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推荐阅读3篇

推荐信 时间:2022-11-06
【www.wendang123.cn - 推荐信】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推荐阅读3篇,以供参考。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推荐阅读3篇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推荐阅读1

  探讨如何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之中

【摘要】本文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简单阐述,说明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教育的必要性。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入手,讨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并对教育的关键要点进行总结,希望本文能够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贯穿于每个学段的教育内容,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个人素养,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渗透教育,同时使学生了解我国国情、政治面貌以及世界局势等。通过这些教育,使学生明确国家发展情况、社会发展趋势,能够清楚地找准自己的位置,在为社会发展做贡献的同时,实现个人发展目标。对于高职院校教育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够提升高职学生的个人素养,同时对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学校的整体建设等都有积极作用,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思想政治课教师以及各个班级的辅导员、学校的党政工作人员,全体高职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通过思修课、时事政治课等课程学习与国家政治、世界实事相关的内容;通过学校党政工作以及辅导员的日常教育,达到思想发展的目标。这是大多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结构和路线,但是,这样的教育模式与现今学生的思想发展并不完全符合。一方面,学生容易受到互联网环境的影响,对于思政课和党政教育的很多内容,接受度并不高;另一方面,学校思政教育对学生个人人格发展的关注特别少,没有将思政教育内化成学生的个人特征,而是作为一种“教学?热荨鼻考痈?学生,教育的效果有待提高。

(二)中国传统文化应用的必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积淀和传承留下来的中华文明之核心。传统文化涉及到个人生活、个人发展以及对社会的态度、家国信念等各个方面,接受并继承传统文化,是先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式,通过社会行为而内化成个人特征,通过个人特征的的集体化展示,形成民族精神。无论从内容方面,还是从教育途径方面,传统文化都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既符合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要求,又能够展现出充分的教育效果,值得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进行应用。

  二、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一)扩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合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不失为一个良好的途径。目前高职院校思政政治教育的内容直接取自教材,教材上有什么内容,教师就讲哪些内容。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针对大学一年级学生,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对他们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等。课本上的举例内容以及观点大多都是建国前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个人事迹,这些事迹虽然具有明确的教育意义,但是,对于高职学生来说,理解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在于目前的生活环境与书本中的存在很大不同,社会观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时候,教师应该主动对思政教育内容进行扩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与教学目标相关的内容,不仅能够使学生更能够理解我国社会传承已久的家国精神,更能够将优秀文化利用在当今的生活当中,形成良好的思想态势和正确的政治方向。我国传统文化典籍中有很多可用于思政教育的内容,例如,孟子所说“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老子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就是教导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同时也要努力做好当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爱国主义最好的体现;根据学生实际以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积极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以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目前高职院校选择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课堂教育为主;党政工作对国家政策和会议精神的传达,以宣传类的活动为主;辅导员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日常的观察以及对学生的沟通和说服教育为主。这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只能做到从表面上推行思政工作,并不能保证思政工作真的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发展中。中国的传统文化重视个人的素质发展,无论从外显的行为上还是从内在的心理层面,都应该表现出较为一致的思想状态。因此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号召,也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个人情怀。要做到这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需要进行改进,参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升华以及传承的过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策略。首先,从学生角度来看,以个人的性格特征为教育的中心,有些学生在集体荣誉感方面感受性较强,有些学生更重视个体的发展,教师可以将这两部分学生组织起来,举行辩论会,请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引经据典,分析集体荣誉感和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以此形成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其次,从学校环境的角度看,中华传统文化蕴含在生活当中,形成了很多与民族精神相关的纪念日以及节日。高职院校可以利用节日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例如,在端午节组织学生进行缅怀屈原,学习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活动,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三)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

  无论是个人素养的发展,还是高职学生集体的成长,都应该表现在高职学生在校生活以及毕业后的就业当中,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突出实践性,而中华传统文化中,有诸多关于个人以及集体活动中的行为指导,可以在高职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中予以验证。以高职学生的实训为例,在企业实训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遵守企业管理规则,需要积极发挥个人能力,同时展现出个人的优秀素养。这些都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明确的表现。《弟子规》的“出则悌”篇,可以作为高职学生进入实习岗位,怎样听从企业指导者以及老员工教导的准则,辅导员和职业指导教师,可以将这部分内容作为职业指导教育的“基础理论”,在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使学生在实训中践行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表达的积极价值,通过指导教师以及企业的评价,反思自己的行为,进而形成合理的处事态度。这是高职学生思想发展的表现,也是思政教育工作有效的表现。又如,很多高职学生在毕业时都会面临着较为明显的就业选择困难,面对应聘失败也很容易灰心丧气,这时候,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其中“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精神,以及“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道理,都能够为学生择业以及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帮助,有利于学生的思想发展,也有利于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的发展。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

  教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要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素质,就必须提高教师的优秀传统文化素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突出,社会价值观念多样,高职院校学生涉世未深,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和观念的影响,高职院校教师同样也面临各种价值观念的影响,再次情况下,教师更应当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夯实自身优秀传统文化基础,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才能恰当地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是优秀传统文化能够真正起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作用。另外,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并非将传统文化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仍需注意学生的个性特征与传统文化的内容是否相符合,做到“因材施教”,才能使高职思政教育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高职学生、发展高职教育之必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参与,使高职思政教育的有效性提高,并且,能够通过渗透教育的方式,搭乘学生的内在和行为共同发展,值得各高职院校进一步实践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郭丽君.如何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J].学园,2017(01):125-126.[2]谢一贝.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分析[J].纳税,2017(10):102-103.[3]王福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J].才智,2017(04):105-106.[4]刘海珍.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意义[J].新西部,2017(09):120-121.[5]李志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5(09):115-117.[6]舒维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02):108-109.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推荐阅读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价值,并分析了大学生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7-109-2

  0 引言

  优秀文化的含义,不是指这种文化有多高的科技含量,有多丰富的文化内涵,能让人获得多少荣誉、多少钱财,而是指文化的内容能够被全社会绝大多数的人所认可、同意,并能够自觉的按照文化所蕴含的内容去实施行动、影响他人,这样一种文化才是优秀文化。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就是中国几千年历史文明积累形成的优秀文化。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帮助大学生认识祖国的优秀文化内涵,培养大学生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得大学生能够迅速有效的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进而把大学生培养成一个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价值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包括思想意识、道德标准、价值观念、伦理纲常、科学艺术、为人处世等多个方面,因此,对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文化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经验中获取的,因此具有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可以让大学生体会到不同的教学方法,增强大学生主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颠覆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被这种方式所吸引,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帮助大学生培养浓厚的爱国情感

  在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形成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忠君爱国、为国捐躯、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正是由于这些英雄事迹的出现,才使得我国传统优秀文化更具有吸引力。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使大学生树立了责任意识感,还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进而将这种爱国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投入到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学习中。大学生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传统文化意识淡薄

  当前,由于西方文化的渗透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当代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薄弱,相关数据表明,当前60%的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兴趣低下,30%的大学生认为优秀传统文化可有可无,只有10%的大学生喜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代大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节日、饮食和文化等方面。从节日方面看,很多的大学生不喜欢过中国传统的节日,比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而对于一些西方的节日,如情人节、圣诞节、复活节等,却极度重视;在饮食方面,很多的大学生更喜欢肯德基、麦当劳、德克士里的牛排、汉堡等西方食物,而对于中国的粽子、月饼等传统食物却不知道它们的由来;在音乐文化方面,现代的大学生更喜欢听从西方传入的摇滚音乐、喜欢看西方的大片,而对中国传统的红色大片和经典音乐却不感兴趣。这些现象充分说明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淡薄,急需加强。

传统文化知识匮乏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传统文化知识匮乏。当前大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除了要学会课堂中基本的专业知识之外,还要为日后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他们除了阅读必须的书籍之外,很少阅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名著和文学作品。据调查显示,在采访的大学生中,有60%的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很少阅读”,有30%的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存在抵触心理,仅有10%的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很感兴趣,通过这些调查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匮乏。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

  要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要抓住课堂教学环节,因为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方式。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要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学科教学之中,要开设专门的传统文化课程,制定专门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其次,要将思想政治课程作为大学生进行传统优秀文化学习的载体,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增加传统文化教学的比重;最后,要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其他学科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各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学习到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几率。

搭建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媒体平台

  当前,随着电子和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交流的不断加快,大学生在网络上面能够获得的知识越来越多,网络信息知识对大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团体,学校和教师不能固步自封,而是应该与时俱进,结合现代社会电子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建立和采用新的教育实施手段和教育平台。例如,当前多数高校都有校内局域网,高校可以在校内局域网上建立一批专门的网站,并大力投入人力、物力和精力将这批网站做精做实做细,用于大力发展推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并引导大学生通过这些网站不断学习传统优秀文化,以达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也要不断改进方式,推陈出新,不断开发出大学生感兴趣的教育模式,甚至可以借用微信、微博、QQ等大学生用的比较多的网络软件作为教育平台,在互相的网络交流中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得大学生在娱乐和交流中不自觉的对传统优秀文化进行了解学习,以达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塑造合格的、优秀的大学毕业生。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师队伍建设中

  将优秀传统文化贯彻到大学生日常生活之中的是高校教师,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具备实施合格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具有强大的综合能力素质。首先,要提高教师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教师只有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学习,才能将更深刻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在大学学习和生活中,教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对高校教师的传统文化知识培训;其次,教师要正确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重要性,要在日常的培训中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比重,提高高校教师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

  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要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的方方面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可以通过以下形式开展:一是,可以开展学术讲座,比如可以开展“国学经典”专题报告会,增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二是,开展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读书活动,指导学生利用自己的时间进行优秀书籍、经典名著的学习。另外,还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文艺活动,比如爱国歌曲演唱比赛、歌咏比赛、文艺演出、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在参加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既可以享受到活动的乐趣,也可以学习到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三是,可以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一些主体教育活动,比如,在中国传统的节日期间或是重要的历史事件之日,邀请一些专家教授或是英雄模范讲授一些有意义的历史事件,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以这些英雄人物的行为规范自己的言行;四是,还可以开展一些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体的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够与实际的行动联系起来,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结语

  总之,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适应了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大学生思想道德意识的提高,进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 考 文 献

[1] 王东明,刘姬冰.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01):5-8.[2] 陈小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5(06):52-56.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推荐阅读3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王 毅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这中间蕴含着许多优秀的德育思想和人文精神,这是我们十分宝贵的财富。新时期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重视发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重新审视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充分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1、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命题,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做出了科学界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成分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行不悖、互相促进。20世纪以来,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经历了一个从非理性到理性的过程:五四运动中,我们对传统文化采取了完全批判和抛弃的态度,激进的告别传统;“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空前的摧残,最终酿成了一系列的恶果,造成了“断裂的一代”、“西化的一代”。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生中出现缺失、断层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逐步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认识到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只有秉承“扬弃”的辩证态度,取其精华加以继承,才是正确的。今天,党中央又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命题,而优秀传统文化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促进建设合适中国实际的、能够形成国人共识的、反映中国现实发展的、引导中华民族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体系。中国传统文化蕴涵很多极有价值的人文科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和西方先进思想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形成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认同感,有利于激发民族自尊心。通过心理上的认同、感情上的拥戴、行为上的遵守,形成同心同德的社会整合力量,推动全社会共同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的构筑。

  2、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突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难点的需要

  我国社会正处于重要的历史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全球化、网络化再给我们带来丰富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很多矛盾和问题。过去的一元化观念体系被解构,多元文化结构、多元价值观念体系、多元利益群体正在形成,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如何增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国传统文化是典型的德性文化,其中许多优秀成果对于克服现代社会的精神危机具有启示和借鉴作用。1988年1月,全球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举行会议后发

  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中国传统文化关注人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的人文精神,对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处理好当今世界工业文明与伦理道德的工融共生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应从中充分汲取养分。传统文化在修身、求学、立志、解决心理危机方面,以及改善人际关系方面都有非常精辟的见解,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人生理想和道德修养内容,对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都是很好的借鉴,是我们开展德育工作的好素材。我们可以通过借鉴、继承和转化,阐释与发扬传统文化,充实德育内容。同时,传统文化是德育的重要载体,将德育目标、内容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融传统文化教育于德育之中,增加德育的人文精神元素,改进教育方法,变传统灌输式教育为启发性教育,可以极大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科学性和针对性。

  3、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展开素质教育的需要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大学生,首先要有健全的人格,要懂得做人。大学教育要回归人的教育,要用人类心灵积累起来的具有永恒价值的文化成果灌溉人心,以培植人的德性。素质教育应是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为根本,以提高文化素质为基础,全面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教育。其内在要求是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关注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在素质教育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是灵魂。素质教育必须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既具有丰富的人文思想内涵、又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素质教育的宝贵资源。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自身的教化和塑造,重视人文教育。如何实现人格完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一主题,这与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是相吻合的。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引导学生最求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1、道德观教育——以“修身”思想完善自我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自我道德修养的完善,主张人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律己修身,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过自身修养和学习成为高尚的人,然后才能治理国家。《大学》载:“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人的生存与发展首先要通过修身,实现身心的和谐。孔子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也就是说,要通过自我检查和监督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人格修身的方法有很多,如“吾日三省吾身”、“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慎独”、“兼听”等。此外,诚信对于一个人的修为是非常重要的,“信则人任焉”(《论语·阳货》),“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即讲诚信别人才能与你交往、共事。孟子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荀子说:“君子养心莫过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周敦颐言:“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诚信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被社会所认可的标志。这些思想

  对于当代大学生完善自我修养,塑造理想人格,树立诚信意识,向真、向善、向美,培养高尚的人格、情操都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中国哲学史专家成中英先生认为,孔子以一种自我修养及精神成长的历程给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发展和完善人的心灵与精神的具体范例。

  2、人际观教育——以“和谐”理念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推崇“仁爱”,所谓“仁者爱人”。讲究“和谐”,是传统文化“仁爱”思想的核心。“和”是中国文化普遍追求的一种状态和境界。先秦儒家把宇宙看成是个大和谐。用“和”的理念来处理个人与他人、自然的关系有三个层面:第一、对于个人,要通过修身,追求自我内心和谐。强调个人与群体的统一性,一方面,承认个人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另一方面,强调个人存在和发展应该同个人、群体的存在和发展统一起来,使双方处于和谐关系中,而不应分裂与对抗。第二、对于他人,强调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关爱、互相爱护。“仁爱”就要礼让、爱人、尊亲、互助、谦虚;与人为善,推己及人,“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求同存异,崇尚“以宽厚处事,协和人我”的理想人格。第三,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维持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达到“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主体与客体,人与外在的世界应处于和谐一体、相互沟通的状态,中国哲学追求的最高境界也就是“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和谐的文化精神,对于缓解现代化社会的人文危机和精神危机,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自身的真正和谐共处,都具有重要作用。我们要通过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的理念教育,培养学生树立和谐社会观及达到和谐人格,拥有博大的胸襟和仁爱思想,成为性格健全、富有爱心的人。

  3、人生价值观教育——以“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精神构筑理想信念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进取、刚健有为的民族精神。在这种民族精神下,构建了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奋斗的理想信念,正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些言论,突出表现了中国古代文士注重人格修养的高尚情怀。而儒家“时穷节乃见”、“君子固穷”等人生信条,则要求一个人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尤其要保持特立独行的品节操守。孟子还认为,一个品节高尚的人必须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人格操守正是我们民族自强自立、不屈不饶精神的集中体现。我们应该用这些精神鼓励和教育大学生自强不息、奋发向上、不畏艰辛、有所作为,养成自立、合作、勇敢、乐观、进取的良好品质。

  4、义利观教育——以“尚群为公”对待公私关系、义利关系

“仁、义、礼、智、信”贯穿于中华传统美德的整个发展历程,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观。它是中国人安身立命、为人处世、成就事业的道德根基。它重视个人道德品质的锤炼,重视社会道德规范的践行,重视整体利益价值的追求。以群体、集体、整体为本位是中国传统文化一贯的价值取向。“大公无私”、“天地至公”、“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充分体现了“尚群为公”的整体主义精神。而且在义利关系上,传统文化重义轻利,义先于利,但并不完全排斥利。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可见孔子并不排斥对利益的追求,只是要求“以其道得之”,“见利思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的利益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但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只重个人利益,漠视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情形;自我心中、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盛行;部分人道德观淡漠,义利不分,缺乏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在大学生中开展“为公”、“义利观”教育,就是要指导大学生摆正个人、国家、民族的关系,加强公民意识、国家意识、民族意识,把个人的命运和国家发展、民族前途联系起来,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责任感的人。

  三、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路径

  1、在课程教学中设置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

  课堂教学有利于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的传授和教育,这是对大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最直接、最迅捷的手段。目前,各高校仅是开设了一些公共选修课程,部分学校甚至未设置相关课程。这不利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普及,导致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的贫乏。所以各高校有必要开设专门的必修课程,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专门安排讲授传统文化的内容。课程范围包括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思想、古典诗词欣赏等,使得大家对传统文化有全面、系统、深刻的认识和学习。同时,加强师资培养,引进专门的研究教学人员;对学生工作者进行专门培训,提高其在传统文化上的修为,使其在日常思想教育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加入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用传统文化教育学生。比如,讲到人际关系处理时,教育学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等,即对自我合理节制,对他人施以关爱。

  2、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因素

  校园文化建设是隐性德育课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该充分发挥隐性和显性德育课程的价值互补作用。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在校园文化中有意识地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因素,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底蕴,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目前,受网络文化、快餐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冲击,校园文化也出现了一些异化现象,如缺失道德理性、审美价值和思想深度;部分大学生出现浮躁心态,丧失了艺术的崇高感和对现实的责任感。所以,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校园文化的品味与深度显得尤为重要。以中山大学为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非常注重吸收岭南文化的优秀因子,注重建设自由、民主、独立的校园文化氛围,注重人文景观建设,在各项具体活动中也充分融入岭南文化的特色,开设中外优秀文化讲座、岭南文化欣赏、戏曲欣赏等,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3、通过社会实践感受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实施疏导、自我教育、自觉服务等德育功能。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充分重视社会实践的作用,如组织大学生参观、考察一些重要的传统文化景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此过程中,让大学生自觉地感受和体验其中的人格精神、爱国主义情怀,使这种人格精神对其产生潜在而深远的影响。

  4、通过校园媒体宣传优秀传统文化

  为大学生创造各种与传统文化接触的机会,让他们在校园中能经常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比如,在宿舍或教学楼铭刻历代先贤的古诗词、修身立德的短句,在校园刊物上、网上开设专门的传统文化学习栏目,开展阅读优秀传统文化名著活动,等等。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