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传读后感范文

合同 时间:2016-10-21
【www.wendang123.cn - 合同】

  毛泽东传读后感范文【一】

  罗斯特里尔的《毛泽东传》是西方数百种毛主席传记中最被推崇,最畅销的作品之一,主要从思想,政治的角度客观的记录了毛主席的一生。

  毛泽东是新中国的开国领袖,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带领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三座大山,让人民真正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他开创了毛泽东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带领我们走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他是中国人民的英雄。

  毛泽东出生于一个比较富裕的农民家庭,所以他的家庭就有能力让他上学,但他的父亲是一个非常封建的农民,送他去上学的目的仅仅是希望他学习一点知识,能够记账后就结束学习,但他非常渴望知识,所以和父亲的矛盾也就越来越深,可以说,他的家庭就是封建社会的缩影。

  在毛泽东16岁时,虽然有父亲的阻挠,但他依然走出了韶山,进入了东山的一所学堂读书,这期间受到了康有为,梁启超改良主义的影响。毛泽东非常热爱读书,书籍使他走上了振兴国家的道路。后来,为了响应辛亥革命,他投笔从戎,参加了军队,但仅仅半年就退出了,因为他不再认为军队是时代的先锋。于是,他决定重新回到学堂,加入了湖南第一师范,在这里他成为了一个学生组织者,鼓励学生反对学校的封建思想。

  毕业后,毛泽东离开了湖南,到了北京,但因为经济原因,

  他的生活并不如意,逗留了一段时间后,他返回了湖南,领导了湖南的五四运动。到1920年,他已经对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并认为中国的命运要与俄国式的革命连在一起。为了促进无产阶级的觉醒,他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组织了一系列工人罢工运动。之后,毛泽东怕被政府逮捕,去了上海,开始在中共中央工作。当时,共产党领导者认为工作的重心应该放在城市,但他认为应该放在农村,所以他一直受到排挤。

  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1000名士兵来到了井冈山,因为不受领导层认同,他决定用枪杆子走自己的路,在他抓住枪杆子的同时他也开始了真正的革命行动。后来,朱德率领他的部队也来到了井冈山,他们成为了一对好搭档,但随着彭德怀的到来,粮食出现了短缺。网

  毛泽东和朱德决定向江西进军,在瑞金建立了新的根据地。因王明和博古的领导,反国民党第五次围剿失败了,所以红军开始了万里长征。在长征中,战士损失了一半,这使得毛泽东决定取代博古的领导地位,在遵义会议后,他获得了领导权。

  为了抗日,毛泽东向国民党提议停止内战,张学良的双十二事变促进了这一过程,最终国共开始了第二次合作。卢沟桥事件标志着全国战争开始。在抗日过程中,毛泽东密切地关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请况,这说明他赋予他的统一战线思想以世界性的意义。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共产党和国民党终于打败了日寇,将他们赶出了中国,捍卫了我国领土,改变了近代以来屡遭列强

  侵略的历史,血洗了百余年的耻辱,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转折。

  抗日战争后,毛泽东和蒋介石在重庆和谈,签订了《双十协议》。第二年秋天,蒋介石撕毁了协议,悍然发动了内战,但他失败了,三大战役消灭了国民党主力,他最后逃到了台湾。毛泽东则建立了新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毛泽东是一位伟人,在中国和世界的历史上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推翻了腐朽、衰落的封建社会,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让古老的中国再一次换发了生机。“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是他一生最真实的写照。

  毛泽东传读后感范文【二】

  我钦佩的是毛泽东的果断与睿智。毛泽东是跨越时代的伟人,像丘吉尔、斯大林等是伟人毫无疑问,但他们的影响仅在当时特定的时代。毛泽东使中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了世界上四分之一人口的命运,其他人没有这么大的贡献。毛泽东是个极其复杂有多个层面的人,

  他多才多艺,不仅是一位军事家、政治家,还是一位诗人和哲学家。他是一个非常复杂非常精彩的传记人物。在作者笔下的毛泽东是从一个距离感强烈的人物写起,这样的距离感很珍贵,中国人不可能用“英国人的眼光”看待丘吉尔,就是这样的道理。这样的距离感,让我们更好的全面了解毛泽东,增加了一个崭新的角度。让我们在书中还原毛泽东的形象,在书中领略毛泽东的气魄。让我们在一个距离感浓重的情况下更加切合我们的理解。

  我想到的是,是不是拥有毛泽东这种英雄气概,在当今社会也会成为“称霸一方”“名噪一时”的“枭雄”吧!如今的社会,知识资本必定为资金资本打工,我们面临两种选择,做拥有高知识资本的打工仔,还是在不违背法律的前提下,想尽办法作资本的拥有者。即使现在的我们一无所有,但是也要有这样的野心。

  就像报泽东一样,壮志凌云欲与天公试比高。肖特的著作《毛泽东传》,给我们这种距离感,切合我自身与毛泽东的距离感。让我更加容易的联系起自己的生活,拥有豪情壮志胜过碌碌无为。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毛泽东传读后感范文【三】

  在课堂布置的众多阅读书籍中,我选择了《毛泽东传》。原因有三:一·作为创立了世界上最多人口国家的开国领袖,他事迹及政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二·毛泽东思想是在长期的斗争中凝练而得,势必具有一定的哲理性。三·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具体化,实践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正确的。另外,在不奉行个人崇拜的今天,我对毛泽东仍具有一定的崇拜心理。

  毛泽东与早期其他一些著名的共产党人比较起来,他接触外部世界和新知识、新思想也许要晚一些。但是,从书中我们看到,他虽和同时代许多人一样经过一段曲折后才走上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但他具有一种更执著、更实在、更富于理性的探索精神和在探索中勇敢地剖析和否定自我的精神和叛逆精神。他敢于追随自己内心的渴望,他有独立的思想,不受外界的错误思想的束缚。这正奠定了他能在以后孤立无助,无人支持的时候对自己革命主张的坚持。

  对于中国革命,毛泽东也不是一开始便什么都成竹在胸,而是顺应历史潮流,审时度势,吸取全党和群众的智慧,逐渐形成他的文韬武略。在中国革命过程中,对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他也不是都有足够的思想准备的。他自己还说过,在中央苏区时期,他在工作方式上有缺点,他也指挥打过败仗。这部传记没有回避这些,而是一一做了客观的叙述和评价,从而保持了全书的历史真实性。

  整体来说,毛泽东是一个优秀的领袖,但他不是一个成功的治国者。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这部《毛泽东传》就像是一面镜子,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他的人生经历和道路得到程度不同的启示。而我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也只能从这位伟人那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历程中撷取点滴,以感悟这位伟人的迷人风采。读罢《毛泽东

  传》,我仍然记得书中写到毛泽东在重庆谈判回来后说的一句话“世界上没有直路,要准备走曲折的路。当时,毛泽东是对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这件事说的。但是,这句话也可以用在很多事情上。我们不可能一直都走平平坦坦的路,世界上没有那么好的事情。永远都会有困难在我们的面前,困难不会因为我们不希望他们出现而消失不见。而仅仅只有接受困难的观念还永远不够!

  读后感栏目精心推荐:

  读后感范文汇总

  读后感大全汇总

  中外名著读后感汇总

  四大名著读后感汇总

  读后感800字汇总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