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因监测工作总结(共7篇)

总结 时间:2021-10-01
【www.wendang123.cn - 总结】

第1篇:死因监测工作总结

2017年死因监测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卫生局年初下达的,疾病预防控制责任目 标书,开展好我镇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及时发现死亡病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好局部地区导致死亡疾病的趋向,我旗认真开展死亡原因监测工作,按照旗疾控中心死因监测要求和统计方法,在上级相关领导的指导下,在我院死因监测人员和全院医生的共同努力下,努力开展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关心、群众重视 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在开展过程中,离不开镇级人民政府领导和村医的关心与支持,更需要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足够重视。使得我旗卫生工作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感和使命感,在死因走访调查过程中更是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在人民群众知晓死亡原因调查工作的目的和责任后,对死亡原因调查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

二、责任与目标 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2017年我院共死亡5例,2017年我院共完成死因监测 5例,网络上报例,上报率100%,监测率100%。规范填写死亡证明书5例,无漏项。

总之,通过全院职工和全体村医的努力,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院领导的关心下,我院较为圆满的完成了任务。但也存在很多不足,填写死亡证明书不规范等,我将在以的工作中抓差补缺,把下一年工作做得更好!

蒙中医医院控感科

2017年12月6日

第2篇:死因监测工作工作总结

2015年年度死因监测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卫生局年初下达的,疾病预防控制责任目标书,开展好我院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及时发现死亡病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好局部地区导致死亡疾病的趋向,我院认真开展死亡原因监测工作,按照县疾控中心死因监测要求和统计方法,在上级相关领导的指导下,在我院死因监测人员和全体乡村医生的共同努力下,努力开展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关心、群众重视

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在开展过程中,离不开乡级人民政府领导和村干部的关心与支持,更需要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足够重视。在年初卫生工作会中,我院为抓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出了相关要求和建议,使得我院卫生工作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感和使命感,在死因走访调查过程中更是得到了村医及人民群众的大力帮助,在人民群众知晓死亡原因调查工作的目的和责任后,对死亡原因调查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 二、责任与目标

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主要目的是调查好总结好局部地区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注意和及时发现局部地区突然升高的死亡原因,发现和排除传染性疾病、工业污染环境导致相关疾病,及时发现报告可能存在的高危致病因素,包括地理、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等,逐步提高居民平均寿命值。 三、具体调查方式方法

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开展方式主要为进村入户调查,配合周围群众走访调查,详细了解死者生前生活状况、疾病情况、生活居住环境、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乡村医生对以上情况进行汇总后上报卫生院防保组,卫生院防保组对乡村医生上报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后,做出具体死因的判断并填写死亡原因医学证明书,及时上报相关数据。

四、居民死亡数据及死亡原因分析 (一)死亡数据

2015年城关镇人口数为人,全年度死亡107人,其中男性死亡:65人,女性死亡:42人,儿童死亡:1人死亡率为‰。 (二)死亡原因分类

感染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4人:占死亡比例的(‰) 心血管系统疾病86人:占死亡比例的(‰) 癌症10人:占死亡比例的(‰)

损伤、中毒、和其他疾病7人:占死亡比例的(‰) (三)死亡原因分析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本辖区主要死亡原因为心血管系统疾病,因为人们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正在成为危害农村居民身体健康的一个主要疾病。 五、死因调查日前存在的问题

1、由于本区域人口居住分散,对于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开展的及时性相对困难;

2、农村居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加之农村传统根深蒂固。死亡人员,特别是老年死亡人员,死前就诊基本不到医院,给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再就是死者家属对于死者生前所患疾病描述不够准确,容易造成民死亡原因调查结果不准确。 六、建议

1、加强乡医死亡原因调查工作管理,健全居民死亡原因监测工作的保密制度,对死者及其家属的情况要保密;

2、加强乡村医生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培训,让乡村医生掌握死亡原因调查工作方式方法及技巧;

3、各乡医要按要求及时完成每月的死因调查工作,以免造成工作任务的堆积,不利于死因调查工作的开展。

城关卫生院

二○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第3篇:死因监测工作工作总结

2015年年度死因监测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卫生局年初下达的,疾病预防控制责任目标书,开展好我院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及时发现死亡病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好局部地区导致死亡疾病的趋向,我院认真开展死亡原因监测工作,按照县疾控中心死因监测要求和统计方法,在上级相关领导的指导下,在我院死因监测人员和全体乡村医生的共同努力下,努力开展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关心、群众重视

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在开展过程中,离不开乡级人民政府领导和村干部的关心与支持,更需要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足够重视。在年初卫生工作会中,我院为抓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出了相关要求和建议,使得我院卫生工作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感和使命感,在死因走访调查过程中更是得到了村医及人民群众的大力帮助,在人民群众知晓死亡原因调查工作的目的和责任后,对死亡原因调查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

二、责任与目标

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主要目的是调查好总结好局部地区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注意和及时发现局部地区突然升高的死亡原因,发现和排除传染性疾病、工业污染环境导致相关疾病,及时发现报告可能存在的高危致病因素,包括地理、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等,逐步提高居民平均寿命值。

三、具体调查方式方法

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开展方式主要为进村入户调查,配合周围群众走访调查,详细了解死者生前生活状况、疾病情况、生活居住环境、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乡村医生对以上情况进行汇总后上报卫生院防保组,卫生院防保组对乡村医生上报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后,做出具体死因的判断并填写死亡原因医学证明书,及时上报相关数据。

四、居民死亡数据及死亡原因分析

(一)死亡数据

2015年城关镇人口数为人,全年度死亡107人,其中男性死亡:65人,女性死亡:42人,儿童死亡:1人死亡率为‰。

(二)死亡原因分类

感染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4人:占死亡比例的(‰) 心血管系统疾病86人:占死亡比例的(‰) 癌症10人:占死亡比例的(‰)

损伤、中毒、和其他疾病7人:占死亡比例的(‰)

(三)死亡原因分析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本辖区主要死亡原因为心血管系统疾病,因为人们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正在成为危害农村居民身体健康的一个主要疾病。

五、死因调查日前存在的问题

1、由于本区域人口居住分散,对于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开展的及时性相对困难;

2、农村居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加之农村传统根深蒂固。死亡人员,特别是老年死亡人员,死前就诊基本不到医院,给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再就是死者家属对于死者生前所患疾病描述不够准确,容易造成民死亡原因调查结果不准确。

六、建议

1、加强乡医死亡原因调查工作管理,健全居民死亡原因监测工作的保密制度,对死者及其家属的情况要保密;

2、加强乡村医生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培训,让乡村医生掌握死亡原因调查工作方式方法及技巧;

3、各乡医要按要求及时完成每月的死因调查工作,以免造成工作任务的堆积,不利于死因调查工作的开展。

城关卫生院

二○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第4篇:死因监测工作工作总结

2014年上半年度死因监测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卫生局年初下达的,疾病预防控制责任目标书,开展好我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及时发现死亡病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好局部地区导致死亡疾病的趋向,我乡认真开展死亡原因监测工作,按照县疾控中心死因监测要求和统计方法,在上级相关领导的指导下,在我院死因监测人员和全体乡村医生的共同努力下,努力开展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关心、群众重视

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在开展过程中,离不开乡级人民政府领导和村干部的关心与支持,更需要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足够重视。在年初乡级卫生工作会中,主管卫生副乡长为抓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出了相关要求和建议,使得我乡卫生工作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感和使命感,在死因走访调查过程中更是得到了村干部及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在人民群众知晓死亡原因调查工作的目的和责任后,对死亡原因调查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

二、责任与目标

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主要目的是调查好总结好局部地区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注意和及时发现局部地区突然升高的死亡原因,发现和排除传染性疾病、工业污染环境导致相关疾病,及时发现报告可能存在的高危致病因素,包括地理、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等,逐步提高居民平均寿命值。

三、具体调查方式方法

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开展方式主要为进村入户调查,配合周围群众走访调查,详细了解死者生前生活状况、疾病情况、生活居住环境、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乡村医生对以上情况进行汇总后上报卫生院防保组,卫生院防保组对乡村医生上报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后,做出具体死因的判断并填写死亡原因医学证明书,及时上报相关数据。

四、居民死亡数据及死亡原因分析

(一)死亡数据

2014年我乡人口数为人,一至6月死亡270人,其中男性死亡:158人,女性死亡:112人,儿童死亡:2人死亡率为‰。

(二)死亡原因分类

感染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5人:占死亡比例的(‰ ) 心血管系统疾病145人:占死亡比例的(‰) 癌症37人:占死亡比例的(‰)

损伤、中毒、和其他疾病2人:占死亡比例的(‰)

(三)死亡原因分析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我乡主要死亡原因为,感染性和慢性非感染性疾病,但因为人们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正在成为危害农村居民身体健康的另一个主要疾病。

五、死因调查日前存在的问题

1、由于我乡地处山区人口居住分散,对于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开展的及时性相对困难;

2、农村居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加之农村传统根深蒂固。死亡人员,特别是老年死亡人员,死前就诊基本不到医院,给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再就是死者家属对于死者生前所患疾病描述不够准确,容易造成民死亡原因调查结果不准确。

六、建议

1、加强乡医死亡原因调查工作管理,健全居民死亡原因监测工作的保密制度,对死者及其家属的情况要保密;

2、加强乡村医生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培训,让乡村医生掌握死亡原因调查工作方式方法及技巧;

3、各乡医要按要求及时完成每月的死因调查工作,以免造成工作任务的堆积,不利于死因调查工作的开展。

草桥卫生院

二○一四年六月十二日

第5篇:死因监测

2013年死因监测工作计划

星光华社区卫生服务站

2013年死因监测工作计划

通过系统的收集人群死亡资料,得到人群死亡率和死亡原因,掌握人群死亡情况,为国家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自我省所有监测点死亡信息实行网络直报以来,根据宁夏疾控中心要求,我站全面实现了死亡信息网络直报。据本辖区实际情况做出了以下工作计划:

一、家庭死亡个案病例管理

1、据《宁夏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试行)》逐步规范死因监测工作,在2012年的工作基础上,无论是制度的建立、档案资料的管理、网络直报的程序等都更加规范。

2、建立本辖区在家死亡、医院死亡人员花名册。

3、对本辖区居民进行相关知识宣传。

4、对辖区内发生的家庭死亡个案及时进行入户调查。

5、家庭死亡个案病例网络直报及时。上报《医学死亡证明》数量与保存《医学死亡证明》数量应相符。

二、医院死亡个案病例管理

1.及时到医院、派出所、民政等部门的沟通合作收集、核对死亡信息,及时登记在册。

2、建立切实有效的质控体质,提高死亡报告质量。

3、设置死因监测站长负责,落实专人负责管理,积极配合兴庆区疾控中心检查督导,提高我站监测报告质量。

星光华社区卫生服务站

死因监测报告管理

死因监测能较好的反应居民健康状况和社会卫生水平,能较好的反映居民死亡率和死亡原因,从而为制定慢性疾病预防与控制对策、为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提供依据。据本辖区实际情况特制定了网络领导管理小组:

长:张青宏 负责人:薛丽花

员:潘丽

徐海春 尤颖

星光华社区卫生服务站

2013年1月

死因监测报告工作管理方案

死因监测能较好的反映居民的死亡率和死亡原因,并分析社会经济、文化因素及卫生服务对健康的影响,从而为制定慢性疾病预防与控制对策、为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提供依据。

一、加强组织领导

切实加强布辖区死因监测报告工作的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加强组织管理和技术指导。

二、明确职责

按照《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工作规范》、《死亡医学证明》要求,认真做好辖区死因监测报告工作。制定专人负责,制定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与报告流程,保证死因监测报告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报告质量,对发现死亡的人员及时入户随访、填卡、建档、网络直报、管理。

三、加强培训

负责组织本站的业务培训工作,确保辖区死因监测报告工作的顺利实施。

星光华社区卫生服务站

2013年1月

死因监测工作职责

1、负责收集本辖区的死亡个案信息,建立本辖区死亡台账登记册,掌握本辖区死亡人数及死因。

2、对本辖区的家庭死亡案例进行入户调查、核实,填写《医学死亡证明》。

3、每月按时将《医学死亡证明》及时上报兴庆区预防控制中心。

4、掌握本辖区内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

5、承担《医学死亡证明》填写并进行网络直报等相关职能工作。

星光华社区卫生服务站

2013年1月

死因监测工作流程

有社区卫生服务站,每月到辖区居委会、派出所、医院收集发生在家庭和医院内外及其他场所的所有死亡个案信息,获得辖区死亡信息后立即进行死亡信息的详细调查和核实,调查后进行死亡病例的登记和填写《死亡医学证明》,并网络直报,将《医学死亡证明》与每月3日前上报辖区疾控中心或银川市疾控中心。

星光华社区卫生服务站

2013年1月

第6篇:死因监测半工作总结

死因监测半年工作总结

【篇1:死因监测年终总结模板】

民航广州医院2014年度死亡报告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辖区居民死亡报告管理工作,及时指出上一年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下一年度工作开展的思路和方法,特开展了辖区医疗机构年度居民死亡报告管理工作总结。

一、基本概况:

2014年全年本院收集死亡医学证明书24份,其中网络报告死亡卡24份,无漏报,无迟报,网络报卡率100%,均是临床诊断。但死亡卡填写质量偏低,认真查找了辖区医疗机构上半年报告的死亡卡片质量偏低的原因,将上半年死因网络报告出现的错误和《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填写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讨论。对报告时限、根本死因以及纸质卡片填写做出进一步的要求。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

医院领导对项目工作十分重视,切实将项目作为提高我辖区死因调查和居民健康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成立了死亡调查率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医院分管领导任组长,医务科等有关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死亡死因网报由专职人员负责。

(二)广泛宣传发动,营造工作氛围

为了提高全医院对死亡报告项目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医院领导充分利墙报、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死因报告卡、网络直报知识宣教活动,尤其是着重宣传进行死因管理工作规范管理对提高死亡报告质量和提高出生人口健康的重要性,以取得社会、家庭的关心和支持。

总之,经过一年来的努力,在各级各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医疗机构死亡报告管理人员提高了认识,了解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今后工作的重点,为以后工作中杜绝漏报、迟报现象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民航广州医院 2014-12-31

【篇2:死因监测工作工作总结】

2012年度死因监测工作总结 局部地区导致死亡疾病的趋向,我乡认真开展死亡原因监测工作,按照县疾控中心死因监测要求和统计方法,在上级相关领导的指导下,在我院死因监测人员和全体乡村医生的共同努力下,努力开展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关心、群众重视

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在开展过程中,离不开乡级人民政府领导和村干部的关心与支持,更需要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足够重视。在年初乡级卫生工作会中,主管卫生副乡长为抓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出了相关要求和建议,使得我乡卫生工作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感和使命感,在死因走访调查过程中更是得到了村干部及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在人民群众知晓死亡原因调查工作的目的和责任后,对死亡原因调查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

二、责任与目标

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主要目的是调查好总结好局部地区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注意和及时发现局部地区突然升高的死亡原因,发现和排除传染性疾病、工业污染环境导致相关疾病,及时发现报告可能存在的高危致病因素,包括地理、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等,逐步提高居民平均寿命值。 三、具体调查方式方法

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开展方式主要为进村入户调查,配合周围群众走访调查,详细了解死者生前生活状况、疾病情况、生活居住环境、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乡村医生对以上情况进行汇总后上报卫生院防保组,卫生院防保组对乡村医生上报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后,做出具体死因的判断并填写死亡原因医学证明书,及时上报相关数据。

四、居民死亡数据及死亡原因分析

(一)死亡数据

2012年我乡人口数为人,一至十月死亡55人,其中男性死亡:34人,女性死亡:19人,儿童死亡:2人死亡率为‰。

(二)死亡原因分类

感染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4人:占死亡比例的(‰ ) 心血管系统疾病8人:占死亡比例的(‰)

癌症2人:占死亡比例的(‰)

损伤、中毒、和其他疾病31人:占死亡比例的(‰)

(三)死亡原因分析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我乡主要死亡原因为,感染性和慢性非感染性疾病,但因为人们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正在成为危害农村居民身体健康的另一个主要疾病。

五、死因调查日前存在的问题

1、由于我乡地处山区人口居住分散,对于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开展的及时性相对困难;

2、农村居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加之农村传统根深蒂固。死亡人员,特别是老年死亡人员,死前就诊基本不到医院,给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再就是死者家属对于死者生前所患疾病描述不够准确,容易造成民死亡原因调查结果不准确。

六、建议

1、加强乡医死亡原因调查工作管理,健全居民死亡原因监测工作的保密制度,对死者及其家属的情况要保密;

2、加强乡村医生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培训,让乡村医生掌握死亡原因调查工作方式方法及技巧;

3、各乡医要按要求及时完成每月的死因调查工作,以免造成工作任务的堆积,不利于死因调查工作的开展。

者太乡卫生院

二○一二年十一月十二日

【篇3:医院死因监测工作总结】

2014年上半年度死因监测工作总结为认真贯彻落实卫生局年初下达的,疾病预防控制责任目标书,开展好我乡疾病预防控

制工作,及时发现死亡病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好局部地区导致死亡疾病的趋向,我乡认真

开展死亡原因监测工作,按照县疾控中心死因监测要求和统计方法,在上级相关领导的指导

下,在我院死因监测人员和全体乡村医生的共同努力下,努力开展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具体

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关心、群众重视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在开展过程中,离不开乡级人民政府领导和村干部的关心与支持,更

需要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足够重视。在年初乡级卫生工作会中,主管卫生副乡长为抓好疾病

预防控制工作提出了相关要求和建议,使得我乡卫生工作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感和使命感, 在死因走访调查过程中更是得到了村干部及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在人民群众知晓死亡原因

调查工作的目的和责任后,对死亡原因调查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

二、责任与目标

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主要目的是调查好总结好局部地区导致死亡的主要

疾病,注意和及时发现局部地区突然升高的死亡原因,发现和排除传染性疾病、工业污染环

境导致相关疾病,及时发现报告可能存在的高危致病因素,包括地理、环境、饮食、生活习

惯、生活方式等,逐步提高居民平均寿命值。

三、具体调查方式方法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开展方式主要为进村入户调查,配合周围群众走访调查,详细了解死

者生前生活状况、疾病情况、生活居住环境、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乡村医生对以上情况进

行汇总后上报卫生院防保组,卫生院防保组对乡村医生上报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后,做出具

体死因的判断并填写死亡原因医学证明书,及时上报相关数据。

四、居民死亡数据及死亡原因分析

(一)死亡数据

2014年我乡人口数为人,一至6月死亡270人,其中男性死亡:158人,女性死

亡:112人,儿童死亡:2人死亡率为‰。

(二)死亡原因分类

感染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5人:占死亡比例的(‰ ) 心血管系统疾病145人:

占死亡比例的(‰)

癌症37人:占死亡比例的(‰) 损伤、中毒、和其他疾病2人:占死亡比例的(‰)

(三)死亡原因分析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我乡主要死亡原因为,感染性和慢性非感染性疾病,但因为人们饮食

生活习惯的改变,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正在成为危害农村居民身体健康的 另一个主要疾病。

五、死因调查日前存在的问题

1、由于我乡地处山区人口居住分散,对于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开展的及时性相对困难;

2、农村居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加之农村传统根深蒂固。死亡人员,特别是老年死亡人

员,死前就诊基本不到医院,给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再就是死者家属对于死者

生前所患疾病描述不够准确,容易造成民死亡原因调查结果不准确。

六、建议

1、加强乡医死亡原因调查工作管理,健全居民死亡原因监测工作的保密制度,对死者及

其家属的情况要保密;

2、加强乡村医生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培训,让乡村医生掌握死亡原因调查工作方式方法及 技巧;

3、各乡医要按要求及时完成每月的死因调查工作,以免造成工作任务的堆积,不利于死

因调查工作的开展。 草桥卫生院

二○一四年六月十二日篇2:死因监测工作工作总结2012年度死因监测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卫生局年初下达的,疾病预防控制责任目标书,开展好我乡疾病预防控

制工作,及时发现死亡病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好局部地区导致死亡疾病的趋向,我乡认真

开展死亡原因监测工作,按照县疾控中心死因监测要求和统计方法,在上级相关领导的指导

下,在我院死因监测人员和全体乡村医生的共同努力下,努力开展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具体

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关心、群众重视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在开展过程中,离不开乡级人民政府领导和村干部的关心与支持,更

需要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足够重视。在年初乡级卫生工作会中,主管卫生副乡长为抓好疾病

预防控制工作提出了相关要求和建议,使得我乡卫生工作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感和使命感, 在死因走访调查过程中更是得到了村干部及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在人民群众知晓死亡原因

调查工作的目的和责任后,对死亡原因调查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

二、责任与目标

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主要目的是调查好总结好局部地区导致死亡的主要

疾病,注意和及时发现局部地区突然升高的死亡原因,发现和排除传染性疾病、工业污染环

境导致相关疾病,及时发现报告可能存在的高危致病因素,包括地理、环境、饮食、生活习

惯、生活方式等,逐步提高居民平均寿命值。

三、具体调查方式方法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开展方式主要为进村入户调查,配合周围群众走访调查,详细了解死

者生前生活状况、疾病情况、生活居住环境、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乡村医生对以上情况进

行汇总后上报卫生院防保组,卫生院防保组对乡村医生上报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后,做出具

体死因的判断并填写死亡原因医学证明书,及时上报相关数据。

四、居民死亡数据及死亡原因分析

(一)死亡数据

2012年我乡人口数为人,一至十月死亡55人,其中男性死亡:34人,女性死亡:

19人,儿童死亡:2人死亡率为‰。

(二)死亡原因分类

感染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4人:占死亡比例的(‰ ) 心血管系统疾病8人:占

死亡比例的(‰)

癌症2人:占死亡比例的(‰) 损伤、中毒、和其他疾病31人:占死亡比例的(‰)

(三)死亡原因分析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我乡主要死亡原因为,感染性和慢性非感染性疾病,但因为人们饮食

生活习惯的改变,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正在成为危害农村居民身体健康的 另一个主要疾病。

五、死因调查日前存在的问题

1、由于我乡地处山区人口居住分散,对于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开展的及时性相对困难;

2、农村居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加之农村传统根深蒂固。死亡人员,特别是老年死亡人

员,死前就诊基本不到医院,给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再就是死者家属对于死者

生前所患疾病描述不够准确,容易造成民死亡原因调查结果不准确。

六、建议

1、加强乡医死亡原因调查工作管理,健全居民死亡原因监测工作的保密制度,对死者及

其家属的情况要保密;

2、加强乡村医生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培训,让乡村医生掌握死亡原因调查工作方式方法及

技巧;

3、各乡医要按要求及时完成每月的死因调查工作,以免造成工作任务的堆积,不利于死

因调查工作的开展。 者太乡卫生院

二○一二年十一月十二日篇3:接龙镇中心卫生院2011年死因监测工作总结接龙镇中心卫生院

2011年死因监测工作总结为认真做好我院死因监测工作,提高我院死亡病例 报告工作质量,根据上级要求,我院对2011年死因监测工作总结如下: 通过认真自查和区疾控中心认真经常督导,目前我院各相关科室人员已经能够规范完成此项工作。同时我院也已逐项完善死因报告的各种制

度,力保死因监测工作顺利完成。2011年死因信息监测工作,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技术水准不断提高,使监测工作基本上进

入正常工作运转。但还存在专业人员工作经验差,不能完全规范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网络

报告不及时等等问题。我们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适合我镇开展死因监测的工作新思路,不

断总结经验教训。为开展好死因信息监测工作打好基础。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2.加强对报告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工作能力;3.加强对各科临床科室死因监测、死亡疾例报告工作的检

查,加强对相关资料的审核,多与区疾控中心沟通、请示汇报;4.加强质量管理,提高 死因监测工作质量;5.按照区疾控中心的要求,认真做好补报和自查工作。 接龙镇中心卫生院

2011年10月20日篇4:死因监测工作管理制度、计划、总结等(模版) 死因监测工作管理制度 例会制度

1、本院各科室临床医生,每两个月召开一次死因监测工作会议,主要内容为讨论死亡信

息的收集、报告及《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等,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及时解决。

2、各科室临床医生每季度组织召开死亡报告讨论会,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使《死

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得到不断的完善。

3、镇卫生院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公共卫生科相关人员要参加死因监测工作会议,了解

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技术上的指导和协调。 死因登记报告管理制度 1、院成立死因监测管理领导小组,专人负责辖区死亡信息的收集、整理、核查、登记及

网络报告等工作。

2、明确死因登记报告工作流程,防保医生将收集到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在30天内向

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出。

3、对收集的死亡信息进行台帐登记,建立死亡登记册。

4、每月10日前将上月填报的《死亡医学证明书》第二联上交到县疾控中心.

5、负责死亡报告工作的医生,一定要是已取得职业医师资格的医生。 死亡信息核实制度

1、建立死亡信息核实制度,对死因信息不清楚,死因不明的死亡病例要认真核实调查,

提高死因推断准确性。

2、安排专门人员及时收集院内死亡的信息,对有疑问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及时向诊治

(填写)医生进行核实。 档案管理制度 1、安排专人妥善保存死因登记信息原始资料(包括原始记录、死亡登记册、各种报表和

个案数据),填报的《死亡医学证明书》按档案管理要求长期保存。 2、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对死亡统计、信息分析的资料统一管理,不得擅

自公布。

3、对于其他需要使用死亡信息的,应由申请人按有关行政审批程序进行审批,申请书应

明确信息的用途、范围、时段和类别。 培训工作制度

1、公共卫生科每半年组织对临床医生进行培训一次,培训 内容应侧重于《死亡医学证明证书》的正确填写及根本死因的确定。

2、每年派出死因监测管理工作人员以及死因编码人员参加上级培训班。 死亡信息补充报告制度

1、死因监测管理工作人员定期与院内各科室核对死亡资料,发现漏报及时补报。

2、各科室负责人要定期了解本科室死亡病例情况,发现漏报及时补报。 定期考核评比通报制度

1、将该项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每年至少两次组织对全院各科室死因登记信息报

告工作督导检查,并进行考核评分。

2、实行奖惩制度,对有漏报、迟报的科室进行通报批评,对开展工作好的科室进行奖励。院关于成立死因报告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根据《湖北省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 (鄂卫办发〔2010〕

62号)和《蕲春县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死因报告)实施方案》(蕲卫文〔2010〕7号)的文

件精神,为加强我镇死因监测工作的开展,了解死亡病例的死因构成,死因顺位、死因的变

化趋势及规律等,为传染病、新发传染病监测和预警提供基线数据,根据我院实际,成立 院

死因报告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死因报告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院公共卫生科,主要负责死因报告工作 的计划制定,信息收集整理,组织培训学习、上报报表,日常督查,年度总结等工作。 年 月 日镇2012年度死因报告工作计划 为加强我镇死因监测工作,了解死亡病例的死因构成,死因顺位、死因的变化趋势及规

律等,为传染病、新发传染病监测和预警提供基线数据,结合我镇实际,制定2012年度死因

监测工作计划。

一、目的

通过收集、利用居民死亡的相关基本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居民与慢性病相关的死

亡水平、死亡原因的变化趋势及规律。及时发现诊断不明的、可能死于传染病的病例,及早

采取措施控制疫情,为传染病、新发传染病监测和预警提供基线数据。

二、监测对象

卫生院门(急)诊及入住院的死亡病例。

三、主要指标

1.《死亡医学证明书》、《5岁以下儿童死亡登记副卡》、《孕产妇死亡登记副卡》填写的

准确率大于95%。《死亡医学证明书》、《5岁以下儿童死亡登记副卡》、《孕产妇死亡登记副卡》

的填写无缺、漏项(身份证号码除外)、逻辑错误,字迹清楚,不明原因死亡病例有调查记录。

2.《死亡医学证明书》的根本死亡原因确定及icd-10编码正确率大于98%。由专职技术

人员依据《死亡医学证明书》确定根本篇5:死因监测自查总结上街区人民医院死因监测自查总结 为认真做好我院死因监测工作,提高我院死亡病例报告工作质量,根据《上街区疾控中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区居民死亡病例登记报告工作的

通知》要求,我院对死因监测工作进行自查,发现以下问题:1.未及时上报,2011年7月份

我院对防保科工作人员进行岗位调动,新上岗人员各项工作未正确及时掌握到位,导致死因

监测工作未保质保量完成;2.上报内容质量待提高,在自查中发现,根本死因和直接导致死 亡的原因在上报中有不准确现象,经区疾控中心死因管理老师的指导,才完成工作;3.各项

制度欠完善。

通过认真自查和区疾控中心认真经常督导,目前我院防保科人员已经能够规范完成此项

工作。经自查督导后,我院立即进行死因报卡、网报工作,并已逐项完善死因报告的各种制

度。

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2.安排专职人员从事死因临测工作;

3.加强对各科临床科室死因监测、死亡疾例报告工作的检查,加强对相关资料的审核,多与

区疾控中心沟通、请示汇报;4.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死因监测工作质量;5.按照区疾控中心

的要求,认真做好补报和自查工作。

第7篇:死因监测培训工作总结

死因监测培训工作总结

居民病伤死亡原因监测、填报、统计工作是一门研究居民死亡原因及其规律的科学。死亡比疾病具有更明确、更直接的含义。为了反应一个地区的居民健康状况和卫生状况。同时死因监测资料也间接反映了社会、经济、文化对居民健康的影响,连续完善的死因监测资料能够预测评估疾病死亡的态势。为疾病防治决策,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为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服务。我院利用防疫例会的机会对我乡全体乡村医生和医务人员进行了这次死因监测知识培训,现总结如下:

一、目的

通过收集、利用居民死亡的相关基本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居民与慢病相关的死亡水平、死亡原因的变化趋势及规律。及时发现诊断不明的、可能死于传染病的病例,及早采取措施控制疫情,为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监测和预警提供基线数据。

二、监测对象

县级及县以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急)诊及住院的死亡病例;

三、主要指标

1.《死亡医学证明书》、《5岁以下儿童死亡登记副卡》、《孕产妇死亡登记副卡》填写的准确率大于95%。《死亡医学证明书》、《5岁以下儿童死亡登记副卡》、《孕产妇死亡登记副卡》的填写无缺、漏项(身份证号码除外)、逻辑错误,字迹清楚,不明原因死亡病例有调查记录。

2.《死亡医学证明书》的根本死亡原因确定及ICD-10编码正确率大于98%。由专职技术人员依据《死亡医学证明书》确定根本死亡原因并进行ICD-10编码。

3.死亡病例漏报情况

县级及县以上医疗机构门(急)诊及住院的死亡病例常规登记中没有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5岁以下儿童死亡登记副卡》、《孕产妇死亡登记副卡》并进行网络直报的比例应小于5%。

4.报告及时率(100%)

医疗机构在开具死亡证明书后7天内完成死因编码及网络直报;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于7天内完成死因编码,并将填写完整的《死亡医学证明书》、《5岁以下儿童死亡登记副卡》、《孕产妇死亡登记副卡》送交辖区内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机构收到当日应完成录入、上报。

四、积极组织

这次培训我院由院领导负责,防疫科医师主讲,充分准备资料,认真备课,印制试卷,安排考试。

五、认真讲解

本次活动我们采取由主讲人讲解学员积极提问,对学员一次没有理解的问题进行再次讲解,甚至多次讲解,直到学员对所讲内容全部掌握,我们的讲解真正做到了耐心细致,学员的积极性高涨,认真听讲,积极提问,课堂气氛空前活跃。

六、严格考试纪律

培训结束我们为学员发放试卷,对本次培训进行了考核,考场秩序井然有序,学员认真答题,无交头接耳。

七、试后严格评分

试后我们组织人员当场阅卷评分,对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

通过本次培训活动我们的全部参与培训人员对次活动的内容真正的做到了掌握,同时使人们对死因监测工作的重要性有了一个新的更加全面的认识,能够更好地在基层为人民的健康而服务。

医院死因监测工作总结(共8篇)

死因监测工作计划(共8篇)

死因工作总结

监测监督科、监测中心工作总结

监测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