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12篇

综合文章 时间:2023-01-27
【www.wendang123.cn - 综合文章】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12篇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后反思,供大家阅读。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12篇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后反思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1

  核心提示:《燕子》是一篇文字优美的散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优美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湖面上飞行、在电线杆上歇息的情景。...

《燕子》是一篇文字优美的散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优美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湖面上飞行、在电线杆上歇息的情景。在教学中,我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感悟燕子优美的外形、优美的飞行姿态、歇息时美妙的意境,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力和鉴赏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课文第三自然段作者通过“斜、掠、沾”等几个动词十分准确传神地写出了燕子优美的飞行姿态。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这几个动词反复咀嚼体会,感悟燕子飞行时的优美姿态。

  首先,我让学生细读课文,感知这一自然段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回到课文中去,找出有关的句子慢慢品读,看看能体会到什么?在学生的交流中我把“斜、掠、沾”板书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品词。经过老师的点拨和细读想象,学生领悟到了燕子斜着身子飞掠的优美姿态,并通过比较、品味,学生感悟到了作者十分准确地写出了燕子飞行之轻,体会到了作者用词之精确,同时学生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也深深地体会到了燕子飞行时姿态的优美。学生领悟之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增加领悟的效果。咬文嚼字是品味课文内涵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咬文嚼字,反复诵读,使学生充分感悟到了燕子飞行时的动态之美,培养了学生对美的感悟力。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这就说明了综合性学习不仅是要综合联系各学科的知识学习,其实也需要综合学生个体各种能力的整体发展,其中就是要把语文学习的听说读写的能力结合在一起,使两者相得益彰。

  在《语文园地八》“读读背背”的教学过程中,听、读的能力都能得到发挥,所以我建议还应该加强说和写的训练,把写作、口语交际融合于其中,例如让学生例举一些平时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形近字,多谈谈自己区分形近字的方法,充分发挥他们自主创新的精神,也可以通过整合小组成员之间讨论的结果,再表达出来,这样也使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如果有条件,还可以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更加丰富多彩的趣味语文活动,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确定活动的主题,自己分工,自己搜集材料,自己策划和主持活动,他们更具浓厚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能力无形间就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全面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节课的根本教学目的还在于让学生根据语文知识的规律有效地学习、记忆和积累,所以还要把“写”的训练落实到位。所以我在课后要求同学们写一写课后感等,把自己的收获和感受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各种能力,在这节语文综合性学习课中,确确实实地得到了综合运用。

  整节课里我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时间的掌控,因为在40分钟里要完成“相近单字我会认”“特色成语我会记”“歇后语距我会背”三个部分的内容,不能浅尝辄止,而是要把教学目的落实到位,让学生能够记忆和积累,所以这成为我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难题。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中作为语文综合学习的“语文园地”除“口语交际”和“习作”这两个固定的板块,还会有其他不同的板块内容,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实施语文综合学习呢,我觉得就要重视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的作用。

  形近字和特色成语是学生已学过的内容,为了让学生对这些内容更为熟悉,我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查找资料(收集更多的形近字和特色成语,了解歇后语的故事),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发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收集和整合资料的能力。课前的准备可以更好地在40分钟内实施教学,也可以更好地开展相关的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满足,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综合性学习就是要求教师在创设教学时联系生活,走进生活,所以我们不应该拘泥于教材和课时,毕竟40分钟的教学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我们应该把这种综合性的学习延伸到课后,延伸到生活。例如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我们还可以利用多一节课时,把形近字、成语、歇后语运用到实践生活,用形近字连线组词,用成语造句,写话,在具体的句子中使用歇后语等方式,在具体的语境中加深对这些知识的了解,从根本上掌握语文知识。同时也可以结合一些班队活动等,开展如“成语擂台赛”、“与成语交朋友”、“趣味歇后语”、“歇后语故事大赛”等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那么学生就能在活动得到锻炼,有所体会,获得感受,也能进一步培养他们“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最后我还想建议一点,由于综合性学习是要开创“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所以当师生双方的能力都达到一定的程度,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留给学生自主设计和组织的空间,让他们的个性在活动中展示出来。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创设更多更有趣味的语文活动,给予适当的指导,这样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生成,从而提高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3

《海底世界》是一篇关于海洋的常识性课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课文的特点,我创设了到海底一游的情境,在引入课题后,告诉学生“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海底世界去看一看,听一听。”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来了,接下来的学习,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情境的创设最忌有头无尾,最后在课堂教学结束时,我再以“让我们再来看看海底世界”观看录象,使情境的创设有始有终。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总是积极地参与,因此,我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达成度也很高。

  在教学中,我还努力在课堂中体现个性化的阅读。首先,给学生自主选择阅读的材料,由于每个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口味不同,阅读材料不可单一化,应在一定范围内给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权利。因此,在教学中提出“你觉得海底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你从哪儿读出来的?”这一句牵一发而动全身,让学生根据自己最强烈的阅读感受来领悟海底的奇异与斑斓。这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自我体验、自我创造,形成独到的见解,又提高阅读水平。其次,鼓励学生多讨论,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在阅读中,让学生与文本交流,进行思想碰撞,但只要是学生切实的阅读感受都可以,并牢牢抓住这种个人体验展开阅读教学,做到以人为本。再次,大量阅读是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不仅要加强课外阅读量,同时鼓励学生读有关海洋知识的书籍,上网查资料,扩大知识面。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4

  备课时,在反复深入研究教材后,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抓住描写陶行知先生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陶先生对学生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特点;4、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在此目标的指引下,课上我出示了自主阅读提纲:A:认真读课文,思考:从陶行知和孩子们的对话中,你对蜻蜓有了哪些了解?找一找,画一画B:仔细读文,陶行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儿知道的?C:学习了这上课,你有哪些收获?请与同学一起来分享。我认真聆听着孩子们精彩的展示,与孩子们一同探究着、感悟着。学生们渐渐地喜欢上陶先生,我也在努力地学习着陶先生,在学生中倾听着、启发着……在谈学习收获时,学生或谈蜻蜓,或谈保护动物,或讲陶先生的人格,看来他们的收获还真不少。而我也从这节课中更好地理解了陶先生的话:小孩并不小!谁若说小孩小,他比小孩还要小。从陶先生的身上,我又一次明白了教育的真谛:真正的教育不是告诉,而是启发与诱导。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5

《燕子》一课是郑振铎老先生的一篇佳作,课文篇幅短小,却将燕子写得十分逼真、传神。机敏、灵活的小燕子,给北国的春天增添了勃勃生气与灵性,让春天显得更加美丽、绚烂。整篇课文字字传神,无不表达出作者对小燕子的喜爱,对绚烂春天的热爱与憧憬。

  文章开头简洁明了,直奔主题,寥寥几笔就给同学们勾勒出一只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一身乌黑的羽毛、轻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让同学们从颜色、外形、重量等方面感受到,小燕子的小巧、可爱。

  接着,课文又通过一个自然段的篇幅,描写了小燕子飞行时的特点。在学习这一自然段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学,通过组内分工读文,孩子们进一步的了解了课文的内容,通过自主提问、交流,孩子们大部分将矛头指向“掠”,和“沾”这两个字,古诗文讲究一字传神,那么现代文亦如此。于是,我借机引导同学们抓住这两个字,掀起大讨论,看看这样两个字用的好在哪?可不可以换成别的字来代替,比如把“掠”换成“划”字。经过一阵激烈的组内交流,孩子们纷纷发言,有的觉得“掠”字能更加恰当的表现出小燕子的轻巧灵活,而“划”则力道大一些,在情感上更重一些,不能表现燕子轻的特点,而且“掠过”轻轻的,迅速的擦肩而过。所以“掠”字用的更准确、更恰当。“沾”字,通常是因为接触而被东西附着上面,燕子的尾巴沾一下水面,迅速而轻快的飞走,时间极短,所以燕子只能是轻轻沾,加入沾的时间久了,燕子也许会掉进水里……。听着同学们认真而细致的分析,我内心是无比的高兴的,也是无比的骄傲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地渗透习了写作教学的内容。因为这一单元《语文园地》的作文内容就是写写家乡的景色。《燕子》一文在描写燕子飞行的特点时,采用了由近及远的观察方法,同样在描写家乡景色也可以采用多种的观察顺序,于是我向同学们介绍了由远及近,由近及远,从前到后,从后到前,先中间后两边等等不同的观察顺序,为孩子们在写作本单元的作文练习奠定基础。

  整篇课文,作者把春天美景与燕子联系起来,燕子因春色而雀跃飞翔,春色因燕子而灵动、活泼,燕子与春色构成了一个悦动,生机勃勃的春景图。让我和孩子们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快乐!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6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参加了20xx年浦东新区新教师培训。临近尾声,我接到了来自第二中心小学陆老师的来电。她说要对我的专业发展进行一次“诊断”,这让我非常欣喜,因为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的机会。

  先由陆老师为我上一堂示范课,再由我借班上课。我选了三年级下册的39《“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

  陆老师为我上了第二课时,她扎实的课堂训练和清晰的教学思路,让我非常敬佩。她以保罗两次想错了的句子作为主线,分别展开深入的学习。通过对词语的品评和对句子的理解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同时她还时时点拨我,上课时,一定要抓住重点,加强学生质疑环节,把课堂还给学生。此外,她还不忘告诉我,三年级的教学重点是要抓根据文章内容填空和复述等。这让我对这篇课文的脉络掌握得十分清晰。

  在我借班上了这堂课后,陆老师还不遗余力地适时点评了这堂课。她指出了几点:

1、在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的环节,我出示的是:

  一个(时间),保罗看见一个小男孩,保罗以为,但是。当保罗邀请他坐车兜风时,小男孩,保罗又错了。原来。三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学生在回答“保罗以为________”这个空时,说“保罗以为小男孩希望也有这样的新车。”而应该是“保罗以为小男孩希望也有这样的一个哥哥能送给他一辆新车。”在这个回答中,我未能指出学生的错误回答。

2、由于我是用一课时来上这篇课文,所以时间上略显仓促。第5小节中,小男孩对他弟弟说的话未重点指导朗读。

  3、最后,我给出了文章的关键词语,让学生复述课文,这对孩子来说有一定难度。陆老师建议把难度降低,分两个部分,创境复述。

  在这次的新教师培训中,我觉得真的是受益匪浅。在上课,反思中不断提高自己,磨练自己。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7

  核心提示:在教学这篇课文时首先讲述于课文有关的故事。之后出事南北两座城市图,教师描述情景。学生立即竖起两耳倾听,然后各抒己见,但是由于学生阅历浅,没有说出解决的办法,教师立即引入课文。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学生自由...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首先讲述于课文有关的故事。之后出事南北两座城市图,教师描述情景。学生立即竖起两耳倾听,然后各抒己见,但是由于学生阅历浅,没有说出解决的办法,教师立即引入课文。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学生自由读读课文然后汇报。教师引导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又通过讨论,找出描写工人们不想砍掉橡树心情的句子并加以理解,学生知道橡树是有很强的的生命力和美结合在一起的,不能破坏。常言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今天的橡树和公路都要,并且很完美,这是工程师和工人们的心愿。工人们既要把道路修好又要保留橡树。孩子们知道人和自然能和谐相处,保护一草一木,赞美工人们有一颗高尚的心等。不足之处,部分学生课文读得很差,句子理解有难度。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8

《揠苗助长》是S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寓言。讲的是古时候有个农夫为了能够让禾苗快些长高,而将之一棵一棵往高处爬,结果禾苗都枯死了的有趣故事。本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学会本课生字词语,读懂课文,并能从中明白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我从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在第一则《刻舟求剑》的教学时重点教会学生学习寓言的方法,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我主要是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点拨下自读自悟,掌握学习的方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本课教学基本上能够达到我预期想达到的教学目标,所以在听完课后,老师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看法,那就是本课教学无论是老师的教学模式,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真正贯彻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确实落实新课程改革。在对学生的朗读训练上做得到位,也是这节课的亮点之一。首先,在初读课文的设计上,能够让学生带着问题初步感知,并能利用观看动画课件,让学生整体感知。再读课文时,带着一定难度的问题深入学习,步步深入,循序渐进,自渎自悟,在小组里合作探究,真正落实单元目标,突出教学重点,敢于放手,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机会,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延伸,将自主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但不足还是存在的,如果教师能够更全面地关注全体学生,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将更锦上添花。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正视自己的优点,祢补自己的不足,使自己不断成长。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9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作文课,内容不是书中园地的习作题目,通过设计一个情境,获得一次体验,完成一次写话练习。

  这节课我设计了三大环节:

  一游戏亲自实践

  二动笔写写体验

  三作品简单展现

设计理念:

  三年级是学生作文起步阶段,对于他们来说,写作可能还是个难题,缺乏的不是写作的热情,而是不知该怎么写,写什么。在这节课中,我采用了活动式导入,选择了一个小游戏,想通过游戏,提供一个写作素材,激发孩子的写作灵感,学生不会感到厌烦,不会把写作当做成一种机械,枯燥乏味的任务去完成,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孩子不害怕上作文课,期待下一次的作文课。

  这节课没有提出太多的写作要求,孩子不会望而生畏,只要能用通顺流利的话来表达出自己的所见所感就值得赞扬和肯定。

课后名师点评:

  1在说一说游戏过程时,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说。

  2作品展现的同时要加入现场的点评。

课后自我反思:

  学生有真实的感受,作品在上完课后检查,基本都很充实完整,经过评改,已经抄写在大作文本上。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10

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的教学主题是——走进春天。

  开学第一天,我认真读起来——《春的消息》、《燕子》、《柳笛和榆钱》……打开课本,扑面而来的是春风、春雨带来的春天的消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春天奏响春天的序曲,枝头吐出新绿、雏菊绽放笑靥,榆钱舞、柳笛飘,又是一年春来早,人们的脸上和心里更是春意盎然……

  这一篇篇目清新雅丽的新课文。读起来,我感觉被春天的气息感染了。多美的春天啊,多美的意境啊,字里行间,无一不把春天的特点展现在你的眼前。

  学习这一单元我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要感受春天的美好,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用心去体验、感受春天带给自然万物的变化和春天的勃勃生机生机勃勃。其次,更要用心研读课文,透过作者观察春天的不同视角,感受春天的无处不在,从而学习作者观察和表现生活的不同方式和方法。

  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设计:

  第一,通过读文,让学生充分感受春的美丽!不仅让学生从语言文字的朗读、说话训练上去体会美丽的春天;再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孩子们从视觉上也能走进春天,从而试着让学生用心去感受如诗如画的春天。

  第二,让学生大胆展现自己的朗读,通过引导,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读、敢读、乐读,读出自己感受到的春天,让诗歌的课堂在学生的琅琅读书声中,想象春天更加绚丽多彩。

  第三,学生寻春的脚步不会因为下课铃声的响起而停止,让学生通过课后当当小诗人,小画家,小歌手,小收藏员……让课堂无限延伸,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能快乐的寻找春天。

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现代语文教学,非常注重个性化阅读和感悟,注重学生大胆地表达个人的创见和疑问。新课程认为,对课程的内容和意义的理解不是每一个人都相同。每一个人都在重新解读课程,把课程给的内容转化成自己的课程。教师是课程的二度开发者。学生也应该是课程的最终创造者。所以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参与和建设文本的机会。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探索与发现,科普、科幻、科学精神与人物品质是这单元的文化主题《大自然的语言》、《植物的“感情”》形象生动的提示了自然界的奥秘;《矿矿的研究》向学生渗透研究、发现的意识意识形态《第一朵杏花》、《蜜蜂》通过故事的叙述表现科学家的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这一单元既有科学家的发现又有同龄人的探索;既有科学精神的提示又有自我意识的培养;阅读链结中通过采访和书信交流的方式,使学生通过科学家平实的语言了解这些伟人的内心世界,又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其实,科学离我们很近。”在教学这单元时,首先要立足于文本的研读,把握单元的精髓所在——科学现象的发现、科学家的实验或同龄人的研究中渗透吧些科学精神和态度;同时打开学生的视野,从学生喜欢的科学家、科学事件入手,通过对科学事件有追踪,对科学家的关注,引发学生科学探索的热情,培养初步的科学意识和态度。

  我在教学这单元的课程中,,学生个性化阅读感悟让我惊喜,学生咄咄逼人的质疑,也让我不知所措。从中,我真实感受到了:只有放飞学生的个性,才能使课堂灵动起来。例如:课文中讲到法布尔为了证明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实验:将20只蜜蜂背上做好记号,装进纸袋里,带到两里多外的陌生地方进行放飞,看看它们能否回到蜂窝。我让学生了解了完成实验有哪些必要条件后,又创设了一个让学生个性化解读的机会。法布尔来到陌生地方放飞时,看见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假如你是法布尔看到这个情景,你会想些什么?会有怎样地推测?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假如我是法布尔,我会想,蜜蜂肯定回不了家。”有的说:“我觉得蜜蜂很聪明,它飞得怎么低,是为了减少空气阻力,以便更快地飞回蜂窝。”有的说:“我觉得蜜蜂很笨,飞得高才能看得远,才容易发现蜂窝。它飞得那么低,怎么能看见两离多外的蜂窝呢?”这时依然有小手高举着,他自信地发表了自己的推测:“我猜,蜜蜂飞这么低是因为,空气太潮湿,空气中的小水珠粘在了蜜蜂的翅膀上,蜜蜂身体变重了,所以飞不高,它要飞回蜂窝一定很困难。”……一个开放型问题,居然引发了学生那么多独特的思考,这让我意想不到。这一单元的教学虽然结束了,可是留给我的思考依然没有结束,对于老师意想不到的课堂生成,老师到底应该做多少课前准备才能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望呢?

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这一单元的教学主题是——“感受真情”。亲情是人类生活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学生要通过文中的阅读进行体验与感受,“理解与关爱”贯穿于本单元的几篇文章之中,一把倾斜的伞让我们感受到有的传递与延续;一朵小小的蒲公英,使我们理解了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点点滴滴的用心;无人看管的桃林,让我们体验到信任与被信任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感情……其实,爱是无处不在的,它使巨人的花园盛开美丽的花朵,它让遇险的猎狗最终获得搭救……

  当今,孩子们不论是吃的、穿的、玩的、用的,就连上学,无一不在享受着亲人的爱与呵护,那么他们是否感受到了爱的温馨与幸福呢?他们又是否懂得去感恩、回报这些爱呢?这几篇课文正恰到好处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下面我就来谈一谈在这一单元教学中,我个人认为比较欣慰的几点:

  1、朗读感悟:注重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读中感悟。教学过程中,我采用自由读、齐读,小声读、范读、分角色朗读、配乐读课文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以读代讲,达到了读中悟情,读中理解的效果。

  2、爱的体验。让学生说说身边令人感动的事情,该练习既培养了学生表达的.丰富性,又把本课情感目标进行内化,使关爱他人的种子在学生中慢慢地扎下根。

  3、指导倾听。在上课的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引导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学会尊重他人,尊重自己。

  4、鼓励评价。在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对学生的评价,通过激励来更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这单元的教学中,我本着一贯的教学作风,“平实、踏实、真实”,力求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和学生都受益匪浅,不仅在课本上学到了很多知识,在人格上同样也受到了一次洗礼。相信在今后,我们会把我们心中的爱传播给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让大家共同生活在爱包围下!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11

《海底世界》是一篇常识性课文,尤其是在网络教学环境下要讲出“语文”的味道非常来之不易,为了促进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考虑学生的实际特点,我采用谈话、激趣、情境教学、自主学习、练习朗读、背诵等方式交叉学习课文。我认为以下几点在课堂上得以较好地呈现:

  1.借助信息资源,放手自主阅读。

“认真地读、细细地品味,把你认为描写好的句子、词语划下来。也可以登陆《海底世界》网站,浏览相关内容。一会儿大家交流。”——此环节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课文,边看书,边上网查寻资料。这样,学生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信息交流、协作、探究,最终分享信息的能力。接着通过分小组自主、协作学习,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讨论交流,自由发挥,自由想象,多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更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简化课堂提问,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通过初读课文,可以了解到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于是,我就设计“从哪可以看出海底是个景色奇异”,从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课文。

  3.充分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语言的美。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读”永远是语文课的主旋律。在这节课中,我没有致力可于讲深讲透,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自由读、范读、齐读、师生合作读,男女生赛读去品味课文的语言美,并延伸拓展,充分展示学生感悟语言的过程。我还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与课文相一致的情境,帮助学生在读中理解品味语言文字,体会语言的魅力,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4.进扣语言文字训练,逐步形成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的形成是在一个一个的“话题”中培养起来的,本节课,在赏读课文语句时,孩子们天生爱说话的潜能就被激活了。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想象海底的其他声音;学生对海底星光非常好奇,于是利用网站了解了相关资料——《海底的冷灯》,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由于是自己短时间内掌握了有用的信息,感到无比自豪,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表现欲。“比作者描写得还要美?”更是激起学生兴趣,展开想象,争先恐后的说出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你说得好,我要比你说的更好!无形中,启发了学生说的欲望,培养了说的能力,将语言文字训练延伸拓展,充分激发学生运用语言的兴趣。

  5.学生们自主地上网查阅、下载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海底资料,从而获得更多课文外的知识,使课内的知识向课外扩展,提高了认知能力。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拓宽语文课程资源,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不足之处

  1、课堂上生生互评较少,使课堂评价较单调。

  2、学习小助手中的第二项要求对指导学生学习交流的内容针对性不强。因此在自主学习环节中没有更好的得以落实。

  3、虽然课前家长、学生、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体现了三位一体和开放式课堂的教学理念(例如: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上传信息——资源共享——回帖互评等)但此环节却无法在40分钟的课上更多展示。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12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介绍了南沙群岛美丽的风光和富饶的物产,字里行间包含着对南沙群岛的赞美与热爱之情。

  在初步感知课文时共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南沙群岛的美丽:地理位置、物产丰富、景色迷人。再逐段理解,体会每个部分所介绍的特点。其中第二部分物产丰富所用时间较长,不仅要理解“蕴藏、贮存、用之不竭、曾母暗沙”等重点或难理解的词语的意思,还要让学生感知本段总——分式段落结构的特点。以及为什么称南沙群岛为“巨大的蓝色宝库”这个总领问题。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大部分达成了这一段的教学目标,不过我感觉引导讲解的多了一些,学生接受的比较多,但自主理解、体会还不够,特别是“海洋动力”中的潮汐能,尽管花了时间描述和讲解,但是学生还是没有一个深层的认识,今后在这方面还要抓一抓学生的课外阅读,我准备另外再找时间补充些视频资料,将这一块补上去。

  第三自然段与第二段结构相似,因此在写作方法的理解上比较顺利,用时也不多,尝试着放手让学生自己找找“景色迷人”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相对而言理解的难度比第二段要简单一些,配合图片进行理解,以学生自己说为主,重点指导理解“翡翠与蓝玉合璧”、“碧波浩渺”、“蔚为壮观”的意思。再指导朗读。从效果来看,理解的目标已达成,学生也比学第二段更加自主、参与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