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区调研报告(共5篇)

综合文章 时间:2021-09-21
【www.wendang123.cn - 综合文章】

第1篇:风景园林调研报告

风景园林调研报告

调查时间:十一月一日至十一月十一日 调查地点:南京工业大学及其周边地区

调查对象:园林景观中的地形、水体、植物以及地面铺装 调查方法:实地考察、翻阅资料、上网查询

前言:随着时代的发展,景观造园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无论是公共场地还是私家别墅,园林景观都在其中扮演着必不可缺的角色。作为一名风景园林学的大一学生,在初步接触了风景园林学概论后,我打算就以园林学中最基础的四个方面来大致研究与分析一下学校以及其周边的景观设计。在调查时,我们将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实地考察并且结合参考资料来进行正确理性的分析。在评判一处景观时我们将分别列举出其优点与存在的缺陷并提出自身可能不太成熟的改进意见。

主体:这次调研的四个对象分别是:地形、水体、植物以及地面铺装。

我们首先来谈一谈地形。在园林学中,地形被分为四种类型:平地、坡地、山体以及假山。总所周知,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依山而建,坡地在学校到处可见。这次我们列举了两处较为典型的坡地作为典型来进行分析。第一处为东苑食堂后靠近丰巢快递出的坡地,很明显,此处地形的坡度明显大于12%,为陡坡。此处为桂苑、南苑与西苑学生去往东苑食堂最近的路以及顺丰快递所在地。每天的人流量很大。但是由于坡度较大,却没有设计为楼梯走道的形式所以在行走时很吃力。但是考虑到快递点和苏果超市的存在,来往汽车频繁,这样设计无可厚非。依照我们小组的建议,可按照楼梯上为残疾人士开通无障碍通道一样,在坡地的一侧设计为楼梯走道,这样既不影响正常汽车的来往又可使学生上下坡不再那么吃力。第二处我们选择了明德楼前的坡地。此处坡地的坡度较小,为缓坡。明德楼作为阳光长跑的其中一个检测点,每天的人流量也不少。缓坡地形并不会太影响人行走或跑步。但此处的缓坡配合上一旁伫立的明德楼,从坡地下往上看是会使得明德楼显得格外高大,再配合上明德楼上那层层的爬山虎,深秋爬山虎由绿变红,在寒风中,行走在这样一个缓坡也会更令人感受到寒意。再来便是沉毅广场,这是一处典型的平地。作为轮滑社、滑板社等社团进行社团活动的主要场地,以及开展一些活动的主要场地,沉毅广场平整的地形满足了这些要求,为校园中各式各样活动的展开提供了便利。依山而建的校园,山体地形必不可少。西苑食堂旁边就有一座山体。设有楼梯,为可登临山体。此处山体地形起到了创造空间以及组织空间的作用。将东西两苑分隔开来。而山体地形本身也是一道风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江南地区的园林是极美的。而园林中必不可缺的一样便是假山。一处好的假山风景必定是要选用太湖石在水流中经流水冲蚀三年后才能用来堆叠。在我们校园中厚学楼前也有这样一处假山。假山上点缀有植物,即划分和组织了空间又成为了景观焦点。

接着再来谈一下水体。水是风景园林设计中变化较多的元素,能够形成形态各异的水体景观。在厚学楼前的那条大道的一侧,有一条长长的水体景观。它模仿天然的河流和湖泊形成的一处是自然的水体景观。,让人在行走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水的美。但是缺点在于景观中的水几乎没有流动,会使生物等缺氧而死亡腐败而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而相对于自然式水体的另一种水体景观为规则式的水体景观。例如慕斯会广场上的喷泉,就是一处规则式的水体景观。黑色大理石配合广场上的地面铺装与鹅卵石形成了统一的感觉。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植物,作为景观中最富于变化的因素,其自身具备的观赏价值不仅可以软化建筑空间,还能为城市硬质空间增添丰富的色彩。园林植物的功能作用一共分为三类:构建空间功能,观赏功能,生态功能。就南京工业大学而言,依山而建的特质强烈地体现了这三点功能,其中最显著的是构建空间功能,在檀香、象山、浦江操场都遍布茂密的树林,特别是浦江操场附近,高而密的植物构成了四周直立、朝天开敞的垂直空间,能够组止视线发散,控制视线的方向,因此具有较强的引导性。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南苑宿舍旁边的大乔木与小灌木组合而成的封闭空间,小道旁边被低矮植物封闭,形成阴暗、隐秘感和隔离感极强的空间,营造了幽深宁静的氛围,但与此同时,这样的构造让原本细长的小道更加狭窄,加大了行人通过的难度,实在是弊大于利。其次较为突出的是植物的生态功能,比如我们学校生工楼附近的林木,当实验室的化工污水排入河流时,茂密的植物便能发挥其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的功能,减小水污染对人体的侵害,但是,由于植物排列太过松散,不能充分发挥其隔离带的作用,空气中的污染物散布开来,使池水散发出阵阵恶臭,这里就体现了水体和植物的搭配不协调。

最后我们来分析一下校园中的地面铺装。首先看到的是东苑食堂道路两侧的铺装。这里采用的是中间镂空的石砖,这种石砖一般运用于停车场。其缺点是中间凹陷的设计会使得植物等无法自然生长且下雨天容易积水,并且由于是铺在松软的泥土上,在经过车辆等重物的挤压后会导致变形。另一处便是君子湖旁的地面铺装,这里采用了有纹理的石板和木板想隔的铺装。这样的铺装使路面与君子湖畔的自然景观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让人感受到自然,幽静的感觉,且石板上磨砂的设计也使得在雨天不会很滑。学校里的音乐台可以说是地面铺装分析的典型。音乐台这里将多种不同的铺装形式融合。有单一形式的木板铺装,也有混合形式的大理石铺装。且这几种不同的铺装选用的颜色也极为协调,很好的体现出音乐台既充满活力却又安宁的感觉。

第2篇:风景旅游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风景旅游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要求,4月13日至18日,我们对全县风景旅游开发和重点景区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这次调研活动,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文锋带队,常委会副主任陈永造参加调研活动。调研期间,首先听取县风景旅游管理局有关情况的汇报,然后到刘基庙、百丈漈、铜铃山、水牛塘等景区实地调查。4月下旬至5月上旬,组织各工委对《XX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终审稿,下同)进行了初审。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成效

去年以来,县人民政府认真实施“生态旅游县”发展战略,按照“培育大产业,发展大旅游”的思路,加快重点景区开发和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全年接待游客万人次,门票收入万元,风景旅游发展呈现出较好态势。

1、精心编制风景旅游规划,制定加快旅游业发展政策。去年,县政府在修编《百丈漈〃飞云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委托北京大地风景旅游景观设计研究院,编制《XX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百丈漈、刘基故里、岩门大峡谷三个重点景区的详细规划,并于去年10月通过初审,现正向有关部门征求意见,作进一步修改完善。同时为加快旅游业发展,县政府组织人员深化研究“生态旅游县”发展战略,编 1

成旅游发展“十一五”规划;并在11月出台了《XX县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统筹协调,高起点做好旅游规划;整合资源,妥善处理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发展的关系;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作出16项规定,用规划指导、政策推动,促进风景旅游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2、重点景区配套建设加强,“农家乐”乡村游开始起步。去年,县政府把风景旅游开发和重点景区建设列入县政府48项重点工作,加快了景区开发建设步伐。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建成小瑶池景区,清理了被洪水冲毁的小九寨河道,并对森林栈道、游步道、茶亭等进行改造维修;百丈漈景区扩建了出、入口两个停车场,二漈游步道新建成栈道,重新设臵了景区的标牌、标志;刘基庙外围的刘伯温生平展览馆、管理房已结顶,刘基塑像、阴阳池、祭坛、郁离长廊、盘谷底风景道、伯温泉等正在加紧施工。石垟森林公园水牛塘、西坑龙麒源等景区已开工建设。刘基文化研究取得初步成效,以刘基文化研究会为载体,编写出版了《刘伯温研究》、《刘基文化研究专辑》等书籍。同时“农家乐”旅游开始起步,全县现有峃口九溪、大峃苔湖山、龙川龙溪(名特优珍稀水果基地)、平和九龙山等“农家乐”旅游点。这些“农家乐”旅游点,依托优美的生态环境,或进行竹筏漂流,或采摘珍稀水果,或体验农家生活,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吸引游客,促进旅游业向农村延伸,为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宣传促销力度不断加大,旅游接待能力逐渐提高。去年我县积极参与省市组织的旅游促销活动,多次在温州、杭州、上海等城市举办大型旅游推介会,印制XX旅游画册、导游图、制作VCD等宣传资料;邀请新闻媒体记者及旅行社老总来文采风采线,组织百名画家画XX等活动;还首次将百丈漈-飞云湖的风光图片及文字登上《欧洲时报》。今年又利用温州旅游节、杭州世博会等进行宣传,到台州推介促销,进一步提高了我县风景旅游的知名度。同时旅游接待能力也有较大提高,56省道复线开通,温州到XX仅需1个小时,完成石垟林场至铜铃山、南田至西坑通景公路路面改造工程;全县旅行社发展到4家,有国际、阳光假日、新凯悦等星级和准星级宾馆(饭店)5家,床位2000多个,为游客提供了较好的旅游环境。

二、存在问题

1、风景旅游开发项目建设进度缓慢,2005年部分开发建设项目没有达到预定目标。去年因受用地指标、自然灾害、资金等因素的影响,2005年初县政府向人代会报告的48项重点工作,计划启动建设的天顶湖、龙珠岛、飞云湖3个旅游接待中心和石垟森林旅游配套服务中心等项目均未动工建设;计划举办的“第二届中国〃XX刘基文化暨生态旅游节”未能如期举办;百丈飞瀑引水工程,因与市电业局及新力能源有限公司未达成取水方式协议,引水隧洞尚无法开挖施工。

2、旅游配套设施仍不完善,离“行得方便、游得痛快、购物丰富”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一是景区交通道路等级低,

对外交通的“瓶颈”虽已基本解决,但县内公路网络仍不够完善,特别是连接景区的道路可进入性比较差,如花园至百丈漈电厂公路因存在山体滑坡隐患而暂时封闭,给进入景区的游客带来不便。二是旅游参与性服务项目欠缺,旅游产品主要以自然观光为主,丰富的旅游资源尚未转化为多元化的产品,对景点的文化内涵如刘基文化、畲族文化等挖掘不足,休闲度假、商务会议、节庆活动、宗教朝拜、健康疗养等旅游产品开发程度低,缺乏竞争力。三是旅游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对具有高附加值的旅游购物、旅游娱乐投入严重不足,建设力度不大,缺乏旅游商品销售,尤其是缺乏具有XX特色的旅游商品,游客消费水平低,旅游效益仍靠“门票收入”为主。四是旅游专业营销与管理人才欠缺,导游人员少,服务水平低,导游词缺乏吸引力。

3、发展“农家乐”旅游存在“认识不足、引导不够、服务品位不高”等问题。“农家乐”旅游是指以农民家庭及其联合体为接待单位,以田园风光、自然生态、农村民俗、农家生活等资源为载体,以体验农村生活为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活动。目前我县“农家乐”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首先是有关乡村对发展“农家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从发展“农家乐”是发展乡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去认识。其次是政府引导不够,缺乏规划引导和扶持措施,发展数量少,现有的几家均以农民自发为主,证照齐全、规范管理的更少。第三是服务项目单一,品位不够高,大多数以餐饮服务为主,体验农事、健身绿色、休闲观光、文化品位较高的

项目不多,需要加入更多的带有参与性的活动内容和文化元素。

4、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报批速度缓慢,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有待进一步修改完善。我县《百丈漈〃飞云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于2003年启动,2004年4月19日县人大常委会第23次主任会议曾专题听取规划修编情况汇报,提出修改意见,但时间过去2年多了,规划至今尚未批复实施。本次提交初审的《XX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需进一步修改完善:一是飞云湖景区的形象口号不够贴切,缺乏文学创意;二是主要景区提升规划,缺乏全县旅游一盘棋的思想,旅游资源整合不够合理,不利于景区发展提升和旅游品牌建设;三是规划漏项,如对县内“N日游”的旅游线路没有进行设计,对“恢复百丈飞瀑雄姿”未加表述,对畲族文化、民族风情展示不够,“农家乐”旅游规划几乎空白等。

三、建议意见

1、抓紧抓好规划工作,增强规划约束力。风景、旅游总体规划是景区建设和发展旅游业的龙头,为指导风景资源有序开发和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县人民政府要进一步抓紧抓好风景、旅游总体规划的编制、报批等工作。《百丈漈〃飞云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应向上级要求尽快批复,不能再拖;《XX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应尽快修改、完善、报批。编制和报批规划只是基础和序幕,主要的目标和任务是规划的实施,规划获得批复后,应提交县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以增强规划的约束力。

2、加强重点景区建设,塑造旅游品牌。景区建设要突出重点,当前要集中精力抓好刘基庙、百丈漈等重点景区的建设。刘基庙外围开发建设要加快进度,切实抓好周边村庄环境整治。尤其是要抓好百丈飞瀑引水工程建设,百丈飞瀑是我县旅游的龙头品牌,恢复百丈飞瀑雄姿,对我县发展旅游业至关重要,对该工程县政府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排除万难,采取果断措施,促使引水工程尽快开工。

3、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优化旅游环境。一要继续加强通景公路建设,目前应尽快排除花园至百丈漈电厂公路的滑坡隐患,确保景区道路畅通安全。二要加大旅游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实力度,发动和鼓励民间力量,加强景区娱乐服务设施和游客参与性项目建设,促进旅游产品多元化发展。三要深入挖掘刘基文化内涵,以刘基谋略文化、风水文化、诚信文化等文化遗产为依托,打响刘基文化品牌,借名人效应为经济发展服务。四要研究制定开发旅游商品的扶持政策,开发具有XX特色和纪念意义的旅游商品,拓展旅游产业链,提高旅游业的综合效益。五要多渠道培养旅游人才,培养优秀导游员,扩大导游队伍,修编好导游词,提高服务水平。

4、积极扶持引导,加快“农家乐”发展。发展“农家乐”旅游,一要提高认识,把它作为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来部署,作为农民致富、农村发展、旅游拓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去推动。二要借鉴外地经验,学习外地的成功做法,认真分析本地的特色优势,开阔视野,拓宽思路,认真谋划本地“农家乐”发展。三要扶

持引导,对全县“农家乐”旅游点进行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制订落实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强化管理服务,促进“农家乐”旅游健康快速发展。

主题词:调查研究风景旅游通报主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抄送:县委办、县政协办,县法院、检察院,各乡镇人大主席团,XX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2006年5月26日印发

第3篇:风景旅游城市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多年来,我们依托天柱山,紧扣撤县建市目标,始终坚持把县城作为城市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县城已不仅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引擎,集中展现出**风景区、开发区、度假区“三区并举”和工业、旅游“两翼齐飞”的跨越发展新形象,而且正向着皖西南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和**次中心城市加速迈进。在当前工

业化、城市化提速推进的大趋势下,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热潮中,在全县开展“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之际,如何更好、更快地推进**高标准风景旅游城市建设,这是牵动**县和**市乃至更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课题。为此,我们带着课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了一些思考。

一、近年来我县城市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我县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迅速发展,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2008年全县城镇化率达38%,城市规模逐渐扩张、功能日益完善,对人流、物流、资金流等各类资源的聚集能力也在稳步提升。

(一)城市规划体系逐步完善。我县县城总体规划始编于1982年,1994-1995年进行了第一轮修编,2004-2005年聘请上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天柱山风景名胜区与县城的总体规划进行了统一修编。城市总体规划日趋完善,城市发展的定位更加明确:县城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天柱山所在地”,是“工商贸协调发展的皖西南风景旅游城市”,这是充分考虑我县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现状而作出的定位,切合**依托旅游发展的特色路径。第二轮规划修编,充分体现了“山城一体、山城相融”的发展理念,将天柱山风景区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县城规划区总面积达169

km2,形成了“山城一体”、“一主两翼(主城商贸区、开发区、度假区)”的空间发展格局。各项控制性详规和专项规划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先后编制了经济开发区、旅游产业园区、县城中心区以及皖潜大道两旁、雪湖公园等控制性详规,编制了县城绿化、燃气、防洪、给水、排水、环保等专项规划。

(二)城市建设力度明显加大。近年来,通过多渠道融资扩大投入,2003-2007年间,县城市政建设资金投入达8172万元,城市建设的力度逐年加大。一是城市规模逐步扩张,城区道路总长度达57km,形成了“五纵四横”的城市主干道路网络,城市主体框架逐步拉开。2008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6km2,城市人口16万。二是城市功能得到完善,扩建5万吨水厂、新建35km燃气管网、新引进营运公交大巴,电力、电信等设施随城市建设同步推进;目前全县星级宾馆饭店达11家,其中4星级1家、3星级5家,风景旅游城市的接待功能日趋强化。三是城市品位稳步提升,先后完成舒州大道中段、南岳路中段、天柱山大道景观综合整治,建成火车站、老城区、东门大桥、山门等城市广场万m2,清淤城区河道16km,完成引水入城工程,整治小街小巷道路,全力阳光城、滨河御花园、幸福佳苑、水岸江南等一批住宅小区成为体现城市整体改造的新亮点。四是城市商业网络逐步形成,建成了姚冲建材、金源菜市、旺业、财富购物等一批大市场和天柱第一城旅游购物大市场,城市商业网络日趋完善。

(三)城市管理水平正在提高。近年来城市管理的领域在拓宽,力度在加大,成效也非常明显。一是严格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加大了城乡规划法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一书两证”制度,加大对违法建设的查处力度,特别是对城区房地产开发市场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有效规范了全县房地产市场。二是加大了城市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力度。成立了县投资公司,城市建设投融资渠道更宽,方式更加灵活;改革县环卫体制,实现了环卫作业“管”、“办”分离;城区河道由县建设部门统一管理,避免了多头管理的弊端;推进城市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积极组建城市执法局,规范了城市执法,强化了管理力度;城区综合交通整治常态化运作,有效规范了城区交通秩序,培养了城市居民的文明习惯,推动了文明创建。

同时,我们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乃至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规划仍然比较滞后,突出表现在城市发展的目标上。随着开发区()、度假区(16km2)的开发建设,一城三区总面积将迅速达到40km2的规模,当前的城市规划(2005年规划)提出到2020年建成“双二十”城市的目标明显滞后于城市发展步伐。同时也还存在规划管理相对滞后、规划执法力度不够问题。二是城市建设管理体制亟待进一步理顺,目前开发区、天柱山风景区、旅游度假区均有(或将有)自身的建设管理机构,在山城一体的城市框架下,缺乏统一的城市建设协调机制,不利于城市的整体开发建设和协调发展。三是建设品位有待进一步提高,中心商贸区整体开发仍然不够,风景旅游城市特色没有得到有效而统一的彰显。四是城市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仍然不够均衡,供水、供电、道路仍是部

第4篇:风景旅游城市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多年来,我们依托天柱山,紧扣撤县建市目标,始终坚持把县城作为城市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县城已不仅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引擎,集中展现出xx风景区、开发区、度假区“三区并举”和工业、旅游“两翼齐飞”的跨越发展新形象,而且正向着皖西南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和xx次中心城市加速迈进。在当前工业化、城市化提速推进的大趋势下,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热潮中,在全县开展“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之际,如何更好、更快地推进xx高标准风景旅游城市建设,这是牵动xx县和xx市乃至更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课题。为此,我们带着课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了一些思考。

一、近年来我县城市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我县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迅速发展,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20xx年全县城镇化率达38%,城市规模逐渐扩张、功能日益完善,对人流、物流、资金流等各类资源的聚集能力也在稳步提升。

(一)城市规划体系逐步完善。我县县城总体规划始编于1982年,1994-1995年进行了第一轮修编,20xx-20xx年聘请上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天柱山风景名胜区与县城的总体规划进行了统一修编。城市总体规划日趋完善,城市发展的定位更加明确:县城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天柱山所在地”,是“工商贸协调发展的皖西南风景旅游城市”,这是充分考虑我县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现状而作出的定位,切合xx依托旅游发展的特色路径。第二轮规划修编,充分体现了“山城一体、山城相融”的发展理念,将天柱山风景区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县城规划区总面积达169km2,形成了“山城一体”、“一主两翼(主城商贸区、开发区、度假区)”的空间发展格局。各项控制性详规和专项规划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先后编制了经济开发区、旅游产业园区、县城中心区以及皖潜大道两旁、雪湖公园等控制性详规,编制了县城绿化、燃气、防洪、给水、排水、环保等专项规划。

(二)城市建设力度明显加大。近年来,通过多渠道融资扩大投入,20xx-20xx年间,县城市政建设资金投入达8172万元,城市建设的力度逐年加大。一是城市规模逐步扩张,城区道路总长度达57km,形成了“五纵四横”的城市主干道路网络,城市主体框架逐步拉开。20xx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6km2,城市人口16万。二是城市功能得到完善,扩建5万吨水厂、新建35km燃气管网、新引进营运公交大巴,电力、电信等设施随城市建设同步推进;目前全县星级宾馆饭店达11家,其中4星级1家、3星级5家,风景旅游城市的接待功能日趋强化。三是城市品位稳步提升,先后完成舒州大道中段、南岳路中段、天柱山大道景观综合整治,建成火车站、老城区、东门大桥、山门等城市广场万m2,清淤城区河道16km,完成引水入城工程,整治小街小巷道路,全力阳光城、滨河御花园、幸福佳苑、水岸江南等一批住宅小区成为体现城市整体改造的新亮点。四是城市商业网络逐步形成,建成了姚冲建材、金源菜市、旺业、财富购物等一批大市场和天柱第一城旅游购物大市场,城市商业网络日趋完善。

(三)城市管理水平正在提高。近年来城市管理的领域在拓宽,力度在加大,成效也非常明显。一是严格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加大了城乡规划法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一书两证”制度,加大对违法建设的查处力度,特别是对城区房地产开发市场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有效规范了全县房地产市场。二是加大了城市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力度。成立了县投资公司,城市建设投融资渠道更宽,方式更加灵活;改革县环卫体制,实现了环卫作业“管”、“办”分离;城区河道由县建设部门统一管理,避免了多头管理的弊端;推进城市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积极组建城市执法局,规范了城市执法,强化了管理力度;城区综合交通整治常态化运作,有效规范了城区交通秩序,培养了城市居民的文明习惯,推动了文明创建。

同时,我们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乃至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规划仍然比较滞后,突出表现在城市发展的目标上。随着开发区()、度假区(16km2)的开发建设,一城三区总面积将迅速达到40km2的规模,当前的城市规划(20xx年规划)提出到2020年建成“双二十”城市的目标明显滞后于城市发展步伐。同时也还存在规划管理相对滞后、规划执法力度不够问题。二是城市建设管理体制亟待进一步理顺,目前开发区、天柱山风景区、旅游度假区均有(或将有)自身的建设管理机构,在山城一体的城市框架下,缺乏统一的城市建设协调机制,不利于城市的整体开发建设和协调发展。三是建设品位有待进一步提高,中心商贸区整体开发仍然不够,风景旅游城市特色没有得到有效而统一的彰显。四是城市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仍然不够均衡,供水、供电、道路仍是部分城区发展的瓶颈制约,影响了城市功能的整体发挥。五是城市道路与10

5、318国道功能上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心商贸区交通拥挤现象长期以来未能得到有效改善。

二、推进风景旅游城市建设当前需要做好的重点工作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原则,我们结合实际经过深入调研后认为,推进宜商、宜业、宜居、宜游的风景旅游城市建设,当前要着力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拓展城市规模。一个城市没有一定的规模就不能成其为城市。随着人口和产业向城市的加速集聚,拓展城市规模是必然的要求,这也符合国家发展中心小城市的政策。我们目前的城市建成区规模距现有规划中“双二十”的规模尚有相当大的差距,距眼下需要达到的40km2规模相比差距更大。因此,我们必须也完全能够扩张城市规模,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今年起,我们要结合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进一步完善并放大主城区、开发区、度假区、风景区“一城四区”的空间布局,推进城市东扩、西进、南延、北展。一是东扩,在按现有规划,加速建成东部开发区的基础上,推进开发区的扩模增容,提升开发区的产业承载力。二是西进,一方面,按照新批准设立的度假区规划,拉开西部度假区16km2框架,加速“山城一体、山城相融”进程;另一方面,着眼长远,结合10

5、318两国道改线和贯通沪蓉、东香两高速的出口,逐步构筑城市大外环线,推进城市跨潜河发展,努力建设滨河新区,进一步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三是南延,主要是结合开发区的扩模,推进城市向南边毗邻的沪蓉高速延伸,形成沪蓉高速沿线新的发展亮点。四是北展,科学利用城市北部山丘地,推进城市综合开发。

(二)着力完善城市功能。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对城市建设的投入,市政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但欠账仍然很多,城市的保障服务功能亟待提高。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老城区道路改造和新城区主干道建设,加强城市供水供气、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防洪以及停车场、广场、公厕等公用设施建设,改善电力、电信、有线电视和文化教育、医疗卫生、购物休闲等条件,不断配套完善城市功能。正是基于这方面的重点考虑,在今年的“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中,县委、县政府提出要抓好“十大建设工程”,其中,城市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城市路网及公共交通场站建设、开发区和度假区基础设施建设、城区供水管网改造等工程的大力实施,无疑会对完善城市功能起到重大作用。同时,这些工程对于拉动投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意义重大,体现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执政理念,我们要千方百计狠抓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使其顺利建成并早日发挥效益。

(三)着力提升城市品位。城市品位体现的是一个城市的档次和形象,这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城市景观建设。一要大力实施城市“增绿”、“添亮”、“活水”工程,继续推进城市主干道和河道景观整治,全面实现城区道路包括背街小巷的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建好潜河、梅河、皖河等重点景观带。二要大力建设城市精品建筑和标志性建筑,注重适度开发高层建筑,兴建高档小区,积极推进建筑设计和建筑风格的创新,全力促进城市在长大、长高、扮靓中彰显现代气息。三要大力开展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加速推进财富广场、嘉宜广场、秀狮商业步行街等一批城市综合开发项目,稳步实施原种场、农科所和桃园南路、公安局等地块的综合开发与改造,努力使城市面貌有大的改善,形象有大的提升。

(四)着力彰显城市特色。特色是城市的灵魂和魅力所在。作为风景旅游城市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我们在彰显特色、提高吸引力方面还大有文章可做。一要建好“3座公园”,即皖园、雪湖公园和二乔公园。皖园主要是围绕“皖”字做文章,建成以古皖文化展示为主体的旅游休闲区。雪湖公园主要是围绕“三湖一寨”,恢复历史文化遗址,供市民休闲娱乐。二乔公园主要是以三国大乔、小乔为主题,建成以胭脂井为重点的民俗游览区。二要完善城市旅游配套设施。加快城区旅游景点的开发,加强休闲娱乐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宾馆接待能力和接待水平,确保城市能够满足游客多方面的消费需求,进而留住游客。三要强化城市品牌创建工作。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和旅游软硬件建设,努力使城市的每一幢建筑、每一条道路、每一个空间都能体现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和风景旅游城市的特点,积极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五)着力加强城市管理。城市发展要坚持建管并重。随着城市建成区范围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长,城市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迫切要求我们加强城市管理工作。一要加强规划管理。切实吸取以往规划管理中的教训,在全面强调规划的完整性、超前性、科学性的基础上,确保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加大对违反规划建筑和建设行为的规划执法力度,真正发挥规划的龙头引领作用。二要加强综合交通管理。巩固城市公共交通整治成果,加快建立以公交、出租车为主体的公共交通体系。城市公交车已经投入运营,要进一步探索建立覆盖城乡的大公交运营网络体系。三要加强环卫管理。建立健全环卫管理、清扫保洁分离制度,推进环卫作业市场化。四要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加快成立行政执法局,将市容市貌、综合交通、环境卫生、违法建设等纳入统一管理,全面提升文明县城创建水平。五要加强建筑市场和行业管理。严格建筑市场准入清出制度,规范物业管理,促进城市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六)着力发展城市产业。城市是产业的载体,产业是城市的支撑。我们要把城市发展与产业壮大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推进风景旅游城市建设与强化城市产业支撑的互促互动。一要结合开发区的建设发展工业,做大做强机械机电制造、医药化工、纺织服装、农产品及旅游工艺品加工等产业集群,加快工业强县进程。二要结合度假区的建设,高标准建成国家网球训练基地、皖镇等旅游服务大项目,跟踪推进皖园、温泉度假村和乡村坡地运动中心等项目,放大旅游产业效益。三要结合主城区的改造提升,引进、建设大型商贸设施和专业市场,实现城市商业的大繁荣。四要结合城市综合开发,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推进城市成片开发,促进房地产业大发展。五要结合挖掘“古皖之源、禅宗之地、京剧之祖、黄梅之乡”等文化底蕴,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休闲娱乐业,进一步打响休闲、养生、健身等品牌,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三、推进风景旅游城市建设亟须突破的瓶颈制约

调研中,我们也感到,当前推进风景旅游城市建设,亟需突破以下五大瓶颈制约。

一是土地瓶颈制约。突出表现在开发区和度假区建设用地指标日益紧张,以致项目的落地和实施面临困难。当务之急一要抓紧修编城市新一轮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用地调整;二要大力开展“双挂钩”、“双置换”工作,积极对上申报争取用地指标;三要大力推行集约节约用地,搞好闲置用地清理。

二是资金瓶颈制约。目前我县城市建设负债达2000多万元,资金缺口制约十分严重,同时城市建设靠政府投入的“单打一”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多元化投资的格局尚未形成。对此,我们必须强化经营城市、经营项目的理念,多渠道筹集资金,为城市建设提供保障。要有计划地对老城区的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等单位进行布局调整,实施搬迁,带动新区开发。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重要机遇,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发挥县投资公司等融资平台作用,通过经营城市土地、城市资产和适度举债等多种形式筹措建设资金。

三是拆迁安置瓶颈制约。拆迁安置一直是城市建设的难点问题,随着开发区和度假区建设的提速,迫切要求在拆迁安置上加大力度,加快进度。要切实做好拆迁安置的宣传动员工作,使群众真正理解和支持拆迁安置,对极少数无理取闹者,必须依法强制执行。要切实加强拆迁政策实施的统一管理,维护拆迁政策的统一性和严肃性,做到公平拆迁、阳光操作。同时要善于学习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有效推进拆迁工作。

四是体制瓶颈制约。突出表现在“一城四区”之间在规划、建设、管理上存在各行其是、各自为政的现象,协调配合不够,致使工作出现漏洞,在环卫、路灯等管理上也由于职责不明形成了盲区。下一步我们将成立县规划委员会,进一步强化县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理顺环卫、路灯等管理体制,全面加强对城市建设土地供给、资金筹措和规划管理等工作的统筹协调。

五是人才瓶颈制约。目前我县城市建设明显紧缺规划人才和经营城市人才,必须加大专门人才的外引内培力度,注重配强专门人才队伍,为推进高标准风景旅游城市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调研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推动工作。我们将以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创新工作举措,解决突出问题,更好更快地推进风景旅游城市建设,促进xx科学发展、加速崛起。

第5篇:长安大学渭水校区风景园林调研报告

《长安大学渭水校区风景园林调研》报告

摘要: 调研通过对长安大学校园总体景观格局的分析思考,归纳出六大类绿化景观的现状和布局特点,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不足之处,以求对以后的课程设计和专业学习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长安大学 风景园林 调研报告

一、校园环境概况

渭水校区位于西安市北郊的北三环路北侧,坐落于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生态产业园的交汇处。东侧毗邻规划中的 8 0 m宽的朱宏路中央绿化带 ,周围有万亩果园,鱼塘连片,绿树成荫,环境优美 ,空气清新,非常适宜读书学习,是办学的理想场地 。

校区占地面积1703亩, 学校的总建筑面积约3 6万平米 , 1 .2万人 。渭水校区东北角是原交通部重点学科实习基地——筑机、汽运试验基地 , 校区东西总长1600余米, 南北最宽698m, 最窄仅406m。主要建筑物有:修远、明远两座教学楼,,逸夫图文信息中心,13幢标准化大学生公寓,滋兰苑、树蕙园两个学生餐厅,大学生活动中心,教师公寓,办公楼,校区医院,两个运动场及其他基础设施。初步形成了一个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适宜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现代化大学校园格局。

图表 1

长安大学平面图

二、校园新区景观规划总格局

将长安大学渭水校区的绿化景观进行归类分析,共总结出六大类绿化空间:校园广场绿化空间、湖岸水景绿化空间、学生生活区绿化空间、道路廊道绿化空间、中庭院落绿化空间、预留用地绿化空间。其中校园广场绿化空间和湖岸水景绿化空间对外展示作用强,容纳活动人数多,为校园景观规划的重心。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一)校园 广场绿化空间

长安大学渭水校区在较为规整的平面布局中,并不过于强求图面的多重轴线关系,只用一条突出的轴线显现出大学校区的理性色彩。以校园新区南入口、入口广场,水景广场, 图文广场、图书馆、构成校区的景观主轴线。其中,图文广场为校园的主要公共活动场所,用于举行大型校园展示活动,图书馆定位为渭水校区的标志性建筑物。 入口广场

长安大学渭水校区宽敞的大门采用了花岗岩建材,

图表 2

校园入口广场

显得具有庄严大方,正对入口的是两个玻璃四棱锥,构成了入口广场的标志物,起到限定入口空间的作用, 整个入口广场是由外界进入长安大学图书馆前的过渡性空间,是进入大学的门户,是长安大学渭水校区空间景观主轴的起点。入口广场西边的建筑是明远E座教学楼,建筑设计别具特色,整个建筑是一个由玻璃井盖连接两个三角体状建筑形成的方正体块,玻璃顶下为视觉廊道,很好的将明远湖的景色展现在参观者面前。广场东边是行政楼,其高大体量,优美的造型成为长安大学的标志建筑之一。

长安大学渭水校区入口广场,紧邻南面主入口,是进入校区后的第一个开放空间,也是展现长安大学校园景观的第一个特色场所。该广场面积约1公顷,被出入校园的主路围合。该广场的功能主要为休憩、等候和游赏等,为初入校区的师生提供了一个驻足游赏和感受校区风貌的空间。该广场上设置遮荫的树木、尺度宜人的坐具、和长安大学建校60周年校友赠送的石刻和铜鼎,在东、西两部分的路缘一侧,各设置一排景观灯柱,使其不仅成为长安大学的景观标志物,特别在夜幕降临后,这些景观灯柱也使学院内外的人都能感受到校区夜景的生机和魅力。长安大学入口广场的设计以直线条和矩形构图为主,其中,石刻和雕塑具有人性化得尺度,配同广场步道和花坛很好的强化了入口广场的空间轴线。 水景广场

水景广场同入口广场规整的平面形成对比,入口广场强调景观序列而水景广场则以自由的曲线为主,立方块状大小不一的石块堆砌在曲线水池的边缘,配合高低不同的水柱构成了欣赏校园建筑的前景,很好的活跃了校园的气氛。入口广场绿化覆盖率较高而水景广场则以大量硬质铺装为主,是滑板爱好者的理想舞台。广场两边临路有可坐的树池,配同景观植物很好的围合了水景广场空间。 图文广场

图表 3 行政楼与水景广场

图文广场是长安大学渭水校区的中心广场,是校园内的重要景观节点,是学校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其平面铺装从中心大型阶梯状喷泉向外辐射,同两组围绕着喷泉的大型水幕共同构成了图书馆的前景。广场内以水为主题元素,通过跌水,落水,喷泉,池水,水幕等的灵活运用, 很好的呼应了水景广场,增加了本被校园道路分割的两个广场之间的视觉联系。同时,哗哗作响的喷泉和落水声也将外界的嘈杂噪声湮没其中,为图书馆内提供了一个安静闲适的环境,很好的过渡了两个功能不同的空间。 其他

除中轴线上的一系列广场之外,学校还结合主要建筑设置了用于聚会,交流,集散人流的多个小广场。由于功能定位的不同,各个广场在铺装,绿化,尺度等各方面均存在差异。

行政楼广场:行政楼广场位于行政楼北入口外,广场整体下沉60cm,内部空间通过两组树阵限定,且点缀有若干装饰性灯柱,在朝向图书馆面留有视觉廊道,是观察图书馆的绝佳方位。值得注意的是行政楼广场同图文广场的连接和渗透,巧妙地运用了成排的银杏树阵和步行过道,极好的渲染了环境氛围。

滋兰苑、树蕙园广场:多用于学生社团举办活动,其中滋兰苑广场地面铺装细小而精致,绿化成片状,空间分割感较强。树蕙园广场由于东侧有大学生活动中心,人流集散要求高,固采用60X60的大理石铺装地面,并拼贴出不同图形,整体感较强,广场绿化多布置成排的树阵,形成开阔的空间。

修远广场:修远广场由修远两栋教学楼同校园道路围合而成,中心设置绿岛,是学生进行交流的主要场所。是学生举行英语角,演讲比赛的固定场所。

(二)湖岸水景绿化空间

修远湖

修远湖用地完整,通过园林式造景手法营造了一处深受广大师生喜爱的滨水空间。其主要特点在于景观的连续性与完整性:潺潺的流水发源于起伏多变的高地,几经周折流入平静的修远湖,通过湖中心的一组喷泉达到高潮。湖边杨柳依依,景色怡人,配合石凳座椅成为晨读晨练的绝佳圣地。值得一提的还有湖中的汀步,其平面形状大小不一,高度各异,恰若出水的红莲,是学生们最喜爱的校园景观之一。

明远湖

明远湖位于明远教学区内,被三栋天井式教学大楼图表 4

修远湖畔 所围合,教学大楼面向湖侧面多设计成底层架空的灰空间,使教学大楼与湖面景观环境相连通,形成相对统一的绿化片区,通过利用水陆风形成很好的小环境。教学楼门厅设计成玻璃外墙,有效结合二楼平台使景观最大化利用。湖面架设有仿古长廊,湖中碧水荡漾,游鱼嬉戏,吸引不少同学驻足于此,观鱼品书,自得其乐。湖面偏西侧是一组喷泉,晶莹透亮的水柱在风中摇摆不定,好不快活。沿着明远湖畔铺有一圈环湖步道,形状曲折多遍,尺度亲切怡人,湖岸植物多选颜色鲜艳的小乔木, 既不阻碍视线,又丰富了湖面景观。

图表 5

明远湖畔

(三)学生生活区绿化空间

学生生活区楼间绿化同其他绿化空间有所不同,既要有满足基本生活服务要求的小广场,又要有可观性景观,设计重点在于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宿舍楼前主要由植物配置形成景观,通过绿化灌木带,大片的地被植物来形成舒适宜人的环境空间。中心的绿化带上种植了花灌木带,草花,特色树种等。

(四)道路廊道绿化空间

校园道路具有多种不同等级,其绿化形式也各有差异,但基本原则一致。在长安大学渭水校区内,我们着重从两个方面入手进行介绍:其一,道路中心分割带绿化;其二,路边行道树选择。 道路中心分隔带绿化:

由于学校用地为长方形,东西距离1600多米,故采用一条东西向双线回环状道路进行机动车交通组织。为较好的分割两条道路,避免视线干扰,加强道路两边景观联系,道路中心设置较宽的绿化分隔带。以图书馆为界,图书馆西边,分隔带内种植草坪和各色小灌木,以各种颜色的植物搭配出不同图案,空间开阔,更多强调两边教学楼的联系。图书馆东侧,分隔带内多种植小灌木,植物种类丰富,花型繁多,且内部设计成一条曲折多变的小径,使人可以步入其中,小径两旁还着重进行夜景灯光照明,使原本呆板的分隔带生机盎然,极富趣味性。但由两边道路车辆来往,使人在其中缺乏安全感,故效果并非如预想那么完美。 路边行道树选择

入口广场道路

玉兰

图书馆后道路

柳树 宿舍楼旁道路

灯笼树 图书馆前道路

国槐

图表 6

道路分割带绿化

(五)中庭,院落绿化

学校教学楼多以组群形式布局,形成大大小小数个院落空间,院落内部绿化宜简不宜繁,多种植四季常青,花色鲜艳的小乔木,形成良好的景观空间。院内还设有坐凳台阶等可坐空间,但由于四周建筑较高,建筑阴影区过大,监视感过强导致院落使用频率低,仅发挥了其通道功能。在图书馆中庭和明远教学楼天井内,选择了种植小灌木,造景以精致小巧为特点,多结合室内装饰化背景布置,发挥点缀装饰功能。

(六)预留用地绿化景观

出于对学校发展需求的考虑,在长安大学渭水校区内留有多块发展预留用地,其中较大的两块分别位于图书馆东侧和行政楼东侧。其绿化以面状为主,选择种植白杨,女贞等廉价易成活树种,既绿化了大面积闲置用地,又在学校内部营造出大自然般开阔的景象,是学校的难得的一块林地。每逢周末总会看见三三两两的小队人群漫步其中,他们或打闹嬉戏,或闲坐长谈,或铺开一块长布,尽享丰盛美食,这看似没有设计的设计为同学们活动提供了多种可能。我们每天上课都要经过此地,早晨,温暖的阳光透过树梢照射大地上,一片祥和的美,我习惯性的闭上眼睛,深呼一口大地的气息,新的一天从这里开始。

(三)调研总结

图表 7

预留用地树林

通过对长安大学绿化园林景观实地调研,我们对校园景观绿化和相关造景手法有了一定的认识,且对以后的公园设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在校园景观绿化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部分游园路网设置不太合理,过于追求平面构图的美观而忽略了其实际使用的功能,给行人造成了不便;水景广场景观区部分景观元素布置混乱,缺乏统一美感;校园景观小品形式单一,多以石刻为主,标识性不够,应设置一些与学校特色相关,造型前卫大方,富有人文气息的景观小品。

参考书目: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 第二版

同济大学

李铮生主编

《城市设计》第三版

同济大学

李德华主编

调研报告背景

场景调研报告

景观调研报告

公园景观调研报告

小区景观调研报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