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实习报告(共6篇)

实习报告 时间:2021-07-10
【www.wendang123.cn - 实习报告】

第1篇:湿地生态实习报告

湿地生态系统认识之旅

通过本学期生态学的学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关于生态方面的知识,特别是通过参观中国湿地博物馆后对生态系统尤其是湿地生态系统的认识更加深刻了。

湿地生态系统是指介于水、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一类生态单元。其生物群落由水生和陆生种类组成,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物种迁移与演变活跃,具有较高的生态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物生产力。它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的脆弱性、生产力的高效性、效益的综合性以及易变性等特征。广阔众多的湿地具有多种生态功能,蕴育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物种贮存库、气候调节器,在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以及发展经济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湿地又是蓄水调洪的巨大贮库。每年汛期洪水到来,众多的湿地以其自身的庞大容积、深厚疏松的底层土壤(沉积物)蓄存洪水,从而起到分洪削峰,调节水位,缓解堤坝压力的重要作用。全国天然湖泊和各类水库调洪能力不下2000亿立方米。长江22个通江湖泊尽管面积锐减,目前容水量仍达600多亿立方米,洞庭、鄱阳两湖蓄洪能力不少于200亿立方米,对于调节长江洪水、消减洪灾依然起着关键作用。同时,湿地汛期蓄存的洪水,汛后又缓慢排出多余水量,可以调节河川径流,有利于保持流域水量平衡。

随着人与自然和谐渐成潮流的大背景下,旨在使公众认识湿地,普及湿地知识,让湿地得到保护免遭现代社会的破坏的中国湿地博物馆的建设也孕育而生了。中国湿地博物馆是国家林业局批复同意建设的中国唯一的一座国家级的湿地博物馆。其展示内容主要由序厅、中国湿地展馆和西溪湿地展馆三大块组成,其中,序厅介绍湿地基本知识和世界经典湿地;中国湿地展馆是湿地博物馆的最主要部分,主要介绍中国湿地的类型、特点、国内重要湿地及我国开展湿地保护工作的成果等;西溪湿地馆重在突出西溪湿地的个性—城市湿地、次生湿地、人工湿地和人文湿地,主要阐述西溪湿地的历史变迁及其文化,西溪湿地资源状况等。这座投资3亿元的博物馆以“绿丘”为主要意象:完全用绿色植被覆盖的建筑主体几乎埋入人工山丘中,矗立其上的观光标志塔则与“绿丘”呼应,面朝湿地、斜向挑出的圆盘高30多米,既能俯瞰西溪湿地全景,又隐喻为大自然中迸出的新芽。据介绍,博物馆采用动植物标本与景观、互动技术、特效、影院和实验、演示装置等多元化手段进行展示。馆内538平方米的科普中心以及4D影院,光电声像技术手段的运用,让湿地与人类的主题变得生动而有童趣。博物馆分设序厅、湿地与人类厅、中国厅、西溪厅4个主题展厅。中国厅的设计尤为值得一提——以“浸入式”的场景体验为特色,通过开放式展厅及160度环幕影院等多媒体技术,介绍了中国湿地资源状况、特征及湿地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参观者可以沿着广西山口红树林、上海崇明东滩、江西鄱阳湖、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新疆巴音布鲁克及塔里木河胡杨林、青海三江源、

云南哈尼梯田7类中国湿地的复原场景,进行湿地的生态之旅。通过逼真的复原,红树林湿地特有的泌盐和植物胎生现象、三江平原从“北大荒”变身“北大仓”的历史,以及候鸟迁徙的习性、人工湿地与自然湿地间的不同风景等,都可以得到形象认知。

在全国上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人与自然和谐渐成潮流的大背景下,湿地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湿地保护已成为生态建设的重要议题。通过参观中国湿地博物馆,使我们更好地走进了书本上神秘的湿地、了解了湿地、认识了湿地,掌握了湿地的知识,激发了我们爱护湿地、保护湿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2篇:上海湿地公园实习报告

上海湿地公园实习报告

一:实习概况:

这次实习是我们有关生态景观规划的一次实践。让我们有机会将课堂上学的知识在实践中强化拓展,从而更好的认知有关湿地公园的相关规划措施。

我们第一天去了有“城市中心的肺”尊称的梦清园,第二天去了鸟儿的天堂——东滩湿地公园还有国家地质公园——西沙湿地公园,第三天我们去了坐落了世博园区的历史文化的后滩公园。在实例中体会和深入理解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以及生态规划理念在湿地公园中的体现与运动。通过实习对城市绿地和郊外湿地有一个实地探索的认识,使的自身有关湿地生态景观规划方面的知识得到一定的充实和提高。

二:实习时间:

本次实习从2015年4月13日开始,4月17号结束,历时五天。 三:实习地点:

梦清园、东滩湿地公园、西沙湿地公园、后滩公园 四:实习心得

在这几个湿地公园的实习中,我认识到一些当前湿地公园建设现状,并了解了湿地公园的建设意义。

湿地公园是保持该湿地区域独特的近自然景观特征,维持系统内部不同动植物物种的生态平衡和种群协调发展,并在不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建设不同类型的辅助设施,将生态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教育的功能有机结合,突出主题性、自然性和生态性三大特点,集湿地生态保护、生态观光休闲、生态科普教育、湿地研究等多功能的生态型主题公园。

可以从湿地公园与生态景观的概念上看出,湿地公园与生态景观的结合非常紧密。湿地公园的设计,建造,运行,中间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生态景观理理念。可 以说湿地公园式生态景观理念的体现于实际的运用。

我们从上海的这几个湿地公园可以归纳出当代湿地公园建设的几个优点: a.湿地资源保护与城市绿地多样性建设的契合

这可以从上海梦清园看出,苏州河梦清园占地约,位于上海市中心区苏州河老虎爪湾段南岸的半岛地块。对于上海这座寸土寸金的城市,每块地都显得十分珍贵,城市建设其周边区域“两湾一宅”被市民视为城市死角,并成为环境恶化,水体黑臭,沿岸混乱,建筑破旧的区域。2003年在市政改造项目中, 梦清园的建设为此处的滨水社区增加了一块可呼吸的绿肺,缓解了因人口密集而带来的压迫。一方面,过度围垦和城市建设造成湿地资源逐步消失退化,另一方面,城市有建设湿地专类公园的需要。梦清园的出现显得尤为及时。

为了缓解城市水资源的恶化,梦清园在规划布局上采用“一心、一环、两轴线”的形式,以水生态主题为核心,将景观轴线与历史文脉轴线用“活水”的主题串联起来,并在保留原有老建筑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净水功能的生态休闲公园。 b.湿地公园保护了动植物的多样性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在世界位居前列,但近3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自然资源衰竭和城市环境恶化的速度日趋加快,尤其是城市水资源、城市水环境的严重恶化,使生物多样性,尤其是城市区域内生物多样性面临着巨大威胁。 鸟类在城市生物多样性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欧盟国家早在20世纪初,就将鸟类丰富指数列入城市生活质量评估标准中第二大环境质量指标。城市建设、人类活动造成鸟类栖息地破碎化,导致城市中鸟类的种类和数量都有明显的下降。一方面,湿地是鸟类的聚居地,为鸟类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栖息环境;另一方面,鸟类是城市湿地公园中“用翅膀投票”的一群游客,鸟类多样化程度,直接反映公园设计、建设的成效以及对游人的吸引力;并且,鸟类的分布、数量、繁衍等特征对城市湿地所承受的种种干扰都有所响应,鸟类也是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程度的重要评价指标。

东滩湿地公园位于崇明岛东端,上海市区东北方向40km处。规划面积为10km²,湿地类型属于河口滨海湿地类型中的潮间带和沙洲离岛湿地,植被类型为草本植物潮滩湿地。围垦后,大部分原有自然是滴逐步向人工湿地转变,但也有相当数量的芦苇湿地得以保存。耕地、林地、鱼塘为区内的主要景观。由于形成时间短、交通不便等原因,所受人为干扰不大,其自然环境基本保持原始状态,它以其适宜的气候、良好的栖息地环境和饵料状况而成为亚太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驿站和水禽的主要越冬栖息地之一。因此,也是一个以水鸟群落为特点的湿地生态系统。

东滩湿地公园毗邻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也是国内唯一一处与候鸟保护区相邻的湿地公园。建成的湿地公园二期草木丰茂,自然引来了不少珍稀鸟类。湿地公园二期专设了一个水涉禽招引区,园内种植了大量崇明当地土生土长的植被,如竹子、赤槐、乌桕、水葱、菖蒲等,这不仅形成了错落有致的景观,也为鸟儿带来了栖息的佳地。

野生黑天鹅 目前湿地公园内已经发现了112种野生鸟类,包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鸦鹃、白胸苦恶鸟、黑水鸡等,数量也很大。湿地公园还将建设一个面积为万平方米的光滩,并在光滩上投放大量螃蜞等底栖动物,以吸引涉禽来此栖息和觅食,把湿地公园打造成一个鸟儿的天堂。

c.湿地生态教育功能与城市游憩功能的结合 由于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在城市湿地景观的建设中,景观设计师应本着生态设计的原则,最大可能地保持湿地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接近于自然景观状态,维持系统内部不同动植物种的生态平衡和种群协调发展,并在尽量不破坏湿地自然栖息地的基础上建设不同类型的辅助设施,将生态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教育的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最终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梦清园中立有大量的牌子,或解释树种,或解释地点,或解释水体净化处理办法。人们在游览园子的同时,能得到有用的教育信息,增加了人们的环保的环保意识。园中更是有空中水渠,成为园内“人在水下走,水在人上流”的景观,直观的近距离的展示水体净化的过程,既有趣味性,又有教育功能。

净水过程示意图

空中水渠 水车 东滩湿地公园中更是有观鸟台,观鹭台,观海楼,雀鸣渡,地震馆等等建筑。西沙湿地公园在沿江建筑了一条长达米的步行栈道。在不惊扰生物的休养生息、不破坏保护地价值的前提下,通过这样特殊的信息读取方式,给城市居民一个亲水活动的空间,加强人们对湿地的认识,创造城市中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环境。漫步在曲折蜿蜒的沿江木栈道上,感受着江风拂面。聆听潮起潮落,或低吟浅唱,像情人在耳旁呢喃软语;或激昂澎湃,像血气方刚的男儿在喷洒着满腔的激情。游人们仿佛与大自然合而为一,无不为这浑然天成的乐章而震撼、而陶醉。驻足远望,深邃宽广的观江视野,展翅翱翔的海鸥与惊涛骇浪组合成一幅壮丽的画卷,给人一种气势恢弘的震撼;近赏,白鹭低头觅食,芦苇摇曳舞蹈。江风吹来,大片的水葱随着波浪摇摆起伏,景象十分壮观。

栈道 d.湿地公园各自具有代表性的湿地景观特征

中国湿地公园现在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人工部分过多。天然湿地公园的比重很小,而做湿地就是为了景观这一概念也是一个错误。对于我国湿地公园现状来说,应该控制人工湿地公园建设力度,避免公园建设过程中可能对湿地生态造成破坏。简称为“湿地公园的同质化”山东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王晨光认为:“公园设施也应尽量生态化,在特殊地段,可以用栈道、建议桥梁、架空观景台设施,既解决游人通行游览问题,又有利于动物活动和繁衍,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在环境条件差的地段,提倡修建简易路面,或路边少量换土种植,小规模改良游览环境,重视基地原生植被景观,并实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过渡与融合。”波光粼粼,芦苇上浮着一轮落日,落日中掠过一群飞鸟„„湿地,以其生态之美,让很多游客向往。

由于湿地游越来越受游客青睐,所以各地湿地公园的建设项目也在不断上马。不过,建设过程中可能对生态造成的破坏,以及湿地公园面目的千篇1律。人们一想起东滩湿地公园就会想到那真实的自然环境,那一片片的滩涂地;人们一想起西沙湿地公园就会想起那一望无际的芦苇荡,那江风拂面的感觉;他们都有着代表的景观特征。

东滩湿地公园

西沙湿地公园

五:实习总结

湿地公园是一个结合多种特殊的自然条件才能形成的景观,是一颗大自然创造的珍珠,只有深入的了解,慢慢的品味,才能看出它独特的魅力。湿地公园与一般意义上的风景园林不同,在为人们提供休憩舒展的空间并满足人们亲近大自然的需求的同时,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有效的保护和恢复,才是湿地公园真正的价值所在。

任何设计都要在保护生态多样性的基础上进行,湿地公园存在的意义就是为这些日渐减少的动植物创造不被打扰的生存空间,同时让更多的人们意识到生态的重要性和环境修复的迫在眉睫。因此,我们应该将生态景观学作为核心理念贯穿于整个湿地公园的设计过程中。在对湿地系统进行景观设计时,要十分尊重原湿地的地形地貌、生态系统和人文环境,始终把生态优先作为设计的首要前提,让生态理念贯彻整个园区的建设,保护环境并启示后代。

第3篇:郑东新区湿地实习报告

郑东新区湿地实习报告

郑东新区湿地占地4万㎡,由1个温室、1个控制室、16个碎石床、4个曝气池和16个生物塘组成。于2005年8月底开工建设,2006年5月试运行,投资1200万元,日处理水2万吨,是目前已正,式投入使用的全国水处理能力较大的城市人工湿地工程之一。

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技术主要利用植物吸收、微生物降解以及填料吸附作用,吸收分解水中的污染物质和营养物质,使水体得到净化,实现水的循环利用。水净化时,先用水泵降水抽到湿地,经跌水曝气池增氧,然后依次流入一级生物池、一级碎石床、二级生物池、二级碎石床,去除水中的磷、氮等,最后经管道收集流回如意湖。

人工湿地每日对湖水循环处理依次,水质可达到地表水二类水源标准。郑东新区人工湿地主要利用植物的化学作用、微生物的生物降解及填料的物理作用,吸收或者分解污水里的污染物质和营养物质,使污水得到深度净化,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体现了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湿地基本上不消耗电耗,一吨水的处理费用为1角钱。碎石床内的芦苇美人蕉等植物吸收氮磷,并可提供景观效果,保持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处理后的水可以补充如意湖、公园用水,调节气候,美化环境。但同时,湿地的占地面积较大导致无法在已建成的城区内建设;在北方,冬天植物不生长就失去了处理水的能力。这些原因都导致了人工湿地的局限性。

第4篇:镇江湿地生态监测实习报告

生态及水土流失现场监测专项实习总结报告

针对暑期的环境监测实习内容安排及现场实地勘测情况,总结此次的专项实习,即生态及水土流失现场监测专项实习,我们组将其内容安排为如下3个方面进行展开:(1)、实习前期准备,包括湿地环境的基本资料查询,并根据所查资料,进行监测预案、监测项目的初步设计等;(2)、实习过程回顾:根据监测地的实际勘测情况,进行监测预案及监测项目的改进与完善,并提出相关问题,亟待后期解决;(3)、实习后总结:在组员们进行实习内容的讨论后,提出个人实习感想,总结实习中的缺漏与不足,解答前、中期遗留问题,最终提升个人专业素养,开拓视野。

一、实习前期准备 湿地概况

前期的湿地资料查询,主要是从5个方面进行,分为:基本资料、土壤状况、水文和水质状况、生物资源状况、生态环境状况,具体内容在前期的监测预案中已经有较为详尽的阐述,因此在实习总结报告中,仅仅进行简要介绍。

滨海湿地的生态环境与当地的人为活动密切相关。征润州湿地和象山湿地由于离市区相对较远,受人类影响较小,基本维持在原生植被状态,而北固山湿地由于紧靠市区,受到大东沟排污口的污水和人为围网捕鱼的严重影响,植被破坏极为严重。目前,北固山湿地在不同季节分别以芦苇、虉草为优势种,呈现明显的季相特点。 监测预案

根据所规定的范围,湿地是一个多层次的立体结构的景观生态系统,随着海拔高度上升,构成了以湖盆、洲土、农田、内湖、台地山岗等斑块。根据这种生态特点和生态区划的原则,可把滨江湿地划分为三个生态功能区。具体的监测网点布设可见监测预案。 监测项目

本次生态监测项目为湿地植被、叶绿素a、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底栖生物、鱼类、鱼卵仔鱼。具体的监测项目在监测预案均有详尽介绍。

二、实习过程回顾 湿地现场勘查

因为实习时间为夏季7月,滨江湿地优势种为虉草和芦苇,但由于在7月份,镇江降雨量较为集中,因此低矮的虉草被淹没,我们并没有观察到。同时我们发现湿地的水土流失状况严重,根据当地人介绍说,政府准备在这块湿地上进行景观旅游开发,正在施工建设滨江湿地公园,以加快当地的经济建设发展,而在实际的滨江湿地勘察过程中,由于实习那天,天降小雨,我们也发现现场的施工设施随意安置,且无人员进行系统的管理,因施工造成的湿地土质松散,土壤颗粒间隙增大,因雨水冲刷与机械施工等缘由,即造成湿地土壤塌陷,加快湿地生态系统的脆弱程度。 监测预案的改进与完善

针对此次的生态实习,将前期的监测预案进行改进与完善,我们认为应加强该地区的水土流失监测,以及长期的生态环境的定点监测,以便及时有效的采取保护,恢复湿地生态措施。

水土流失监测的方法有很多,如调查监测法、桩钉监测法、小区观测法、简易水土流失观测场法、控制站观测法、侵蚀沟体积量测法、遥感监测、自动监测等。根据湿地调查情况显示,由于本监测点面积较小,监测周期短、水土保持监测费用少,故从可行性出发,以桩钉监测法结合调查监测法实行监测。具体操作如下,调查清楚该地区正在进行的施工区域的水土流失类型、水土流失数量变化,有利于在监测报告中对水土流失总量、拦渣率、水土流失控制比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对于水土流失总量、拦渣率、水土流失控制比等指标的具体计算方法与评判标准,则会在水土流失监测方案具体体现。 问题提出

在此次的实习过程中,我们组提出两个相关问题,亟待解决:

1、滨江湿地的植被类型?

2、如何进行受损植被的群落修复?

三、实习后总结 问题解决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遗留两个疑问,以下将进行相关解决:

1、滨江湿地的植被类型:该地区植被演替序列相对简单:主要经历虉草群落、虉草—芦苇群落和芦苇群落三个植被阶段,群落的优势种群分别为虉草和芦苇。虉草生长期:2月~5月,芦苇生长期为230d,3月-11月。芦苇群落该湿地的顶级群落,且为群落的单优种群。湿地植被受到人为过度干扰后,在组成和结构等群落特征上均发生明显的变化,伴生种主要有菊科、蓼科、十字花科等物种。

2、如何进行受损植被的群落修复?

根据资料查询以及实地观察,北固山湿地紧靠市区,受到大东沟排污口的污水和人为围网捕鱼的严重影响,植被破坏极为严重。大东沟造纸厂的排污致使沿排污水道两侧约有数公顷的湿地变成荒芜之地。当地渔民的大片砍伐和践踏,使该湿地成为一块块人为的裸地。植被的严重破碎化阻碍了群落的自然演替,导致湿地生境的异质性降低,生长期间的植物和生活其间的动物种数减少,湿地应有的生态功能和湿地的生态安全也削弱了。

目前,指导湿地植被修复的理论主要有次生演替理论、自设计理论和入侵理论。受损植被的修复。鉴于大东沟江滩植被为中度受损状况,在修复上依据次生演替理论,通过人为干预,在消除植被致损因子的基础上,遵循滨江湿地群落演替规律,筛选物种,进行适度的植被补栽措施。在致损因子的消除上,渔民活动已被地方法规加以规范和限制,而污染控制上,尽管污染企业以已实施搬迁,但城市雨水而源污染仍然存在,这将通过实施工程设施以消除。针对以上状况,拟实施“生态堤——滨江带——湿地”复合生态系统工程,一是堤岸实施生态堤——滨江带工程,防止雨水造成源污染,二是湿地进行植被补栽,加快植被恢复进程。 实习感想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生态系统和多种生物的栖息地之一,滨江湿地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独特的水文、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使之具有独特的生态地位,为丰富多彩的动植物群落提供了复杂而完备的特殊环境。该湿地具有极高的生产力,调节气候,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为我们带来景观休闲娱乐、科研教育等价值的同时,其具有的价值潜力不可估量。通过此次的实习调查和资料查询可知,生态监测和水土保持监测尚处于研究阶段,同时在生态监测和水土保持监测过程中,长期定点的监测似乎并不及时。全面,针对滨江湿地实地观察,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学习和完善。我们了解到滨江湿地生态系统脆弱,加之人为干扰影响严重,因此要加强对湿地的保护,在保护的前提下探索进行生态修复、增加湿地生物多样性的途径,使湿地植物生态系统处于优化状态。同时在开发湿地的利用过程中,系统性的管理并不完备,这样不仅没有做到保护湿地,反而会加剧湿地的水土流失状况。

实习结束后,我们小组针对此次实习情况进行热烈的讨论,在湿地的生态修复过程中,我们设想:大大提高芦苇的覆盖程度,同时增加香蒲、柳树等挺水和木本植物,提高湿地植被的去污能力,希望可以通过生态修复,将受害最为严重的北固山湿地构建为天然湿地系统,恢复其生态健康。通过此次的湿地实地观察,发现过度开发,施工不合理,环境多变等问题,也为我们以后在进行生态及水土流失现场监测提供了多视角,考虑环境监测应根本落实人为影响因素,因此作为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的我们,如何做到学以致用,是需要我们深刻思考与落实的,我们有更大的责任和义务去改善环境,美化环境。 附件1:镇江市滨江人工湿地监测方案

一、监测地概况

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

滨江湿地所在区域属暖温带向北亚热带过度的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四季分明,气候温暖湿润。多年镇江气象资料显示,镇江滨江湿地年平均气温℃,其中,最低气温在1月,极限为-12℃;最高温度在7月,极限为℃;7~8月为高温季节,月平均气温℃;1~2月为低温季节,月平均气温2℃。全年无霜期250天左右,≥10℃的有效积温在5000~6500 ℃。.年平均降水约800~1600 mm,年最大降水量 mm,月最大降水,全年雨时46天左右(以大于10 mm降水计),最多雷暴日数37d,多集中于7~9月,降水总量占全年的20%~50%;年最大积雪深度14 cm,最大冻结深度9 cm;年平均蒸发量 mm,年最大蒸发量 mm,年最小蒸发量847 mm;

-1-1年平均相对湿度76%。年最大风速16 m•s,平均风速 m•s。夏季主要风向为东风和东南风,冬天为东北风。 土壤状况

滨江湿地土壤主要为非地带性的淤积潮土,潮滩底质为软降沉积物,沉积物类型多为黏土质粉沙与,粉沙,其次有沙质粉沙、粉沙质沙及细沙。由于潮滩的地貌部位和动力条件的差异,潮滩沉积物具有明显的沉积分带现象,滩地高程愈高,物质越细,反之则越粗。 水文和水质状况

滨江湿地的水体一方面与长江相通,另一方面与当地的其他水体也有着广泛的联系。镇江的内江具有滨江水体大的代表性特征。

内江为镇江市区的主要受纳水体,镇江城市水系的运粮河、虹桥港和古运河均与之相连,并通过引航道、焦南闸与长江相通。长江上游的流水及下游的潮水与内江交换频繁,年交换多达100次以上。区域内丰水期一般出现在

7、

8、9月份,水位可能高达6~7m(黄海高程),平水期一般出现在

5、

10、11月份,水位可能达到4~5m,枯水期一般出现在

1、

2、

3、

4、12月份,水位在4m以下。由于镇江境内长江段为长江的感潮河段,潮汐性质属非正规半日浅海潮,每天潮涨潮落两次,涨潮时间3h,落潮9h,平均潮差为96cm,最大潮差为233cm。

镇江市主要水体污染物转移所依托的城市水系均要经过内江与长江相连通,城市水系带来的污染物

8和内江周围的点源、面源污染物大量积聚内江。据统计镇江全市年工业废水排放量近1×10t,农药超过

t(市区超过500t),化肥近t(市区近t),工业废弃物达400×10t,大部分未经处理的雨水(面源污染)都需要通过内江,大大超过了内江的生态承受能力,对内江及长江的税制造成了严重威胁。加之航道污染和渔业污染,致使内江水体污染严重。另外,江底淤泥常年沉积,据防洪堤地质勘探资料和对江滩淤泥的初步研究,内江淤泥深度在1-3m,淤泥中积累了大量的营养物质,受污染的底泥对营养盐和其他污染物有明显的富集作用。当内江底层氧化还原环境发生变化时,底泥中的营养物质和污染物会重新释放进入水体,成为富营养化的主要营养源。另外,内江的湖泊水文、水动力学特征表明大量长江泥沙沉积于内江、内江水位、水量、泥沙和污染物的相互作用导致内江水体污染严重,水质复杂多变,特别是水体的透明度远远达不到生态系统健康生长的要求,内江水体富营养化日趋严重。环保部门资料显示,平水期水质基为Ⅳ类,枯水期为Ⅴ类。主要污染物为总磷、石油类和氨氮。在丰水季节,内江与长江有大量水交换,水深达6m左右,由于江水顶托作用,江水泥沙含量大,水体浑浊,透明度为30-50c,严重时仅有20cm,不利于沉水植物生长。 生物资源状况 动物资源状况

滨江湿地动物资源极其丰富。根据镇江白稽豚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调查及《镇江年鉴》提供的资料,长江镇江段水域内共有107种浮游动物,其中原生动物36种,轮虫类47种,枝角类18种,桡足类6种,底栖动物79种,分别属于环节动物3纲6科7种,软体动物2纲11科43种,节肢动物3纲22科29种;鱼类有13目25科90余种,较多为洄游性和半洄游性鱼类,有中华鲟、鳗鲡、鲥鱼、银鱼,松江鲈鱼和弓斑东方豚等;鸟类共有110多种,分属16目34科,鸟类区系成分以东洋种和广布种为主,主要栖息在江岸和沙洲上。 植被资源状况

滨江湿地植物资源较独特,植被较为单一。通过年和2005年两年5月份(此时湿地物种最为丰富)两次实地调查,统计镇江滨江湿地高等植物共52个种,隶属22科44属。其中以禾本科的芦苇和虉草为植物群落的优势种,伴生种主要有菊科、蓼科、十字花科等物种。湿地植被季相特征明显,在芦苇和虉草共生的群落里,2-4月,虉草为群落的单优种群。因不同区域所处的演替阶段的差异及人为破坏程度的不同,生长季植被总盖度在2%-95%。 生态环境状况

滨海湿地的生态环境与当地的人为活动密切相关。征润州湿地和象山湿地由于离市区相对较远,受人类影响较小,基本维持在原生植被状态,而北固山湿地由于紧靠市区,受到大东沟排污口的污水和人为围网捕鱼的严重影响,植被破坏极为严重。大东沟造纸厂的排污致使沿排污水道两侧约有数公顷的湿地变成荒芜之地。当地渔民的大片砍伐和践踏,使该湿地成为一块块人为的裸地。植被的严重破碎化阻碍了群落的自然演替,导致湿地生境的异质性降低,生长期间的植物和生活其间的动物种数减少,湿地应有的生态功能和湿地的生态安全也削弱了。

目前,北固山湿地在不同季节分别以芦苇、虉草为优势种,呈现明显的季相特点;12月至次年2月,该湿地没有绿色植物,3~4月以盖度占10~80%的虉草为主,4~7月以原有的虉草和盖度为10%左右的芦苇为主。随着7月份丰水期的到来,虉草被淹没死亡,能够存活下来的只有芦苇等少数物种,再加上当地渔民的围网捕鱼,使得原本盖度就低的芦苇遭到严重的破坏,出现大量的破碎片段,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次年3月。

二、监测方案

监测网点布设

根据所规定的范围,湿地是一个多层次的立体结构的景观生态系统,随着海拔高度上升,构成了以湖盆、洲土、农田、内湖、台地山岗等斑块。根据这种生态特点和生态区划的原则,可把滨江湿地划分为三个生态功能区。即淹没区(A),为湿地核心地区。该区又可划分为二个亚区、即常年淹没区和丰水淹没区;湿地农业区(B),该区也可分为二个亚区,即农田亚区和内河亚区,为湿地的缓冲区;台地山岗区(C),也叫湿地边界区,该区是水生生态系统向陆生生态系统的过渡区域。

按照各区不同的特点,布设监测网点。A区重点布设监测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底栖生物、鱼类和鱼卵仔鱼的生态监测点,对于应急水源地也布设相应的监测网点,并关注水土保持情况;B区重点布设监测湿地植被、叶绿素a的监测网点;C区重点布设湿地动物及大型植物的监测网点。

A

B

C

图1 镇江市滨江人工湿地监测网点

监测项目及方法 本次生态监测项目为湿地植被、叶绿素a、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底栖生物、鱼类、鱼卵仔鱼。具体监测方法如下所示。 植被

植被调查采用样方法,选取典型植被带,随机调查1m*1m的植被样方,每站点监测1~2个样方,测

2量其平均株高(精确到cm)、地上植株的生物量(干重,g)、盖度(%)、频度(%)和密度(株/m),具体测量方法依据《河口生态学》中湿地植被的监测方法。 浮游生物和叶绿素

①浮游植物:采用小型浮游植物网(网口内径约37厘米,面积约平方米,过滤部位JP80筛绢)进行表层拖网取样,拖曳时间3min,拖速约2节,采集到的样品立即用鲁哥氏液固定后带回实验室,进

3行种类鉴定和计数。每站点取样2次,取平均值作为该站点的密度分布。密度单位换算成个/m。分涨潮落潮各进行一次取样。

②采用浅水I型浮游生物网进行浮游动物采集,网口内径50cm,网口面积约平方米,过滤部分为JP12筛绢。拖曳时间3min,拖速约2节,采集到的样品立即用鲁哥氏液固定后带回实验室,进行种类鉴定和计数。每站点取样2次,取平均值作为该站点的密度和生物量分布。密度和生物量单位换算成个33/m和g/m。分涨潮落潮各进行一次取样。

③叶绿素:取1L表层水样进行过滤,将滤膜用锡纸包住,编号,立即带回实验室进行叶绿素含量测定。

底栖动物

在深水区用采泥器进行采集,每点采集3次,取3次平均值为该点的总生物量和总栖息密度,调查不分涨、落潮。在潮间带采用样方法进行取样,每站点取3个样方,样方大小25cm(长)* 25cm(宽)*20cm(深),用网目尺寸的网筛淘洗,收集网筛中全部底栖动物,主要为大型底栖动物。同时,在样方周围随机取样,以增加底栖动物的种类数。所获样品现场用70%浓度的酒精固定,带回实验室进行种类鉴定,并计数和称重(精确到)。样品的室内分析鉴定按相关调查规范中规定的方法进行。密

22度和生物量单位分别换算成个/m和g/m。 鱼类和鱼卵仔鱼

每个站点采用浅水I型浮游生物网进行鱼卵仔鱼采样,网口内径50cm,网口面积约平方米,过滤部为JP12筛绢。每站点采样一次,拖曳时间3min,拖速约2节。采集到的样品立即用70%浓度酒精固定后带回实验室,进行种类鉴定和计数。

主要采用地笼网调查和寻访当地渔民进行渔获物调查。地笼网采用当地常用的矩形网具,长为20m,高为20cm,网目尺寸为。采集到的样品全部用酒精固定后带回实验室进行种类鉴定、计数和称重(精确到)。历史调查资料主要根据地笼网、插网和鳗苗网等网具调查优势种组成和丰度情况,并探讨当地渔业资源状况的历史变化。

第5篇:湿地调研报告

微山湖水资源

调研报告

微山湖十一假期实践调研

摘要:2013年7月21日至2013年7月25日。微山湖十一假期实践调研队前往沛县自来水公司,千岛湖湿地及周边开展了以水资源利用及保护水资源为主题的十一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调研队与沛县自来水公司相关负责人员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了徐州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情况,并走访了微山湖湿地与千岛湖湿地,并对微山湖湿地公园的动植物与其历史、现状以及未来的规划有了深层次的了解。

关键词:沛县自来水公司、湿地、调研、污染、发展

(一)、沛县自来水公司

沛县自来水公司成立于1979年、是沛县城区唯一具有供水资质的供水单位,隶属于水利局。公司地址:沛县沛城镇汉台路2号,公司现有职工300余人,拥有供水深井30余眼,平均井深120米左右,日供水量2万吨,采用新型二氧化氯发生器进行加氯消毒,一级供水。

(二)、湿地的概念

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常年或季节性积水,蓄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包括低潮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相对于海洋与陆地,湿地的面积较小。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我国的湿地包括滨海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和沼泽湿地等天然湿地和稻田、池塘、水库等人工湿地。湿地区内适生着各类野生动植物的地区。由于这些地区的水分和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相对人为干扰较轻,因此,植物生长茂盛,吸引着许多动物在区内繁衍栖息,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作为一类生态系统,湿地是介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态系统之间兼有水陆特征的一种过渡型生态类型,因而兼有两种生态系统的特点,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特殊类型,与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环境质量关系密切。湿地区域内水、洲纵横交错,芦荡深幽,百鸟翔集,水乡泽国,野趣盎然,是人类回归大自然的理想场所。

1、湿地的效益评价

①观光与旅游。湿地具有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等美学方面的功能,湿地除可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外,还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尤其是城市中的水体,在美化环境、调节气候、为居民提供休憩空间方面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

②教育与科研价值。湿地生态系统、多样的动植物群落、濒危物种等,在科研中都有重要地位,它们为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对象、材料和试验基地。一些湿地中保留着过去和现在的生物、地理等方面演化进程的信息,在研究环境演化,古地理方面有着重要价值。 2、湿地保护的背景、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加之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多数湿地锐减,生物多样性下降,城市地下水无序开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合理,造成水位下降、水体污染、水质不良、可用量减少、储备亏空、供需失衡等问题,国办、省办已发布了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将湿地保护、恢复及合理利用纳入城市的土地利用、生态治理、资源恢复、水资源管理、河流区域管理及相关的管理规划之中。要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在湿地保护管理上的职责和任务,鼓励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湿地保护事业,切实加强湿地的恢复、保护和管理,要把湿地建设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城市“壮腰健肾” 3、外部环境对千岛湖湿地保护区的影响

我们对湿地保护区的实践调查是在沛县范围内进行的,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还参观了沛县县城,因此这里我把微山作为湿地保护区的外部环境实例来说明其对保护区的影响。

首先,在参观县城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县城区域的环境卫生不是很好。一些

现象例如:部分道路显得很脏,气味比较的难闻,垃圾桶脏乱以及数量很少等。还有县城的一些河流的污染也是比较的严重,河流的水基本都是比较死的。这样的环境现象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环保文化,说明民众和政府的环保意识不够,环保行动还做的不是很到位,尤其像垃圾桶这样的环境基础设施的不到位更是政府的职责所缺。而这样的一种环保文化对于处于其中的保护区的保护是有害的,它将不利于民众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保护区的保护中来,且很容易使保护区在无意识中遭受到某些污染。其次,我们还了解到当地的政府为了创收,大量地引进一些工厂和企业,其中也就包括一些会带来比较严重污染的企业,像造纸类企业,它们带来的污染风险是很大的,不易控制。还有化学工业、纺织工业等环境污染风险都是很高的。而这些风险必然会落在保护区的头上,对于保护区的保护非常不利。

(一)、千岛湖湿地公园调研结果及分析

我们针对千岛湖湿地公园的相关利益群体设计了不同的调查问卷及访谈,主要包括游客,湿地公园管理部门领导等,得到了一系列的访谈结果。 1、针对湿地游客的访谈结果

①游客认为湿地公园好的方面 1)湿地公园的卫生状况较好;2)游客的数量质量有所提高;3)安全事故很少发生,尤其是意外事故根本没有;4)湿地公园的管理人员都很尽责,

②游客认为湿地公园有待提高的方面 1)植物品种单一,应该多一些水生植物;2)湿地公园里植物没有标牌及导游,使人游览湿地公园之后收获不大;3)建议湿地公园种一些大树,让人们在夏天的时候多一些乘凉的地方;很方便之处较少;4)“以人为本”有所欠缺,人文,娱乐,休闲等服务设施太少,例如没有椅子,停车位,餐厅等服务设施; 2、针对湿地管理部门领导的访谈结果 1)以后会逐步增加娱乐设施,服务设施等,但是设施的完善需要政府投资,企业赞助;2)湿地公园重点是湿地保护(包括野生动植物保护),所以不能人工引进动植物,最好能吸引野生的;3)湿地公园不能建大树,对湿地公园有影响; 4)湿地公园的地理位置不是很好,交通不便。另外不能多建停车位,厕所等,影响湿地公园的环境;

3、针对湿地游客的调查结果分析

我们针对游客主要从湿地知识了解方面进行了调查,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共分发调查问卷100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72份。

⑴居民游客等对于千岛湖湿地基本情况的了解调查

①游客对于湿地及湿地公园的了解状况调查

(图一)

由(图一)可知,现阶段游客对湿地知识及湿地公园相关情况了解较少,建议以后发挥湿地公园科普教育区的功能,在每年的“湿地日”、“植树节”、“爱鸟周”等时间,通过举办各种活动,让市民更加了解湿地的意义;通过进行现场广播宣传,让游客等增加对湿地以及相关湿地公园的了解,加强对湿地公园的宣传。湿地公园植物缺少标牌,也可在显眼的位置悬挂动物,植物标识牌等,这样可以在让游客休息的同时学到知识,使更多人不仅能够享受湿地公园,而且还能学习更多的知识,使人们更好的参与到湿地保护行列。

②游客对千岛湖地区湿地保护工作的评价

(图二)

由(图二)可看出,有10%的人认为千岛湖湿地保护工作做的很差,需要大力加强;而有70%的人觉得保护工作做的一般,需要略微有所加强即可;认为很好了,不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占17%;而,仅有3%的人觉得无所谓,认为湿地保护与自己无关。

③周边居民和游客对微山湖湿地保护条例的了解调查 针对湿地存在的问题与保护管理对策 篇2:微山湖湿地调研报告

微山湖湿地

调研报告

山东师范大学

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

红色特战队

摘要:2011年7月21日至2011年7月26日。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红色特战队”前往微山湖湿地公园及周边开展了以湿地动植物为主的宣传保护及调研活动,调研队调研了游客及湿地工作人员,从而对微山湖湿地公园的动植物与其历史、现状以及未来的规划有了深层次的了解。同时,实践队员结合现阶段湿地公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微山湖、湿地、调研、生态、发展 湿地的概念

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常年或季节性积水,蓄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包括低潮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相对于海洋与陆地,湿地的面积较小。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我国的湿地包括滨海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和沼泽湿地等天然湿地和稻田、池塘、水库等人工湿地。湿地区内适生着各类野生动植物的地区。由于这些地区的水分和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相对人为干扰较轻,因此,植物生长茂盛,吸引着许多动物在区内繁衍栖息,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作为一类生态系统,湿地是介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态系统之间兼有水陆特征的一种过渡型生态类型,因而兼有两种生态系统的特点,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特殊类型,与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环境质量关系密切。湿地区域内水、洲纵横交错,芦荡深幽,百鸟翔集,水乡泽国,野趣盎然,是人类回归大自然的理想场所。

湿地的效益评价 社会效益

①观光与旅游。湿地具有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等美学方面的功能,湿地除可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外,还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尤其是城市中的水体,在美化环境、调节气候、为居民提供休憩空间方面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

②教育与科研价值。湿地生态系统、多样的动植物群落、濒危物种等,在科研中都有重要地位,它们为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对象、材料和试验基地。一些湿地中保留着过去和现在的生物、地理等方面演化进程的信息,在研究环境演化,古地理方面有着重要价值。 环境效益

①维持生物多样性。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依赖湿地生存、繁衍的野生动植物极为丰富,其中有许多是珍稀特有的物种,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重要地区和濒危鸟类、迁徙候鸟以及其它野生动物的栖息繁殖地。在40多种国家一级保护的鸟类中,约有1/2生活在湿地中。

②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湿地在控制洪水,调节水流方面功能十分显著。湿地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和年度分配不均匀,通过天然和人工湿地的调节,储存来自降雨、河流过多的水量,从而避免发生洪水灾害。 经济效益

提供水资源。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生态要素,湿地是人类发展工、

农业生产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在输水、储水和供水方面发挥着巨大效益。 湿地的重要意义 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最主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等方面有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湿地不仅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如粮食、肉类、鱼类、药材、能源以及多种工业原料,还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景观,也是各类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因此,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和“生命之源”。由于湿地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功能,同森林———“地球之肺”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的保护必然成为全国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城市湿地作为城市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一个城市湿地的多少,保护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市民的生活质量。 湿地保护的背景、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加之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多数湿地锐减,生物多样性下降,城市地下水无序开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合理,造成水位下降、水体污染、水质不良、可用量减少、储备亏空、供需失衡等问题,国办、省办已发布了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将湿地保护、恢复及合理利用纳入城市的土地利用、生态治理、资源恢

复、水资源管理、河流区域管理及相关的管理规划之中。要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在湿地保护管理上的职责和任务,鼓励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湿地保护事业,切实加强湿地的恢复、保护和管理,要把湿地建设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城市“壮腰健肾”。 微山湖湿地公园

微山湖湿地公园简介

微山湖湿地公园位于山东省微山县县城南侧3公里,北至104国道,南至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边缘,西临京杭运河,东至鱼种场东界,东西宽3648m,南北长6108m,总面积。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17°7′44″~117°10′9″,北纬34°43′32″~34°46′53″之间。由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库塘湿地等组成。公园规划区为新薛河河口及微山湖湖湾,生态系统结构完整,生物多样性丰富,分布着大面积的芦苇、蒲草、野莲、野菱等,是众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微山湖地处内陆人口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湿地生态系统比较脆弱,生态退化特征仍然明显。微山湖湿地公园的建立,将成为中国北方淡水湖泊湿地保护与生态友好型利用的示范,对持续改善微山湖水质,维护湿地的生态特征和服务功能,保障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水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微山湖湿地公园规划

微山湖湿地公园,于新薛河入湖口处,公园面积,总投资3亿元, 计划3年内完成“一轴、两带、五区”建设。将打造“原生态”环境和景观的设计理念贯穿在整个规划之中,处处体现“以人篇3: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西安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教务办制

西安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教务办制

西安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教务办制

西安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教务办制

西安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教务办制 篇4:太湖湿地公园调研报告 太湖湿地公园调研报告 前言: 苏州太湖湿地公园坐落在“人间天堂”苏州市区的西部,西枕太湖,东接东渚,南联光福,与“中国刺绣之乡”镇湖毗邻,规划总面积平方公里,一期对外开放平方公里,投资近4亿。由苏州市园林设计院编制的“苏州太湖湿地公园方案设计”完成,由英美两国的世界顶级设计师联手设计。充分结合当地自然人文特色,展现鱼米之乡、江南水乡、刺绣之乡的特征。2007年6月,苏州太湖湿地公园被江苏省林业局命名为省级湿地公园,于2010年2月正式对外开园。

关键词:湿地 保护区 设计 生态

苏州太湖湿地公园是一个自然与文化相融的个性独具的原始时尚休闲景区,汇集了生态环境、度假休闲、旅游观光、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景区在突出“自然、生态、野趣”的基础上,融入观景、人文、休闲和游乐等要素,规划设计了湿地渔业体验区、湿地展示区、湿地生态栖息地、湿地生态培育区、水乡游赏休闲区、湿地生态科教基地、原生湿地保护区等七大功能区,全面展现了现代水上田园的自然生态景观。景区内五十余座名称造型各异的桥梁,与五里木栈道蜿蜒相连,错落有致地贯穿整个湿地公园。桃源人家、桑梓人家、七桅古船、渔矶台、槿篱茅舍、半岛茗茶、客至画舫、烟波致爽等景点,让人时而如同打开一册底蕴深厚的志书史籍,时而又有轻松翻阅风情风物掌故逸兴读物的美妙感觉;而植物知识长廊广场、濒危植物观察廊、水八仙景 1 区、观鸟亭、湿地栖息岛等景点又将人们带入了一个科普知识的教育园地,让游客汲取生态科学知识,提升自然生态的环保理念。 作为天然湿地,该地区原为太湖的一处秀丽湖湾,水壤交错,有茭芦莲菱、鱼虾蜄蛤之利,更有白鹭飞天、蛙鸣鸟啾之境。当地人文荟萃、物产丰富,因春秋时吴王常来此游湖而史称“游湖”。

一、周边环境

自20世纪90年代起,苏州的城市化进程开始高速化,城市在扩张中吞并了原本位于城市边缘地带的湿地。公园的用地范围是由黄海高程为4m左右的大堤围起的人工鱼塘群,鱼塘高程在~之间,属于人工湿地。大小不一的鱼塘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随着多年的变化,场地初步形成了4种自然型湿地类型: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河漫滩湿地和沼泽湿地等。场地的陆生植被以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为主,有极少量的小乔木,可分为6种简单的群落类型:灌木丛、芦竹群落、野生油菜群落和人工菜地、草本群落、藤本群落以及人工林。水生植被类型分为沉水植物群、挺水植物群和浮叶植物群。鱼塘中以人工养殖的淡水鱼虾和螃蟹为主,并伴生螺蛳、贝壳等底栖动物和浮游生物。总的来说,湿地的现状不容乐观:围垦过度,湿地生态功能下降;镇区污染治理不到位,对湿地生态环境有严重影响;保障与管理不力,湿地保护缺乏良好的法制环境;退渔还湖后,替代产业发展困难。

二、设计形式

太湖湿地公园包括三大景区、两条主轴线,即原生态湿地景区、滨湖特色文化景区、山屿生态游憩景区及太湖大堤景观主轴线和马山、大小贡山景观主轴线。

在规划设计中,以“大地记忆”——“文脉延续”——“生境培育”为主线,提出七大湿地功能区:湿地渔业体验区、湿地展示区、湿地生态栖息地、湿地生态培育区、水乡游赏休闲区、湿地生态科教基地和原生湿地保护区。城市主要干道分布在整个公园的东部和西部,整个公园分别设置了三个主要的出入口,在出入口设置机动车停车场,减少对湿地公园环境的影响。公园内部主要通过人行散步道和电瓶车组织游线。公园设一条宽的主环路和多条宽度分别为、

、的二、三级游路,以及各类自然式小游步道。

(见p3规划总平面图)

2 三、项目功能

公园场地基质比较单一,地势平坦,湿地景观和生物环境以鱼塘形式为主,一个大型湿地公园,应具有多样化的湿地生境。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加入了大型湖泊、山体、密林、水巷等斑块,力图形成生态环境完善、景观形态丰富、游览项目合理的湿地公园。

公园一期范围有四个分区,二期范围有三个分区。

(1)湿地渔业体验区:公园西部的湿地渔业体验区规划有密林活动区、原生湿地保护区、水街商业区和渔耕文化景区四大景区。

(2)湿地展示区:湿地展示区是让游客在游憩之余学习更多有关湿 3 地的知识。按照植物生长特点和水文特点,本区有五个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的景区作为湿地植物展示场所。本区域最南边的两个岛屿则是体现太湖之滨的稻作文化的场所。在芦白稻黄的大地农业景观的大背景下,体会千年传承下来的农业文明。

(3)湿地生态栖息地:此区作为太湖水进入湿地的源头部位,需要有极为重要的水源净化功能。纵横交错的条带型岛屿和曲折的芦苇水巷既可加强净化功能,也能吸引不同鸟类来此觅食、筑巢、栖息。

(4)湿地生态培育区:在原有湖泊湿地生境破坏较严重的北部,我们利用土方工程多余泥土堆成岛屿和水湾,恢复已被破坏的湿地生态条件,增进整个公园生态体系的完整性。

(5)水乡游赏休闲区:这个紧靠镇湖镇的公园二期建设范围内的区域,是将来湿地公园与城镇发展区的结合部分,规划为一个具有休闲度假功能的商住区,并在河边原有塘埂上种植树木和湿地植物,以协调其与自然湿地间的关系。

(6)湿地生态科教基地:一个仅仅为旅游者设计的湿地公园是不完整的,它必须还能完成湿地研究和科学考察的需要。计划在该片区域引入湿地植物研究和鸟类研究中心,为科研机构和学生提供一个探索和实践湿地知识的平台。

(7)原生湿地保护区:二期范围内还有一处是位于湿地公园东北角的原生湿地保护区,这里作为和基地外农田的过渡地带和湖水流出湿地的必经之地,是以生态保护为主,不考虑加入人的活动。 (见p5功能区分析图) 4 5 篇5:湿地调研报告(杭州长桥溪公园) 湿地调研报告 摘要:本文以杭州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设计与营建为例,介绍水生态修复的自然式设计和水生植物应用设计与造景特色,探讨两者在现代人工生态湿地公园中的有机结合,以体现最佳的生态效益和景观价值。 湿地的概念

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常年或季节性积水,蓄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包括低潮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我国的湿地包括滨海、河流、湖泊和沼泽湿地等天然湿地和稻田、池塘、水库等人工湿地。由于水分和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相对人为干扰较轻,因此,湿地内植物生长茂盛,并吸引着许多动物在区内繁衍栖息,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

作为一类生态系统,湿地是介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态系统之间兼有水陆特征的一种过渡型生态类型,因而兼有两种生态系统的特点,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特殊类型,与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环境质量关系密切。湿地区域内水、洲纵横交错,芦荡深幽,百鸟翔集,水乡泽国,野趣盎然,是人类回归大自然的理想场所。 湿地的效益评价 社会效益

①观光与旅游。湿地具有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等美学方面的功能,且在美化环境、调节气候、为居民提供休憩空间方面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 ②教育与科研价值。湿地生态系统、多样的动植物群落、濒危物种等,在科研中都有重要地位,它们为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对象、材料和试验基地。 环境效益

①维持生物多样性。依赖湿地生存、繁衍的野生动植物极为丰富,其中有许多是珍稀特有的物种,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重要地区和濒危鸟类、迁徙候鸟以及其它野生动物的栖息繁殖地。在40多种国家一级保护的鸟类中,约有1/2生活在湿地中。 ②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湿地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和年度分配不均匀,通过天然和人工湿地的调节,储存来自降雨、河流过多的水量,从而避免发生洪水灾害。 经济效益

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生态要素,湿地是人类发展工、农业生产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在输水、储水和供水方面发挥着巨大效益。 湿地的重要意义

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最主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等方面有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湿地不仅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如粮食、肉类、鱼类、药材、能源以及多种工业原料,还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景观,也是各类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因此,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和“生命之源”。 湿地保护的背景、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加之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多数湿地锐减,生物多样性下降,城市地下水无序开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合理,造成水位下降、水体污染、水质不良、可用量减少、储备亏空、供需失衡等问题,国办、省办已发布了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将湿地保护、恢复及合理利用纳入城市的土地利用、生态治理、资源恢复、水资源管理、河流区域管理及相关的管理规划之中。 长桥溪湿地公园

长桥溪湿地公园简介

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位于玉皇山北麓,南至玉皇山脚慈云岭,北隔虎跑路与长桥公园相望,西邻南山村,东接玉皇山路。公园占地约4公顷,南北长约 600米 ,由南往北地势依次降低,总体呈带状布局。2004年,立项、施工并建成运行,水处理工艺与园林造景有机结合,成为杭州第一个示范性水处理旅游景点。公园的建立维护了较完善的生态系统,营造了良好的园林景观,对改善西湖水质,促进西湖风景区之南山景区的生态系统平衡起到积极作用。 主要设施、水体与道路布局

该公园由南至北依次设计为初级人工湿地区、跌水充氧区及二级人工湿地区三大区段,其中水系面积约 2,占公园总绿地面积的%左右。水体形式丰富,水池、溪流与跌水依据地势相互穿插,并形成岛屿、漫滩地带,水生植物在其中成为主角。曲线形道路系统围绕水系环状布局,或趋之或远之。水系两岸则通过多座木栈道及木桥相连,方便游客和居民迅速达到对岸。

水生态修复的自然式设计

公园采用自然式设计手法,依据自然地貌围绕水体环境大量种植芦苇、香蒲、睡莲等水生植物,结合园林小品,打造了一个极具乡野情趣的生态湿地公园。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充分考虑有效的污水处理工艺,并将其融入到自然水景的营造当中,在环境工程营建的手法及形式上具有鲜明的特色。 巧用自然手法营建环境工程

公园模拟天然湿地景观,将水处理工程隐藏于园林水景之中,体现了极为细与精妙的工程设计理念与施工手法。 沉沙地

主要用于暴雨时截流上游冲来的山洪水中泥沙,通过沉积作用对注入西湖的水体进行“过滤”,以减轻对西湖的淤积。沉沙池上方设计为公园入口小广场,供游客活动与休憩,并通过三级台阶与主园路相连。小广场铺地采用浅灰色木质铺装材料,木质纹理与周边的植物环境搭配和谐。广场上设周边带有座凳的木质种植箱,箱内栽植各类宿根花卉。 调节池

主要作用为收集居民生活污水及初期雨水,池内设自动格栅去除杂质,污水停留时间为6小时。调节池上方设计为活动木平台,作为空间转换的一个节点。平台一侧临水,岸边种植高大的香蒲及芦苇等水生植物,起到了很好的空间限定作用。平台边缘设置木座凳供游客休憩,高大挺水植物恰好成为其背景,给人以安全感。 净化水处理站

该站是水生态修复公园最为重要的地下水处理环节。其上方设计为公园最南端的至高点——矜春台,台上设置澄观亭,可尽揽全园南部风景,漫滩、跌水、

栈道尽收眼底。在周边山体环境的衬托下,湿地犹如一首流淌的蓝绿交响曲。同时,净化水处理站与眺望台的完美结合不仅很好的将水处理设施融入到自然水景之中(图1),而且实现了空间利用的最大化。

图1 图2 多级跌水和水流的多样化

长桥溪公园从南至北顺势设置了七级跌水,结合多样化的水流环境,宜宽则宽、宜弯则弯、宜深则深、宜浅则浅,形成了多样化的河道形态及生境。具体设计为:初级人工湿地区由菬颖池经二级跌水进入跌水充氧区,经过该区的二级跌落后,由地下暗管进入北端的二级人工湿地区,水流在该区经三级跌落最终进入西湖。层层跌水及溪流将初级人工湿地区的菬颖池、二级人工湿地区的澹真岛及浣碧池等处的三个大水面串联起来,营造了错落有致、动静相宜、收放自如的水体形态(图2)。

跌水可以使水流产生水花,增大水与大气的接触机会和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而流速相对较慢的水体可以为污水在曝气后提供停留的场所,延长滞留的时间,以最大限度地增加污水与水生植物以及水底附着细菌接触的机会,更好地达到净水的效果。 水生植物应用设计 水生植物多样性

水生植物是水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当地优势挺水植物,突出生物多样性特色是提高人工湿地净化能力的关键措施。一方面由于多种植物的根系交错具强有力的去污能力,另一方面使水边的水流及生境多样化,保持良

好的水质净化效果。

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设计应用了各类水生植物达29种,其中挺水植物22种,占%;另有浮叶、浮水和沉水植物7种,建植以来均生长良好,充分体现了水生植物应用的多样性。 水生植物人工群落的建立

芦苇具有较强的输氧能力,茭白具有较强的吸收氮、磷的能力,芦苇和茭白混种是一种较好的植物种植方式。因此,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的挺水植物选择以芦苇、香蒲与野茭白为主,并通过片植建立人工群落,并形成极佳的水生景观效果(图3)。芦苇、香蒲与野茭白群落集中布置于二级人工湿地区的浣碧池四周,该池水深约为 90cm ,水面开阔。该群落植株高大繁盛,夏季生长势佳,建立了稳定的群落体系。同时,群落将乔灌木植物层自然地过渡到了水面,起到修饰水岸线与丰富植物景观层次的作用。 图3 为了与宽水面相协调,设计种植了以睡莲为主的浮叶植物群落。睡莲群落集中布置于初级人工湿地区的菬颖池与二级人工湿地区的澹真岛水域;沉水植物群落,苦草与金鱼藻群落,亦集中植于浣碧池,形成了如水下草原般的景观。菹草群落则分布于跌水充氧区,此处30cm 水深适宜菹草的植株生长和景观表现。 长桥溪水系中还有丰富的野鱼、螺等水生动物以及微生物,它们与水生植物共同构成了复杂的生物群落,对水生态的平衡和水质的改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水生植物造景特色 植物设计遵循生态种植原则,注重水生植物的综合配置。

第6篇:湿地调查报告

湿地调查报告

我国首批国家湿地公园名录(2005年试点)

北京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新疆赛里木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内蒙古白狼洮儿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宁夏银川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山东滨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安徽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湖南东江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湖北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江苏溱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江西孔目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吉林磨盘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辽宁莲花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青海贵德黄河清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广东星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海南新盈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第二批批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名单(2008年,共计20处)

黑龙江省

哈尔滨太阳岛国家湿地公园

哈尔滨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

新青国家湿地公园 浙江省

丽水九龙国家湿地公园

德清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 安徽省

迪沟国家湿地公园 福建省

长乐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 江西省

东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东江源国家湿地公园

修河国家湿地公园 河南省

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 湖北省

武汉东湖国家湿地公园 湖南省

千龙湖国家湿地公园

酒埠江国家湿地公园

陕西省

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

蒲城卤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千湖国家湿地公园

三原清峪河国家湿地公园

淳化冶峪河国家湿地公园 宁夏回族自治区

石嘴山星海湖国家湿地公园

第三批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名单(2009年,共计62处)

河北省

坝上闪电河国家湿地公园 内蒙古自治区

阿拉善黄河国家湿地公园 吉林省

扶余大金碑国家湿地公园

大安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

大石头亚光湖国家湿地公园

榆树老干江国家湿地公园 黑龙江省

富锦国家湿地公园

安邦河国家湿地公园 江苏省

扬州宝应湖国家湿地公园

苏州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

无锡长广溪国家湿地公园

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 浙江省

衢州乌溪江国家湿地公园

诸暨白塔湖国家湿地公园

长兴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 安徽省

泗县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

三叉河国家湿地公园

淮南焦岗湖国家湿地公园

太和沙颖河国家湿地公园

太湖花亭湖国家湿地公园

颖州西湖国家湿地公园 福建省

宁德东湖国家湿地公园 江西省

药湖国家湿地公园

南丰傩湖国家湿地公园 山东省

台儿庄运河国家湿地公园

河南省

淮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

偃师伊洛河国家湿地公园 湖北省

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

蕲春赤龙湖国家湿地公园

赤壁陆水湖国家湿地公园

荆门漳河国家湿地公园 湖南省

雪峰湖国家湿地公园

湘阴洋沙湖-东湖国家湿地公园

宁乡金洲湖国家湿地公园

吉首峒河国家湿地公园

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 广东省

雷州九龙山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

乳源南水湖国家湿地公园 海南省

南丽湖国家湿地公园 重庆市

云雾山国家湿地公园

酉水河国家湿地公园

皇华岛国家湿地公园

阿蓬江国家湿地公园

迎风湖国家湿地公园

濑溪河国家湿地公园

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 四川省

彭州湔江国家湿地公园

南河国家湿地公园 云南省

洱源西湖国家湿地公园 西藏自治区

多庆错国家湿地公园

雅尼国家湿地公园

嘎朗国家湿地公园 陕西省

铜川赵氏河国家湿地公园

丹凤丹江国家湿地公园

宁强汉水源国家湿地公园

旬河源国家湿地公园

凤县嘉陵江国家湿地公园

太白石头河国家湿地公园 甘肃省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 宁夏回族自治区

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

黄沙古渡国家湿地公园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柴窝堡湖国家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调研报告

湿地 自查报告(共5篇)

对湿地调查报告(共9篇)

湿地实施方案(共8篇)

地质实习报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