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寇战役中宜昌官庄坡访谈

综合文章 时间:2018-02-09
【www.wendang123.cn - 综合文章】

在“七七卢沟桥事变”纪念日的前一天,笔者怀着对侵华日军的极大愤慨和仇恨,三次前往宜昌市夷陵区龙泉镇雷家畈村,对“官庄坡”战役的目击者和知情人进行了调查采访,并对现场的一些遗迹和遗址进行了调查和瞻仰。参考相关资料,现整理成书。一是缅怀抗日英雄,二是告诫读者不要忘记国耻

1943年,被半个国家占领的宜昌县(今夷陵区)抗日战争,和全国形势一样,处于相持阶段。驻扎在汉一公路沿线的侵华日军第十三师无法西进,于是在各个制高点修筑半永久性防御工事,等待战斗机。双莲寺、龙泉铺、压陵等前线日寇不时对两军对峙的前沿阵地和宋家嘴、雷家藩等缓冲地带进行骚扰和掠夺性突袭,使该地区人民遭受侵略者的强奸、流放和焚烧。当时国民党第75军驻扎在远安,边防部队分布在汾乡、白家坪、雷家藩。其中16个团设另一座山,一个营设白家坪,一个连设石板店,一个排驻天宝山。前哨站包括天宝山、堡和鹰嘴岩。日军离国军哨所最近,两边前哨相距只有七八里。两军小打小闹时有发生。过去日军占了上风。然而,今年3月24日,一个日军旅(约500人)全军覆没了一半,所有人拍手称快。

3月23日(农历2月18日)下午四点,国军炮兵在檀木岗布炮。当时有两个“路人”在那里看了一会就走了。附近的人估计今天明天会有战争,都准备进山逃生。但到了晚上,一些大炮没了,一切似乎都平静了。人家估计没问题。即使是半夜(其实是24日凌晨),驻扎在当阳双联寺的日军可能会得到侦探的密报,但他们还是悄悄来到我军阵地,想偷袭宝山和雷家藩。但是日本人哪里知道,国军早已打下了严密的包围圈,等着他们去死。

凌晨两点左右,日军一步骑着混编旅,从当阳赣西出发,经过枣树林岗,越过界岭,然后进入雅德河和杨嗣冲。日军一路平息,悄然前行。当他们进入国军第一埋圈的沙袋时,国军向沙袋制高点的敌军群猛烈开火,切断了他们的退路,迫使敌人前逃。日军一跃到官庄坡脚下,国军制高点上的重机枪、重炮和迫击炮就向日军密集的官庄坡东麓冲来,狂轰滥炸,顿时一百多具侵略军尸体躺在战壕里。日军指挥官清醒后,大吼大叫,命令手下夺取关庄坡制高点。国军在官庄坡只部署了一个班左右。如果被日军占领,天亮后会对国军造成很大威胁,所以要先加强关庄坡的实力。团部紧急命令一个连冲进去,但是已经来不及了。为了控制这个制高点,国军从早上五点开始进退,和日军肉搏到下午。国军一个叫孙的连长,带头奋勇作战,最后英勇就义。经过双方的反复交战,关庄坡终于落入敌手,中国军队牺牲了30多人。

24日上午,几十匹东方马,连同几十名日本骑兵,倒在官庄坡下的沟里。人压马,马压人,人血和马血汇成一片

24日上午,日军用马在一条溪沟边扛迫击炮,但还没来得及派上用场,马就被撞倒在地,国军立即派出几名抢枪兵。虽然牺牲了两个人,但枪还是被抢走了。关庄坡下,三个日寇正在挖战壕,国军的一发炮弹直直地落在他们身上,其中一个鬼子被炸成了两截,飞上了地面,而两个没死的稍微确定一点,其中一个扛着半截尸体仓惶逃走。10点左右,6个鬼子试图夺取博导岭下的一个小山头。国军机枪严密封锁了它的通道,迫使它躲在孙寿山土墙草地上的牛棚里。当国军发射燃烧弹时,它突然起火。没有一个鬼子逃出来,都被烧死在牛棚里。

24日晚,战斗停止,日寇死亡200余人,受伤20余人,战马30余匹,缴获武器弹药多件。战斗开始后,日寇逃跑了200多人,躲在于冲在杨斯的大房子里,不敢出来。国军本来可以把他们全部包围,但是这个房子里住着17个普通人,都在日军的控制之下。如果使用火力,必然会伤害人民,即使人民活下来,日军也会杀了他们。所以为了救老百姓,国军做出了让步,不遗余力。25日凌晨,躲在鱼枷大屋的鬼子从杨嗣冲手里溜出来,从宋家嘴逃了出去。

25日上午,国军打扫战场时,看到关庄坡上有鬼子在抵抗。他们在北方打机枪,在南方打步枪。国军派了一个排去进攻。结果只有一个半日本兵(其中一人受伤)在那里当困兽作战,子弹用光也不投降。他们被国民军枪杀了。

本来23日下午打下火炮是假象,是国军故意给日本间谍看的。间谍确定后,向上级传达信息,促成日军战败。

战役访问记:本文缅怀抗战英雄,告诫读者:不要忘记国耻,谨防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