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科研评价体系调研提纲

综合文章 时间:2021-05-13
【www.wendang123.cn - 综合文章】

当前高校科研评价体系调研提纲

为掌握当前高校科研评价体系中的现有问题,了解各个高校开展清理“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具体措施,科研评价制度的修订情况等信息,结合国家政策与高校实际研究提出科研评价体系建设的具体建议,拟在全国多类型高校进行实地走访调研。

一、基本背景

我国科研评价体系的发展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一)起步期(1979-2004)

20世纪80年代,有关社会科学成果评价问题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多次会议研讨,逐步引起广泛关注,特别是社会科学管理部门、社科工作者、高校系统的关注。1988年,国家教委委托的高校研究机构评估方案课题组首次对高校科研机构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设计,由3个层次25条指标形成,并确定相应的权重和分值。由此开启教育科研评价研究的大幕。到1997年,国家科技评估中心正式制定并颁布了《科技评估规范》,激起了社会各界对科研评价的关注。特别是2003年,科学技术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五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2004年颁布的《科学技术评价办法》进一步明确了科技评价的原则、目的、标准和监督机制等,针对科技活动中项目、机构、人员和成果如何评价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规范,激起了社会各界对科研评价的关注。

(二)发展期(2005-2010)

伴随科研投入的不断增多和国家政策的陆续出台,这一时期教育科研评价体系迅速发展。2005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关于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作用的若干意见》《关于教育和科研评价要注重产出投入比的建议》等系列政策。2010年,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五条提出改进科技评价和奖励方式,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方法,引起广大学者对教育科研评价的关注。但同时这一时期学术界开始重视SCI论文的写作和发表,比较论文数量的多少,以及比较论文发表期刊的影响因子,醉心于SCI指标。

(三)深化期(2011-2017)

201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指出要深化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改革。2016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根据不同创新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建立健全科学分类的创新评价制度体系。一系列国家政策的相继出台,促进教育科研评价研究稳步往纵深方向发展。

(四)改革期(2018-至今)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5月的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改革科技评价制度,正确评价科技创新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把人的创造性活动从不合理的经费管理、人才评价等体制中解放出来。要通过改革,改变片面将论文、专利、资金数量作为人才评价标准的做法。2018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指出针对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军事科学等不同学科门类特点,建立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程序规范。2018年开始出台了一系列如《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以及破“五唯”、破除“SCI至上”等相关政策改革科研评价体系,提升科技创新的原创能力,提升科技发展的质量和贡献。

可以看出中央打造学术、科技风清正气良好氛围的决心,吹响了对于盘踞在学术界、科技界多年陈规陋习的宣战号角。

二、存在问题

破除四维前的科研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重数量轻质量,严重“数量崇拜”现象。SCI论文数量、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影响因子以及衍生出的ESI排名等相关指标,成了学术评价,以及职称评定、绩效考核、人才评价、学科评估、资源配置、学校排名等方面的核心指标,使得高等学校科研工作出现了过度追求SCI论文及相关指标,甚至以发表SCI论文数量、高影响因子论文、高被引论文为根本目标的异化现象。

(二)科研评价标准考虑不周,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在科研评价标准方面存在“一刀切”现象,对科研院所类型和特点、科研人员个体差异性与特殊性的考虑相对较少,如果科学技术的成果主要不是论文,那么要求用同样的指标来评估这些成果就完全是不合适的。例如保密的高精尖技术根本就不发表,因此也就根本谈不上SCI论文篇数,但这些技术都是非常重要的。在不同类别科目分类评价方面的评价方法需要改进。

(三)重论文轻应用。从统计数据上看,我国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率预期为30%,但被成功转化的实际上只占15%,而发达国家的实际转化率高达70%。我国高校每年立项和结题的科研项目不少,对科研产出多是以论文和专利多少为评价依据,比较忽视商业价值和社会影响力,科研创新是为了驱动发展,如果不重视成果转化,那么从科学发现到科研成果转化的鸿沟将永远无法跨越。因此,崇拜科研产出数量的高校评价制度已不能适应时代之需。

破除四维后,科研评价体系改革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

(一)破除“四唯“后以什么样的指标进行科研评价

(二)立的指标若是依然简单可量化,是不是会如“SCI至上“的问题一样,简单意味着容易复制,继而过剩和泛滥后取代“稀缺”。

(三)如何有效避免科研评价受到专家知识面的限制、主观判断的偏颇、人情世故的影响从而产生的评价结果的失真问题。

三、现有措施

(一)因“类”制宜建立健全评价体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的规律不同,研究方式和成果形式各异。一般情况下,基础研究周期较长,以“慢研究”“深研究”和“冷研究”为主,产出相对不确定。应用研究旨在实现某一特定领域的技术突破,或解决生产和管理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有明确的结果导向,需要与时间赛跑。技术创新则更不一样,需要一只眼睛看供给侧,一只眼睛看需求侧,其绩效与市场的相关度更高。评价工作必须尊重不同科研领域的规律和特点,拓宽观察维度,除了高水平论文外,还要关注发明专利、工程方案、行业标准、规范、专著、教材、工具书、提案、专报、政策文本、媒体文章、创意设计等成果形式。

(二)落实同行评议机制。现代科学的专业性越来越强,专业方向的细分日益明显。对绝大多数研究人员而言,他们的工作和成果很大可能仅对本专业领域有意义。因此,实行同行评议,是科学客观评价机制的前提和基础。落实同行评议,应大力营造健康向上的科学文化,在科学共同体杜绝人情社会、关系社会的不良风气的侵蚀,将通行的双盲评议与公开评审有机结合,建立研究者的个人信用制度。

(三)建立代表作制度。注重成果质量,应在科技评价中推行长周期代表作制度。科技创新活动有其固有的周期性和规律,高水平成果的产出,往往与研究者在时间、专注度上的投入成正比。最终代表一个研究者水平的,应该是他的长周期代表作。职称评审、人才称号的评选所要求的最近某几年的研究成果,大部分情况下反映的仅是研究者科技创新活跃程度这一方面的情况,而包括科技报告、学术专著、学术论文等形式在内的代表作,更能体现研究者能够达到的高度。

使用单一指标无法衡量科研和学术价值的多元性,分类评价、同行评价、代表作制度是体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三种评价原则,有利于建设破除‘SCI至上’后的评价体系。根据不同学科、不同领域进行分类科研评价,结合代表作制度,区分论文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等不同领域的评价使用标准,同时还要强调解决基础研究重大问题、国家重大需求和产业重大应用问题,并根据可及性、体现区分度的原则分别在职称晋升等长期评价和绩效核算等短期评价中应用。现有的专家同行评价,也应根据可跟踪、可追责的原则进行完善细化。

四、可借鉴的具体措施

(一)注重学术成果影响力评价。充分发挥同行评议制度的作用,由各高校联合成立专门小组负责开展同行评议工作,根据评议对象和内容的不同分别从相应科学领域中抽调若干专家组成工作组,对科研产出的质量进行专业化的集中评估,且评价依据主要体现于学术价值和社会贡献。

(二)建立高校科研成果社会影响力评价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建立覆盖各高校科研产出的网络平台,收集来自社会各界人士对高校科研产出的看法以及科研产出对公众文化水平、经济、社会、公共政策的影响的信息,由专业人士对数据和信息进行整理分析与分享。

(三)规范评价主体。坚决地实行去行政化。改变目前国内高校所采用的以行政管理部门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建立以学术界专家和权威为核心的评价机制。同时为了保证评价的客观公正性,必须建立对专家的监督约束体制,确保评价体系正常运转不受外界干扰。

(四)以质量为导向进一步完善监督约束机制。监督约束机制是确保科研评价过程和结果公信力的重要支撑,针对评价中出现的不公现象,应加大监督惩罚力度,形成压力倒逼机制。还要通过增强科研评价质量导向评价过程的监督透明度,让科研评价监督机制更具监督活力。

科研机构调研提纲()

学习型学校调研提纲

高中地理实践力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

高级中学教育科研工作评价表

优化救助体系,提高救助效率专题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