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流教学设计共6篇(空气的流动教学设计)

综合文章 时间:2022-07-06
【www.wendang123.cn - 综合文章】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大气环流教学设计共6篇(空气的流动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

大气环流教学设计共6篇(空气的流动教学设计)

大气环流教学设计共1

  教学设计

  大 气 热 力 环 流

  单位:迁安二中

  任教学科:地理

  姓名:刘兴华

  电话:

《大气热力环流》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也是学生理解大气运动这部分内容的最基础的知识和最佳切入口,对于理解由于热力原因而引起的大气运动、学习大气环流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因此,学好这部分内容是学好大气运动的基础,有助于大气运动原理、大气环流和季风环流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打下理论基础,高考中结合等压线、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等是考查形式。

二、课程标准: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本条标准虽然简短,但它要求的内容是比较多的。包括了解大气受热的热量来源;大气受热过程,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的基本原理等。另外,学习大气受热过程,是为理解大气运动打基础,所以大气热力环流是需要阐述的另一个基本原理。

三、设计思路:

  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学习、探究、发现和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并且掌握地理原理和规律。本节课的基本教学思路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深理解。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并且能够用事实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 (2)通过实验、绘图、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绘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够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答生产、生活中的局地环流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活动和亲自操作,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五、教学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六、教学难点:空气的垂直运动与气压的关系(判读等压线图)

七、教学方法:实验演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八、用具:玻璃缸,塑料薄膜,热水,冰块,玻璃管,香,打火机,黑布,香皂。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

⑴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形区是哪个?而为什么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地区? ⑵乞力马扎罗山雪山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⑶一天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是为什么?

  引入新课:大自然中风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目标一:热力环流: 教师举例如下:

(1)夏季空调的位置在屋子的上方,冬天暖气的位置为什么在下方? (2)在初中物理为什么在山顶鸡蛋煮不熟? 带着疑问观察下面实验。

  实验步骤: A、实验前先在玻璃缸内壁用香皂轻涂一次。

  B、用黑布遮住玻璃缸面向讲台的一侧。 C、把一小盆热水和一小盆冰块分别放入玻璃缸内的两侧,迅速在缸顶盖上胶合板,小孔对着装冰块的小盆。

  D、点燃几支香,让烟通过玻璃管慢慢流进玻璃缸内。

  E、观察烟的运动方向——烟会在冰块一方下沉,然后流向热水一方,再上升,在上空再流回冰块一侧,形成热力环流。

  实验结论:由于近地面的冷热不均导致空气的上升或下沉,在同一水平面形成气压差,空气由气压高处流向气压低处,从而形成热力环流。

  通过上面的实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探究,解释前面两个问题,师生进行知识的建构。

2、绘出热力环流的简略示意图:

3、总结规律:

  教师指导学生填写下面等压面与气压、气温的关系相关问题: 同一水平面上(高度相同),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

  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

  区。 在近地面,一般情况下等压面上凸,说明气温

  气压

;等压面下凸,说明气温

  气压

。在垂直方向,近地面气压、气温比上空

。 规律:地区的冷热不均,引起空气的上升或下沉的垂直运动;空气的上升或下沉,导致了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气压差异又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大气的水平运动即是风,

4、图解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联系框图

  目标

二、热力环流的应用:

  分析城市和郊区之间温度差异,然后画出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绘制城郊热力环流示意图 ,导出城市风这一新名词。接着展示海陆和山谷示意图,引导学生画图并得出“海陆风”和“山谷风”因受热不均而在不同时间风向不同。

  推理分析:海洋和陆地,山谷和山顶白天和夜晚的风向有什么变化。 学生可获得引起空气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地面的冷热不均的经验。由于下垫面的不同,导致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高气压流向低气压,空气从密度大的地方流向密度小的地方,从而形成了热力环流。 【板书设计】:

一、热力环流大气的热力状况→地面的冷热不均→大气的垂直运动→同一平面的气压差异→空气的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二、热力环流的应用:

  山风:

  谷风:

  海风:

  陆风: 城市风: 【目标检测】:

1、有关热力环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近地面,热的地方形成低压,冷的地方形成高压 B、上空的气压与近地面相反 C、近地面的气压总比高空要高 D、气流无论在什么方向上, 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

2.读下图,判断正确的是

  A.图中4点气压: ①<②<③<④ B.甲地多晴朗天气

  C.甲地温度高于乙地

  D.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

3、(事例分析)请同学们做以下思考:

  某城市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化学工业基地,该城工业区、商业、文化及住宅区的分布如简图所示,住在该城的居民们发现,白天商业、文化和住宅区的大气污染现象会加剧,每到夜晚则减轻,请分析其原因。还有,该城市是新兴工业城市,这里的老居民们说,现在一年中阴天的日子比过去多了,请分析其现象及原因。 【教学反思】:

  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运用地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生活实际入手,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利于提高学习兴趣。采用问题思维链,指导学生读图,培养学生读图能力。通过实验让学生更直观去理解热力环的形成原理,通过结合生活实际问题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学会应用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注重师生交互活动,教师在这节课里除了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指引学生学习、思考和讨论的引导者,即体现了新课程目标,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效果良好。

大气环流教学设计共2

  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幼教开学准备小学教师教案小学教师工作计...初中教师教案初中教师工作计...

(一)课程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气压与风的形成。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下面的内容。 学习新课前老师有一个问题,得让大家思考一下:

  大家都知道,在产业革命前,还没有蒸汽机,人们在海上航行只能借助风力。航海家在 多次航行发现了一些规律:在南北纬30°之间,常年吹着一个方向的风,这种风的方向少 变,一向很守“信用”,常年吹着一个方向。因此,海员们称之为“信风”。而在南北纬 30°

  附近总是无风,帆船进入该海区无法航行,在海上的贸易中受到极大影响。人们把这个纬度 就叫做“马纬度”。但当过了这个纬度,海面上又会有一种利于航行的固定的风。 讲了这个现象,我想让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会形成“信风”、“马纬度”等现象呢?

  本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大气环流。学完了本节课希望大 家能给这个问题一个满意的答案。

(那什么是大气环流呢?请同学们看看课本83页第一段内容找出大气环流的概念(3分钟)

【转承】知道了大气环流的基本概念,那大家想想,影响大气环流的因素有哪些? 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引起大气运动的力有哪几种? 同学回答: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分析】

  气压梯度力

  热力因素

  温度

  太阳辐射 地转偏向力

  地球自转 摩擦力

  地表的均匀程度

  从上面分析中推出影响大气环流的因素有一下三种:

①太阳辐射

②地球自转

③地球表面的不均匀性

【转承】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大气环流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那么这些因素是怎么影响大气环流的呢?为什么会产生大气环流,其模式是什么样的?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些问题进入下面的学习。

(二)三圈环流

1.单圈环流

  假设条件:仅考虑太阳辐射

【概要说明】本部分可采用提问法、和引导法,设设置一个个问题,步步深入,并通过版画让学生理解假如地球不自转,高低纬度之间的大气环流是什么样子的。本部分老师要根据学生的配合程度讲解,所以要一刻不忘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师】我们知道由于太阳辐射纬度分布不均匀,赤道地区和两极接受的太阳辐射有什么不同?这种不同又产生了什么后果呢? 【生】赤道地区接受的太阳辐射多,而两极地区接受的辐射少。这样导致赤道地区的温度高于两极地区。

【师】同学们很聪明,回答的很好。那么根据我们上节课学得气压的形成,我们可以得出:

  赤道地区温度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低压。而两极地区温度低,空气收缩下沉,形成了高压。而高、低压之间有气压梯度力,促使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这样就在赤道和两极地区形成了一种大气环流。(讲解时在黑板上用版图进行,可在根据具体情况,在这过程中适当的设置问题。)版图如下:

(本图为课本83页:假设地球不自转出现的北半球单圈环流图)

  以上是我们讲解的地球不自转的情况,但我们知道,地球是不停转动的,而且地球的表面并不是均匀的,因此单圈环流是不存在的。那么全球大气到底是怎么运动的呢?我们仍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只考虑高低纬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以北半球为例分析大气的运动状况。

2、三圈环流

  假设条件:考虑太阳辐射和地球自转

【师】大家看黑板上这幅图,之前我们画的这种单圈环流是不存在的,那么在存在地转偏向力的情况下大气环流是什么样子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首先请一位同学回答一个问题,地转偏向力的方向是怎么样的? 【生】由于地球是自西向东转,地转偏向力在北半球是向右的,在南半球是向左的。

【师】很好!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地转偏向力的方向,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大气在运动的过程中是怎样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发生的偏转的?偏转的结果又是怎么样呢? ◆低纬环流

①赤道地面气温高,空气受热上升,使地面形成赤道低气压带、高空形成高压;

②来自赤道上空向北流的空气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变成自西向东的方向,在北纬30°附近的上空堆积产生下沉气流,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

③近地面,大气由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赤道低气压带,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偏转成东北信风。 ◆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①在近地面,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高纬地区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偏转成中纬西风。

(参照讲授情况补充历史故事:在航海路线上,为了确保安全,常选择稳定的信风带航线,而不走多风暴的西风航线,故称信风带为“贸易风”。第二次世界大战震惊世界的珍珠港事件,日本海军就是大胆地选择了多风暴的西风带航线,出乎意料之外偷袭成功的)

②北纬90°由于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形成极地高气压带,气流从高纬流向低纬地区偏转成极地东风。

③这两支性质不同的气流在北纬60°附近相遇后,暖轻的气流爬升到冷重的气流之上,形成副极地上升气流,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

④北纬60°附近高空形成高气压,气流向南北两方分流,形成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南半球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左偏,因此相反。

  注: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应边讲边在黑板上画演示图。在整个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每气流偏转的原理已经偏转后产生的结果。通过本部分的讲解就可以将各个纬度带盛行风向讲清楚,这样将会为接下来讲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奠定基础。

【师】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三圈环流,这部分内容很重要,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回忆一下我们刚刚讲的三圈环流的那个图(此时,老师可大概提醒一下,让学生再次回忆一遍这部分内容,以便于更好的掌握与记忆)。

  好,请大家睁开眼睛,我们再一起看一下这个三圈环流的flash动画。

(三)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过度】由于三圈环流的存在,在全球共形成了相间分布的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请大家观察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特点,熟练画出气压带、风带分布的简图,并记住其名称。在画图的时候,要注意以下两点:

(1)明确赤道和极地的冷热,确定赤道低压和极地高压的位置,归纳出高低压相间分布的规律,画出七个气压带。

(2)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从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的原则画出六个风带。

【生】(学生到黑板和在草稿纸上反复操练,指认并画出六个风带和七个气压带)

  有南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南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南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赤道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

  而且气压带和风带相间分布;南北半球对称分布。

【师】很好。(引导学生思考)赤道低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形成有何不同?极地高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成因有何差异?

【生】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是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运动而形成的,所以是热力原因形成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大气运动引起空气质量的变化而形成的,因此这两个气压带是动力原因形成的。

(四)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过度】同学们,前面我们说气压带和风带的相间分布、南北对称的。但是这是我们假设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时的情况。可是我们知道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太阳直射点在一年当中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这样就造成了热量分布的变化,那么大家想想,这种变化对我们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会有什么影响呢? 【生】会使得气压带和风带随季节变化移动

【师】很好,我们的同学真聪明。那么这种季节性移动有规律吗?这种规律是什么呢?

【生】这种移动是有规律的。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春秋分时,所有风带、气压带的位置关于赤道对称。北半球夏半年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各个风带、气压带的位置都比春秋分日向北偏;北半球冬半年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各个风带、气压带的位置都比春秋分日向南偏。从夏至日开始,各个风带、气压带向南移动;从冬至日开始,各个风带、气压带向北移动(在同学回答时,老师可以适当的加以引导)。

【师】很好。那么现在我们大家都应该清楚引起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的根本动力是什么了吧? 【生】齐声回答:是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老师归纳总结,并放flash动画演示移动过程,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的主要内容就这些,学完了这些内容,请大家回过头想想我在上课前提的那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马纬度”、“贸易风”等现象呢?

(请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并加以点评,之后再让学生看教材84页专栏的内容,让学生充分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三圈环流、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和移动,这部分内容是我们后面学习世界气候类型的基础,也是我们气候气象里面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希望大家课后花一定的时间再回顾一下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把它掌握好。并把我们练习册上本部分专题九的题目做好。

九、板书

  大气环流

1、概念

2、三圈环流

3、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4、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根本动力: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黄赤交角存在)

十、课后反思 反思一:

  通过上次讲课,我发现了自己存在的好多问题。后来通过同学们的点评,让我更加意识的自己存在的问题。总得来说有以下几点:

1、心里状态不好,讲课时过于紧张,导致好多不该有的错误产生。

2、引入案例不典型,且南极“臭氧空洞”产生原因本身属于还有没有定论的东西,而我没有考虑其形成的复杂性,直接用于课题教学,与科学性向违背。

3、由于过度紧张,致使口头禅过多。还有在讲课时手里一直拿着教鞭显得很不自然,而且影响教态。

4、内容之间的过度很生硬,不灵活。

5、讲课时出现好几次口误或停顿,自己对教学内容掌握的不透彻。

  以上几点是我总结的课题中出现的错误,希望在下次讲课时尽量能避免这些错误。克服自己的紧张心理,战胜恐惧,讲出自己的水平,讲出自己的精彩! 反思二:

  有了第一次上课时的一些教训,第二次讲课似乎变得从容了许多。不过,虽然在第一次的基础上改进了很多,但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具体如下:

1、没有完全克服自己紧张心理,课堂应变能力不是很好。

2、语句不够精炼,不能很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我想这与我平时性格有关,内向且不太爱说话,久而久之导致自己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强,以后这方面我会努力加强的。)

3、和上次讲课所存在的问题一致,内容之间的衔接不够灵活。

大气环流教学设计共3

《全球性大气环流》教学设计 大庆四中 李宏

一、教学内容分析

1、大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大气环流是各种规模运动系统的形成和活动基础,又是各地天气变化、气候形成和突变的重要条件。本课内容在大气环境单元中起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

2、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内容是上一节知识的延伸、综合和运用。三圈环流在地球表面的具体表现是全球性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地球表面气压带和风带对各地区天气和气候的形成和变化有着重要影响。它不是简单的赤道和极地间的闭合热力环流,而是较为复杂的三圈环流,低纬和高纬环流都是热力因素形成和环流,中纬是因动力因素形成的。

3、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上述大气环流及其地球表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是在地球表面性质均一的假设和条件下的理想状况,实际上地球表面并非均一,而是海陆相间分布着,在北半球中高纬尤为突出。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仍是热力作用,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海陆分布决定的。随季节带变化在大陆上气压系统随季节强的变化,显著地影响着气压带和风带的有规律的带状分布。特别是北半球,气压系统是可见块状相间分布。

4、大气活动中心是冬夏季节海陆上势力强,影响范围广的高低气压中心。它们和气压带风带一样也随季节向南北移动,并对世界气候和天气产生重要影响。教材中分析了对我国天气和气候影响最大的副热带高压,使学生了解副热带高压与我国降水和旱涝的关系。

5、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在初中地理教材中已经详细的介绍过,本课课结合教材图2·20“亚洲季风”对季风的成因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并要求了解东亚与南亚季风的形成,性质的差别进行简略的概述。

6、本节课有二个活动题均是开放的

  第一题“用资料说明我国季风的存在”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了理论指导实践的效果。

  第二题“讨论季风给我国带来的好处”让学生通过初中学过的有关知识来回答这个问题,加强了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分析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掌握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掌握季风环流的分布及成因。 教学重点

①三圈环流的形成

②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③季风的成因 教学难点

①三圈环流示意的绘制与理解

②大气活动中心的位移到天气气候的影响 ③西南季风的成因 ④过程与方法

  通过三圈环流模拟演示,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通过读图绘图分析提高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后活动,能够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了解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以观察和分析地理解问题。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基础

  本课内容抽象,空间感强,要求对大气热力作用的过程及结果等知识基础较为熟练,对相应的结论运用自如,因此课前进行必要的复习和巩固。

2、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能力

  化抽象为直观,理解过程,掌握结论,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达到不同的级别。

3、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心理

  本节知识点多且学习知识难度较大,讲授时通过精心设问来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克服畏惧和厌烦心理,以积极的态度学习本课。

4、学法分析

  指导学生掌握识图、读图、分折地图的方法。将三维空间的运动以平面的图形表达出来,必有许多不足之处,注意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和推理过程,加深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提示:

(1)本课教学内容较多,教师可利用教材插图和自制示意图,引导学生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2)热力作用是本课中的主线,三圈环流、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和季风环流都离不开热力作用。

(3)本课的内容学生已在初中地理教材中学习过有关知识,而高中教材要注意从理论的高度和研究性的角度去分析,而不能停留在对初中地理知识的简单重复。

1、提出问题,创设学习情景

  什么是风?什么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受其影响风向如何?地转偏向力对风有何影响?

2、引导思考,自主探究 复习热力环流,启发式提问

①赤道与极地受热状况如何?受热不均造成两地大气在方向作什么运动?这种运动使赤道和极地近地面形成什么风带? ②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赤道上空流向北极上空的大气是否直接到达北极上空?风向如何变化?30N附近上空空气堆积,产生什么运动方向气流?对地面气压有何影响? ③近地面副热带高压与赤道低压之间大气如何运动? 展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启发式提问:怎样移动、有何影响。若黄赤交角为零,气压带和风带还会移动吗?

  展示“7月份和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展示“大气活动中心”内容,以教材图2·

18、2·19及教材内容讲述大气活动中心、概念、并结合实际分析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结合教材图2·20“亚洲季风”讲述季风概念、成因、风向、影响等。

  启发式提问:亚洲东部季风环流为什么最典型?

  启发式提问:7月份中、南亚西南季风的形成与东亚东南季风的形成有何不同? 启发式提问:冬季风与夏季风性质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3、反思结论,归纳总结:

  大气环流: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三圈环流

  气流运动方向

  低纬环流

  北半球

  南半球

  顺时针

  逆时针

  中纬环流

  逆时针

  顺时针

  高纬环流

  顺时针

  逆时针

  全球气压带与风带分布:全球7个气压带(3低4高)、6个风带

4、题组复习(略)

五、教学设计说明

  大气环流理论性很强,揭示的是全球性的大尺度气体运行规律,使学生看不到摸不着,缺乏实践感受,因此学习起来会有一定难度。其中三圈环流、季风环流既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针对这样抽象的地理规律和本校学生的特色,采取了如下策略处理本课知识。

1、纲要信号式板书:

  利用纲要信号式板书整理梳理知识,使学生建立起清晰的思路理解本节课内容。 单圈环流—三圈环流—季节移动—块状分布---季风环流

2、以图代文法教学:

  顺着讲课进程,边讲边画示意图。以北半球为例,半球表示,箭头表示风向(图示略)。目的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处理。

3、读图识图训练: 充分利用课本的插图说明问题。如在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和季风环流的学习环节中,利用课本中的插图,提出一些逐渐深入的问题,“如不同月份图中高低压的分布,以及高低压的位置变化说明什么---”。这些问题起到引导学生学会读图和分析图利用图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从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该部分知识。“

4、注重精确设疑:

  结合我校学生智能发展水平,以最近发展区原理,问题的设置要让学生既有思考空间又能力所能及的经过分析找到思路,避免太难太简。

大气环流教学设计共4

《全球性大气环流》教案

  湖北省沙市中学

  朱胜祥

[教材分析] 天气和气候是中学地理的主干知识之一,它是自然地理知识的综合应用,也直接影响到人文地理的各项要素。《全球性大气环流》这节内容是学习天气和气候知识的基础。本节教材讲到了两种全球性大气环流现象,即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本节内容理论性强,比较抽象,要求学生建立完整的空间概念,因而难度较大,是中学地理教材中的一个重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显得至关重要。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突破本节知识。即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将复杂的理论知识分解为一个个知识点逐一突破。事实证明这套办法效果很好。

  第一步,假设地球地表均匀,不公转,也不自转→单圈环流; 第二步,假设地球地表均匀,不公转,但自转→三圈环流;

  第三步,假设地球地表均匀,有自转,也有公转→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 第四步,地球公转、自转,地表也有海陆分布→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第五步,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南北运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季风环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与模式;

2、理解1月、7月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

3、掌握季风环流的成因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逐步分析三圈环流的成因;

2、分析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关系;

3、分析季风环流的成因和对我过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热力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和季风环流,认识地理要素间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从而告戒我们人类要敬畏自然,要遵循自然规律,保持和谐的人地关系;

2、了解季风环流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学会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三圈环流的成因及其对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2、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3、季风环流的成因。 [教学难点]

1、三圈环流形成的动态过程;

2、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形成的原因差异分析。 [教学方法]

1、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以启发示教学为主;

2、由浅入深,逐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复习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明确热力环流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的基本动力。说明地球地理环境很复杂(不仅有高、低纬度的差异,还有自转、公转和海陆分布的差异),本节内容采取各个击破,逐步深入的方法进行。本节课以北半球为例进行说明,南半球的原理是一样的。

一、单圈环流:前提是地球地表均匀,不自转,也不公转。

  原理:由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使赤道地区温度高,形成上升的暖气流,近地面形成热力低压,即赤道低压带;极地温度低,形成下沉的冷气流,近地面形成热力高压,即极地高压带;因此在近地面气流由极地流向赤道,在高空由赤道流向极地,从而形成简单的类似于热力环流的单圈环流。

二、三圈环流:前提是地表均匀,不公转,但有自转。

  原理:由于有自转,使水平运动的大气在北半球向右偏转,从而使单圈环流变得更为复杂,边板画下面示意图边讲解分析三圈环流的形成:赤道地区温度高,形成上升的暖气流①,上升的暖气流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向北极流动形成气流②,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气流②逐步偏成西南风,流到北纬30°附近上空时偏成西风,然后在北纬30°附近上空聚集,形成下沉气流③,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近地面大气向南北分流形成气流④和气流⑤,气流①、②、③、④就形成了低纬环流;在极地高气压带向南流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成了极地东风⑥,气流⑤和⑥在北纬60°附近相遇,形成极锋,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上,形成副极地上升气流,在高空又分为南北两支气流⑦和⑨,气流⑦向南在副热带地区下沉,于是气流⑤、⑦、⑧就形成了中纬环流;气流⑨向北运动在北极地区下沉形成气流⑩,气流⑥、⑨、⑩就形成了高纬环流。 由于三圈环流的存在使近地面分别形成了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

  由于四个气压带的存在,使近地面大气由高压向低压运动,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从而形成了低纬的东北信风带、中纬的盛行西风带和高纬的极地东风带。示意完整的气压带风带分布图。

三、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地表均匀,有自转,也有公转。

  原理: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四、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地球有自转,也有公转,但地表不均匀。 原理:海陆的热力差异,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夏季,大陆增温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热低压;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冷高压。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大,因而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高、低压中心比较明显,将理想的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系统会切断。北半球最为典型,看教材中2-16“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和2-17“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逐一阐述。

  7月份,亚欧大陆升温快,形成亚洲低压,从而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从而使副热带高气压带只保留在北太平洋上(夏威夷高压)和北大西洋上(亚速尔高压)。

  1月份,亚欧大陆降温快,形成亚洲高压,从而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从而使副极地低气压带只保留在北太平洋上(阿留申低压)和北大西洋上(冰岛低压)。

五、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一个组成部分

1、定义: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

2、种类及形成原因:据教材图2-18阐述两种季风的成因及对气候的影响。 ①、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季风是形成季风环流的主要原因。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大洋,亚欧大陆是世界最大的大陆,东亚居于两者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为显著,因此东亚季风最为典型。冬季,东亚盛行来自蒙古高压前缘的偏北风,低温干燥,风力强劲;夏季,东亚盛行来自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部的偏南风,高温、湿润和多雨。

②、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南北移动是形成季风的另一个原因。如我国西南地区及印度一带夏季的西南季风,就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转而成的。

六、季风环流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原理:夏季,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中心有时只有一个,有时分裂成两个,分别位于东、西太平洋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向北运动,使我国夏季盛行东南季风,直接影响到我国季风区的降水和旱涝。正常年份我国夏季的降水由南向北推移,但有时夏季风的强弱、早晚和位置异常会导致我国夏季降水的异常。冬季,盛行偏北风,低温干燥。

  课堂作业:演示并说明全球大气环流示意图。

  课后作业:查找资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爆发百年难遇的洪涝灾害的原因是什么?

(本文于2006年获全市一等奖)

大气环流教学设计共5

  高中地理《大气环流》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2.掌握各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和特性。

3.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的成因与规律。 4.理解大气环流的作用。

[教学重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规律。 [教学难点]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教学方法]多媒体交互式演示讲解。 [--]

  大气环流是产生风云变幻的天气现象的直接原因,也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子,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在第二单元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形成,是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并灵活应用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内容。

  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充分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并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立体的、动态的图像呢?这是一直以来的一个难题。曾有人尝试过多种教学方式: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将学生分成不同纬度,形体活动演示教学、边讲解边和学生一起画图的方式教学等等。收效不同,但都不理想,突出的问题就是将近地面与高空混为一谈,没有非常清晰的思路,因此不会灵活自觉地应用大气环流的知识解决问题。只能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付考试。也曾考虑利用学校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动态演示课件,但是时间、精力、能力有限,未能成功。

  在网上教学资源库中有这部分内容,且设计精美贴近教学时,便立即进行了教学尝试,结果是喜人的。学生乐于通过观察电脑动态演示,经过仔细思考,认真讨论后自己总结得出答案。由于结论是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反复讨论得出的,并且头脑中有立体直观的动态图像,因此学生自我感觉思路清晰而严谨,应用起来就得心应手。

[教学过程]

  课前复习:让我们用绘制简图的方式来回忆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引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它是由于局部地区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全球高低纬度之间是否存在热量差异呢?那么是否存在热力因素引起的空气环流呢?思考。

  假设: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地球不运动。思考假设的含义:无海陆高低之分;大气运动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

  A组导学内容

1.赤道近地面空气在垂直方向上是上升还是下沉?极地垂直方向上空气的运动状况又如何呢?

2.赤道与极地之间的近地面,空气在水平方向是由赤道向极地运动,还是由极地向赤道运动?

3.极地和赤道近地面气压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投影演示,相互间合作学习完成A组导学内容。 过渡:地球实际上是在不停地运动的,单圈环流是不存在的。那么大气该如何运动呢?

  假设: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地球不公转。思考假设的含义:无海陆高低之分;地球在不停地自转。思考地球自转会对大气运动产生什么影响?

  B组导学内容

1.赤道高空向北分流的空气最终的运动方向是什么?为什么?学生仔细观察,合作学习。

  讲述:赤道高空北流的空气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于北纬30°附近高空偏转为西风,之后,大气运动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合作学习,完成B组导学内容中的2~3题。

2.赤道高空的北流空气不断地流到北纬30°附近高空堆积起来,导致北纬30°附近高空的空气在垂直方向上会如何运动?使得近地面气压升高还是降低?

3.北纬30°附近的近地面空气分流、偏转后的风向?学生仔细观察,合作学习。

  讲述:北纬30°附近被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附近~北纬30°附近的近地面

  东北风风向常年不变,就好像一个人很守信用,因此,这个纬度带被命名为东北信风带。至此形成了低纬环流。而北纬30°附近~北纬60°附近近地面被命名为中纬西风带。

  讲述:北纬60°(极地)附近近地面被命名为极地东风带。 4.自北纬30°附近北流的空气与自极地南流的空气相比较,热力性质是否一致?有何差异?相遇后两种空气的运动状况有何不同?由此造成北纬60°附近近地面气压较周围低还是高?思考、讨论。

  讲述:北纬60°附近近地面被命名为副极地低压带。 5.北半球形成了几圈环流?南半球是否会形成同样的环流? C组导学内容

1.全球近地面共分为几个气压带、几个风带?

2.全球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是否有规律可循?思考、讨论,从而找出分布规律:南北对称、相间分布。

  过渡:气压带风带分布的纬度位置是否是固定不变的呢?让我们把假设情境进一步接近实际情况来设定。

  假设: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思考假设的含义:考虑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移动。

  D组导学内容

  总结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的规律。

  板书:

二、形成高低纬度间冷热不均--单圈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大气环流的形成过程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前提是地球表面性质均一,但是地表是不均匀的,所以实际上的大气环流要复杂的多,下节课我们再继续研究。

[板书设计] 全球性大气环流

一、定义: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二、形成

  高低纬度间冷热不均──单圈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附:对高中地理观摩课《大气环流》的--的分析:

《大气环流》是第二单元大气环境的重点合难点,它是气候类型的原因与分布、洋流的成因与分布等地理现象的主要原因。

  对大气环流的学习和掌握关键是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动态、立体的空气运动图像,既能分清地面空气运动和高空空气运动,又能很好地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准确地记忆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更好地加以运用。

  学生主体参与的互动式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是目前教改的方向之一。周老师的这节课有两个突破点:

1.运用素材库进行探究式课堂教学。

  周老师使用素材库中的《大气环流》课件,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课件运用动画的形式把教学中单纯用语言不容易表达清楚的内容,很容易、形象地表现了出来,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立体直观的动态图像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2.学生主体参与,突出了师生交互式的学习方式。

  周老师根据教材,挖掘内涵,提出了导学内容,再结合课件演示内容,让学生观察、动脑、思考、研究、讨论,由学生总结、表达得出结论,再由师生共同总结,这种师生交互式的学习方法,效果优于其他形式的教学,它既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特点,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中值得提倡的。

  周老师的这节课有以下几个优点:

1.语言流畅、教态自然、思路清晰、条理清楚、由简入繁、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思维步骤。

2.课前的复习提问设计巧妙。

  让一位学生在黑板上用绘制热力环流的方式来回顾前面学过的知识内容,在绘制的过程中,学生的下笔顺序反映了他对热力环流的认识是否了然于胸,下面的学生是否能立即指出错误同样反映了他们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通过大气环流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来引入大气环流,由简入繁,过渡自然,不留痕迹。

3.不直接将大气环流的概念灌输给学生,而是在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过程理解清楚之后再由学生总结大气环流的概念。这种方式使学生接受新知识更自然、更积极。

大气环流教学设计共6

  高中地理《大气环流》的教学设计

  篇1: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大气环流 一. 概念

  气压带 二. 三圈环流

  风带

  篇2: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课程标准:“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的主要内容包括让学生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对降水的影响,并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规律,为以后“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和“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两部分内容做好基础铺垫。为了能让学生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教师需要通过引导学生发现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原因,进而使学生发现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以免死记硬背。

  学生已经掌握热力环流与风的相关内容,而本节内容以此为基础,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并不能是单纯的教师讲授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推理探究式的学习过程。再加上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不强,因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当尽可能的利用多媒体课件对相关知识进行演示,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这两部分内容,在教师指导下,知道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

(2)在知道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的基础上,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会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3)了解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4)掌握并能说出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2.过程与方法

(1)教师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热力环流及近地面和高空的风向。

(2)在回顾热力环流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多媒体(Flash)课件演示,引导学生推理出理想状态(地球不自转)下,地球的大气环流状况,并发现赤道低气压带和极低高气压带的形成。

(3)在回顾近地面和高空的风向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多媒体(Flash)课件演示,引导学生发现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形成以及信风带、中纬西风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形成。

(4)在学生不断发现各个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这一过程中,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发现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状况。在教师设计的巩固反馈中,学生掌握并学会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全球分布示意图。

(5)结合大气气温与水汽容量的关系,通过多媒体(Flash)课件演示,学生自主发现不同气压带、风带控制的地区,其降水情况的差异。

(6)学生观察多媒体(Flash)课件,自主发现由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产生的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规律;并通过对地中海沿岸气候特征(地中海气候)成因的探究,加深对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规律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自主探究、推理式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进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规律。

2.教学难点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原因及其分布示意图的绘制;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提问法、探究发现法、演示法

五、学法设计

  探究推理法、观察法

六、教学手段与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括三圈环流Flash演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演示、气温变化对水汽凝结、降水影响的Flash演示、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Flash演示等。

  每位学生两张地球简图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篇3: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组 田东东

  学习目标

1、理解气候的形成因子;(自主学习)

2、掌握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典型区;(自主学习) 3、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合作探究)) 4、会分析某地气候的形成原因。(合作探究)。 学习重点、难点

1、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2、比较不同气候类型气候的特点。 学法指导

1、认真阅读课本,完成自主学习部分,并理解记忆。 2、自主思考合作探究部分,小组内讨论交流,统一答案。 教学过程 预习案 温故而知新

  画出三圈环流图和1月、7月亚洲季风图。

(学生自主完成)

  自主学习

1、根据“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总结各种气候的纬度分布范围。

2、阅读课本P41—42图2-1-6,试总结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 预习检测

1、读图分别写处气候类型名称 2、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请分别写出①②③④四幅气候图与图中A、B、C、D四地气候特点的对应关系:A为;B为;C为 ;D为 。

(2)A地的地形名称为,与A地属于同一种气候类型的还有非洲的 盆地和亚洲的 群岛。

(3)A、B、C、D四地中,全年降水最丰富的是 地。

  预习反馈:你学会了吗?有疑问一起交流一下。

  训练案

  读A、B两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1~2题。,

1、A地气温特点是 A、终年高温 B、夏季高温 C、四季如春 D、终年严寒 2、B地降水最多的月份是 A.4月 B.6月C.8月 D.12月

3、下列地区的气候类型属于地中海气候的是 ()A.意大利的罗马B.中国的上海 C.东南亚的新加坡 D.俄罗斯的莫斯科 4、下列地区中,降水量较多的是 () A.山地迎风坡 B.山地背风坡 C.两极地区 D.大陆内部

5、读下图,填写右表,完成图中甲、乙两地的比较

  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