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川先进事迹(共5篇)

综合文章 时间:2021-09-22
【www.wendang123.cn - 综合文章】

第1篇:王宛川先进事迹

他,累倒在基层工作第一线

——追记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 白河街道办事处原主任王宛川

王宛川,男,1966年2月出生,199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6年1月任南阳市宛城区白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今年7月27日,因积劳成疾引发心肌猝死,不幸倒在工作岗位上,年仅44岁。

在急难险重工作中,他始终冲锋在前

7月下旬以来,南阳连降特大暴雨,白河水位急速上涨,超历史最高记录。长期患有高血压的王宛川始终带病奋战在防汛抢险第一线。7月26日上午,他连续召开两个会议,部署防汛物资准备、灾情调查等工作;下午,他徒步10余公里,在白河沿岸重点部位查看汛情;晚上8点多,原本已被司机送回家的他,放心不下辖区的防汛工作,再次返回地势较低的李八庙村,与村党支部书记一起查看汛情,一直忙碌至深夜11点多,王宛川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对妻子只说了一句话:“我太累,不洗澡了”,然后倒头就睡,而这一睡却再也没有醒来。 为迎接全国第七届农民运动会,他现场指挥房屋拆迁,连续工作40个日夜,用热心、诚心、耐心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率先完成了综合整治任务。为了使重点项目顺利推进,他经常不分上下班时间,查看工程进度,协调解决水、电、路等实际问题。白河街道党工委书记刁仁庆说:“班子分工的事,宛川总挑最难的做。他一接到工作任务,就像军人接到命令,工作起来什么都忘了!”

老百姓的事情,他始终放在心上

“老百姓的事都是大事”,这是王宛川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经常下村、进社区,倾听群众的呼声,为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他的《民情日记》一页页记录着群众的冷暖:姜营村抗美援朝老战士曹志祥,杨官营村六级伤残军人徐志安,王庄村五保老人张丙臣……

1996年8月,在金华乡挂职锻炼的王宛川听说村民王国强家生活困难,房屋漏雨无钱维修,就主动购买油毡等物资,爬上房顶帮他补漏,又拿出400元工资资助其子女上学,帮他联系小额贷款,使他逐步走上致富之路。2009年8月,辖区居民尚双才的儿子考上清华大学,家庭贫困无力承担学费,王宛川听说此事后,马上送去3000元助学金,并发动社会力量资助。多年来,王宛川共拿出2万余元,先后与30余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资助学生20余名。得知王宛川离去的消息,王国强等人抑制不住内心的悲伤,泣不成声,“我的好兄弟,老天爷咋就忍心让你这样的好人走这么早呢!”

他把44岁的人生奉献给了基层

王宛川百余岁的奶奶和七十余岁的父母身体都不好,亟需照顾,但他却舍小家为大家,心里始终装着工作、装着群众。2007年6月,暴雨导致白河水位快速上涨,3名正在河床上放羊的村民,瞬间被洪水围困在沙丘上,情况非常危急。恰在此时,家人打电话告诉他父亲病重,急需送往医院手术,但他毅然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指挥救援,直至解救出被困群众后,才赶往医院看望重病的父亲。

他没有休息过一个假日,连做一次普通的身体检查都顾不上,几次答应带女儿节假日外出旅游都被他一拖再拖。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天,同事看他脸色苍白、直冒冷汗,接连几次催他去医院,他却说:“现在太忙了,过阵子再说吧”。连日的劳累,他最终倒在了基层工作第一线,把年轻的生命献给了他为之奋斗的事业。王宛川懂事的女儿流着眼泪坚强地说:“我不怪爸爸,他是个好人,是个负责任的人,他不是不在乎我,他实在太忙了,需要他做的事太多了。” 王宛川虽然走了,但他以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和自己默默无闻、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了对党、对人民的忠诚,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怀。

第2篇:王川同志先进材料

王川同志先进材料

2011年11月,他被招录到金城江区人民法院,在研究室负责全院宣传工作与材料、论文、调研报告的撰写以及团支部书记和新农村指导员等工作。他是一位责任心和政治敏感性强,尊重领导,工作尽职尽责的好同志。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先进个人”、“优秀团干”。自2011年在金城江法院研究室工作以来,力抓“信息调研、新闻宣传”工作,成绩显著,在他的努力下,金城江区法院2011-2013连续3年荣获河池市法院系统新闻宣传考评第一名,还使该院2011至2013年连续3年取得全市网络直播、裁判文书上网第一的好成绩。他个人荣获国家级媒体光明网的新闻宣传先进个人、河池市、金城江区新闻宣传先进个人。王川同志自2011年11月至2013年7月撰写调研报告、论文、信息、新闻稿件达2265篇,发表在国内重要报刊、媒体文章超过200篇,受到自治区、市、县级表彰共26次,其中团的表彰9次,同时带领金城江法院法警大队团支部获得了自治区五四红旗团支部、自治区青年文明号的光荣称号,其带领的团支部青年团员黄毅更是获得了2011年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的光荣称号。王川同志2013年还被评为自治区政法委先进个人、自治区法院先进个人、河池市新农村指导员先进个人。

一、武装头脑 提升理论

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作为一名党员,无论何时何地,他时刻保持与党的政治理论思想一致,坚定不移贯彻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理

1论精神、坚持与时俱进。走进法院,他更以法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已,认真遵守法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廉洁奉公,忠于职守;积极参加本院组织的各种学习,如:“清廉务实、执政为民”主题教育、警示教育活动,学习党中央的“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严格遵守“五个严禁”以及院、室各项规章等一系列廉政制度。崇尚新风,当好模范。面对形势变化和复杂局面,他始终头脑清醒,辨明是非,崇尚科学新风,抵制歪风邪气,自觉做遵纪守法、努力工作、维护稳定的模范,真正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

二、勤勉敬业 无私奉献

(一)出色完成综合材料撰写及评论工作。他高质量的完成20

11、2012工作总结、2013年工作计划、调解典型经验发言材料、大量先进典型事迹材料、全院各阶段工作汇报和部门重点工作汇报材料、各种活动情况总结、2009-2011年鉴的文稿等综合材料的撰写工作、人民网强国论坛网评工作、北海律师炒作案网络舆论网评引导。据不完全统计,2011-2013年完成的各种综合性材料约387份,平均每年增加139%。

(二)认真组织开展调研工作。一是年初,完成了市中院和区委政法委下达的年度调研课题任务,并组织全院年度完成的审判业务调研报告6篇,按时上报市中院。二是组织落实好每年的《中国审判案例要览》案例征集工作。按照区

高院的统一部署,他及时布臵了案例征集工作,并认真进行评审,共上报案例8个。 三是组织完成了全区法院学术讨论会论文征集工作,上报论文10篇。四是组织开展年度全院调研工作,并负责完成了全院重点调研课题任务。

(三)大力加强宣传工作。由于负责本单位的宣传工作,他大力正面宣传法院工作、宣传法院形象,宣传法官风采,弘扬法律精神,做好 “公正廉洁、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等重大事件的宣传报道工作。该院今年1—9月被各级各类媒体采用的宣传稿件共2300余篇,其中报纸286篇,网站近2100篇,电视台(含广西电视台)30篇。其中他本人采写的共超过800篇。由于经常加班,使该院全年共进行网络评论300余次、网络直播632次、新闻发布31次。

(四)全力应对“广西龙江河镉污染”舆论导控工作。在2012年12月和2013年7月,金城江法院分别对广西龙江河镉污染案件进行了开庭和宣判,他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进行相关的舆论引导,积极的与市委宣传部联系,使得该事件顺利度过舆论的高峰期,据统计,在镉污染的开庭与宣判中,全国同时有160多家国家级、省级报刊媒体、2万多家网络媒体同时对该事件进行报道。新华社、人民日报、中新网、法新社、英国BBC、加拿大华人网均通过电话或现场咨询他有关镉污染的问题,他注重政治大局,把握好尺度,使得该事件没有被相关媒体或个人恶意炒作。

三、勤奋刻苦 迎难而上

王川同志除了平时负责审委讨论会议记录,而且负责团总支的工作、全院新闻宣传、信息工作、各种材料撰写上报工作以及新农村指导员工作。各项工作纷繁复杂,工作量非常大。尤其是今年的新农村指导员工作,为了配合河池市组织的“红卡进百企千村万户”以及“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他经常早出晚归,周末的时间基本用在了到新农村联系点六甲镇旦洞村,2013年1-10月,下村次数达到127次,在他的努力下,旦洞村获得水泥30吨、扶贫款1万余元,简易垃圾车5个。金城江法院的新农村工作多次受到当地老百姓、镇政府、金城江区委组织部的赞扬。为了减轻院领导的压力。平时他都主动配合其他庭、科、室、队开展执行工作、平安综治工作、禁毒宣传工作等,几乎包揽了该院所有的宣传方案起草和实施工作。

四、开拓工作 成绩显现

一是出色完成各类综合材料撰写工作。2013年是综合材料任务比较繁重的一年,由于区委和上级法院开展的活动多、工作部署多,因此需要总结汇报的情况也相应多。他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全院工作为大局,比较高质量的完成了任务。他起草的材料都得到院领导的充分肯定。二是圆满完成了审委会的记录,两年来共记录82次审委会议,记录案件193件,每次记录都做到保密仔细,至今没出现任何差错。

三是团总支工作成绩突出,作为团总支书记,他带领金城江法院团总支在2013年9月迎接自治区的检查时,得到了自治区团委检查团的充分肯定,还获得了申报全国“青年文明号”的资格。四是不断拓宽新闻宣传载体,不断加大与电视台、电台的合作,近两年来在广西电视台《法治最前线》播出案列23个,他发动全院通过新浪微博开展庭审实况全程直播活动,目前已直播案件达到432个,他自己每天亲自负责本院微博的更新与舆情导控,让该院各项工作一路直上。

五、心系贫弱为善最乐

对弱势人群,需要长期不间断地跟踪帮扶,且都亲历亲为,王川作为金城江区法院团总支书记,深谙这个道理。多年来他一直加强团支部班子建设,做到事事有人负责,人人有事可做,形成了良好的工作局面,就是在团支部班子率先垂范下,团员青年们人人争先,奋发向上,不畏艰险,勇挑重担,涌现出很多感人事迹。

2011年的一场严重的秋冬旱灾袭击河池,为了支援灾区人民抗旱、春耕工作,王川毅然带领法警大队青年干警奔赴六甲镇旦洞村,开展“三送三帮促三保”等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了“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帮助旱区人民解决生产生活的各种困难,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好评 。

今年春节前夕,为使留守儿童度过一个快乐的节日,又是王川同志带领青年文明号的团员们专程来到六甲镇中心小学看望留守儿童,开展“情系留守儿童送温暖”活动,为留守儿童精心准备了节日礼物,给他们送去了冬日的温暖。

2013年,金城江区六圩某小学学生张馨(化名),父亲因吸毒、贩毒被判刑,母亲改嫁他乡。因父亲是独子,张馨只好投靠爷爷奶奶。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王川同志以团支

书的身份,号召法院全体团员为张馨捐款,并经常与同事们去看望张馨,除了捐赠衣物文具外,还鼓励她勇敢面对家庭变故,安心完成学业。目前,张馨学习很努力,成绩属中上等。

六、严于律己 清正廉洁

作为一名普普通通基层法院的干警,他以“公正、廉洁”作为自己的最高追求目标,在法院工作的3年间,他一身正气、刚正不阿,不谋私利,不徇情,严以律已,廉洁奉公,始终按原则办事,以良好的职业操守维护法律的尊严,以廉洁的形象展示于社会,服务于人民。他时时处处督促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不断加强自身的政治素养和道德修养,找准自己的人生航标,用平和的心态面对充满诱惑、纷繁复杂的社会。埋头苦干,做一个“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踏实践行者,做一名人民满意、组织放心、社会尊重的“人民法官”。

总之,在我们眼里,王川同志是一块真金,放在哪里都会闪光。王川同志就是这样默默无闻的辛勤工作着,他用自己的言行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本色;他公正司法、一心为民、清正廉洁、无私奉献。在众多的成绩和荣誉面前,他从没有停止过前进的步伐,他坚信艰苦奋斗,其乐无穷!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他始终坚持热情服务与严格执法有机结合,充分运用掌握的法律知识周到服务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化解纷争,为美丽中国做出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第3篇:学习王绍川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王绍川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翠华中学 钟顺会

最近,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认真地学习了王绍川同志的先进事迹,通过学习使我感触很深。

学习王绍川一生牢记宗旨、对党忠诚,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是一个唯物主义者,我希望在我生命终结后,再为社会作点贡献。我愿意在我去世后,把我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把我的遗体捐献给昆明医科大学作教学之用。”在志愿无偿捐献遗体表中,王绍川如此留言。1954年10月正式入党,至今已拥有整60年党龄的王绍川,在他生命弥留之际,丝毫不忘自身党员身份,心心念念的依然是尽最后努力对党忠诚,帮助他人,奉献社会。以王绍川为镜子,认真学习好王绍川同志一生牢记宗旨、对党忠诚的革命精神,

学习王绍川一生艰苦奋斗、求真务实,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本色。1984年,在经历解放大关、乡镇剿匪战争考验,先后担任过大关县高桥区副区长、区委书记;大关县木材公司、民间运输站工作人员;原大关县高桥公社办公室主任;原高桥乡(现高桥镇)人民政府工作人员的王绍川光荣退休了,但王绍川“退而不休”,毅然决然地带着妻子深深扎根于海拔1900多米的高桥镇核桃村老熊坪村民小组,并用自己微薄的退休工资在当地造林600余亩。1984年,王绍川荣获大关县“两户”先进代表种植类一等奖,1997年又被昭通地委、昭通行署授予“老有所为奉献奖”,我认真学习好王绍川同志一生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立足岗位本质,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本色。

学习王绍川一生助人为乐、无私奉献,永葆共产党人的公仆本色。“我不要葬礼,更不允许收礼,就是遗体告别仪式我也不要,我要把我所有能用的器官都捐献给那些需要的人,剩下的遗体就捐献给医疗机构,做医学研究之用,一生足矣。”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王绍川躺在病床上反复叮嘱。王绍川同志先后资助过数十名贫困少年儿童完成学业,带头捐资修公路、架电线、办学校,重病期间,还不忘公益事业,委托子女为鲁甸地震灾区群众捐款1000元

学习王绍川一生甘于清贫、淡泊名利,永葆共产党人的清廉本色。“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上下都掀起了祖国建设的新高潮,特别是当时的副省长向社会捐献了遗体对我的触动很大。我一生要三不留,即不留存折,不留遗产,不留遗体,留片青山给后人!”退休后的王绍川,主动放弃了城镇优越的生活条件,扎根边远贫困、条件艰苦的苗族聚居地18年,住窝棚,穿旧衣,吃粗饭,不图名,不争利,捧着一心来,不带半颗草去。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以王绍川同志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刻苦学习,不断创新,为国家的教育事业不懈努力,为党的事业甘于奉献自己的一切。

2014-12-8

第4篇:赵云川先进事迹

赵云川个人事迹

赵云川,男,1988年1月17日出生,2011年7月大学本科毕业并进入上海港务工程公司,现任中建港务建设有限公司长江分公司、江苏分公司、嘉兴独山项目部委派财务。在这两年多的工作中,即有成绩,也有不尽人意之处,我非常重视领导给予的每次机会,竭尽全力,兢兢业业地工作,以回报领导对我的信任。现就自己工作中的事迹做以总结和剖析:

一、立足本职工作,认真学习,努力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

我的工作宗旨是:首先要立足本职工作,一定要把本职工作做好。并注意把各方面的工作进行相互联系,不断的总结工作中的不足,紧紧围绕会计核算的中心,拓宽自己的工作思路。一个单位的会计,简单的花钱、报账、核算账目、报送会计报表,这只是基础的会计工作,也是必须要做好的本职工作。为了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我非常注重自己的业务学习,非常注重关心国家财务制度的改革和变化。时刻关注国家新出台的各项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只要是国家新颁布的系列财务会计、税法改革文件,我都会认真学习,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加以融会贯通。在刚进入公司的第一年,我从事公司的工资核算岗位,经过对《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局关于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学习,发现公司企业年金企业缴费部分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地予以更正。另外,我还连续两年投稿参加交通部举办的财会论文大赛,获得一次集团二等奖,一次交通部三等奖。所以,

我认为:既然选择了会计职业,就要不断的学习,只有不断的学习才不会被时代所抛弃。

二、尽职尽责,当好领导的财务参谋。

应中建要求,如今公司实行建造合同的会计准则来核算。这就要求作为财务人员的我做好以下工作:首先了解工程合同内容,了解工程概况。大概了解工程预算内容,及时关注工程施工进度,及时跟踪工程施工成本,并确认工程收入,及时催收工程进度款,保证工程进度的资金合理使用。把事后算账,变为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结算。在日常工作中我积极与预算员及领导沟通,把在报表上反映出工程施工中发生的不足,及时反馈给领导。并结合财务核算工作的特殊性,帮助领导及时掌控施工中不足环节,及时调整或纠正,把影响经济效益的不利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公司一直发展到今天,跟各位领导和全体职工的尽职尽责工作分不开的。一个单位的财务核算数据结果,是一个企业经营成果的最终体现,是一个企业全方面工作的最终结果。所以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企业的最终经济效益,财务工作的重要性是不可或缺的。

三、热情耐心的服务,树立财务部良好形象。

刚进入公司时,我担任的是工资核算岗位。上至领导下至员工所有人的工资都要从我这里发出,所以就需要极为仔细,一个细小的错误将会影响整个部门的形象。于是,我结合自己的EXECL知识把工资核算日常工作的出错率几乎降为零。同时,我也非常注重加强自己

的服务意识。非常热心耐心地对待每一位前来咨询的员工,因为经常会有人询问自己的个人所得税扣缴方面的问题,这时,只有热情耐心,才能得到员工、同事乃至领导对我工作的认可。这样,财务部的良好形象才能得到维护。

四、齐心协力、乐于助人、甘于奉献。

做为一名团员我深知为人民服务其实是体现在日常的小事中。在如今的财务部中,财务人员年龄成两极分化状态,年纪较大的师傅由于平时较少接触电脑,很多不懂的地方就会请我帮忙,我总是尽我所能帮助他们,成了财务部的“网管”;刚进公司的毕业生由于业务及实践操作不熟的缘故,也会碰到很多困难和问题,我也会热心地解答他们的问题。有时,还需团结大家合作完成领导交代的集体任务,并与其他各部门进行沟通。也正因为如此在同事间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收获之后的思索,使我发现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还有很多需继续学习、改进之处。但我相信,我会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来迎接中建给我们的挑战,我会一心一意做好本职工作,配合公司领导,使财务工作在企业中更好地发挥的作用。

第5篇:王胜先进事迹

为民、务实、清廉的农村干部楷模

——追记柳林镇西石河村原党支部书记王胜先进事迹

王胜同志荣获全国劳模

2014年2月19日,全国劳动模范、柳林镇西石河村党支部书记王胜同志因积劳成疾,突然病倒在工作一线,后经抢救无效,于2月20日逝世。噩耗传来,西石河村村民奔走相告,悲痛万分,纷纷呼喊西石河的“天塌了”。熟悉王胜的人无不感到震惊,为一名好党员、好干部的英年早逝深表痛心和惋惜。

王胜,男,1957年12月出生,1971年9月参加工作,197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从1975年任西石河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四十年如一日,带领当地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把一个人均收入仅有几十元的穷山村,建设成了一个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农民生活逐步富裕、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西石河村连续多年被省、市、县评为文明村,先后13次被评为市、县先进党支部,并被命名为河北省科普示范基地和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王胜同志因为事迹突出,自1980年以来先后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仆、治水模范、绿化模范、优秀企业家等荣誉称号;198

1、198

9、199

5、2003年四次荣获“河北省劳动模范”称号;2001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荣获 “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和“河北省绿化奖章”;2007年荣获“全国绿化奖章”。同时,他还是河北省第七届到十二届连续六届省人大代表。

一个非常敬业、非常勤奋、非常朴实的干事能人,一个新时期农村干部解放思想、艰苦创业的模范

王胜出生的西石河村,位于内丘县西部浅山丘陵区,这里缺水少土,自然条件很差。在上世纪70年代,全村600多口人,1000余亩耕地几乎全是“靠天收”的沙岗薄地,遇到多雨的年头,还能有个收成,干旱之年,几乎是颗粒无收,是全县有名的穷村。县里派来几茬工作队,但西石河村面貌一直难有起色。当地群众编了一个顺口溜:“西石河,演武川(另外一个穷村),再大干部也不占(行);开不完的荒,割不完的草,光棍汉子满街跑”。由于生活贫苦,村里姑娘争着往外嫁,西石河全村600多口人光棍汉就有40多个。

1975年,当时的公社书记韩金堂找到正在当民办教师的王胜,认为他年轻又有文化,准备让他回村当村支书。王胜时年18岁,刚刚收到保定美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正面临“鲤鱼跃龙门”的人生机遇。经过一翻思考,王胜毅然决定留在农村,他硬着头皮做通了家人的工作,辞掉了舒舒服服的教师工作,回村挑起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

“水字当头,抓住水就抓住了一切”

当年和王胜一起搭班子的村民王成祥回忆到,王胜刚当上村支书时常对乡亲们讲话就是:“都说西石河村富不起来,我就不信这个邪、不服这个劲,走着看吧,再过几年我们要让外村的大姑娘争着往西石河嫁”。

带着这股不服劲,王胜带领乡亲们干起了脱贫致富的第一件大事--治水。水,是太行山浅山丘陵区最宝贵的资源,有水一片绿,无水处处荒。在仔细分析村情的基础上,王胜认为,西石河老百姓要想吃饱饭,必须大搞水利建设,把荒岗变成良田。西石河村北有一荒岗,村民称之为北山,北山下有一条水沟,村民称之为北河。村里老一辈人都说,什么时候北山上有了水,老百姓的日子就好过了。

王胜带领村民治水的第一仗就选在北河。1975年冬,王胜号召村民出义务工到北河修河整地,他第一个扛起铺盖卷儿住进了工地窝棚。当时正值寒冬腊月,他们自带干粮上山,饿了就拾把柴火把干粮烤一烤,渴了就凿几块冰煮水喝。经过一冬天艰苦努力,蓄水池建成了,北山上300多亩旱地变成水浇地。当年春节,村民自编了春联“大战北河不怕苦,挖个坑塘整二亩”来赞扬王胜,王刘德等村民自发刻制了一块“心存公德”木匾,敲锣打鼓送到王胜家。

年轻的村支书用自身行动树立了威信,此后十年,王胜带领群众家家出义务工,不知流过多少汗,吃了多少苦,在贫瘠的山沟先后建成2座水库、挖10眼大口井,村周边所有坑塘能打井的都打了井,使全村1390多亩旱地变成水浇地,粮食亩产超千斤,彻底解决了群众的温饱问题。县委、县政府在西石河村召开农田水利建设现场会,并授予王胜“治水模范”称号。

“开发长寿泉,打开致富路”

解决了温饱问题,王胜并没有满足,他清醒地认识到,农村要发展,经济是关键,只有村里的经济发展了,老百姓的腰包鼓了,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奔向小康。

西石河村西南,有一眼常年喷涌的泉水,村里老百姓饮用泉水,多少年来没有一个人得癌症,用此泉水做出的豆腐,质量也出奇的好。因此,老百姓把这泉叫做“长寿泉”。王胜认定这里的泉水不一般。他采集泉水跑省城进北京,先后走访了科研院所、医疗单位、地矿部门,请他们对长寿泉进行化验。化验结果显示,泉水中含有三十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特别是富含“硒”元素,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如此优质的矿泉水怎么能让它白白流失,一定要让它为西石河村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1990年初,王胜提出在村南山岗上开发“矿泉水”。经过积极争跑,王胜取得了全省第一家矿泉水开采证。1992年,邢台长寿岗矿泉水饮料厂正式建成投产,当年获利26万元。之后,又陆续建成了“红豆沙”、“绿豆沙”、“枣仁宝”、“酸仙露”、“八宝粥”等生产线,产品多达十几个品种,畅销北京、天津、上海等大中城市及本地市场。经过滚动发展,矿泉水厂逐步发展成为固定资产1800万元,年产矿泉水6000吨,经济效益100多万元的规模企业,村里的集体经济逐步有了积累。

“沉睡千年荒山变成了花果山”

西石河村共有荒山5000多亩,如何利用荒山、改造荒山、美化荒山、向荒山要效益,一直是王胜思考的问题。

矿泉水厂走上正轨后,王胜又把目光投向了村周边的荒山,提出了种植各类果树,建设百果庄园的设想。但这一想法提出后,从各级领导到当地村民都认为是不可能的事,王胜是异想天开。因为丘陵区地下都是片麻岩,既没有土又存不住水,种树根本活不了。所以在内丘的丘陵区素有“四十五里荒沙岗,种啥啥不长”之说。但王胜认为,过去种不活是条件、技术达不到。现在有了中央政策的支持,应该试一试。为此,他多次向省、市、县争跑,积极争取各级领导支持,利用太行山绿化、片麻岩开发、小流域治理、山区建设、土地开发整治等项目资金,对本村荒山坡和山岗薄地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建立集“名优特稀”林果种植、高效农业发展及观光旅游为一体的长寿百果庄园。

王胜在百果庄园建设现场指导

王胜在百果庄园施工现场察看 2000年6月,长寿百果庄园拉开建设帷幕。建设之初,王胜就高瞻远瞩,把它定位于以生态观光为主,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游客开办“树上超市”,并高起点对庄园建设的整体布局进行规划。他们以大专院校为依托单位,并建立技术协作关系,聘请果树、农业、林业、水土保持、旅游等方面的专家教授参与指导。近年来累计投资近亿元,开发造地整理土地8000多亩,种植名、优、特、稀树种160多个,26万株,不同季节都有水果可供采摘。区内建有亭台楼阁、假山游园,与绿树相映成趣。2004年4月,百果庄园被批准为首批国家级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2007年对外开放,以‘树上超市、鲜果采摘’吸引游客,当年实现旅游收入150万元,吸纳劳动力就业238人,间接吸纳劳动力就业136人。2011年,百果庄园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原省委书记白克明、张云川,原省长季允石、郭庚茂等先后到西石河村百果庄园指导工作并给予充分肯定,各位领导都指出,王胜建百果庄园不仅使西石河村增收致富,更重要的是以铁的实事打破了人们的思想瓶颈,为浅山丘陵区这一多年来的发展短板闯出了一条新路,其成功做法值得在整个太行山浅山丘陵区推广。 视百姓为父母,把乡亲们的事当自家的事,一点一滴的心血和汗水结出群众共享的发展硕果

随着西石河村集体经济的一天天壮大和发展,王胜又把心思重点放在为老百姓办实事、好事上。走进西石河村,30年不落后的农村教学楼、漂亮气派的农娱宫、宽阔平坦的通村路、家家户户的自来水„„无不凝聚着30多年来王胜同志为集体、为村民所付出的一点一滴的心血和汗水。

“贫困村建起了全县最好的教学楼”

走在西石河村的大街上,看到的最高建筑,那就是村里的三层教学楼。当过民办教师的王胜一生不忘教育,时刻关注着村里教育事业的发展。30年前的西石河小学,四个年级的学生挤在一个破旧教室里。冬天透风、夏天漏雨,连房顶都得用木头柱子支着。夏天一到下雨,孩子们得抬着课桌、搬着书本,往不漏雨的地方躲„„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为了让孩子们住上像模像样的教学楼,王胜骑着自己的嘉陵摩托,跑省进市找领导跑指标、要物料。在计划经济年代,炸药、钢材、木材„„样样都得有指标。为了跑一样物料,王胜一个个的找、一趟一趟的跑,用他的执着精神感动了一个个部门和领导。物料跑来了,活咱得自己干。为了节省资金,王胜又和干部群众建起了土砖窑,自己脱坯子、烧砖,一趟一趟地往工地上拉„„1986年,三层高的教学楼建好了,成了村里最高、最气派的建筑。不干则已,干就要干出个样子。用王胜当时的话来说,我们的教学楼要“头十年属一流,20年随大流,30年不落后!”

而今,近三十年过去了,眼前的西石河村教学楼仍然是村办小学中比较好的学校。现任小学校长的李根群告诉我们,“前几年,乡中的校舍破还搬到这里办了七八年,临近十里八村的学生都来这里上学,从这里走出过几十个大学生,还有博士后呢!”

“全乡第一条农民自建通村公路”

从内丘县城到西石河村,驶离隆昔线不过5分钟的车程。然而在30年前,要从西石河村走上通往县城的“官道”,至少得走20分钟!现年30多岁的王胜大女儿王韶华说:“别说公路了,原来村里就没有自己的通村路!小时候跟大人出趟门儿,得从西石河走到东石河,再走到仙人村,转到西丘才能上官道!”

西石河村荒岗多、交通不便,村南的一条深沟祖祖辈辈挡着村民通向外界的道路,严重地阻碍了西石河村的经济发展。“要致富先修路”。为给乡亲们打通一条通往外界的通村路,从1989年开始,王胜又开始跑炸药、买雷管、找资金„„通过时任地委领导帮忙,设计了一座上能通车、下能过水的双曲孔石桥,并协调来钢筋、水泥和2万元的启动资金,开始了修路架桥工程。为了节省开支,他一方面跑遍全村的山沟洼岭,就地找砂子、寻石料。另一方面,发动群众全民投入义务工,难挖的地方分一尺,好挖的地方分两米,一户一段,按人论方挖地基。经过三年苦干,累计用工6万多个,动土石3万多方,修通了通往县城的柏油路,架起了一座十二米宽、六十多米长的大石桥,从此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丘陵山区第一个通上自来水”

“廉洁勤政,庶民公仆”——走进王胜的家中,有这样一块木刻牌匾赫然醒目。这是全村父老乡亲为感谢王胜给家家户户通上自来水,所表达的一种感激和纪念。

九十年代初的西石河村还算不上富裕,一个大几百口人村庄,村民们家家户户每天早起的第一件事,就是挑着水桶到村里的两、三眼水井边,排着队用辘轳把子摇水吃。若是家里大人忙,稍大点儿的孩子就要两个一起,往家里抬水吃。时常往外跑的王胜心有不甘,“城里人不用摇、不用挑,守在家里水龙头一开就有水!他们能有的,咱也要有!”经过和干部们商量,王胜又骑上他的破嘉陵,跑部门、找领导,化缘“化”来了管件和压力罐,村民出义务工往家里挖管道,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

“吃水不忘挖井人”。为庆祝全镇第一个吃上了免费的自来水,老军人王国兴和王金章、王雄子等带头凑钱,刻上“廉洁勤政,庶民公仆”的大木匾,敲锣打鼓、放鞭炮送到支书王胜的家中。

“尽心帮父老,竭力为村民”

村里一个盲人叫王天德,从小双目失明。眼看着一个老娘一天一天老去,快养活不起他了。王胜在外出时看到有盲人按摩的门诊和学校,就自己掏钱把王天德送到保定学习盲人按摩。学成回家后,王胜把村里大街上的一间房子腾出来,给他置办了桌子、床,让他开了一间盲人按摩门诊,自此有了生活门路。

村里有两个岁数大的军烈属老太太,因为生活不满意,时常对着干部群众发脾气、骂街。王胜一次路过时看到了,硬让作伴的一个村干部把自己刚拾的一大捆柴火,扛到老太太家里顺便做起了思想工作。村里一个老光棍汉子缺衣少穿、没人管,王胜逢年过节找几件自己像样的旧衣服、端着饺子,给老人送到家里嘘寒问暖、聊聊家常。

村里经济有了一定发展后,王胜和村干部们商量决定:每年逢年过节时,按人口给各家各户发福利。过年,除了大米或白面、糖块儿,60和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年200元;59岁以下的一人160元。中秋时,按人头一人发一斤月饼,孤寡老人发2斤。百果庄园里的苹果、杏、梨,每年发一次„„“虽然村集体工程和百果庄园里的项目发展,还很需要钱,但光今年村民福利就发了18万!”西石河村副支书于洋小介绍说。

在谈到王胜同志为村集体、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时,内丘县原县领导孔增建作出这样的评价:“王胜同志的一生,可以说是‘尽心帮助父老,竭力造福桑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这是一个共产党员的宗旨和本质的体现!农村需要这样的干部,时代呼唤这样的干部„„”

人们难以理解他对自己的苛刻,但怀念着这个把全部精力都献给了所热爱事业的人,在心里树起了丰碑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王胜生前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把他的名声永远地留给了后人。

人们都叫他“老抠”

王胜有一个外号叫“老抠”。我和他搭了5年伙计,和他出门那真是小气!”村民王成祥说。“在石家庄,常住价位便宜的河北剧场招待所,10元一个床位;最常吃的是拉面,往往连个饺子都不舍得吃。”司机闫双朋回忆说。无论谁和他出门办事,住的都是最便宜的旅馆,吃的都是小摊上最便宜的饭。“一分钱,王胜都想掰开花!”渐渐地,他的伙计们也都习惯了他的“抠”。也都知道,王胜这是给村里节省的,如果王胜不“抠”,哪有村里的今天啊。

近年来,到西石河村干活包工队不少,但没有一个能挣到满意的工钱。“给王胜干工程,谁也别想挣大钱”。曾经给王胜干过多年工程的赵永国说。因为他把每一项工程的细节都熟记在心,能给你精算到每一块砖、每一方土、每一棵草木。尽管如此,但人们打心底里佩服他。因为王胜“不会拖欠一分工钱”。“今年的帐绝不拖到明年算,这是王胜的做人原则。就是大年三十晚上,不管有多晚,也会给你算清!”西石河村副支书记于洋小说。

如果站在村里党支部书记的位置,人们也许还能理解王胜的“抠门儿”。而站在丈夫、父亲的角度,他的所作所为,甚至让家人无法谅解。有一次,他的妻子要去探望有病的娘家哥哥,向他要钱,而他只掏出了可怜的十块钱。“十块钱!当时连一箱方便面都买不到,我当场就把钱扔到了他面前。说实话,这么多年,因为花钱的事儿,不知道和他生过了多少气!”在家人眼中,王胜就是这样的一家之主。

“上学的时候,我父亲就有了名气,几年中学下来,同学们都不知道我是王胜的女儿!一方面是父亲经常教导我们要低调,我不说,另一方面是我吃的穿的还不如同学们,就是说了他们也不信!”王胜的大女儿王韶华抹着眼泪诉说着,“就是结婚后,我们买房都是贷的款,父亲从没有表示过帮助的意思!”说到最后,王韶华已经哽咽了。

近四十年来,王胜上了数不清的项目,经手的钱物少说也有几千万之多,他留给村集体的是6000余亩发展中的“百果家园”、蒸蒸日上的村办企业以及如日中天的民生事业。而留给家人的,仅仅是一座在农村也显得寒碜的农家院落——五间上世纪83年盖的正屋以及虽有所改进但仍显简陋的配房。“就是这,也是在原来全村最赖的地基上盖起来的!当初这里是村里的牛棚,地下都是村里的山药窖!”回忆起当初的情景,柳小芬一肚子的委屈。

“他真是被活活累死的”

工作中的王胜

“爸爸,你是累死的啊!”在王胜下葬那天,他的儿女们声嘶力竭地不断地哭喊这句话。“他是累死的!”不仅是他的家属,就连他的亲朋好友以及曾经与他打过交道的人,对于他的去世,也都是同样的话语。

据王胜的家人回忆说,任党支部书记近四十年,他天天早出晚归,与家人难得吃上一顿团圆饭。一年到头,也就大年初一初二歇上两天,其他时间都是在外奔跑或盯在工地上。就连他儿子出生的时候,他还在省城跑项目。“他就是这么不顾家!”老伴柳小芬谈到这里,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柳小芬还说,他不顾家也就算了,连亲戚的感受他都不顾,亲戚家有事,甚至婚丧嫁娶的大事,他都忙的顾不上去,都是她一个人或带着孩子去的。“娘也许是为了替爸补偿感情,到谁家都是拼命地干活!”大女儿王韶华说。

“他就是这么一个人,不顾家,也不考虑自己。可以这么说,王胜他都没有完完整整地看过一次春晚!”村主任王强说。每年大年三十晚上,他都会把两委班子成员叫到他家里,一是谈谈一年来的工作,二是给大家算算账、发发工资。也只有大年三十晚上,他才有这个空,而这个空闲也是给了工作。

如今,王胜的家里上有近九十岁的瘫痪在床的老母,下有二十六岁还未成家的小儿子。“就这样的家,就是有对象往哪里娶啊!北屋老娘住着,东屋是厨房和杂物间,西屋我们两口子住。”今年刚过完春节,老伴还和王胜提起儿子结婚的事。还没等到具体答复,王胜把难题扔给老伴就这么走了。

时间不知不觉地到了甲午马年。元宵节刚过,2月15日至17日,王胜和班子成员就百果庄园今年的发展安排,连续商量了三天。18日,王胜参加了县里召开的全县经济会,下午赶到邢台采购了一批工具材料,回来的路上即感到身体不适。直到19日上午,王胜挺不住了才住进内丘县中医院,因病情比较严重,当晚19时他又被转往北京协和医院。

晚了,一切都已无力回天。2月20日14时50分左右,王胜停止了呼吸,走完了他的一生。 “他就是累死的。”内丘县中医院院长徐光伟说。多年以前,王胜就患上了高血压、糖尿病,后来又患上冠心病,一度肾衰竭,做了换肾手术。徐光伟多次嘱咐他,要注意休息,规律饮食:“我建议他一周工作三天,或者隔一天工作一天。可他一天也停不下来;要他少食多餐,可他还是饥一顿饱一顿。”

王胜走了,走得很匆忙,没来及作别卧病在床的老母亲,没来及给儿子安排结婚事宜;王胜走了,几乎没有留下个人财产,上北京看病,还是两个女儿带着自己的透支卡应的急;王胜走了,没有任何交代,为村里留下了一个个未竟的事业。

“廉洁奉公一身正气,甘洒热血勤政为民。”全村的男女老少,穿过这副挽联,络绎不绝地来到他的家中,瞻仰着他的仪容,久久不愿离去。出殡那天,不仅西石河千人空巷,就连东石河、小杨庄、马河、仙人村等周边村庄的群众也自发前来,为王胜送行。“西石河需要他,乡亲们离不开他!”这是送行的乡亲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长眠在村南岗坡上的王胜,正好可以看到旁边的百果庄园,也能看到西石河村的全貌。

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人,人民会永远记住他,怀念他。人民需要更多的王胜,当前正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们愿燕赵大地上涌现出越来越多像王胜一样的好党员、好干部。

王川先进事迹报告

王川先进事迹 视频

徐川先进事迹

王进才先进事迹

王选 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