子,作用是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引出说明对象。本文将解说与叙事相结合,综合运用解说、引用等解说方法。

13.作者是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伽利略伽利雷。基于

14.《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作者沈括,北宋著名政治家、科学家,以《活板》为代表,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学技术史上的坐标”。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制作凸版的过程是——,制版——和排版,排版部分按照——和——的排版。讲解方法有类比、对比、举例。

15.作者魏学洢,紫晶,明朝。本文选自清代张超主编的《梦溪笔谈》。全文采用总-分-总的顺序,具体介绍了核船使用的空间顺序:先在船上,后在船头,后在船尾,最后在后面。介绍人物的表达方式,顺序是从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描述每个字符是从字符的上描述到下描述。通过描绘一艘小型核船,展示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杰出成就,并赞扬了雕塑家的高超技艺。

16.《核舟记》正文用一个方框作为比喻来说明材料结构的特点。本文描述的方法包括类比、举例,最重要的是分类。文章内容以人们对物质结构的探索和研究过程为序,阐述了物质结构,介绍了物质结构的研究成果。只有恰当地使用分类解释,才能把相关内容解释清楚。本文的语言特点是平实、准确、通俗、几乎口语化。

17.《虞初新志》中的“红”应该理解为“七彩”。题目的作用:第一,抓住众所周知的花卉特点,提出问题,有助于揭示文章的中心;第二,设疑有趣,有吸引力;第三,文章主体部分从六个方面说明了花为什么这么红的原因。每一个方面都以“花儿为什么那么红”为开头,使文章脉络清晰,节奏明快,增添了艺术趣味。本文将材料按照解释的顺序从主到次、从内到外、从现象到本质进行排列。本文使用的解释方法包括分类、比较、列举数字和举例。

18.《叫三声夸克》作者鲁迅,选自《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鲁迅的第二部白话小说。小说通过对孔乙己悲惨一生的描写,既反映了封建文化和教育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又强烈地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陌陌》更着重表现封建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

暗。

  19. 《范进中举》选自吴敬梓的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小说运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通过范进中举发疯以及中举前后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不仅尖锐的讽刺了用功名利禄扭曲了读书人心灵的科举制度,而且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整个封建社会。

  20. 《口技》作者清代林嗣环,选自《虞初新志 秋声诗序》,本文以口技表演之“善”贯穿全篇,按时间先后安排写作顺序,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记叙了一场生动的口技表演。

  21. 《变色龙》选自《契诃夫短篇小说选》,作者契诃夫,俄国作家。小说塑造了一个趋炎附势、见风使舵、欺下媚上的沙皇走狗的艺术典型,“变色龙”已经成为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代名词。小说六次判定,五次变色,通过语言描写(对话)和“脱”“穿”军大衣的细节描写,揭露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腐败,也揭示了小市民阶层麻木愚昧庸俗的社会病苦。

  22. 《窗》是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作品,小说以两位重病人相互之间所持的态度为线索,通过对比,表现了美与丑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灵,体现了极其深刻的扬善贬恶的道德力量。 22、《错过》作者刘心武,这篇杂文以辩证的观点阐述了对“错过”的正确认识,全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安排思路,巧妙的运用正反、对比论证,很有说服力。

  23. 《散步》作者莫怀戚,这篇散文以“我”为中心,以“我”和母亲的关系为主线,渐次展开了一家祖孙三代互敬互爱、融洽和睦的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4、《送东阳马生序》作者宋濂,明初文学家,字景濂,号潜溪。本文是一篇赠序,赠序是一种文体,内容多为勉励称许之辞。作者以自己勤苦求学而功成名就的事实,现身说法,勉励后辈专心向学,刻苦自励。本文注重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相结合的手法。

  24.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作者李瑛,当代诗人。诗歌通过塑造“一棵树”这一艺术形象,抒发了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的深厚感情,表现了为人民服务,为人类献身的强烈愿望及崇高感情。

  25. 《有的人》作者臧克家,诗人、作家。诗歌采用对比的手法,讴歌了像鲁迅一样为人民服务的人,鞭挞了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反动阶级。

  26. 《悼念玛丽·居里》本文作者深切怀念了与居里夫人长达20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高度赞颂了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指出她所具有的人格力量远胜于才智,呼吁欧洲科学家继承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

  27. 《藤野先生》作者鲁迅,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日本老师全名是藤野严九郎。本学期我们还学过他的一首散文诗《雪》,选自他的诗歌集《野草》。

  28. 《雷电颂》选历史剧《屈原》,作者郭沫若,我国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

  29. 《海燕》选自《高尔基全集》,作者高尔基,前苏联作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和剧本《小市民》等。

  30. 《五柳先生传》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

  31. 《马说》选自《韩愈文集》,作者韩愈,唐朝著名文学家。

  32. 《送东阳马生序》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宋濂,明初文学家。

  33.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选自《刘禹锡集》,作者刘禹锡,唐朝诗人哲学家,著有《刘宾客集》。

  34. 《赤壁》选自《樊川诗集》,作者杜牧,唐朝著名诗人,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35. 《过零丁洋》选自《文山先生全集》,作者文天祥,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36. 《水调歌头》选自《东坡乐府集》,作者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

  37. 《山坡*潼关怀古》选自《全元散曲》,作者张养浩,元代散曲作家。

  38. 《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39.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40. 《醉翁亭记》选自《欧阳修散文选集》,作者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

  41. 《满井游记》选自《袁中郎集笺校》。作者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明代文学家。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被称为“公安三袁”。

  42. 《行路难》选自《李太白全集》。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大诗人。

  43.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诗详注》。作者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陵布衣”,唐代大诗人。

  44. 《白雪送武判官归京》选自《岑参校注》。作者岑参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45.《我的第一本书》选自《文化名人忆学生时代》牛汉,著名诗人,原名史成汉。著有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等。文题理解:“我的的第一本书”是指作者童年时代用过的有特殊意义的小学教科书,也是指作者人生的第一课。作者以此为线索,回忆了童年时代苦难的读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