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广东作文分析

综合文章 时间:2019-11-22
【www.wendang123.cn - 综合文章】

自主命题向全国卷靠拢

1. 与20xx辽宁卷作文接近,考查人文与自然的关系

今年的广东试卷题目是“以不同的方式感知自然,自然似乎近在咫尺,又似乎遥不可及”。卓越教育[微博]高考[微博]研究专家梁晓珺副校长分析,科技让自然直接出现在多媒体的虚拟景观中,结果是直接的,但却让人失去了体验过程和直接感知自然的快感。其实发现的奇妙在于探索,在于参与,在于体验。科技似乎让人们更接近自然,但也让人们对自然美的感知变得遥远;技术能代替人心吗?这和“科技改变生活?”20xx年辽宁卷有同样的效果。

2. 释出信号,向“全国卷”靠拢

形式上,今年高考作文延续了近几年新材料作文的趋势,可以从任何角度写,考生有话要说。在内容上,类似于20xx广东卷《黑白照片与彩色照片》中对科技与人文的讨论,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卓越教育考试专家梁指出,作为独立命题的最后一年,《广东卷》增添了一点国卷的味道。今年国卷适用省份从15个增加到18个,明年将进一步提升到25个,这意味着国卷需要肩负更大程度的“公平”,城乡考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所以我们仔细对比了20xx和20xx的广东作文题,发现科技作文大打折扣,更多强调的是人性和对自然的感知,更接近国卷的“审美”旨趣。即更加注重生命之美和人性之美,这是从独立命题到国家统一命题的过渡信号。

3. 写出审美深层讨论方得高分

根据广东高考20xx评分规则,梁晓珺指出了学生可以选择的几个角度,包括(1)走近自然感知美,(2)选择科学技术使自然感知更加准确和丰富,(3)比较过去和现在的自然感知方式。科技可以影响人们对自然的感知,但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审美视角。

没有优劣之分。想写好一篇文章,关键是看科技与人文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历史变迁,最后回到人文价值的深层次讨论。

4. 作文备考回归全国卷味道

作为高一高二的学生,需要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从材料中快速看到本质。对于明年广东省将纳入国家统一的命题,学生在备考时可以重点从生活中了解人性的真善美,以及作为独立个体的责任感。

(20xx广东卷)

看天空和云彩,可以测雨雪,但很难超出视力;打开电视,可以了解全球天气,但是看云的乐趣就少了。

走过森林,经常看到草长了,枝叶枯了,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只需轻点鼠标,我们就能知道生物的种类、迁徙和进化,但闻不到花和水果的气味,闻不到丛林的气味。

从感知自然的不同方式来看,自然似乎是“近”和“远”的。

要求:

1.选择自己的观点,确定自己的意图,自己做标题,风格不限。

2.不要脱离物质内容和意义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

4.请勿复制或复制。

附录1:与本题类似的历史考题

(20xx辽宁卷)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晚上两个人倚窗远眺。

“看,万家灯火,街道明亮,霓虹闪烁,太美了!”男孩说:“如果没有电,没有现代科技,没有高楼,我能往哪里看?”

老人点头,沉思地摇摇头。“不幸的是,th

编剧:不知道手机会不会让他觉得不可思议。

科学家:我同意手机是信息时代的象征。可以称之为掌上电脑。它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这位伟大的发明家感到新奇。

作者:手机的广泛应用对人们的沟通方式、思想、感情和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许这也是爱迪生始料未及的。

科学家和作家对手机有哪些想法和相似点?请从自己的角度、题目、风格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20xx湖北卷)

语文课上,老师讲到杜甫的《春望》“三个月的烽火之后,家书一条抵得上一吨黄金”,他感慨地说:“可惜我们现在很难看到家书,我怕家书的形式会消失。”

学生A:“没有,我大学的表弟经常给我写信。我觉得这种沟通方式是不可替代的。”

学生B:“信息技术如此发达,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都更加方便。谁还用笔写信?”

学生C:“即使你不用笔写信,也不能说明信已经不见了,只是信的形式变了。”

学生丁:“你这么说,什么变化比字母多?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很多东西都在悄悄改变。”

……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从任何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构思清晰,风格自定,自制标题;不抄袭也不抄袭。

附录2:20xx年广东高考作文评分细则

[评分标准和评分规则]

(a)符合问题的含义

审稿人根据“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来判断考生的作文是否在题意范围内。“一个中心”指的是“照片/技术”,这是一个核心概念;有两个基本点,一个是“人的记忆/情感”,一个是“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

从“内容”来看,“一个中心”主要指“照片”;从“意义”的角度来看,“一个中心”主要是指“科技”,也可以指其他类似的东西,如信件和邮件。但在谈科技等类似的东西时,要从照片入手,说照片是一种科技,或者说照片类似于某种东西:它的技术进步影响人的情绪。

1、符合问题的意思:

围绕“照片/技术”谈“人的记忆/情感”或“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符合主题。考生使用与材料内容类似的论点或例子开始写作也符合问题的含义。比如围绕“信件和电子邮件(快与慢)”或者“纸质阅读和网络阅读(少于多,慢与快)”谈论“人的记忆/情感”或者“人的生活方式/态度”,都是一种物质内容的对比。需要注意的是,仅仅指出“信件和电子邮件”类似于“黑白电影的数字技术”是不够的,还要说明“信件和电子邮件”与人的情感交流方式的关系或者对人的生活方式的影响。

2、基本上符合问题的意思:

如果你只在开头、结果或正文其他部分提到“照片/技术”,主体部分与“照片/技术”无关;或者只说“照片/技术”,不联系两个基本点中的一个,基本符合问题意思,内容会在第三节课打分。

3.偏离问题的意思:

离开“照片/技术”,只谈“人的记忆/情感”或“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是对题目的偏离。很多考生都抓住了材料中的两句话来写:“唤起许多不可磨灭的记忆”“珍贵的‘小水滴’可能会被冲淡”,但如果不接触“照片/技术”,就会偏离题目的意思。考生虽然在写作中引用了材料,但也引入了其他没有材料内涵的其他事物的其他概念进行对比,被认为偏离了问题的含义。比如黄金和生铁(少多贵便宜),乌龟和兔子(快慢)等。从“内容”和“意义”的角度来构思没有优劣之分,即从“内容”和“意义”的角度来构思是可能的。

(二)关于角度的选择

考生可以选择第一段文字,也可以选择第二段文字。他们也可以中和两段文字,重新选择角度。没有好坏之分。你可以从材料的内容或者材料的“意义”中选择。

1、第一段文字

参考角度:

(1)阅读黑白照片唤起的美好回忆,表达家庭、友谊和爱情。

黑白照片虽然容易褪色,但记忆是永恒的。

虽然黑白照片很少,但情感很丰富。

(4)黑白照片虽然模糊,但头脑很清醒。

黑白照片虽然老化,但情绪不会老化。等待

2、正文第二段:

参考角度:

(1)数字技术让生活更美好。

数码照片拉近家庭距离。

数字技术虽然快,但情绪可能会被冲淡。

数码照片优于黑白照片,体现技术进步。

数字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3.整合两端:

参考角度:

与过去和现在相比,情感淡化。

照片的变化反映了科技的进步。

技术影响人的生活态度。

(4)技术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技术影响人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