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教学设计(共4篇)

综合文章 时间:2021-06-19
【www.wendang123.cn - 综合文章】

第1篇:习作教学设计

习作教学设计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过程之中,如何真正落实新课标修订稿的精神,如何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高度关注有效思维三段论,高度关注有效教学三段论,或许是一条必由之路。新课标特别强调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其目的在于切实提升语文学科教学的有效性。

真正落实新课标的精神,需要师生双边的主动性、创造性。这里的“主动”是说——自愿地、自动地去综合、去实践。这里说的“创造”是说——教师能够想出自我的、个性鲜明的教学设计,教师能够做出自我的、个性鲜明的教学行为;学生能够想出自我的、个性鲜明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案,学生能够做出解决问题的行为。

什么叫做综合?综合,指把分析过的对象或现象的各个部分、各属性联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把各种不同而有关联的事物组合在一起。

什么叫做实践?实践,是指“改造社会和自然的有意识的活动”,泛指实际去做、实际去履行。

由此,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这一前提之下,培养学生实践才能和本领、培养学生创新才能和本领的目标或许才能变为现实。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过程之中,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导下,真正落实新课标中“综合性、实践性”的精神,对每一个职业语文教师而言,既是一个义不容辞的责任,又是一个需要缜密思考、精心设计的重大命题。完成这一命题,或许有多种多样的途径,我们以为,从思维路径、教学过程两个角度着想,可能是落实新课标中“综合性、实践性”精神的有效方法。所谓从思维路径、教学过程两个角度着想,一是指高度关注有效思维的三段论——想什么、怎么想、怎么答,二是指高度关注有效教与学的三段论——固化、变易、生成。

因此,第一,通过比照,全面、深入了解新课标修订稿的精神实质;第二,选择自己曾经讲过的一节小学语文习作课,依照“找准学生缺什么、想清自己教什么、落实课上怎么教”三个维度思考;第三,按照新课标修订稿的精神,依照“找准学生缺什么、想清自己教什么、落实课上怎么教”,修改自己曾经讲过的一节小学语文习作课。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常听到老师在分析为何学生写不好作文的原因时,总会说孩子们的阅读量不够、积累不够、理解能力很差、时间不够`,当然这些都可能是原因,但老师们有没有想过,那些只是后进生,还有一大部分学生阅读量不少,积累也够多,但他为什么就是写不出来?我的答案是:一定是老师的引导出了问题!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除了平时的日积月累、练笔训练外,老师上好每一次的习作指导更是至关重要。但上好并不难,难的是上得有效。怎样才能上得有效?我想能否在“化难为易”思想的指导下,尝试上一节常态课呢?于是选择了学生比较喜欢的活动作文。

二、课题实施目的

让学生一点儿一点儿观察与发现,一部分一部分思考与口述,这也就是“先把长的变成短的,再把短的的变成长的”的写作技巧。如果在进行习作教学设计时做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就一定能在简单中生成精彩,在概括后趋于具体。

三、实施方案 (1)、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这一环节看似简单,却至关重要,做好这一步就会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例如今天这节习作指导课的教学目标,就是引导学生通过照片,按顺序把活动讲具体,并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大胆描述出来,在听、看、思、说中思想进行交流,思维进行碰撞。而重难点一是“自述”一是“生动、具体”这其中后者又是重中重。“生动、具体”就明确了要从多方面去描述,如人物特征、活动场面、结果等,这样一来,作文结构就鲜活多了。此时再分别引导观察就会化整体为局部,引导过程中自然也不会乱了方寸。

(2)、层层深入,循循善诱

本节在引导的过程中会让学生先观察比赛照片,再用几句话说出来。教师再引导学生“由词到句,由句到段”就会使难度降低,一个词来整体感知,哪怕只是“激烈、互不相让”之类的词都可以引导孩子们说出一句话“哪里激烈?哪里互不相让?”这一句话其实就是孩子自己确定的观察点,此时再加以引导表述相信孩子觉得轻而易举,老师也觉得水到渠成了。课堂上,不仅要做到了这一点,而且还要利用“点面结合”这一写作手法将之化作无形。

(3)、先说后写,以情动人

说远比写更能让人觉得真实,因为语言中有了情感的温度,写作时先让孩子说一说重、难点部分,引导他们将语句说完整、增强语感的同时更要关注孩子内心的情感,鼓励他们将这份情感用语言表达出来,例如胜利一队的孩子欢呼雀跃时,可能说什么?失利的一对又有什么感慨呢?这其实是一种情感的宣泄,但失利的一对会不会很消极,而胜利的一队会不会很得意忘形的?最终的目的是否能达到呢?于是将句子改一改“通过这次比赛你最的大的收获时什么?”两句话在孩子对比说的过程中一定会因不同的效果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时间久了孩子的情感就会自然流露出来了,真情实感怎能不打动人心?

记一次拔河比赛 教学目的:

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指导学生从“看”到的动作、神态,“听”到的声音(欢呼声、啦啦队的加油声),心里想的,自己怎么做的等方面把拔河的过程写具体。

教学准备:

学生拔河时的图片、跳水运动员的慢镜头图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上一堂的拔河活动习作课,大家当堂写了一个场面,收上来的作文让老师很惊喜,很多同学写得很好。

1、大家还记得你们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教师板书:赛前 赛中 赛后 2、无论怎么写都应抓住重点,这三个部分哪一个部分应作为重点并详写?哪部分略写?

讨论:由学生表述,并说明原由。

(补充板书) 赛前 赛中 赛后 (略)

(详)

(略) 师小结:同学们都知道要把“赛中”的部分写具体,可是从你们的习作中,老师还是感觉到同学们没把过程写好,咱们这节课就是要解决怎样通过语言文字,把这部分写具体、生动。

二、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在电视里看过跳水比赛的直播吗?”

1、投影仪出示“慢镜头播放他们的跳水过程”。

在慢镜头播放他们的跳水过程中,你们看清楚了什么呢?” “他们的每一个动作,我们都看得一清二楚。” “能说得再具体一些吗?”

“他们把屈体、抱膝、翻腾转体等动作分解得很细。”

“同学们,在习作时就是要像跳水中的慢镜头一样,把人物的每一个动作、神态用慢镜头来播放,这样能让读者身临其境,你的文章也就写具体了,”

板书: “看”到的动作、神态。 “听”到的声音(欢呼声、啦啦队的加油声)。 “想”心里想的。 “做”自己怎么做的。

“我们来重温一下昨天的拔河比赛精彩的照片”。 2、投影出示他们拔河时的图片, 3、指名说说拔河比赛的场面。

4、写出赛中场面,指名读,简单点评。

5、教师巡视、指导。

6、学生展读自己的习作片段。 [学生习作1] 拔河比赛开始了,同学们立即进入场地,双手像一把把铁钳子似的,紧紧地握住麻绳,迈开弓箭步,作好了准备。体育老师哨子一吹,绳子绷得像一根铁棒,第一个贾博,好似一只小老虎,脸涨得通红,身体与地面的夹角越来越小。吴昊天摔倒两次,但还是顽强地爬了起来。相持,力量与意志的较量。绳子开始向西移,然后向东移,绳子一点一点地往回移,胜利的曙光也一点一点地接近。一阵欢呼,胜利已属于我们。第二局,我们乘胜追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很快地结束了第二场比赛。

[学生习作2] 我们紧紧地握住麻绳,叉开双腿,身子向后仰得几乎与地面平行,脸憋得通红通红,眼睛瞪得滚圆,脚像钉子一样,死死地钉在地上。你看,杜松霖的脸涨得通红通红的,牙咬得“咯吱咯吱”地响,眼睛凝视着绳子,仿佛在说:“我一定能拉过来。”我们僵持了几分钟,累得气喘吁吁,就要没有了力气,就在这时,我们的拉拉队同学拼命地喊“1、2、3,加油;1、2、3,加油!”这些话就像是治“累”的良药,一瞬间我们充足了体力,猛地一拉,我们赢了。

6、师生点评。(咱们应该从“语言是否具体生动”、“遣词造句”“修辞手法的运用”等方面来点评)

三、总结

我们的收获真不小,咱们这节课同学们知道了怎样把文章写具体了——就是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不惜笔墨把文章写生动,让读者能有身临其境之感,那么你的文章才成功了。

希望大家记住: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只要我们善于观察、时时积累,相信大家的写作会更上一层楼。 四、板书设计

赛前

赛中

赛后 (略)

(详)

(略)

| “看”到的动作、神态。

“听”到的声音(欢呼声、啦啦队的加油声)。 “想”心里想的。 “做”自己怎么做的

第2篇:习作教学设计

《习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学生创造轻松、自由的作文氛围。 2、要求写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3、注意不写错别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这次我们的习作,让大家尽情地敞开心扉,自由选材,写你们想写的内容。

二、明确写作要求 请学生默读习作要求后,指名说一说。 教师板书: 习作要求: ① 写你想写的内容,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② 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注意不写错别字。 三、写作指导 你打算写什么呢?有什么特别想和别人说的话吗?例如:一件有趣的事,自己喜欢或讨厌的人,想对别人诉说的愿望,委屈,一次旅游见到的景物,自己一个奇特的想象……板书:写人、记事、写景、写物、编故事、读后感、观后感。

四、范文点评 1、两人一组读读原文和简评。

今年暑假,我家装修房子,屋里站没处站,坐没处坐,妈妈就把我送到姥姥家。 在姥姥家哪儿都好,可我就是担心妈妈,吃不好也睡不好,房子装修好了,妈妈的身体也就垮了。唉!我要是在妈妈身边做个小帮手那该多好哇!可妈妈疼我,她是不会同意的。要不,我做点好吃的,每天给她送一趟,可是妈妈怕我路上不安全,也不会同意。嗯,为了妈妈,哪儿还顾得了那么多。(评:小作者因家中装修房子被送到姥姥家,虽然可以享受清闲,可她却担心妈妈吃不好,睡不好累垮了身体。她想留在妈妈身边做个小帮手,又想做点好吃的给妈妈送去。这说明小作者非常关心,疼爱妈妈。这段心理活动的描写亲切朴实,字里行间洋溢着她关爱妈妈的思想感情。)我当机立断马上请教姥姥什么能补养身体。姥姥说乌鸡加枸杞炖汤最好。于是我立即去菜市场买了一只个儿最大、刚宰杀的乌鸡和一袋枸杞。要知道这可花去我不少的“积蓄”。不过,为了生我养我的妈妈,值得。 回到家,我把乌鸡洗净,请姥姥帮忙炖汤。汤在锅里煮,我在厨房里耐着性子等,心里不断嘀咕:姥姥您多费点心,把鸡汤做得香香的。鸡肉啊,快点烂吧,好让妈妈尽快喝上鸡汤。(评:这段心理活动写得很真实,从惦记、担心、想为妈妈做点好吃的到急切盼望鸡汤快点做熟的心理发展变化来展开故事情节,生动具体,真是情裹记叙,记叙含情,使文章步步深入,而且真实感人。)我越是着急越显时间过得慢。好不容易到了下午,鸡汤炖好了,打开盖闻一闻,真香,尝一尝,真鲜。姥姥说先盛一碗给我喝,我连连摆手:“那怎么行?这是给妈妈的。” 我把鸡汤盛在保温桶里提着出了家门。姥姥千叮咛万嘱咐叫我路上小心。一路上我心里空落落的,这毕竟是我第一次独走这条路。到了家,妈妈见我一个人,瞪大了眼睛惊讶地说:“你……你怎么一个人来了?”我把汤桶放到桌子上,歪着脑袋冲妈妈神秘兮兮地笑,然后急忙打开桶盖,一股浓浓的香气扑鼻而来。妈妈先是一愣,然后一把把我搂进怀里,抚摸着我的头,把她的脸紧紧贴在我的脸上。我觉得脸上热乎乎的,挣开妈妈的手一看,妈妈的眼睛里噙满晶莹的泪花。“好孩子,你真的长大了,懂得心疼妈妈了。都说女儿妈妈的贴心小棉袄,可是……”妈妈激动得说不下去了。听了妈妈的表扬,我鼻子酸酸的,可心里却是甜甜的,都说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太阳,不过我一定让父母感受到“太阳”的温暖。(评:从做鸡汤到送鸡汤,文章写得有条有理。从妈妈见我一个人来惊讶的表情,我神秘地笑的神态到我打开桶盖,妈妈发现我给她送来鸡汤,激动得把搂在怀里的行为动作,夸奖我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的语言,小作者把这一真情实感写得有声有色,血肉丰满。我们读了感到这一情景就在眼前。妈妈夸赞的话语既点了题,又突出了中心。“不过,我一定要让父母感受到‘太阳’的温暖”这一心理活动又进一步深化了中心。) 2、动笔练习 下面的小文有条理,也有中心,但缺少真情实感。请你对老师和我谈话的内容,我的心理活动,行为变化进行细致描写,老师表扬你的语言写具体,扩写小文。 上学期,我因不好好学习受到老师的批评教育。自从这次谈话后。我牢记老师的谆谆教导,时时处处高标准严要求,在学习方面有了明显进步。一天英语课后,我去办公室给老师送作业本,班主任张老师把我拉到身边询问我英语学得怎样。我告诉张老师能排在前三名,老师鼓励我继续努力,夸奖我这学期特别踏实学习很努力,上课听讲认真,作业质量高,成绩提高快。今天我受到表扬,还真得感谢张老师对我的教育呢。 五、写前说 按照老师简单的提示说一说: 1、你打算通过描写什么来表达? 2、你最想说的中心话题是什么? 六、学生列提纲,习作 七、讲评修改 【板书设计】

习作 要求: 1、写你自己想写的内容,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写人 记事 写景 写物 编故事 读后感 观后感 2、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注意不写错别字。

第3篇:习作教学设计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习作》教学设计

导读: 【教学目标】1、写一篇读后感2、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真实的感想和体会。

【教学重难点】读后感的“感”必须是从原文引发出来的感想、体会,要联系实际,叙议结合。

【教学过程】

一、明确习作要求读一读本次的习作要求,然后找学生说:我们本次的习作内容是什么?(让学生独立审题,明确习作要求)

二、解题指导这次习作要求我们写自己读完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感想、体会和收获。

要注意的是:1、认真读懂原文。2、为自己的读后感起好题目,例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学习要专心致志──读《学弈》有感。3、在读后感中要简要介绍所读作品的内容。4、要抓住作品中感受最深的部分,联系自己生活实际写体会,要有真情实感。最好能有事例,这是读后感的重点内容,一定要写具体。5、切忌写成检讨或过多地抄原文。

三、出示提示,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1、学生默读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提前下发)。画出令你感动的地方。2、围绕思考题在组内讨论:①你要写的读后感的题目是什么?②组内几位同学互相交流,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哪些内容令你激动,你的感受是什么?③指名发言,针对童话中的一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体会,要说具体。④除《卖火柴的小女孩》以外,我们学过的课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文《秋天的怀念》、《地震中的父与子》或课外的书籍都可以说一说令你感动的地方。

四、师生互相交流范文1、老师读一篇范文──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边读边点评。

天渐渐黑了,我打开台灯,靠在暖气旁,读起了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自然导入式的开头比较新颖,打破了一般读后感的开头模式。)在一个又冷又黑的大年夜,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头上卖火柴,一天了,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多可怜的小女孩呀,寒冷和饥饿威胁着她。读到这里,我的眼睛渐渐地模糊了。我是多以同情这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她在那寒冷的大街头上奔波,没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而我却在温暖的小屋里看书。小女孩是多么的不幸啊!(能够把原文的内容同自己的内心感受十分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我揉了揉湿润的双眼,继续读下去……(照应上文,过渡自然)哧!一根火柴燃烧起来,冒出红色的火焰。女孩把手拢在火焰上,感到非常温暖,然而,她刚把脚伸过去,火柴却灭了。一根火柴的温暖太小了,可它在小女孩的心中却像一个大火炉。小女孩划燃了火柴,她看见烧鹅向她走来,看见了美丽的圣诞树,看见了慈爱的奶奶。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命运是多么悲惨,在大年夜的晚上没有礼物,没有吃的,缺少欢乐与疼爱,连家也不敢回。我真想飞到她的身边,送给她一件棉衣,让她不再受冻;送给她两块蛋糕,让她赶去饥饿。(这种感受符合儿童心理,表现了小作者善良而又纯真的童心。读来真实而又让人感动。)第二天清晨,小女孩带着微笑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离开了这个世界,在临死前,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原文内容与感受交替出现,巧妙融汇,引人入胜。)这时,妈妈叫我吃饭,我眼里含着泪珠,坐到饭桌前,望着满桌的饭菜,我思绪万千,(眼里含着泪珠这一神态描写,既照应了上交,又把感情推向了高潮。)我是在爱的氛围中长大的,我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他们给了我享不尽的快乐。我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在学校,我有老师无微不至的关爱,有同学们热情的帮助。当我在明亮的教室,听着教师讲课时,卖火柴的小女孩却连生存的起码条件都没有。读书对她来说是想也不敢想的事。同样是少年儿童,命运怎么会这样不公平!(用自己的幸福生活与小女孩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命运的不公平,这是发自小作者内心的疑问,同时也为文章结尾作了铺垫。)晚上,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同样的年龄,不同的命运,只是因为我们生长在不同的国家。我会更加热爱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更加珍惜美好幸福的童年生活。(结尾点中心,抒发自己对祖国的热爱,立意很深。)2、学生在小组里读一篇自己找的有关范文。

五、学生习作

附:板书设计

读后感

一、简介作品内容

二、重写感受、体会1、要联系自己实际生活2、重点内容写具体3、切忌写检讨或抄原文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第4篇:习作教学设计

《习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写一篇读后感2、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真实的感想和体会。

【教学重难点】读后感的“感”必须是从原文引发出来的感想、体会,要联系实际,叙议结合。

【教学过程】

一、明确习作要求读一读本次的习作要求,然后找学生说:我们本次的习作内容是什么?(让学生独立审题,明确习作要求)

二、解题指导这次习作要求我们写自己读完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感想、体会和收获。

要注意的是:1、认真读懂原文。2、为自己的读后感起好题目,例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学习要专心致志──读《学弈》有感。3、在读后感中要简要介绍所读作品的内容。4、要抓住作品中感受最深的部分,联系自己生活实际写体会,要有真情实感。最好能有事例,这是读后感的重点内容,一定要写具体。5、切忌写成检讨或过多地抄原文。

三、出示提示,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1、学生默读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提前下发)。画出令你感动的地方。2、围绕思考题在组内讨论:①你要写的读后感的题目是什么?②组内几位同学互相交流,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哪些内容令你激动,你的感受是什么?③指名发言,针对童话中的一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体会,要说具体。④除《卖火柴的小女孩》以外,我们学过的课文《秋天的怀念》、《地震中的父与子》或课外的书籍都可以说一说令你感动的地方。

四、师生互相交流范文1、老师读一篇范文──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边读边点评。

天渐渐黑了,我打开台灯,靠在暖气旁,读起了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自然导入式的开头比较新颖,打破了一般读后感的开头模式。)在一个又冷又黑的大年夜,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头上卖火柴,一天了,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多可怜的小女孩呀,寒冷和饥饿威胁着她。读到这里,我的眼睛渐渐地模糊了。我是多以同情这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她在那寒冷的大街头上奔波,没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而我却在温暖的小屋里看书。小女孩是多么的不幸啊!(能够把原文的内容同自己的内心感受十分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我揉了揉湿润的双眼,继续读下去……(照应上文,过渡自然)哧!一根火柴燃烧起来,冒出红色的火焰。女孩把手拢在火焰上,感到非常温暖,然而,她刚把脚伸过去,火柴却灭了。一根火柴的温暖太小了,可它在小女孩的心中却像一个大火炉。小女孩划燃了火柴,她看见烧鹅向她走来,看见了美丽的圣诞树,看见了慈爱的奶奶。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命运是多么悲惨,在大年夜的晚上没有礼物,没有吃的,缺少欢乐与疼爱,连家也不敢回。我真想飞到她的身边,送给她一件棉衣,让她不再受冻;送给她两块蛋糕,让她赶去饥饿。(这种感受符合儿童心理,表现了小作者善良而又纯真的童心。读来真实而又让人感动。)第二天清晨,小女孩带着微笑离开了这个世界,在临死前,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原文内容与感受交替出现,巧妙融汇,引人入胜。)这时,妈妈叫我吃饭,我眼里含着泪珠,坐到饭桌前,望着满桌的饭菜,我思绪万千,(眼里含着泪珠这一神态描写,既照应了上交,又把感情推向了高潮。)我是在爱的氛围中长大的,我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他们给了我享不尽的快乐。我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在学校,我有老师无微不至的关爱,有同学们热情的帮助。当我在明亮的教室,听着教师讲课时,卖火柴的小女孩却连生存的起码条件都没有。读书对她来说是想也不敢想的事。同样是少年儿童,命运怎么会这样不公平!(用自己的幸福生活与小女孩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命运的不公平,这是发自小作者内心的疑问,同时也为文章结尾作了铺垫。)晚上,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同样的年龄,不同的命运,只是因为我们生长在不同的国家。我会更加热爱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更加珍惜美好幸福的童年生活。(结尾点中心,抒发自己对祖国的热爱,立意很深。)2、学生在小组里读一篇自己找的有关范文。

五、学生习作

附:板书设计

读后感

一、简介作品内容

二、重写感受、体会1、要联系自己实际生活2、重点内容写具体3、切忌写检讨或抄原文

《习作1》教学设计

《习作2》教学设计

习作课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分组合作学习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