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共4篇)

综合文章 时间:2021-04-29
【www.wendang123.cn - 综合文章】

第1篇: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永乐镇中心小学李时森

研究题目:如何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实施目标:

1、使全班学生人人都掌握修改作文的符号。

2、学生能用修改符号,从有无错别字、词语是否恰当、标点符号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3、让学生养成自改的习惯。

实施步骤:

1、让学生拥有自改的热情。

2、教给学生修改符号。

3、老师在黑板上教学生修改作文一至二篇。

4、让学生掌握自改的方法。

⑴让学生熟悉修改符号;

⑵让学生掌握修改步骤;

⑶让学生跟老师修改:

⑷让学生互改后再自改。

第2篇: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学科教育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基本要素和途径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 课题负责人: 课题研究主要成员: 课题研究单位:

实验研究主题:学科教育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素和途径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容和实践要求,它凝结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从价值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集中表达。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的基础和核心,是国民素质中最具有决定作用的因素。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既是青少年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社会长远发展的重要保证。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研究素质教育体系中的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紧迫而现实的课题。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修订与验证教育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层次性目标与内容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2、探讨符合实际的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和方法。 3、形成适合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的系列活动与教育反思。 4、有效提高学科渗透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水平,提升学生道德品质。 四、核心概念的界定

研究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1、落实课程标准,发挥各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发掘学科教育中“立德树人”的策略。2、学科教育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素与规律。3、小学学科教育教学的特点。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的渗透于学科教学是对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很好地补充,变班主任单一的管理教育为全员育人,使得学校的德育全面化和立体化。通过这样的渗透与分化结合,德育的阵地扩大了,德育与学科教学之间的联系紧密了,把学生感觉枯燥无味的德育说教通过不同学科的自身特点溶解于课堂教学之中,使之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所以只有这样、才能在学校教育中占领德育高地,才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才能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每一位受教育者心中,才能使得每一位受教育者真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关于在学科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主要有以下途径:

1、把“立德树人”作为学科教育的最终目标,德为才本,立德为先。“立德树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育教学中的基本要求,在小学各个学科的教学工作中应该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小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要以人为本,要重视引导和满足青少年的需要,把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他们的成长所需有机融合,解决他们在生活、学习、情感中价值选择的困惑与迷茫,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增强他们接受、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驱力。

2、在各个学科中开发隐性德育资源,同时落实综合实践性课程,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是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显性教育其教育形式是正面的、直接的、灌输式的。隐性教育是一种通过间接性、隐蔽的、潜在的、渗透的方式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教育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仅仅依靠显性教育难以实现培育目标。隐性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通过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影响学生,达到教育无痕,这是教育理想境界。充分开发各学科隐性教育资源,把价值观教育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中,完善学科的课程功能,充分发挥教师家长的人格因素,加大实践活动中的亲历性接受、开发校园文化熏陶等隐性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过程的自然化和情境化、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如我校将《弟子规》作为校本课程,让学生在祭奠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从2014年开始,我校坚持一周“一古诗,一名言”,旨在提升学生文化祭奠,落实德育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在学科教育中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把握学科渗透的规律。小学学科教学是指现阶段小学教育中所有学科的具体教学实践活动。主要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科学、品德、综合实践、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教育等学科,不同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准确把握学科的知识结构规律和能力提高规律,并且发掘知识层面之上的对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能产生积极影响的因素,寻找学科教学与德育结合的契机,因势利导,在知识输送的同时,推动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渗透。

总之,把社会主义价值观分解渗透到不同的学科教学中,增加德育的形式,丰富德育的内容,扩大德育的阵地,不同学科相互促进,共同作用,形成教育合力,德育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六、课题研究程序和步骤

1.理论学习、资料搜集与整理阶段:首先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理论、研究各学科特点以及学生阶段性特征,加强价值观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强化自己的理论水平;其次主要搜集现有的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归类分析,拓宽视野,理性借鉴。

2.调查研究及实践阶段:第一、所有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都要进行具体实践,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之中探究学科教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结合,体验、归纳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第二、本阶段主要通过深入课堂,和老师座谈,在学生中进行调查等方式来总结分析不同学科的特点,分析立德树人在不同学科教学中贯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探讨立德树人策略与学科教学相互结合的方法和规律。

3.分析综合阶段:通过对前期搜集资料的整理分析,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小学教学的学科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身份特点,综合考虑小学德育在学生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完成结题报告,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切实可行的理论体系,用来指导立德树人在学科教学中的贯彻执行。 七、研究成果预期形式

1、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案例精选。 2、各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初探。

3、在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最终形成结题报告)。 4、各学科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字性资料和图片资料。

第3篇: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课题名称:中学生自主思考学习习惯的培养与研究 课题研究主持人:赵晋兵

课题研究的时间: 2008年 3 月 25 日

李寨中学政史地教研组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

“初中生独立学习习惯的培养与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李寨中学政史地教研组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课题提出的背景

通过对我校近几年政史地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

我们发现: 学生

课前对新知的预习 和对旧知的温习两方面工作不能落实法实处, 有近 30% 的同 学对这类课学习兴趣低落, 在做作业方面抄袭现象较严重, 依赖性很强, 进取精 神不足,等等。我们认为正是上述这些不良的习惯,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进步,制 约了教学质量的新突破。俗话说, “习惯成自然”。如果让这些不良习惯漫延下 去的话,非但严重影响了学风, 难以形成良好的校风, 而且必将延误学生的终生。 这是教育工作者的一种极大的失误。 事实也告诉我们,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 习惯,在新知识技术层出不穷、充满挑战的今天,已显得尤为重要。

再者,面对我校突出的辉煌历史和丰盛的荣誉,面对眼前兄弟校的发展形 势,我们深感学校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 广大教师积极性很高, 但又感到责任 重大。基于此,我组根据今年市教育局提出的“教育教学管理年”的号召,我们 通过对我校政史地等学科教学情况的实情分析、深入的研讨, 一致认为: 必须根 据学生的实情和学科的特点, 依据素质教育的培养理念, 将课堂教学的重点由先 前的硬件引入与探索向教学的细处观念转变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进行转移, 教科研要成绩,并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为抓手,逐步形成“我要学、我想学、我乐学”的个性特色,探索出我们的教学思路,创造出我们的品牌。

鉴于以上两点,我们决定展开课题为“培养农村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实 践”研究。

向 2、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从社会需要来看,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我们今天培养的人才,是要 为 21 世纪的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而成才必须先成人,育才先育人, 一个没有良好学习习惯和品质的人是不可能成才的。

因此, 本课题的研究, 就是

要通过一系列的操作, 使学生从小、从实处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为他们将来的发 展奠定基础。

2、从学校的实际来看:任何课题的研究,必须要为教育实践服务,要为学 校的发展服务。 本课题的研究, 就是要创出我们的品牌, 形成李寨中学的教育特 色,并使“每一个李寨中学毕业生均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大家的共识, 为学校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办学效益, 也为推进素质教育和实现教育的可持续 发展探索一条有效的路子。

3、从学科的特点来看,政史地科的教学一方面具有知识性与技能性的学科 共性特点, 另一方面又具有其他学科所有具备的整合性、拓展性与实践性的个性 特点。所以对于政史地科的教学,既要突出对“双基”(学科知识与学科技能) 的习惯性独立思考学习的习惯养成培养, 又要注重对学生拉近课堂与课外 (社会) 的拓展性与实践性的探索研究的习惯培养。 这样不但让学生在 “双基” 知识与技 能的习惯过程中增进自己的认识, 而且也使学生通过对课外生活的体验进而丰富 自己的课堂所学,加深自己的体验,丰富自己情感,提升自己的修养。

3、从学生个人发展来看:古语讲得好“师傅引进门,修行在自身”,所以 学生的个人发展,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都离不开对新知识与新技能的接触, 而要想达到这一点,就必须从现在、从实处、从细节注重培养的独立思考习惯, 这样将会使其终生受益。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总体目标

本课题试图通过“课前自学─课中互学─课后帮学”的实践过程,将现在学 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课前无事做、课中忙乱、课后敷衍做的不良习惯进行规范, 使 其在课前能够做到对旧知的有向的温习和对新知的整体自学,

课中做到对基础知

识的共性整理、对重点知识的合作探究、对延展性知识的畅所欲言, 课后做到优 生、中生与上进生之间的知识补救和强化。

通过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规范与强化,使整个学习的过程变成学生与教 材、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同伴和学生与生活的互动体验场面, 从而让学生真实地感受、理解、掌握相应的思想、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 学生的思维能力、生活能力协同发展,培养学生能分析、解释、解决现实生活问 题的应用能力及运筹优化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具体目标 A、课前自学的研究

1.能通过对旧知的有向温习,学生能养成自主整理知识、自主内化知识的 习惯。

2.能通过对新知的整体自学,学生能养成自主接受新知、自主发现和整理 问题的习惯。

B、课中互学的研究

1.对基础知识的共性整理研究

通对这一内容的研究,学生能做到借鉴《目标检查》的知识柜架提示,提 炼出适合自己的知识整理习惯。

2.对重点知识的合作探究研究

通过对这一内容的研究,学生能做到针对具体知识难点或重点,与同伴、教师之间进行互助探究, 进而养成主动参与合作、乐于与他人合作、善于发表见 解的习惯。

3、对延展性知识的自主认识与体验的研究

通过对这一内容的研究,学生能做到自主发展见解、认真倾听他人见解, 并能通过自己的能力丰富自己认识。

C、课后帮学的研究 1.对硬性任务的帮学研究

通过对这一内容的研究,学生养成自己任务自己完、自己问题主动解、他 人问题主动帮的良好习惯。

2.对弹性任务的帮学研究

通过对这一内容的研究,学生能将课堂中未解的问题或未能形成共性认识 的话题引入社会生活,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进而丰富自己的认识。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1、课题名称的界说

通过对初中生在政史地学科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与学习效果进行个案调 查和跟踪发现,进而明确独立思考学习习惯养成对学习效果提升的促进作用。

2、课题的理论内涵与指导思想

本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主要借鉴于市教育局提倡的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的 理论体系,也就是注重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与个人发展的相辅相成的互动作用。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以 “学习主体的主动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对学 习效果的提升作用”为根本,以促进学生的知识丰富、能力提升、情感升华为主 线,以突出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考性、探究性和合作性为台阶, 以注重“反复抓、抓反复”的习惯养成为手段,努力使学生在政史地科的学习中 甚至更广的学科学习中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角类旁通,进而养成一种受益终身的 学习习惯和掌握各种接受新知、感受生活技能。

本课题所定位的“独立”与“思考”应当如下理解:①“独立性”重点指学 习行为的个性化;“思考性”重点指学习过程中对弹性地方或未知领域的探究化。 ②“独立性” 与“思考性” 的关系应当是: 前者为基础, 后是发展;前者是自学, 后是互学;前者是个性,后者是共性。③对“独立性”“思考性”与“合作性” 的处理认识: 应当本着重视前者的意识培养, 强化后者的主动参与; 重视前者的 习惯养成,强化后者的过程体验;重视前者的成果认可,强化后者的兼容并蓄。 ④对“独立性” “思考性”培养过程中教师作用的认识:重思路引导,弃过程主 导;重方法点拨,弃任务包办;重信心鼓励,弃失误批评;重因材施教,弃一律 视人;重发展持续,弃阶段终评。

3、课题研究的对象

本课题重点对初中学生在政史地学科学习过程中的课前准备行为、行为以及课后的强化行为表现进行研究。

课中展开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步骤 1、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分主课题和子课题。 具体的研究方法以行动研究为主, 辅以个 案研究,调查法、文献法等 。

2、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 (2008年 3 月 1 日至 2008年 3 月 20日)

主要工作是学习文件理论,统一思想认识,设计实施方案,确定研究对象, 课题立项、开题及有关准备等 。

第二阶段:构建目标体系, 设计内容,选择实施方法和途径 (2008 年 3 月 21 日至 2008年 4 月 5 日)

主要工作根据研究课题确定总体目标和分项目标, 确定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 对象,讨论本课题研究采取的形式、实施的方法和途径

第三阶段:研究方案实施阶段( 2008年 4 月至 2009年 6 月)

将构建的研究目标, 设计的研究内容, 按选择的途径和方法分别在初中各年 段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作好观察、记录、分析,收集反馈信息。

第四阶段:总结提高阶段( 2009年 7 月)

1、针对实施阶段的情况,调整、完善目标体系、研究内容、途径和方法。 2、将前三个阶段研究中的现象、事实、数据、经验教训等进行定量和定性 分析,升华为理性认识。

3、撰写论文、个案分析、研究报告、工作报告等。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本课题研究的成果主要是以撰写论文、个案分析、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等形 成来呈现。

六、课题研究的重点操作内容:

本课题由于研究所涉及范围较大,为此我们计划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 点研究,然后推而开去。

详细内容见附表。

七、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1、本课题研究组组长由赵晋兵担任,负责课题方案的设计、课题计划的设 计以及课题最终成果的总结和资料的整理。

2、其他课题组成员负责方案的实施和研究过程中的资料收集。

课题研究的重点内容操作

姓名

所任学科

研究专长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

上一篇: 生活数学课题研究方案 下一篇: 优秀驾驶员经验技艺汇编

- 爱拼才会赢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人类在漫长的岁月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中国文化艺术,渊源流长。

我国最早的歌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例如传说中伏羲时的【网罟之歌】,诗经中的【关关雉鸠】,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都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我们华人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独特的风格,在世界上,希腊的悲剧和喜剧,印度的梵剧和中国的京剧,被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而京剧则是国之瑰宝,是我们华人的骄,傲

亦是世界上最璀璨的一颗明珠。

你可知道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你可知道诸葛亮身居空城,面对敌兵压境,饮酒抚琴的故事?

列宁曾经说过:我简直每天都想听奇妙而非凡的音乐,我常常自豪的,也许是幼稚的心情想,人类怎么会创造出这样的奇迹?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么什对音乐如此痴狂?音乐 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泰戈尔说:我举目漫望着各处,尽情的感受美的世界,在我视力所及的地方,充满了弥漫在天地之间的乐曲。

【二】

音乐,就是灵魂的漫步,是心事的诉说,是情愫的流淌,是生命在徜徉,它可以让寂寞绽放成一朵花,可以让时光婉约成一首诗,可以让岁月凝聚成一条河,流过山,涧流过小溪,流入

你我的麦田 ⋯ ⋯

我相信所有的人,都曾被一首歌感动过,或为其旋律,或某句歌词,或没有缘由,只是感动,有的时候,我们喜欢一首歌,并不是这首歌有多么好听,歌词写的多么好,而是歌词写的像

自己,我们开心的时候听的是音乐,伤心的时候,慢慢懂得了歌词,而真正打动你的不是歌词,而是在你的生命中,关于那首歌的故事 ⋯ ⋯

或许,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藏着一段如烟的往事,不经阳光,不经雨露,任岁月的青苔覆盖,而突然间,在某个拐角,或者某间咖啡厅,你突然听到了一首歌,或是你熟悉的旋

律,刹那间,你泪如雨下,即使你不愿意去回忆,可是瞬间便触碰了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荡起了心灵最深处的涟漪,这就是音乐的神奇,音乐的魅力!

【三】

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音乐代表人贝多芬, 49 岁时已经完全失聪,然而,他的成名曲【命运交响曲】却是震惊世界,震撼我们的心灵,在他的音乐世界里,你能感受到生命的悲怆,岁

月的波澜,和与命运的抗衡,这就是音乐赋予的力量!

贝多芬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渗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自拔的苦难。

其实,人生就是一次漫长的旅行,一场艰难的跋涉,无论遇见怎样的风景,繁华过后,终归平淡,无论遇见还是告别,相聚亦是别离,我们都应该怀着感恩的心,善待生命,待善自己 ⋯ ⋯每一首歌都是一个故事,每一段音乐都是一段过往,不知哪首歌里写满了你的故事?哪段音乐有你最美的回忆?想念一个人的时候,是否在安静的夜晚?悲伤的时候,是否单曲循环?高

兴时分,是否在音乐里手舞足?蹈

我喜欢音乐,没有任何理由,音乐是我灵魂的伴侣,是我生活的知己,它能懂我的喜,伴我的忧,伴随着淡淡的旋律,它便融入我的生命,浸透我的灵魂。

我喜欢音乐,音乐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享受,还能丰富我的生活,给我带来创作灵感,一首歌,或一句歌词,都是我写作的素材,都是我灵感的源泉,它犹如涓细流,汩汩流淌,令我思

绪翩翩,令我意象浓浓⋯ ⋯

当我忧伤的时候,我喜欢在音乐里漫步,当我快乐的的时候,我喜欢在音乐里起舞,当我迷茫困惑的时候,唯有音乐,才是我最好的陪伴 ⋯ ⋯

【四】

红尘喧嚣,世事沧桑,三千烟火,韶光迷离,我们在尘世间行走,凡尘琐事总会困扰于心,我已经习惯了,将浅浅的心事蕴藏在文字里,将淡忧的淡伤释怀在音乐,委中绕 环,律旋的婉于耳,凄美的歌词,萦绕于心, 当我累了,倦了,我只想置身于音乐的海洋,忘记凡尘,忘记喧嚣,安静的去听一歌首 ⋯ ⋯

第4篇: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网络环境下协作式教学模式及其评价的研究”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研究课题

“网络环境下协作式教学模式及其评价的研究”

二、课题的提出

网络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促使现代教育从形式到内涵发生了质的革命。信息获取的丰富性、快捷性、开放性;信息呈现方式的多样性、生动性,灵活性使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研究性学习、个性化学习、终生学习的思想变为现实。

2011年,跟随着农村中学教育现代化创建的脚步,我校积极投入创建的热潮之中。教育现代化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教育技术的现代化。随着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无论是宏观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还是微观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最终都将因之而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我深刻地感受到教育装备现代化给课堂教学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教学环境为学科教学创设真实的情境、为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协作提供了许多新的潜在可能性。基于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已被广泛使用,但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于是我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协作式教学模式及其评价的研究”这一研究课题,希望通过研究打破学生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被动局面,为学生构建开 1

放的学习环境,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三、研究目标

1、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与教育思想,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理论,通过教学改革与实验,构建基于网络环境的协作式教学模式。

2、通过利用网上资源和Internet信息,构建协作式学习模式,探索普通中学利用网络资源的途径与方法。

3、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

4、通过课题研究,更新教师的信息教育观念,进一步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四、研究内容

1、网络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

具体研究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潜能,优化教学过程,改进学习方式,并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交流合作等提供技术支持。发掘、总结并评介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优秀教学案例和经验,帮助教师在理解、迁移的基础上提高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教学设计水平,积累相关教学经验。

2、基于网络环境课堂协作式教学模式理论的探索与应用

(1)协作式教学模式的四种学习方式:竞争、合作、伙伴、角色扮演。

(2)协作式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较的优势,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中的

交互方式、师生关系及角色转换等。

(3)协作式教学模式中的评价要素,探讨一下几个方面:教学目标的评价、学习方式的评价、教师主导作用的评价、教学课件、学习资源的设计、运用的评价等。

五、研究范围

1、“网络环境”指学校计算机教室网、校园网、因特网和其它丰富的教育资源库。在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教学媒体这一要素已演变为独特的、丰富的网络环境,这对课堂教学系统的运行起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

2、协作式学习模式是一种在讲授式与个别化教学模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教学模式,是建立于合作学习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学习主题,学生通过开展竞赛、协同讨论、互动的方式达成知识建构的一种模式。

六、研究方法

本研究拟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行动研究相结合的手段,通过搜集国内外信息技术开发运用的崭新成果与发展动态,学习其先进的手段、理论及设计原理、方法等,在一定的范围内系统地、科学地解决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七、研究程序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一年,研究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12年10月-2012年12月)准备资料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制订、申报工作,制定和论证课题实验方案,论

证课题价值和可行性,确定最终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课题形成阶段(2012年12月-2013年1月)根据准备的资料确立自己的课题,认真做好课题研究的层次。

第三阶段:主要研究阶段(2013年1月-2013年11月)运用行动研究法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调整研究思路,并做好课题的中期检测工作。

第四阶段:总结汇报阶段(2013年11月-2013年12月)对本课题研究的过程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形成全面而深刻的研究性成果。

八、研究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或论文,其他有关材料。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范文

教师对于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多篇

课题实施方案

小课题实施方案

东安小学科研课题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