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学双比女能手先进事迹(共4篇)

综合文章 时间:2021-06-04
【www.wendang123.cn - 综合文章】

第1篇:双学双比女能手先进事迹

双学双比女能手先进事迹

——河街村 焦喜先

今年50岁的焦喜先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也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在党的富农政策的引导下,通过多年的努力拼搏,终于成为全村公认的致富能手,她能够取得如此的成绩无不饱含着创业中的艰辛、勇于拼搏和年轻有为的创业精神,通过她的努力,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但自己生活好了,却忘不了一部分村民还处在贫困之中,一心只想帮助大家共同富裕起来。

一、致富路上不忘众乡亲,扶贫济困共同富。

焦喜先出生于普通农民家庭,因为兄弟姐妹众多,家庭不富裕。穷则思变,踏入经商之路才能改变命运的想法在脑海中形成,于是贷款开了一个纸袋厂,一年下来,收入还很可观,两三年后,在外面经常出差的她看到汽配行业的形势很好,就转行开起了汽配厂,通过几年的努力,经济效益还不错,腰包也逐渐鼓了起来,在创业的路上终于看到了一丝光明。 焦喜先经常说“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她总是毫不保留的向别人传授自己的致富心得,每当邻里生活上有困难时,她都主动上前帮助,并引领他们走上致富。

二、积极参与村中公益事业。

这几年,每到九九重阳节那天,凡是60周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去领5斤鸡蛋,这都是她捐的善款。还有就是只要谁家有困难,只要和她说一声,她都伸出援助之手,尽力量帮助他们,所以她在群众中威信极高。

三、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感召下,焦喜先是一个农家女发展成为群众公认的女能手,一是靠党的富民政策,二是靠自己的拼搏和刻苦努力、大胆创新的创业精神。以她实干、苦干加巧干的精神,在以后的工作中将带动更多的村民走向共同富裕之路。

她不但具有中国传统妇女朴素和勤劳的美德,更具有新时期农村妇女的精明能干和开拓进取精神,有着灵活的经济头脑,在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道路上,敢干、敢想、敢拼,只要认准的事,不管有多少困难,必做到排除万难,不达目的不罢休。她就是焦喜先,河街村一组村民,一直带着一个坚定的信念,克服重重困难,走出了她的成功之路,从而带领了更广大的人走上了富裕之路并朝着这样一个目标不断地前进着。

第2篇:“双学双比”活动女能手先进事迹

今年50岁的**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在党的富农政策的引导下,通过多年的努力拼搏,终于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她经营的吊瓜食品有限公司,年获利120万元,还带动在家3000多妇女从事吊瓜产业经营活动,2008年,创产值1000多万元,有效的促进了农村妇女增收致富,这里无不饱含着创业的艰辛、勇于拼搏和年轻有为的创业精神。

一、自强自立,艰苦创业。随着经济发展,她也和大多数农村妇女一样,和丈夫一起外出打工,在工厂做过小工,干过家政,后来年经越来越大,做体力生活力不从心,也挣不了几个钱,在她42岁那年,她和丈夫一起回到了山区老家,看着乡山多、荒田多,人均耕地少,农民的人均收入低等到现象,她想如何靠山吃山,变荒山为宝山,增加收入。后来一次偶然机会,发现吊瓜子不但经济效益好,而且清肺、化痰、止咳、润肠、通便等功效,又可以利用荒田,荒地,也很适宜时下休闲食品。她就想建立一个吊瓜为主的食品有限公司,在各级妇联组织的帮助下,于2000年,用120元钱从长兴买了1斤吊瓜子,自已培育出200株苗,发动全村姐妹、左邻右舍亲戚朋友在山上进行大面积种植,当年有的姐妹收入800元,有的300元不等,虽然不多,但是给山区的姐妹带来希望。2004年,在前杨村建立了首个“妇字号”农业专业合作社。

二、引进品种,扩大规模。为了加快发展步伐,2005年她又开始自已进行炒制,在各级妇联的帮助下,她用小额贴息贷款购买了炒制机器、包装机器、建起厂房等设备,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路子,建立起了3000余亩“双学双比”科技示范基地,为各村农妇免费提供种子和技术,从而带动了周边近3000户农妇种植吊瓜,她还与前杨、山头郑、下杨、下辽、永和、下汤等18个行政村农妇签订收购合同,直接为农妇实现增收400万元,户均增收5026元左右。同时,她也积极提倡节能减排,洗剥出来的吊瓜皮统一回收,晒干,并修建了污水处理设施,促进农村的循环经济。

三、打响品牌,拓宽渠道。为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她带领各示范基地姐妹多次到上海、杭州、椒江等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倾听大家对吊瓜子的意见和建议,引进和更新各种设备,制定产品质量标准,实行产品统一包装、统一品牌销售、强化板块经济效应,逐步向标准化生产、品牌化建设、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发展。通过企业qs认证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提升产品质量。利用参加各类农产品促销活动,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并成功打入省内外86家超市。

四、致富不忘本,带动一方村民。村民们看到种植吊瓜获得了成功,纷纷跟着一起种植吊瓜。

致富不忘乡亲,她热心为村民传授自己所学来的经验,在开始种植时,认真指导大家培育、种植、肥料等,甚至还拿自己培养的种子给村民种植。在育苗、播种时,积极引导村民掌握各个操作细节。对村民的请求,她也总是有求必应,平时村民遇到有种植方面的问题,找到,她总是耐心地教授种植经验。经常到村民瓜田现场指导,晚上有空总是去到吊瓜种植户家中座谈,了解情况,与他们一起交流种植经验。

在她的示范带动和帮助下,乡前杨村吊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量逐年增加。目前,2008年该村种植吊瓜面积近1000亩,同时带动全乡种植吊瓜达3000多亩。为村民创造就业机会,促进了村民增收致富

第3篇:双学双比活动女能手先进事迹

“双学双比”活动女能手先进事迹

今年50岁的**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在党的富农政策的引导下,通过多年的努力拼搏,终于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她经营的吊瓜食品有限公司,年获利120万元,还带动在家3000多妇女从事吊瓜产业经营活动,20xx年,创产值1000多万元,有效的促进了农村妇女增收致富,这里无不饱含着创业的艰辛、勇于拼搏和年轻有为的创业精神。

一、自强自立,艰苦创业。随着经济发展,她也和大多数农村妇女一样,和丈夫一起外出打工,在工厂做过小工,干过家政,后来年经越来越大,做体力生活力不从心,也挣不了几个钱,在她42岁那年,她和丈夫一起回到了山区老家,看着乡山多、荒田多,人均耕地少,农民的人均收入低等到现象,她想如何靠山吃山,变荒山为宝山,增加收入。后来一次偶然机会,发现吊瓜子不但经济效益好,而且清肺、化痰、止咳、润肠、通便等功效,又可以利用荒田,荒地,也很适宜时下休闲食品。她就想建立一个吊瓜为主的食品有限公司,在各级妇联组织的帮助下,于20xx年,用120元钱从长兴买了1斤吊瓜子,自已培育出200株苗,发动全村姐妹、左邻右舍亲戚朋友在山上进行大面积种植,当年有的姐妹收入800元,有的300元不等,虽然不多,但是给山区的姐妹带来希望。20xx年,在前杨村建立了首个“妇字号”农业专业合作社。

二、引进品种,扩大规模。为了加快发展步伐,20xx年她又开

第 1 页 始自已进行炒制,在各级妇联的帮助下,她用小额贴息贷款购买了炒制机器、包装机器、建起厂房等设备,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路子,建立起了3000余亩“双学双比”科技示范基地,为各村农妇免费提供种子和技术,从而带动了周边近3000户农妇种植吊瓜,她还与前杨、山头郑、下杨、下辽、永和、下汤等18个行政村农妇签订收购合同,直接为农妇实现增收400万元,户均增收5026元左右。同时,她也积极提倡节能减排,洗剥出来的吊瓜皮统一回收,晒干,并修建了污水处理设施,促进农村的循环经济。

三、打响品牌,拓宽渠道。为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她带领各示范基地姐妹多次到上海、杭州、椒江等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倾听大家对吊瓜子的意见和建议,引进和更新各种设备,制定产品质量标准,实行产品统一包装、统一品牌销售、强化板块经济效应,逐步向标准化生产、品牌化建设、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发展。通过企业qs认证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提升产品质量。利用参加各类农产品促销活动,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并成功打入省内外86家超市。 四、致富不忘本,带动一方村民。村民们看到种植吊瓜获得了成功,纷纷跟着一起种植吊瓜。

致富不忘乡亲,她热心为村民传授自己所学来的经验,在开始种植时,认真指导大家培育、种植、肥料等,甚至还拿自己培养的种子给村民种植。在育苗、播种时,积极引导村民掌握各个操

第 2 页 作细节。对村民的请求,她也总是有求必应,平时村民遇到有种植方面的问题,找到,她总是耐心地教授种植经验。经常到村民瓜田现场指导,晚上有空总是去到吊瓜种植户家中座谈,了解情况,与他们一起交流种植经验。

第 3 页

第4篇:双学双比女能手事迹材料

是县汪湖镇方正纺织公司副总经理,十几年来,她与丈夫白手起家,先后开过饭店,卖过服装,承包过水库,经营过企业,一步步将年收入由1万元左右增长到如今的600多万元,成为拥有职工260人、固定资产1200多万元、公司占地面积达100亩的当地农民企业家,并被市妇联授予“双学双比女能手”“巾帼创业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走出家门,用智

慧启动创业的梦想”

1986年,高中毕业后的时培花披上嫁衣,在亲人的祝福声中,与同在一个乡镇的王贤中喜结连理,两年后生下儿子,当时丈夫在镇卫生院工作,有一份固定收入。邻里亲人都羡慕她有一个知冷知热的丈夫和一个活泼可爱的儿子,按理说,她应该满足于这种相夫教子的安稳日子。但一次偶然机会,她与丈夫到潍坊探亲,亲戚说的一番话,触动了她:“你们两个都是高中生,难道就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难道不想创一番事业吗?”回家后,她反复思量,是啊,如果一辈子靠丈夫打工和经营2亩土地,何年何月才能熬出头?于是,她到镇上转悠了几天,结果发现镇驻地餐饮业很网少,她又处在206国道上,何不出点钱发展餐饮呢?因此,她反复与丈夫思量,动员他辞去了工作,于1992年东挪西借2万余元,在206国道北边盖起了一处200平方米左右的2层小楼,借镇党委建设十华里商业走廊的机会,搞起了饭店经营,虽然最初她也获得了不少的利润,但由于厨艺不过硬、品牌菜打不出,她于1995年关闭了饭店,改行卖服装。随着服装行业的相继兴起,加上乡镇人员的消(来源:好范文 双拥 先进事迹

双爱双评先进事迹(共9篇)

双岗建功先进事迹

双创社区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