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生物教学设计评语3篇

综合文章 时间:2023-03-25
【www.wendang123.cn - 综合文章】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对初中生物教学设计评语3篇 初中生物教师课堂评价语,供大家阅读。

对初中生物教学设计评语3篇 初中生物教师课堂评价语

对初中生物教学设计评语1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反思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生物新教材学生课堂实验共30多个,这充分体现了生物教学大纲指出的“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努力创造条件,结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克服困难,完成大纲、教材规定的课堂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提高学生素质,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是我们生物教师的责任。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我在实验教学方面有以下收获:

(一)明确实验目的,激发学习动机

  心理学告诉我们,目的是人采取行动的结果,而动机则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动力。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实验效果就会很好。但是初

  一、二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对实验陌生。有的学生认为上实验课好玩,缺乏科学态度,有的学生认为升学不考,学习目的不明确,这些都给实验课组织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实验前除要求学生明确教材上的实验目,用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对病人患病部位的细胞组织等进行病理诊断,才能得出结论。没有科学手段会使病人误诊,严重时会危及生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同时介绍显微镜在工、农、医学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树立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兴趣,这样有利于克服组织教学难的问题。

(二)掌握实验步骤,规范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是学生动手规范操作的要领,只有理解、掌握才能规范操作,实验才能成功。因此实验前指导学生预习,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抓住每一步的关键词语串通于实验步骤之中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这样学生就达到了实验的目的要求,兴奋不已,终生难忘。

(三)教师精心引领,学生观察现象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是进行实验的基础,而对实验现象的认真观察,是达到实验的目的、探索实验结果的关键。但学生在实验中往往重视操作,忽视观察、分析。如在解剖鲫鱼的实验过程中,学生认为解剖完了,实验就做完了。针对这一问题,我在实验前编好实验指导,要求学生预习实验时准备好硬纸板,在一定的位置写上鲫鱼各器官、系统的名称。做解剖鲫鱼实验时,先让学生观察鱼的各种鳍在游泳中所起的作用。然后,按步骤规范操作解剖,将观察后的器官,系统解剖放在硬纸板写好的相应位置上,并在实验指导的空白处填上相应的结构及功能,教师检查评分并给予全班表彰。

(四)把握教材要求,反复考查实验

  教师要深钻大纲和教材,明确考试重难点和学情。通过反复实验考查,促使学生认真预习、复习、动手操作。对实验操作差的学生及时发现,加强个别辅导,做到人人过关。这样克服实验仪器少、学生多、难于动手的矛盾,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生物课的兴趣。

  通过几年的生物实验课教学实践和国培专家团理论引领,我体会到生物实验课对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自己决心将实验课的改革,继续深入进行下去,继续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和认真的科学态度,发展智力,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对初中生物教学设计评语2

  结合实例谈谈开发生物课程资源的心得体会

  生物教学中应结合学科特点以及农村中学的地区优势,开发农村生物课程资源,追求快乐而富有教育意义的生物学课堂,引导学生走进社会,拓宽领域,开阔视野。在生活中学知识、用知识,提升科学素养是初中农村生物教师面临的一个艰巨的任务。

  下面是生物教学过程中对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一点体会,现阐述如下:

  1、重视教师资源的开发

  教师是课程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也是课程开发的研究者,因此,教师本身就是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决定着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程度,因此要特别重视教师资源的开发。

⑴ 加强业务培训,以新的资源理念引领教学行为

  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并且是永具生命力的源头活水,而资源意识就是这活水的源头。因此,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认清课程资源的概念,树立资源意识就至关重要。我们应该:学习新生物课程标准和有关的新课改理论,特别是有关课程资源的新理论,要在学习中完善自我,从理论上把握新课改带来的新变化;创造条件,开阔视野,丰富专业知识,多听教学经验丰富的生物教师讲座,或者走出去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多参加各级、各类培训。

⑵ 教师的教育观念要转变 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要把以往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变成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强化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索,自主地获取知识,要把以前的学生围着教师转变成师生互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教学方法上,教师要积极地创设问题情景,以问题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并在参与学生开放式的探究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备课时,除了准备好教材上的知识外,更多的是准备好能帮助课堂上师生互动的各种资源。

⑶ 重视对教学活动的总结和反思

  虽然中学生物基础知识相对来说比较固定,但是教师教学的新技能、新方法、新策略等,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反思和完善,有利于促进资源利用能力的提高和利用方法的更新。

  2、着眼学生资源的开发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学生是教育最重要的力量,如果失去这个力量,教育也就失去根本。因此,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重要资源。学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生物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学生经验是一种资源。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是自己知识生长的基础。新知识的获取是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的,教师要改变过于重视学科知识而忽视经验的倾向,要加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科技发展、学生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多进行合作交流。因为,学生的发展不仅是知识的积累,而且是经验不断拓展和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

  其次,学生的兴趣也是一种资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进学生思考、探索、创新、发展的原动力,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好的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探知欲望形成强烈的期待,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初中生物学中的细胞:认识对象从宏观的生物体转变成微观的细胞结构,内容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为了便于学生理解,继续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中采用了实验法,让学生把自己的口腔上皮制作成装片进行观察,并绘制出细胞形态结构图,通过真实直观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教师再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使其感知到细胞的真实存在以及细胞在组成生物体中的基础地位。

  3、充分利用当地的乡土资源

  乡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地区的自然、文化方面的资源,包括地理、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农村中学的课程资源在很多方面无法与城市中学的现代课程资源相比,但农村中学有着城市中学无法比拟的条件——丰富的乡土资源,对乡土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爱自然、爱家乡的情感。

  4、关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的开发

  信息意识和能力是现代社会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生物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平台,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教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大大扩展。由于网络资源具有高度的共享性,强大的交互性以及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生,网络信息资源对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以及对信息的检索、收集、筛选、分析、处理等能力都有着独特的作用。

  现代信息技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地促进传统教学观念和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

  总之,生物学科有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应树立新的教学资源观,用现代教育理念去辩证地进行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农村的资源优势,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对初中生物教学设计评语3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

----生态系统 知识目标(1)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3)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4)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5)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3)通过“进一步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4)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1)认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2)确立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圈的意识;(3)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情感。2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确立 既考虑到新课标的具体内容标准中要求“理解”的知识点,难度较大,又考虑到学生升入七年级以来进行的探究活动还不够多,因此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立为:(1)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2)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3)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4)通过“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进一步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考虑到学生往往对生产者的社会学概念和生物学概念的不同之处把握不到位,对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食物关系判断不准确,因此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确立为:(1)理解生产者概念的内涵;(2)正确书写并分析食物链。3 课时分配 2课时 4 教学设计思路(见表1)表l 教学内容 基本策略 生态系统的概念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某个生态系统,通过分析实例来理解其内涵。生态系统的组成 结合插图进行“资料分析”,找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并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扮演动物、植物、细菌和非生物,并帮助学生寻找其中的关系。

  食物链和食物网 进行“观察与思考”时,让学生尝试连接食物链,数图中食物链的条数,并写出所有的食物链;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把自己近一段时间所吃的食物连接成食物网,观察自己在食物网中的位置;播放有关动物和植物之间关系的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动物、植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进行“资料分析”,比较出哪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调节能力 多,分析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的原因。形成保护生态系统的意识 播放关于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系统实例的课件,使学生形成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意识。5 教学实施程序(见表2)表2 教学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内容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观看课件,并分析讨论作答。引出教学件展示蒙山森林公 课题; 园;提问:你看到蒙山森林公园里生长着各种各样的花草 了什么你听到了树木,草丛里、树林间栖息着动物,还有学习生态生 什么分析该公园细菌、真菌等生物,阳光、空气、水等非系统的概态 中各种因素之间的生物部分“养育”那里的所有生物,它们念,通过系 关系;该公园内所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所以,蒙分析实例统 有的松树可看作是山森林公园可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可来理解其的 一个生态系统吗见,要判断某系统是否是一个生态系统,内涵; 概 蒙山森林公园可看就要分析其组成成分,只要具备了生物和 念 作是一个生态系统非生物部分(其中必须成分是:非生物部过渡到吗 分、生产者、分解者,但在自然界中不具“生态系有消费者的生态系统是很少的),就能构统的组成一个生态系统,如一个池塘、一片树林成”这一等 内容。引导学生结合插图认真进行“资料分析”,讨论: 练习观察进行“资料分析”,插图的方找出生态系统的组1.树、昆虫的幼虫和啄木鸟之间的关系法,培养生 成成分,并讨论它是怎样的 学生的观态 们之间的关系;组 察能力和系 织学生分组扮演动2.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细菌分处理信息统 物、植物、细菌和别扮演什么角色 的能力;的 非生物,并帮助学 深刻理解组 生寻找其中的关分配角色并且讨论发言,阐明自己所扮演生态系统成 系; 的角色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从而分的组成,板书生态系统的组析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 促

  进学习成。方式的转

  完成课后练习1。食 物 链 和 食 物 网 引导学生尝试完成课本“观察与思考”,然后用课件展示正确的连接图;

  讲解:你的连接和书写或许有些偏差,通过尝试你要明确:食物链只生产者和消费者两种成分组成,它们之间只是吃与被吃的关系;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食物链通常写成“甲→乙→丙”(一般不超过6个营养级)的形式,其中对乙而言,乙以甲为食,同时又被丙所捕食,正是于吃与被吃,甲、乙、丙被相互关联在一起而构成了一条食物链;

  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绿色植物),数食物链条数时,要从绿色植物数起,然后按箭头指向依次下去,直到最高的营养级

  尝试连接图中的食物链,数一数共有多少条并写出所有的食物链。然后与课件展示的正确食物网比较,你连接的完全正确吗 通过听讲、讨论学会:

  1.数食物链条数:数食物链条数时,要从绿色植物数起,然后按箭头指向依次下去,直到最高的营养级别,而不能中途停止;

  2.正确书写食物链:食物链通常写成“甲→乙→丙”(一般不超过6个营养级)的形式,其中对乙而言,乙以甲为食,同时又被丙所捕食。起点总是生产者(绿色植物),“→”表示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方向;

  变;帮助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组成”进行加工处理,使之条理化、结构化。

  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练习书写食物链,数食物链条数,分析食物链中某种生物的增减会引起其他生物怎样的变化,树立生命现象是运动的、普遍联系的观点,突破教学难点;

  让学生认

  生 态 系 统 具 有 一 定

  别,而不能中途停止。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多样、数量庞大。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食草动物的食物,而一种食草动物既可能吃多种植物,也可能成为多种肉食动物的捕食对象,致使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相互关联着,这样就构成了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假如某种生物数量大量减少,其他生物的数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在右图中,如果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其后一段时间内猫头鹰的数量会减少,青蛙、鼠的数量会增加; 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把自己近一段时问所吃的食物连接成食物网,观察自己在食物网中的位置。提问:在一片草木茂盛的草原上生活的兔子,其数量能不能无限制地增加为什么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怎样的特点什么样的生态系统不容易被

  3.尝试分析食物链中某种生物的增减会引发其他生物怎样的变化:分析时,运用动态的、联系的观点进行分析。例如,在“草→鼠→蛇→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如果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其后一段时间内猫头鹰的数量会减少,鼠的数量会增加;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随着蛇食物的增多、天敌的减少,蛇的数量将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引起猫头鹰的数量增加,鼠的数量减少。

  做练习,发现自己处在食物网的最高位置。识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流动的,人类是自然界中的一员,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周围的生物,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讨论交流后认识到: 兔子的数量不会无限制地增长。因为,当兔子的数量急剧增加时,食物就会减少,兔的天敌也会增加。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只有那些生物种类多、数量多、自然条件好的生态系统,自动调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的 自 动 调 节 能 力 破坏

  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比较出哪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多,分析为什么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如果这些积累了很多有毒物质的鱼被人吃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节能力才强,才不容易被破坏; 要使我们的环境变好,就要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认真观察插图,分析讨论后得出结论: 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因为环境中有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最终危害到人类的安全。感,确立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环境的意识; 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能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树立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环境的意识。联系实际,进行环保教育,认识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形成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环境的意识。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 保护 生态 系统 的意 识 巩固 小结 播放有关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系统实例的课件,介绍一些著名的有毒物质富集的事例,如日本的水俣事件。提问:你身边有没有类似的实例若有的话,请举例。你对此持何种态度有何建议 小结:人类活动会通过食物链影响生态系统;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不应该随意把有毒物质排放到生态系统中!出示巩固练习题; 小结反馈。

  观看课件;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汇报。

  做思考练习题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评语(共7篇)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

  对《散步》教学设计评语

  对教师教学设计评语

  对数学教学设计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