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市场调研报告(共8篇)

综合文章 时间:2021-04-30
【www.wendang123.cn - 综合文章】

第1篇:人才调研报告

人才调研报告

古语有云:“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自古以来,各位明主均对人才选贤任能,以保国家长治久安。而农村是支持整个社会发展的根基,农村实用人才活跃在广大农村,植根于农业生产第一线,是学习、应用、传播先进实用技术的重要力量,对于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全面建设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村为做好人才工作,特对本村人才做了一份调研。

一、xx村人才现状

1、党政型人才。现我村共有党员xx人,预备党员xx人,平均年龄xx岁。全体党员紧紧围绕在以石永林书记的领导下,以党小组为单位下设十个分支部书记,井条有序的开展各类活动并认真学习各种理论知识,不断加强执政能力,积极为村民解决实际问题,受到村民的拥戴。

2、专业技术人才。在农村,专业技术人才比较稀缺,但是我村仍有此类人才。xx幼儿园的金兰芬老师和卫生所的龚跃华医生就是典型代表,此外还有每年毕业回家的大学生,他们有的走上从政之路,有的进到事业单位,有的走进企业,还有的留守农村。

3、企业经营管理人才。xx村企业不多,但现有私人企业仍在各自的行业内取得了不菲的成绩。xx化工添加剂厂制作并供应红塔卷烟厂各种香精原料;xx家具厂联合了全国知名品牌雀之林建立了公司,家具供不应求。这些都能反映出我村现有企业管理人才的优秀。

4、技能型人才。xx村主要以农业为主,技能型人才也偏向农业方面。由于市区和乡镇各级政府的重视,每年都会有一些针对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培训,例如葡萄种植、烟叶种植以及蔬菜种植等。六组组长徐永生是这方面人才的代表,他承包了大面积土地进行蔬菜种植和果树栽种,引进了全国优秀品种并敢于大胆实验,带动了xx农业的发展。在建筑、电焊等其他方面,我村也有相应人才。

5、乡土人才。 在我村,乡土人才并不明显,在老年活动中心,几个老太太带领了一群群众练习舞蹈,但是要算作乡土人才,还是比较牵强。

二、存在的问题

1、人才总量相对不足,结构不合理。各方面人才都比较稀缺,且农村青年流失严重,农村实用型人才后继无人。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企业管理人才和乡土人才比较稀缺,无法拉动企业的大力发展和弘扬乡土文化。

2、人才培养能力不强。除了正规的学校试教育培养外,我村采取的主要培养手段是农函大,可是农函大培养技术和名额有限,人才培养能力不足,造成了人才不精、无专家的困窘局面。

3、农村人才中拔尖人才缺乏。现有农村基层技术人才大多数是种植、养殖的能手,在经营方面的人才还不多,整体素质不高。我社区农村人才工作缺乏科学规划,培养滞后,自由发展,有而不尖,难以有助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

4、农村人才队伍开发经费不足。一是投入资金不足。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方面,所需教材资料、实践操作现场、教师授课补助、参观学习资金均难以落实,直接影响了实用人才开发的顺利进展,影响了先进实用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二是农村实用人才自身发展资金不足。由于大部分人员生长在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再加上没有相应的资金扶助,许多有理想、有技术、有文化的实用人才,往往因缺少创业资金而不能依靠专业特长发家致富,从而使得一部分实用人才“英雄无用武之地”,想率先致富从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对策及建议

1、营造尊重人才、尊重既能的氛围。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受“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以及“重仕轻工”、“重学历轻技能”等传统观念的影响,重普教轻职教、重理论轻实践、重科学轻技术、重知识轻技能的倾向还比较严重,加之社会转型期存在的舆论导向失当(如不恰当地宣传高考状元和以高考录取率论英雄)、收入差距拉大(企业一线人员收入过低)、技术工人实际地位低下等消极因素,都严重影响着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在全社会确立“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价值观和“江山代有才人出.自古行行出状元”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从物质、精神、情感等方面建立对高技能人才的激励导向机制。

2、加大开展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大政府资金的投入,多渠道解决办学资金。职业教育是高成本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较

大的投入。除了需要普通高等教育所需要的基本办学条件外.还需要建设与现代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的实验、实习、实训实施,设备投入、维护管理、实训耗材等成本费用很大。加强政府投入的主渠道作用,绝不能削弱政府投入的主导地位。各级财政要把人才开发经费列入本级年度预算,发挥财政投入的导向作用。政府的财力也是有限的,完全依赖政府的投入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够的。要调动全社会的资源,引入市场投资机制,充分发挥现有的技工学校、就业培训中心的作用,多渠道、多方式筹措资金。调动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积极性。

3、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培育壮大农村技能型人才队伍。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要求,也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需要。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的着眼点不能局限于新型农民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要以增强就业和创业能力为重点,加大对青年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培养一大批掌握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以适应农村

二、三产业发展和向城市转移就业需要。

“ 人才难得而易失,人主不可不知之。”必须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我们的社会才能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xx社区居委会

2011年5月3日

第2篇:人才调研报告

2011中国入世十周年访谈中龙永图表示我国现在进口每年超1万亿美元。今年三月, 商务部长 陈德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2年会上断言:“中国未来 几年将成为世界第一大进口国,成为国际上最大的市场”。 同时“中国„十二五‟规划明确 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扩大内需,预计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超过8万亿美元的商品” 。

广东是我国的经济强省,外贸行业处于全国外贸的最前沿,毋庸置疑,随着我国经济、广东经济的快速增长,广东的对外贸易额在近年内仍可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根据海关统计数据,2013年广东省全年进出口总额.70亿美元,年度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的大关同比增长%,高出全国进出口增速个百分点,占全国外贸总值的%。其中,出口亿美元,增长%;进口亿美元,增长%。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亿美元,扩大%。

2012东莞全年全市进出口总额亿美元,增长%。其中进口亿美元,增长%;出口亿美元,增长%。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出口亿美元,增长%;加工贸易出口亿美元,增长%;其他出口亿美元,增长%。 按出口的地区分,对亚洲出口亿美元,增长%;对北美洲出口亿美元,增长%;对欧洲出口亿美元,增长%;对拉丁美洲出口亿美元,增长%;对大洋洲出口亿美元,增长%。全年机电产品出口亿美元,增长%,占出口总额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亿美元,增长%,占%。东莞进出口总值远超金华、温州、泉州等城市,成为这些城市外贸业的领头羊。

第3篇: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莆田晚报社人才需求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了解当代媒体及企业对与人才的需求,更好的了解自己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了解单位人才需求的渠道,为更好的学习自己的专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在2011年的暑假的认识实习期间,以提问的形式,对莆田晚报社的同事以及一些领导以提问的方式进行调查。

一. 媒体对新闻人才的需求及对大学生的要求

(一) 对人才的需求

我在莆田晚报社见到了林总编。莆田晚报社隶属于《莆田晚报》是中共莆田市委主管、湄洲日报社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报纸,是莆田市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之一。 在被问及对人才的需求时,林总编首先表示,媒体。尤其是平面媒体,对于人才的要求是在变化的。在过去,报社所要的记者,是综合性的人才,有扎实的文字功底,负责对消息的采集和报导,报纸的版面内容,也大都是新闻事实。而现在,随着报纸内容的多样化,版面的专业化,专栏专刊不断增多,报社所需要的,更多的是专业性的人才。

林总编谈到,由于报纸具有深层次报导的能力,报纸为受众所展现的,更多的是综合分析之后的结果,平常的生活琐事后面也许有着经济纠纷或者法律问题,这就需要经济或者法律方面的人才。

(二) 是否招聘应届毕业生

在谈到是否招聘应届毕业生的问题时,林总编表示,莆田晚报社会招收应届大学毕业生。他提供了一些数据:05年,招聘一个浙大新闻系的毕业生,一个浙师大的,还有一个湖南师范大学的;03年,招聘安徽大学毕业生2个;02年,招聘武汉的大学毕业生1个。林总编谈到,报社找人的范围是文科类专业或是与新闻类专业有关的大学毕业生,如文秘 历史 经济 法律等。林总编认为现在的报纸越来越贴近人民生活,语言亲切,口语化,所以报社对记者的文字要求并不是很高,最主要的还是一种新闻的敏感性。所以报社非常欢迎经济或是法律类的人才,“当然了,要是新闻学士学位,又有法律或经济硕士的学位,我们是大大的欢迎了。”林总编幽默的说

(三) 对毕业生具体的要求

关于现在大学毕业生的工作能力问题,林总编认为确实并不突出,缺乏经验和

实践能力是最主要的缺点。他认为这是一个应知和应会的问题。学校的教材有些理论方面的知识与现实并不合拍,造成大学毕业生面临实践时的困扰。林总编还指出锻炼需要一个过程,刚走上工作岗位,实践不够,很难做出成绩,所以在大学期间,大学生应加大实践,锻炼自己的能力。

关于这个问题,赵书记的看法是一样的。可见实践能力是大学生在校要注意锻炼的。而有些实习生往往实习的时候很勤快,一旦被录用就开始懒散,这是非常不好的。另外,赵书记还补充,工作主动性不够也是大学生的缺点,总要领导布置了任务再去完成它。

对毕业生具体的要求,林总编和赵书记都一致认为要勤奋。作为新闻记者,就一定要吃苦甚至享受吃苦。赵书记还补充在校期间培养自己的政治意识也是很重要的。

二. 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及对大学生的要求

(一) 人员组成

莆田晚报社:60%以上为大学生,中专生比率为90%以上。并在集团内部设有博士站,董事中大部分为MBA硕士学位。

(二) 内刊内报的发展情况

笔者通过调查了解这两个集团的内刊内报均发展良好,每期刊物都送往市政府办公室和书记处,与报社电台有良好联系,内刊受到广泛的重视。

(三) 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接待者均坦言,对于一个资产庞大,员工众多的企业,管理中确实有不可避免的困难或者不可协调的部分,尤其是报业集团的记者,由于工作性质需要时常到外面采访,所以在管理上需要更多的新的模式。但企业对员工负责,会尽量做到维护员工的利益,尽可能避免管理中的事故和漏洞。

三. 对于调查的总结

我通过这次调查,受益菲浅。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并粗略的了解了媒体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对自己以后的专业方向有了一定的定位,为自己专业的学习打了一点基础,明确了将要掌握的能力。

无论以后向哪个方向发展,做为一个汉语言文学的学生,都必须开拓自己的视野,增长知识,培养沟通能力和敬业精神,要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培养新闻敏感。希

望自己能在以后的学习中得到自己所需的素质,我想这也就是这次调查的目的了。

第4篇:人才梯队调研报告

中医医院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按照县卫计局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对人才队伍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综合分析,现将此次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中医医院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医院人才队伍的现状

医院现有在岗职工***人(其中,研究生**人,本科学历***人,大专学历***人),其中在编在岗职工***人,院聘职工***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人(中医**人),中级职称***(中医**人),初级职称***人(中医***人),。

医院编制床位是***张,实际开放床位***张。 (二)存在的问题

我院现有医疗资源严重不足,无法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综合楼”未完全投入使用,因我院资金短缺无法进行医疗装修。

2.床位严重不足,我院目前编制床位仅***张,但我院实际床已达***张,通过在病房走廊加设床位仍无法满足患者的就需求,经常出现需住院的病人无法及时住院接受治疗,群众有不满情绪。

3.医疗设备不足,无法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近年来在我院就诊的门急诊病人和住院人数大幅增加,急危重症病人日益增多,现有医疗设备不足,现有医疗设备已老化,经常出现病人因本院没有配备核磁等设备不足而转诊至上级医院,这不仅增加病人的医药费用负担,而且直接影响到危重病人的及时抢救。

1 二、今后发展规划 1.增加人员编制达***人。 2.增加床位编制达***张。

3.添臵、更新设备,需添臵核磁共振**台,*****。 三、人才发展规划

我院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技队伍人才队伍,来提高我院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建一套优良有人才管理体制,充分调动和发挥科技兴院、人才兴院的战略目标,具体如下:

1.扩大我院的人才队伍,五年内培养和引进学科带头人***人,十年内培养和引进学科带头人***人。

2.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主要预期目标: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同时,使人才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有较大提高,使高层次人才与学科带头人的合作达到较高水平。

2

第5篇: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2016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小编给大家介绍2016人才工作调研报告,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6人才工作调研报告(1) 由于城乡收入差别巨大,社会资源分配和公共产品提供不公平,以及市民优越于农民的传统观念,造成农村人才工作陷入困境,很多地方出现青黄不接后继无力的人才匮乏状况。

一、问题

1.人才总量不足。基层各行业特别是政府、教育卫生、农业技术等部门广人才严重缺乏。

2.人才断层与流失现象严重。当地青年人才留不住,大部分流向了沿海等发达地区务工外,国家培养出来的农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很少有人自愿到农村工作。

3.人才资源分配不均衡。由于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工作环境、生活待遇差距较大,出现县内优秀人才向经济发达的城市流入。

4.现有人才素质不高。高学历、高职称人才比例严重偏低,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农村人才及其匮乏。现有人才知识结构也非常单一,缺乏信息技术、市场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严重制约了自身的发展。

二、建议

1.切实改善农村人才待遇,帮助农村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对农村人才的待遇给予适当的提高和改善,以地区差、高补贴和优先晋升职称等待遇,促使人才向农村流动。 2.建立健全农村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对新型农民的培养力度,努力提高乡村级干部的自身素质、管理水平、技术水准。着力培养农村专业人才,通过开设各类培训班,派经验丰富的教师到授课,辅导与农业农村推广相结合,帮助他们成为各地带头创业致富的农村优秀干部和人才。

3.建立健全城乡人才双向流动机制,促进城乡人才相互流动。要引导人才在区域、城乡间合理的交流与流动,多渠道解决制约农村发展中的人才瓶颈问题。要建立城乡对口帮扶制度,实行对口人才培养。

4.切实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强农村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通过增加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逐步改善农村落后的现状,以增强农村对人才的吸引力。各级政府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省财政要加大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支持设施农业的发展,将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 2016人才工作调研报告(2) 人才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战略性工作。近几年来,市委认真落实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大力开发人才资源,紧紧抓住人才的培养、使用、引进、管理、服务等关键环节,大力加强党政管理人才、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证。

一、前段时期人才工作情况

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人才总量有了较快增长。近年来,我市大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积极培育人才市场,重点抓了三支队伍建设,全市人才总量呈逐年递增态势。截止底,全市人才总量为28,6123人,其中农村人才总量23,5291人;党政企事业单位人才5,0832人,其中具有专业技术职称人才1,8022人,高级职称的997人(正高41人),中级职称的8629人,初级职称的8406人。

二是人才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通过强化培训,在对在职干部普遍轮训的基础上,突出党政领导干部、青年后备干部的培训;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邀请高

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授课;发挥党校主阵地作用,积极开展学历教育,与省委党校、武汉高校联办学历班,有力地改善了我市各级各类人才的知识结构,提高了理论水平;在党政人才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95%以上,35岁以下的占28%,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目前,我市享受国务院专项津贴的专业技术人才16人,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的13人,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2人,进入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的6人。

三是人才培养机制逐步健全。我们在认真落实中央、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同时,相继制定下发了一系列有关人才工作的文件,对全市人才工作机制、目标任务、方法措施和保障体系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坚持对各级各类专家拔尖人才实行优胜劣汰、动态管理制度,先后选拔培养各级各类专家拔尖人才45名,取消6名市管拔尖人才荣誉称号,起到了较好的鞭策激励作用。

四是人才的作用得到较好发挥。根据人才的各自专业特点,着眼于全市产业总体布局,对不同专业的干部进行了合理调配,大力推行公开选拔、公开聘用、竞争上岗等方式,使一大批熟悉农业、畜牧、林业、水产、水利水电等方面专业知识的优秀青年人才被选拔到相应岗位,为他们施展才华提供了平台。

五是招才引智取得较大突破。针对全市主导产业高级人才紧缺的实际,一方面,积极开展了各类人才招聘活动,先后组织人事、教育、卫生、农业、交通等机关事业单位专门赴武汉等地招聘人才,并与省内重点院校确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把引进人才与引智、招商结合起来,在招商的同时引进了大量智力资源,推动了我市经济发展。同时,市委组织部、人事局、农业局等部门积极向上争取,有针对性地邀请省、市专家学者来我市开展科技讲座、技术服务活动,深受群众欢迎。10月组织开展的院士专家行活动,通过召开专题研讨会、学术报

告会,深入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等形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把脉问诊,出谋划策,为企业技术创新攻坚克难,释疑解惑,为16家企业的20个技术项目进行技术咨询和攻关。活动所到之处,受到全市各界的热烈欢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12月16日在武汉东湖宾馆举办的武汉城市圈人才引进与科技合作洽谈会,其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影响之深远都是空前的。在此次会上签订了44项校市、校企合作协议,协议基本涵盖了工业、农业、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涉及机械、化工、新材料、医药、食品等多个行业。洽谈会上从高校引进了3名科技特派员,现场招聘了3名博(硕)士研究生,为高科技人才到我市创业开辟了新的途径。

二、存在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我市人才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离省人才工作的要求和其他地市州还有较大差距,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政策不够完善,体制不活,资金不足。受相关规定和政策的约束,人才流动受单位编制、性质,人才身份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人才流通的渠道受阻,造成部分人才资源的流失与浪费。同时,由于财政困难,用于人才培养的资金严重不足,许多行业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因待遇不高、激励机制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大量外流。特别是一些优秀骨干教师和医疗技术人员流失现象尤为突出。各类高级人才奇缺,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

2、农村实用人才整体素质不高,具有示范型、带动型的实用人才较少。农村实用人才大多数是自然成长起来的土专家、田秀才,生产经营规模小,实力差,获取信息的渠道较为单一,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同时,对农村实用人才缺乏较为完善的组织、开发、管理机制。

3、我市企业改制后,受体制的影响,缺乏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有效培养与管理,并且此类人才数量较少,培养、管理还存在一定难度。

三、抓好今后一段时期人才工作思路及对策

今后一段时期我市人才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全省人才会议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断完善人才工作机制,进一步优化人才工作环境,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为实现这一目标,具体而言主体是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1、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统一协调和宏观指导。加强人才工作政策体系建设,重点是协调有关单位全面清理现有人才工作法规,根据党管人才的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进一步健全人才工作制度,出台相关政策并确保落实。落实党政主要领导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继续实施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定期联系会议制度、人才工作联系点制度以及市管拔尖人才联系制度,强化对人才工作的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

2、把握人才工作重点,突出抓好三支队伍建设。根据我市人才队伍的现状和打造实力、诚信、生态、和谐的战略目标对人才的要求,我市人才工作的重点是,大力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这三支队伍的建设,并以此带动和促进整个人才队伍的建设。一要突出抓好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党政干部队伍的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大力培养现代行政管理人才,造就一批适应公共行政、公共服务、公共管理要求的行政管理专家。二要突出抓好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加快建设一支具有强烈敬业精神、经营管理能力、开拓创新意识、掌握市场经济规律、熟悉国际经济和法律的企业家队伍。要依托高校和企业培训基地,建立覆盖广、多层次、开放式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体系。三要突出抓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以第五

批市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换届为契机,建立健全人才的评选、考核、管理机制。充分利用六大基地,加快培养熟练掌握先进技术、工艺和技能的高技能人才;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转移就业培训,积极推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提高农村人才队伍素质。

3、加快人才资源开发,培育壮大各级各类人才队伍。要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坚持实施项目引才、工程招才责任制,把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相结合,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和重大工程建设急需的中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4、优化人才创业环境,不断提高为人才服务的水平。要加强舆论宣传,大力营造四个尊重的社会氛围,积极为人才创业搞好服务、构筑平台,真正在形成环境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的良好环境,树立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才、想干事给机会、能干事给岗位、干成事给地位的企业人才管理新理念。要大力开展各类人才评选表彰活动,实施人才回归工程,促进籍高层次人才、海外留学人才以各种形式为投资献智。同时,要组织市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健康体检和外出休养,开展全市技能人才比武活动,逐步完善人才的激励政策和保障措施。

第6篇: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2016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小编给大伙儿介绍2016人才工作调研报告,希翼能对大伙儿有所帮助。

2016人才工作调研报告(1)

由于城乡收入差别巨大,社会资源分配和公共产品提供别公平,以及市民优越于农民的传统观念,造成农村人才工作陷入困境,不少地点浮现青黄别接后继无力的人才匮乏状况。

一、咨询题

1.人才总量别脚。基层各行业特别是政府、教育卫生、农业技术等部门广人才严峻缺乏。

2.人才断层与流失现象严峻。当地少年人才留别住,大部分流向了沿海等发达地区务工外,国家培养出来的农业技术和治理人才很少有人自愿到农村工作。

3.人才资源分配别均衡。由于别同地域的经济进展、工作环境、日子待遇差距较大,浮现县内优秀人才向经济发达的都市流入。

4.现有人才素养别高。高学历、高职称人才比例严峻偏低,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农村人才及其匮乏。现有人才知识结构也特别单一,缺乏信息技术、市场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严峻制约了自身的进展。

二、建议

1.切实改善农村人才待遇,帮助农村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对农村人才的待遇赋予适当的提高和改善,以地区差、高补贴和优先晋升职称等待遇,促使人才向农村流淌。

2.建立健全农村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对新型农民的培养力度,努力提高乡村级干部的自身素养、治理水平、技术水准。着力培养农村专业人才,经过开设各类培训班,派经验丰富的教师到授课,辅导与农业农村推广相结合,帮助他们成为各地带头创业致富的农村优秀干部和人才。

3.建立健全城乡人才双向流淌机制,促进城乡人才相互流淌。要引导人才在区域、城乡间合理的交流与流淌,多渠道解决制约农村进展中的人才瓶颈咨询题。要建立城乡对口帮扶制度,实行对口人才培养。

4.切实加快农村经济进展,增强农村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凝结力。要经过增加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逐步改善农村降后的现状,以增强农村对人才的吸引力。各级政府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进展的重点转向农村,省财政要加大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支持设施农业的进展,将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要紧用于农村。

2016人才工作调研报告(2)

人才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战略性工作。近几年来,市委仔细降实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决别移地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大力开辟人才资源,紧紧抓住人才的培养、使用、引进、治理、服务等关键环节,大力加强党政治理人才、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企业经营治理人才和农村有用人才队伍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进展提供了坚毅的人才保证。

一、前段阶段人才工作事情

突出表如今五个方面:

一是人才总量有了较快增长。近年来,我市大力优化人才进展环境,积极哺育人才市场,重点抓了三支队伍建设,全市人才总量呈逐年递增态势。截止底,全市人才总量为28,6123人,其中农村人才总量23,5291人;党政企事业单位人才5,0832人,其中具有专业技术职称人才1,8022人,高级职称的997人(正高41人),中级职称的8629人,初级职称的8406人。

二是人才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经过强化培训,在对在职干部普遍轮训的基础上,突出党政领导干部、少年后备干部的培训;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邀请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授课;发挥党校主阵地作用,积极开展学历教育,与省委党校、武汉高校联办学历班,有力地改善了我市各级各类人才的知识结构,提高了理论水平;在党政人才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95%以上,35岁以下的占28%,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目前,我市享受国务院专项津贴的专业技术人才16人,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的13人,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少年专家12人,进入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的6人。

三是人才培养机制逐步健全。我们在仔细降实中央、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并且,相继制定下发了一系列有关人才工作的文件,对全市人才工作机制、目标任务、办法措施和保障体系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坚持对各级各类专家拔尖人才实行优胜劣汰、动态治理制度,先后选拔培养各级各类专家拔尖人才45名,取消6名市管拔尖人才荣誉称号,起到了较好的鞭策激励作用。

四是人才的作用得到较好发挥。依照人才的各自专业特点,着眼于全市产业总体布局,对别同专业的干部进行了合理调配,大力推行公开选拔、公开聘用、竞争上岗等方式,使一大批熟悉农业、畜牧、林业、水产、水利水电等方面专业知识的优秀少年人才被选拔到相应岗位,为他们施展才华提供了平台。

五是招才引智取得较大突破。针对全市主导产业高级人才紧缺的实际,一方面,积极开展了各类人才聘请活动,先后组织人事、教育、卫生、农业、交通等机关事业单位特意赴武汉等地聘请人才,并与省内重点院校确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坚持别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把引进人才与引智、招商结合起来,在招商的并且引进了大量智力资源,推动了我市经济进展。并且,市委组织部、人事局、农业局等部门积极向上争取,有针对性地邀请省、市专家学者来我市开展科技说座、技术服务活动,深受群众欢迎。10月组织开展的院士专家行活动,经过召开专题研讨会、学术报告会,深入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等形式,为经济社会进展把脉咨询诊,出谋划策,为企业技术创新攻坚克难,释疑解惑,为16家企业的20个技术项目进行技术问和攻关。活动所到之处,受到全市各界的热烈欢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12月16日在武汉东湖宾馆举办的武汉都市圈人才引进与科技合作洽谈会,其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妨碍之深远基本上空前的。在此次会上签订了44项校市、校企合作协议,协议基本涵盖了工业、农业、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涉及机械、化工、新材料、医药、食品等多个行业。洽谈会上从高校引进了3名科技特派员,现场聘请了3名博(硕)士研究生,为高科技人才到我市创业开发了新的途径。

二、存在要紧咨询题

近几年来,我市人才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离省人才工作的要求和其他地市州还有较大差距,具体体如今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政策别够完善,体制别活,资金别脚。受相关规定和政策的约束,人才流淌受单位编制、性质,人才身份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人才流通的渠道受阻,造成部分人才资源的流失与白费。并且,由于财政困难,用于人才培养的资金严峻别脚,许多行业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因待遇别高、激励机制别完善等因素的妨碍,大量外流。特别是一些优秀骨干教师和医疗技术人员流失现象尤为突出。各类高级人才奇缺,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严峻缺乏。

2、农村有用人才整体素养别高,具有示范型、带动型的有用人才较少。农村有用人才大多数是自然成长起来的土专家、田秀才,生产经营规模小,实力差,猎取信息的渠道较为单一,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并且,对农村有用人才缺乏较为完善的组织、开辟、治理机制。

3、我市企业改制后,受体制的妨碍,缺乏对企业经营治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有效培养与治理,同时此类人才数量较少,培养、治理还存在一定难度。

三、抓好将来一段阶段人才工作思路及对策

将来一段阶段我市人才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降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全省人才会议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别断完善人才工作机制,进一步优化人才工作环境,为全市经济社会进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为实现这一目标,具体而言主体是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1、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统一协调和宏观指导。加强人才工作政策体系建设,重点是协调有关单位全面清理现有人才工作法规,依照党管人才的要求和经济社会进展实际,进一步健全人才工作制度,出台相关政策并确保降实。降实党政要紧领导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实施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定期联系会议制度、人才工作联系点制度以及市管拔尖人才联系制度,强化对人才工作的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

2、把握人才工作重点,突出抓好三支队伍建设。依照我市人才队伍的现状和打造实力、诚信、生态、和谐的战略目标对人才的要求,我市人才工作的重点是,大力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治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这三支队伍的建设,并以此带动和促进整个人才队伍的建设。一要突出抓好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党政干部队伍的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大力培养现代行政治理人才,造就一批习惯公共行政、公共服务、公共治理要求的行政治理专家。二要突出抓好企业经营治理者队伍建设。加快建设一支具有强烈敬业精神、经营治理能力、开拓创新意识、掌握市场经济规律、熟悉国际经济和法律的企业家队伍。要依托高校和企业培训基地,建立覆盖广、多层次、开放式的企业经营治理人才培养体系。三要突出抓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以第五批市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换届为契机,建立健全人才的评选、考核、治理机制。充分利用六大基地,加快培养熟练掌握先进技术、工艺和技能的高技能人才;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有用技术培训、农村转移就业培训,积极推动农村有用人才培养,提高农村人才队伍素养。

3、加快人才资源开辟,哺育壮大各级各类人才队伍。要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坚持实施项目引才、工程招才责任制,把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相结合,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和重大工程建设急需的中高级技术人才和治理人才。

4、优化人才创业环境,别断提高为人才服务的水平。要加强舆论宣传,大力营造四个尊重的社会氛围,积极为人才创业搞好服务、构筑平台,真正在形成环境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的良好环境,树立经营企业算是经营人才、想干事给机会、能干事给岗位、干成事给地位的企业人才治理新理念。要大力开展各类人才评选表彰活动,实施人才回归工程,促进籍高层次人才、海外留学人才以各种形式为投资献智。并且,要组织市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健康体检和外出休养,开展全市技能人才比武活动,逐步完善人才的激励政策和保障措施。

第7篇:人才引进调研报告

人才引进调研报告

人才引进调研报告

篇1:

旬阳县人才引进和使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旬阳县人才引进和使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组织部关于开展人才引进和使用情况调研的通知要求,我们通过发放调查表、调查问卷、走访了解、案例分析、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全县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共发放调查表 52份、调查问卷21份、召开座谈会3场次,基本掌握了全县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开发利用和管理服务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兴县战略,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紧贴县域经济突破发展实际,把人才作为推动经济社会突破发展的“ %、4 %;技能人才6496人,主要分布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一线,初级 工居多,占8 %,技师仅占

%;农村实用人才6976人,主要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和建筑建材等行业;社会工作人才84人,人才比较单一,主要分布在敬老院、律师事务所、公证处等社会机构。目前,全县确定重点科研项目161个,申报市级以上41个,其中申报国家级1个、省级14个;已初步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库30个。

二、主要做法 近年来,我县围绕人才兴县战略,不断建立完善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激励保障机制,对想干事的给机会,能干事的给岗位,干成事的给地位,采取切实的措施聚才、育才、用才、爱才,推动了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造就了一批结构较为合理、辐射带动力较强的人才队伍,为县域经济社会突破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1、优化环境“聚才”。一是出台政策激励人。根据全县突破发展需求,制定出台了《旬阳县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旬阳县创业帮扶贷款财政贴息实施办法》等有关政策,大力倡导“全民创业、人人成才”理念,对自办经济实体、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收益,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并给以3年贴息贷款扶持等,仅201X年就提供创业贴息贷款1963万元,促成1632人创业成功。二是用事业栓住人。鼓励人才立足岗位创事业,对在教育、卫生等一线人才在政治上高看一眼,生活上关心一些,福利待

遇方面照顾一点;对县内创业有成的人才,在市场准入、资金扶持和项目审批推介等方面倾力支持,形成了“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三是优化环境吸引人。健全人才工作组织保障,成立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实行县级领导联系人才、人才工作联席会议等制度,明确一把手抓人才工作责任制,把人才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考核。同时,从硬件入手,积极改善人才服务环境,投资1600万元,建设人力资源服务网点,设立“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平台,简化办事程序,改“审批制”为“准入制”,吸引人才来旬创业。四是放活政策引进人。几年来,在编制紧张和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创新人才引进渠道,先后为工业园区招聘了6名硕士研究生和10名急需本科生,为基层事业单位招聘专业技术人才281人,为县内非公经济组织引进人才1665人,缓解了基层一线人才紧缺的现状。

2、多措并举“育才”。 一是强化在岗培训。在坚持集中办班专题培训、参加上级调训、聘请专家辅导、外出参观学习等传统培训方式的基础上,依托远程教育系统、党员电教、网络、产业基地或协会等载体,探索推行了网络辅导课堂、基地课堂、联合课堂等模式,让干部党员自主选学、按需教学、现场帮学,解决了集中培训难和教学形式单一的培训难题。近几年,累计开展主体培训班860多期次,培训人

才6万人次;基地现场教学392次,培训4万人次;网络教学

3万期,培训96万人次。二是县校合作培育人。创新人才培训方式,鼓励有关单位与高校合作培训人才,提升了人才能力水平。先后与西安交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大学合作在旬阳开办干部在职培训

教学点3个,招收培训干部300人;与杨凌职业学院、安康农广校等联合短期培训干部560多人,聘请专家学者现场教学,培训干部和乡土人才

9万人次。三是依托项目培育人。县上每年拿出200万元专项资金和2300多万扶持资金,实施“人人技能”工程和“双培双带”人才示范工程,培养了一批“小康领路人、产业带头人、科技明白人、市场经济人和群众贴心人”,初步实现了人才由“拼力拼身体”向“吃智吃技能”转变,达到了培养一批人,带动一大片的效果。201X年以来,共培训烟草、养殖、蔬菜等产业标兵3100余人,输出技能人才1600余人,选拔培育科技致富带头人3629名,有2243名当选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和村组干部。

3、不拘一格“用才”。一是实行人才与项目捆绑。实行“县级领导联系项目,部门包抓项目,干部指导项目”制度,推行“产业+项目+人才”的培养模式,把项目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造就了一大批熟练工人、高技能人才和企业经管理人才。二是从一线选拔人才。探索实施阳光选人机制,使一大批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同志走上领导岗位。开展“双 百”选拔活动,选拔培养了一批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建立人才库,盘活现有人才存量,把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优秀人才选拔到人才库中来,动态掌握人才创业、成长和发展的情况。三是加大人才宣传表彰力度。利用网络、电视台、报刊等载体大张旗鼓地宣传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县财政每年拿出120多万元奖励有突出贡献的各类拔尖人才,有力地激发了全县各类人才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奋勇创先的热情。

4、以人为本“爱才”。一是建立了人才关怀帮扶基金。每年县级财政预算5万元专款,同时县委组织部通过多种渠道筹集一定的社会资金作为关怀帮扶基金,对人才创业和生产生活进行帮扶救助。目前,基金总额已达58万元,共救助困难人才640名,为30名农村实用人才提供产业发展资金。二是出台了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办法。去年,全县对1157名离任村干部,共发放补助90多万元;对任职10年以上、受到省以上表彰特别优秀的村支书纳入财政供养。三是建立了定期走访慰问和结对帮扶制度。坚持七

一、国庆、春节等重大节假日走访慰问知识分子和拔尖人才制度。201X年,全县共筹集慰问金690万元,慰问知识分子和拔尖人才600名;联帮农村支部318个、贫困党员676名,为挂联支部解决发展资金639万元。四是建立了人才谈心谈话制度。制定了《人才约谈制度》,向社会公布人才工作电话、信箱,开通“”

篇2:

人才引进调研报告

人才引进调研报告

人才引进调研报告 为深入推进“草原英才”工程和“人才强旗”战略,为人才制度机制改革提供决策依据和智力支持,xxxx党委组织部通过实地走访、数据统计、座谈交流等方式,就健全人才引进和评价机制工作进行专项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xx”以来,xxxx立足民族边疆牧区实际,全面实施“人才强旗”战略和“草原英才”工程,在科学规划人才发展、盘活现有人才资

源、提升借智引力水平、拓宽成才用才渠道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并取得较好工作成效,营造了良好的人才引进工作环境氛围。目前,xxxx共有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乡土人才以及党政后备干部、编外管理人员、高校毕业生六项服务志愿者等储备人才四类,其中:

党政人才中具有研究生学历10人,占1%,大学学历601人,占59%,大学专科学历341人,占33%; 35岁以下219人,占21%,36-45岁362人,占36%,46-55岁376人,占37%。专业技术人才中具有正高级职称7人,占%;副高级职称278人,占18%;中级职称560人,占37%。xxxx期间,通过“柔政策”,先后引进工民建、临床医学、民族学高层次人才3人;陆续考录选聘农牧、林水、卫生、教育等专业高校毕业生117人,储备各类人才781人,其中:

从大中专毕业生中考录编外储备人才538人;发现和培养乡土人才634人,其中:

科技示范户314名,其他各类技能型人才125名。

二、主要做法 结合xxxx实际,不断建立完善有利于人才引进和发展的激励保障机制,对想干事的给机会,能干事的给岗位,干成事的给地位,采取积极举措“聚才”、“引才”、“用才”,形成了一支知识结构较为合理、辐射带动能力突出、符合地区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

(一)注重氛围营造,通过优化环境聚集人才。一是加强政策引导。陆续出台《xxxx编外聘用人员管理暂行办法》《xxxx科级后备干部管理办法》、《处级干部联系人才制度》、等规范性制度,起草完成《东乌珠穆沁旗人才强旗规划人才分布不均 。一是从各单位的需求情况分析,需要引入高层次人才的单位主要

是企业和学校等部门,行政和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的热情不高;二是支持我市产业化建设的人才匮乏。我市经济建设紧缺的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生物医药、陶瓷产业、档发加工、现代物流等人才引进不足,已经成为影响我市经济社会建设的薄弱环节。

(3)结构不合理。农林系统、卫生系统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年龄普遍偏大,都在45岁以上;教育系统具有高级职称的老教师面临退休,年 轻骨干教师补充明显滞后,形成了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低层次人才积压的不正常局面,一些单位人才年龄老化,青黄不接的现象比较突出,甚至在个别领域出现了人才断层、后继无人的现象。

(四)存在重引进,轻管理,轻服务现象。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引进后留不住的现象依然存在。人才激励机制不够健全,人才评价体系尚未构建,还没有真正形成靠市场机制、靠科学合理的分配政策来调动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意识,高层次人才的劳动价值、贡献、效益与分配很不成比例。近两年来,特别是在卫生系统、教育系统和民营企业,不同程度出现了已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流失的不良现象,给我们的人才队伍建设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三、对策及建议 (一)强化人才意识,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 招商引资拓宽招才引智路子,通过招才引智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实现“双招双引”齐头并进,双轮驱动,为禹州经济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二)科学引进人才,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一是自我加

附送:

人才强区战略体会

人才强区战略体会

的帮助和方便。

三是主动走出去,积极协助用人单位外出招聘优秀人才。如多年来协助用人单位到全国各地招聘急需人才。同时,我们积极协助企业与高校建立联系,定向培养和招聘人才。据统计,全区共有150家企业与高校建立定向培养和挂钩的关系,为企业招聘人才和培养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和有效的途径。除尘滤布

(三)采取各项措施,为人才引进提供良好的软环境

1、做好舆论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从201X年底起,我们每年都举办人才宣传月活动,通过与《珠江商报》、《南方日报》等媒体合作,共同策划专版系列报道,对我区人才工作做出全方位的报道,以增强人才引进的集聚效应和顺德的知名度。

2、实施人才评奖制度,做好人才奖励和表彰工作。201X年底,我区研究制定了每隔三年组织一次我区的 双金奖 评选工作制度,对人才工作做得好的单位和优秀人才分别给予 顺德金梧桐奖 和 顺德金凤凰奖 。201X年,我们组织实施了首届 顺德金梧桐奖 和 顺德金凤凰奖 的评选工作,评选出美的等5个单位获得 顺德金梧桐奖 和评选

出陈智等10人获得 顺德金凤凰奖 。通过评选,激发各用人单位做好人才工作的热情,鼓励了优秀人才在顺德建功立业,争做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3、做好高层次人才的节日慰问工作。201X年起,我们连续三年以迎中秋联谊晚会的形式慰问博士、专家等高层次人才;从1999年起,我们连续9年举办了专业技术人员新春音乐会,邀请国内外一流的音乐团来临演出,这已经成为我区人才工作的一个品牌。

(四)实施培训工程,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者综合素质为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提高企业经营者的管理水平,引入先进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201X年起,我们初步建立以政府资助为导向,政府资助与企业(个人)出资相结合的企业家培训新机制。201X年至今,我们共组织了9批优秀企业家分别赴国内著名高校、香港理工大学和美国加洲州立大学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企业管理资本运营、国际规则、市场营销等。如201X年7月组织了来自22个企业的30名企业家远赴美国参加加州州立大学为期15天的培训班,培训班以提高战略开拓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课程包括国际市场营销、国际贸易与壁垒的突破等,这次培训将全面提升企业家群体的整体素质,培养和造就一支能够适应经济全球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素质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五)加强人才的综合发展能力建设,提升人才队伍整体水平 1、提高全区的整体性人才开发水平。把全社会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作为提升人才综合能力的重要基础,正确处理好特殊人才与一般人才开发、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与基础性人才队伍建设的关系,努力促进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有较明显的提升。加强非公经济人才开发,将其

纳入全区人才的整体发展规划,真正做到与体制内人才一视同仁。大力培养青年人才、妇女人才和党外人才;按政策认真做好军转人才的服务和安置工作;注重老年人才资源二次开发,充分发挥离退休人才的作用;积极推进城乡人才的协调发展。

2、压滤机滤布厂家全力提高五支人才队伍的职业能力。提高公务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提高企业家和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战略思维、现代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提高技能人才的知识学习力、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难题的能力;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种养、加工和产品经营能力。

3、提高各镇的特色人才板块开发水平。根据顺德发展的战略布局,结合各个镇的人才资源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不同地域的特色人才板块开发。同时,对于人才开发相对落后的镇,我们还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加大扶持力度,以促进全区人才资源的协调发展。

二、人才工作的发展思路和方向为了解决人才建设工作中的种种困难,我们不断探索吸引、用好留住人才的新路子,以加强我区的人才竞争力,着力构筑顺德新世纪人才高地,今后顺德人才强区工作发展的思路和方向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任务推动人才工作的发展。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为统领,根据人才战略的总体目标,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切实将各项人才工作不断推向深入,以人才发展推动经济社会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做到人才工作围绕发展来展开,人才政策措施根据发展来制定,

人才工作成效依据发展来检验,加快造就一支能够全力支撑我区加快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队伍。

(二)加强人才强区的战略研究。从全面认识和总结顺德人才工作和队伍建设的特点出发,把顺德放到全国宏观发展的大局去思考,与国内先进县域地区进行横向比较,梳理优势、认清不足,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凝炼性地给出顺德人才强区战略发展的基本判断和主要结论,提出加快推进顺德人才强区战略的发展方向和对策思路。

(三)创造有利于感化人才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努力塑造顺德人精神,培育具有顺德特色的地方文化,全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使顺德成为文化事业繁荣、科技教育发达、公民素质良好的文化大区,为各类人才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继续通过新春音乐会等形式慰问专业技术人员,以 海纳百川 的胸怀对待各类人才,增强文化认同感,使他们融入顺德、扎根顺德。完善人才服务和人才市场体系,建设民主法治、公平公正、稳定有序、安定团结的良好社会环境,使人才乐于在顺德创业发展。

(四)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构建顺德人才高地。 一是不断加强顾问团的建设,为我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城市规划和建设、社会管理等重大决策提供咨询建议。

二是健全引进高层次人才机构,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为各用人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项目。

三是创新人才智力引进方式,鼓励企事业单位以项目为纽带,与高等院校、科研所等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采取以聘请国内外的专家当顾问或兼职等方式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智力。

(五)加强培训工程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和企业经营者素质。强化人才培养开发平台建设。以构建四类平台为基础,着力提升人才资源开发水平。

1、构建学习型社会,努力提高全民素质。以全面提升人的素质作为人才强区战略的重要基础,构建多元化、开放式的终生教育体系,加大对公众的教育培训力度,提升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加强在职人员培训,大力发展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等,通过构建学习型社会,促进全民素质的稳步提升。通过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培训,以技术能力创新为核心,以现代科技知识、新产品开发与生产管理等高新技术、高新知识为主要内容,每年有计划地选派一批青年技术骨干和专业人才到国内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深造,开展灵活多样的专家咨询和聘用活动;并引导企业利用自有的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实习基地及工程中心、技术中心等平台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实施带项目研究,通过实践的锻炼,进行全面素质提升,以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健全继续教育体系。探索和建立以政府牵头、推动,各用人单位及个人积极参与的继续教育运行机制;加强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培育和规范培训市场;健全培训项目、培训证书和培训的激励管理制度。积极推动和促进 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 的形成,构建继续教育的体系。

2、着力发展高等教育,大量培养适用新型人才。适应经济调整和社会进步需求,继续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提高办学质量。进一步调整高等教育专业和课程设置,建立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结构相适应的动态机制。

3、加快高层次人才培养,不断优化人才结构。把 两高一复 人才培养放在人才队伍建设的优先发展位置,加强对博士后站、重点学科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聚焦式高强度投入,全力支持一批顶尖人才的成长。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培训,以更新观念、提高战略开拓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以现代化企业的经营新理念、战略新思维、科学经营决策等为主要内容,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训。每年有计划地选派优秀的知名企业主要领导和企业经营者参加EMBA培训和组织他们参加国(境)外培训及专题讲座和考察,提高素质,努力造就一支优秀企业家和优秀的企业经营者人才队伍。

4、完善人才投入机制,推动全民开发人才资源。构建高效的人才资金投入体系,坚持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充分发挥民间积极性,着力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发展资金投入体系,不断增强人才发展资金的支撑能力。按照高于GDP增长幅度的原则,逐步提高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政府财政建立专项人才投资预算,确保并逐步提高发展性投入中用于人才资源开发的比例,使全区人才资本投入占本地政府财政支出的比例居全国前列。提高区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六)完善人才智力市场体系,充分发挥人才智力市场的作用。加强我区人才智力市场建设,积极发展网上人才市场。继续办好各类专业专场招聘会,做好引进人才和各项服务工作。

第8篇:调研报告人才需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需求情况调研

生科学院09级生工3班王涛

4前言:

随着2005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大战略决策的问世,大批大学生回村建设已成事实。我们针对农村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大学生服务新农村的现状等问题开展了此次调查活动,其中有可喜之处,同时也有不少值得深思的问题„„.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农民是国民的支柱,高素质的农业人才则是农业健康发展的保证。而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才是农业发展所最需要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利用假期时间进行了此次社会调研实践活动。

在此次调研中,我深刻了解到了新农村建设的任重而道远,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然而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低下以及人才的缺乏,使农村发展困难重重、进展缓慢,迫切需要一批高素质人才尤其是农业院校毕业生加入到新农村建设的行列中,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共同繁荣。

首先,利用假期充足的时间对家乡周围的父老乡亲及基层干部进行走访,以从基层了解到真实的情况。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农村基层干部文化程度和领导能力的不足。在调查走访的对象中,有70%左右的农村领导干部仅仅具有初中学历,只有很少一部分干部具有高中学历,文化程度不高决定了他们对于时代发展把握的不足。缺乏市场意识使他们无法正确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对现代农业技术了解少使他们缺乏运用新技术科技种田的意识。这也相应的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引导鼓励具有丰富知识的大学生积极为建设新农村服务是符合时代需要的。

在走访的过程中发现,国家最新农业农村政策的普及不足。对于粮食补贴政策,大多数农民知道“现在国家给钱让咱种田,得好好种”。但是家电下乡补贴政策,农

业小额贷款政策等了解较少,甚至有部分农民对此些政策产生了误解,比如,有些乡亲认为“家电下乡中标产品都是不好的,多花点钱买没有补贴的放心”。对于国家大力支持的农村小额贷款政策乡亲们基本不了解其申请条件和流程,觉得和一般贷款没有什么区别,“都要不少利息”,少部分了解小额贷款政策的农民担心贷款所实施的致富项目的前景,“要是赔了就还不上贷款了”,封建社会高利贷的阴影依旧影响着农民的思想,使他们一次次的错过了很好的支付机会。这不能不归咎于政策知识普及的不足,积极开展农业相关政策的宣传讲解势在必行。

其次,对已经在农村服务的大学生进行调研,以了解大中专毕业生在农村的作用发挥情况。

可以说大部分“村官”对自己现在的工作情况和未来发展前景是持有乐观态度的,不过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比较突出的一点就是,抱着为中国农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理想的大学生很多得不到乡亲们的理解,不少乡亲们认为’他们是在城市里找不到工作才到俺们农村混饭吃的,”这种看法或多或少会打击大学生们的服务热情,部分“村官”觉得获得农民的尊重比政府给于他们物质上的优惠补助更重要。再者就是大学生的工作能力得不到认可,有一部分农民认为大学生眼高手低“说大话不干实事”,其实这种看法并不是空穴来风,在目前的高校里确实存在部分眼高手低的大学生,他们顺利通过了“村官”考试加入到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行列中,但是到了工作岗位上急于作出业绩,不顾农村现状而采取一些急功近利的做法在所难免。通过本人对“村官”的访谈和问卷,认为在大学生于高校求学期间学校就要培养大学生深入基层实践的能力,志愿者服务活动就是一个不错的方式,高校可以组织部分立志服务农村的大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到农村地区进行支农,支教等力所能及的活动,深入第一线了解情况,这样不仅可以坚定他们服务农村的

信念,还有利于他们提前发现农村存在的问题并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方案,锻炼实际实践能力。

综合整个调研活动,发现,有相当数量的农民缺乏长远发展的观念,这种观念最突出表现在劳动生产中,他们期望自己的劳动短期内可以取得回报,例如打短工结束就可以获得工资,种田到了收获季节就是他们最幸福的时刻,搞养殖时只要最初一段时间没有赚钱他们会“果断”的结束并且否定之前的劳动…….而对于需要较长时间(超过1-2年)才有成效的活动比如种植果树等经济作物因为要积累经验而以不适合自己为由而拒绝投入。这也许是由于农民自身大多没有多少资金积累,没有勇气进行长期的投入造成的,而如果允许这种状态维持下去,那么农村取得长足发展是很难预料的。此外,当“村官”们来到农村,进行许多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有所成效“不能见现钱”的工作时,农民基于自身看法而不合作就是可以理解的了。这同时也为促进大学生服务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个突破口,本人认为,利用国内这方面的实事来开导农民,启发并鼓励他们长期投资并取得回报的意识和勇气,同时相关金融机构采取配套优惠政策(比如小额贷款)并加强宣传,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在农村人才需求上,带领农民打开市场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的市场人才,服务于农业养殖的动物科学类人才,服务于农业种植的农学人才是农村急需的人才。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计算机技术人才也正日益成为促进农村发展所必须的因素。不了解计算机的作用,因为看到太多孩子上网成瘾误入歧途而对网络产生误解,觉得网络就是毒药的农民不在少数。所以,积极加强针对农村的计算机方面的科普教育,提升针对农村的网络服务质量势在必行,同时鼓励优秀的网络人才加入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队伍,用自己的知识为农村建设尽一份力。

另外,高校尽力将惠农的技术进行实践转化,促进服务于农业的实用技术的科

普推广,武装农民,是一项促进农业发展的举措,并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增进农民对于农科院校的认识,了解到了农学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中的巨大作用,改变以往“学农科没出息”的观念,以吸引更多的有志学子进入农科院校学习并在将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以农业知识在实际中的成效来提高农科大学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确保农科大学的发展服务“三农”,惠及农民。

由于小组成员能力所限,调研结果难以全面客观的反映新农村建设人才需求的真是情况,望见谅。

后记:

为了更好的了解新农村建设的人才供需情况,我们将进行进一步的调研活动,以期能够为农业发展、农民致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人才市场调研报告

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岗位调研报告参考

超市市场调研报告

空调市场调研报告

人才市场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