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用工调研报告(共7篇)

综合文章 时间:2021-11-01
【www.wendang123.cn - 综合文章】

第1篇:企业用工调研报告

关于企业用工调研报告范文

篇1:关于企业用工调研报告

——来安全力服务园区企业用工显实效

为支持企业发展,深化对接服务,切实掌握当前“两区”企业用工、招工、缺工情况,帮助企业解决缺工问题。来安县人社局会同“两区”管委会相关人员于2011年5月16日至20日对“两区”规模企业进行深入细致地走访、调研,并诚心诚意地为他们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此次 “两区”用工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企业用工现状及特点

来安是劳务输出大县,全县50多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万人,农村劳动力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万人,其中省内转移就业万人,新增转移万人。我县“两区”现有投产企业125家,企业总用工万人。 近两年,随着工业强县的战略的实施,两个省级园区的企业数量逐渐增多,出现了“用工荒”的现象,用工问题一度成了约束企业发展的瓶颈,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进程。 一方面是本土劳动力输出量大,许多劳动力远赴他乡面对谋求生活的现象,另一方面是本县用工匮乏,亟待解决,为确保园区企业有人用,用得好,本地劳动力有业就、有岗位,我县抓调研,建机制,实施一系列有效措施,“无缝对接”园区用工需求和劳力供应,让入园项目留得住,劳动力引得回,呆得住,实现政府、企业、劳务者利益的“三赢”。据统计,我县已陆续有万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地就近就业,1-6月份,两个园区用工缺口6162人,招聘5632人,9成企业用工有着落,有效解决了企业用工问题。

二、主要做法

(一)一线调研,建立资源“三库”。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而正确的认识、科学的判断则源于对信息和事实的全面了解。为掌握全县劳动力状况的第一手资料,来安县人社局大兴调研之风,将调研贯穿于服务企业用工的全过程。一方面开展企业用工座谈会,通过与客商和老板的有效沟通,明确用工的趋势和结构,了解他们的所需、所盼,所急;开展上门调查服务,进入园区逐个企业发放用工调查表,明确用工缺口的数量和类型。另一方面,构建县、乡、村三级劳动力资源信息网络,通过县人社会局和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所、村(社区)工作站、信息员开展地毯式排查,摸清全县劳动力资源、人才资源。利用掌握的资料,及时建立“两区企业用工信息库”、“劳动力资源库”、“人才资源库”。为实现动态管理,建立调研长效机制,每个季度开展劳动力资源调查,并及时更新,每年开展二次大型用工调查,招聘服务前、后各一次,掌握用工服务的情况和效果,从而及时跟踪服务。

(二)打造平台,畅通信息“引人”。供应和需求在市场的两头,一直以来,广大外出务工人员大多依靠亲带亲、邻帮邻带领到发达城市务工,许多在外打工者每年回来一两次,对家乡的发展和本地用工的需求、待遇所知甚少。我县根据不同劳动力和务工者年龄、技术结构等特征,通过建立不同的宣传平台,实现信息宣传的全覆盖。广大青年和城市务工者文化素质偏高,熟悉网络,他们建立网络宣传服务平台,在县人力资源就业服务网站上常年滚动播出用工的供求信息,让供需双方“零距离”接触。对于乡村的外出务工人员,提前谋划,利用春节等民工返乡高潮节假日时期,在县电台和电视台播放专题片,在各个乡镇逢集日发放宣传年画和致广大外出务工者的一封信、举办用工招聘会,宣传来安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吸引企业管理和技术人才集聚、广大外出务工者回乡就业;畅通供需信息,让劳动者针对性的择业、就业。今年上半年,成功举办用工招聘会13场,提供就业岗位个,到会应聘人,达成就业意向人。

(三)强化培训,提高素质“育人”。企业用工除有数量上的绝对需求外,还有结构性的相对需求,企业因缺乏有素质、有技能的工人而用不了工,不少劳务者想回来就业,可因为没有一技之长而就不了业。针对这一情况,我县实施劳动者素质提升行动,解决企业人才之忧、劳务者外乡打工孩子、老人留守之苦。与县高级职业中学签定协议,定向培养实用、热门专业人才,并优先安排园区企业就业,不断加大对园区企业的输入力度;充分发挥公共职业训练基地和培训机构作用,今年以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2期,对下岗再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增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根据园区企业用工需求,聘请高校教师和高级技工授课,同时,为确保培训的效果,组织考试考核,合格者发放证书,并规定,持证者优先上岗,今年以来,共有电焊、电工、会计等2800多个技能性人才走上了就业岗位。

(四)维护权益,规范用工“留人”。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企业员工的高待遇、高收入吸引着广大在外打工者,我县开展在企业和劳动者“双向”宣传,加大对工人权益维护和规范企业用工的行为的力度,劳动者权益有了切实的保

障,让外出务工人员稳住了神,安下了心,留下了人。一方面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另一方面提高劳动者维权意识,增加劳动法律知识。通过举办企业用工座谈会的形式,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劳务培训班的引导和教育,《劳动法》、《就业促进法》、《社会保险法》等劳动法规为企业、员工所熟知,有效地促进企业用工的规范和社会保险待遇的落实。目前,园区企业劳动合同签定率达95%以上,来安县经济开发区企业超群电力、中联能源、扬子木业等一批企业纷纷为员工办理工伤、养老、医疗、失业、生育保险。另外,他们还着力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强化劳动监察执法力度,组织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业园区用工等专项行动,最大限度地保障劳动者权益。

三、解决企业用工的对策建议

解决企业用工是一项系统工程、民心工程、发展工程,需要政府、部门和企业互动,全社会共同努力,为确保企业用工需求,积极构建政府、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良好环境,实行政府引导,企业关心关爱、部门协调帮助,进一步优化就业环境,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本县转移,以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发展。为此建议:

1、加快园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园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尽快建成白领、蓝领、新市民公寓。完善服务设施,为园区就业的员工在吃、住、行、娱、购、医、教等方面提供便捷的服务,把园区建设成宜居宜业的新家园。

2、引导企业以待遇、感情、事业留住人。促进企业改善职工福利待遇,指导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招工条件、工资报酬和福利待遇,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扩大各项社会保险的参保面,规范用工行为,引导企业用待遇留人、用感情留人、用事业留人。

3、注重奖励,解决缺工问题。制定企业用工服务奖励办法,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帮助企业招工,对帮办招工服务中做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人给予相应的奖励。

4、加大投入,保障招工顺畅。县财政局要将企业用工服务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要安排专项经费,新建或扩建县人力资源市场,按照“三有”要求建设好乡镇(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所。每年从职教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奖励和扶持职业学校发展。设立企业用工服务专项资金,每年列入财政预算。

5、强化宣传,营造用工氛围。大力宣传来安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态势、返乡就业创业和外来务工人员的成功典型,组织返乡农民工参观开发区和企业,让他们感受“新来城”和“汊河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丰硕成果,激发他们在家乡就业创业的热情。宣传规范用工企业、诚实守信企业及和谐劳动关系企业,提高企业知名度,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宣传政府在招工帮办服务、改善用工环境方面的政策措施,大力推广招工帮办中的经验做法,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企业用工,各部门积极主动为企业用工服务的良好氛围。

篇2:劳务用工分析报告

XXXX粮油工业有限公司隶属于益海嘉里集团,至今已成立十年有余,XXXX公司的发展壮大有装卸劳务工做出的一份贡献。但近年来,尤其是去年以来,随着外部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用工形式发生了改变,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大,劳动工人的薪酬也在增加,加上去年XXXX公司生产加工量的改变,全年劳动量不平均,导致了劳务工人思想和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XXXX公司的生产、管理。

储运部是XXXX公司使用劳务工人最多的部门。储运部的生产、装卸工作基本都要由劳务工人完成。2011年全年XXXX公司共加工大豆 万吨,是XXXX自成立以来加工量最多的一年,这是离不开劳务工人的辛勤工作的。劳务工人的变化,对XXXX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所以,在此XXXX公司劳务用工现在的情况进行分析,报告。

一 装卸劳务工人的基本情况

1劳务工人的工作情况

现阶段装卸劳务队分为装卸班组和零工班组,装卸班组分为三个大班,每个大班有6~7个小班组,倒三班运转,每班工作12小时,休息24小时后再次工作。如需要加班,则要连续工作24小时,休息12小时后再工作。主要负责豆粕打包,装汽车,装火车,码垛拆垛等需要重体力的作业项目。零工班分为两个班,倒两班,每班工作12小时,休息12小时后再工作,主要负责公司的一些零散工作。

2劳务工人的来源及年龄结构

劳务工人主要来源于秦皇岛市附近的区县以及东北三省农村,主要以农民工为主。附近区县的农民工闲时外出务工,农忙时节回家耕种,东北三省的农民工主要以打工为主,全年外出,年底返家探亲。

现在为XXXX公司服务的劳务工人年龄主要集中在三个阶段,45岁以上,45~31岁,31岁以下,我们对这三个阶段的工人占工人总数的比重进行了统计,其中

45岁以上的工人占总人数 16%。

31~45岁之间的工人占总人数的78%,

31岁以下的工人占总人数的 6%,

可见,45~31岁是劳务工人的主力军,31岁以下的工人较少,而且现在80后,90后的年轻人由于条件比上一代优越,很难再参与重体力劳动,31岁以下工人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少,在未来几年之内,45岁以上的工人也要逐步退休,劳务工人将面临后续无力,青黄不接的局面。

劳务工人的收入情况

我们初步了解了2009年和2010年的劳务工人的收入情况,结合河北省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以及秦皇岛其他领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工人的工资水平,他们的收入处于较低的水平。

二 装卸劳务工人存在的问题

1劳务工人总数不断减少。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农民种地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收入大幅增加,一部分农民工就选择了回家种地,收入不低于在外打工,而且时间宽松。尤其是今年

的农副产品大幅涨价,农民收入增加,而外出务工,生活成本增加,相对收入减少了,又催生了一部分工人回家种地的念头。另一方面随着国家振兴东北经济,东北地区就业机会增多,许多东北的农民工更愿意在离家较近的地方工作,导致东北地区外出务工的农民工逐年减少。

2劳务工人的流动性越来越大。一方面,现在劳务工人掌握的用工信息不断增多,都不愿再从事重体力劳动,总想挑选一些劳动强度相对较低的、管理相对宽松工作干。另一方面对于劳动报酬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对比其他好的劳务公司,无论从劳动收入、劳动量、福利等各个方面都出现了差距,导致劳务工人的流动性非常大,可见,两年里工作满三年的老工人的流失是非常严重的,这些老工人都是一些经验丰富的熟练工人,他们的流失对XXXX公司的影响是很大的。

3由于劳务工人数量的减少以及人员频繁流动,造成了现有的劳务工人思想情绪不稳定。

三 对XXXX公司的影响

1生产发运方面的影响

劳务工人人数不足,将会直接影响到XXXX公司产品的生产发运,销售汽车或火车不能按时装车发货、出车,会直接影响到公司的声誉。

2 不利于现场管理

劳务工人流动大,致使现有的工人思想浮躁,不能安心工作,对于XXXX公司人员的管理要求漠视、冷淡,甚至有抵抗情绪。造成

了XXXX公司整体管理水平下降。

3 降低了产品质量

熟练的劳务工人流失,新工人工作经验不丰富,降低了公司产品的包装质量、火车汽车的装卸车质量,也影响到了XXXX公司的形象。

4 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人员频繁流动,新进的工人经验不足,应急反应差,将会导致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劳务工人数量减少,用工量增大时必然要产生加班,长时间连续工作,得不到休息,且从事重体力劳动,一定会造成人员的极度疲劳,在使用机械作业时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四 今后可能出现的情况

每年年底,劳务工人返乡过节,返家时有一部分人又会获得其他的用工信息,年后就很可能会从事其他的工作,另外一些想回家务农的工人可能年后就不再外出务工。如不采取一些措施,过年后,劳务工人数量肯定要减少不少。将影响到XXXX公司来年的生产活动。

以上是对XXXX公司装卸劳务工人现状的分析,以及可能对XXXX公司产生的影响。不足之处,请领导指正。

XXXX.XX.XX

篇3:企业用工情况调查报告

2008年1月1日 ,新修订的《劳动法》和“两税合一”(指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率统一为25%)开始正式实施;同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节能减排等改革措施不断深化;人民币持续升值等新情况不断出现。为调查这些新举措(新情况)对我市企业用工的影响和作用,我们选择了部分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到33家企业的调查表反馈,其中:国有企业17家,集体企业3家,私营企业8家,外资企业5家。现报告如下:

一、企业高度重视《劳动法》并深入贯彻

所调查的33家企业均组织学习过新的《劳动法》。企业用工的管理方法正走向依法管理、规范管理、合同式管理。33家企业的在岗职工为人,已经签订劳动合同为人,占的比重为%; 276人因职工或企业的原因未签劳动合同而离开企业, 占的比重为%;尚有4903人在待签过程中,占的比重为%。未签劳动合同而离开的现象主要出现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其中:私营企业270人,外资企业6人。

二、企业的用工方式以“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工”为主。

本次调查企业主要用工方式时允许有复选项,企业选择频次最高的为“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工方式”选项,共计24次,占总选择频次的%;其次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工方式”选项,共计17次,占%;第三为“签订劳务派遣劳动合同用工方式”选项,共计3次,占%;第四为“签订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的用工方式”选项,共计2次,占%。

三、企业遵守《劳动法》的意识得以强化

新《劳动法》的实施将使企业用工成本增加。我市企业选择频次最高的选项为“办理社会保险的成本增加”,共计19次,占总选择频次的%;其次为“合同终止时经济补偿金的成本增加”选项,共计11次,占%;第三为“不签劳动合同的成本增加”选项,共计8次,占%;第四为“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成本增加”选项,共计8次,占%。前两项为守法成本增加,认同率高,说明通过深入学习贯彻《劳动法》,企业认同劳动者社会保险的重要性,遵守法律的意识增强。后两项为违法成本增加,也有相当部分企业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但认同率不如前两者高,说明大多数企业基本不做违法的前提假设,故而未把违法成本增加当主要成本支出的首选项,这也从另一侧面说明企业守法意识加强。

四、某些行业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

33家企业中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的8家,占%,劳动力充足甚至过剩的24家,占%,其他情况(经营者正办理交接,无法判断)1家。占%。

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的企业以私营企业较多,有4家,占私营企业总数的50%;其次为国有企业,有2家,占国有企业总数的%;第三为集体企业,有1家,占集体企业总数的%;第四为外资企业,有1家,占外资企业总数的%。

从行业发布看,劳动力短缺现象主要分布在酒店、宾馆、饭店等服务行业。

五、口退税政策调整,节能减排,两税合一等改革措施对我市企业影响不大。

对于“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企业认为“没有影响”,%企业认为“有影响,但影响不大”,没有一家企业认为影响较大。

对于“两税合一”,%企业认为“没有影响”,%企业认为“有影响,但影响不大”,没有一家企业认为影响较大。

对于“节能减排”,%企业认为“没有影响”,%企业认为“有影响,但影响不大”,没有一家企业认为影响较大。 六、人民币持续升值对我市企业有影响甚至有较大影响。

对于“人民币持续升值”, %企业认为“有影响,但影响不大”,%企业认为“没有影响”,%的企业认为有较大影响。

第2篇:关于企业用工调研报告

关于“两区”企业用工情况的调研报告

——来安全力服务园区企业用工显实效

为支持企业发展,深化对接服务,切实掌握当前“两区”企业用工、招工、缺工情况,帮助企业解决缺工问题。来安县人社局会同“两区”管委会相关人员于2011年5月16日至20日对“两区”规模企业进行深入细致地走访、调研,并诚心诚意地为他们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此次 “两区”用工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企业用工现状及特点

来安是劳务输出大县,全县50多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万人,农村劳动力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万人,其中省内转移就业万人,新增转移万人。我县“两区”现有投产企业125家,企业总用工万人。 近两年,随着工业强县的战略的实施,两个省级园区的企业数量逐渐增多,出现了“用工荒”的现象,用工问题一度成了约束企业发展的瓶颈,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进程。 一方面是本土劳动力输出量大,许多劳动力远赴他乡面对谋求生活的现象,另一方面是本县用工匮乏,亟待解决,为确保园区企业有人用,用得好,本地劳动力有业就、有岗位,我县抓调研,建机制,实施一系列有效措施,“无缝对接”园区用工需求和劳力供应,让入园项目留得住,劳动力引得回,呆得住,实现政府、企业、劳务者利益的“三赢”。据统计,我县已陆续有万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地就近就业,1-6月份,两个园区用工缺口6162人,招聘5632人,9成企业用工有着落,有效解决了企业用工问题。

二、主要做法

(一)一线调研,建立资源“三库”。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而正确的认识、科学的判断则源于对信息和事实的全面了解。为掌握全县劳动力状况的第一手资料,来安县人社局大兴调研之风,将调研贯穿于服务企业用工的全过程。一方面开展企业用工座谈会,通过与客商和老板的有效沟通,明确用工的趋势和结构,了解他们的所需、所盼,所急;开展上门调查服务,进入园区逐个企业发放用工调查表,明确用工缺口的数量和类型。另一方面,构建县、乡、村三级劳动力资源信息网络,通过县人社会局和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所、村(社区)工作站、信息员开展地毯式排查,摸清全县劳动力资源、人才资源。利用掌握的资料,及时建立“两区企业用工信息库”、“劳动力资源库”、“人才资源库”。为实现动态管理,建立调研长效机制,每个季度开展劳动力资源调查,并及时更新,每年开展二次大型用工调查,招聘服务前、后各一次,掌握用工服务的情况和效果,从而及时跟踪服务。

(二)打造平台,畅通信息“引人”。供应和需求在市场的两头,一直以来,广大外出务工人员大多依靠亲带亲、邻帮邻带领到发达城市务工,许多在外打工者每年回来一两次,对家乡的发展和本地用工的需求、待遇所知甚少。我县根据不同劳动力和务工者年龄、技术结构等特征,通过建立不同的宣传平台,实现信息宣传的全覆盖。广大青年和城市务工者文化素质偏高,熟悉网络,他们建立网络宣传服务平台,在县人力资源就业服务网站上常年滚动播出用工的供求信息,让供需双方“零距离”接触。对于乡村的外出务工人

员,提前谋划,利用春节等民工返乡高潮节假日时期,在县电台和电视台播放专题片,在各个乡镇逢集日发放宣传年画和致广大外出务工者的一封信、举办用工招聘会,宣传来安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吸引企业管理和技术人才集聚、广大外出务工者回乡就业;畅通供需信息,让劳动者针对性的择业、就业。今年上半年,成功举办用工招聘会13场,提供就业岗位个,到会应聘人,达成就业意向人。

(三)强化培训,提高素质“育人”。企业用工除有数量上的绝对需求外,还有结构性的相对需求,企业因缺乏有素质、有技能的工人而用不了工,不少劳务者想回来就业,可因为没有一技之长而就不了业。针对这一情况,我县实施劳动者素质提升行动,解决企业人才之忧、劳务者外乡打工孩子、老人留守之苦。与县高级职业中学签定协议,定向培养实用、热门专业人才,并优先安排园区企业就业,不断加大对园区企业的输入力度;充分发挥公共职业训练基地和培训机构作用,今年以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2期,对下岗再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增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根据园区企业用工需求,聘请高校教师和高级技工授课,同时,为确保培训的效果,组织考试考核,合格者发放证书,并规定,持证者优先上岗,今年以来,共有电焊、电工、会计等2800多个技能性人才走上了就业岗位。

(四)维护权益,规范用工“留人”。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企业员工的高待遇、高收入吸引着广大在外打工者,我县开展在企业和劳动者“双向”宣传,加大对工人权益维护和规范企业用工的行为的力度,劳动者权益有了切实的保

障,让外出务工人员稳住了神,安下了心,留下了人。一方面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另一方面提高劳动者维权意识,增加劳动法律知识。通过举办企业用工座谈会的形式,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劳务培训班的引导和教育,《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社会保险法》等劳动法规为企业、员工所熟知,有效地促进企业用工的规范和社会保险待遇的落实。目前,园区企业劳动合同签定率达95%以上,来安县经济开发区企业超群电力、中联能源、扬子木业等一批企业纷纷为员工办理工伤、养老、医疗、失业、生育保险。另外,他们还着力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强化劳动监察执法力度,组织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业园区用工等专项行动,最大限度地保障劳动者权益。

三、解决企业用工的对策建议

解决企业用工是一项系统工程、民心工程、发展工程,需要政府、部门和企业互动,全社会共同努力,为确保企业用工需求,积极构建政府、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良好环境,实行政府引导,企业关心关爱、部门协调帮助,进一步优化就业环境,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本县转移,以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发展。为此建议:

1、加快园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园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尽快建成白领、蓝领、新市民公寓。完善服务设施,为园区就业的员工在吃、住、行、娱、购、医、教等方面提供便捷的服务,把园区建设成宜居宜业的新家园。

2、引导企业以待遇、感情、事业留住人。促进企业改善职工福利待遇,指导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招工条件、工资报酬和福利待遇,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扩大各项社会保险

的参保面,规范用工行为,引导企业用待遇留人、用感情留人、用事业留人。

3、注重奖励,解决缺工问题。制定企业用工服务奖励办法,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帮助企业招工,对帮办招工服务中做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人给予相应的奖励。

4、加大投入,保障招工顺畅。县财政局要将企业用工服务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要安排专项经费,新建或扩建县人力资源市场,按照“三有”要求建设好乡镇(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所。每年从职教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奖励和扶持职业学校发展。设立企业用工服务专项资金,每年列入财政预算。

5、强化宣传,营造用工氛围。大力宣传来安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态势、返乡就业创业和外来务工人员的成功典型,组织返乡农民工参观开发区和企业,让他们感受“新来城”和“汊河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丰硕成果,激发他们在家乡就业创业的热情。宣传规范用工企业、诚实守信企业及和谐劳动关系企业,提高企业知名度,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宣传政府在招工帮办服务、改善用工环境方面的政策措施,大力推广招工帮办中的经验做法,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企业用工,各部门积极主动为企业用工服务的良好氛围。

第3篇:企业招用工现况调研报告

--- 人以及部分技术工人和少量管理、科研、营销人员。缺工最严重的企业为电子类、制衣制鞋类劳动密集型企业,其中,晶石电子有限公司用工缺口1100人,建溢鞋业有限公司用工缺口600人,德祥运动用品有限公司用工缺口600人。春节前后,道州工业园仅新招录员工1021人。目前的企业“招工难”,不仅影响到企业的正常开工生产,而且影响了一些企业主加大投资的积极性。部分企业负责人表示,由于严重缺工,将慎重考虑未来是否在我县扩大生产规模。随着我县园区新增投产企业和一部分有意扩大生产规模企业用工量的增多,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势必对我县“工业强县”战略的实施和招商引资工作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二、园区企业缺工原因分析我县劳动力资源丰富,全县农村劳动力总数达30万,但却不能满足本地企业用工需要,这一情况值得深思。调查发现,我县企业“招工难”问题的出现,存在企业、劳动力本身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1、从

2 --- 甚至脱离实际。如电子企业招工时将年龄限制在35周岁以下,导致许多年轻劳动力供给不足。而的实际情况是,35岁以下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在家的基本上是一些年龄超过35岁的劳动力。此外,园区企业大多偏好招用女工,导致女工短缺,男性劳动力相对过剩。三是权益保障不到位。个别企业存在短期行为,劳动法律法规意识淡薄,对员工的合法权益保护不够重视。园区企业不同程度存在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给员工购买“五险一金”比例不高,有的企业甚至出现收取押金、扣压证件、拖欠工资等行为,员工对企业难以产生安全感、认同感。目前,园区内企业参保工伤、养老、医疗三险的企业仅有4家,占企业总数的8%;14家企业没有为员工购买任何保险,占企业总数的28%;其他企业多是为员工买了“五险一金”中的一个险种。另外,大部分企业车间无防暑设备,宿舍无风扇,员工在高温天气工作时难以忍受;娱乐、休闲设施不健全,

4 --- 力文化程度普遍较低,80%以上的务工人员是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有的人记不下本人一天完成的工作,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只能从事最简单的工种,稍微复杂的工作就无法胜任。三是自由散漫不服约束。部分本地劳动力自由散漫,动辄请假,且不服管理。如奥盟电器有一名本地员工,因向主管请假未获批准,便提出辞职,辞职后心有不甘,纠集一伙人把主管痛打一顿。这一事件直接影响到奥盟电器的招工方向,据调查,奥盟电器已决定宁缺勿滥,近期内不再招收本地员工。3、从政府服务来看。一是园区配套设施不够完善。近年来,虽然我县每年投入工业园基础及配套设施在2亿元左右,着力加强园区水电路讯和美化、亮化、绿化、净化建设,园区初具工业新城雏形,但园区住宿、消费、娱乐等配套设施仍然匮乏,相关第三产业没有充分发展起来,缺乏适合员工文化娱乐、休闲放松的场所,导致员工工作之余,精神上感到苦闷,

6 --- 一是加强就业宣传。大力宣传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园区发展前景以及用工优惠政策,增强本地企业对务工人员的吸引力,促进本地劳动力转变就业观念,就近就业,为家乡建设服务。二是深化就业培训。将下岗失业人员、城镇新增劳动者、大中专毕业生、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复员转业退役军人、农村劳动力列入免费培训范围,广泛深入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鼓励各类技能培训机构,顺应市场需求和就业发展趋势,调整专业设置,积极开展对农村和外来劳动力及其他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政府对培训机构给予适当补贴。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培训机制,由政府牵头,工贸中专与各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使培养的人员能够快速适应生产岗位的需要,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建立就业培训专项补助资金,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经费,用于补贴企业对员工的岗前培训、在职培训补贴。三是优化招工服务。建立健全由县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乡镇就业

8 --- 监察执法,严厉打击恶意欠薪行为等等。同时,进一步完善吸引本地劳动力到园区就业的优惠政策,吸引大批外出职校毕业生和打工者回乡就业。2、改善用工环境。一是切实提高薪酬待遇。企业要在强化内部经营管理、加快自身发展、增加利润空间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工资制度,在有关部门确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基础上,合理地确定用工待遇,在企业经济效益和盈利水平提高的情况下,逐步提高员工福利待遇,使员工工资达到或超过同行业平均水平;同时,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对工作效率高的工人给予相应奖励,根据在企业工作年限给予相应工龄补贴,想尽一切办法留住熟练工人。二是大力改善劳动条件。企业要加大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投入,采取有效措施,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安全生产设施和劳动保护条件。有条件的企业要对员工定期进行体检,关心员工的身体健康。此外,要合理安排加班时间,确保员工加班待遇。三是努

10 --- 建设,鼓励发展民工公寓、专家楼,适当发展高档住宅,切实解决员工吃、住、行、购物、就医、子女入学等实际困难,消除其后顾之忧,全面提升园区的开发档次和服务水平和员工生活质量,促进园区和谐发展。企业招用工现况调研报告责任编辑:陈老师阅读:人次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12

第4篇:中小微企业用工调研报告

中小微企业用工调研报告

中小微企业用工调研报告(一)

一、企业用工状况

(一)企业人工成本呈持续上涨的态势。调查显示,参加本次调查的企业就业人数平均为68人,农民工占65%,比20**年同期下降了个百分点。其中,外地农民工所占比重相对较高。

与去年相比,20**年企业人工成本明显上升。调查显示,80%的企业认为企业人工成本上升,其中30%认为“大幅上升”,55%认为“小幅上升”;15%认为“持平”。从不同行业看,机械加工制造、塑料加工和纺织等行业认为“大幅上升”的企业超过半数,明显高于其他行业。

为了进一步了解当前企业的人工成本情况,我们了解了目前企业工人的工资情况。调查发现,大多数企业的工人月工资都在1800元以上,其中技术工人的月工资多在2500元以上,要明显高于普通工人。与20**年相比,20**年普通工人和技术工人的工资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调查显示,关于普通工人的月工资,近九成(%)的企业在1500元以上,其中“1501~2000元”的占%,比去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2001~3000元”的占40%,“3000元以上”的占%,其合计比重比去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企业预计20**年下半年人工成本上升的压力依然较大。七成左右的企业预计企业人工成本仍将上升。其中,机械加工制造、塑料加工、生物制药、纺织加工等预计人工成本上升压力相对较大。

(二)三季度的高温炎热将给企业用工带来较大影响

调查发现,三季度的高温炎热将给企业用工带来一系列影响。企业认为高温炎热将给带来员工心情烦躁,工作效率下降,管理难度增加、由于用电量增加及高温补贴发放和企业招聘难度加大,求职者明显减少等影响,增加人员流失现象发生。

(三)企业缺工情况依然严峻

调查发现,总体来看,目前企业缺工情况依然严峻,但与一季度相比有所缓解。调查显示,在参加调查企业中,超过九成(90%)的企业表示有缺工情况。其中,机械加工制造、塑料加工、纺织加工企业缺工情况相对较重。

从企业20**年缺工程度来看,调查显示,超过六成(65%)的企业缺工程度在20%以内,比去年高了个百分点;此外,35%的企业缺工程度为 “20%~30%”。从企业目前的缺工岗位看,生产岗位依然是缺工最为严重的岗位。调查显示,90%的企业生产岗位缺工,10%的企业技术岗位缺工,均高于去年;此外,25%的企业管理岗位缺工;5%的企业其他岗位缺工缺工。当问及缺工对本企业生产经营造成的影响时,调查显示,企业为比较大的是“影响扩大再生产”、“现有员工超负荷工作,加重员工流失”,分别为66%、50%。缺工已成为影响企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企业招工计划

企业招工人数有所上升,其中男性和18~30岁年龄段的劳动力更受企业欢迎。

关于20**年下半年企业招工计划,调查显示,90%的企业有计划招收新员工,而且招工意愿较为强烈。调查发现,与20**年相比,65%企业迫切需要中专、技校毕业生,%的企业需要农民工,20%的企业需要大专及本科毕业生。企业计划招工的男女比例情况,60%的企业以男性为主,30%的企业以女性为主,10%的企业“无性别要求”。企业计划招工的年龄层次情况,“18~30岁”的企业占58%,“31~40岁”的企业占 %,“41~50岁”的企业占4%。总体来看,企业三季度计划招工的年龄集中18~40岁的范围。

以山东艾斯妮乐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山东金天成塑料制品有限公司、邹平月河电器有限公司3家企业为例。

山东艾丝妮乐卫生用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研发、销售卫生巾、卫生护垫、成人纸尿裤、成人失禁裤、成人护理垫、婴儿尿裤、婴儿尿片及湿巾的现代化高新技术综合性企业。

公司年产纸尿裤2亿片,护理床垫2亿片,卫生巾5亿片,湿巾6亿片,年产值达到3亿元。20**年共有员工156人,其中管理岗位26人,生产岗位100 人,销售人员30人。人员平均工资2300元。年用工成本40余万元。20**年共有员工100人,人员平均工资2500元。其中管理岗位16人,生产岗位59人,销售人员25人,比20**年分别减少了%、40%、3%。下一步计划招工30人。

山东金天成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pvc硬板、透明板、软板、pp板材、pe板材及各种塑料焊条的企业,年产各类塑料板材吨,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年产值6000余万元。

20**年共有员工170人,其中管理岗位25人,生产岗位137人,销售人员8人。人员平均工资2800元。年用工成本60万元。20**年共有员工 120人,人员平均工资3000元。其中管理岗位15人,生产岗位100人,销售人员5人。比20**年分别减少了%、40%、27%。下一步计划招工80人。

邹平月河电器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调频调幅收录扩音器、音响生产企业,固定资产5000余万余,年生产成套设备套,年产值3000余万元。 20**年共有员工98人,其中管理岗位15人,生产岗位73人,销售人员10人。人员平均工资2000元。年用工成本25万元。20**年共有员工78 人,人员平均工资2200元。其中管理岗位10人,生产岗位60人,销售人员8人。比20**年分别减少了20%、18%、20%。下一步计划招工50 人。

三、政策建议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企业在用工和招工方面存在较多困难,主要表现为企业人工成本持续上升,缺工和招工难问题,并且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建议:

(一)减轻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税收负担,缓解人工成本持续大幅上升的压力。降低中小型微企业的“门槛”,借助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扩大中小企业税收优惠范围等,更好地发挥中小企业在缓解就业压力、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上级有关部门应切实帮助企业提高对新一代年轻员工的管理水平。企业简单、粗放的管理、工作环境缺少吸引力,难以满足新一代员工追求独立、成长等心理需求,是造成老员工流失、新一代员工难招的重要原因。企业应通过提高日常管理水平,在无需增加成本的前提下,降低员工流失率,增强其对员工的吸引力。

(三)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市场

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与调查中发现企业缺工和招工难并存的现象,反映了当前比较严重的人才结构问题,因此要进一步完善教育、培训体制,妥善解决人力资源市场资源配置中的结构性矛盾,积极调控好人力资源市场,加快培养满足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

中小微企业用工调研报告(二)

按照市局的统一布署,我们对80家中小微企业用工成本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小微企业调查的情况

通过发放调查表和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对有关企业的人工成本情况进行了调研,调查表共收回80份,按企业所属行业分,制造业48家,建筑业1家,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家,交通运输、仓库和邮政业1家,房地产业2家,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3家,批发和零售业3家,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3 家,农、林、牧、渔业1家,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家,其他15家。9月17日召开了由30家企业人资经理参加的座谈会,与会各企业就人工成本问题畅所欲言,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供我们参考。

(一)企业发展总体平稳。

80家被调查企业20**年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利润亿元,20**年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利润亿元,2020年1-8月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利润亿元。企业发展趋势较好,盈利水平逐年提高。

(二)企业人工成本占成本费用总额的逐年上升。

80家被调查企业,20**年成本费用总额亿元、人工成本总额亿元,20**年成本费用总额亿元、人工成本总额 亿元,2020年1-8月成本费用总额亿元、人工成本总额亿元,人工成本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例分别为%、%和%。人工成本逐年递增,如不加以控制,势必要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三)调查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困难。

1、企业生产成本上升较快。受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涨,盈利空间受到挤压。

2、企业负担过重。受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的影响,社保费缴纳、工伤待遇、退休人员一次性独生子女养老补助及女职工三期的待遇支出不断提高,导致企业成本提高,有些小微企业不堪重负。

3、业务办理时间成本过高导致企业负担加重。有很多企业对于调入人员的档案转入手续太繁琐,时间太长导致社保费缴纳有时补缴不上,职工出现工伤或是工亡问题后导致小微企业难以生存。

4、小微企业对当前政府服务工作的建议及所需服务。

据调查梳理,小微企业对当前政府服务工作的建议及所需服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的职工平均工资是否反应实际水平,增长太快,有“被平均”的嫌疑;二是对一些困难企业要加大资金扶持;三是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问题;四是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地缴纳社会保险种类,同时降低缴费标准,即降低缴费基数和比例。

二、当前中小微企业用工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

当前中小微企业用工成本增加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招不到工。人才“招不来、用不上、留不住”,部分企业高级技工人才短缺。特别是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工资待遇低、劳动时间长、强度大影响,招工难问题较为突出。二是职工队伍稳定难。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后,熟练工、技术工以及特殊岗位(如:大客车司机)对工资预期提高,跳槽现象时有发生。三是用工成本上升。企业工人工资大幅上涨;随着企业职工“五险一金”缴纳不断规范和基数不断上调,企业缴费负担加重。企业员工离职时不与企业办理离职手续,离职后,企业依然要缴纳保险。四是劳动合同法及带薪休假条例的颁布、职业病认定前的前期费用、工伤赔偿费用等致企业用工成本的增加。

三、企业对于人工成本增加的对策措施

一是缩短工时、降低用工成本,优化部门,精简岗位。二是加强设备的自动化,减少人工及材料浪费。三是研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四是增加员工的福利水平,健立健全工资制度,留住员工。

四、下一步的工作建议

(一)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办事效率、减化办事手续、灵活掌握办事方法、开展网上办公。

(二)给予合理的补贴政策。对于企业招用女工及其他困难群体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或补贴,从根本上减轻中小微企业负担。

(三)创造和谐用工环境,解决企业用工问题。

一是要完善职工社会保险制度及支付制度,解决生育保险报销、职业病确诊前费用支出等加重企业负担的一系列问题,引导企业规范用工,改善工作环境,增强中小企业就业吸引力。二是要加强职工道德教育,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加快建立劳动用工信用档案,并在用工环节运用,改善部分职工随意解除用工合同的现象,优化企业用工环境。三是推进引进、使用高层次人才和高级技工政策的宣传和落实。

第5篇:企业用工需求的调研报告

企业用工调研报告

,按照通知要求。9月8日我们实际到企业了解了一些基本情况。现将我县农业产业化企业用工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产业化企业用工现状

目前我县(农业)产业化企业17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近50家,实际用工人数1200人左右。

1、从企业用工需求来看,目前最缺工的企业是几户大的种植企业(旺民长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长白山宇农生态开发有限公司等)。他们是种植加工企业,一个是蓝莓种植加工,另外一家是绿色有机大米加工企业,在种植和栽培原材料方面用工需求大。

2、从企业用工环境来看,我县产业化企业用工并不规范,没有实行标准工作时间制,工资和各项福利待遇也很低,现在生产和技术工人月薪1500-2000元,其它员工月薪1100-1500元,并且工作时间较长,劳动强度较大、劳动条件较差,普遍存在“招工难”问题。

3.从企业用工结构来看,在年龄结构方面,大多数企业愿意招聘25—35岁年龄阶段的人员;文化程度方面,企业对工人的文化程度要求不高;性别方面,主要与需求工种有关,如车工、缝纫工偏向女性,电工、机械工则需要男性等。

二、企业用工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县企业用工难(主要包括招工难和留人难),既有劳动力供求失调造成部分企业缺工的客观因素,也有企业劳资关系不和谐的内在因素,主要有几个方面:

1.劳动力素质不高(劳动力供求失调),用工结构性矛盾突出。“招工难”其实并非无人可招,而是难招到具备一定素质和技能的工人难招。一是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种植企业在种植及采收作物时用工量急剧增加,并且此时也基本是农忙季节。加工企业招工要求具备一定素质。二是劳动力资源外流现象严重。我县向外劳务输出比较多,大量年轻的农村劳动力流转到国外或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很多村屯基本都是老人小孩留守,又以朝族村 1

最严重,在家务农的劳动力占70%是45岁以上的,而且是没有技能的劳动力。三是每年大中专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基本不回安图就业,而本地的职(技)校毕业生60%倾向到外地就业,导致本地年轻、有一定文化、懂技术的劳动力资源供给严重不足,使我县企业用工供求矛盾愈显突出。

2.劳动环境较差,用工缺乏吸引力。

一是工资待遇偏低。近几年来,我县物价消费总体水平已大幅上升,特别是我县物价消费总体水平与周边县城对比偏高,而我县各个企业工资长期徘徊在较低水平,按日工作10小时和月工资1000元计算,平均工资每小时不到4元,加上劳动强度大,没有加班工资和节假日,造成企业难以招收工人或留住工人。有一定技能和熟练工人,或者通过在企业实践掌握一定技术的员工,一旦有更好的去处,往往是马上跳槽。工资待遇偏低成为招工难和员工队伍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二是企业文化建设滞后。一方面,有些企业存在短期行为,只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发展规划和做优做强企业文化内涵的经营观;另一方面,有的企业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没有认识到员工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资源,没有从根本上做到尊重员工、善待员工,导致无法充分发挥(调动)员工积极性。从调研情况看,劳动用工规范、工作环境优、工资及时兑现、福利待遇好、人本意识强的企业不存在“招工难”问题。

3.用工不够和谐,职工权益难以保障。

一是部分企业存在“四无现象”。即无劳动合同、无用工手续、无社会保障、无休息休假,部分企业存在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劳动者的生活得不到基本保障等(问题),使企业从开始能招到人,到最后留不住人。

二是缺乏人性化管理。有的企业采用家族式管理模式。一味追求高额利润,除了支付基本薪酬外,任意延长劳动时间,没有(甚至不)支付加班工资;有的企业靠压低工价来赚取利润,有的企业靠随意拖欠员工工资的方式来周转资金,这些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工人的积极性,导致部分工人离岗或跳槽,对一些家庭条件好的劳动力宁愿

在家休息也不就业。

三、解决企业用工难的对策建议

解决企业招工难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民心工程、发展工程,需要政府、部门和企业互动,全社会共同努力,劳动、人事、财政、工商、税务等部门形成合力,提供政策帮扶。为确保我县企业用工需求,积极构建政府、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良好用工环境,实行政府引导、企业关心关爱、部门协调帮助,进一步优化就业环境,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本县转移,以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发展。为此建议:

1.加强宏观管理,进一步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随着县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外来企业的不断增多,我县经济发展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各项产业将会得到快速发展,企业用工需求势必迅速增加,若不未雨绸谬,储备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届时企业用工矛盾将进一步显露,成为制约我县企业做大做强的瓶颈。一要立足本地劳动力资源,培植企业储备用工。一方面,劳动部门要深入企业,对我县企业全年用工计划进行调查摸底,并做好全县劳动力资源调查,充分挖掘现有劳动力潜力,建立企业用工需求和本县劳动力档案库;另一方面,要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尽快将更多的普通劳动力转化为技术技能劳动力。人事部门要制定我县(生源)大中专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到(返回我县企业)就业的优惠措施,并将其纳入用人管理计划,防止我县技术人才资源的流失,为经济发展储备丰富的人才和劳动力资源。二要完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建设。政府应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劳动力市场,确立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主体地位,为劳动者提供便捷有效的就业服务。职能部门要积极拓展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招聘、代理、测评等功能,加快建立一个集信息收集、就业指导、职业介绍、交流协作、职业培训、社会保险于一体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强化就业跟踪服务,为劳动力的多层次、多渠道合理流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要加强跨县、跨地区劳务联系,科学引进劳动力资源,缓解企业缺工矛盾。要引导企业依法依规用工,切实维护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要积极鼓励企业使用本地居民就业,鼓励劳动力通过灵活就业方式实现就业。三要加大对公共就业服务的资金投入。就业是民生之本,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快城乡统筹的要求,围绕我县持续做强产业、持续改善民

生的工作目标,政府应加大培训转移,加大对公共就业服务的资金投入。如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就业岗位给就业困难对象,兑现国家在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职业技能鉴定等方面的补贴等,资金来源可从失业保险金的节余和财政预算安排的方式来筹集。使之更好用来落实各项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推动我县就业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解决企业用工不足问题。

2.改善用工环境,进一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企业主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强化“善待打工者就是善待自己”的理念,增强企业自身的吸引力。一要营造“筑巢引凤”的良好企业环境。家有梧桐树,引来凤凰住,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优美的工作环境是企业规范管理的基本要求。因此,建立规范有序的人性化管理机制、社会保障机制、学习培训机制、监督管理机制,是提高企业吸引人才竞争力的有效途经。二要为员工发展搭建良好的舞台。企业要帮助员工开发各种知识与技能,提供实现个人专长的机会,在目前技工普遍难寻的情况下,企业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在职职工的培训力度,提高产业工人的技能水平,提升技能就业,解决企业用工短缺问题。三要适当提高员工的工资待遇。对大多数劳动力而言,劳动收益仍是其选择就业的首要因素,只要本地和外地的收入相差不是太大,他们肯定会考虑在本地就业。应适时公开企业经营方针、成本核算、企业效益等,增加工人工资透明度,作为企业主合理地确定和兑现用工待遇应该是明智之举。政府要引导企业按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定科学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吸引本地区和外来的劳动力到清流就业。四要构建良好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助于加深员工对企业的感情,增进员工对企业的依靠,保持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性。因此,作为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关爱员工、赏识部下等人性化的管理,要依法用工,对劳动强度、工作时间、工资福利、社会保险等都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照章办事,努力改善工人的生产生活环境;要努力营造奋发向上、争优创先的用工氛围,创造有利于员工发展的企业人文环境;要培育员工“企业兴我也兴”的理念,使员工溶入企业的生产、生活、文化的各项活动中,努力构建良好的劳动环境,激发他们在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良好的归宿感、成就感、荣誉感,做到感情留人、

待遇留人和事业留人。

3.保障合法权益,进一步发挥部门职能作用。

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把劳动保障制度落到实处。一要加强对企业用工环境的监管。建立政府、企业、劳动者三方协商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指导和督促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按照“重大情况随时报,常规情况定时报”,建立应急报告制度,建立健全劳动合同管理制度,规范用工,依法全面履行劳动合同;切实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及时纠正企业强迫性劳动、压低工资、拖欠工资、忽视职工劳动安全等不良行为,要保障落实进城务工人员享有《工会法》赋予的权利,把他们及时吸收到工会组织中去,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二要实施社会保障全覆盖工程。落实包括农民工在内的企业职工的养老、失业、工伤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将企业员工全部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并注意向生产、服务一线人才倾斜,重点解决各类人才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之间流动的社会保障关系的转移和接续问题,为企业留人、吸引人营造良好环境。三要切实解决外来工的后顾之忧。进一步跟踪落实政府制定的鼓励外来务工人员在本地企业务工的优惠政策,广开招工渠道,吸引外县富余劳动力来我县就业,以解决企业用工不足问题,教育、公安、计生等部门和乡镇要主动为企业外来务工人员服务,解决好其子女入学、户籍管理、计划生育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使外来务工人员在清流能放下包袱安心工作,为建设长白山最美、产业最优、旅游最旺、环境最好的生态经济强县添砖加瓦,尽一份力。

第6篇:企业用工情况调研

关于***区企业生产用工情况调研报告

为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问题,我局高度重视,组成了由局领导牵头的调研小组,深入走访企业展开调研,摸清企业的生产用工和技能培训等方面的需求,梳理了当前我区企业“招工难”主要原因,并结合赴贵州六盘水等地区招工、调研、考察劳动力市场的情况提出应对措施、建议。现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主要原因

根据劳动力市场的统计数据以及我区规模以上企业的用工情况调查,自2009年第二季度以来我区企业用工情况呈现持续上升的势头,表明企业逐步走出金融危机影响,生产用工明显增加。但进场求职人数却一直维持在原来的水平,导致供求失衡,部分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和中小型私人企业普遍反映招工难问题。试分析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用工量明显急剧放大。今年以来,特别是三季度以来我区用工量大幅度增长,规模以上企业用工需求由原来第二季度的2125人增加第三季度的5140人,增幅为%,截止到2009年11月,我区预计用工缺口到4000人左右,主要集中在电子、塑胶、五金、工艺品等劳动密集型企业。

(二)进场求职人数相对减少。与企业需求大幅增长形成强烈对比的是进场求职的人员一直保持在原有水平,大概为每天500-600人之间,并且由于市场的好转,人员需求增加,一部分

进场务工人员在厦务工多年,他们也学会根据市场情况待价而沽,改变原有急于找工作马上上班的心态。

(三)工资待遇偏低。通过与企业员工和市场信息的反馈来看,缺工企业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工资待遇偏低,或者是没有一个完善的工资晋升机制,多数企业以**市最低工资标准750作为基本薪资,造成员工每个月加班后的平均月薪也仅为1400元左右,而长三角、珠三角、渤海湾经济区的深圳、上海、天津等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分别为1000元、980元820元均高于**,即使是西部的重庆等地最低工资标准为680元,与**相差不多,造成**资待遇水平在同类城市中毫无优势可言,对外来务工人员缺乏吸引力。

(四)农民工返乡就业。通过近期我们组织企业到外地招工了解到的情况来看,随着产业结构的梯度转移,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较快发展,他们也加入到争抢熟练工的行列,农民工在当地就能找到工作,而且工资待遇与厦门相差不多,考虑到交通、住宿、生活等成本,农民工在当地就业的愿望明显增加,不再是“孔雀东南飞”,而是呈现就业区域多元化的状况。

二、应对措施建议

(一)以人为本,进一步改善企业用工环境。政府和企业要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用工环境,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如果没有较高的工资待遇、较好的吃穿住行条件和人文关怀,是不可能吸引外地技工来厦门工作的,侥幸引进,也无法留住。一是提

高薪资待遇水平,随着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企业在工薪方面的优势已逐渐消失殆尽。政府要尽快提高我市的最低工资标准,提高我市在用工市场方面的竞争力,同时,企业方面也要依照我市经济发展水平制定合理的工资标准,建立合理完善的工资晋升机制,逐步提高员工工资待遇。二是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企业要为员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帮助员工开发各种知识与技能,提供实现个人专长的机会。在目前技工普遍紧缺的情况下,企业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在职职工的培训力度,提高产业工人的技能水平。同时,要积极为员工提供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改善工人的生产生活环境,增强用工的稳定性。

(二)开拓创新,多举措拓宽招工用工新渠道。政府职能部门要搞好有关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多宣传、多走动,努力向劳动力输出地展示**劳动保障的各项规范化建设。其次,政府要搭建信息平台,拓宽招聘渠道。加强劳动力供求信息的采集、分析和预测,并及时在各种媒体上发布;建立完善的劳动力转移信息服务体系,为务工人员提供信息、指导就业、推荐就业和就业后的跟踪等服务,发挥现代网络作用,通过远程招聘降低企业招用成本。三是企业要适当降低招工门槛。针对劳动力结构失衡、专项技能员工存量少的实际,企业既要招熟练工,也要招非熟练工,通过培训上岗。四是各企业要积极采取措施,实行以工招工、以工带工的有效方式来解决问题。

(三)协调配合,进一步推动就业技能培训工作。一是开展

校企合作对接。要在职业教育机构和企业之间搭建企业工人培训交流的平台,以加强企业与有关职业教育之间的联系,对所需工种进行“定单式”培训。二是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大力推广先培训后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模式,进一步提高培训补贴标准,充分调动教育培训机构,用人单位、受训者、社会服务机构和群众团体的积极性,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

(四)更新观念,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一是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注意从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引进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企业转变,尽可能地多引进科技含量高、自动化程度高、用工少的企业,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来减少企业对员工的需求量。二是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劳动生产力,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升级,要逐步引进开发科技含量高和自动化程度高的生产设备,努力使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型转变,通过技术进步从根本上减少用工需求,减轻招工压力,减少企业经营中劳动力成本所占比重,突破招工难瓶颈。

***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09年11月4日

第7篇:企业用工难调研

关于企业用工难情况的调查报告

(区劳动就业管理办公室)

为全面掌握我区企业用工情况,摸清企业岗位空缺数量,切实解决企业用工难、留人难的问题,我们组织专门班子于2011年6月14日至7月14日对我区规模较大、纳税贡献较高的部分企业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研基本情况

这次共调查企业56家,进入企业现场调查30家,发放调查表26家。据进入现场的30家企业统计,现有职工人,有招工需求的企业26家。根据企业报表统计,企业人员缺口3059人。截止到调查结束,已招用员工1098人,尚有员工缺口1961人。年内新上项目或技改项目完工需员工3000人,全年预计总缺口4961人。

为确保这次调查活动顺利开展,制定了《东营区企业用工情况调查实施方案》,印制了《企业用工需求调查表》,并提前下发到各调查企业。现场调查则采取“听、看、议”的方式进行。每到一处企业,先听取相关负责人的总体情况汇报,然后了解一线职工工作情况,查看了部分企业员工的工资表,对当前的用工形势进行座谈,交换意见。为确保调查的真实性,力争反映企业真实情况,择机和企业一线员工交谈,了解企业员工工作岗位、工作环境、工作时间、企业文化、招工、企业留人措施等情况,力求掌握第一手资料。

二、对企业目前用工现状的总体认识

从调查的企业来看,在当前的生产状况下,我区企业用工形势喜忧参半。好的方面,绝大部分企业对用工荒的问题很警觉,提前采取了各种措施,起到了很好的留人效果。多数企业员工基本稳定,人员流失不是很大,有的完全没有流失,生产经营基本保持正常。规模较大、生产经营稳定、员工待遇较好、用工规范的企业基本不存在招聘难的问题。用工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新开工项目和技改扩规项目存在相当大的人员缺口;二是部分企业缺乏的是高技术、高学历人才;三是部分企业的个别车间因劳动强度大、污染性高,造成人员流动快,属于常年性缺口;四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部分管理不十分规范的小企业及季节性用工企业招聘困难较大。

三、企业在招用员工方面的基本做法

调查中发现,近年来,各企业为招聘工作确实想了不少办法,出了不少的实招,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尤其时农忙时节过后,各企业紧紧抓住人员流动大、人力资源充足的时机,充分利用区黄河三角洲油地军校就业联动服务中心这一平台,采取各种积极措施,招聘各类人才。综合各企业的做法,比较共性的且实践中确有效果的有以下几点:

1、招聘力度逐步加大。为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各企业都加大了员工招聘的力度。一是从宣传入手,提高企业知名度。光 2 伏太阳能集团为扩大宣传,增强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建立了各乡镇(街道)信息宣传点,常年在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上播放企业宣传信息;二是充实人员队伍,加强招聘力量。三是与区内外大中专院校建立联系,吸纳高校、技校毕业生就业。光伏集团与德州学院建立了多年的合作关系,为企业开展定向员工培训,并在学校内成立光伏班,设立以集团董事长名字命名的“王安全奖学金”,鼓励品学兼优的青年学子到光伏就业;海科化工集团与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东营职业学院等大中专院校合作,以培训来吸纳员工。

2、员工待遇逐年提高。绝大部分企业已经认识到待遇是企业招到人、留住人的关键,在提高员工待遇上,各企业都有所行动。调查中,部分企业负责人都表达了新年增资的想法,大体增资幅度在15%左右。

3、生产生活环境逐步改善。部分企业建立和完善了党团及工会组织,积极做好职工政治思想工作,帮助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稳定职工队伍。部分规模较大的企业,建设了一些文化娱乐体育设施,经常组织职工开展一些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使职工在休息之余有所乐。

4、人文关怀逐步重视。大部分企业树立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员工需要出发,采取了各种各样的人文关怀措施,起到了较好的招人、留人效果。海科化工集团、山东蓝海酒店集团等在完善基本设施的基础上,在职工购房、住房等方面还提供了优惠的扶持办法。

5、探索尝试使用外地员工。部分企业为破解当前的用工难问题,及早准备,向劳动力密集地区寻找办法,已经收到积极的效果。海科化工集团、蓝海集团等几年来新入职员工均以外地大中专毕业生为主;很多企业与西部地区建立了劳务合作关系,较好的缓解了企业的用工问题。企业也从多方面为员工提供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为他们提供“夫妻房”、实行探亲假、报销往返路费,等等,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四、用工荒的主要成因

通过与企业有关人员座谈,综合各方面情况看,造成目前用工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有企业的,也有个人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客观因素

1、人口大环境的制约。90年前后的人口低生育、负增长效果现在显现,新成长劳动力数量明显下降。

2、经济发展较快,促使了用工量增加。随着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和招商引资项目的增多,区内企业数量不断加大,企业规模急剧膨胀,企业对员工的需求急剧增加,客观上造成企业招用员工越来越难。另外,乡镇企业的发展,客观上也分流了部分劳动者。分布在广大农村的乡镇企业就在务工者的家门口,啥事不耽误,工资也不低。调查的部分乡镇企业月平均工资甚至高于一些区属企业。

(二)企业自身原因

1、工作时间较长。从抽样24家企业调查的情况看,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内的企业 11 家,占 45%;工作时间在8—12小时的企业 5 家,占 20%。其他的时间更长。

2、工作和生活环境较差。个别企业生产生活环境不好,一是环境条件较差。部分生产车间受生产工艺限制,环境条件差,求职者不愿意到企业就业。如部分化工企业,虽然工资高,但员工不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下长期工作,造成年年进人,年年流失,年年缺工;二是生活环境差,有的企业不注意改善员工住宿及伙食条件,宿舍脏、乱、差,食堂饭菜花样少、口味单一,对员工缺乏吸引力。三是缺乏文化娱乐设施。部分企业既没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也不注重文化设施建设。致使职工除了上班,没有其他活动,一盘散沙式的管理,导致企业没有向心力、凝聚力。

3、职工权益保障不到位。个别企业对职工的合法权益保障还不是很重视。比如,没有按照规定发放各种福利,没有按照规定安排员工休息、休假,没有按照规定执行加班薪酬,没有按照规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没有按照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等。

4、企业管理不够人性化。部分企业管理不规范,有的还实行家族式管理方式。管理人员对待新员工态度比较生硬,缺乏人性化关怀,新员工在工作、生活等方面遇到问题时,无处解决,找不到温暖的感觉,对企业有戒备心理,造成企业“留人”困难。

5、员工业余文体生活单调。各种文化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给外地工作者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业余生活带来困难。一些企业的研发、设计等高水平职工团队只有远走他乡。有的企业不注意改善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条件,特别是外来高端人才、技术人员,使员工8小时以外的生活枯燥、单一,致使留不住心、留不住人。

(三)劳动者个人原因

1、新生代农民工的特质要求。上一代农民工是以打工挣钱为主,而新生代农民工更注重的是自身的发展,更加注重自身权益的保护,希望企业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择业观念的不同,导致不少年轻的劳动力远走他乡,寻找属于自己的梦想。就是在企业工作的,也因企业待遇、环境等因素不能满足个人的期望值而频频跳槽,增加了企业用工的不稳定性。

2、世俗观念的影响。从调查情况看,求职人员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受世俗影响较大,总认为家里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区内企业打工拉不下脸来,抹不开面子,特别是从我市乃至全省范围来看,多数人认为只有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上班才是真正就业。

五、今后工作建议

通过调查,在基本摸清用工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破解招工难,解决“用工荒”,我们也与企业经营者以及社会工作者进行了广泛的座谈与交流。建议如下:

(一)加强领导,完善网络,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服务平台作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忠实履行职责,认真贯彻落实好区委、区政府关于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各项政策。把解决企业用工问题作为一件大事,时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根据企业的需求情况和劳动者的实际,搭建好就业服务的平台。一是要搞好劳动力资源调查,加强城乡劳动力统筹,做好人力资源储备。要组织有关人员深入乡村和农户,摸清劳动力的存量现状、分布范围,劳动者的年龄构成、求职意向等。当企业提出用工计划时,可以有针对性的安排招聘。二是要加强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工作机构,畅通信息渠道。强化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机构的职能,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基层平台的作用。使各项鼓励就业创业的政策、使各企业的招聘信息等,能够及时的传达到家家户户。传递到每个适宜的劳动者。三是加强对企业和求职者的招聘指导,实行精细化招工,合理搭配有限的人力资源。新生劳动力减少,劳动力不足,是目前的客观现实。要指导各企业认清这个现实,降低招工门槛,放宽招用条件,根据不同的工种需要,合理搭配人力资源,以达到人力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发挥好现有职业指导师的作用,为求职者提供免费恶的职业指导,鼓励他们合理选择就业方向和适宜的工种。四是积极组织开展好丰富多彩的招聘活动。要充分发挥好区人力资源市场在连接供、求中的平台作用,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同时,根据企业需要,组织开展专题招聘、专场招聘等活动。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好社会 7 中介机构的作用,多渠道组织劳动者在区内就业。五是探索建立劳务输入基地,借助外力,解决招工难的现状。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和承受能力,有组织地开展区外推介活动,吸引外地人员来我区就业。主动与区外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足的地区建立良好的劳务协作关系、长效工作机制,以满足区内企业的劳动力需要。六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职工素质。许多企业反映职工心不稳、流失大,这与职工的基本素质也有一定的关系。要站在为企业服务、为职工服务的角度。选择合适的课题,加强对职工的就业教育、技能教育。培养高素质的职工队伍。让职工理解企业、适应企业,进而热爱企业,奉献企业。七是发挥职能作用,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要研究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用人考核体系,将各企业用人状况作为经济目标考核的一个组成部分。鼓励企业自觉落实好有关的法律和法规,使党和政府关心、支持劳动者的各项政策真正落在实处,落在具体事例上。让职工和企业心贴心,让规范的用工成为吸引人、留住人的硬实力。

(二)抓住关键,改善条件,充分发挥企业在用工中的主体作用。说到底,用工是企业的自主行为,招用的职位、数量、待遇等关键性因素,都是企业说了算。因此,破解用工难,关键在企业。必须紧紧依靠企业,发挥好企业的主体作用。

1、提高工资待遇,以“回报”留人。企业“用工荒”,其实质还是“薪酬荒”的问题。各企业要树立和强化“善待员工 8 就是善待自己”的观念,这是企业招得到人,留得住人的关键所在。首先,要根据生产和经营实际,逐步提高劳动者工资报酬和福利待遇,并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对大多数劳动者而言,劳动报酬的高低仍是其选择在哪里就业的首要因素;其次,要努力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从调查看,遭遇“招工难”的企业绝大多数是工资待遇、食宿行、环境卫生条件相对较差、人文环境欠佳的企业。第三,要依法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作为企业,对劳动强度、工作时间、工资福利、社会保险等都要按照《劳动法》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该遵守的要遵守,该到位的要到位。企业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真正做到待遇留人。

2、坚持人本理念,以情感留人。在各个生产要素中,只有人是有七情六欲的要素。因此,企业对这个要素,应该倾注更多的感情去把握。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思想教育和人文关怀机制。善待劳动者,发挥员工的最大潜能。要从做好职工政治思想工作着手,建立符合实际的企业文化,多方面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构建和谐的用工关系,从感情上稳定职工队伍。建立必要的困难救助机制,对生活特别困难的员工,给予适当的救助,以增强企业凝聚力。

3、规划企业发展前景,以事业留人。“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任何一个人都有实现自身价值的欲望。企业要做好令人奋进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至少在企业内进行广泛的宣传,使每一位员工都能看到企业美好的发展前景,使每一位员工都能够看到自己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增强自我发展的欲望,保持 9 对工作的兴趣和动力,使他们有机会充分展示聪明才智,实现自我价值。

4、加强对求职者的敬业教育,以责任留人。企业要舍得在职工教育和培训上增加投资,除了技能培训,还要进行必要的爱岗敬业教育,大力宣传和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就业观。增强建设家乡、服务家乡的责任感。

5、企业加强技改,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用工数量。用工荒最集中的表现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是治本之策。企业要瞄准行业技术制高点,积极推进产业升级,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要从根本和长远着手,加大技改投入,改进生产设备,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从而一方面通过降低对人力资源的严重依赖,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另一方面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从而增强企业满足员工提高工资需求的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三)强化协作,凝心聚力,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的合力作用。招工难、就业难,目前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广泛关注的话题。就我区来讲,因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多,已经或即将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破解这个难题十分迫切,十分必要。必须发挥好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能动性,建立长效机制,齐心协力,把工作做好。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各企业相关主体作用的同时,各相关职能部门都要从本部门的业务职责出发,做好配合和服务工作。

工业企业调研报告

企业调研报告

企业工作调研报告

化工企业调研报告

下企业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