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务调研报告(共7篇)

综合文章 时间:2021-10-16
【www.wendang123.cn - 综合文章】

第1篇:派出所社区警务调研报告

XXX社区警务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XX镇自2008年来统筹规划了13个社区,社区警务室成为社区服务的极其重要的一部分。2008年以前,农村地区的管理相当混乱,治安、刑事案件多发,流动人口管理不到位,我公安机关侦破案件难度较大,群众矛盾纠纷积累较多且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农民群众办事难,很难得到有效服务等等,这些都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建设。

二、社区警务开展情况

警务室成立以来,社区和农村警务室民警通过入户走访、组织辖区巡逻防范等日常工作共提供社区稳定信息800余条,化解集体上访等重大不稳定因素苗头30余起,提供破案信息71条,侦破刑事案件15起,抓获逃犯查处治安案件100余起。2010年年初,临近农历春节,通过社区监控我单位抓获非法买卖鞭炮等危险物质的两名嫌疑人并及时移交XX派出所捣毁了一个制售鞭炮的窝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2011年07月XX村发生一起打架事件,当事双方被传唤至派出所后互不承认殴打事实,当我们的民警将来自社区监控的视频摆在嫌疑人面前时,违法嫌疑人马某、王某双双低头承认殴打事实;2012年01月我派出所通过社区警务室暂住人口管理登记协助XX市公安局查货盗窃通信电缆的犯罪嫌疑人王XX男,彝族人,)等等。我们以XXX派出所为基础,通过社区警务室这个平台,有效整合村庄和企业等内部治保组织、治安积极分子、信息员等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建立一个“防管控”一体的治安体系,有效的对社会治安面有效防控。从实际发案量看,2008年至今,我辖区刑事、治安发案同比建立社区警务室之前下降70%,印证了我们的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正在不断发挥作用,并且将在维护稳定、压减发案上发挥出越来越明显的作用,极大提升群众治安满意度和幸福感。

社区警务室建立以来,推行的另一大项业务就是加强对群众服务,通过社区民警入户走访及时了解群众所需所想,通过乡间地头同群众恳谈,解答群众疑惑,倾听群众建议意见,提高服务意识,对不方便办理业务的群众我们登门服务,切实将派出所各项业务带入群众当中,同时增进了警民之间感情。社区民警定时在社区警务室值班,接待群众来访,承办各项基本业务大大方便人民群众。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夯实基础,推进农村警务工作新进展。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广大农村群众对治安安全的需求不断增强,党和政府更加重视农村地区治安防范工作,这是我们做好农村社区警务工作的有利条件。公安部大力开展基层基础工作,是农村警务工作得以全面开展的良好契机。当前农村警务工作应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需要,把服务群众作为社区警务建设的宗旨,通过农村社区警务工作的开展,将服务延伸到社区,拓展服务的范围,树立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同时,做好农村派出所队伍建设、警务运行机制改革、后勤保障工作。首先,要把“警力下沉”工作落实到位,鼓励和号召广大民警下基层,加强基层民警的政治思想教育,使民警转变观念,摆正位臵,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思想。通过大练兵等形式切实提高民警的警务技能和执法水平,促进基层民警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要把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只有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农村社区警务所需的办公用房、警务保障才能得到根本解决,使农村警务办公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确保“沉下去”的民警能“呆得住”,落实各项考核管理制度,以群众满意度和辖区治安情况作为衡量社区民警工作是否到位的硬指标,督促“呆得住”的民警将各自责任区的工作“做得好”。

(二)结合实际,推行农村治安防控新模式。新农村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现象、新问题,如大量外来人员涌入农村地区,给当地治安环境带来新的变化。新的治安环境要求农村社区警务工作采取新的防控模式,一是变“线形警务”为“片形警务”,传统的农村派出所主要分内勤线和外勤线,内勤线主要负责户籍和内务,外勤线负责案件查处,这种分工难以使警务工作真正深入群众中去,如实行“片形警务”使广大民警下社区,在社区设立治安防控第一道防线,取得更佳的效果。二是变“被动防守”为“主动防控”。通过建立情报信息网、巡防网等防控网络,加强对各类违法犯罪信息的收集和掌握,做好治安防范工作,同时提高及时反应的速度,在发生警情时,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第三是变“专长民警”为“全能民警”,在农村地区工作的民警不但要会做群众工作,更要懂得各类法律知识、国家政策,熟练掌握各类公安业务,要会分析治安形势,合理布臵防控力量,有的放矢地开展防范工作。

(三)积极探索,挖掘农村治安防控新力量。随着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各类社会治安问题层出不穷,传统的治安防范显得难以应付。对此,公安机关应发展更多的治安防控力量,以保证农村地区的治安环境的稳定。一方面要挖掘人的力量,也就是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合理分配防控队伍,达到最佳防控效果。目前农村地区有很多基层治保组织和人员,如村综治站、夜巡队、义务巡逻队等治安辅助力量,但这些组织和人员的工作缺少一根主线:规范统一的农村警务工作的运行机制,这导致了基层治保组织的工作处于一种无序状态,要解决这一难题,就要求公安机关在基层设立警务室,对治安组织的日常防范工作进行指导,并开展警务咨询、法制宣传、受理群众报警求助等工作,切实做到警务前移。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掘科技潜力,如监控系统的投入应用和自动报警器的推广使用。目前有条件的农村派出所已经建立了社会治安监控系统,并在重点企业、重点单位安装自动报警器,将技防和人防结合起来。实践证明,技防和人防相结合能有效提高农村派出所的战斗力。

(四)依靠群众,走出农村社区警务新天地。新农村的建设最终目标是将农村建设成一个和谐社会,这离不开群众的参与。同样,社会治安环境的稳定和维持也离不开广大群众,“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群众是农村治安工作的中坚和主要力量。要改变以往单纯依靠公安机关在农村地区开展警务工作的工作模式,走“全民参与,共保平安”的新路子。因此,农村社区警务应积极探索适合当地的警务工作模式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义务巡逻、邻里守望、打更护夜等不拘一格的工作模式,使派出所的整体防控能力在群众的广泛参与下得到提升。基层民警主要负责人口管理、情报信息搜集、组织村民巡逻防范和构筑治安防控网络等工作,应主动带领、指导群众力量开展群防群治工作,积极主动为辖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倾听他们的意见,以此调动群众配合、支持和参与治安工作的积极性,密切警民关系,提升社区民警的亲和力,为构筑平安新农村营造良好的气氛,而且这样长期零距离地接触群众也有利于直接取得大量原始真实的信息,从而掌握辖区的治安动态,及时消除治安隐患。

第2篇:警务工作调研调查报告

警务工作调研报告

公安部颁布《关于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决定》以来,xx市局认真贯彻各级关于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指示精神,精简机关,充实基层,最大限度的把警力下沉,初步实现了警务室建设的无缝隙覆盖,警务工作调研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警务工作调研调查报告》。 wo们结合辖区警力资源数量、结构及治安状况等实际,把“警务室建成后,如何创造性开展工作,如何发展和完善新型社区和农村警务运行机制”作为重点,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推进。对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进行了1些有益的探索。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1、在运行机制等软环境建设上采取有效措施

1是对警务室开展工作情况进行不间断地督导检查。局里要求党委成员按照联系派出所分工、各科队按照科挂所分工加强对各所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进行督导、调度,每周至少要督导调度1次。局3基办专门设计了《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检查记录》,与治安部门联合对全局警务室建设及工作开展情况每周进行明查暗访,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及时、全面地掌握工作实况,力促警务室各项工作全面开展。

2是改进和完善警务室薄册档案。为进1步规范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wo局本着实用、实效的原则,对原有的30余本派出所基础台帐进行了梳理、整合,根据现阶段警务室开展工作的需要,整合为16本警务......

第3篇:社区警务工作调研报告(优秀)

社区警务工作的调研报告

随着社区的形成、发展和完善,社区警务正以其独有的社会综合功能,为社区管理防范提供了有力保障,已得到越来越多的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推动了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进一步融合。然而,在社区警务运行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也正牵挚、阻碍社区警务工作的调研报告 随着社区的形成、发展和完善,社区警务正以其独有的社会综合功能,为社区管理防范提供了有力保障,已得到越来越多的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推动了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进一步融合。然而,在社区警务运行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也正牵挚、阻碍着社区警务的发展,亟待得到有效解决。为此,本人通过召开派出所长座谈会、走访社区民警及社区干部、社区居民、发放问卷调查表等方式方法,就如何深入推进社区警务工作开展了专题调查。现就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对策作个粗浅分析,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前段我局社区警务工作的初步探索

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局把社区警务作为夯实基层基础、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率的重要支撑,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先后5次召开党委会和局务会议研究社区警务工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以选优配强社区民警为突破口,强力推进社区警务建设,并提高社区民警待遇,大大激发了社区民警工作热情,社区警务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是配齐配强社区警力,社区民警全局“公选”。任何工作的好坏,人的因素是关键,社区警务工作也不例外。为切实把我局10个社区民警选好配强,我局党委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寻求破解之法。20**年12月6日,我局召开党委扩大会议,由局党委全体成员、城区派出所长、社区民警和治安大队长、户政股长,专题讨论如何破解全局社区警务难题,听取基层民警的意见和建议。随后,局党委成员又分别带领机关民警分成4个调研组,深入社区干部和居民家中,开展调查研究。为解决当前警力严重不足,社区民警“专”不起来的问题,我局先是借鉴江华县公安局的经验,返聘了8名退休退养的老民警到社区警务室开展工作。但由于历史久帐太多,繁重的基础工作使这些老民警颇感吃力,且部分老民警已无法适应工作的需要。为此,局党委在认真研究后,决定打破股室、地域界限,在全局范围内公开选拔10名社区民警,克服一切困难、下死决心要把社区民警配成“精锐部队”。并规定,原来的社区民警也可报名参加竞争,如果落选就放到艰苦岗位去接受锻炼。“一石惊起千层浪”,局党委的这一决策,一举打破了多年来社区警务工作“无人管、无人干、干好干坏无得妨”的“三无”僵局。

二是坚决做到奖惩兑现,奖励措施让人“心动”。社区警务中大量的是基层基础工作,需要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好。因此,必须要有激励社区民警扎根社区的工作机制。为此,我局经多次研究,并在社区民警中广泛讨论后,制订了对社区民警工作按照“满意率”、“熟识率”、“发案率”等“七率”来考核的办法。同时,制定了明确具体的奖惩规定:20**年,全局社区民警按季度进行考评。考评后,根据考评成绩按每月平均500元/人的标准,由局里统一发放工作补贴。平时,社区民警不参加派出所值班,不参加具体案件侦办,不下达办案和打击处理指标。年终,局里根据考核情况,对10个社区民警综合排名,第一名奖励1000元,由局党委向县委呈报解决副科级待遇;第二名、第三名分别奖励800元、500元,并列入后备人才库管理。对小江口、城中等6个辖区人口较多、治安状况较复杂的社区,还可以搞“夫妻社区”、“兄弟社区”。每季度考评后,对社区民警按考评成绩排名,第一次考评排名末位的社区民警,通报批评并诫勉谈话,连续两次排名末位且得分在80分以下的社区民警,调到农村艰苦岗位锻炼。

三是建立责任捆绑制度,领导联系社区“结对子”。今年2月25日,全局10个社区民警选拔出来之后,我局由局领导和政工室、治安大队、户政股等单位负责人按照上级有关社区警务工作的相关规定,对社区民警进行了集中业务培训,并将所有资料汇编成册。局长秦建彪亲自讲授第一堂课,从社区民警的工作任务、职责要求、工作方法等方面,对社区警务工作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析。为了加强社区警务工作的领导,我局党委委员每人联系一个社区警务室,帮助协调民警与社区干部、内保单位的关系,改善社区警务室的工作环境,配备照相机、电话、办公桌椅、档案柜等硬件设施。同时,局机关每个股室也对口联系一个社区警务室,联系社区的局领导和机关内设单位与社区民警进行捆绑考核,局领导每月至少二天在社区工作,并与社区民警共同承担责任。即社区民警工作任务完成不好被通报,联系的局领导和机关股室一并通报,形成了全局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如今,全局10个社区警务室环境变好了,工作关系理顺了,社区民警发自内心地讲:“社区警务工作虽然辛苦,但工作好搞多了。”

二、社区警务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前期的社区警务运行来看,我局社区警务工作已经正常运作。但影响、制约社区警务工作发展的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区警务的功能发挥不够。社区警务既是公安工作的一部分,也是社区工作的一部分,特殊的交叉属性决定了其特有的功能。社区警务是社区群防工作的组织形式,是群众与犯罪作斗争的阵地,也是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进行信息互通的基层中枢。而现实工作中,民警在社区警务中往往只是应付式的等候、登记、处理,没有变被动为主动,没能将社区的警务工作统筹考虑与合理计划,而是简单地按命令执行,局里安排一次行动就搞一下,没有充分发挥社区警务的组织引导功能。

社区民警深入基层广泛收集信息的同时,最大的工作要求是组织指挥一支防控力量。群防群治力量是公安机关的一支重要防控力量,在公安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但这种重要性并未得到充分体现:首先,思想认识不到位。派出所和社区民民警都没有将群防群治这项工作提高到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做好社会治安的高度来认识,派出所对群防群治工作没有明确计划、目标和落实措施。其次,范围拓展不广。派出所只对专职巡逻队(有的是民兵应急分队)、银行等重点单位的经警还有所联系,对其它群防群治防控力量基本上没有管,没有组织。第三,队伍运作不力。社区民警牵头组织协调不够有力,未将其串联成有效的防控网络,导致各种群防群治力量的运作无力,未形成有效的防控体系。虽然有了一个警务室,在群众看来有了依靠的场所,但是民警还是单兵作战,缺乏稳固的根基。

(二)社区警务工作没有形成合力。 社区警务作为一种新的工作模式,要求地方政府、社区干部、社区民警等各方参与。现在存在的问题是:一方面,是街道党委、社区干部,在对社区警务的认识上及责任归属上还没有真正统一。调查中发现仍有不少社区单位和群众认为社区警务是公安部门一家的事情。对社区警务的大部分资金投入,往往是碍于民警的“面子”“交情”,都没有在思想上真正认识到位。特别是筹建警务室用房、资金问题上,使社区民警感觉到人单力薄。另一方面,社区民警在为社区群众排忧解难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没有对社区警务工作作一个比较全面完整的理解。社区民警投身社区的时间不多,与社区群众缺乏多方的信息交流,未能使社区群众真正认识到控制和减少违法犯罪的关键在于社区。在具体工作中社区与社区民警共同分担维护社区治安秩序的责任意识不强,群众参与维护治安的积极性不高,导致社区民警走不出独自承担解决社区违法犯罪问题的怪圈。

(三)社区警务的资源利用不足。社区民警在工作中往往依赖上级机关来解决人财物,习惯于依靠行政手段筹措各种社会资源,不善于动员社会力量,没有真正形成社区齐抓共管抓防范的局面。开挖社区资源的成败优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民警个人的状况。在相同环境条件下,民警个人素质好、活动能力强、工作自觉性高,利用社区资源的效果就明显一些。从我县10个社区警务室的工作来看,各个警务室工作发展不平衡,如小江口、城中、濂溪等社区民警由原来的所长、副所长担任,工作就较主动,开展得好;而荷叶塘等少数社区由于民警年纪较大,知识结构老化,工作措施不力、工作成效不是很明显。

(四)社区警务的考核机制激励不够。考核是各项工作的指挥棒,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能够调动和激发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反之不仅达不到考核目的,还会挫伤民警的工作积极性。目前我局的情况,一是管理考核部门多,没有形成抓社区民警考核的合力。从工作业务上,治安大队、人口大队都是社区警务的主管部门,从人员关系上,社区民又必须对所属派出所负责,所以派出所也要对社区民警有所考核。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治安大队、人口大队不去考核,认为主管部门主要是业务指导,派出所应对社区民警进行考核;派出所又认为社区民警很多情况需要局里协调,津贴由局时发放,社区民警基本上不参加所里的有关活动,只是挂名在派出所而已,派出所不好对社区民警进行考核。二是考核细则繁琐,不好操作。特别是发案率、防范率、线索提供率不能一概而论,既不能光看绝对数,又不能光看社区人口数,还要考虑社区治安复杂程度,平衡起来很难。三是有些奖励措施不能兑现,影响了民警积极性。

三、社区警务运行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是思想认欠统一。少数社区民警由于群众观念淡薄,缺乏敬业奉献的精神,认为社区工作整天跟老百姓打交道,工作见效慢,立功受奖的机会少,对工作产生“厌战”情绪。一些社区民警群众工作能力不强,一旦下社区后就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做些什么?怎么去做?少数社区民警缺乏锐意进取、开拓创业的精神,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等消极思想,而在工作中又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在工作中得过且过,工作方法简单,态度生硬,极易引起群众的不满甚至反感。

二是民警能力素质欠平衡。从事社区警务工作的民警,由于个人的学历、经历、业务素质参差不齐,所联系社区的治安复杂情况各异,工作成效也表现出较大的差距。有的民警简单地执行任务、完成基础指标,有的不善于发动群众、组织队伍;有的不适应当前的社区形势,对各项基础工作无从下手。在现实中,突出表现为个人能力素质好的民警社区警务工作开展的就有特色、有亮点、群众满意度就高;个人素质较差的,工作开展中就阻碍多,群众的怨言也多。最终导致各社区警务工作发展不协调、不平衡。

三是业务考核机制欠科学。在运行过程中,社区民警反映现行的社区民警考核机制难以科学、合理地衡量民警的工作绩效,分值设置未充分考虑可变因素,难以体现客观公平原则,加之考核办法不够完善,监督调控不力,未能充分调动起民警工作积极性,导致部分民警片面追求易得分的高分值工作,而忽略了难以得分的防范等基础工作的开展。

四、改善社区警务运行的对策

(一)统一思想认识,发挥主力军作用,组织社区力量共建社区警务。加强社区警务建设,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夯实公安基层基础,提高公安机关控制社会治安能力的重要举措。公安机关要按照派出所工作改革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社区建设的有利时机,切实转变观念,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势,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以积极的姿态做社区警务战略的实践者。要坚决克服责任区民警工作制度向社区警务转变中急于求成的心理,正视社区警务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循序渐进地推动工作。要从长效管理的角度制订社区警务实施的计划和工作目标,避免短期效应、多头指挥,确保社区警务建设的顺利实施。

(二)服务为先、密切警民关系,争取社区居民支持社区警务。推行社区警务的主旨是以预防犯罪和密切警民关系,实现社区警察和社会群众的有机结合。一是社区民警必须花时间、精力搞好细致繁琐的群众工作,广泛发动群众。“听民声、知民情、排民忧、解民难”成为社区民警每天工作的具体内容。二是必须科学合理地建立职能明确的基层警务体制,提高工作实效,达到便民、利民的目的。设置适应社区群众需要的社区警务机构,保证基层足够的警力,使社区民警与群众进行零距离的接触。社区警务运作要灵活、有弹性,在作息时间的安排上给民警一定的自主权。社区民警要围绕中心工作,把工作重点放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上,提高民警在社区的出现率,加强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增强群众安全感。三是以优质、满意的服务,赢得社区群众的承认与支持。为群众提供服务,不光体现在民警警容风纪、行为举止和文明用语上,更重要的是化解矛盾维护社区安定,为群众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上。社区警务要求社区民警是多面手,善于做群众工作,能够妥善处理广泛的与社区相关的各种治安问题,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三)群防为本、发挥特殊功能,发动社区群众投身社区警务。社会治安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在社区,公安工作必须立足于社区。而加强群防群治网络队伍建设,是坚持和发扬新形势下公安机关的群众路线,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和提高公安机关预防打击犯罪的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广泛宣传,以取得党委、政府对社区警务建设的支持。社区民警要紧紧依靠社区党组织,动员社区各方力量,构筑新型严密的群防群治网络,并从规范组织、制度建设,目标任务,生活报酬等方面入手,加以认真落实,使这支队伍在社区防控工作中做到有能力收集社区信息,有实力维护治安稳定。

(四)因地制宜、利用有价资源,发挥社区特色优化社区警务。在推行社区警务,维护治安工作中,党委、政府的组织领导和号召发动是其他任何部门无法代替的。因此,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在服从中争取理解,在服务中求得支持,依靠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实施社区警务战略。首先,利用传播媒介宣传社区警务工作的重要意义,提高吸引力。社区作为社会最基层的一个细胞群,是各种矛盾的汇聚点,社区成员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和行业,改革和发展中几乎所有的举措和结果都会在社区集中反映出来。因此,吸引社区居民参与遏制犯罪,维护治安就显得非常重要。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向群众宣传社区警务建设在维护治安秩序中的意义和作用,形成有利的舆论氛围,增强社区单位和群众参与治安防范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争取社区各阶层的支持。其次,利用社区特色,优化社区警务工作的内容,提高凝聚力。社区民警应根据社区治安环境、复杂程度、人员状况等特点,充分挖掘社区资源,使群众介入社区警务,使社区警务融入社区。第三,利用个体能力开发社区警务资源,提高战斗力。各地在社区中发掘治安资源时,必须教育民警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提高公安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努力提高执法水平,塑造良好形象。只有民警的素质提高了,形象好了,为民服务工作到位了,才能使公众对民警产生认同、依赖和信任感,从而达到感情上的融洽和思想上的沟通。

社区警务建设经验问题及对策_调研报告

社区警务是依托社区而建立起来的新型警务机制,是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社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格局日趋完善,新的形势要求公安机关必须建立与社区发展相适应的警务运行机制,做到警力沉到社区,警务移到社区,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发动群众,充分依托社区加强社会治安的预防、控制、管理和服务工作,实现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被动打击向主动防范的转变,单一治标向综合治理的转变,管理为重向服务为主的转变,真正建立起打、防、控一体化的治安管理长效机制,实现社区长治久安,群众安居乐业,三个文明建设健康、和谐、蓬勃发展。

我所在实施社区警务战略中,以创建“平安和谐社区”为目标,以巩固社区警务平台为手段,通过建立社区警务运行机制,狠抓警务室软硬件建设,以规范工作制度,整合防控资源等一系列举措,有力推动了社区警务工作深入开展,有效发挥了社区警务室在维护治安、服务群众、打击犯罪的前沿阵地作用,为公安机关牢牢掌握驾驭治安主动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社区警务情况及成效

我所现有民警xxxx,管理面积平方公里,辖区共1xxxx村委会,户,人,建立了xxxx警务室,每个警务室落实了xxxx专职社区民警,警务室在建设上做到了四个统一:一是警务室外观标志标识规范统一;二是警务室警务公开内容规范统一;三是警务室各项规章制度、职责规范统一;四是警务室各种软硬件基础设施和标准统一。警务室投入运作以来,很快便收到了明显成效。一是得到了村委会的拥护,村干部普遍反映有有民警在一起配合工作,底气足了,腰杆壮了;二是得到了社区群众的赞扬,群众纷纷说警察常在身边转,我们办事方便了,安全感增强了;三是得到了社区单位、行业的肯定,警察巡逻、防范、检查、管理的密度增加,使社区矛盾纠纷少了,案件降了,治安秩序好了。

二、我所抓社区警务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是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区公安局和村委会的重视和支持,保证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我所认真制定了实施社区警务战略的方案、措施、专题向分局党委、乡党委、政府做了专题汇报。

二是按照“简明、规范、合理、实效”的原则狠抓社区警务室软硬件建设,使其真正为派出所的“前沿阵地”和“服务平台”。

三是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社区警务目标量化考核办法,对各项社区警务工作形成量化指标,实行月考、季考、半年考、年终考相结合,严格与社区民警的政治、经济待遇挂钩、促使其扎根社区,积极主动耕耘“责任田”。

四是建立了一套综合、全面的社区警务运行机制,进一步定职明责,规范了社区民警的警务运作。

五是要求社区民警沉下社区组织开展巡、防、管、控,积极开展社区群防群治,严格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由社区民警组织带领村干部、村义务巡回队,采取“内巡与外巡”、“重点时段、路段与全面巡逻”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社区治安巡逻。紧盯社区暂口、重口等工作对象加强基本信息采集力度,严格落实管控措施,充分利用警务室全会阵地作用,加大社区防范宣传力度,统一设立“警情通报栏”,坚持每周发布一期“警情公告”和“破案公告”防范警示宣传,让群众知晓治安环境,提高自防意识和能力。同时实行社区民警主动上门寻计问策,广泛征求辖区单位和行业场所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共建平安社区的良好局面。

三、当前社区警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警务实建设资金紧缺,党委政府投入有限,导致警务室基础设施不配套,功能不健全,办公、交通、通讯等条件落后,难以保证灵敏高效运转。

二是社区警务室警力单薄,没有协勤辅警,民警工作繁重,压力较大,加之政治、经济待遇较低,致使民警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高。

三是派出所总警力不足,处置突发事件、调处矛盾纠纷维稳工作艰巨繁重,各类政治、经济、文化安全保卫活动频繁,各种专项行动不断开展,大量治安、刑事案件查处侦破、各种案件纷繁复杂等等常常使派出所首尾难顾,警力捉襟见肘,不得不经常抽调社区民警突击应付,致使设区民警无法真正沉到社区安心工作,防、管、控、工作难以落实。

四是社区部分治保、调解组织有名无实,难以真正发挥作用。一些单位片面注重经济效益、工作成绩,而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却是领导挂在口上,名单写在纸上,制度挂在墙上,却不真抓实管,发现问题不报告,遇到矛盾就推诿,没有真正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治保、调解等群防组织”松、软、散、瘫”现象较为突出。

五是部分社区民警综合素质不高,群众工作能力较差,缺乏深入细致的作风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真正融入日常勤务工作中。在工作方法上,简单、僵化,流于粗表,不会密切联系群众。在工作内容

上,要求群众做的多,主动热情为群众分忧解难少。在工作态度上,走马观花,敷衍了事,不认真负责,任劳任怨,致使对社区基本情况底数不清,情报信息不灵,工作对象管理失控,发挥不了哨兵和侦察兵的作用。

四、深入推进社区警务的对策

一是要努力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建立良好的警务保障机制,加大对社区警务的人、财、物投入力度,大力改善警务室各种工作条件,招聘保安或居委会干部作为专职协勤充实到警务室,强化社区警务力量,落实好民警,协勤的政治经济待遇,营造拴心留人的干事环境。

二是要充实加强派出所警力,保证派出所社区民警能真正沉到社区,专心致志工作。

三是要狠抓社区民警的培训,扎实炼就社区警务工作的基本功,培养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四是要进一步改进社区警务运行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社区民警不应参加派出所值班,不应参加本社区之外的警务活动,集中精力扎进社区搞工作,同时建立一系列社区警务工作规章制度,使社区各项警务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同时,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充分调动社区民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打击破案与基础工作、专业工作与群众工作做到综合运作,均衡发展。

五是要充分发掘社区资源,构建社区防范体系。一方面,要增强社区居民的义务辅警意识,加强专职联防队员和义务巡逻队员的正规化管理;另一方面对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要全面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并要以街道、门面、行业、场所建立纵横的联防、联管、联护的防范网络,充分挖掘社区资源,建立起灵敏高效的立体社区治安防控体系。

二、只有抓好“三基”工程建设,才能有效促进社区警务工作

针对社区民警在现实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找出解决办法、提高工作效率、突出基础工作管理重点、更好地发挥社区民警在社区内的作用,本人认为就是必须紧密依靠当前派出所开展的“三基”工程建设,强化宗旨教育,以思想为保障,苦练基本功,切实提高社区民警在社区中服务群众的能力。

(一)加强宗旨教育,密切警民关系。在新形势下,对全体民警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教育,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法制教育,坚持以德为人,以理服人,强化公安队伍思想政治工作,推动队伍建设,使广大民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在政治上合格的人民警察。社区民警要以群众为核心,多下社区与群众加强联系与沟通,充分调动社区群众的积极性来配合和支持警察社区工作。犯罪的社会化决定了其复杂动态的特性,防控犯罪的主体应该是社区群众,依靠群众解决社会治安问题是历史规律的客观反映,警民互动是新时期公安工作的任务,是公安工作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群众是最大的警力资源,是治安信息最广泛最直接的来源,是维护社会治安最普遍最及时的力量。每个民警都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从自己言行、办事效率、警容风纪等点点滴滴做起,让“有困难找警察”不再是一句空话,以热情、文明的服务赢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和配合,努力建立良好的警民关系,发动社区群众及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齐抓共管,与社区群众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理解、密切协作的伙伴关系,使社区形成全民化、网络化,构筑群防群治的防控体系。

(二)抓好阵地控制,落实人口管理制度。人口管理是公安基层工作的基础,警务区民警要全力抓好这项工作。第一,以房屋为载体做好常住人口管理工作。要求社区民警对常住人口了如指掌,对社区实有人口要按人在户在、户在人不在、人在户不在、暂住人口四项,用卡片登记按楼栋门牌编号装订成册,做到情况明、底数清。第二,严格暂住人口管理,按规定登记办证,抓好出租屋的检查工作。第三,全面落实工作对象。将社区内列管重口和近几年打击处理和治安管理过程中发现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进行全面清理,按照重点人口范围规定纳入日常管理。每个重点人口都要建立由社区民警、治保干部、家长三位一体的帮教小组,开展经常性的谈话,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第四,社区民警要联合有关部门如消防警、城市监督等,对社区的公共复杂场所,特种行业,企事业单位和要害部门的人员进行宣传教育,以预防和减少犯罪的发生,加强检查监督,强化管理整治。

(三)培养社区民警综合素质,提高执法水平。社区民警除具备一个人民警察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素质基础外,还应针对在社区警务工作中特定的综合素质,一警多能,注意素质的养成积累,成为多面手,成为综合型高素质人才。要提高警务工作效率,就要加强对社区民警的法制教育,强化业务培训。可以采取现场观摹、学习取经、专家讲座、现身说法及定期办班培训等不同形式组织民警学习,苦练基本功,提高执法素质,从过去被动的“要我干,要我学”转化成“我要干,我要学”,教育民警养成案后勤总结、勤动脑、勤动笔、勤思考的四勤习惯。

(四)正确把握信息的管与用,实现信息工作基础化、基础工作信息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公安领域的广泛应用,深刻改变着公安机关战斗力的要素内涵,深刻改变着公安机关战斗力的生成模式,是公安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推进“三基”工程建设,必须把传统公安工作和信息化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社区民警的基础任务就是不断地采集信息归类管理,按要求录入电脑网络。所以社区民警工作作风必须扎实,收采信息准确无误,按谁收集、谁填报原则,认真翔实地对信息进行填写和录入,决不能有蒙混过关的错误思想。社区民警应将提高管理利用各种警务信息看作是公安工作优势所在;提高管理水平,通过有机利用,把管理中死信息变成为现实斗争服务的有用信息,预防犯罪,打击犯罪,整治社会秩序,来提高管理水平。

(五)充分挖掘社区治安力量和资源,构建群防群治网络。社区民警要更新社区警务理念,因地制宜的开展各种形式的有针对性的群防群治活动,充分发挥群众在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社区治安管理、打击违法犯罪中的积极作用,构筑严密的群防群治网络,切实提高整体防控能力,最大程度的激活“邻里守望,联防巡逻”制度,构筑社区民警、社区综合治理办公室负责人、居民治保会、单位负责人和保卫组织、群众性治安巡逻队、居民住宅区负责人七层次联合,利用社区现有的人力、物力,广泛开展预防犯罪宣传教育,宣传治安防范意识,推广落实各种硬件设施,达到减少和控制可防性案件发生的目的,及时发现和控制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社区矛盾,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化解矛盾,消除或减少其对社会稳定的冲击。同时结合社区实际每季度和重大节、假日开展“四防”安全大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认真开展创建“安全文明社区”和“无毒”社区活动。

社区民警只有紧紧围绕“三基”工程建设,细化工作任务,扎扎实实地去完成,才能提高自己的执法和服务水平,才能树立起人民警察“执法为民”的形象,个人整体素质才能达到一个致高点,从而推进社区警务工作。

一是要努力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建立良好的警务保障机制,加大对社区警务的人、财、物投入力度,大力改善警务室各种工作条件,招聘保安或居委会干部作为专职协勤充实到警务室,强化社区警务力量,落实好民警,协勤的政治经济待遇,营造拴心留人的干事环境。

二是要充实加强派出所警力,保证派出所社区民警能真正沉到社区,专心致志工作。

三是要狠抓社区民警的培训,扎实炼就社区警务工作的基本功,培养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四是要进一步改进社区警务运行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社区民警不应参加派出所值班,不应参加本社区之外的警务活动,集中精力扎进社区搞工作,同时建立一系列社区警务工作规章制度,使社区各项警务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同时,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充分调动社区民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打击破案与基础工作、专业工作与群众工作做到综合运作,均衡发展。

五是要充分发掘社区资源,构建社区防范体系。一方面,要增强社区居民的义务辅警意识,加强专职联防队员和义务巡逻队员的正规化管理;另一方面对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要全面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并要以街道、门面、行业、场所建立纵横的联防、联管、联护的防范网络,充分挖掘社区资源,建立起灵敏高效的立体社区治安防控体系。

第4篇:警务室建设调研报告(推荐)

关于精河县(公安)警务室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今年年初,为扎实推进警务室建设工作,县政法委按照自治区、自治州政法会议精神和安排部署县政法委领导带领县公安局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深入到我县〃镇、〃乡等〃个乡镇场、派出所及警务室,就我县村队社区和农村警务室建设情况进行了研究部署。现将调查情况简述如下: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去年以来,我县公安机关按照上级要求,以推进“三基”工程建设、深化平安创建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从巩固基层政权、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角度,强力推进社区和农村警务室的建设,促进了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

(一)推进公安警务室建设,强化警务室工作职责 去年以来,县公安机关按照公安部《关于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决定》要求,把公安警务室建设列为我县“十大利民惠民工程”,以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为目标,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农村警务工作新机制,强力推进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工作。据了解,全县规划在原有基础上2012年规划新建警务室,建设〃〃个中心警务室,〃〃个警务工作站。目前全县〃个乡镇按照要求招录了警务室协警〃〃人,人员已培训上岗。各村队警务室用房面积不足〃平米的经县财政拨专款正在新建和改扩建,预计今年〃月全部完工投入使用。各警务室统一了外观标识、工作台账及警务公开内容;按照“必需必配”和“急需先配”的原则,切实落实经费,保障了必需的办公

1

设施、便民设施和配备,还悬挂了警民联系箱和民警工作制度牌,公布了民警照片、姓名、联系电话和派出所监督电话。县公安局为了建立警务工作长效机制,制定了《县公安局关于开展乡村警务试点工作的意见》等4个文件,把警务室工作纳入了年度目标考核,并进一步明确了社区和农村警务室民警的职责任务。社区和农村警务室的驻社区、村民警主要采取走访调查、宣传发动、巡逻守护、实地检查、警情通报等工作方式,通过深入基层,切实承担起开展群众工作、掌握社情民意、管理实有人口、组织安全防范、维护治安秩序等职责,并以社区和村委会为依托,服务于社区和村组,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为推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二)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公安警务室建设初见成效

县公安机关按照深入实施农村警务战略,根据上级公安部门的要求,在建设社区和农村警务室时,主要采取了以几项措施治理农村治安:一是把农村派出所警力向警务室倾斜,大力推进公安机关内部改革,充实农村基层一线警力;二是综合考虑各乡镇规模大小、人口多少、治安状况、警力数量等因素,科学划分警务区;三是经费基到本位,驻社区和村民警职责明确;四是对警务室建设实行督察督办制。社区、农村警务室建设由县委督察室、县政府督办组织督察,对未按时完成建设任务的乡镇及单位进行责任查究。五是充分发挥警务室的职能作用,排查搜集大量违法犯罪线索,形成主动进攻态势,提升了破案攻坚能力,各类违法犯罪案件明显下降,为有效地打击了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和我县经济社

2

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警力从机关化向基层倾斜,农村警务室为民保平安

去年以来,县公安机关把“三基”工程作为重要一项工作,把警力被最大限度地下沉、充实到基层、推向了社区村组,服务群众的渠道得到了延伸拓展,不断增加辅警力量,为警务室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目前,我县基层派出所的警力,在农村的警务室,配备民警〃〃名,协警人员〃名;县财政出资增招了协警员〃名。“三基”工程建设方面,把社区和农村警务室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配套,公安机关想了不少办法,采取了不少措施。如警务室民警在开展社区警务、农村警务、工作中,充分发挥人头熟、信息灵、发现早、处置快的优势,把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维护了稳定,促进了和谐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加强了和群众和老百姓的联系,构建了新型的警民关系,有些问题不出村甚至不出很远的地方就可以得到解决。老百姓需要警察的时候可以及时举报,解决问题,稳住基层、稳住每个局部,在最基层满足老百姓的求助,他们为群众提供了较好的服务,不断增强了与群众的感情,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警民关系。

二、存在的几个问题

去年以来,我县公安机关在社区和农村警务室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问题和困难。目前社区和农村警务室警务运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警力不足,就是已建的警务室,部份专职警务人员不到位;

2、经费、设备设施保障不到位,影响到警务室的建设及责

3

任区民警的日常工作;

3、招录的协警人员工资待遇不高,按照公益性岗位每人每月1000元,对协警的工作积极性有很大影响,

4、警务室外观标识、便民设施和办事指南,悬挂了警民联系箱和民警工作制度牌,公布了民警照片、姓名、联系电话和派出所监督电话等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5、村队的警务室办公用房等硬件设施迟迟不到位(如必备的交通工具)。

三、几点建议

1、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加大警务室建设经费保障力度,使警务室建设“同步化”。各社区、农村警务室要进一步完善社区、农村警务室的公示宣传栏、警民联系箱、工作台账等,《驻(社区)村队民警工作制度》、《驻(社区)村队民警工作职责》、《治保会工作职责》等规章制度及办事指南,都要整整齐齐地悬挂在墙上,让来办事的村民一目了然。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为社区、农村警务室建设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逐步建立健全警务室的基础设施和硬件建设机制,不断改善警务室民警的装备配备和提高工资待遇。

2、加大驻室民警考核力度,确保掌控社会治安主动权。公安机关要把《关于进一步明确社区民警工作职责的规定》等落实处,进一步明确驻室民警的“五大职责”及履行“十大员”功能,对村(社区)村队内情况是否熟悉、村队(社区)内治安状况是否良好、村(居)民是否满意,将列入驻村队(社区)民警日常考核标准,将考核结果与驻村队(社区)民警的经济待遇直接挂钩,才能有效掌控维护社会治安的主动权,确保社会稳定。同时,各级政府霜按自治区、州党委、政府的文件精神和县委专题会议要求、施行“网格化”

4

巡控,为确保一方平安和中江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3、建立健全社区、农村警务室督察机制,确保警务工作到位。警力下沉到不到位?民警在干些什么?干得怎么样?公安部门要建立健全督察队及时对民警实施有效的监督,做到督察随着民警走,警力布置到哪里,督察就要跟到哪里,民警的工作开展到哪里,督察的触角就要延伸到哪里。建议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采取提问、考试等方法督察警务室民警是否掌握上级“三基”建设的最新指示精神,对警务室民警的职责任务、工作目标是否学深吃透,以此促进思想统一;二是督察警务室外观标识、办公设施是否按正规化标准完善统一,以此促进硬件统一;三是通过听取汇报、调查走访等方式督察警务室民警是否拿出大部分时间沉到基层,沉到群众之中,以此促进民警真正沉下去;四是督察民警是否以警务室为依托,充分利用户访调查、服务群众、接受咨询、发警民联系卡等机会,进行广泛宣传,让辖区群众了解派出所社区、农村警务改革的目的、要求和工作性质,是否达到积极提供信息线索、共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目的,以此促进社区警务工作扎实有效;五是通过群众举报、调查走访等方式督察警务室民警、保安队员是否在服务态度、工作作风、遵纪守法等方面存在问题,以此促进社区、农村警务室民警乃至全局队伍建设健康发展。

4、进一步协调组织,整合资源,实现基层调解“综合化”、治安防控“社会化”。县公安局应进一步改进过去派出所只负责人口管理、治安管理和收集社情的传统方式,把调解处置辖区治安案件、侦破辖区发生的刑事案件、管理辖区

5

的特种行业、建设平安社区等警务工作,全部纳入到派出所工作之中,并细化分解到每一个社区、农村警务室和每一个驻社区、农村警务室民警。民警除值班外,工作、生活原则上应在警务室。警务室配备两名专职联防队员,配合驻村民警开展工作,实行警民联勤制度。在每个村(居)委会各组织1名治保干部、一名民兵干部,开展安全防范宣传教育、治安巡逻和义务消防工作。乡镇政府应积极协调,与司法所干部,治保干部一道成立矛盾纠纷调处小组,对矛盾纠纷集中排查,快速调解,确保社会治安防控“社会化”。

2012年5月10日

第5篇:社区警务安保工作调研报告

社区警务安保工作调研报告

范文

社区警务工作的调研报告 随着社区的形成、发展和完善,社区警务正以其独有的社会综合功能,为社区管理防范提供了有力保障,已得到越来越多的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推动了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进一步融合。然而,在社区警务运行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也正牵挚、阻碍着社区警务的发展,亟待得到有效解决。为此,本人通过召开派出所长座谈会、走访社区民警及社区干部、社区居民、发放问卷调查表等方式方法,就如何深入推进社区警务工作开展了专题调查。现就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对策作个粗浅分析,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前段我局社区警务工作的初步探索

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局把社区警务作为夯实基层基础、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率的重要支撑,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先后5次召开党委会和局务会议研究社区警务工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以选优配强社区民警为突破口,强力推进社区警务建设,并提高社区民警待遇,大大激发了社区民警工作热情,社区警务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是配齐配强社区警力,社区民警全局“公选”。任何工作的好坏,人的因素是关键,社区警务工作也不例外。为切实把我局XXX个社区民警选好配强,我局党委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寻求破解之法。20**年12月6日,我局召开党委扩大会议,由局党委全体成员、城区派出所长、社区民警和治安大队长、户政股长,专题讨论如何破解全局社区警务难题,听取基层民警的意见和建议。随后,局党委成员又分别带领机关民警分成4个调研组,深入社区干部和居民家中,开展调查研究。为解决当前警力严重不足,社区民警“专”不起来的问题,我局先是借鉴江华县公安局的经验,返聘了8名退休退养的老民警到社区警务室开展工作。但由于历史久帐太多,繁重的基础工作使这些老民警颇感吃力,且部分老民警已无法适应工作的需要。为此,局党委在认真研究后,决定打破股室、地域界限,在全局范围内公开选拔XXX名社区民警,克服一切困难、下死决心要把社区民警配成“精锐部队”。并规定,原来的社区民警也可报名参加竞争,如果落选就放到艰苦岗位去接受锻炼。“一石惊起千层浪”,局党委的这一决策,一举打破了多年来社区警务工作“无人管、无人干、干好干坏无得妨”的“三无”僵局。

二是坚决做到奖惩兑现,奖励措施让人“心动”。社区警务中大量的是基层基础工作,需要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好。因此,必须要有激励社区民警扎根社区的工作机制。为此,我局经多次研究,并在社区民警中广泛讨论后,制订了对社区民警工作按照“满意率”、“熟识率”、“发案率”等“七率”来考核的办法。同时,制定了明确具体的奖惩规定:20**年,全局社区民警按季度进行考评。考评后,根据考评成绩按每月平均XXX元/人的标准,由局里统一发放工作补贴。平时,社区民警不参加派出所值班,不参加具体案件侦办,不下达办案和打击处理指标。年终,局里根据考核情况,对XXX个社区民警综合排名,第一名奖励1XXX元,由局党委向县委呈报解决副科级待遇;第二名、第三名分别奖励XXX元、XXX元,并列入后备人才库管理。对小江口、城中等6个辖区人口较多、治安状况较复杂的社区,还可以搞“夫妻社区”、“兄弟社区”。每季度考评后,对社区民警按考评成绩排名,第一次考评排名末位的社区民警,通报批评并诫勉谈话,连续两次排名末位且得分在80分以下的社区民警,调到农村艰苦岗位锻炼。

三是建立责任捆绑制度,领导联系社区“结对子”。今年2月25日,全局XXX个社区民警选拔出来之后,我局由局领导和政工室、治安大队、户政股等单位负责人按照上级有关社区警务工作的相关规定,对社区民警进行了集中业务培训,并将所有资料汇编成册。局长秦建彪亲自讲授第一堂课,从社区民警的工作任务、职责要求、工作方法等方面,对社区警务工作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析。为了加强社区警务工作的领导,我局党委委员每人联系一个社区警务室,帮助协调民警与社区干部、内保单位的关系,改善社区警务室的工作环境,配备照相机、电话、办公桌椅、档案柜等硬件设施。同时,局机关每个股室也对口联系一个社区警务室,联系社区的局领导和机关内设单位与社区民警进行捆绑考核,局领导每月至少二天在社区工作,并与社区民警共同承担责任。即社区民警工作任务完成不好被通报,联系的局领导和机关股室一并通报,形成了全局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如今,全局XXX个社区警务室环境变好了,工作关系理顺了,社区民警发自内心地讲:“社区警务工作虽然辛苦,但工作好搞多了。”

二、社区警务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前期的社区警务运行来看,我局社区警务工作已经正常运作。但影响、制约社区警务工作发展的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区警务的功能发挥不够。社区警务既是公安工作的一部分,也是社区工作的一部分,特殊的交叉属性决定了其特有的功能。社区警务是社区群防工作的组织形式,是群众与犯罪作斗争的阵地,也是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进行信息互通的基层中枢。而现实工作中,民警在社区警务中往往只是应付式的等候、登记、处理,没有变被动为主动,没能将社区的警务工作统筹考虑与合理计划,而是简单地按命令执行,局里安排一次行动就搞一下,没有充分发挥社区警务的组织引导功能。

社区民警深入基层广泛收集信息的同时,最大的工作要求是组织指挥一支防控力量。群防群治力量是公安机关的一支重要防控力量,在公安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但这种重要性并未得到充分体现:首先,思想认识不到位。派出所和社区民民警都没有将群防群治这项工作提高到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做好社会治安的高度来认识,派出所对群防群治工作没有明确计划、目标和落实措施。其次,范围拓展不广。派出所只对专职巡逻队(有的是民兵应急分队)、银行等重点单位的经警还有所联系,对其它群防群治防控力量基本上没有管,没有组织。第三,队伍运作不力。社区民警牵头组织协调不够有力,未将其串联成有效的防控网络,导致各种群防群治力量的运作无力,未形成有效的防控体系。虽然有了一个警务室,在群众看来有了依靠的场所,但是民警还是单兵作战,缺乏稳固的根基。

(二)社区警务工作没有形成合力。 社区警务作为一种新的工作模式,要求地方政府、社区干部、社区民警等各方参与。现在存在的问题是:一方面,是街道党委、社区干部,在对社区警务的认识上及责任归属上还没有真正统一。调查中发现仍有不少社区单位和群众认为社区警务是公安部门一家的事情。对社区警务的大部分资金投入,往往是碍于民警的“面子”“交情”,都没有在思想上真正认识到位。特别是筹建警务室用房、资金问题上,使社区民警感觉到人单力薄。另一方面,社区民警在为社区群众排忧解难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没有对社区警务工作作一个比较全面完整的理解。社区民警投身社区的时间不多,与社区群众缺乏多方的信息交流,未能使社区群众真正认识到控制和减少违法犯罪的关键在于社区。在具体工作中社区与社区民警共同分担维护社区治安秩序的责任意识不强,群众参与维护治安的积极性不高,导致社区民警走不出独自承担解决社区违法犯罪问题的怪圈。

(三)社区警务的资源利用不足。社区民警在工作中往往依赖上级机关来解决人财物,习惯于依靠行政手段筹措各种社会资源,不善于动员社会力量,没有真正形成社区齐抓共管抓防范的局面。开挖社区资源的成败优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民警个人的状况。在相同环境条件下,民警个人素质好、活动能力强、工作自觉性高,利用社区资源的效果就明显一些。从我县XXX个社区警务室的工作来看,各个警务室工作发展不平衡,如小江口、城中、濂溪等社区民警由原来的所长、副所长担任,工作就较主动,开展得好;而荷叶塘等少数社区由于民警年纪较大,知识结构老化,工作措施不力、工作成效不是很明显。

(四)社区警务的考核机制激励不够。考核是各项工作的指挥棒,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能够调动和激发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反之不仅达不到考核目的,还会挫伤民警的工作积极性。目前我局的情况,一是管理考核部门多,没有形成抓社区民警考核的合力。从工作业务上,治安大队、人口大队都是社区警务的主管部门,从人员关系上,社区民又必须对所属派出所负责,所以派出所也要对社区民警有所考核。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治安大队、人口大队不去考核,认为主管部门主要是业务指导,派出所应对社区民警进行考核;派出所又认为社区民警很多情况需要局里协调,津贴由局时发放,社区民警基本上不参加所里的有关活动,只是挂名在派出所而已,派出所不好对社区民警进行考核。二是考核细则繁琐,不好操作。特别是发案率、防范率、线索提供率不能一概而论,既不能光看绝对数,又不能光看社区人口数,还要考虑社区治安复杂程度,平衡起来很难。三是有些奖励措施不能兑现,影响了民警积极性。

第6篇:派出所警务运作调研

莞城公安分局到兄弟单位开展派出所警务运作调研( 2010-01-29 15:53:36 )

1月22日,莞城公安分局组织了办公室、法制股、刑警大队、治安巡警大队及4个派出所主要领导组成调研访问团,前往东城公安分局东城派出所、南城公安分局篁村派出所、万江公安分局万江派出所等3个兄弟派出所开展调研活动。分局副局长黄沛龄、曾志忠、沈滨文带队参加了调研。

莞城分局调研访问团一行13人上午第一站到达东城派出所,东城分局副局长陈始及东城派出所所长祁柱稳、指导员崔炜及副所长许生富、付凌云热情迎接了调研访问团一行。座谈会上,陈始副局长及祁柱稳所长、崔炜指导员分别向莞城分局访问团介绍了东城派出所的警务工作和日常值班运作的主要情况。随后,该分局调研访问团又到南城分局篁村派出所调研,与篁村派出所指导员张日坤座谈。下午,最后一站到万江分局万江派出所调研,与万江派出所所长刘镜涛座谈。通过调研访问,详细了解了该3个派出所的运作模式,参与调研的各单位负责领导均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尤其东城派出所、万江派出所在值班运作、接处警、处置突发性事件方面的先进经验,更具参考价值。

在东城派出所、篁村派出所、万江派出所调研回来后,莞城分局调研访问团随即在分局六楼会议室召开调研总结会议,区委委员、分局长吴晓参加了会议并听取了各部门领导的调研情况汇报。吴晓局长要求各派出所领导要参考调研成果,认真研究派出所运作模式,并在春节后落实相关工作。吴晓局长强调,一是要做好立案工作,分流警情;二是警务工作要分工不分家,强调民警人人要做“多面手”,三是处置突发性事件要做到快和准,第一时间要深入化解。(

第7篇: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调研报告

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调研报告

公安部颁布《关于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决定》以来,xx市局认真贯彻各级关于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指示精神,精简机关,充实基层,最大限度的把警力下沉,初步实现了警务室建设的无缝隙覆盖。我们结合辖区警力资源数量、结构及治安状况等实际,把“警务室建成后,如何创造性开展工作,如何发展和完善

新型社区和农村警务运行机制”作为重点,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推进。对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在运行机制等软环境建设上采取有效措施

一是对警务室开展工作情况进行不间断地督导检查。局里要求党委成员按照联系派出所分工、各科队按照科挂所分工加强对各所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进行督导、调度,每周至少要督导调度一次。局三基办专门设计了《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检查记录》,与治安部门联合对全局警务室建设及工作开展情况每周进行明查暗访,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及时、全面地掌握工作实况,力促警务室各项工作全面开展。

二是改进和完善警务室薄册档案。为进一步规范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我局本着实用、实效的原则,对原有的30余本派出所基础台帐进行了梳理、整合,根据现阶段警务室开展工作的需要,整合为16本警务室基础档案,既减轻了基层民警的记录台帐、整理档案工作上的负担,又着重体现了警务室民警日常工作效率和质量,现已在所有警务室施行。近期,我们正组织专人对警务室相关薄册再次进行整合、精减,最大限度为警务室民警减负,让他们能腾出更多的精力投身各项基础工作。

三是积极探索警务室弹性工作运行机制。为完善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运行机制,局里根据警务室建设现状,研究出台了《社区和农村警务室弹性工作实施意见》、《社区和农村警务室民警考核办法及标准》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规定,指导全局面上工作。各派出所也结合辖区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本所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弹性工作制度及相应的考核办法,并在具体实践中及时调整。例如:xx派出所结合城区各个警务室辖区人口、地域、治安复杂状况不同实际,坚持“因地制宜”和“实用、实效、可操作”的原则,在工作中探索总结出社区警务工作“正时制、错时制、分时制、隔时制和定时制”“五个时制”,在社区警务弹性工作机制建设上迈出坚实的一步,推动了全局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健康深入开展。

四是开展业务培训,提高民警综合业务素质。民警下社区后,怎样开展各项基础业务工作,采取什么方法,达到什么标准等等,这也是我局警务室全面铺开后的工作重点。为此,我们根据工作实际,采取外出学习、集中培训、分头指导、现场教学、跟班学习、个人自学、以老带新传帮带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对民警公安业务和开展群众工作等基层工作能力进行强化学习和培训,有效提高了民警的综合素质和群众工作能力。今年x月份,我们组织全局各科室警种,对需要派出所警务室民警开展的工作进行了系统整合,出台了《社区(农村)警务工作内容》,对各种业务工作的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工作方法等进行了详细规定,对指导警务室民警有效开展工作起到了良好效果。近期,我们还准备对社区民警开展刑侦基础、人口管理、情报信息、消防安全等方面业务知识的专业培训将陆续展开,确保民警胜任工作。

五是组织阶段性考核验收。为检验、自查我局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开展情况,我局由三基办牵头,组织了xx个考核组,采取实地检查等形式,对各派出所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开展情况、警务室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同步考核验收,就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基本知识及应掌握的辖区基本情况对各派出所长及全体警务室民警组织了闭卷考试,并将考核考试作为各派出所三基建设和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依据。我们又根据城区社区警务现状,召集治安、户政、刑侦、经侦、政工等部门全体人员和xx派出所全体社区民警召开讲评会并组织考试,通过这些考试考核,要求各警种部门都要关注并积极参与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对全局各单位在抓警务室建设的认识上和工作力度上都是一个很大的促动。

六是适时组织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观摩。为进一步统一全局思想,促进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深入开展,我局适时组织党委成员、科所队长对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进行观摩,采取突击检查、临时通知的形式,观摩各派出所一个警务室,观摩结束后进行评分,作为该所近阶段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综合测评成绩,与前一次考核考试一并纳入各派出所三基建设和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年度考核内容。通过观摩,全体人员更切身地感受了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改革给公安工作带来

智慧警务市场调研报告

协警调研报告

法警调研报告

水务调研报告

业务调研报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