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调研报告(共8篇)

综合文章 时间:2021-04-30
【www.wendang123.cn - 综合文章】

第1篇:潮南区创建农业商标情况调研报告

潮南区创建农业商标,推进农业发

展情况视察报告

区委区政府:

区政协常委会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对我区创建农业集体商标,推进效益农业发展的情况开展调研视察,常委会通过走访陇田镇东华村的果蔬种植基地、井都镇上南村的蔬菜种植基地,听取情况介绍,在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区创建农业集体商标,推进效益农业发展的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议政。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创建农业商标的基本情况

我区农产品有雷岭荔枝、红场青梅、红场茶叶、胪岗脐橙、胪岗焦柑、井都萝卜、上南蔬菜、东华水果等,品种比较丰富,但总体的档次不高,产品大部分都没有注册商标,现在已经注册的农产品商标有“东华特绿”、“上南蔬菜”两个,都属于村集体注册的商标,在村委会注册集体商标以后,农产品的附加值和档次都有一定的提升。有些农产品已经在市场销售了很长时间,也打出了自己的商标,但还没有进行商标注册,如雷岭荔枝、胪岗脐橙等。由于没有注册商标,农产品的档次没有能够实现比较大的提升,产品的销售容易受到外来农产品的竞争,如雷岭荔枝去年一斤才卖到一块多钱。而上南蔬菜、东华水果等,由于商标的品牌效应,产品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通过这次走访,政协常委会认为,农业生产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品种的改良已经达到一定的峰值,增产比较困难,要促进农民增收,就必须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发展现代

品牌农业是农业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要求,是农业在新形势下实现在更高层次上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区农业集体商标的发展已经有了很好的开端,农民也从商标的效应中获得了很好的收益。但是,从全区的农产品商标注册情况来看,当前制约我区农业商标注册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二发展农业商标存在的问题

(一) 是乡镇农产品种植户缺乏现代经营意识。

农户缺乏科学文化知识,他们受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的影响和自身文化素养的制约,大部分的农产品还停留并满足于一家一户的分散式的生产经营模式。其辛勤耕耘的优质产品廉价地就近进入了农贸市场或是被商贩所收购,获取的仅是低于自身劳动力付出的微薄利益。正所谓:“种地的不如贩卖的、贩卖的不如办厂的”。无形中造成了农副产品与其他产品在实际价值上的落差。

(二) 是农产品商标注册的主体具有相对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商标是基于某个组织的某类产品或服务而产生的。让普通的单个农户去为自己有限的农作物花上数千元去注册一件商标来使用,显然是不可行的。那么优质农产品要申请商标注册,就必须有他们自己的组织机构来实施。这也正是发展品牌农业的基本要求,即改变传统的自然经济模式,努力发展特色资源经济,将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联结成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使农业逐步走向产业化、规模化。

(三) 是乡镇农产品种植户的创牌观念还不够强。

一些具有地域特征的特色农产品,在当地的名声叫得很响,产品不愁销路,农户也为此而沾沾自喜,却不懂得将这些宝贵的特色资源做成品牌,扩大市场的占有率,从而获得更大的效益。

(四) 是农产品商标的培育缺泛综合土壤。

相对于其他类别的商标来说,农产品商标的主体尚欠成熟,农户的自觉意识有待唤醒,商标的培育首先还需要经历一个主体创建的过程。因此,仅靠工商部门单方面的宣传和引导,是难以成就的,它需要多方面的关注和促进。

民以食为天。农副产品作为倍受青睐的大众消费品,其品牌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一但农产品与商标相结合,其品牌自身的价值转化到产品上,必然会使商品增值、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只有开发出更多的农业品牌,走商标兴农之路,才是富民强市的首选之策。为此,笔者建议。

(一) 是政府推动,各部门群策群力。

应在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发挥多部门的作用和力量,积极挖掘资源、培育企业、创立品牌,最大限度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促进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市场化和效益化。要大力倡导实施“商标富农”战略,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也把培育和发展农产品商标当作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来抓。近期市政府转发了市工商局《关于加强商标工作推进品牌战略实施意见》中,提出了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农村种养殖专业户、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行业协会等申请农产品商标注册的,由地方财政给予每件1000元的补贴,对获准农产品地理标志注册的证明商标和集体商标注册的,每件给予1万元的奖励,足以看出政府对推动农产品商标发展的用心和决心。

(二) 是设立农产品商标促进机构。

在政府牵头下,成立由工商、农业、财政、消费者协会等多部门组成的农产品商标促进工作组织。负责对全市农产品资源进行调研、分析,拟定具体的农产品商标的发展计划和措施,为政府实施商标发展战略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并将拟定的计划和措施转化为具体的目标任务直接落实到各县、区、乡镇和各成员单位,在商标促进机构的统一领导下,大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合力实施农产品商标发展计划。

(三) 是大力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要善于引导、积极扶持农产品的生产经营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促进农产品产业的链接,努力实现“一村一品”甚至“一村多品”的工作目标,为农产品注册商标的发展和品牌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要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品牌的竞争需要质量作后盾,而农产品质量又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生命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因此,抓好农产品质量,是树立品牌的关键。农业主管部门要以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契机,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促使农民和涉农企业进一步改善农产品质量,推动品牌自律;同时,还要从农业生产技术上对农产品生产提供指导和服务,依靠科技进步,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为市场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品牌农产品。要重视对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保护和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是当地政府重要的经济资源。一方面要防止本地的一些资源被外埠企业作为普通商标抢注;另一方面,还要重视对本地资源的科学运用。过去由于对这方面缺乏足够的认识,不少潜在的地理标志已被注册为商品商标,商标权利人是单一的市场主体,造成未来地理标志发展的法律障碍。例如,巢湖的银鱼、虾米、螃蟹,居巢区的高林花炮等都是享誉全国的很好的地理标志产品,但都被智慧的企业家们注册成了商品商标,尽管权利人仍然是我们当地的企业,但却制约了地理标志应有的资源作用。因此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引起足够重视,要结合本地实情,加强

沟通协调,从长远利益出发,以大局为重,努力解决地理标志发展的障碍问题,走培育共同品牌的发展道路,通过地理标志保护造福全区域农民。

(四)是加大对农产品商标战略的宣传力度。

商标兴农,需要良好的社会氛围,要通过加大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大力宣传《商标法》及实施农产品商标战略的意义,让社会普遍关注农产品商标的发展,特别是要用一些典型事例来深入宣传农产品使用注册商标的作用和意义,促进农户和涉农企业对商标的理性和感性认识,激发农民注册商标和使用商标的热情,为商标战略的实施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使“市场竞争、商标先行”成为农民和农村经济组织的自觉行动,促成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农民合力推进品牌农业的建设格局。

(五)是精心培育发展名优商标。

在积极引导农产品注册商标的同时,要加强对已经注册商标的“再培育”,帮助申报知名商标、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提升品牌价值含量,促进品牌快速增值。一要打造优势产业品牌基地。要以市场为导向,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源向特色、名牌农产品及优势农业产业转移,因势利导,使更多的具有地方特色、生产相对集中、产量较大的农产品涌现出来。二要确定培育梯队。对全市品牌进行详细调研和梳理,选择消费者认可、市场信誉好、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优势农副产品,在确定国家、省、市三级品牌培育梯队名录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倾力扶持培育,促进商标新秀迅速成长为知名品牌。三要加强管理和运作。着眼于提升产品的档次和商标品牌的美誉度,积极帮助指导企业将商标运用与产品开发、市场开拓结合起来,建立商标管理制度,制定品牌发展计划,在企业名片、商品包装、广告宣传等环节积极规范使用商标。

(六)是加大品牌保护力度。

通过对商标的宣传和保护,努力提高商标权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发挥商标权人的主体保护作用。同时,要充分发挥行政执法职能,加大对商标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查涉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案件,严厉打击非法印制和销售侵权假冒商标标识的行为,有效保护农产品商标权人的合法权利。

虽然取得了上述成绩,但是总揽全局,我市农产品商标注册工作仍然不容乐观!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前制约我市辖区的乡镇农产品商标注册工作的障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2篇:百年潮中国梦总结

电视政论片《百年潮·中国梦》学习总结

近日,我校利用班会课及课外活动时间在三个年级播放学习了电视政论片《百年潮〃中国梦》,在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百年潮〃中国梦》政论片全方位、多侧面地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重要战略构想,充分反映了中国梦释放的强大号召力和感染力,是全面生动解读中国梦的精品力作,也是在青少年中开展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的重要辅导材料,组织广大青年学生观看学习电视政论片《百年潮〃中国梦》是深入推进“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措施,是深化青年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内容。

在活动中,我们切实做到了以下工作:

1、组织全校师生按时、按点,有组织、有纪律的观看《百年潮 中国梦》电视政论片五场

通过观看学习该片,引导了广大青年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梦的由来、中国梦的核心内涵和中国梦引发的“世界回响”;深刻认识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路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刻认识了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认识了中国梦是中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梦,是和世界其他国家共同繁荣、共同发展、和平相处的梦,是推动合作共赢之梦,从而增强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增强实现了中国梦的决心。

2、精心组织广大师生开展《百年潮 中国梦》政论座谈交流会并撰写观影心得体会

通过主题座谈、交流分享使广大青年学子更加全面地理解了中国梦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从而更深层次上提高了广大青年学子的思想理论水平,坚定了广大青年学子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政治自信、组织自信和能力自信,不断激励了广大团员青年将影片精神扎扎实实地贯彻到具体行动和学习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新力量,谱写新的篇章。

3、充分运用新媒体,展开多渠道宣传

在播放学习政论片中,我们大力创新学习载体,充分发挥新媒体,特别是党团系统网站、微博等网络媒介的作用,通过网上转发、设置话题、微讨论等方式,使影片在青年中广为的传播。

以上的各项工作,我们都在认真组织和实施,使播放和学习政论片有效完成,在师生在观看学习中取得了强烈的感触和共鸣。深入开展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不仅是党团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青少年思想引导工作的重中之重,有利的推进“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广大青年学子群体中去,有利的深化青年理论武装工作,激励着青年学子在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汇聚出青春的正能量。

第3篇:张国元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发展蔬菜产业,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是“菜篮子”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蔬菜生产和供应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活安康和社会的稳定和谐。

一、加快蔬菜产业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

(一)加快蔬菜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随着人民群众消费结构的多样化,发展蔬菜产业成为解决群众“买菜贵、吃菜难”、保障城乡居民菜篮子的现实需要。

二是随着农业科技投入和科技创新力度的加大,蔬菜产业成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综合应用集成度最高的产业之一。蔬菜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大量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首先在蔬菜产业特别是大棚温室生产中得以推广应用,成为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先导性产业和试验基地。

三是随着农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蔬菜产业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产业之一。蔬菜产业属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产加销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为城乡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四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先导性产业的作用。各县(市、区)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有相当一部分蔬菜产业发展快、经济收入相对稳定的村社被确定为试点村,一些村选择以蔬菜产业为支撑。随着蔬菜贮藏、加工、运销等相关行业的蓬勃兴起,它在促进新农村建设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先导性产业作用。

(二)加快蔬菜产业发展具有广阔前景。

一是国内外蔬菜市场消费发生转折,发展蔬菜产业的机遇难得。综观近年来国内外消费市场变化,反季节蔬菜的需求量持续增长,由大宗菜转向多样化、特需化,消费结构由大众化转向多元化、高档化,质量要求由一般化转向优质化、营养化、无害化。优质、安全、多样化的蔬菜产品已成为人们健康消费的必然趋势,其需求量与日俱增,加快发展蔬菜生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二是蔬菜生产比较效益好,发展蔬菜产业的收益较高。蔬菜生产周期短,投入产出比高,产值增幅较快,在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占有很大比重,其产品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蔬菜与粮食相比,一亩保护地蔬菜年收入相当于种粮食的10倍以上,一亩露地菜相当于4-5倍。为此,做大做强蔬菜产业,是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必然选择。

三是市内市场需求旺盛,发展蔬菜产业的市场前景良好。目前,我市蔬菜生产总量并不低,但上市较为集中,进一步扩大设施菜田,提高蔬菜生产能力,创建蔬菜加工、贮藏等龙头企业,可从根本上缓解季节性供需矛盾,逐步扭转城乡居民“买菜贵、吃菜难”的被动局面。

二、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是蔬菜产业投入严重不足。政府及各有关部门投入蔬菜生产资金较少,尤其是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经费、科技培训费用、扶助龙头企业、生产

基地、生产大户的资金明显不足,农户又很难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蔬菜产区交通、水利市场、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较差。

二是蔬菜产业科技力量较薄弱,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严重影响先进技术的推广。三是市场购销信息不灵,生产的品种针对性不强,蔬菜种类及品种结构不够合理,不能很好适应市场需要。

四是蔬菜市场及流通体系不完善,规模不大,功能不健全,缺乏统一的规划布局和管理。

五是蔬菜的加工、贮藏、运输发展滞后,蔬菜产业化经营发展缓慢,程度低,缺乏有效的流通型、加工型龙头企业的带动。

三、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建议

1实施品牌带动,设立优势品牌专项资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为农民搞好销售服务,通过举办促销活动,强化品牌意识,重点培育蔬菜品牌,依靠品牌开发市场,依靠品牌提高效益。建议设立蔬菜优势品牌促进专项资金。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蔬菜产销环境条件。加强主要蔬菜产区的公路、水利、批发市场、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

3加大科技投入,依靠科技进步。加强蔬菜科研,加大科技投入、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搞好蔬菜科技示范,加速蔬菜种子体系建设等。

4进一步完善绿色通道政策。蔬菜产区的交通运管部门,要解决蔬菜运输过程中“办证难、行车难、上访难”的问题,建立起办理《道路运输证》绿色通道、拉运蔬菜产品的农村车辆绿色通道、信访绿色通道“三条绿色通道”,想方设法为蔬菜运输户提供一切方便。5加强蔬菜科技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农民素质。要合理使用人才,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稳定蔬菜科技队伍。不断改善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乡 (镇)技术人员工作和生活条件,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狠抓农民的培训,大力培养科技二传手。

6建立营销组织,推进蔬菜产业化经营。重视农村蔬菜营销组织的建设,大力发展定单蔬菜,鼓励各地建立农工贸一体化的利益共同体,引导企业和农户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推进蔬菜产业化经营。

7加大开放步伐,多渠道增加投入。加速对外开放步伐,多渠道增加产业投入。扩大招商引资规模,从国内外引进蔬菜方面的资金,技术、设备和先进管理方式,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提高对龙头企业贷款比例,建立资金来源多元化,组织形式多样化的担保体系,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

第4篇:国培需求调研报告

“国培计划(2016)”——山西省乡村中小学校长

访名校项目学员需求调研报告

山西省汾阳市府学街小学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山西省乡村中小学校长访名校项目,为了解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了解农村乡村中小学校长对相关问题的认识、感受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构建较为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培训方案,切实保障培训质量和效果,更好地完成“国培计划”的任务,山西省汾阳市府学街小学对临汾市、吕梁市、忻州市等15个项目县的21名中小学校长进行了2016年度“国培计划”培训需求调查,共发放问卷25份,回收问卷21份,回收率达84%。

一、基本情况

问卷对2016年度“国培计划”的培训意愿、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包括培训课程的开设、培训专家的确定、授课类型的选择、成绩考核、专业成长等)以及对“国培计划”实施的建议和期望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被调查地区的培训需求及相关问题,从而对我校2016年“国培计划”项目的整体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二、主要发现

通过本次需求调查,综合问卷分析及意见反馈的结果,我们对被调查地区骨干教师的培训意愿、培训目的、培训形式及当前农村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改革所面临的问题等有了较为全面深入了解,对2016年度“国陪计划”培训方案的制定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培训意愿强烈

骨干教师培训是教师专业化成长中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当今“终身学习”理念已被社会所广泛认可的情况下,参与培训无疑是专业教师提高自身水平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所有参与调查的老师都有参与培训的需求,其中培训意愿非常强烈或强烈的占到%。在关于“参加‘国培计划’你最想听的内容是什么”的调查中,有%的老师选择了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以下是学科专业新知识(%),教师专业成长(%),学科教育新理论(%),教学评价(%),课程标准再解读(%),基于教学问题的教育研究(%),各地小升初命题动向及规律分析(%)。这一结果表明,教学设计与实施仍是农村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最需要的知识,而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新理论、教师专业化成长是农村教师最渴望得到提高的知识能力。而%的老师选择小升初命题动向及规律分析这一内容表明,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农村小学教学中依然很强。

(二)培训形式多样

培训形式是培训项目实施的平台和基础,好的培训形式不但能调动培训学员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极大激发培训学员的学习主动性,创新型学习、参与式学习热情高涨。课例观摩、案例教学和参与式培训,是农村教师最喜欢的培训形式,有%的老师认为跟班观摩有效课堂是最有效的培训方式。此外教学案例分析(%),同行经验分享交流、同课异构展示(%),专家讲座、报告(%),在专家的指导下自学-反思(%),基于教学问题的研讨互动、交流对话(%)等也是大家期待的培训方式。

培训专家在培训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调查结果看有%的培训学员希望一线教师型的培训专家参与培训,其次是有经验的教研员(%),课改专家(%),教育科研专家(%),高校教师型的培训专家(%)。培训过程中,一些培训专家忽视学员的感受搞单向灌输或纯理论说教,会极大影响培训效果,这也是高校教师型培训专家不太受农村一线教师欢迎的主要原因。在对“国培计划”的建议和期望中,基层培训人员也多次提出,“培训内容再贴近农村实际一些,理论知识再少一些,来自一线的骨干教师再多一些”。

(三)专业化成长要求不断提升

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重要区别。教师专业化成长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只有走专业化成长之路,才能成为适应现代教育需要的教师,才能成就教师职业的理想境界。在对“作为骨干教师,要加快自己的专业成长,您认为目前最大的困难是什么”的调查结果中,没有专业人士的指导、交流;用于加快专业知识成长的时间不够,没空学习教学理论;教材跨度大、教材变化快;教学观念难以转变;阅读视野狭窄、语言匮乏、继续学习机会少等都是被调查教师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因此,如何在培训项目的实施中满足农村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不断需求是培训方案设计中的重要问题。

三、思考与建议

决定培训质量的最主要因素是课程、师资、模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关键就要在课程、师资、模式上下工夫:培训课程安排应以问题为中心,进一步贴近农村教师教育教学实际,理论知识不要过多、过深,把课程重点放在技能提升、实践指导上来,以解决农村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核心;培训模式设置应尽量多采用案例教学、课堂观摩、互动参与式、教学汇报课、专家现场点评、经验分享、分组交流等农村教师喜闻乐见的形式,尽可能安排一线优秀教师对我们进行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方面培训,另外让同行多进行交流分享;培训师资的选聘,国家有硬性要求,“省域外专家不少于三分之

一、一线优秀教师不少于40%”,根据调查结果,今后培训中还可进一步增加师资团队中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的比例,给农村教师创造更多向教学专家、名师学习的机会。

第5篇:国培教师调研报告

“国培计划(2013)”——河南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 洛阳师范学院小学数学培训项目培训需求调研报告

洛阳师范学院 数学科学学院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河南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的子项目——河南省农村中小学(数学)学科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为了解农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和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了解骨干教师对相关问题的认识、感受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构建较为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培训方案,切实保障培训质量和效果,更好地完成“国培计划”的任务,洛阳师范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对洛阳市新安县、伊川县、济源市等5个项目县的120名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分教师、培训者和管理者三类不同调研对象(教师指农村小学骨干教师,培训者指教研员,管理者指小学校长、教育局分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领导)进行了2013年度“国培计划”培训需求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16份,回收率达%。

一、基本情况

问卷对2013年度?国培计划?的培训意愿、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包括培训课程的开设、培训专家的确定、授课类型的选择、成绩考核、专业成长等)以及对?国培计划?实施的建议和期望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被调查地区的培训需求及相关问题,从而对我院2013年?国培计划?项目的整体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二、主要发现

通过本次需求调查,综合问卷分析及意见反馈的结果,我们对被调查地区骨干教师的培训意愿、培训目的、培训形式及当前农村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改革所面临的问题等有了较为全面深入了解,对2013年度“国陪计划”培训方案的制定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培训意愿强烈

骨干教师培训是教师专业化成长中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当今“终身学习”理念已被社会所广泛认可的情况下,参与培训无疑是专业教师提高自身水平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所有参与调查的老师都有参与培训的需求,其中培训意愿非常强烈或强烈的占到%。在关于?参加‘国培计划’你最想听的内容是什么?的调查中,有%的老师选择了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以下是学科专业新知识(%),教师专业成长(%),学科教育新理论(%),教学评价(%),课程标准再解读(%),基于教学问题的教育研究(%),各地小升初命题动向及规律分析(%)。这一结果表明,教学设计与实施仍是农村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最需要的知识,而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新理论、教师专业化成长是农村教师最渴望得到提高的知识能力。而%的老师选择小升初命题动向及规律分析这一内容表明,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农村小学教学中依然很强。

(二)培训形式多样

培训形式是培训项目实施的平台和基础,好的培训形式不但能调动培训学员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极大激发培训学员的学习主动性,创

新型学习、参与式学习热情高涨。课例观摩、案例教学和参与式培训,是农村教师最喜欢的培训形式,有%的老师认为跟班观摩有效课堂是最有效的培训方式。此外教学案例分析(%),同行经验分享交流、同课异构展示(%),专家讲座、报告(%),在专家的指导下自学-反思(%),基于教学问题的研讨互动、交流对话(%)等也是大家期待的培训方式。

培训专家在培训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调查结果看有%的培训学员希望一线教师型的培训专家参与培训,其次是有经验的教研员(%),课改专家(%),教育科研专家(%),高校教师型的培训专家(%)。培训过程中,一些培训专家忽视学员的感受搞单向灌输或纯理论说教,会极大影响培训效果,这也是高校教师型培训专家不太受农村一线教师欢迎的主要原因。在对?国培计划?的建议和期望中,基层培训人员也多次提出,?培训内容再贴近农村实际一些,理论知识再少一些,来自一线的骨干教师再多一些?。

(三)专业化成长要求不断提升

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重要区别。教师专业化成长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只有走专业化成长之路,才能成为适应现代教育需要的教师,才能成就教师职业的理想境界。在对?作为骨干教师,要加快自己的专业成长,您认为目前最大的困难是什么?的调查结果中,没有专业人士的指导、交流;用于加快专业知识成长的时间不够,没空学习教学 理论;教材跨度大、教材变化快;教学观念难以转变;阅读视野狭窄、语言匮乏、继续学习机会少等都是被调查教师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因此,如何在培训项目的实施中满足农村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不断需求是培训方案设计中的重要问题。

三、思考与建议

决定培训质量的最主要因素是课程、师资、模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关键就要在课程、师资、模式上下工夫:培训课程安排应以问题为中心,进一步贴近农村教师教育教学实际,理论知识不要过多、过深,把课程重点放在技能提升、实践指导上来,以解决农村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核心;培训模式设置应尽量多采用案例教学、课堂观摩、互动参与式、教学汇报课、专家现场点评、经验分享、分组交流等农村教师喜闻乐见的形式,尽可能安排一线优秀教师对我们进行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方面培训,另外让同行多进行交流分享;培训师资的选聘,国家有硬性要求,?省域外专家不少于三分之

一、一线优秀教师不少于40%?,根据调查结果,今后培训中还可进一步增加师资团队中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的比例,给农村教师创造更多向教学专家、名师学习的机会。篇2:“国培计划”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国培计划”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国培计划”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而启动的一个教育发展重大项目,是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为深入了解“国培计划”的实施状况,总结“国培计划”的成就和经验,发现培训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国培计划”的对策建议,我校按《户县教育局关于对2014年 我县“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培训项目进行调研工作的通知》的精神要求,对我校“国培计划”活动进行了调研。主要采取了调查问卷,访谈、座谈的形式。从“国培计划”启动以来,我校在实施过程中,采取有力措施,改革创新,狠抓质量,圆满完成了“国培计划”培训任务。

调研中发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宣传力度不够,造成部分教师对“国培”缺乏了解。二是需求调研不足,导致学习内容不能有效适应教师需求。三是部分培训机构课程设置不够科学,知识性、讲授式课程较多,一线优秀教师课例及点评等实践性课程较少。四是有些培训机构远程培训资源建设与管理存在问题,影响学员学习效果。五是部分教师对国培缺乏正确理解,培训只是为了积累继教学分,学习力度不够,培训成为形式。六是置换脱产研修未考虑到学校实际,我校师资本就紧张,顶岗教师难以正常到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工作。 为了更好地完善政策,进一步推动“国培计划”实施,特提出如下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强“国培计划”宣传工作,使广大教师乃至公 众了解、支持并推动“国培计划”。二是着力加强培训的前期需求调研,使培训内容设计更加科学合理。三是加强对各学校有需求学科的调研,切实保证有需求教师参训。四是进一步丰富和优化课程内容,提高课程的实践性、实效性。五是大力加强远程培训资源建设与管理,提高培训效益。六是加强对置换脱产研修的科学管理与调研,切实保证各校的正常教学工作。 户县渭兴初级中学

“国培计划”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户县渭兴初级中学

篇3:2011国培 跟岗研修调研报告

关于贵阳市乌当区乌当实验小学高段习作教学的

调研报告

——兴仁县大山小学周玉龙 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情感表达和人际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好差,直接影响着他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而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师心中永远的痛。要怎样才能把握好作文教学?就像王宗海先生说的“这样的问题我们不知问了多少回,但是越问越是追寻,越问越迷惑。当我们的连连摇头代替了一个个疑问时,我们是否就会抛下一句话:‘作文,唉,那得靠天分啊!’。这就是逃避思考的无奈了!”

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是普遍的现象。为了了解比较城乡之间学生写作能力的差距,教与学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进而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我山区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促进作文教学的改革,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借此国培机会,我对贵阳市乌当区乌当实验小学全校五年级学生作文能力及老师作文教学进行了调研抽测。

小学生作文老师在教什么?学生在写什么?他们在怕什么?走近小学生的作文课堂,我们才会发现得更多!

一、教师的

1、小学生作文水平差距很大

调研表明,作文水平的差距很大。这种差距表现在学生与学生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成绩好的学生有95分以上,可以写七八百字,而且选材新颖,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成绩差的只有二三十分,不到一百个字,错别字、语病很多。好的班级与差的班级,好的学校与差的学校也很不平衡。

以往的作文批改采用的是凭印象打分的方法,作文分数的差距不是很大,不能很好地区分作文的优劣。本次批改采用了分项记分的方法,避免了教师的主观性、随意性,使作文的成绩更加客观、合理,也使班级与班级,学校与学校的差距显现出来。本次调研中,平均分最高的学校是92.9,最低的只有63.5,相差整整29.4分!合格率最高的是100%,最低的只有60.5%。差距就更明显了。

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农村镇小与农村完小也很不平衡。就是同一类型的学校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距。这说明我们的作文教学和学生的作文水平都存在明显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比语文知识的差距根据明显。这是本次调研的第一结论。

2、小学生作文内容十分贫乏

本次调研的作文题目是给同辈写一封信,谈谈一次兴趣活动的事。按理说这个内容是很贴近学生实际的,学生应该有内容好写。可是从调研的结果来看,最大的问题还是许多学生没内容好写。原因很简单,说明我们许多学校的兴趣活动很不正常,学生的活动很少,学生的课余生活枯燥乏味。有个班级51名学生,有34名是写老鹰捉小鸡的!他们没其他内容好写。有的学校可能连这种最简单的游戏活动有没有开展,学生没东西好写,离题的作文很多。这是本次调研最出乎我们意料的结论。

3、小学生作文技能普遍较差

一般认为小学生的作文主要是内容的问题,小学里写作技能的要求很低,应该不存在明显的问题。可是从调研的结果来看,小学生的写作技能普遍存在较大的问题。 本次调研分习作内容、习作技能、书信格式、错别字标点符号和整体评价五个项目批改和记分。从各项的得分率统计结果来看,学生失分最多的是习作技能这项。该项的平均得分率只有61%,最低的学校只有33%!学生对小学阶段写作的基本要求:叙事清楚,语句通顺也做不到。许多学生的作文叙事杂乱,语病很多。这是本次调研的第三个结论。

4、小学生作文缺乏真情实感 从调研的学生作文来看,不少学生作文或感情漠然,辞不言情;或笔是心非,失真失诚。写假人假事假经历的“胡编式”作文、东摘西抄的“拼凑式”作文、全文照般的“移植式”作文很多,有些作文虽然写的是真实的事,可是没有经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没有自己对事物的感受和认识,没有经过自己情感的撞击与参与,不是自我真情的流露和抒发。许多作文选材陈旧,叙述老套,缺乏创新。

5、小学生作文基本要求没过关

本次调研,为了考查学生对写作基本要求的掌握情况,特意对书信格式和错别字、标点符号作了明确的要求。信和信封的格式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应用文知识,可是从统计结果来看,有的学校该项的得分率只有63%。另外,我们在调研中也对学生作文的错别字和标点符号也作了专项的统计分析,结果很令人吃惊,有些学校该项的得分率只有58%,这个结果的意思是说,该校学生在作文中每人平均有10左右的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的错误!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根本不知道使用标点符号,一“逗”到底或什么标点也没有的作文不在少数。篇4:学校对教师培训的调研报告

学校对教师培训的调研报告

一、调研的目的

为切实做好2014年教师培训工作,搞好教师培训管理,增强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满足一线教师实际工作需求,对本校教师进行了调研。力图通过调研,掌握教师培训的基本现状、出现的问题,确定今后培训的主攻方向及采取的模式,全面规划,积极运作,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推动教育工作向更高更新的层次发展。

二、调查的对象与过程

(一)调查对象:学校全体教师

(二)调查方法:调查问卷、谈话访问

(三)调查过程:

第一,调查问卷的方式。2014年11月17日,我们对本校26名教师进行了该次调研,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教师培训的现状,也为今后教师培训的调整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第二,谈话访问。采用谈话方式,,与学校一线教师进行了有关祁县教师培训的现状及今后对策的调查座谈,获取了教师培训的第一手材料。

第三,数据统计。通过对问卷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在客观、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结论。

三、调查结果分析

这次调研主要是想掌握目前教师培训的基本现状、存在的问题,确定今后培训的主攻方向及采取的模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果分析如下:

(一)培训需求方面:

教师认为目前最需要获得的培训是所任教学科专业知识和课堂教学技巧;其次是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再次教师需要针对学生年龄特点、成长规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培训,初中的需求度要高于小学的。而从培训急需的专题看,80%的中小学教师,7最希望获得专业发展与教科研能力方面的培训。 (二)培训方式方面:

培训的方式,影响着培训的效果。最受学校教师欢迎的培训活动方式是实地参观考察学习;其次是同行经验介绍和专题教研活动。 (三)学校对教师培训方面情况:

我校能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师开展相应的培训活动,尤其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很重视,小学段更为重视教师的培训。

四、对教师培训的对策及建议

要进一步深入开展教师培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落实培训效果,重视校本培训研究。结合上述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及建议: 1.丰富培训内容,加强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不断拓展培训领域,丰富充实培训内容,加强培训的针对性。紧紧围绕教师对于所任教学科专业知识和课堂教学技巧,以改进自己的教学能力的迫切愿望,精心设计特色鲜明、主题突出、具有前瞻性的教育培训内容,大力提升教师知识理论水平和综合实践能力。紧紧抓住教师当前需要的加强现代化教育技术运用能力主题培训、课堂设计与管理主题培训、班级管理能力主题培训,学生心理健康主题培训;坚持把教师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农村学校的薄弱学科问题,充实教师培训的内容,促进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2.创新培训模式和方法,提高教师参训的积极性。 在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采用教师喜欢的以课堂教学观摩、案例分析点评、名师讲学、送教上门、到校挂职等培训模式,来达到拓宽和加深专业及相关知识,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组织教师观看名师授课视频,到学校实地考察学习,开放课堂教学教育论坛,让教师参与研讨,以此来提高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3、组织好各级各类培训,落实培训后的二级培训。

学校要支持教师积极参加市培、省培、国培培训班的培训学习,提高学校骨干教师队伍素质。对参加培训的学员要提出要求,培训结束后要撰写培训体会,在一定范围内组织二级培训,让培训活动发挥最大的效应。

总之,教师培训是新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多的研究和实践。我们要以这次调研为契机,不断更新培训理念,强化创新意识,切实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专业发展水平。 2014年11月18日篇5:教师教育改革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对我校教师教育改革发展情况的

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的角色也不断地发生着延伸和转换,当前教师新的角色主要为“新型知识传授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这种情况下就更需要通过教师教育改革来帮助、促进和完善教师角色的转变。在新课程背景下,国家主要通过继续教育来帮助和促使教师完成角色的转变。初中教师处于教育改革的前沿,是基础教育中的主要群体之一,因而初中教师培训是继续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在整个教师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了不断地提升,但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情况如下:

1.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教师工作会议精神

全省教师工作会召开之后,在东城区教育局进一步完善教师教育工作定期督导检查制度的同时,我校也加强了对教师工作的组织领导,把教师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召开了全体教师工作会议学习教师工作指导性文件,并进一步完善了教师教育的考核机制。 2.建立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我校开展有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并通过各种形式加大优秀师德典型宣传力度,促进形成重德养德的良好风气,与此同时,我校领导班子在原来师德考评方式的基础上研究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师德考评方式,建立师德考评制度,将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工作考核和办学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

3.完善教师学习培训制度

根据全省规划构建起以校本研修为基础的“国培”、“省培”、“市培”、“县培”、“校培”五级研修的差异化培训、一体化管理的培训机制,我校根据学校具体情况积极而又严格地按照要求遴选各级培训学员并对参训学员进行教育管理,积极组织参与并有效实施五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加大英语、音乐、美术等师资紧缺学科教师培训,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深度融合。另外在促进高等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协同创新,推动职前、职后的一体化建设方面我校也做出了大胆尝试和不断努力:积极与许昌学院合合作,承接并组织学校骨干教师白玉、海平、罗晓存、李永生、孙建设、刘秋香菅艳君等对学院即将踏上教师舞台的实习生进行传、帮、带;支持学校教师李晓华担当许昌学院英语学院的校外指导教师,支持学校教师李晓华参与许昌学院所承担的小学英语国培项目的培训工作等等;并积极探索各种有利于我校教师发展的方真政策。然而在校本研修方面,由于种种原因,我校无论在校本研修人员、时间方面,还是各方面的支持力度上都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是也我们要努力突破的一个难题。 5.努力构建区域特色鲜明的教师队伍梯队建设体系

尽管教育局在我校努力构建区域特色鲜明的教师队伍梯队建设体系方面也做出了不断努力,然而教师的“老龄化”是我校当前面临的一个不容乐观的事实,这也意味着我校就更需要支持鼓励教师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营造有利于名师成长发展环境的情况,支持“教师发展学校”的建设。

第6篇:国强调研报告 (3)

深入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

群众制度调研报告

沧源县人社局派驻勐角村新农村指导员肖国强

深入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是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需要,是实现全省第九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的需要,是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需要,是适应当前群众工作新特点新变化的需要,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深刻认识开展“四群”教育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自活动开展以来,本人紧紧围绕访民情、抓落实、办实事、强组织、谋发展、促和谐六项任务,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通过对勐角村蹲点调研,现将了解到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村情和发展现状

勐角村地处沧源县城的西南面,距离县城15公里,平均海拔1250米。全村辖8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一个茶叶专业队,共545户农户,2247人,劳动力1045人。长期居住着佤族、傣族、汉族、彝族等少数民族,是一个典型的民族村。全村国土面积1719

6、6亩,总耕地面积6751亩,- 1 -

其中水田2151亩、旱地4600亩,主要种植的作物有水稻、玉米、油菜、甘蔗等。林地面积亩,其中:自留山亩,责任山亩、流转面积亩。经济作物以核桃、竹子、杉木、茶叶为主。2011年全村累计种植核桃面积5734亩,竹子面积亩,高优茶园2020亩。 2011年末,全村国民经济收入为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14元,粮食总产量万公斤,人均有粮680公斤。

全村设有一个党支部,5个党小组,有正式党员40名,其中预备党员3名(男党员34名,女党员6名)。党员年龄最大76岁,最小23岁。

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村广大党员、组干部、群众的大力参与、支持和配合下,村两委以“稳定、发展、服务”为主线,以打造“科学发展、和谐新农村”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全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持续、协调、健康的发展。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全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虽然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逐步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但在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上仍有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资源贫乏,农业基础薄弱,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较差。物资和资金短缺,农村基础设施数量少、配套不

够完善,部分村级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用水未彻底解决。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不利于农业增效的提高。

(二)农村人口总体素质低下,发展意识不强。受历史、地理条件和文化水平的限制,加之多年的家庭自主经营,群众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比较注重眼前利益,村民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意识还不够强,思想不够解放,“小富则安”、“小进则满”、“等、靠、要”的惰性心态依然存在。农村实用人才缺乏,科技示范户和专业大户培育少,农民科技意识淡薄,接受新技术、新品种的能力不强,农业产业化推进较慢。

(三)产业发展单一,农村发展极不平衡,部分村组发展滞后。部分村组贫困程度较深,农民积累意识不强,家庭经济积累薄弱,对公共建设的自筹能力不足。如茶山组,产业只有茶叶,群众收入低,在和芒贡新寨

1、2组公里硬板路建设上,目前缺口资金还有余元。

(四)由于内地发达地区不断出现的用工荒,促使务工收益不断增加,驱使大量村民外出务工,造成村内劳动力的严重不足。全村有超半数劳动力外出务工,虽然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得到了大幅提高,但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多为中青年,使得农村的老龄化更加突出,部分村组甚至出现了空壳户,劳动力的外流已形成一种无序状态,对于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农村的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十分不利。

(五)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执行力、带动能力不强。党员数量少,党员结构不尽合理,党员老龄化严重,党员中致富能手、科技先锋数量不足,党组织的战斗力、执行力严

重不足,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够。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税费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一系列农村体制改革后,村级集体经济已无来源,集体经济较为薄弱。对于今后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体系建设的投入能力严重不足。

四、对策和建议

(一)以红色教育和科技培训为抓手,推动农民的思想解放和观念转变。农民缺文化是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农民文化素质低又是影响脱贫的关键因素,因此,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文化素质是扶贫一项重要工作。一是在扶贫工作中应专门安排文化扶贫资金和项目,对农民进行文化培训和扫盲,帮助贫困地区提高文化,尤其对贫困地区农民要进行科技技术培训和职业培训,帮助农民实行科学种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二是大力弘扬时代精神,邀请县委宣传部、县委党校妇联等部门领导和骨干教师对农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训,宣传党的支农、惠农政策,焕发农民的爱国情感、民族精神和集体意识,使广大农民更加坚定的相信和支持党的领导,激发农村创新突破、与时俱进的发展动力。

(二)加大对各种支农、惠民政策宣传力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一是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各种支农、惠民政策的宣传力度,并且用活用好各种惠民富农政策,使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二是上级有关部门和挂钩联系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

入,加大对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拓宽农业投入来源渠道,整合投资项目和支农资金,加强资金使用、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对一些产业发展大户政策上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倾斜,不断壮大各种产业发展。

(三)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勐角村交通便利,又紧临城镇,文胜、老街、上金弄、下金弄四个组在蔬菜种植、生猪养殖产业方面已有很好的基础,应积极探索大力发展规模化大棚蔬菜种植、现代生猪养殖、观光农业发展,形成产业化、规模化。同时,引导和发展好烤烟产业等新型的农业产业,提高农业的产出率,大幅增加农民的收入。

(四)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完善农村五保户、“三孤”人员供养救助制度,推进集中供养,不断提高供养水平。落实好军烈属和伤残病退军人的优抚政策,积极做好农村老龄、残疾人事业。

(五)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夯实经济基础。加强以“三培养”为重点的党员发展工作,增强党组织和党员带领致富和带头致富的能力,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和凝聚力。

2012年4月2日

第7篇:自查报告潮海

潮海小学冬季安全自查报告

学校安全问题一直是我校最为关注和重视的工作之一,也是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根据“潍坊市教育局关于对全市学校冬季安全紧急督导检查”的通知的精神,结合我校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坚持以“隐患险于明火,防范重于泰山”为指针,在校长的带领下,于 11月11日对学校安全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排查,现就我校安全自查情况书面报告如下:

一、成立领导组对值班室、教室、教师办公室进行了实地查看并进行排查,确保用电安全、用暖安全,通风设施完善,无安全隐患。

二、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展相关的安全教育工作。

三、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都严格制订了应急预案,做好了相关安排,并对学生开展了相关教育。

第8篇:文化路小学国培调研报告

垫江县文化路小学校

“国培计划(2017)”培训需求调研报告

为深入了解我校教师对“国培计划”的认识和理解,准确掌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对培训活动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校近期组织了培训需求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教师基本情况统计:我校现有在编教师37人,高级教师1人,占总数的℅;一级教师17人,占总数的℅,大专及以上学历37人,占总数的100℅,专任教师合格率为100℅(其中语文15名、数学14名、英语3名、体育2名、音乐2名、美术1名)。年龄结构:30岁及以下14人,31-40岁14人,41-50岁8人,50岁以上1人,平均年龄岁。我校现有县级骨干教师8人。

2、近三年参加过国家级培训的 1人,占总数的 ℅;参加过市级培训的36人,占总数的℅;参加过县级培训的 37人,占总数的100℅;所有教师都参加了每年的校本培训活动。其中参加“国培计划(2016)”—重庆市区县教师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培训1人,占总数的℅;参加“国培计划(2016)”—重庆市乡村教师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培训3人,占总数的℅。

3、近三年学校教师参加“国培计划(2016)”—重庆市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培训36人,占总数的℅。通过培训,学校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整体提高较大,特别是PPT的制作与使用、微课的制作与运用等信息技术能力大幅提高。有效的促进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我们的建议是加大项目骨干教师的培训力度,以期更有效的指导校级教师培训,从而进一步增强网络培训的实效性。

二、本校校本培训工作开展情况

1、学校开展的校本培训项目主要有:①教师师德师风培训,②教育法规培训,③新课程理念培训,④信息技术能力培训,⑤教师基本功培训,⑥新教师培训。

2、主要采取的措施

一是强化管理,制度保证。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培训的管理、指导、考核。并把校本培训纳入教师评职、晋级、评优评先的考核中,确保了学校校本培训的顺利开展。

二是过程落实,注重实效。学校加强了对校本培训过程的管理,做到了培训时间、内容、人员、考评“四落实”,做到了辅导教师上课有讲稿(PPT),听课教师有笔记、心得体会,学校有记录和信息反馈记载。通过多种形式反馈工作进展情况,促进每一位教师在培训中成长。

三是定期考核,强化激励。学校根据教师参训的情况,经教导处综合考核考评,按比例评选优秀学员,颁发证书,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让我们的教师在参训中获得精神和物质双丰收。从而提高教师参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取得的经验和成效

(1)“师德培训”,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我校围绕“我该怎样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强师德、铸师魂,做人民满意的教师”等主题,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时事政治、教育法律法规、师德规范。教师在参加师德集中培训学习的同时,还坚持自学,不但做好了学习笔记,还写了学习心得。规范了教师从教行为,全校教师廉洁从教,无违规违纪现象出现。

(2)“以赛促训,以赛代培”,不仅推进新媒体新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更有效推进我校卓越课堂建设。 学校每年举行一次全体教师课堂教学大赛;认真组织教师参加“一师一优课”晒课。2015参加垫江县第二届卓越课堂课堂教学竞赛,我校李丽华、杨林刚等老师在参加片区、县卓越课堂教学大赛中都取得一等奖,徐敏、曾利获二等奖;周敏、刘媛媛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晒课活动中分别市级获二等奖和优秀奖。

(3)“师徒结对”,实现了新教师迅速成长。学校对新教师的培训主要采用师徒结对的方式进行。给每位新教师安排一位县级骨干教师作为他们的指导教师,结成师徒,实行跟人跟班指导帮扶,成效显著。近三年来,我校新教师李丽华、严小花、王瑶等几位新教师迅速成长为学校教学新秀。在学校教学大赛中均获的一等奖。个人参加各级各类征文竞赛也榜上有名。

(3)“促进反思”,让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提升自我。 为了促进教师反思教育教学生活,帮助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提升自我,我校开展了“教育叙事(案例)”征集活动,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渝东南片区教师发展论文征集以及重庆市新课程教育基础论文大赛等活动。张华在县级 “德育课程优秀案例”评比中获二等奖,胡晶、曾利、谢琼、张华、周敏等老师在渝东南片区教师发展论坛论文征集评比活动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包中权、李丽华、李勤英获市级一二三等奖。

(4)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提高教师新课程研究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是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要逐步树立教研科研意识,围绕新课程的实施,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培训。我校的曾利、余麒麟、聂兴春分别承担了县级课题《1+2融合教育模式改革研究项目试点》,现已被市教委批准为市级基础教育改革试点项目。

4、存在的问题 一是培训过程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有待加强。我们还缺乏收集过程原始资料的意识,资料还不够齐全,还不善于对资料进行分析,并从中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

二是校本培训的项目意识不强。我们还不能根据本校发展的实际需要、教师发展的需要制定切实的校本培训项目,使整个培训工作显得较为盲目,缺乏针对性,对提高教师的实际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还没有发挥出校本培训应有的作用。

三是校本培训的方式还比较单一。目前,开展校本培训的方式仍然是单一的讲授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四是对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和团队能力拓展培训尚未起步。对有效调整教师职业倦怠、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等方面没有起到有效的作用。

五是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让教师“走出去”,重视教师外出参加培训学习的机会。只有“见多”才会“识广”。

三、骨干教师待遇落实情况:

(一)学校对骨干教师待遇落实还不够到位,这也应该是普遍存在的情况。学校考核奖励制度中对骨干教师没有专项考核奖励。

(二)学校骨干教师一直承担着学校青年教师的培训任务,并且定期组织骨干教师上示范课、观摩课和专题培训讲座。

(三)对骨干教师的管理建议 骨干教师的管理

1、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每年至少要主持一次校级以上的示范课、观摩课或专题学术讲座;

2、骨干教师应承担1名以上青年教师的培养或传帮带任务;

3、制作1个以上的有创新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或一个微课;

5、撰写1篇以上有较高水平的专业论文、经验总结或科研报告,在县级以上报刊发表或获奖。

骨干教师的待遇和奖励

1、学校要采取措施为骨干教师提供较好的教研教改条件,如经费、资料和仪器设备使用;

2、骨干教师应承积极担研究课题、教改实验及其他教学任务,可适当计入工作实绩;

3、骨干教师有突出贡献和显著成果的,要发给奖金;

4、骨干教师将优先参加赴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参加高层次培训和研讨活动;

5、骨干教师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晋升教师职务,并优先推荐享受上一级特殊荣誉称号或待遇。

四、对2017年国培送教下乡培训的建议

(一)培训内容、课程的设置建议。 从本次调研来看,老师们希望每次培训所设置的模块能适合各种不同需求的教师,使他们按照自己的需要去学习提高。老师们表示这些课程的设置对自己的专业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比如,我们很多的班主任都希望能结合新时期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来设置培训课程,以期从中吸取更多心理健康的专业知识,并把这些实践应用到我们的班队会里,和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交流,使很多学生都受到了很大益处。

(二)培训形式力求灵活多样。

培训形式是培训项目实施的平台和基础。好的培训形式不但能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激发学员的学习主动性。本次调研(多项选择),有90℅的教师希望根据培训内容采用课堂教学、案例教学、专题讲座和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教师和专家在双向互动中交流,从中获取经验;有80℅的教师认为置换教师培训,实地参观考察,亲身观摩名师课堂教学是最有效的培训方式。另外,喜欢远程网络培训的也占到20℅。

(三)对培训的时间建议。

本来从学校工作出发,更希望培训不影响学校工作,时间安排在周末、寒暑假更好。但从对老师问卷调查来看,更倾向于安排在行课期间。如果考虑到培训的效果更好,也许在不占用教师休息时间的前提下安排更好。

(四)培训的需求 从调研中我们发现,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诸如教学能力不足、现代教育技术落后、对课改理解不深入、期待自己能够多次参加适合自己发展的培训等困惑。有了诸多困惑,就会产生相应的对培训工作的需求。

一是个人目前在教学中最需要的知识。有60℅以上的人都发现自己在教学中最需要的是教学设计和实施、教学研究能力;50℅的人认为自己更需要课改、新课标、新教材等方面的知识;40℅的人需要学生和教师心理调适方面的知识。

二是对参加培训的期待方面,想获得在工作上应用的一些技巧的(电子白板技术、微课技术)占30℅;想获得新知识、新理念的占40℅;想通过培训提高自身教学研究水平的占80℅等等。

当然,目前教师对国培计划的培训项目的需求和期待,远远不止我们说的这些,因为处在不同阶段的教师培训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我们需要的是要在各级各类的培训当中科学规划,合理安排,使不同阶段的教师都会受到适合自身需要的教育与提高。

垫江县文化路小学校

2017年4月26日

潮流调研报告

国土调研报告

国税 调研报告

德国调研报告

中国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