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秋播工作情况汇报

工作计划 时间:2012-01-11
【www.wendang123.cn - 工作计划】

唱好农民增收重头戏 打好秋播生产主动仗 ——簰洲湾镇2004年秋播工作情况汇报 簰洲湾是一个农业大镇。全镇有14个农业村,农业人口45771人,耕地面积66605亩,其中旱地24000亩,水田42605亩。去年,我镇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通过全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获得了“咸宁市秋播生产第一名”的殊荣,为我镇今年农民增收打下了良好基础。今年夏收,仅小麦、油菜两项,全镇农民人均增收243.8元。 过去的成绩和经验,为我们做好今年的秋播工作增添了信心,提供了动力。在今年秋播工作上,我镇以中央和省委两个“一号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两菜”生产为重点,以种足种满种优为原则,真正把秋播当作农民增收的重头戏来抓,打好秋播生wenmi.net产的主动仗,全镇秋播生产呈现群众热情比往年更高、播栽进度比往年更快、质量比往年更好的良好势头。到目前为止,全镇秋播落实面积72977亩,占规划面积69700亩的105%,已落实蔬菜面积40156亩,占规划面积39100亩的103%;油菜移栽面积1800亩,直播21346亩,夏粮9175亩,绿肥500亩。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一、变“捡小收”为“挣大钱”,在认识上再提高 促进农民增收,既要在“农外”找出路,更要在“农内”做文章。过去,簰洲农民传统上把夏熟当作“捡小收”,把秋播看成可有可无的“搭头”,忽视了秋冬农业生产。其实,从农业结构调整的作物布局链条来看,从增加农民“农内”收入的途径看,秋播生产是下一年农业生产的“开场戏”、“重头戏”,蕴藏着更大的增收潜力。为了促进全镇上下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我们着重做到算好“三笔账”,开好“两个会”。 (一)算好三笔账。一算增收效益账。以今年夏收为例,全镇增收,村村增收,户户增收,增收幅度大的有典型村,也有典型户。新洲村夏粮夏油人均增收达355元,庄屋村三组金成爱全家种油菜10亩,小麦2亩,蔬菜0.5亩,人均增收460元;二算生产基金账。有了夏熟收入,可以缓解春耕生产“缺资金”的难题,有的甚至解决全年生产费用还有富余。上新、黑埠、庄屋、下新、傍新、金家洲、大垸、六坛等村,原来年年有70%的农户春耕靠贷款,今年夏熟增收后,几乎再没有农户办理农业生产贷款,贷款证放在抽屉里“睡大觉”,此外,还有30%左右的农户在夏收口主动交清了全年农业税任务;三算土质改良账。凡是种过油菜的田块,都比“冬闲田”土质肥沃、土壤疏松,并且能为种植下茬作物省肥20%,从而节省了投资。 (二)开好“两个会”。一是开好镇机关干部和村主职干部会,要求村主职干部在秋播生产上当好“四种人”:做*上的精明人、管理上的精细人、经济上的聪明人、致富上的带头人;二是开好党员和群众骨干会,有条件的村还召开了广播会,把发展秋播生产的道理谈明白,把任务说清楚,把要求讲具体。 二、变“看皇历”为“赶早市”,在工作上再抓紧 秋播工作,重在抓紧,贵在抓早。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抓而不早,等于“马后放炮”。以前,老百姓搞秋播、干部抓秋播,习惯于看“皇历”,季节冇过心不慌,季节一过任务了。为了扭转这一习惯做法,我们立足于抓紧抓早,做到早抓早主动。 一是做到早规划。今年年初,我镇在制定农业结构调整规划时,就对春耕生产任务和秋播生产任务一并研究,一并安排,一并下达。6月底,我们又根据前茬作物实际,对秋播规划作了相应调整,下达了硬性指标。 23名技术员全部实行包村技术服务,发放秋播生产技术信息资料两期共8000份,在10个重点村开展了秋播技术培训,举办广播讲座达80多次,还利用各村户外黑板报宣传秋播作物栽培技术要点,受到了干部群众的欢迎和称赞。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通过全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我镇今年的秋播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指导和督促,抓好全镇秋播作物田间管理,不断提高优种优管水平,夺取2005年夏收农产品大丰收,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