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安全工作计划(共7篇)

工作计划 时间:2021-11-07
【www.wendang123.cn - 工作计划】

第1篇:医疗安全工作计划

医疗安全工作计划

本文是关于医疗安全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在近年来积极配合临床科室,给临床提供了可靠的诊断数据,为了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医疗差错事故,特制度本年度医疗安全工作计划。

一、加强管理,提高认识

利用每周的科会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思想教育,定期进行报告单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每个同志从思想上认识医疗安全的重要性。

二、严格执行“三查三对”制度

工作人员接到检验标本时,必须查对姓名、科别、床号、检验项目等。属急诊检验应注明标本收到时间,出报告时间,报告结果用电话通知临床科室,并做详细记录。

三、仪器专人操作

我们科检验仪器都属于大型仪器,仪器使用进行专人操作,每次使用按仪器要求进行认真保养,确保仪器顺利运行。

四、落实职责,加强值班

对急诊、重危病人应及时检验,不容许推托。必须按科室规定按时出急诊报告,并做好登记。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每天早8点科主任、各专业组组长、交接-班人员进行交接-班。

五、杜绝意外事故

每天下班时专人负责关闭大型仪器,关闭水电,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总之,把医疗安全放到工作的首位,使每个从思想上认识医疗安全的重要性,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

第2篇:医疗安全工作计划

医疗安全委员会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病人为中心,创一流文明优质服务;以改革为动力,倡导竞争、敬业、进取精神;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努力提高

一、指导思想

以病人为中心,创一流文明优质服务;以改革为动力,倡导竞争、敬业、进取精神;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努力提高全员素质;以质量治理为核心,不但提高医疗质量;以安全治理为重点,切实保障医疗安全;以分级治理为基础,创“二甲”最高分;争创“三乙”以目标治理为主线,强化治理力度。努力完成各项医疗工作和任务。

二、目标与任务

(一)、医疗质量治理

医疗质量治理是针对医疗系统活动全过程进行的组织、计划、协调和控制,其目的是通过加强医疗治理从而提高全院的医疗技术水平,为广大患者服务。

1、建立健全质控职能,加大督导检查力度。组建质控办,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控制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要求质控办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科室进行检查指导工作,定期召开例会,汇总检查结果,找出问题,及时整改。

2、不但完善质量控制体系,细化质量控制方案与质量考核标准,实行质量与效益挂钩的治理模式。

3、进一步加强医疗文书的规范化书写,努力提高医疗业务水平。

(1)、组织各科室医务人员认真学习门诊病历、住院病历、处方、辅助检查申请单及报告单的规范化书写,不断增强质量意识,切实提高医疗文书质量。

(2)、及时督导住院医师按时完成各种医疗文书、门诊登记、传染病登记、肠道门诊登记、发热病人登记。

(3)、切实注重病历内涵质量的提高,认真要求住院医师注重病历记录的逻辑性、病情诊断的科学性、疾病治疗的合理性、医患行为的真实性。

(4)、抓好住院病历的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控制,成立医院病案治理小组,搞好病案归档工作,积极开展优质病历评选活动。

(二)、护理质量治理

护理质量的高低是反映一个医院整体服务水平,是医院服务形象建设的窗口,也是医院医疗业务水平高低的具体体现。

1、建立护理治理机构,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护理部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独立开展全院的护理工作。

2、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工作计划,定期督导落实,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总结经验,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整改。

3、进一步规范各种护理文书,认真填写五种表格,根据具体疾病制定出合理的护理方案。

4、以多种形式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包括到上级医院轮训学习,每月开展业务学习以及“三基”考试。

5、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程,严惩护理差错,护理责任人应严格

把关,勤检查,重督导,竭力避免因护理失误引起的医疗纠纷。

(三)、医技质量治理

加强医技科室建设是提高医院整体诊疗水平,树立医院良好社会形象的重要手段。

1、加强业务学习,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诊断水平。

2、利用现有设备,搞好设备维护及保养,充分发挥每台设备的使用价值。

3、医技科室要与临床科室搞好协作关系,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4、化验室要积极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医院将尽可能添置设备及试剂,以满足临床的需要。

5、认真做好各种检查的登记、报表工作。

(四)药品质量治理

药品质量的好坏是关系老百姓生命安全,也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其优质可靠的药品是提高医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保证。

1、加强药品治理,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药品治理领导小组,并履行其职责。

2、坚持主渠道购药,实行招标沟。

3、药品治理人员要严把质量关,严禁假冒、伪劣药品入库,确实搞好药品治理,杜绝药品过期、失效、霉烂、变质的事件发生。

4、毒、剧、麻、精神药品的治理严格执行有关制度。

5、药品采购人员要及时把握药品质量价格信息和临床用药需求信息,保证临床用药。

(五)、院内感染治理

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和具体体现,是防范医疗事故的重要途径,是以病人为中心、文明优质服务的重要内容。

1、成立院感控制机构,完善制度,狠抓落实。

2、加强院内感染知识宣教和培训,强化院内感染意识。

3、认真落实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无菌操作规程。

4、以“手术室、治疗室、换药室、产房”为突破口,抓好重点科室的治理。

5、规范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第3篇:医疗安全工作计划

2014年度医院医疗安全工作计划

2014年,医务科将一如既往地是贯彻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实干兴院、安全立院的总体指导方针,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不断提高医疗安全管理内涵,制订我院2014年医疗安全工作计划,具体如下。

一、安全目标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的识别准确性。让患者共同参与医疗安全管理,规范临床用药,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开展医患沟通技巧培训,完善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的有效沟通。加强临床用血管理,严防临床用血事件的发生。鼓励医疗不良事件和重点病人的申报,积极处理医疗投诉,防止等级医疗事故的发生。

二、医疗安全工作重点

(一)强化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作用,充分发挥管理职能。 进一步健全各级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完善落实委员会各项工作制度,深入科室搞好调查研究,对科室的安全控制指标、医疗投诉、医疗不良事件的汇总分析和整改措施进行检查、评价,对全院医疗、医技工作中的安全隐患提出指导性的改进要求,对新技术、新项目和医疗风险给予指导性意见。每季度召开一次委员会会议,确定各种医疗纠纷处理意见,分析研究不安全因素,督促各项安全制度落实及时提出整改措施。每季度开展一次安全大检查,及时通报医疗安全信息,提出整改反馈意见。

(二)、加强质量、安全管理教育,增强法律意识、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

1、继续开展全院性的医疗卫生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制度、医疗核心

制度、诊疗规范等内容的培训,从而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推动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进一步防范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开展各科室的医疗质量、安全院科二级对话会,根据各科室实际情况提出整改措施,确保医疗安全。每季度召开医疗差错分析鉴定小组会议,指出医疗纠纷发生的本质原因,认真梳理总结,并由职能部门限期检查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

2、各科室利用科室例会组织学习医院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规范;组织至少2次的全院性医疗安全管理教育,建立医务人员医疗安全积分档案,并及时反馈给当事人。对违反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的人员进行个别强化教育,必要时进行医疗质量重大缺陷诫勉谈话。

(三)加强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实施医疗质量全程管理,确保安全医疗。

1、各临床、医技科室要按照等级医院管理要求,加强关键性核心制度的落实,如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危重疑难病例和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手术前风险评估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及手术分级审批制度、医嘱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制度及规范、临床用血审核制度、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等,并对执行落实情况实施每月一督查制度,确保核心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2、进一步完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诊疗技术操作常规、规范,切实加强基础医疗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管理,及时发现医疗安全隐患。尤其要加强对急诊室、重症监护室、内科、手术科室等重点科室的监管。对有创诊疗操作、病历书写、关键性处理措施等重点环节,要加大医疗安全防范力度;

(四)加强业务培训,提升医疗安全防范能力。

1、强化“三基”培训。积极开展医疗业务培训,通过现场指导和视频教学、集中培训、科室业务学习、自学等多样化手段,达到人人参与的目的,把好“考核关”,确保医务人员人人掌握徒手心、肺复苏、规范的体格检查、常用诊疗技术操作和急诊急救设施、设备的使用方法。要把“三基”、“三严”贯彻到各项医疗业务活动和质量管理的始终。

2、认真落实医患沟通制度,通过组织医务人员培训,学习医患沟通的法律论据,提高医患沟通技巧,规范医患沟通行为等措施,提高医患沟通的有效性,降低因医患沟通不良所导致的医疗纠纷发生率。

3、组织全院临床、医技人员进行临床诊疗规范和诊疗指南的培训,定期组织理论和操作的考核,注意考核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从而加强业务素养,减少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

4、利用每次业务培训的时间,反复宣传15条医疗安全禁令,强化广大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

(五)加强对医疗不良事件、重点病人申报、医疗投诉和纠纷的管理,认真分析总结,吸取经验教训。

1、健全医疗不良事件非惩罚性报告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医疗不良事件报告意识,鼓励广大医务人员积极上报,对全院安全隐患通病的不良事件进行认真分析、总结,有效落实整改措施,减少医疗隐患。加强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程序性和时效性管理,严格落实《关于加强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管理的通知》的文件精神。

2、加强医疗投诉和纠纷管理,认真落实一诉一反馈制度,定期召开医疗争议事件分析讨论会,认真分析争议事件中存在的不足,查找管理漏洞,

提出整改措施,确保事件发生原因不清楚不放过,当事人认识不到位不放过。

3、加强对重点病人的管理,利用院周会、业务学习会议等渠道加强对重点病人报告范畴和奖励制度的宣传,提高医务人员对重点病人报告的自觉性。医务科在接获重点病人申报后,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联合查房,对医务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并认真做好医患沟通,使医疗纠纷苗头降低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六)开展医疗安全隐患排查,将医疗安全防范的关卡前移。

定期组织全院性的安全医疗隐患自查,对自查结果以及存在原因进行认真分析,落实整改措施,要求当事科室或者个人限期整改,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监督管理职责,进行“三基、三严”、医疗核心制度和应知应会的考核。通过定期的医疗质量、安全隐患检查,掌握全院范围内的质量和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措施,并督促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

(七)狠抓临床用药管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1、继续深入开展阳光用药工程和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规范药品购置渠道,执行临床用药“三告知”制度,告知患者药品的作用、用法和注意事项。严格落实门诊全处方点评和医嘱点评,及时分析、反馈,落实奖罚措施。 加强临床用药业务知识的培训,要求临床医生熟悉药品说明书,掌握药物适应症和配伍禁忌。

2、加强对临床用药不良反应报告的管理,要求临床医师及时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主要包括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症状、严重程度、因果判断和预后等。

3、强化日常检查的职责,严格禁止高危药品、普通药品、外用药品混放的现象,加强对当事科室的教育,应做好醒目标识。

(八)加强临床用血管理,保证临床用血安全。

1、强化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的监管职能,检查临床用血计划和季报、年报等统计报表,宏观掌握节约用血及合理、科学用血情况。每季度抽查各临床科室经输血治疗病例的病历,重点检查输血申请单、检查输血同意书的质量和用血评估制度的落实情况,了解输血指证的把握情况,并作好记录、分析和反馈工作。

2、加强临床用血知识的业务培训,指导临床血液、血液成分和血液制品的合理使用,鼓励成分输血和自体血回输,促使规范用血,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血、科学用血的自觉性,严格把握临床用血适应症,增强临床用血的风险防范意识,医务科要严格把握一次性用血2000ml以上的审批关,防止滥用血液。

第4篇:医疗安全工作计划

医疗安全工作计划

医疗安全是医院的重要工作之一,我们科在近年来积极配合临床科室,给临床提供了可靠的诊断数据,为了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医疗差错事故,特制度本年度医疗安全工作计划,医疗安全工作计划。

一、加强管理,提高认识

利用每周的科会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思想教育,定期进行报告单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每个同志从思想上认识医疗安全的重要性。

二、严格执行“三查三对”制度

工作人员接到检验标本时,必须查对姓名、科别、床号、检验项目等,工作计划《医疗安全工作计划》。 属急诊检验应注明标本收到时间,出报告时间,报告结果用电话通知临床科室,并做详细记录。

三、仪器专人操作

我们科检验仪器都属于大型仪器,仪器使用进行专人操作,每次使用按仪器要求进行认真保养,确保仪器顺利运行。

四、落实职责,加强值班

对急诊、重危病人应及时检验,不容许推托。必须按科室规定按时出急诊报告,并做好登记。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每天早8点科主任、各专业组组长、交接-班人员进行交接-班。

五、杜绝意外事故

每天下班时专人负责关闭大型仪器,关闭水电,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总之,把医疗安全放到工作的首位,使每个从思想上认识医疗安全的重要性,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

( )

第5篇:医疗安全工作计划

-

-

-

医疗安全工作计划

医疗安全是医院的重要工作之一,我们科在近年来积极配合临床科室,给临床提供了可靠的诊断数据,为了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医疗差错事故,特制度本年度医疗安全工作计划。

一、加强管理,提高认识

利用每周的科会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思想教育,定期进行报告单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每个同志从思想上认识医疗安全的重要性。

二、严格执行“三查三对”制度

工作人员接到检验标本时,必须查对姓名、科别、床号、检验项目等。属急诊检验应注明标本收到时间,出报告时间,报告结果用电话通知临床科室。

三、仪器专人操作

我们科检验仪器都属于大型仪器,仪器使用进行专人操作,每次使用按仪器要求进行认真保养,确保仪器顺利运行。

四、落实职责,加强值班

对急诊、重危病人应及时检验,不容许推托。必须按科室规定按时出急诊报告,并做好登记。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每天早8点科主任、各专业组组长、交接-班人员进行交接-班。

五、杜绝意外事故

每天下班时专人负责关闭大型仪器,关闭水电,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总之,把医疗安全放到工作的首位,使每个从思想上认识医疗安全的重要性,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

九真镇卫生院

第6篇:医疗安全工作计划

内江惠康医院

2013年医疗安全工作计划

根据《一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版)》的要求,针对我院医疗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为切实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保障医疗安全,预防医疗投诉纠纷,减少医患矛盾和争议,特制定《医院2013年医疗安全工作计划》。

一、医疗安全年度目标

1、医疗投诉纠纷年发生率(年医疗投诉纠纷总人次数/年门诊住院总人次数)≤2/万(人次);

2、医疗投诉纠纷年赔偿总额占医疗收入比例≤5/亿(万元);

3、医疗投诉纠纷年结案率≥95%;

4、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例数每百张开放床位年报告≥10件。

二、医疗安全工作重点

工作重心由事后处理转为事前预防和医疗安全过程控制,切实将医院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落到实处,从源头上控制医患纠纷,减少安全隐患。

(一)严格依法执业,切实做到依法办院,依法管医,合法行医。

1、依法取得并及时变更和校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院按照卫生行政部门核定的新增或变更诊疗科目执业。

2、强化医务人员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培训学习,严格临床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质资准入和技术准入管理,严厉禁止超范围、跨专业、超能力执业。所有医护人员服装穿戴整齐,配带胸牌上岗。

3、依法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对放射诊疗设备及其相关设备的技术指标和安全、防护性能进行定期校正,配备完整的放射防护器材与个人防护服用品。每年对影像科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并完善放射防护档案与健康档案。

(二)进一步落实医院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1、落实培训学习,提高知晓率。全院培训。对医院安全(不良)事件的概念、分类、上报率、报送时限等进行详细培训,让全体职工都有了解,提高知晓率。

2、加强检查督促,提高执行力。根据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及不良事件报告的要求,每周对临床各科室进行督促检查,按月汇总并反馈检查结果并纳入绩效考核。

3、加强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程序性和时效性。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发现医疗事故,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当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必须及时向医务科报告,医院(由医务科负责)按照一般医疗事故争议15天,重大医疗事故争议12小时,特别重大医疗事故争议2小时的时限上报行政管理行政主管部门。科室每月及时向医务科报告医疗安全情况,临床住院部大科室(内、外、骨、)每科年报告≥2件,其他临床科室(急诊、五官、康复)每科年报告≥1 件,医技科室(影像、检验、药剂)每科年报告≥1件,医务科每季汇总医疗差错事故发生情况向临床科室反馈,并向院长提交分析报告。

(三)加强医疗投诉纠纷预防处理。

1、应坚持以“预防为主”原则,各科室切实采取预防控制措施以有效防止医患纠纷的发生。

2、强化法律法规和医患沟通技能培训,通过分类、分期、分批培训,增强医务人员的五种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全院性医疗安全意识教育和卫生法律法规培训由医务科负责1年2次,卫技人员听课率达到90%。各部门互相配合、各司其职,共同做好医院安全教育工作。

3、进一步规范医疗投诉纠纷的登记、报告、讨论、分析、总结及责任追究等工作。

4、完善医疗纠纷“大调解”机制,密切与调委会的沟通协调,密切与卫生、公安、司法、保险等部门联系,及时妥善处理医疗纠纷赔偿和理赔工作,切实降低医院和个人经济损失,杜绝重大群体性恶性医闹事件发生。

(四)强化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职能,定期开展医疗安全大检查,定期召开医疗安全专题会议。

1、医院每季度召开一次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会议,科室每月召开一次医疗安全小组会议,确定各种医疗纠纷处理意见,分析研究不安全因素,督促各项安全制度落实及时提出整改措施,要有书面记录。

2、科室应加强日常质量安全自查,职能科室每月一次检查各科室医疗制度落实情况,并汇总反馈给科室,安委会每季度开展一次安全大检查,及时通报医疗安全信息,提出整改反馈意见,科室每季度要进行一次医疗不安全因素自我分析、评估、总结。

第7篇:医疗安全工作计划

2014年度医院医疗安全工作计划 2014年,医务科将一如既往地是贯彻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实干兴院、安全立院的总体指导方针,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不断提高医疗安全管理内涵,制订我院2014年医疗安全工作计划,具体如下。

一、安全目标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的识别准确性。让患者共同参与医疗安全管理,规范临床用药,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开展医患沟通技巧培训,完善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的有效沟通。加强临床用血管理,严防临床用血事件的发生。鼓励医疗不良事件和重点病人的申报,积极处理医疗投诉,防止等级医疗事故的发生。

二、医疗安全工作重点

(一)强化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作用,充分发挥管理职能。 进一步健全各级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完善落实委员会各项工作制度,深入科室搞好调查研究,对科室的安全控制指标、医疗投诉、医疗不良事件的汇总分析和整改措施进行检查、评价,对全院医疗、医技工作中的安全隐患提出指导性的改进要求,对新技术、新项目和医疗风险给予指导性意见。每季度召开一次委员会会议,确定各种医疗纠纷处理意见,分析研究不安全因素,督促各项安全制度落实及时提出整改措施。每季度开展一次安全大检查,及时通报医疗安全信息,提出整改反馈意见。

(二)、加强质量、安全管理教育,增强法律意识、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

1、继续开展全院性的医疗卫生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制度、医疗核心 制度、诊疗规范等内容的培训,从而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推动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进一步防范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开展各科室的医疗质量、安全院科二级对话会,根据各科室实际情况提出整改措施,确保医疗安全。每季度召开医疗差错分析鉴定小组会议,指出医疗纠纷发生的本质原因,认真梳理总结,并由职能部门限期检查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

2、各科室利用科室例会组织学习医院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规范;组织至少2次的全院性医疗安全管理教育,建立医务人员医疗安全积分档案,并及时反馈给当事人。对违反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的人员进行个别强化教育,必要时进行医疗质量重大缺陷诫勉谈话。

(三)加强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实施医疗质量全程管理,确保安全医疗。

1、各临床、医技科室要按照等级医院管理要求,加强关键性核心制度的落实,如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危重疑难病例和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手术前风险评估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及手术分级审批制度、医嘱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制度及规范、临床用血审核制度、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等,并对执行落实情况实施每月一督查制度,确保核心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2、进一步完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诊疗技术操作常规、规范,切实加强基础医疗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管理,及时发现医疗安全隐患。尤其要加强对急诊室、重症监护室、内科、手术科室等重点科室的监管。对有创诊疗操作、病历书写、关键性处理措施等重点环节,要加大医疗安全防范力度;

(四)加强业务培训,提升医疗安全防范能力。

1、强化“三基”培训。积极开展医疗业务培训,通过现场指导和视频教学、集中培训、科室业务学习、自学等多样化手段,达到人人参与的目的,把好“考核关”,确保医务人员人人掌握徒手心、肺复苏、规范的体格检查、常用诊疗技术操作和急诊急救设施、设备的使用方法。要把“三基”、“三严”贯彻到各项医疗业务活动和质量管理的始终。

2、认真落实医患沟通制度,通过组织医务人员培训,学习医患沟通的法律论据,提高医患沟通技巧,规范医患沟通行为等措施,提高医患沟通的有效性,降低因医患沟通不良所导致的医疗纠纷发生率。

3、组织全院临床、医技人员进行临床诊疗规范和诊疗指南的培训,定期组织理论和操作的考核,注意考核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从而加强业务素养,减少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

4、利用每次业务培训的时间,反复宣传15条医疗安全禁令,强化广大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

(五)加强对医疗不良事件、重点病人申报、医疗投诉和纠纷的管理,认真分析总结,吸取经验教训。

1、健全医疗不良事件非惩罚性报告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医疗不良事件报告意识,鼓励广大医务人员积极上报,对全院安全隐患通病的不良事件进行认真分析、总结,有效落实整改措施,减少医疗隐患。加强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程序性和时效性管理,严格落实《关于加强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管理的通知》的文件精神。

2、加强医疗投诉和纠纷管理,认真落实一诉一反馈制度,定期召开医疗争议事件分析讨论会,认真分析争议事件中存在的不足,查找管理漏洞,

提出整改措施,确保事件发生原因不清楚不放过,当事人认识不到位不放过。

3、加强对重点病人的管理,利用院周会、业务学习会议等渠道加强对重点病人报告范畴和奖励制度的宣传,提高医务人员对重点病人报告的自觉性。医务科在接获重点病人申报后,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联合查房,对医务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并认真做好医患沟通,使医疗纠纷苗头降低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六)开展医疗安全隐患排查,将医疗安全防范的关卡前移。

定期组织全院性的安全医疗隐患自查,对自查结果以及存在原因进行认真分析,落实整改措施,要求当事科室或者个人限期整改,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监督管理职责,进行“三基、三严”、医疗核心制度和应知应会的考核。通过定期的医疗质量、安全隐患检查,掌握全院范围内的质量和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措施,并督促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

(七)狠抓临床用药管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1、继续深入开展阳光用药工程和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规范药品购置渠道,执行临床用药“三告知”制度,告知患者药品的作用、用法和注意事项。严格落实门诊全处方点评和医嘱点评,及时分析、反馈,落实奖罚措施。 加强临床用药业务知识的培训,要求临床医生熟悉药品说明书,掌握药物适应症和配伍禁忌。

2、加强对临床用药不良反应报告的管理,要求临床医师及时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主要包括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症状、严重程度、因果判断和预后等。

3、强化日常检查的职责,严格禁止高危药品、普通药品、外用药品混放的现象,加强对当事科室的教育,应做好醒目标识。

(八)加强临床用血管理,保证临床用血安全。

1、强化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的监管职能,检查临床用血计划和季报、年报等统计报表,宏观掌握节约用血及合理、科学用血情况。每季度抽查各临床科室经输血治疗病例的病历,重点检查输血申请单、检查输血同意书的质量和用血评估制度的落实情况,了解输血指证的把握情况,并作好记录、分析和反馈工作。

2、加强临床用血知识的业务培训,指导临床血液、血液成分和血液制品的合理使用,鼓励成分输血和自体血回输,促使规范用血,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血、科学用血的自觉性,严格把握临床用血适应症,增强临床用血的风险防范意识,医务科要严格把握一次性用血2000ml以上的审批关,防止滥用血液。篇2:2013年度医疗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2013年度医疗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根据《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版)》的要求,针对我院医疗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为切实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保障医疗安全,预防医疗投诉纠纷,减少医患矛盾和争议,特制定《医院2013年度医疗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一、医疗安全年度目标

1、医疗投诉纠纷年发生率(年医疗投诉纠纷总人次数/年门诊住院总人次数)≤2/万(人次);

2、医疗投诉纠纷年赔偿总额占医疗收入比例≤20/亿(万元);

3、医疗投诉纠纷年结案率≥90%;

4、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例数每百张开放床位年报告≥20 件。

二、医疗安全工作重点

工作重心由事后处理转为事前预防和医疗安全过程控制,切实将医院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落到实处,从源头上控制医患纠纷,减少安全隐患。

(一)严格依法执业,切实做到依法办院,依法管医,合法行医。

1、依法取得并及时变更和校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院

按照卫生行政部门核定的新增或变更诊疗科目执业。

2、强化医务人员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培

训学习,严格临床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质资准入和技术准入管理,严厉禁止超范围、跨专业、超能力执业。实习生、进修生等须在上级医生的指导下开展诊疗活动,不准独立行医。所有医护人员服装穿戴整齐,配带胸牌上岗。

3、依法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对放射诊疗设备及其相关设备的技术指标和安全、防护性能进行定期校正,配备完整的放射防护器材与个人防护服用品。每年对影像科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并完善放射防护档案与健康档案。

(二)进一步落实医院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1、落实培训学习,提高知晓率。年初开展一次全院培训并进行

考核。对医院安全(不良)事件的概念、分类、上报率、报送时限等进行详细培训,让全体职工都有了解,提高知晓率。

2、加强检查督促,提高执行力。根据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及不良

事件报告的要求,每周对临床各科室进行督促检查,按月汇总并反馈检查结果并纳入绩效考核。

3、加强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程序性和时效性。医务人

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发现医疗事故,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当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必须及时向医务科报告,医院(由医务科负责)按照一般医疗事故争议15天,重大医疗事故争议12小时,特别重大医疗事故争议2小时的时限上报行政管理行政主管部门。科室每月及时向医务科报告医疗安全情况,临床住院部大科室(内、外、骨、妇、儿)每科年报告≥10 件,其他临床科室(急诊、icu、五官、口腔、肛肠、康复)每科年报告≥5 件,医技科室(影像、检验、输血、病理、药剂)每科年报告≥2 件,对提供不良报告未达标的科室给予处罚,每差一例扣50元,对提供不良报告超标的科室给予奖励,每超一例奖20元。医务科每季汇总医疗差错事故发生情况向临床科室反馈,并向分管院长提交分析报告。

(三)加强医疗投诉纠纷预防处理。

1、应坚持以“预防为主”原则,各科室切实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以有效防止医患纠纷的发生。

2、强化法律法规和医患沟通技能培训,通过分类、分期、分批培训,增强医务人员的五种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全院性医疗安全意识教育和卫生法律法规培训由医务科负责1年2次,卫技人员听课率达到90%。质管科、科教科负责采取岗位培训、住院医师制度化培训、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等手段以提高医疗技术和业务水平为目的的医疗质量教育。院办、党团组织负责开展普法宣教和职业道德教育。各部门互相配合、各司其职,共同做好医院安全教育工作。科室要利用周会、晨会及科委会不定期组织学习、宣传医疗安全知识,要有书面记录,一年不少于4次。

3、进一步规范医疗投诉纠纷的登记、报告、讨论、分析、总结 及责任追究等工作,院内使用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医疗安全管理软件(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信息报告系统)。

4、完善医疗纠纷“大调解”机制,密切与调委会的沟通协调,密切与卫生、公安、司法、保险等部门联系,及时妥善处理医疗纠纷赔偿和理赔工作,切实降低医院和个人经济损失,杜绝重大群体性恶性医闹事件发生。

(四)强化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职能,定期开展医疗安全大检查,定期召开医疗安全专题会议。

1、医院每季度召开一次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会议,科室每月召开一次医疗安全小组会议,确定各种医疗纠纷处理意见,分析研究不安全因素,督促各项安全制度落实及时提出整改措施,要有书面

记录。

2、科室应加强日常质量安全自查,职能科室每月一次检查各科室医疗制度落实情况,并汇总反馈给科室,安委会每季度开展一次安全大检查,及时通报医疗安全信息,提出整改反馈意见,科室每季度要进行一次医疗不安全因素自我分析、评估、总结。

(五)加强重点科室、重危病人、突发性事件等各类事件的应急预案管理。

对于重危病人、医疗高风险度的重点科室以及突发性事件要进行医疗安全防范,如救护车事故、医患打架、患者院内自杀等,做到提前预防,发生事件立即做出反应并能有效解决。

(六)落实保险及理赔工作。

一旦发生医患纠纷或其他事件,立即向保险公司致电出险,并与保险公司保持联系,确保事后理赔顺利,减少医院损失。

(七)强化医疗纠纷调解办公室管理职能,进一步明确处理程序,进一步规范管理软件。

1、医务科配备专职医疗服务监控人员,接受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服务的投诉,认真听取患方的意见,做好受理投诉记录,向其提供咨询服务,告知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程序:解决途径、患者应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营造诚信、公正、合理、相互信任、理性解决争议气氛,为协商解决创造条件。

2、医务科受理投诉后,要做必要的核实、调查,告知当事医务人员和科室。要求当事医务人员就该医疗事故争议向医务科提交书面陈述和答辩材料,对整个医疗过程是否存在过错以及患者提出的问题和不理解的地方予以说明、解释。当事科室医疗安全监督小组负责组

织科向讨论,讨论后就该医疗事故争议简要诊疗经过。目前状况、目前采取的救治措施,患方要求科室初步意见(包括责任说明、原因分析、防范整改措施,当事责任人员科室对解决该纠纷的处理建议)提要书面报告。

3、对于患者投诉,经调查核实后,应向患方通报,将有关情况如实向分管院长报告。如为纯态度或纪律问题,则转交医院纪检监督部门;如初步判断医疗无过失,是由于病员及其家属缺乏医疗常识,或对医疗技术不理解应讲解的,则认真向患方做好说明工作,避免引发新的医患冲突;如初步不能判断是否存在医疗过错,必要时组织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及时召集院内专家级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争议事件进行定性,并确定处理意见。

4、当院方将讨论结果及处理意见传达给患方时,当事科室主任及当事人必要时应共同参与,医患双方对处理结果无异议的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通过行政部门处理或司法途径解决,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5、发生医疗过失行为的,所在科室负责人或其他医务人员应立即采取有效补救措施,有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由医务科负责组织有关专家,及时对患者进行抢救治疗,避免或减轻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

6、发生医疗争议时,对患方不能复印的医疗文书,对疑似引起不良后果的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物品,应当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和启封,由医务科负责保管。篇3:2013年度医疗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xxx2013年度医疗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为保障我院医疗安全,预防医疗纠纷减少医患矛盾和争议结合我院实际特制订,《医院2013年度医疗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一、医疗安全年度目标

1、医疗投诉纠纷年发生率(年医疗投诉纠纷总人次数/年门诊住院总人次数)≤2/万(人次);

2、医疗投诉纠纷年结案率百分之百;

3、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例数<5 件。

二、医疗安全工作重点

工作重心由事后处理转为事前预防和医疗安全过程控制,切实将医院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落到实处,从源头上控制医患纠纷,减少安全隐患。

(一)严格依法执业,切实做到依法办院,依法管医,合法行医。

1、依法取得并及时变更和校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院按照卫生行政部门核定的新增或变更诊疗科目执业。

2、强化医务人员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培训学习,严格临床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质资准入和技术准入管理,严厉禁止超范围、跨专业、超能力执业。实习生等须在上级医生的指导下开展诊疗活动,不准独立行医。所有医护人员服装穿戴整齐,配带胸牌上岗。

3、依法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对放射诊疗设备及其相关设备的技术指标和安全、防护性能进行定期校正,配备完整的放射防护器材与个人防护服用品。每年对影像科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并完善放射防护档案与健康档案。

4、聘请大连七院专家每季度到我院进行一次《精神卫生法》培训。

(二)进一步落实医院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1、落实培训学习,提高知晓率。年初开展一次全院培训并进行考核。对医院安全(不良)事件的概念、分类、上报率、报送时限等进行详细培训,让全体职工都有了解,提高知晓率。

2、加强检查督促,提高执行力。根据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及不良事件报告的要求,每周对临床各科室进行督促检查,按月汇总并反馈检查结果并纳入绩效考核。

3、加强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程序性和时效性。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发现医疗事故,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当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必须及时向医务科报告,医院(由医务科负责)按照一般医疗事故争议15天,重大医疗事故争议12小时,特别重大医疗事故争议2小时的时限上报行政管理行政主管部门。科室每月及时向医务科报告医疗安全情况,医务科每季汇总医疗差错事故发生情况向临床科室反馈,并向分管院长提交分析报告。

(三)加强医疗投诉纠纷预防处理。

1、应坚持以“预防为主”原则,各科室切实采取预防控制措施以有效防止医患纠纷的发生。

2、强化法律法规和医患沟通技能培训,通过分类、分期、分批培训,增强医务人员的五种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全院性医疗安全意识教育和卫生法律法规培训由医务科负责1年2次,卫技人员听课率达到90%。医务科负责采取岗位培训、住院医师制度化培训、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等手段以提高医疗技术和业务水平为目的的医疗质量教育。院办、党团组织负责开展普法宣教和职业道德教育。各部门互相配合、各司其职,共同做好医院安全教育工作。医务科要利用每周五大交班组织学习。

3、进一步规范医疗投诉纠纷的登记、报告、讨论、分析、总结及责任追究等工作。

4、完善医疗纠纷“大调解”机制,密切与调委会的沟通协调,

密切与卫生、公安、司法、保险等部门联系,及时妥善处理医疗纠纷赔偿和理赔工作,切实降低医院和个人经济损失,杜绝重大群体性恶性医闹事件发生。

(四)强化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职能,定期开展医疗安全大检查,定期召开医疗安全专题会议。

1、医院每季度召开一次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会议,科室每月召开一次医疗安全小组会议,确定各种医疗纠纷处理意见,分析研究不安全因素,督促各项安全制度落实及时提出整改措施,要有书面记录。

2、科室应加强日常质量安全自查,职能科室每月一次检查各科室医疗制度落实情况,并汇总反馈给科室,安委会每季度开展一次安全大检查,及时通报医疗安全信息,提出整改反馈意见,科室每季度要进行一次医疗不安全因素自我分析、评估、总结。

3、护理部每周五下午组织所有科室护士长查找科室隐患。

(五)加强重点科室、重危病人、突发性事件等各类事件的应急预案管理。

对于重危病人、医疗高风险度的重点科室以及突发性事件要进行医疗安全防范,如救护车事故、医患打架、患者院内自杀等,做到提前预防,发生事件立即做出反应并能有效解决。

(六)强化医疗纠纷调解,进一步明确处理程序,进一步规范管理。

1、医务科配备专职医疗服务监控人员,接受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服务的投诉,认真听取患方的意见,做好受理投诉记录,向其提供咨询服务,告知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程序:解决途径、患者应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营造诚信、公正、合理、相互信任、理性解决争议气氛,为协商解决创造条件。

2、医务科受理投诉后,要做必要的核实、调查,告知当事医务人员和科室。要求当事医务人员就该医疗事故争议向医务科提交书面陈述和答辩材料,对整个医疗过程是否存在过错以及患者

提出的问题和不理解的地方予以说明、解释。当事科室医疗安全监督小组负责组织科向讨论,讨论后就该医疗事故争议简要诊疗经过。目前状况、目前采取的救治措施,患方要求科室初步意见(包括责任说明、原因分析、防范整改措施,当事责任人员科室对解决该纠纷的处理建议)提要书面报告。

3、对于患者投诉,经调查核实后,应向患方通报,将有关情况如实向分管院长报告。如为纯态度或纪律问题,则转交医院纪检监督部门;如初步判断医疗无过失,是由于病员及其家属缺乏医疗常识,或对医疗技术不理解应讲解的,则认真向患方做好说明工作,避免引发新的医患冲突;如初步不能判断是否存在医疗过错,必要时组织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及时召集院内专家级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争议事件进行定性,并确定处理意见。

4、当院方将讨论结果及处理意见传达给患方时,当事科室主任及当事人必要时应共同参与,医患双方对处理结果无异议的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通过行政部门处理或司法途径解决,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5、发生医疗过失行为的,所在科室负责人或其他医务人员应立即采取有效补救措施,有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由医务科负责组织有关专家,及时对患者进行抢救治疗,避免或减轻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 xxxx人民医院医务科 二〇一三年一月篇4: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计划 2013年度年度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

方案

为落实医疗核心制度,确保提高我科医疗质量和安全、保证病历书写的内

涵质量及医疗指标的完成,拟定本年度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计划:

一、强化思想认识,持续发展: 医院成立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小组。 医院设立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小组医务科主任、质 控科主任、院感科主任、护理部、科教科主任、药学部主任、医技及各临床科室

科主任、护士长及科室质控员继

续抓好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每季召开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病历质控小组会议、院感小组会议,护理管理小组会议,医疗安全小组会议等,规范管理、规范医疗行为。使我科每个工作岗位都能努力工作,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促进科室持续发展。

二、明确科室医疗、主要工作指标,努力完成

1、病床使用率≥92%

2、平均住院日≤14天

3、入院三日确诊率≥90%

4、术前平均住院日≤4天;

5、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0%

6、住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5%

7、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0%

8、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0%

9、三基考核合格率≥85%(80/100分)

10、门诊病历书写合格率≥90%(90/100分分以上)

11、甲级病案率≥90%,无丙级病历

12、医疗设备,仪器完好率≥90%

13、急救仪器,药物完好率=100%

14、抗菌素使用范围80%,抗菌素限制使用率

15、手术>250台 。

三、完善科室医疗质量考评工作,实施规范化的质量管理,制定考评标准,每月由质控员进行检查,做好总结反馈工作。

1、参照二级医院评审标准及三好一满意的评审标准,对科室的每月工作情况,认真评分,结果与奖金挂钩。

2、健全、落实各种医疗制度,要求各种制度执行记录规范,项目齐全。医疗组严格执行三级查房制度,入院48小时内主治医师查房,一周内主任查房,术前,术后上级医师查房,重病人随时请上级医师查房,病重自动出院请上级查房,重病人值班医师查房后作好病程记录。加强知情谈话制度管理,非手术病人入院内72小时谈话,手术前、中、后谈话,植入谈话,危重时随时谈,特殊诊疗操作、治疗、用药谈话,输血同意谈话,麻醉前同意谈话;严格执行病例讨论制度、

会诊制度、手术审批及手术权限制度、交接班制度等。各科每月召开会议,对存在问题分析,整改,持续改进。

四、认真做好医疗文书书写管理工作

(一)强化病历书写者自我检查、科室病历质量小组(相关质控人员)监控。科室病历质控员每月对病区进行环节及终末病历质量检查,培养每个质控员的病历质量意识,加深检查者的感性认知,将检查结果及时传达到自己科内,避免同样错误发生,使被检查者引起重视,在第一时间得到反馈意见,实时改时,起到良性循环作用。、

(二)抓好病历质量的评价、实施奖惩结合制度 科室病历质控员每月对病区进行终末病历质量检查,检查存在问题及乙级、丙级病历上报质控办。相关科室的质控人员需及时上报检查结果,如连续不上报的则扣科室当月一定的考核总分,与科室奖金挂钩。促使大家重视并互相督促,避免和减少病历缺陷发生率,达到提高病历质量的目的。

(三)落实病历检查制度,突出重点 每周安排一次一个科室的业务查房,各职能科室相应检查重点: 医务科:

1、手术安全核查制度,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离开手术室前核查,准备切开皮肤前的核查,规范书写手术安全核查书。

2、“危急值”报告登记,护理人员及时报告医师,医师及时处理并记录。

3、知情同意制度方面谈话:手术病人术前、术中、术后的谈话制度,植入病例的谈话,非手术病人72小时谈话,患方签字的及时性、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前的谈话;病情危重告知;被授权于病案签名的一致。

4、手术分级动态管理、考核、授权等

5、每季医疗不良事件的分析。 质控科:

1、对住院>30天的患者,做大查房重点,核查有无评价记录。对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各瓶颈环节等候时间的措施进行逐一核查,落实各项措施。

2、抽查危重病人的上级查房记录,值班医师查房记录,病危通知书,抢救记录等。

3、落实术前病情评估制度与术前讨论制度 ①在术前完成病史、体格检查、影像与实验室资料等的评估。 ② 患者术前病情的评估的重点范围 ③手术风险评估 ④术前准备 ⑤ 临床诊断、实施手术方式 ⑥ 明确是否需要分次完成手术等。⑦ 检查病历记录情况 ⑧ 对相关岗位人员进行培训及培训记录。

4、病例讨论(疑难、死亡、术前、出院病例讨论记录)。

5、病程记录方面。包括三级查房制度、病程记录记载要求对检查、化验的分析并合理用药、处置等。加强首次病程录的内涵。重点检查鉴别诊断诊疗计划的内容。疑难病历、死亡病历讨论书写的检查。会诊及转诊记录及时性、完整性。

6、病历质量管理:①归档病历的评分;②讨论病历的书写。

输血科:输血管理制度,包括输血前申请、备血情况、化验项目、申请单书写全面;输血前签署患方输血同意书;合理用血,输血前后的病程分析记录。 药学部:合理用药,包括抗生素专项治理和用药的情况分析及病情处置等。 科教科:科室的业务学习及三基三严考核管理及科室的教学管理。

五、定期召开质管小组会议,及时反馈,总结。每次检查后及时反馈科主任,病历检查

及时反馈书写医师,每季检查的存在问题以季度书面总结报院长,并在每季召开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反馈,在会上要求各位把科室存在问题提出大家讨论,提出整改方案,以持续改进。

xx医院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考核标准及考核办法

为落实医疗核心制度,确保提高我科医疗质量和安全、保证病历书写的内涵质

量及医疗指标的完成,拟定本年度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计划:

一、强化思想认识,持续发展: 医院成立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小组。

医院设立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小组

控科主任、院感科主任、护理部、科教科主任、药学部主任、公卫科主任、医技技、 药剂质

科主任、护士长及科室质控员继续抓好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每季召开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病历质控小组会议、院感小组会议,护理管理小组会议,医疗安全小组会议等,规范管理、规范医疗行为。使我科每个工作岗位都能努力工作,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促进科室持续发展。

二、科室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与纯净奖金挂钩,全院的各科室的纯奖金总分为100分,各科室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分数见附表一:

三、按照2013年度年度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方案将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分别由医务科、质控科、护理部、药学部、公卫科、科教科、输血科跟据各科室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情况进行考核,各职能科室的考核分值如下见附表二。

四、各职能科根据各自的要求制订考核的标准。

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 附表一: 篇5:2015年度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计划

南川区东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5年度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计划

为落实医疗核心制度,确保提高我科医疗质量和安全、保证病历书写的内涵质量及医疗指标的完成,拟定本年度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计划:

一、强化思想认识,持续发展 科主任、护士长继续抓好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每月召开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病历质控小组会议、院感小组会议,护理管理小组会议,医疗安全小组会议等,规范管理、规范医疗行为。使我科每个工作岗位都能努力工作,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促进科室持续发展。

二、明确科室医疗、主要工作指标,努力完成

1、病床使用率≤92%

2、平均住院日≤8天

3、入院三日确诊率≥90%

4、术前平均住院日≤3

5、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

6、住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5%

7、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0%

8、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0%

9、三基考核合格率>95%(80/100分)

10、门诊病历书写合格率≥90%(90/100分分以上)

11、甲级病案率≥90%,无丙级病历

12、医疗设备,仪器完好率≥90%

13、急救仪器,药物完好率=100%

14、抗菌素使用范围80%,抗菌素限制使用率

15、手术250台

三、完善科室医疗质量考评工作,实施规范化的质量管理,完善考评标准,每月由综合督导小组进行进行检查,做好总结反馈工作。

1、参照中心“综合督导考核标准”,对科室的每月工作情况,认真评分,结果与奖金挂钩。

2、健全、落实各种医疗制度,要求各种制度执行记录规范,项目齐全。医疗组严格执行医师查房制度,入院48小时内主治医师查房,一周内主任查房,术前、术后上级医师查房,重病人随时请上级医师查房,病重自动出院请上级查房,重病人值班医师查房后作好病程记录。加强知情谈话制度管理,非手术病人入院内72小时谈话,手术前、中、后谈话,植入谈话,危重时随时谈,特殊诊疗操作、治疗、用药谈话,输血同意谈话,麻醉前同意谈话;严格执行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手术审批及手术权限制度、交接班制度等。各科每月召开会议,对存在问题分析,整改,持续改进。

四、认真做好医疗文书书写管理工作

1、强化病历书写者自我检查、科室病历质量小组(医务科)监控。科室病历质控员每月对病区进行环节及终末病历质量检查,培养每个质控员的病历质量意识,加深检查者的感性认知,将检查结果及时传达到自己科内,避免同样错误发生,使被检查者引起重视,在第一时间得到反馈意见,实时改时,起到良性循环作用。

2、抓好病历质量的评价、实施奖惩结合制度 科室病历质控员每月对病区进行终末病历质量检查, 检查存在问题及乙级、丙级病历上报医务科。相关科室的质控人员需及时上报检查结果,如连续不上报的则扣科室当月一定的考核总分,与科室奖金挂钩。促使大家重视并互相督促,避免和减少病历缺陷发生率,达到提高病历质量的目的。

3、落实病历检查制度,突出重点

每月检查重点安排如下: 1月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医疗核心制度核查,规范书写手术相关文书严格执行医疗核心制度。 2月份:“对住院>30天的患者,做大查房重点,核查有无评价记录。对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各瓶颈环节等候时间的措施进行逐一核查,落实各项措施。 3月份:检查第一季度的各种种讨论病历(疑难、死亡、术前、出院病例讨论记录)。 4月份:输血管理制度,包括输血前申请、备血情况、化验项目、申请单书写全面;输血前签署患方输血同意书;合理用血,输血前后的病程分析记录。 5月份:抽查危重病人的上级查房记录,值班医师查房记录,病危通知书,抢救记录等。 6月份:落实术前病情评估制度与术前讨论制度

1、在术前完成病史、体格检查、影像与实验室资料等的评估。

2、患者术前病情的评估的重点范围

3、手术风险评估

4、术前准备

5、临床诊断、实施手术方式

6、明确是否需要分次完成手术等。

7、检查病历记录情况

8、对相关岗位人员进行培训及培训记录。 7月份:①谈话制度方面。手术病人术前、术中、术后的谈话制度,植入病例的谈话,非手术病人72小时谈话,患方签字的及时性、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前的谈话;病情危重告知;被授权于病案签名的一致。

②第二季度讨论病例(疑难、死亡、术前、出院病例讨论记录)。 8月份:合理用药,包括抗生素专项治理和用药的情况分析及病情处置等。 9月份:病程记录方面。包括三级查房制度、病程记录记载要求对检查、化验的分析并合理用药、处置等。加强首次病程录的内涵和及时性。重点检查鉴别诊断诊疗计划的内容。 疑难病历、死亡病历讨论书写的检查。会诊及转诊记录及时性、完整性。 10月份:①归档病历的评分;②讨论病历的书写。 11月份:手术分级动态管理、考核、授权等。 12月份:一年来医疗质量与管理总结,巩固成绩,改正缺点,持续改进。

五、定期召开质管小组会议,及时反馈、总结。每次检查后及时反馈科主任,病历检查及时反馈书写医师,每月检查的

存在问题以季度书面总结报院长,并在每季召开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反馈,在会上要求各位把科室存在问题提出大家讨论,提出整改方案,以持续改进。

医院医疗安全工作计划

医疗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医疗质量安全工作计划

医疗工作计划

医疗安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