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神剧创作探讨

综合文章 时间:2020-05-16
【www.wendang123.cn - 综合文章】

近年来,一些电视台播放了新一代抗日剧。有一些夸张和震撼的情节。有“手撕鬼子”、“扔石头飞机”、“一敌百”等无数诡异的画面。这让无数中国人在想:我们看的是中国的抗日剧还是美国的科幻片?

诚然,这样的抗日剧极其离谱,完全没有历史感和理性。所以网友戏称它为“抗日神剧”,把抗日战争的人民和抗日战争的历史演得那么精彩,人不像人,历史不像历史。

一位西方哲学家曾经说过,一个民族不尊重历史,历史也不会尊重。站在民族的立场上,抗日战争作为民族的记忆,应该唤起先辈们用生命抗争的历史,而不是荒诞的戏谑;应该赢得后人的尊重和崇敬,而不是一阵轻蔑的笑声。抗日剧,让沉重的历史感荡然无存,让民族的记忆逐渐淡薄,最终留下的,也只是一个让后人嘲笑的笑话。中国的现代世纪充满了屈辱和欺凌;抗战以来的八年里,几千万人用鲜血换来了新生。但是现在,国家的苦难已经被用来让人发笑,作为商家攫取利益的手段。是不是很难过?崔永元花了两亿采访抗战老兵,追寻逝去的抗战记忆。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这是一首史诗,我们有责任记录下来,给后人完整的记忆。可见,抗日剧缺少的是对历史的责任感,对民族的责任感。其次,抗日剧也忽略了可贵的民族精神。日本大炮和飞机在中国肆虐的时候,中国人只能用小米和步枪还击。装备相差如此巨大,如果没有可贵的民族精神,还有什么可以支撑?而那些荒谬的情节,比如“手撕鬼子”,把胜利想当然,把过程演得那么精彩,把民族精神湮灭得那么彻底。一个国家的本质是什么,延续是什么,民族的珍贵是什么,传承是什么?

一位抗日老兵说,把敌人想得太弱智,就是对自己弱智。从理性的角度来看,抗日剧显然不符合常理。电视剧不是教科书,但也不应该超越理性,还是历史现实。当一段历史被呈现为非理性时,我们得到的只是艺术审美。其实是悲伤忽略了史实。这种审美只是暂时的,悲伤是持续的。审美越强,悲哀越大,持续的时间越长,甚至足以破坏一段历史的理性本来面貌。抗日剧是一种非理性的悲哀。当人们拆鬼子的时候,当石头炸飞机的时候,当一个人赤手空拳杀死上百个鬼子的时候,理性早就消失了。

所以,不管抗日剧是缺乏历史感还是不理性,总的来说都是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诚然,这不仅仅是某部电视剧或者某个领域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大发展,物欲横流,拜金主义盛行,几乎是全世界的现状。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各个领域的竞争非常激烈。相对于那些吸引人眼球、深受喜爱的剧,如古装、穿越、谍战,战争残酷、历史厚重的抗日剧往往更难创造市场。生存还是毁灭?生存之后,有一部剧。从这个角度来说,抗日剧的出现没有错。

但是,仅仅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就太偏了。毕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对于整个民族的历史和未来来说,戏剧的出现更多的是一种悲哀。一旦文学成为市场的奴隶,它就会不惜一切代价追求利益,那么文学就不再是文学;历史一旦成为金钱的附庸,就会竭尽全力创造财富。到那时,历史将不再是历史。一个民族一旦失去了文史,就不再是一个民族。

黑格尔说,事物存在,就有意义。从《神曲》的出现到发展,收视率屡遭唾骂却一路飙升。人们在讽刺戏剧时,往往忽略了本质问题:戏剧为什么能来?又为什么能存在?对神剧的批评有很多,但大多是无聊的时候好玩。好玩之后可以看着他们继续沉迷于暴力美学和非理性的乐趣。如果中国人真的站在国家正义的立场上,以历史的责任感和对理性的尊重来批判这部剧,恐怕它早就消失了。

所以说当代中国人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历史的尊重和对理性的最低认知,不如说戏剧缺乏历史感和理性化。这才是戏剧泛滥的真正原因。社会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是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欧美百年前是这样,中国现在也是这样。

因此,在现阶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为重要。在今天的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形成文明社会,培养文明人,这些抗日剧才会真正退出荧屏,真正具有现实合理性和丰富历史维度的抗日剧才会真正到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