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引领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共7篇)

总结 时间:2021-08-19
【www.wendang123.cn - 总结】

第1篇:以党建引领企业发展

以党建引领企业发展

本溪钢铁集团机电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党委围绕企业中心任务和发展目标,从企业内部需求出发,求实重效,开辟了企业党建工作新局面。尽管钢铁企业目前面临生存困境,机电安装公司仍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经济效益排在同行业前列,职工队伍士气高涨。

抓好队伍,夯实基础。一是抓好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公司党委针对党务工作者在思想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及时破除“三种观念”。首先在党支部书记认识上破除“党支部书记是安置岗”的观念。在党支部书记配备上,公司党委坚持把懂生产、能力强、威信高并有一定党务工作经验的年轻同志安排到党支部书记岗位,定期组织学习培训,引导党支部书记正确树立当好班长和党员群众领路人的观念。其次在中层管理人员中破除“企业党建工作可有可无”的观念。组织中层管理人员赴外学习先进工作经验,提出课题,开展工作研讨,进一步明确企业党组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树立做党务工作的自豪感。第三是在党务工作者中破除“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好做、不愿做”的观念。组织经验交流活动,激励党务工作者学习先进经验、工作方法、管理知识,确立工作互补、多重角色的观念。二是加强企业党员队伍建设。有针对性地培养入党积极分子,通过各种途径积极稳妥地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把党员管理纳入党支部目标化管理之中,制定党支部《议事规则》《工作条例》等,规范工作流程,掌握党员信息,实现全方位组织覆盖。搭建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把优秀党员推荐到基层管理层,将一批中坚力量培养成业务骨干、科技带头人等,让他们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唱主角。

对标管理,增强活力。公司党委在开展企业党组织活动中,以保持党员先进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行“对标管理”,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有效提升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增强企业党建的活力。一是在“建”字上用心,规范活动阵地功能。公司党委下发了《创建标准化党支部工作实施细则》,明确要提升党建创新含量,规范党建活动内容,确保标准化党支部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稳妥推进。着重突出服务功能,将党建工作尽可能量化,与生产经营目标融会贯通,同时考核与奖励。二是在“融”字上聚心,营造企业文化氛围。把职工文化建设作为推动标准化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手段。狠抓基层文化的培育和建设,着力提升标准化党支部建设的成效。整合企业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品牌,构筑起以“标准化班组”“精品工程”为主题的文化体系。三是在“带”字上凝心,体现示范引领作用。在党支部实施“示范工程”。通过建设标准化党支部,树立基层党支部样板,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以创促建,以点促面,使基层党组织建有标准,学有样板。在党员中实施“安全文明标准化工程”。开展以服务大局、服务企业、服务职工为主要内容的党员主题实践活动,抓重点,创特色,求实效。实施“素质工程”,提升职工技能素质。通过寻找身边模范,开展评“星级”职工、技术带头人、管理标兵、模范党员等活动,搭建起成长成才平台,促进大批优秀职工脱颖而出,起到示范辐射作用。

健全机制,提高保障。公司党委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保障新机制,切实增强党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根据工作需求不断完善四项机制。一是建立健全领导工作机制。形成党委负总责,党支部书记带头抓、具体抓的工作责任制。明确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使党建工作服务好企业中心工作。二是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完善“双评”制度,形成科学的党员管理模式,拓展监督渠道,把党内和党外监督、专门机关和群众监督、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监督结合起来,加大监督力度,提高监督效能。将安全生产纳入党员承诺和党员目标管理中,广泛开展“党员安全责任区”“党员身边无事故”等主题活动,不断提升降本增效管理水平。三是建立健全党员服务群众机制。完善党员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制度,创新“党组织服务示范点”和“党员服务示范岗”,通过“结对共建”“党员互助”“送温暖”等活动,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四是建立健全党员学习教育激励机制。树立党员学习教育的新理念,把学习目标和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全体党员干部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和人才的快速成长。引入富于时代精神的教育内容,播放形象直观的影视片,充分利用远程教育、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手段,增强党员学习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作者单位:本溪钢铁集团机电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第2篇:以信息化引领教育教学改革心得

以信息化引领教育教学改革心得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共同趋势。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教育信息化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科技创新的内在要求。抓住世界信息技术革命的重大机遇,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首先,要树立现代化教育观念。教师应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即对学生的多种学习活动进行指导、计划、组织、协调,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及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

其次,要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这就需要教师熟练掌握相关的电脑知识和有关的操作技能,了解和学习必需的软件,培养自己设计和制作课件的能力,做到能进行单机教学和网络教学。

第3篇:以党建为引领 凝聚发展合力——学校党建工作总结

以党建为引领 凝聚发展合力——学校党

建工作总结

以党建为引领 凝聚发展合力

——学校党建工作总结

*******工作在上级组织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紧紧围绕学校的的中心工作和上级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扎实开展各项工作。现将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个人党性修养,加强个人对党建工作的责任感。

我深刻认识到支部书记是基层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做到思想和行动上的过硬。为抓好基层的党建的工作,认真领会和学习上级党组委下发各种文件精神;通过红星云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议思相》、《党支部五化建设手册》,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等相关文件精神。积极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立足学校实际,切实加强与群众的联系,发现教师中的心理问题及时谈话。我校党建工作措施得力,成效显著,我充分认识到只有加强自身的政治建设,提高个人思想觉悟,才能带领团队为教育事业做贡献。

二、积极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凝聚学校发展合力 1.党支积极响应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号召,扎实推进“五化”建设,根据新修改的党章,将党员权利和义务的内容进行了更换,将党的“两新”组织建设挂上了墙;支部进行了

换届选举,成立了中小学两个党小组、根据学校党员人数成立了支委,由*****同志担任。利用网络平台和红星云,将网上支部和支委工作同时开展。推行了党组织与行政领导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制定和完善了相关党建制度,如《党支部建设制度》、《领导班子集中学习制度》、《党员目标责任制度》等;及时主动联系上级党组织,对党员的转进和转出及进进行处理,认真填报学校党员信息。加强宣传力度,联合办公室做好学校微信宣传报道工作、把关校宣传栏内容的更新。 2.加强对党员教师的思想政治建设。一年来,定期召开党支部会议,落实“三会一课”,开展“双述双评”,组织开展学习了《党员目标管理制度》、《党员干部谈心谈话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活动。定期召开党支部民主生活会和党员组织生活会,对党员红星云学习加强坚督和测评,强化党员教师的学习意识。通过学习,加强了党员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了党员教师的认识水平和思想觉悟,在各方面工作中都能起到先模作用。学校重大活动,日常管理,党员干部都能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带动了全校工作的开展。大力表彰先进教师,评选优秀党员,推荐选拔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引导青年教师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三、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握履行方向正确之责。 1.主抓党员教师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为明确基层党建的重要性,让全体教师明确只有抓好党建,才能确保障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在教育阵地落实。我主抓两支队伍的思想建设,一是党员教师队伍,二是非党员队伍。组织全体党员同志学习和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从意识形态上让全体党员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党员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全体教师中开展《重温师德标准》等讲座活动。出台了《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制度》和十条红线,并将考核结果与教师的月工资年绩效相结合,与教师的晋升和评优挂钩,凡违反师德标准或家教家养的采取一票否决制,保持党员和教师的康洁自律。 2.主抓团队建设,有针对性地在师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将社会主议核心价值观落实在每一个团队活动中:组织策划了“红心向党 青春飞扬”, “大爱无痕 薪火相传庆教师节”、“斗志青春 向阳而生”等20多个活动和讲座,严把每周升旗仪式上的发言关,结合重大节日、三园建设等方面作宣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义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四个自信”。

四、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方向

1.学校党支部五化建设在全不断推进,但还需要进行创新。

2.党员在教书育人,改革创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不够,下一步打算与学校教务处共同研究创新党员素质提升活动载体和机制,结合党员设岗定责,每年组织一次党员教师教学岗位练兵或教学业务竞赛活动,同时把结果与年终党员目标考核结合起来,快速提升党员队伍的业务素质。

3.今年只吸收了入党积极分子,没有发展党员,争取在2019年发展1-3名新党员的计划。

一年来,我校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工作中还存在问题,与上级要求和师生期望还有差距。我们将在新一年的工作拿出整改措施和方案,全面落实党支部的“五化”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重要作用,履行好把握正确方向之责。

第4篇: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基层党建工作

中组部负责人就《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答记者问——

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基层党建工作

本报记者 盛若蔚

《 人民日报 》( 2014年05月30日

11 版)

近日,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日前,中央组织部负责人接受本报采访,就《意见》印发和贯彻落实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为什么要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

答: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这是对基层党组织功能定位的深化,是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思路创新和方式方法转型的必由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来理解。第一,这是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的必然要求。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很重要的是抓好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而这方面问题还不少,比如,一些新兴行业领域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不到位,部分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先锋队意识淡化、组织纪律性不强等。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通过强化服务解决基层组织突出问题,这是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的具体体现和有力举措,必将极大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第二,这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包含党的执政能力现代化,其中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在基层,比如乡村治理、社区治理,还有社会治理等。同时,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也需要不断推动基层党建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寓领导和管理于服务之中,有利于改进工作方式、活动方式,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提高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第三,这是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基础工程。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我们党的建设目标。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要围绕这一目标来推进建设。但由于基层党组织处在一线,广泛分布在党员和群众中间,各方面的服务任务更直接、更具体、更聚焦、更紧要,更应体现“服务型”的要求。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把服务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把学习、服务、创新有机统一于基层党组织建设全过程,为实现党的建设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第四,这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客观需要。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的执政基础在基层,基层党组织处在经受考验、化解危险的最前沿。迫切要求加强与群众的直接联系,创新服务群众的组织形式,深化与群众的“鱼水”感情。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以服务为纽带贴近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赢得群众,能够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使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具有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

问:怎样把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属性与强化服务功能的关系?

答:我们党是执政党,基层党组织不是一般的社会组织,而是政治组织。我们所做的任何工作、采取的一切措施,都是为了党长期执政、更好执政,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也必然围绕这个根本目的来开展。基于此,《意见》提出,推动基层党组织在强化服务中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使党的执政基础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就是要牢牢把握基本定位、基本属性,着眼于履行党的政治责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执政使命,来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一是明确政治任务。就是贴近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赢得群众,使党的执政基础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二是担负政治责任。就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三是彰显政治特征。就是要有严肃的组织生活、严明的组织纪律、严密的组织体系。四要强化政治功能。就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政治核心等作用,把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可见,搞好服务是手段,发挥作用才是目的。要通过强化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更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服务功能强了,战斗力自然就强了,二者有机统一于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具体实践中。

问:怎样把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内涵?

答:《意见》提出,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要坚持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这“五个服务”是以党章和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依据,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立足各领域党组织的职责,对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内涵的总体概括,也是基层党组织做好服务工作的根本要求。可从以下3个方面来把握。第一,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核心是服务。就是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是服务,着力点是服务,落脚点也是服务。要把基层党组织建成“服务型”,必须推动其工作向服务紧扣,功能定位要明确服务,工作理念要凸显服务,工作重心要转向服务,重点任务要聚焦服务,检验标准要突出服务。各领域党组织要紧扣“五个服务”开展工作。第二,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根本是服务群众。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按照党的十八大的要求,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是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主要任务。“五个服务”侧重点各有不同,但最终指向和目的都是服务群众,都是为了让群众实现自己的梦想,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把握“服务型”的内在要求,首先要把服务群众放在首位;落实“服务型”的具体任务,关键要把服务群众落到实处;衡量一个基层党组织是否是“服务型”,根本要看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的效果如何,群众满意不满意。第三,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要注意正确处理“五个服务”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首先,服务改革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发展,服务发展在现阶段很重要的就是服务改革。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长期的历史任务;而改革是发展的手段,也是发展的阶段性任务。其次,服务民生说到底是服务群众,服务群众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改善民生。二者有相同之处,但也不尽相同。服务民生侧重生产生活层面和社会管理;服务群众,侧重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尊重群众主体地位,体现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引导群众,这也是对转变工作方式、改进工作作风的要求。再是,服务党员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群众需要通过服务党员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党员是服务的主体,也是服务的客体。作为党组织要关心党员,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但也要从严教育和管理,为他们更好服务群众、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问:怎样理解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基层党建工作?

答:《意见》提出,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基层党建工作,使服务成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鲜明主题。这主要是考虑,各领域党组织职责任务不一样,情况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服务,这是贯穿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根红线,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题。以“服务型”为统领,可以使整个基层党建目标更加聚焦,有利于各领域统筹推进。具体来讲,一是要以服务统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各项内容,就是党组织班子、党员队伍、活动方式、基础阵地、制度机制等方面的建设,都要朝着“服务”转型,为增强服务功能、建强服务队伍、创新服务载体、健全服务机制、完善服务保障,打牢工作基础。二是要以服务统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各个领域,就是农村、社区、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各领域的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坚持“一盘棋”谋划,聚焦服务、突出服务,按照“服务型”的目标要求,既各自突破,又整体推进,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问: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应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答:《意见》提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要达到“六有”目标,即有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本领过硬的骨干队伍、功能实用的服务场所、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群众满意的服务业绩。“六有”目标的内容是相互联系的,其核心是领导班子,骨干是党员干部,基础是服务阵地,抓手是服务载体,保障是制度机制,标准是群众满意。这个目标的提出,使得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轮廓更加清晰、方向更加明确、内容更加具体,具有把关定向的作用。这个目标涵盖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要素,既有班子也有队伍,既有自身建设也有群众评价,既有内部运行也有外部保障,是一个完整统一的体系。需要说明的是,过去基层党组织相关领域,也提出过类似目标,比如农村“五好”乡镇党委、村党组织,国有企业“四好”领导班子、“四强”党组织、“四优”共产党员等。应当看到,“六有”与过去提出的这些目标要求并不矛盾,是一脉相承的,是在继承以往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目标要求基础上,着眼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新概括新发展。

问: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答:《意见》提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主要有5项任务,即强化服务功能、健全组织体系、建设骨干队伍、创新服务载体、构建服务格局。首先,强化服务功能,结合农村、国有企业、街道社区、机关、事业单位、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等各领域基层党组织职能定位,提出了具体任务要求,指出了清晰的工作路径。第二,健全组织体系,主要是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方式、组织结构的变化,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强调在抓好传统领域党组织建设的同时,抓好新兴领域党组织覆盖,既要按照地域、单位建立党组织,又要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在农民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全面建立党组织,采取单独组建、区域联建、行业统建等方式在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探索建立网络党组织,组建区域性党组织,做到有群众的地方就有党组织提供服务。第三,建设骨干队伍,强调抓好“三支队伍”,选拔党性强、能力强、改革意识强、服务意识强的党员担任党组织书记,加强教育培训和监督管理;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引导他们专心致志做好本职工作、履行服务职责;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和管理,注重把党员培养成服务骨干。第四,创新服务载体,提出要围绕群众多样化需求,坚持立足实际、尽力而为,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开展服务。比如,依托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开展服务;推广机关干部下基层、结对帮扶、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一站式服务、窗口单位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等做法,深入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承诺践诺等活动;运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服务等。第五,构建服务格局,强调基层党组织要带动群众组织、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开展服务,协调面向基层的公共服务、市场服务和社会服务,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服务格局。应该看到,5项任务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不可偏废,同时也是就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主要任务而言的,具体到各领域各行业系统,还有不同的任务和要求。

问:如何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工作?

答:开展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通过创建推动工作,是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意见》针对当前实际,提出了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5个方面的方法措施。各地各行业系统要以创建活动为抓手和载体,坚持统筹协调,积极探索实践,运用和落实好这些方法措施,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不断把工作引向深入。一是精心谋划设计。这方面,一定不能大而化之、笼而统之,防止工作从概念到概念、从文件到文件。要认真研究谋划本地区本行业系统的基本思路、总体布局和推进步骤,制定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提出切合实际的具体目标和务实管用的工作措施。二是要突破重点难点。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内容很多,要进一步强化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善于通过解决一些主要问题、突出问题来推动工作。从现阶段来看,各地区各行业系统要重点解决组织设置不合理、隶属关系不顺畅、领导班子不健全、工作制度不完善、经费场所保障不落实,以及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宗旨意识不牢、工作作风不好、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三是坚持上下联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各级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综合协调,以上带下,多方面配合,多措施并举,帮助基层党组织解决困难和问题。四是强化典型带动。运用典型示范、标杆引路,是抓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有效办法。要善于发现和培育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在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各地区各领域都要挖掘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群众公认的先进典型,树标杆、作样板。要尊重基层首创精神,用基层经验推动基层工作。五是跟踪督查考核。加大督促检查和跟踪落实力度,建立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考核制度,制定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把考核结果作为对党组织工作业绩评价的重要内容。

问:如何建立完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保障机制?

答: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离不开强有力的外部支持,特别是人财物方面的保障。《意见》涉及到的主要是3个方面。一是落实报酬待遇等激励政策和制度规定。《意见》提出,按照有关规定全面落实基层党组织书记、专职党务工作者报酬待遇和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待遇。按照这些要求,一方面要很好地落实已有政策规定,比如,村党组织书记报酬不低于当地农村劳动力平均收入水平;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报酬不低于上年度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书记薪酬待遇保障制度,有条件的地方上级党组织要给予适当工作津贴等。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新的激励政策和保障制度,比如,可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建立报酬待遇联动增长机制,探索实行艰苦边远地区乡镇干部津贴补贴制度等。同时,还要认真执行从基层培养选拔干部政策规定,注重选拔优秀乡镇党委书记进入县级党政领导班子或到上级机关任职,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公务员、选任乡镇领导干部的力度,使他们工作有待遇、干好有发展、退后有保障。二是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制度。把村、社区党组织工作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把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经费纳入企业预算;多渠道解决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工作经费问题,等等。在支持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服务设施建设和便民利民举措方面,重点是建立落实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制度。三是完善服务资源统筹机制。这也是加强服务的重要保障。主要是“三个统筹”,即加强行业统筹,各系统各部门给基层安排任务,要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原则,提供相应的资金和资源,并以基层组织为主渠道落实到位;加强城乡统筹,推行部门包村、企业联村、村居共建,实现城乡基层党组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加强区域统筹,引导区域内不同类型党组织共创共建,实行强村带弱村、中心村辐射周边村,组织基层干部跨区域挂职培训锻炼。同时,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基层党建工作的倾斜和支持力度。

第5篇:以儿歌引领小班绘画教学

以儿歌为线索指导小班幼儿绘画

无锡新光幼儿园

俞秀

[摘 要]

小班幼儿正在涂鸦期或从涂鸦期向形象期过渡的阶段,想象较为丰富,注意力容易转移,对美术活动有很强的情绪色彩,停留在“好玩”和“好奇”上。针对小班幼儿作画时爱念念有词、爱想象一种情景的特点,根据综合艺术教育的启示,采用儿歌、绘画相结合的方法教学,帮助幼儿更好地感受美、发现美、欣赏美,进而创造性地表现美。有助于培养作画常规、调动绘画兴趣、掌握绘画要领等,以实现语言与绘画的情意互通。

[关键词] 儿歌 小班 绘画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美术学习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情感和认知特色相适应。”。小班幼儿的思维是直观、具体形象的,对小班幼儿进行美术教育,可以挑选和设计一些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短小儿歌来作为教学的辅助方式。这样既能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加深他们学习的乐趣和积极性,又能寻求到适合孩子发展的教育时机。小班的孩子已能初步描绘某种物体的形状,并在绘画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当他们拿着笔乱涂乱画时,心中充满了惊讶、喜悦。伴随着这种愉快的体验,他们对画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兴趣容易转移,容易波动。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不采用强制的办法去要求幼儿画什么,而是儿歌的方式,诱导幼儿,引起他们的绘画的兴趣,使幼儿自然地接受美术教育。特别是对小班的幼儿,刚刚接触绘画,需要采取恰当方法加以引导,使幼儿感觉到绘画是一种很有趣的活动。

一、培养作画常规

小班幼儿由于刚入园,以往在家较自由、散漫,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常规习惯的意识较弱,而建立良好的常规是开展各种活动的必要条件。如以往幼儿拿到作画工具后,总是急于把工具打开,结果总会出现一些令人头疼的事:蜡笔撒了一地了,盒子弄破了,蜡笔的包装纸被撕掉了等等,令教师手忙脚乱。因此建立良好的作画常规显得尤为迫切 。

为此在教学中我没有急于把工具分发给幼儿,而是运用拟人化的语言形象的教会幼儿如何正确取放工具。如以儿歌的形式告诉幼儿:小蜡笔睡盒子,我来和你做游戏,先把小床抽出,一个宝宝来了,一个宝宝来了。画好后,再教育幼儿要检查宝宝有没有睡好,再把他们的小床推进盒子里。小班的幼儿年龄较小,在家家长称自己为宝宝,这里运用蜡笔宝宝这形象拟人化的语言,使幼儿很快地学会了正确取放蜡笔,对今后的美术活动形成了良好的开端。

在以往的小班绘画活动中,我们不太重视幼儿握蜡笔的姿势,其实,正确的握笔姿势对于幼儿正确作画有着很大的影响。我发现幼儿握蜡笔的姿势五花八门,有的像握勺子一样;有的将蜡笔一把抓----怎样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呢?我发现拟人化的方式很适合小班的幼儿。于是,我就先引导幼儿观察蜡笔长的是什么样子的,然后以小蜡笔的口吻边示范边介绍握蜡笔的方法。“我有一个尖脑袋,小嘴巴,还有长长的身体,小朋友抱我的时候要将我的身体躺平,藏在手心里,让我的小脑袋出来,让我的小嘴巴和纸娃娃亲一亲。”这一拟人化的示范和讲解法不仅引发了孩子极大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帮助幼儿学会正确对待握蜡笔的姿势。

二、调动绘画兴趣。

小班的幼儿对涂鸦产生了兴趣,他们喜欢拿着各种工具,如粉笔、铅笔、蜡笔、树枝等在地上、纸上、墙上又涂又画。当他们看到自己涂画出的线条时,便感到非常的高兴和满足。 但是,在接触到新的绘画内容,与幼儿原有的绘画技能相抵触时,有一些幼儿对绘画失去了兴趣,一到绘画课,便呆呆的坐着,怎么也不肯动手,虽然老师一再鼓励,但幼儿仍然以“我不画”回应。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唤起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呢?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重视儿童的发展,他强调解放儿童,教育工作者“应化为儿童”,加入儿童的生活中去。幼儿的基本活动方式是游戏,尤其是小班的幼儿,这与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有密切关系。由于年龄小,自我意识发展水平低,幼儿会认为生活中的布娃娃、玩具小汽车甚至一切事物都跟他们一样是有生命和感情的,即“物我同一”性,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谓的“儿童泛灵论”。所以,教师应顺乎涂鸦期幼儿这一明显的心理特征,采用儿歌的方式进行教学。

在引导幼儿画“熊猫吹泡泡”之前,我组织幼儿先玩一个“吹泡泡”游戏,幼儿在吹泡泡的过程中,教师用语言儿歌提示如:“呼呼呼,吹出许多大泡泡,泡泡变小了,泡泡飞高了,泡泡飞低了,泡泡爆炸了;呼呼呼,吹出许多五彩泡,泡泡飘呀飘,飘到×××”等等。幼儿对游戏充满了兴趣,在此基础上,我组织幼儿参加绘画活动,幼儿饶有兴趣的在纸上画满了大大小小的、高高低低的彩色泡泡,边画边嘴里还念着游戏的儿歌,在想象和涂鸦的过程中,他们的情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他们的情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在美术活动《彩色的蝴蝶》中,我在教学过程中在导入的时候,提出了悬念。用儿歌的形式自编了谜面,“身穿花衣爱打扮,一对翅膀光闪闪,不会唱歌爱跳舞,花丛里面舞得欢,请你猜猜是什么?”话音刚落,一双双小手跃跃欲试。不仅引出了教学的主题,提高了幼儿参与的兴趣,也进一步地让小班幼儿认识蝴蝶的外形特征,为幼儿做画形成一定的形象思维。又如《手印画》活动中,因为小班的孩子对直接用手做画不了解的,所以在导入的时候,也采用了儿歌的形式介绍手的作用,“十个兄弟是一家,学习、生活不离它。我帮你来你帮它,小手小手用处大,手印还可以来做画。”用手可以作画?怎么作画?幼儿会带着这个新鲜的疑问有兴趣地接受教学。绘画是幼儿的一种心理需求,是生命之初自然放发出来的一种想法,教师更应顺应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画画,使他们对自己所创造的绘画语言更加感兴趣,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感官去接受色彩的刺激,对色彩产生一种情绪表达的需要和欲望。

三、掌握绘画要领

小班幼儿在绘画过程中,不会边观察边画画,也不会按照教师示范的步骤进行,往往急于求成,画出的作品比较粗糙、散乱。有的孩子则表现得无从下手,有畏难情绪。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尽可能地运用形象性的语言概括出事物的主要特征,帮助幼儿掌握绘画要领,使其大胆地作画,比如画“焰火”,先画一个点,上面画画、下面画画、左面画画、右面画画,红色画画、黄色画画、绿色画画。孩子们边念边画,很快地在不知不觉中,一簇美丽的焰火就画好了。如教画“糖葫芦”时,幼儿对“圆形画在竖线上”既不理解,也不感兴趣。作画时,很多幼儿出现这样那样的情况,几经讲解,效果不佳。为此,我们编了一个有趣的顺口溜“先画小棍子,再画红果子,红果串在棍子上,好像几个胖娃娃。”生动形象的边念边画教学法,使幼儿兴趣倍增,较快地掌握了绘画的顺序和方法。形象性的语言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愉快,使孩子们在无拘无束的情况下绘画,效果更好。

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我们把游戏引入绘画教学中,让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去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让幼儿边玩边画,边画边玩,造成一种无拘无束的教学气氛。如:在学画“小猫绕毛线团”时,教师就扮演猫妈妈,出示许多的毛线,边绕毛线边说:“绕线团、绕线团,一圈一圈往外绕,越绕越大,越绕越大,毛线团绕好了,圆圆的毛茸茸的,掉到地上,蹦蹦跳跳。”五彩的线团一下子吸引了幼儿,“猫妈妈”在绕线时,小朋友跟着线团叫,很兴奋,随即,我又说:“小猫们,用你们手中的彩笔,在纸上跟着妈妈一起缠线团吧!看谁缠得大,又漂亮。”第一次作画,孩子们就显得比较大胆,画面色彩鲜艳,画完后我还让小朋友互相说说谁的线团绕得最好,这样就更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满足了幼儿生理、心理的需要。

为了使绘画课上得生动活泼,还可经常设计以儿歌为兴趣点作为课题导入。如:在画“盖房子”时,可从儿歌导题:”红花房,绿花房,尖尖的房顶大花墙,蜘蛛来了编个网,画个棋盘当门窗。”诱发幼儿扩散性思维,拓展想象空间和自我表现的创造能力,绘画和儿歌相互渗透就会不同程度地提高幼儿绘画兴趣,其效果也是相辅相成的。

把儿歌融入到幼儿美术教育中具有广阔的天地,对于还不善于运用语言和文字的幼儿来说,通过绘画与儿歌相结合的方式,幼儿将自己脑海中的意象、心绪和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表达出来,创造一个属于幼儿自己的世界。幼儿将绘画活动当作是一种游戏,幼儿画画的过程就是游戏的过程,幼儿对绘画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游戏中得到绘画的实践,绘画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而引发幼儿内在情感的自然流露,让幼儿在朗朗上口的儿歌中得到发展,引导幼儿充分感受美和表现美,从中体验快乐。

参考文献:

1.吕燕.新入园幼儿美术活动的组织与指导.[J].早期教育美术版.

第6篇: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基层党建

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基层党建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是引领我国发展实践的“指挥棒”,同时,也是对党的建设的新要求。各级组织部门必须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将其融入基层党建的全过程,努力开创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

以创新理念为引领,破难题、出特色,打造有活力的党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创新理念引领基层党建工作,要在思想观念上认识到,创新不是变频道、兴口号,盲目跟风赶时髦,而是要去形式光鲜之表,务解决问题之实。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针对抓基层党建主体责任落实不力、党组织整体功能发挥不够、党员队伍活力不足等老大难问题,树立新理念、运用新思维、拿出新举措,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在攻坚克难中见成效、出特色。要以党建制度改革为抓手,注重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以抓项目的方式,打造一批有影响、可复制的党建制度改革项目示范点,以点带面,不断激发基层抓党建工作的内生动力,打造有活力的党建。

以协调理念为引领,统筹抓、补短板,打造有力度的党建。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以协调理念引领基层党建工作,要抓住党委(党组)书记,特别是县委书记这个“关键少数”,通过建立责任明确、措施具体、考核清晰、问责严格的党建工作责任制,树立和增强其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看齐意识和责任意识,使他们更加注重把党建工作放到大局中,放到首要位置来思考、谋划,做到“十个指头弹钢琴”,协调谋划、整体推进基层党建各项工作。要

1 突出重点、补齐短板。聚焦农村党建这个重点,围绕“强核心、聚民心、促发展”的目标,按照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相统一的要求,探索建立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以绿色理念为引领,强队伍、清风气,打造有影响的党建。要把“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的理念贯穿基层党建工作全过程,营造风清气正、崇严尚实的基层政治生态。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重点,使党员的身份意识、责任意识、规矩意识更强,让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更强。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落实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对基层干部作风问题较多、群众反映强烈、长期得不到扭转的地方,严肃追究基层党委的主体责任。

以开放理念为引领,聚合力、增实效,打造有质量的党建。要打破就党建抓党建的体内循环、自我封闭、自娱自乐的怪圈,探索推行村(社区)民主协商、村民说事制度等群众参与党建工作机制,让群众有说话的地方、有参与的条件、有监督的权利,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不断提高群众参与基层党建工作的融合度和实效性,使党建工作贴近民生、顺应民意。同时,要紧跟信息网络时代步伐,以“互联网+”的思维,探索“电子党建”、“数字党建”建设,聚集一切智慧和力量,推进基层党建工作落地见效、提质增效。

以共享理念为引领,惠民生、激活力,打造有温度的党建。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取得人民欢迎、人民受益、人民认可的业绩,不断增强基层党建的生命力、持久力。一方面,要强化宗旨意识,通过完善机关联基层、干

2 部联群众等精准扶贫措施,用好金牌调解、亲民地图、流动便民服务车、百米服务圈、居家养老等有效服务载体,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推进党建促脱贫攻坚,让党建成果惠及最大多数群众,使他们有更多获得感。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从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党员,尤其是要帮助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和流动党员解决实际问题,切实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力,着力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打造有温度的党建。

第7篇: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江苏职业教育现代化

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江苏职业教育现代化

江苏省教育厅

‚十一五‛以来,江苏把推进教育信息化全面纳入教育现代化建设总体战略。根据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江苏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2011—2015年)》精神,省教育厅专门制定了《江苏省教育信息化五年发展规划(2011—2015年)》,明确‚扎实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按照教育信息化‚教师率先使用,职业教育率先部署,发达地区率先示范‛的指导方针,我省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管理和教学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高职业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技术技能精英,为建设人力资源强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率先实现现代化作了应有的贡献。

一、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1.全面推进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2001年起,江苏开始积极实施高等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和中等职业学校宽带网络‚校校通‛工程。到2005年,省财政与地方、学校配套投入资金总计近1亿元,全面完成了‚校校通‛工程建设任务,全省所有中、高等职业学校都配臵了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开通校园网,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目前,我省正在推进‚教育卡‛工程,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终身学习的钥匙,实现江苏教育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2012年,初步建成省教育云计算数据中心,基本完成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和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及运行环境建设,形成以省级职业教育网站为龙头、地级市职业教育网站为纽带、各学校网站为基础的全省职教信息化网络。

2.加快职业教育‚三网合一‛建设。为实现职业教育信息的数据共享与资源互通,今年我省正式启动江苏职业教育政务网、资源网、科研网‚三网合一‛工作。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将目前正式运行的江苏职业教育政务网、科研网,以及正在开发的资源网统筹为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归口管理,实现‚一站式‛的职教信息访问模式。新版‚江苏职教网‛分为五大版块:信息发布平台、资源服务平台、管理平台、教科研平台、重点工程专项活动平台。其中,‚信息发布平台‛集中发布江苏职业教育的主要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即教学资源库平台,从多个维度对职业教育资源实行共建共享;‚管理平台‛即‚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综合管理系统‛;‚教科研平台‛即全省开展职业教育教育研究和教学研究的平台。

3.推进职业教育管理平台建设。为配合教育部‚金教工程‛的实施,加快推进江苏职业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2010年5月,江苏正式启动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综合管理系统建设。按照‚分期开发,边建边用‛的原则,目前已完成二期项目建设,逐步实现我省职业学校学生、教师、专业、设备、资助等基础信息数据的网上在线查询和在线评审功能。2011年省级品牌、特色专业评审实行网上初审。2012年省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评审也实行网上在线评审。我们还自主开发省级层面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管理平台,建立项目质量监测机制,用信息化来提升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的建设水平和质量。今后,全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等项目评审,将全部实行网上评审。职业教育管理平台的建设与完善,为职业教育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促进了‚公开、公正、公平‛职业教育管理机制的构建。

二、加强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1.开发综合实训课程数字化辅助教学资源。2010年江苏省教育厅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研究开发了《楼宇智能安防系统安装与调试》等10个技能大赛项目综合实训课程辅助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引领作用,提高了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这10个技能大赛项目综合实训课程辅助教学资源列入国家职业教育数字化信息资源库推荐目录,由人民教育出版社面向全国发行。部分职业院校搭建校企共享信息化平台,企业的施工现场、工艺流程和生产过程的视频直通教室;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建立网络职业能力训练平台。

2.推进职业学校精品课程共建共享。一是示范学校层面共建共享。在我省114所省高水平示范职业学校和58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之间,协作开发精品课程。我省还以职业教育 ‚三网合一‛为契机,正启动以新版‚江苏职教网‛网站为核心、覆盖全省各职业学校的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国家和省级示范职业学校作为首批学校率先启动。二是通过职教集团共建共享。在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领域,依托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行业协会建设起19个省级专业职教集团,联结起500家职业院校、1000多家行业企业,形成校企合作战略联盟,共建共享数字化精品课程资源。三是省职业教育教科研中心组成员学校共建共享。我省在省域范围内率先成立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下设23个贴近我省实际的省职业教育教科研中心组,其主要职责之一是:组织开展以课程开发和教学资源建设为重点的教学改革研究。逐步形成具有品牌特色的系列数字资源产品。

3.建设职业教育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库。自今年起,我们正式启动江苏职教优质教学资源库建设。资源库分为精品资源和汇聚资源。精品资源按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分类,其中专业课按教育部2010版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分18个专业大类重点建设。江苏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下设的20个职业教育教科研中心组分工负责对应学科或专业大类的资源开发、引进、升级、审核和管理工作。汇聚资源的信息来源主要来自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职业学校、行业企业等。江苏有4所高职院校作为牵头单位承担了全国高职专业资源库建设,占全国的1/4。

三、健全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运行机制

1.强化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2002年以来,我们每年都将职业教育师资的信息化培训作为师资建设的重点工程来抓,切实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年均信息化师资、网络管理人员专项培训200人次以上。在全省校长培训、专业负责人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等活动中,将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培训作为主要模块之一。目前,95%以上职业学校教师能掌握基本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近5年来,全省每年都举办优秀课件竞赛,参与企业实用软件或教学模拟软件开发的各专业教师每年达数百人次。2011年起在全省职业学校组织开展省级研究课、示范课评比活动,全省已有近千名教师参与省级‚两课‛评比活动,共评出197个示范课和561个研究课,并在全省示范推广。

2.完善信息化教学大赛制度。为了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我省把信息化教学大赛作为推进职业学校教学信息化的重要工作,放在与技能大赛同等重要的位臵抓实抓好。2010年起,我省每年定期组织全省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市级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做到了全覆盖。全省形成了‚人人参赛、逐级竞赛‛的大赛机制。省教育厅已经连续多年组织开展了全省高职院校教师优秀多媒体课件大赛和学生多媒体设计竞赛,竞赛成果全省开放共享。

3.建立数字资源‚统建共享‛机制。2011年,江苏省教育厅成立了‚江苏省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工作协作会‛,下设 13个‚重点专业建设协作组‛ 和8个‚特色项目建设协作组‛。2012年3月,江苏省教育厅还与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下属的凤凰职业教育图书有限公司签署了《关于共同开发江苏省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的备忘录》,省政府曹卫星副省长、省政府分管教育、文化的两位秘书长出席了签署仪式。目前,这个项目已投入近1亿元,已组织开发13个专业大类102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形成了‚政府牵头、企业参与、学校共享‛的统建共享机制。

今后,我省将根据教育部的要求,进一步全力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真正做到教育信息化‚职业教育率先部署,发达地区率先示范‛,早日实现‚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江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政府主导、科学规划

全面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

辽宁省教育厅

2006年以来,辽宁省将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回顾建设经历,我们着重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政府主导,抓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 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广泛性、专业性与共享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在建设中起主导作用。为此我们重点抓好三个环节:

一是统筹规划。2011年省教育厅制定了《辽宁省职业教育建设五年规划(2012—2017年)》。将中、高等职业教育统盘考虑,根据辽宁省产业结构调整、产品升级改造和社会技能型紧缺人才需求的实际,进一步规划了教学资源建设的内容及项目,对全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进行科学布局。

二是集中投入。对具有引领性、共享性的高水平信息化建设项目,集全省之力重点投入。2007年以来,仅在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方面,省财政及各地配套的专项经费就达亿元左右。

三是顶层设计。对所有省统一规划的项目都要求高端设计、新技术制作。实行统一的技术路线、统一的制作规范、统一的数据结构、统一的仿真模拟环境、统一的用户管理,为省内资源共享奠定了基础。

二、夯实基础,打造高水平的信息化环境 1.实施职业院校标准化信息化环境建设

以省内国家示范校为依托,实施职业院校标准化信息化环境建设。初步实现了高职院校宽带接入不低于1000兆、具有特色的校本资源不低于1T、校园网利用率不低于80%,无线网络全面覆盖,教学、实训环境实现信息化100%;中等职业学校宽带接入不低于200兆、具有特色的校本资源不低于、校园网利用率不低于70%,无线网络全面覆盖,教学、实训环境实现信息化90%以上。

2.启动了辽宁省职业教育智能化服务平台建设 今年,我们建成并启用了‚辽宁省职业教育效率平台‛实现与国家教育政务管理平台有机对接、数据共享,与院校信息数据互联、同步更新等功能;同时对我省职业教育各类专项建设工作基本实现了‚实时管理‛、‚互动管理‛、‚纠错管理‛、‚跟踪管理‛等科学管理模式。

3.实施信息化应用多终端建设

2011年省教育厅,遴选中高职各10所职业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示范学校。初步实现了学生三终端、教师四终端的试点建设目标。学生利用手机、平板电脑和校内共场合触摸电脑登陆校园网,进行自主学习,从而使数字资源从教室、电脑机房走向校园,走向广大学生身边。

三、资源优先,全面拉动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 1.集中力量,打造一批高水平的共享性资源 在省教育厅的直接领导下,由8所高职院校和15所中职院校牵头组织实施了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项目。现已在30余个主体专业领域,初步建成了基础性资源库、引导性资源库和数字化仿真实训基地,通过整合、新建的资源总量超过1000T,可以覆盖全省85%以上职业院校和85%以上职业院校在校生,形成对信息环境、服务平台建设依据27条,为实现‚三通二平台‛建设目标奠定了基础。

2.通过推广应用,全面促进信息化建设工作 通过数字教学资源的推广应用,一方面促进了各个职业院校尽快改善学校信息化基础条件,以满足应用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各院校在使用中尝到甜头后,又激发了他们加快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在2010年和2011年,全国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大赛上,辽宁代表队两次夺得金牌总数和奖牌总数第一名。

四、探索理论,为职业教育信息化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2007年我们组织专家编制了全国第一部《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规范》。2010年我们将信息化建设中的成果、做法、经验体会和初步的理论探索结集,编写出版发行了《职业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理论与实践》一书,鲁昕副部长为该书编写了序言。前不久在省教育厅指导下,由民营TI企业出资,并牵头注册成立了‚辽宁省柏年信息技术应用研究院‛,汇集辽宁省多年从事或参与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职业院校的专业带头人,专门研究探讨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理论和项目研发。目前,在‚职业技能获得理论‛、‚数字资源形态理论‛、‚职业教育资源平台建设理论‛等方面已取得了初步成果。

五、抓好队伍,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人力保障 1.建立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专家队伍

以省内高等学校、职业院校、IT企业知名信息化专家组成的信息化建设专家团队,负责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项目确立、建设指导、项目检查验收、建设标准制定、项目理论研究等项工作。目前辽宁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专家库拥有专家近百名。

2.建立信息化建设骨干师资队伍

辽宁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采取了以专业为单位,以牵头院校为核心,以专业骨干教师为主体进行研发建设模式。这种建设模式实现了以研代培、以建代训的目的,教师通过参加项目建设,锻炼成信息化建设的骨干力量。自2006年以来,我们已在30几个专业领域培养了数千名,能够在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中进行教学设计、稿本脚本编写和独立研制一般教学软件能力的骨干专业教师队伍。

3.建立信息化建设企业支撑队伍

一是对需要引进的行业企业实施成果共享,免费向这些企业提供研制成果,建立互惠机制;二是设立IT企业准入门槛,准许入门IT企业参加各种专业会议、进入专家团队、优先竞标项目建设。几年来,有500多家企业、超过300名IT企业精英全身心投入辽宁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成为辽宁省信息化建设重要的支撑队伍。

六、几点体会与启示

第一、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因教育内容不同,导致教育方法、手段、模式的不同,因此,进行信息化建设必须独立思考、个性规划。

第二、信息化建设的经常性、更新性、普及性,决定了政府以政策支持为主、资金投入为辅,走社会化建设的思路。

三、是资源建设先行,还是资源、基础环境建设并行,要结合地方发展实际,科学规划,谨防建设盲目性。

第四、采用边建设边应用、边应用边总结、边总结边提升,可以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同志们:辽宁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我们将利用此次会议机会,学习兄弟省市先进经验,继续深入探索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理论,为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扎实推进职业教育教学 与管理的信息化革命

湖南省教育厅

近年来,在教育部和湖南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我们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推进,应用带动,共建共享‛的总体思路,以个人学习空间建设为核心抓手,带动全省职业教育教学方式、管理模式深刻变革,有力促进了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一、以“三通工程”建设为重点,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新途径

我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目标是:到2015年,全省职业院校基本实现‚三通‛,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在‚三通工程‛建设过程中,一方面,为打破‚资金投入大,建设周期长,维护管理难,服务能力弱‛这一制约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我们坚持以转变方式为引领,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学校应用,服务驱动‛的思路,树立‚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理念,推动职业教育信息化从‚技术主导型‛向‚应用主导型‛转变,引导职业院校从‚建设者‛向‚应用者‛转型,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新途径。同时,积极探索大企业投资建设、学校持续应用的宽带网络校校通建设模式。另一方面,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特点,我们确立了空间建设先从发达地区职业院校开始突破,然后向欠发达地区推进的建设思路。首先在长、株、潭地区学校取得进展,逐步覆盖到全省各个地区。截止今年10月,全省职业院校通过向企业支付租赁费的方式,已建设机构平台190个,师生个人空间50余万个。此外,我们非常注重应用带动,要求教育行政人员利用空间管理学校,一线教师利用空间组织教学,广大学生利用空间自主学习。并通过定期举办研讨会、展示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引导和推动职业院校利用空间改善管理、改进教学和提高学习效率,从而使学校教学不再局限于书本和经验传授。

我省这种‚企业投资建平台,学校按需买服务‛、‚企业是建设主体,学校是应用主体‛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格局,极大地节省了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经测算,学校的资金投入仅为传统建设模式的十分之一,较好地实现了温总理提出的‚方便用、用得起‛的要求。

二、以‚空间教学‛为着力点,努力打造职业教育教学新模式

为促进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教学理念、内容、方法和手段的转变,我们按照促进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全面互动的思路,在职业教育领域积极探索自主学习、互助学习的新模式。

一是初步形成了数字资源建设‚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新格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职业院校师生通过个人空间已发布教学视频78万个,发表文章1269万篇,视频浏览数973万次,文章点击率亿次。

二是推动了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职业院校教师利用空间完成作业批改、学习指导、问题解答和教学资源整合,学生利用空间进行课前预习、与教师和同学互动、提交作业等,真正形成了开放、互动、透明、安全的教育教学新模式,推动了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广大教师利用个人空间,积极探索表格教学、ISAS教学、PBL(问题导入)教学、预约式教学,以及分组教学、项目教学和虚拟现场教学等方法,师生间、学生间通过空间进行及时互动交流,打破了教与学的时空局限,课堂教学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

三是推动了教学手段改革。一方面,利用空间引进以‚学生学为中心‛的‚PGP电子双板‛课堂教学平台,开展电子双板教学试点,积极探索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促进课堂教学的变革与创新。目前,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已开始‚电子双板‛教学试点。另一方面,广大职业院校根据专业特点,努力探索3G实景教学课堂,实现了企业现场教员与课堂师生的互动,克服了‚课堂上讲技能,黑板上开机器‛的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

四是推动了教学评价方式改革。利用空间教学,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记录,对教学双方进行评价,真正实现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及时跟踪指导,实现了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学生把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案例、产品放在空间里,初步建立了适合职业教育特点、以学生作品为核心的评价方法。

三、以管理手段改革为切入点,着力构建职业教育管理新机制

一是从2010年开始,全省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主要利用网络空间进行,评估专家通过学校干部、教师个人空间了解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及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掌握学校教育教学的第一手资料,推动了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机制改革。

二是在职业教育省级重点项目评审中,要求每一个重点项目建设一个专门空间,项目申报、评审、建设过程和结果公布均在空间进行,确保了评审过程公开透明和评审结果客观公正,推动了教育项目评审机制改革。

三是利用学习空间开展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培训管理。一方面,培训学员的学习任务、学习效果和学习态度及时在空间呈现,省级教师培训机构、培训基地对学员的培训情况进行全程跟踪。另一方面,要求每个培训基地建立专门空间,省级培训机构对基地培训、管理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和指导,推动了教师培训管理机制改革。

四是建立职业院校学生技能抽查专门空间,将抽查标准、题库以及抽查的组织工作通过空间公布,并在现场抽查中随机抽取学校部分学习空间,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推动了职业院校质量监管机制改革。

五是各学校充分发挥个人空间参与面广、透明度高、互动性强的特点,以个人空间为窗口进行党务、校务公开和重大事项公示、公告,实现了管理决策层与师生在校务管理上的互动,促进了学校决策的民主化和管理过程的透明化。

四、以“三个课堂”建设为突破点,创新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新举措

我们十分注重利用信息化手段切实解决职业教育发展城乡不均衡、区域不均衡、学校不均衡的问题。

一是实施‚武陵山片区农村中等职业学校‘专递课堂’建设‛计划。针对国务院确定的武陵山片区湖南省37个县(市)区农村中职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缺乏、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缓慢、人才培养质量难以适应区域产业升级要求的实际,一方面,集聚全省职业院校的教学名师,建设同步课堂,以网络直播方式,将他们的课堂教学实况‚专递‛至武陵山片区农村中职学校,使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的学生均能享受到全省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资源。另一方面,结合县域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支柱产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它们‚量身定做‛一批集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素材、教学案例、教学视频以及试题库于一体的职业教育专递课程资源。目前,已初步建成了‚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服装设计与工艺‛两个专业的专递课程资源。计划到2015年,我省建设的职业教育专递课程资源覆盖武陵山片区农村中职学校70%的专业。

二是实施‚名师课堂‛建设计划。基于个人学习空间,遴选部分优质课程资源公开出版。以此为基础,建设名师库和名师课程资源库。目前,我们已利用‚职教新干线‛建立了‚名师课程墙‛,集中收录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名师的课程计划与安排、教学视频以及教学资源,供广大职业院校学生跨校选课,真正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

三是实施‚网络课堂‛建设计划。根据湘南地区产业结构特点,对应相关专业和职业岗位,开发一部分网络培训包,供湘南地区职业院校师生学习、在职职工培训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快速提升湘南地区产业工人的整体素质,为湘南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强大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持。

近年来,我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从总体上看,依然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认识不均衡。不少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观念难以转变,往往重设备设施等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和资源开发共享;二是发展不平衡。高职院校相对较好,中职特别是广大农村中职学校依然比较薄弱;三是不少单位网络信息安全意识不强,防范措施相对薄弱。下一步,我们将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为指导,根据《‚十二五‛期间湖南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的要求,围绕建设‚数字湖南教育‛的总体目标,进一步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培训队伍,增加投入,以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和经费保障,加速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进程,为实现湖南教育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以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学校

信息化水平

天津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刘斌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领域越发广泛。不知不觉间,信息技术正越来越多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年)》把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作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一项保障措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进一步确定了今后十年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和举措,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上,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题为‚把握机遇加快推进开创教育信息化工作新局面‛的讲话,更是吹响了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号角。作为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一个组成部分和建设主体之一,职业院校同样需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将信息技术充分应用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共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为契机,将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此开展了一些具体工作,愿在此与大家交流。

一、以资源建设为重点,制定信息化建设规划 学校根据国家和天津市的信息化建设规划,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了《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信息化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石,以资源体系与管理体系建设为核心,以实践教学管理为关键,以安全体系与专业队伍建设为保障,以资源平台为展示窗口,在行业指导下,与医院企业合作,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全方位改善学校信息化环境,促进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应用,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发展规划确定了优化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环境、构建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探索信息技术在教学手段和模式中的应用、提升师生的信息化素养和应用能力、提高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等五项主要任务;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教育资源体系建设工程、教育管理信息体系建设工程、教育信息化安全体系建设工程、信息化专业队伍建设工程、资源利用平台建设工程等六项重点工程;教育科研网入网项目、数字化校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校园移动无线漫游与覆盖项目、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专业特色资源库建设项目、卫生职业教育培训与社会服务特色资源建设项目、信息标准集制作项目、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校院教学管理直通应用系统建设项目、信息化安全体系建设项目、运行管理体制、机制建设项目、专业队伍技术提升项目、全员信息素质培训项目、资源利用总平台搭建项目、资源利用子平台搭建项目等十五个子项目,因此学校内部也简称该规划为《信息规划》。

二、以四个“突出”为特色,加强优质资源建设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必须要重视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对此,我们强调了四个‚突出‛。

1.突出教育资源体系的系统性。 学校制定了‚双三驾马车‛的教育资源体系建设框架,确定了由药物制剂技术、护理、医学影像技术三个专业分别引领药学相关专业群、医护相关专业群、医疗技术相关专业群加强资源建设的思路,和以专业教学资源建设为核心,医学图书、学术论文、统计数据等专业资源为支撑,卫生职业教育培训与社会服务特色资源为拓展的三类资源建设内容。

2.突出资源建设过程的开放性。

融入信息化技术、符合网络传播特点、反映真实工作场景的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更需要行业企业的参与。药物制剂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建设中,学校的专业老师与医院专家共同收集和制作资源;请行业专家监控资源质量;与平台开发人员反复完善需求、调试修改直至交付使用,保证了资源内容和技术保障的水平和质量。

3.突出与职业岗位环境的一致性。

医学教育的校院合作悠久历史,属天然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但在实践教学环节,也存在许多‚珍、私、危‛的死角——因独生子女的‚珍贵‛,学生不能进新生儿病房;因要尊重病人的‚隐私‛,学生不能现场观看妇产科手术;因辐射‚危害‛,学生不能在‚出线‛的影像设备上真实演练等等。在资源建设过程中,我校专业老师勇于实践,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实践教学中的难点。

药学专业自主研发的‚3D仿真医院药学工作系统‛,真实再现了医院门诊药房、中心药房、配液中心、药库等四个医院药学工作场景,使学生能够多角度观察物品设备、通过点击仿真人学习每个岗位的相关文件和操作流程。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会同临床、设备公司共同研制的《医学影像模拟DR训练系统》,采用全模拟形式,为X线影像技术及诊断教学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学生可以在模拟DR机上完成真实X线机上的所有操作,且避免了接触X射线管等辐射的危险。

4.突出教学资源使用的共享性。

通过共享,扩大教学资源服务范围是我们资源建设的原则。国家级药物制剂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将向全国342所高职院校相关专业教师和14万余名在校生开放,并与医药行业17万执业药师、200余万制剂生产在岗人员共享。学校卫生职业教育培训与社会特色资源中的居民健康保健咨询台,包含母儿保健、心理咨询,老年养生、中医坐诊,美容授方、营养固本,合理用药、体检答问,科学护齿、康复健身等栏目,将利用学校所有专业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防、治、保、康、美全方位服务。

三、以“最具推荐价值资源库”为代表,我校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

1.教学资源建设的质量不断提升。

‚双三驾马车‛龙头专业之首的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在教学资源库建设中坚持‚知识点课程‛、‚资源内容‘三全’覆盖‛、‚软件设计‘三维’、‘四化’‛的职业教育资源建设理念,使得该资源库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五周年成果展示会上荣获‚最具推荐价值的资源库奖‛。

护理专业在牵头完成《成人护理》《母婴护理》《护理用药》等课程的国家教学资源建设任务后,又将首届高职护理技能大赛的操作标准、考核标准、视频资料等制作为资源包,为兄弟学校相关专业的改革与建设提供支撑。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与天津市医学影像技术分会、天津市医学影像质量控制中心及多家医院的影像医师与技师合作,完成了以医学影像检查技术5门核心课程建设为中心的市级教学资源库建设。

针灸推拿、医学影像技术和护理专业还分别建设了古医籍特色数据库、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特色数据库、护理专业特色数据库。目前,学校共建成8个资源库,包含数字资源总量逾20万条。

2.校院企多方合作的资源建设机制初步形成。 信息化建设缩短了校、院间的距离,数字资源建设提升了医院的软实力,唤起了医院(企业)参与教学的兴趣。一些合作医院开始主动牵头实训子项目建设,初步形成了校院合作建资源、校院企合作建平台的良好局面。

3.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得到体现和增强。 我校在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既考虑到学生、教师的需求,也兼顾了社会学习者与社区居民的需要。如药物制剂技术教学资源库的药物使用说明、在线用药咨询,护理专业特色数据库的家庭常见病护理等都是针对普通居民需求设计的服务内容。

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推进了教学改革的深入,提升了服务能力

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推进了教学模式的改革。通过资源建设创建了模拟病房、模拟药房、模拟放射科、模拟病人等仿真的职业环境和岗位工作流程,使学生在虚拟的职业环境中、在模拟的职业岗位上学习、实训,提高了教学效果,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保障。

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使课程教学与职业岗位要求紧密对接。通过与行业、医院共建资源,将临床一线的治疗项目、操作流程转换为课程教学项目和考核标准,使我们的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要求高度一致;同时,经过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教学标准又成为了行业的培训标准,形成真正意义的‚共建、共享‛。

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使学校面向行业及社会的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通过资源建设形成了大批优质培训资源,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2012年,学校成功举办了全国首届护理技能大赛、完成了天津市卫生行业10余个专业的技能大比武任务、举办了五个专业国家级骨干师资培训,并面向社会开展急救、按摩师、育婴师等培训1万余人次,这些工作的顺利开展,资源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五、信息化建设中的体会 回顾我校在示范高职建设的带动下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主要体会有:

1.帅要站在顶上。

信息化建设是不同于学校传统‚业务‛的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决策层应站在顶部做好顶层设计,避免重蹈各系统独立建设,孤岛成群互不相容之覆辙。

2.钱要用在刃上。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指出职业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需要着重加强的薄弱环节。薄弱的原因之一是缺钱和缺少用钱的理念。信息化建设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用着疼,疼也得用,这是一场革命。

3.洞要补在底上。

职业院校的网络设施就如一张满是漏洞的网。在资金紧张的现实面前,首先进行的只能是补网底:更新终端机、升级服务器、拓展带宽、改造中心机房。在改善信息化环境的基础上,再考虑上系统、搭平台。我们的办法是‚分门别类储资源即时展示,独立平台成总库永久共享‛。

4.将要布在点上。

职业教育信息化薄弱的原因之二是缺人。职业院校特别是医学职业院校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我们除了进行常规的大范围信息化知识普及、小范围的技术提高,还特别重视人员的合理布局。学校信息中心技术人员,通过中心机房调整、维护、监控全校网络运行;各职能部门设有兼职网络维护员,负责监控本区域内网络运行情况,协助信息中心技术人员排除小故障,起上传下达、及时沟通作用。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信息化建设是系统工程,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只是做了一点点尝试,还有许多地方要向兄弟院校学习。让我们互相切磋、携手共创高职信息化建设的美好明天。谢谢大家!

党引领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高校党建引领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抓党建工作引领学校教育工作总结

以党建为引领构建工作总结

以党建为引领构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