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山西说明文中小学3篇(山西景物写说明文)

综合文章 时间:2022-06-06
【www.wendang123.cn - 综合文章】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描写山西说明文中小学3篇(山西景物写说明文),欢迎参阅。

描写山西说明文中小学3篇(山西景物写说明文)

描写山西说明文中小学1

  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

  我作为一个地道的山西人,今天我就给你介绍介绍榆次的小吃——榆次灌肠。说起榆次灌肠,相信听说过的朋友很多,吃过的人也不少,可是知道这灌肠来历的人可能就不太多了。

  相传在民国初年,榆次市场上经营灌肠者较多,但唯有大乘寺街范臭小家是祖传的灌肠经营者。清朝时,范臭小就随父亲范庆林学做灌肠,民国25年后,其子范二毛又继承其业,后又传其孙范玉亭,成为四代经营灌肠世家

  灌肠是用荞面为主料制成的一种面食品,其形状与烧饼相似,只是中间稍厚,四周略薄。

  在榆次,以猪血灌肠最为出名。其原料以荞面和猪血为主,猪血灌肠吃起来鲜香可口,颜色为浅褐色,软中有韧而富有弹性。

  灌肠冷食时辅以佐料,以盐、蒜、醋、辣酱为主,再滴几滴香油,食之凉爽、利口、香辣适中。热食应切块,以猪油烹炒,佐以蒜、醋,食之清香可口。

  我的家乡山西还有许多出名的小吃,大多以面食为主,其中刀削面、焖面、拨鱼儿、碗秃等。故海内外早有“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的说法,我真诚地欢迎海内外的朋友来山西做客,尝一尝山西的面食,一饱口福。

描写山西说明文中小学2

  山西有非常多的名胜古迹,但我觉得最奇特的还是那古朴的悬空寺。

  悬空寺位于恒山脚下,在浑源县城城南五公里处的金龙峡内西岩峭壁上。这座寺庙建于15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是国内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

  进入管理区,从谷底远望,悬空寺就像一座精美绝伦的浮雕,镶嵌在万仞峭壁间。层层叠叠的楼阁,只有十几根颤颤悠悠的细长木柱在下面支撑,而寺院上方大片的赭黄色岩石,微微向前倾斜,仿佛就要塌下似的,让人无不胆战心惊。真佩服当年建造寺庙的设计师们,是怎样在这样的深山峡谷上修建了一座独特的寺庙来的。

  悬空寺的建筑十分奇妙,它是采用凿洞插木的方法构筑而成,整个建筑不用一根钉子,背倚陡峭的绝壁,下临深谷,楼阁间以栈道相连。走在寺庙的栈道上,就像在云上飘一样,随时都有可能掉下来。因此,我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踩在木板上,生怕自己脚重,木板就塌下去了。可是,尽管脚下“吱吱”作响,紧贴岩石峭壁的楼台却岿然不动。听导游说,悬空寺之所以能够悬空,那些撑在坚硬岩石里的梁木都要经过精心计算,有的木柱起承重作用,有的是用来平衡楼阁的高低。这些木料都是用桐油浸过,不怕虫蛀,也有防腐的作用。因为寺庙紧贴着山地理位置好,两旁又有突出的石壁遮挡,即便有大风也不会对寺庙构成威胁。

  参观悬空寺,让我由衷地佩服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艺,寺庙历经了1500多年的风雨,它依然保存完好,这不能不说是中华文明的奇迹。

描写山西说明文中小学3

  到山西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我想这大抵因为山西有好面好醋。

  山西的面种类繁多,刀削、打尖、拨鱼儿、烤佬佬、拉条子,有的.没吃过,甚至没听说过。至于醋,更不用说了,香醋、姜醋、老陈醋,驰名中华,有的一不留神还跑出国门,在异国的酸类调品里独树一帜、傲视群雄。

  陕西人爱吃面、喜食醋。但做面的花样和精到却比不得山西。至于醋,更是没得比了。如今到了山西地界,岂能放过这好面好醋?餐前,每人面前均陈一把山西老壶。有人将醋掺入柠檬或橙汁中喝,戏称“鸡尾酒”;有人嫌不过瘾,直接端起醋壶直着脖子一“醉”方休。不知道的,以为是喝高级椰奶橙汁;知道的,腮帮子酸得半天转不过筋来。

  那醋确实酸,但绵长、滑爽、后味醇香。怕酸,你就憋着鼻子一气喝下,自会享受到那酣畅淋漓的大味。于是,几位慕山西醋之美名的同桌纷纷起立,仰起脖子咕咚咕咚地比着劲儿开喝。同桌的几位女士酸酸地瞟一眼,在一旁用手捂着腮帮子酸酸地笑,那涩涩的样儿,也像吃了“醋”。

  在山西的几天里,大家对山西的面情有独钟。每餐每人一碗,必先风卷残云舔荡干净。

  端着老碗吃面,抱着醋壶喝醋,静下来,就觉得这“面”和“醋”有点儿意思。先看这个“面”字:迎面是个“照壁子”,里面有“院子”、有“房子”,这吃面的人一般就恋家守土,且喜欢盖房子。不是么?山西有名的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孔家大院是它典型的例证。而吃米的人,一般外出创业打工的多。何也?你看一个“米”字,整个呈发散放射状,分明是志在四方么?难怪无论历史上还是现在,吃米的同胞满世界都是;吃面的却多执着坚守,不动摇、不彷徨、不旁顾左右而“望”它。

  再说 “醋”。醋是个百搭子,和盐搭是酸咸,和糖搭是酸甜,和辣椒搭是酸辣,和香搭是酸香。山西人醋做得好,自然能“搭”出百味的面。而在又大又宽敞的房子里咥一碗好醋调的面——咥刀削面、咥拨鱼儿、咥烤佬佬、咥拉条子,那是人生的一大快事了!

  不过,山西人不叫“咥”面,叫吃面。我以为,山西的面,与陕西的“咥”相配,那才叫一个“绝”字。面好,也要说得好么!“咥”显示一种豪爽、一种享受、一种痛快。比如,“刚才圪蹴着美美地咥了一老碗面”,那与人叙说着,是彼此都能体会的一种境界。

  而如今,山西人把面也做到了一种境界,“醋”打出了国门,“面”也总不能老恋着家、守着土呀,他们也要把山西面打出国门呢!

  我们吃过的一家专营面食的店铺,是很有些规模的。厅堂大不说,光面食就达五六十种之多,而配制的各种“盖头”更是五花八门。一餐下来,每种品类只一口,吃了五六种,皆鲜香透脾。这家老板为使他的面走出国门,在店门口立了一尊自己的彩塑。他出豪言:这不是彰我个人之名,是扬我们山西好面。瞧,这话说得多“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