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白高一作文3篇(写李白的高考作文)

综合文章 时间:2022-07-17
【www.wendang123.cn - 综合文章】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关于李白高一作文3篇(写李白的高考作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李白高一作文3篇(写李白的高考作文)

关于李白高一作文1

  李白是我国唐代诗人,被人们称作“诗仙”。他的诗家喻户晓、浪漫唯美,从孤独思乡的《静夜思》中的明月怀乡,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望庐山瀑布》中的气势磅礴,无不给世世代代炎黄子孙留下了深刻印象。

  李白是四川人,小时候他十分厌倦学习,成绩也不好。一次,他沿着山路下山,只见一位华发满头的老奶奶坐在河边,正拿着一根手指粗的铁棍,一手握住,另一只手撑着一块大石头,不断地打磨铁棍。年幼的李白好奇,停住了脚步,扬起童稚的脸,问老奶奶:“奶奶,您在干什么?”老奶奶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微笑,说:“这是铁杵,我正要用它来磨针呢,孩子。”“哦?”李白脑子里充满了疑惑,“可是,这么粗的铁杵,怎么能够磨成针呢?不可能呀!”这时,老奶奶停下手里的活儿,语重心长地李白说:”孩子,你要知道再粗的铁杵儿,只要你有恒心与毅力,坚持不懈地努力,总有一天会磨成针的。”老奶奶的话让李白恍然大悟。从此李白爱上了学习,每天坚持不放弃地发奋苦读,不再偷懒,积累了充分的学识,成为著名诗人。这就是脍炙人口的“铁杵磨成绣花针”的故事,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不变的信念,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会驶向成功的彼岸。

  李白不仅严谨治学,还拥有不屈服权贵的高贵品格。

  在李白中年时担任朝廷官员期间,他的才华横溢被奸臣们嫉妒,成为奸臣们的“眼中钉”。一次,在商议国家政事时,李白一直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绝不动摇。在这过程中,与皇上发生争执,使皇上气愤不已,把李白贬职到东南地区的偏僻县城里,使李白长期见不到亲人朋友。在花好月圆的中秋佳节,李白含泪写下了《静夜思》,抒发思乡之情。

  我爱李白的性格,爱他刚正不阿,坚持不懈;我爱李白的诗,爱他直抒胸臆、气势雄大;更爱他的精神,爱他独具魅力的品格。

关于李白高一作文2

  在深沉的夜里,我手捧太白的诗卷,恍惚之间,一身白衣如谪仙一般的少年踏着月光走来,嘴角挂着放荡不羁的笑,一路高歌,一路豪饮。这一刻,你走近了我,我也走近了你。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你徜徉在月光下,纵情山水间,醉于诗篇中,那样逸世独立。那时的李白,飘逸、洒脱,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向往。这,让我看到了那个潇洒自信的李白。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你自己一人痛饮,怅然若失,沉浸在悲伤里。到了长安,刚刚“火”了不久的李白因为被小人诬陷,别人不敢也不能和他饮酒作乐了,这时的他只能和月亮一起痛饮。“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短短十个字写出了李白无尽的悲伤与寂寞。这,让我看到了那个惆怅的李白。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你虽然再次遨游四海,曾经的豪放、自信却荡然无存。被逼无奈,李白又开始了他的“漫游时期”。这时的他虽然“金樽清酒”,虽然“玉盘珍羞”,但却只能“停杯投箸”,“拔剑四顾”。这,让我看到了那个迷茫无助的李白。

  李白的一生传奇又曲折,经历了诸多磨难。前半生的飘逸洒脱,后半生的孤独惆怅造就了今天这个被世人所追捧的傲骨“诗仙”李太白。

  如果没有李白,我们可能会少背许多首诗,可是如果没有李白,我们却感受不到“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豪放;我们感受不到“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绝望;我们也感受不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浓浓乡愁;我们还感受不到“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失落与惆怅;我们更感受不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积极向上。

  我再读李白,不仅仅是读他的诗,更是在品他的人格魅力,生命格局。我佩服他的才华横溢,艳羡他的放浪形骸、随心所欲,有时也会为他的怀才不遇而暗暗揪心。是李白给了我面对挫折的正确态度,使我学会乐观面对生活。

  能与这位千百年前的古人隔空对话,真乃人生一大幸事!

关于李白高一作文3

  在文人墨客云集的盛唐时期,在灿烂的诗歌文化中升起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他压倒了众人的艳丽,成为了一枝独秀,他就是被后世赞为诗仙的李白!

  为了实现“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举”的他从小就发奋读书,希望有一天可以为国效力,发奋的读书使他成为了一个聪慧的人,也使他在诗歌的王国里暂露头角,十七岁的他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家乡,并写下了“仍恋故乡水,万里送行舟”,那之后,他踏上了去长安的征途。

  没有受到关注的他,看着好友一个个的直步青云,心里颇不宁静,借酒消愁,一句“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深深的表达了自己,终于,贺之张的一篇奏折使玄宗发现了这块宝玉,他本以为可以一展鸿图,心情万分澎湃,高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走进了皇宫,走近了皇帝,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玄宗只是把他当作一个舞文弄墨的诗人,使本以为可以“事君之道”的他,再次摔入了无限的愁苦之中,无奈的他整日借酒消愁,可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酒只是帮他化解一时的烦恼,酒后依旧愁丝不断,一身才智得不到重用的他依旧不愿放弃,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依旧苦苦等待。

  矛盾与日俱增,在一次潇洒的“贵妃捧墨,力士脱靴”之后,朝廷里再也容不下他了,黑暗的一面完全暴露在了他的面前,在留下了“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之后,他被赶了出去,充军到夜郎。

  半路上的一纸赦书,拯救了他,但他也再无为官之意,开始游荡于山水之间,歌咏祖国的大好河山,结交了无数的豪杰义士,使自己的诗歌变的更加豪放,浪漫,把自己推上了人生的颠峰!

  就这样,李白渐渐的逝去了,却留下了无数朗朗上口的诗篇,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仙”,成为了中华绚烂历史上浓厚的一笔,一块无人可及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