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共8篇)

工作汇报 时间:2021-05-16
【www.wendang123.cn - 工作汇报】

第1篇: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

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县委、县人民政府对市级帮建领导应邀来我县检查指导新农村建设工作表示热枕欢迎,对你们长期以来给予我们工作的支持和帮助表示万分感谢。我县新农村建设在省市各级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全体干部群众两年来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现简要汇报如下,不妥之外敬请批评指正。

一、过去两年工作的简要回顾

2006年我县按照市委、市政府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确定了9个条件较好的村进行试点,按照“一名领导包挂,一个部门牵头,多个部门帮建,所在乡镇为主”的工作模式,夯实领导包抓责任,整合部门帮扶力量,集中捆绑项目资金,狠抓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三大建设,着力加强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全面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两年来,9个试点村共投入各类建设资金4200万元,其中国家投入各类项目资金2700万元,农户自筹资金1500万元,农民人均占有粮食达450公斤,人均纯收入达到2150元,年均增长150元,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一是特色产业快速发展。9个村共新建密植丰产桑园2000亩,栽培魔芋800亩,饲养生猪万头,家禽30万只,实现劳务输出2520人,开办“巴山人家”农家乐35户,各类产业规模和效益现达到新农村建设《三年规划》任务的90%。二是基础条件显著改善。两年来,9个村共投入资金1070万元,新修和改造村级道路公里,硬化道

1 路公里,分别是《三年规划》任务的90%和100%,各村公路主干线全部实现了水泥硬化,公路到户率达80%以上;新建人畜引水工程26处,新修河提公里,修复农田819亩,分别是规划任务的113%、92%和136%;改造农电网杆公里,试点村全部实现了低压电网改造。三是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共改厨568户、改厕616户、改圈620户,建沼气池513口;新建移民点13个,实施移民搬迁348户1509人,新建房屋471户1135间,启动绿色家园建设163户,新建果园1740亩,群众的居住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四是农民素质有了新的提高。两年共举办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8期175场次,8500人接受培训,基本达到户均有1人能熟练掌握1—2门实用技术;农村政策法规、公民道德、家庭美德等知识教育扎实开展,文明健康的乡风民俗和科学向上的生活方式蔚然成风。五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新修和改造村级活动室9个,建立文体活动场所8处,村卫生室7处,建五保集中供养点8处,各村五保供养达100%,农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以上,有线电视到户率达80%以上,无线通讯网络实现全覆盖。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市级各帮建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倾力帮助,也离不开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真抓实干、扎实工作。省市领导多次深入我县新农村试点村,检查指导新农村建设工作,提出了许多促进发展的建议和要求;市级帮建部门自挂联帮建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后,在市人大的牵头组织下,各部门负责人多次深入试点村视察调研,积极为我县新农村建设想思路、出点子、找资金,并派出得力驻村联系领导,与我县干部群众一道,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2 全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为试点村办成了许多实事,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市人大办在抓好柏杨林村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充分履行牵头职责,在市人大领导的组织协调下,多次召开市直帮建部门工作协调会和联席会议,积极协调各方、督促进度、狠抓落实,促进工作。两年来,市直帮建部门共为我县新农村建设无偿投入资金78万元,有效地促进了各村的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了我县新农村建设步伐。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县新农村建设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四各方面:一是农民增收困难,产业效益不高,农民增收主要依靠劳务收入,缺乏能够长期支撑家庭支出的可靠增收产业项目。二是工作进展不够平衡,整村推进任务艰巨。部分农户受地理条件、经济基础的制约,在产业发展、居住环境建设等方面,与交通条件较好,经济宽裕的农户差异较大,在建设项目有限,国家投入不足的现实情况下,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任务艰巨。三是农村劳动力素质亟待提高。目前大量年富力强、素质较高的农民 离开农村外出务工经商,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农业科技推广、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难以提高。四是个别乡镇干部缺乏对新农村建设长期性、艰巨性的认识。认为基础建设得到改善,居住环境有了大的改观,新农村建设已基本完成,放松了抓新农村的力度。这些困难和问题一定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一定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为指导,坚持以新农村建设统领农村工作全局,抢抓政策机遇,扎实抓好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治理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等工作,确保新农村建设稳步

3 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今年工作打算

今年是全面完成新农村试点村《三年规划》的冲刺之年,扎实抓好今年试点村各项工作,对稳步推进全县新农村建设意义十分重大。今年我县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十二届四次党代会和十五届二次人代会议精神,以发展农村经济、完善基础设施、突出环境治理、搞好公共服务、培育新型农民、强化民主管理为主要内容,努力增强农民收入,把试点村建设成特色产业鲜明、田园风光优美、人居环境和谐、社会风气良好的山区示范新村。

一要对照新农村试点村建设《三年规划》进行查漏补缺,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一是狠抓特色产业建设。按照产业建设“五个一”工作要求,主攻蚕桑、魔芋、畜牧三大特色产业。9个村蚕桑发种2202张,产茧74吨,新建蚕室160间,种植魔芋520亩,饲养生猪万头,家禽万只,新建畜禽养殖正大模式29户,努力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00元,增收200元的奋斗目标。二是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新修和改造公路公里,新建公路桥4座、便民桥13座,新建人饮工程7处1354米,堰渠2条2000米,修复农田490亩。三是突出村容村貌治理。结合百里生态旅游长廊建设,实施巴山居民改造398户1030间,厨房改造406户632间、厕圈建设425户680间,建沼气池660口,经济林果园100亩。四是发展社会事业。开展技能培训550人,实现劳务输出2730人,新增广播电视用户620人,续建文体活动场所8处,村卫生室6处,巩固农村合作医疗成果,全面

4 落实义务教育、计生奖励补助、民政救助等各项惠农政策。

二要总结试点经验、巩固建设成果。一是认真总结新农村建设成绩,归纳出一套值得我县其它村普遍借鉴的经验和做法。各试点乡镇、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年底要撰写出一篇有质量、有分析、有见解的调研材料,交县新农村办公室。县新村办要做好新农村试点总结,为全县第二阶段整体推进积累经验。二是各试点村要加强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制定出农村公路、人饮灌溉工程、村文体活动场所等公益设施的各项管理制度,将一系列管理制度纳入村规民约,并按制度进行严格管理,巩固建设成果。县新村办要加强调查研究,总结各村好的措施和做法,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出全县农村公共设施管理办法和制度,供全县各村遵照执行。三是加强农民教育。教育群众热爱家乡、爱护公共财产,共同打击故意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使群众明白人人都是公益事业的主人,个个都是基础设施的管理者、维护者和受益者,让各项公共设施得到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三要扎实抓好小康示范村建设,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今年我县新启动了20个小康示范村建设,其内容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突出抓好绿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改造和社会事业发展四大项目。坚持“项目集中、资金捆绑、用途不变、渠道不乱”的原则,综合利用扶贫移民、工赈移民、库区移民、小集镇建设等项目,争取各类资金,加大公路、水利、电讯网建设、街道硬化等公共基础建设力度,同时对农村产业、新建房屋、沼、厕、圈、厨、园等建设项目实行以奖代补。采取了一个县级领导挂联,两个部帮建,所在乡镇

5 为主的工作措施,全力抓好小康村各项建设。我县小康示范村建设的实施,其目的是为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农村小康奠定基础,也是为我县第2轮新农村推进村建设奠定基础。各乡镇、各帮建部门一定要按照《小康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抓好落实,全面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三、夯实工作措施,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一要层层夯实任务。县上已将《新农村试点村建设实施方案》印发至各乡镇各部门,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在于落实。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将各项任务指标量化细化,落实到分管领导,夯实到工作队员、村组干部人头,细化到农户到地块。各工作队要加强队员管理,强化责任,抓好组织发动,搞好督促检查,坚决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措施到位,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二要搞好组织协调。今年新农村试点村建设继续实行工作机制不变,力度不减,帮建部门不调。县级各牵头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搞好综合协调,落实好帮建责任,协调解决好各种困难和问题。3月底前,县级帮建部门要将帮建工作计划,帮扶资金任务上报县新村办,办公室要搞好督促检查、评比通报。同时,请市直各帮建部门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我县新农村建设,继续给我县新农村建设多谋思路,多出点子,多想办法。

三要严格督查考核。县委、县政府已将新农村建设列为全县重点工作督办事项,县委办、政府办、县新农村办公室要加强督促检查,根据阶段建设重点,及时搞好督查督办,评比通报,对乡镇、综合职能部门、帮建部门的工作开展情况,实行半年检查

6 通报,年终考核奖惩。县组织人事部门要将县派驻村干部的工作情况纳入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总之,在新的一年里,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市直部门的关心和支持,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把新农村建设工作抓实抓好,今后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克难奋进,扎实工作,努力完成新农村建设各项目标任务,为建设文明、富裕、和谐的山区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第2篇: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

西地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

西地镇人民政府 2012年5月3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按照县委、县政府新农村建设工作部署和要求,“十一五”期间县经济办对我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扎实开展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全镇新农村建设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西地镇地处县城东13公里处,是一个以种植业、畜牧业和林业同步发展的农牧业大镇。全镇总面积316平方公里,有可耕地万亩。辖4个村民委员会,3645户,人,分属汉、维、回、哈、蒙、满、锡箔等8个民族。2011年我镇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元,比上年增加1518元。其中:种植业实现人均收入4076元,占人均纯收入35%;畜牧业实现人均收入4729元,占人均纯收入41%;

二、三产业实现人均收入1864元,占人均纯收入16%; 林业实现人均收入35元,占人均纯收入 %;外出劳务人均收入实现746 元,占人均纯收入7%;其他收入人均实现73元,占人均纯收入%。 二 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明确任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为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明确责任,成立了西地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统领全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每年制定《西地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安排意见》,与各村签订责任状,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任务目标。按照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全镇4个村都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从而形成了镇、村上下联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体系,为扎实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二)、加大支持,示范带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采取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加大了三个方面的工作力度。一是大力推行村干部选拔任用方式。镇领导各包一个村,每村选派机关干部,协助各村完成各项工作。二是借助外力推动发展力度。争取各类项目涉及资金,同时协调包村支农单位开展大结对活动,多方争取发展资金。三是突出“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的原则,积极鼓励和引导广大农牧民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农民自觉、自愿加入项目建设。

(三)、健全机制,强化督查,有力促进新农村建设各项指标的圆满完成。为确保年初确定的新农村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镇党委、政府创新督查机制,首先实行领导包片、干部包村,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其次是镇党委、政府每季度对各村重点建设项目进行跟踪问效、进度检查和考核评估,形成了每季度一督查、每季度一通报的督查新机制。同时还将工作实绩与干部目标管理考核相结合,与村干部工资挂钩,从而确保了全镇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

三、取得成效:

(一)、在2010年1月初对全村15名妇代组长进行了集体免职,从而拉开了西地镇“撤组并村”工作的序幕,村“两委”领导班子相继在各片区兼任党支部书记,全村下设成立了西地村党委、3个党支部书记,经过运行摸排村“两委”相继结合各支部的实际情况提拔任命了配齐了个党支部班子成员,支部书记,委员,生产干事,妇带组长,相继产生,而提拔任用的班子成员经过近半年的磨合运行,在实际生产建设中发挥了带头作用,如新农村建设居民集中聚居小区,经济落实,土地清理,植树造林及其他各项工作,作用发挥较往年有所提高。“撤组并村”工作班子配备及人员由以前的46人减少为目前的20人,工作效率大大的提高了,人员的精简,工作质量的提高充分活用了“撤组并村”工作的实效性,同时也为了2010年西地村的党建经济及新农村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2010年西地村被西地镇党委政府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而工程工作项目建设为中心地段居民集中聚居小区建设,这也是镇党委政府自2009年

4、

5、6组新农村建设之后又一项惠民工程,同时也是西地村乃至周边村组居民居住楼区节约土地,整合资源,解决本地居民县城购买楼房二造成的夏天种地住农村,冬天农闲县城住的“两栖”农民的困难问题,努力消除城乡统筹一体化得矛盾,截止目前为止西地村新农村建设主要做了如下几项工作。

1、村“两委”根据镇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对居民新区及村委会中心文化活动广场新址所占用的土地多次上门与农户协商洽谈,本着土地转让自愿,利益均享,资源共享的原则,经过努力,所占用的6户农户80多亩土地问题得到了解决,协商合同及转让协议均一签订完成,为楼区建设前期工程创造了有利条件。

2、协商配合完成了居民集中聚居小区及村委会新址的规划设计并报上级部门。

3、按照镇村一体化总体发展规划要求,重点加强西地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西地村中心村文化广场的建设工程,建成广场、草坪、喷泉、花坛、风景墙、灯光篮球场、羽毛球广场、人行道路、健身器材配臵;完成了村级卫生室改建,村镇环境综合整治等各项工作,主巷道得到硬化、亮化,村庄绿化率逐年提高,绿化覆盖率已达到25%以上;人畜饮水达到国家安全标准;通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及村镇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六乱”现象得到及时治理。

4、通过项目支持,政策扶持,规范合作社的运行、土地流转、高效节水示范点建设、抓好“千元田”“双千元田”的创建、设施农业等农业农村重点工作的落实。截至目前,累计投资于西地村新农村建设资金达到万元;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2011年集体经济收入22万元,村集体积累已达到310万;人均收入进一步提高,2011年人均收入可达元,比去年增长1500元,二三产业成为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非农收入比例已达到46%以上。

5、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配套、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的“六统一”标准,在每个中心逐步配套完善“四区建设”,兴建了西地村鑫源小区建设项目,全面完成安居富民住房任务210户。

6、目前,西地村新农合、新农保参保率均达到100%,农村救助制度进一步落实,低保户和五保户得到全面救助,同时积极引导贫困弱势群体创业致富。

7、积极利用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等节日开展文化体育娱乐及教育活动。目前;西地镇所辖各村无重大案件及超越级上访现象,并先后获得文明村及平安村的称号,同时积极开展基层组织建设,被评为“五个好”党支部。

(三)根据自治州2011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安排与考核细则,结合新农村建设工作实情,西地镇被县委拟定为创建州级精品示范镇、农牧民纯收入万元乡镇。为确保精品示范乡镇、万元乡镇的创建工作,我们通过争取政策扶持、项目支持,不断促进农牧民人均增收。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万元乡镇、万元村标准。按照县委2011年综合目标管理考核责任分解方案中示范点增收目标为1200元以上,我镇被确定为2011年新增万元乡镇。为完成这一目标任务,我镇完善各类措施,确保人均增收的落实工作。2011年我镇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可达元,比上年增加1518元,所辖六村人均收入全部过万元。其中:东地村人均收入元,比上年增长3914元;西地村人均收入元,比上年增长2617元;桥子村人均收入元,比上年增长2544元;小渠子村人均收入元,比上年增长4136元。 高效节水面积比重增加。2011年新增节水面积万亩,完成率143%。目前全镇累计节水面积万亩,占总播面积的66%。土地产出率水平提高。2011年西地镇单位耕地面积产出水平为1700元/亩,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种植收益,实现单位面积产出水平≥3000元/亩。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标准化发展。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今年西地镇达到规模经营的播种面积为亩,农业规模经营站的比重为27%。农民组织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通过龙头带动型、农民合作创办型等多种模式,推动统一经营、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的组织结构。2011年,西地镇参加协会农户1962户,农民组织化程度达到%。到2015年,全镇规范化运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24个以上,农户入社率达94%以上,全面覆盖重点产业和所有行政村。农业劳动力比重持续下降。按照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转变思想观念,促成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西地镇2011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8600人,农业劳动力比重仅占%。农业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今年我镇农业劳动生产率为元/人,全面完成2011年目标值≥元/人的目标。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不断增长。大力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以上。绿色农业比重有所增加。狠抓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加快推广绿色农业技术,绿色农产品播种面积亩,比重占48%。农村环境面源污染降低。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推广新型回收技术,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率达到50%。村庄绿化覆盖率上升。继续绿化、美化村庄环境,村庄绿化覆盖率达30%,为村民乘凉、休憩、交流提供方便。农牧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注重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农牧民生活条件改善程度达%。农牧户参加农业保险率提高。2011年参保率达62%。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新农合、新农保和救助对象全覆盖,保障标准逐年提高,标准比去年有明显增长。

(四)一是全面完成农牧业现代化的指标测算工作。按照自治区党委15号文件及昌州党发(2011)1号文件的要求,我镇对实现农牧业现代化二十一项指标进行了认真测算。目前,指标推进测算工作已全面完成,建立健全了台账。二是农村经济各项指标任务完成情况。农牧民人均收入。2011年我镇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元,比上年增加1518元。设施农业。设施农业基地已建105座大棚栽植的葡萄、油桃、蟠桃及蔬菜,目前长势良好。今年新建大棚21座,105亩现已全面完工;专业合作社。按照“六有”合作社的要求,我镇成立专业合作社20个,其中,农业产业合作社13个,畜牧产业合作社7个,会员486人。产业化基地建设。种植总面积达万亩,其中种植小麦万亩,种植玉米万亩,甜菜万亩,裸仁南瓜8458亩,其它经济作物多亩。“千元田”创建。分配千元田任务万亩,“双千元田”万亩,现已全面完成。分配千元田示范点6个,实际完成12个,双千元田4个。重大农业技术推广。坚持把农业新品种引进作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措施来抓。全镇引进新品种29个,新技术19项,良种使用率和新技术推广率均达100%。土鸡养殖。建立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培育土鸡养殖大户45户。投资310万元,建立青年创业基地一个,以此带动全镇土鸡养殖的发展。挤奶厅建设。西地村新建标准化挤奶厅1座,实现集中挤奶和封闭挤奶,推动奶牛养殖上规模,上层次。林果业。2011年农田防护林任务350亩,现已完成420亩;道路绿化任务6公里100亩,现已完成7公里亩;完成居民点绿化任务2个50亩。完成特色经济林任务1650亩,完成率110%。水利工作。分配任务6万亩,截至目前已完成万亩,完成万亩节水示范点4个。农民就业创业。截至目前,成立劳动力转移协会1个,完成率达100%,转移劳动力3077人,完成率达%;完成农牧民技能培训690人,完成率达106%;已完成创业培训116人,完成率达116%。

第3篇: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

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

xx村位于x县x镇西北隅,占地面积x平方公里,共辖x个村民小组,总人口x人。全村地处丘陵地带,主要以低山丘陵为主,四面环山,山峦叠嶂,植被茂盛,全村森林覆盖率达x%以上,森林面积x亩,是一个人多山多田少的偏远山村。著名的佛教古寺六合寺和灵瑞寺就坐落在这青山绿水之间。

xx村自2006年被定为x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以来,支、村两委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骨干的作用,领导全村人民不等不靠、自主建设,使xx村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社会事业等工作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将前段工作汇报如下:

一、狠抓招商引资,农村经济不断发展

今年以来,我村在以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狠抓招商引资,引进了一个年产值x万元的竹制品加工厂,新办农家乐x户,利用远程教育优势,发展种鸽养殖x户,发展百头以上生猪养殖大户x户,毛塘x亩综合养殖基地正式投产,上冲x亩农家乐项目第二期工程正式启动,另外还有欧家塘水库休闲项目已签订第一期合同,黄家湾中药材种植项目正在洽谈之中。另外投资x多万元重建大殿的灵瑞寺将在今年完工,即时,灵瑞寺将为我村吸引更多的游客,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发挥自主建设作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在去年的基础上,我村继续发扬村民自主建设的特点,发动村民捐资x余万元,硬化了x公路、x山公路等6处共计x公里的组级公路和入户公路,另外欧家塘公路的资金已经筹集到位。到目前为止,全村共计完成通村公路、组级公路硬化x公里,修建标准塘坝37处,硬化标准渠道x公里,改厕x户,建沼气池x个,改造公用水井10口,建垃圾池x个,修缮xx河主渠x米,新修机耕道x米,初步完成了三点一线村庄整治示范组建设工作,第三期农电网改也正在进行中。全村的基础设施正日益完善,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值得一提是水利设施的完善为我村今年的抗旱工作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长沙地区遭受五十年一遇的旱灾的情况下,我村依靠修好的山塘、山坝和过水渠道,加上村组干部科学、负责的管理,全村只有30多亩稻田未插,并且保证了插下的稻田全部有水浇灌,全村没有发生一起因用水引起的纠纷,堪称望城山区抗旱的奇迹,并先后被长沙晚报、长沙新闻频道报道。

三、以先进乡村文化为引领,构建文明和谐乡风民风

我村坚持以先进的乡村文化引领村民移风易俗,成立了xx村诗联,出版了两期以表现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的诗刊—《新村之歌》,收集了50多位诗友的660首诗词楹联,现在第三期《新村之歌》正在校对诗稿,不久将与读者见面。在此基础上,村民自发组织了一支腰鼓队、一支鼓乐队,并经常开展慰问敬老院老人等各类活动,使全村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现在村民办红白喜事都是贴的由各位亲友撰写的诗词、对联,不再注重大操大办。另外,我们十分注重发挥老干部的作用,完善了老年活动室、健身室,组织老同志开展书画比赛、为敬老院捐资捐物、当校外辅导员和帮助失足青年活动,今年成功的举办了关工委现场会。同时我们认真抓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结合远程教育,在村民中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在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让学生从小养成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在全村开展争创“新农村建设示范户”、“十佳星级文明户”,“文明和谐家庭”等有意义的评选活动。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引导村民走富裕路,做文明人,逐渐告别赌钱打牌等不良习惯,树立健康文明和谐的村风、民风。

四、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社会治安与计划生育齐头并进

我们注重发挥基层组织作用,认真选好了各组的计生指导员和纠纷调解员,建立党员设岗定责制度,将有能力的党员选派到计划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生育相应的岗位上,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及时发现各类治安和计生隐患,并及时做好隐患排查和纠纷调解工作,使各类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全村社会治安和计划生育工作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未发生一起治安、刑事案件和安全责任事故,无计划外生育和超生现象,综治、计生工作在全县排名都是一类村。

五、节约建设开支,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一年来,我村不断加强村干部、党员、组长的素质教育,一切工作从节约的角度出发,村干部带头廉洁自律,绝不铺张浪费、大吃大喝,把有限的资金全部用在刀刃上,硬化水泥路的设备全部由支部书记免费提供,建设工程全部由村上组织人员施工,村干部既要做好日常工作,又要当工程指挥员,为村上节省了大量开支。并且坚决执行政务和财务公开,在今年5月份全县示范村的财务审查中,我们村建设资金不是最多的,但基础设施建设却是搞得最好的,得到了经管局、财政局等单位领导的高度评价。

一年半以来,我村一方面积极引导村民捐资投劳,自主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广泛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引进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迈出了贫困山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步。先后荣获市敬老模范村、县新农村建设先进示范村,并分别在市水利建设现场会、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市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会以及县关心下一代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在今年望城县开展的十佳文明和谐村(社区)创评活动演讲比赛中,我村选派的选手荣获一等奖。村上的先进事迹在长沙晚报、长沙新闻频道、星辰在线、先锋潮网站、望城电视台等媒体上报道达10余次,得到了各界的充分肯定。但是,我们非常清楚自己的工作还存在着不足之处,在如何壮大集体经济和引导村民致富方面虽然做了大量的努力,但成效仍然不大。在下半年的工作中,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以发展村级主导产业、增强村级经济造血功能、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完成欧家塘水库第二期合同签订;办好采石场证照,引进一个片石加工企业;完成笛和堂50亩鱼池招商;争取黄家湾药材种植项目落户;帮助蜡烛生产专业户打开市场、扩大生产规模,为村民致富探索门路;协助灵瑞寺搞好大殿重建工程建设。

2、进一步完善村容村貌整治,夯实各项基础设施,更好的服务人民群众,按年初计划完成钱家塘水库灌浆以及其他塘坝的整修;完成欧家塘、夹子湾等组级公路和入户公路硬化工作,力争在今年年底实现组级公路硬化率达100%,入户公路硬化率达75%;完成农电网改扫尾工程和村庄集镇第二期建设。

3、进一步发展先进乡村文化,办好第三期新村之歌,保证书法协会、腰鼓队、鼓乐队等群众组织经常开展活动,引导群众走文明路,逐步形成xx文化品牌。

4、进一步发挥组长、党员、骨干和其他基层网络的作用,稳步推进教育、医疗、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为创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和谐新xx而努力奋斗!

第4篇: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

全区新农村建设暨统筹

城乡发展工作会议材料

强措施 抓落实 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工作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及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六区”建设和深入持续*机遇,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主导产业开发、农村环境改善等工作,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要求、高效率落实, 2012年上半年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全镇基本情况 我镇地处西部山区,下辖**个行政村,地域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 ,林地面积**亩。总人口**人,劳动力**人,青壮年劳动力**人,劳动力转移**人,耕地面积**亩,种粮面积**亩,核桃种植面积**亩,挂果面积**亩,花椒面积**亩,蔬菜种植面积**亩,生猪存栏**头,家禽存栏**头,肉牛存栏**头。2011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二、主要工作成效

1、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上半年我镇硬化村组道路*公里;修复水毁道路*公里;拓宽改造*个村产业路*公里,新修跨河桥*座,计划投资*万元,实施庙川、姚儿沟村安全饮水工程,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

全面启动*个村“一事一议”项目,共争取财政奖补资金*万元。柳巷村*户千村移民项目已完成房屋主体建设,目前正在进行水电路渠等配套设施建设。

2、以主导产业为龙头,着力增加农民收入

今年春季,镇上积极引导群众新栽优质核桃*亩,高接换头嫁接辽核四号等优质核桃*亩。截止目前,全镇已发展核桃*万亩,其中*亩以上的示范园*处,引进客商落户核桃园村,成立*核桃专业合作社,创办琥珀核桃仁加工企业,注册资金*万元。目前设备基本到位,完成投资*万元,已投入生产。年内计划投资*万元,培育规模养牛场*个,标准化养殖场*个,千头猪场*处,完成肉牛繁育场建设*处,截止目前,各项目已全面启动。上半年依托秦宝牧业科技优势,积极推广人工种草、饲料青贮、高蛋白玉米种植等技术,在沿线优先发展畜牧业,在*等村举办肉牛高级饲养工培训班*期,培训人员*人次。上半年全镇完成劳动技能培训*人,劳务输出*人,上半年实现劳务收入*万元。

3、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保障不断加强

进一步加快学校布局调整,全面启动镇中心小学、镇初中校安工程和改造项目。镇中心文化站、计生服务站、劳动保障服务所建成投用。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已完成选址、地勘、施工图设计和报建,已经进入招投标等程序。完成新型农村养

老保险参保任务,截止*月底,全镇共参保*人,完成任务的*%。完成全镇*户,*人享受农村低保户的年审上报。积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我镇2012年的新型合作医疗人数*人,占区合疗办下达任务的*%,基本实现了全镇农村人口全覆盖。全面开展农村公益性岗位年审考核,全镇公益性岗位达到*个,并全部着装上岗,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公益性岗位管理考核办法。目前全镇干群一心,全力以赴开展环境卫生综合大整治。

4、扎实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促进新农村建设上台阶 扎实开展“三堆”清理和“三乱”的治理,实施镇街道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完善镇街道供排水工程。全镇新建公厕*处,垃圾台*处,垃圾掩埋点*处,加强环境卫生制度化、常态化管理。投入资金,完善硬件设施,上半年共安装路灯*盏,全镇完成村庄道路绿化*公里,补植各类苗木*余珠。新建完善文体广场*处。节能减柴试点工作在*、*村进展顺利,截止目前,安装太阳能灶*套,太阳能热水器*套,完成任务的*%。

5、发挥社会扶贫优势,积极跑项目争资金

继续做好市、区包扶单位联系服务为目标,积极争资金、跑项目,全镇*个村积极主动与包扶单位联系,汇报本村基本情况,积极争取支持。截至目前,各包扶单位累计为各村协调项目*个,涉及项目资金*万元。同时,积极发挥资源优势,通过

包扶单位介绍,开展招商引资,先后就中药材种植、奇石开采、农家乐开发、矿泉水建厂等项目积极开展招商推介,目前已有部分达成初步协议,进一步增加就业和增收渠道。

6、强化措施,晋星创建工作推向深入

我镇晋星创建工作,继续坚持强化目标引领,强化项目支撑,强化机制保障,着力推进农民增收有新突破,基础设施有新改善,公共事业有新发展,村级治理有新绩效。目前全镇五星村*个,四星村*个,三星村*;2012年全镇计划三星升四星村*个。

三、下一步打算

下半年我们将进一步理清思路,转变方式,找准差距,强化措施,加快发展。一是全力推进核桃示范园建设和畜牧业发展,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促进产业化经营。二是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功能,围绕路桥建设、移民搬迁及农田水利建设等,解决偏远地区人畜饮水和生产耕作交通不便问题。三是加强小城镇综合整治和管理,整治“脏、乱、差” 等突出问题,继续完善*村、*村世行五期扶贫项目和官村整村推进项目,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四是认真做好农村低保、社会弱势群体救助工作,开展“孝老爱亲”模范评选活动,营

造和谐和睦的家庭环境和社会氛围,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五是转变作风凝聚合力,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落实。

第5篇: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

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启动之年。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认真按照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动员大会精神,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抓手,动实招,重实效,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结合中央精神和县情实际,理清思路,完善规划,确定模式,重点整治

1、大造声势抓发动。2月21日至22日,全县召开了400多人的新农村建设动员培训大会,所有县级领导、县直单位一把手、乡镇班子成员、村支部书记等参加了会议,县委书记做了动员报告,会议组织讨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方案,并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个专题进行了培训。会议达到了部署工作,鼓舞人心的目的。与此同时,电视台等媒体加强了宣传报道,各乡镇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使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政策家喻户哓、深入人心。

2、明确任务抓组织。县里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专门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兼任,具体负责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督促工作。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县委、县政府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对乡镇和县直部门单位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严格考核。创办了《平遥县新农村建设》简报,及时反映工作动态,为各单位、各部门相互沟通了解、相互借鉴学习创造了平台,营造了信息资源共享,工作互动赶超的工作局面。

3、科学决策抓调研。为确保我县新农村建设开好局、起好步,县委、县政府确定专题和重点村,对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活动,确定了村集体经济实力情况、农村劳动力、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村庄建设规划、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园林村建设等11个专题和古陶镇南城、岳壁乡梁村、南政乡王家庄村、洪善镇洪善村等14个重点村进行调研,各调研负责单位深入乡村,走访农户,采用编写调研提纲,发放调查问卷,组织农村党员干部两议会成员座谈等调研方法,从3月10日开始到3月25日,历时半个月掌握了较为详实的第一手材料,为科学决策指导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依据。

4、以点带面抓示范。今年是我县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启动阶段,根据我县农村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主导产业类型的不同,县里选择城中村改造、城郊村治理、建制镇上档、中心村扩张、移民村新建等五类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工作基础较好的村开展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各乡镇把乡镇所在村作为乡级试点,确定了梁村、王家庄、桥头、杜村等12个县级试点村,试点示范村一定五年不变,每个试点村明确两名县级领导负责,乡镇党委书记参与,到2010年,试点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成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样板。

5、政策扶持抓落实。从今年开始,在稳定现在农业投入的基础上,每年筹措新农村建设专项基金,优先解决农村路水电、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农村薄弱环节和农民急需解决问题。2006年财政预算支农支出为350万元,上半年实际支出完成411万元,超预算117%。主要投向畜病防治、树木绿化、农村安全饮水、农村沼气建设、科技培训等方面。同时,继续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臵补贴和免征农业税等“三补一免”政策。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扶持,为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按照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开好局

1、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经济平稳运行。围绕“生产发展”的目标,我县继续实施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着力培育粮、牧、果、菜四大主导产业,引深农业产业化经营。全县共完成春播面积万亩,其中粮食作物万亩,经济作物万亩。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了作物新优品种130余个,立体种植面积达到万亩,农业生产科技含量进一步提升。新发展芦笋基地1500余亩,总面积达到6500余亩,亩均收入4000元左右。结合退耕还林工程进行山杏、山桃直播和仁用杏、核桃、红枣补植,改变原来单一的纯生态模式,实行林果复合经营,共发展以核桃、仁用杏、红枣为主的干果经济林1万余亩,全县干果面积达到万亩。受自然风险和市场环境影响,各类畜禽数量增幅趋缓,上半年,我县猪饲养量万头,同比下降%;牛饲养量万头,同比下降%、羊饲养量万只,同比减少%;鸡饲养量万只,同比增长%。以农产品无公害认证、绿色认证、商标注册为主的农业标准化生产取得明显进展。威壮牌山药粉两个产品通过绿色认证,长山药、胡萝卜、秋马铃薯、菠菜4个农产品无公害认证上报农业部待批,25万亩无公害基地建设正在组织实施,实施后全县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将达到45万亩。由宁固爪菜协会和同康芦笋公司承担的日本南瓜、芦笋的商标注册正在办理中。勇康乳业有限公司200吨乳制品生产线启动建设。龙海公司肉鸡产业化开发、五阳公司粮食储备库建设、国青饲料无公害养殖园区建设等龙头调产项目稳步实施。以涉农协会为重点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发展,新建7个,总数达到69个,成员总数6658个,已成为农民走向市场的有效载体。

2、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乡风村风得到改善。近年来,我县积极开展了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如创建“文明村镇”和“十星级文明户”活动,党员帮扶活动,结对子活动,引导农民群众更新观念、改变陋习、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初见成效。今年,按照新农村建设“乡风文明”建设目标,以“五建一通三下乡”工程为启动,全力推进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上台阶。“五建一通三下乡”工程即建文明村规(居民公约)、建服务中心、建农民学校、建文化大院、建示范标兵,通广播有线电视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明村规是全体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行为准则,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和权威性,在解决一些法律无规定,政策不好管的问题上发挥作用的“小宪法”。服务中心是农村文化、科技、信息、体育、服务的中心、是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体活动、科技推广、政策咨询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农民学校是通过各种形式,利用各种资源,提升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的基地或机制。文化大院是民间自发形式的民间文化经营大户,个人图书室、放映队及民间文艺社团等从事文化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和个人。文明示范兵是全县文明创建成果的集中体现,是全县和谐文明新风尚的标志,对全县文明创建具有带动示范意义。“五建”在我县部分乡村有一定基础,但发展极不平衡,要力争用三年时间全面推开。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2003年全面启动,目前,传输网络贯通除孟山以外13个乡镇90%的行政村,发展农民有线用户万户,覆盖全县10个乡镇60个行政村,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的精神生活。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每年都要以系统牵头,部门组织有关单位开展几项主题活动,平时工作中,面向广大农村开展以“送政策、送项目、送信息、送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四送”活动,特别是农口各单位,每年组建8支科技下乡服务队,通过举办培训班,印发资料,开辟电视讲座等形式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年培训农民10万余人次,在广大农民中,营造了学科技,用科技的良好风尚。

3、加强农村城镇化建设,村容村貌发生了变化。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实行居住社区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在村镇规划上,我县突出特色,分类推进城郊服务型、产业支撑型、历史文化型、旅游开发型、生态园林五种类型搞好规划。上半年,规划局组织申报了十七个“历史文化名村”,其中申报国家级的2家,省级的15家。围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我县连续三年展开农村网络建设攻坚,共完成投资近4亿元,新建里程1311公里,262个行政村通了水泥(油)路,通达率达到96%。开通了16条农村客运线路。围绕农村绿化和园林村建设,我县坚持村镇绿化与小康村建设相结合,村农田林网与村镇绿化一齐上,亭宅院落与绿色景观相配套,用林树与常青树,观赏花卉相结合,全力推进,先后涌现出洪善镇白家庄村、杜家庄乡南良庄村、朱坑乡婴溪村、南政乡西游驾村等先进典型,其中南良庄村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光荣称号。特别是今年加大了对造林主体资金投入配套力度,专门出台了绿化占地和林木管护资金补偿办法,目前已完成了250公里的通道绿化,完成四旁植树253万株,完成所有中心村公路两侧绿化任务创近年之最,着力改善群众饮水条件,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解决了124个村、万农民的饮水困难。大力实施农村沼气工程,推进改厕、改厨、改圈,建设“一池三饮”沼气用户2500余户,实现了管理院净化目标。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容整洁”的目标,确定了12个试点村,28个治理村和10条主要交通干线为重点整治对象,其中1个月时间全面开展农村卫生环境综合整治,全县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并建立了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巩固成果。

4、加强农民民主管理,农村局面保持稳定。近年来,我县农村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比较扎实,每年定期两次村务公开,并对公开的内容都作了规定,公开时有监督检查,村务公开率每年均达98%以上。两议会议事制度、支部主任双签制度、一事一议制度,村财乡管制度等在村民主管理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我县继续强化对实施会计委托代理后农村财务和集体资产规范化管理和监督,建立和完善了三项管理制度,一是农村财务审批责任追究制度。二是定期报帐制度和值班制度,三是定期报表制度,同时强化了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为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了稳定和谐的管理环境。

三、致力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好下半年各项工作

虽然我县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制约着我县新农村建设步伐,主要表现在:

1、思想观念亟待转变。一些单位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把握不准,在实际工作中,忙于应乎,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资金需求缺口较大。尽管我县财政逐年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但投入的增长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特别是在农村基础设施、卫生、教育、文化等方面,需创新投资机制,引导和吸纳社会资金积极参与。

3、队伍建设亟需加强。推进新农村建设,关键在干部,实在基层,迫切需要一批好带头人。目前的现状是广大党员群众的文化素质偏低,一些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不能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县实际,下半年我们要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努力推进我县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要抓好扶持龙头企业这个切入点。继续扶持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采取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等方式,发挥好龙头企业的辐射作用。努力完成2个农品的商标注册、10个农产品的无公害和绿色认证,建设25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二要抓好农业项目建设这个切入点。高标准实施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打井配套,节水灌溉,扶贫移民等工程,以项目实施劳动新农村建设步伐。

三要抓好提升农民素质这个切入点。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全方位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要通过培训,提高农民的致富技能和创业本领。完成培训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000人。

四要抓好改善人居环境这个上项入点。大力实施“三清一绿”工程,建设秀美的田园村庄,即清洁水源、清洁村庄、清洁生产、造林绿化,有效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五要抓好农村队伍建设这个切入点。大力实施“领头雁”工程,加强对村干部的选拔、培养和管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形成“能人治村”的良好局面。

六要抓好典型示范培育这个切入点。以12个试点村、28个治理村和主要交通沿线村为重点,开展卫生环境综合整治,培育一批在建设规划,主导产业培育、基础设施等方面先行一步的示范村。

第6篇: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

城口县庙坝镇罗江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

城口县庙坝镇罗江村党支部、村委会

(2011年12月)

各位领导,同志们:

城口县庙坝镇罗江村位于罗江河上游,距城口县城25公里,幅员面积平方公里,辖15个社、368户、1474人,劳动力880人,耕地面积2447亩。自2008年12月被列为重庆市革命老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县老促会、农委及有关部门的关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罗江村新农村建设各项事业取得了较好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于后。

一、示范村建设推进情况

三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罗江村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全面落实二十字方针总体要求,以实施农户万元增收工程为主线,以产业培育、村级公路建设、人畜饮水工程、农房风貌改造等重点工作为抓手,强力推进各项工作,推动村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强力推进农户万元增收工程,促进生产加快发展。

一是着力培育主导产业。通过三年努力,培育形成花卉苗木这一特色产业,现有苗木基地186亩,产值269万元,带动62户农民每户增收7100元;通过大力引导,新发展毛猪养殖1120头,新增产值202万元,带动350余户农民每户增收3500元;通过对接加工企业,发展山地鸡规模养殖只,总产值197万元,带动103户农民每户增收6600元;新发展韩国萝卜320亩,豇豆80亩,洋姜105亩,使农民获利48万元,带动110余户农民每户增收4400元。

二是大力发展劳务产业。一是通过加强技术培训,组织劳务输出,2011年实现劳动力转移140余人,创收150余万元;二是农民就地务工大幅增加,带动220余户农民户均增收3500元。

三是巩固传统增收产业。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黄牛、山羊养殖业,因地制宜发展中蜂活框养殖。鼓励农民改造旧茶园,连片发展茶叶产业,充分利用高山笋竹资源,通过实施低产林改造提升经济效益。传统增收产业新增产值98万元,带动240余户农民户均增收4100元。

据估算,2011年人均纯收入将达5600元,与2009年相比户均增收1万元,90%以上农户实现万元增收。

(二)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一是大力改善交通条件。三年来,罗江村级公路实现从无到有,到覆盖全村80%农户,现已修通16公里,硬化公里,基本解决了12个社1228人的交通运输问题,还有4公里村级公路已纳入规划,正紧张筹备准备施工。三年来,新建人行便道10公里,改善了4个社112户455人的出行条件。

二是全面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借助示范村建设机遇,大力实施人畜饮水工程,新建水池3个,160 立方,维修水池15个、600立方,更换供水管道米,实现罗江村安全饮水全覆盖。

三是大力实施土地整治工程。三年来,新修河堤473米,保护农房32户130余人,恢复和保护耕地14亩。2011年10月新启动老屋营300亩土地整治项目,将使14社、15社42户128人受益。

(三)全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村风文明进步。

一是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工作。三年来,认真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覆盖率达95%以上,基本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认真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认真落实全民养老保险政策,覆盖全村人口;认真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已有586人自愿转户,享受城镇居民待遇。

二是认真搞好社会服务工作。在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利用远程教育设备、村村通广播,传播科技知识和先进理念。利用卫生室、三农服务站,满足农民就医、农资服务需求。利用图书室、运动场等设施,组织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村风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并于2011年1月被评为“市级文明村”。

(四)认真搞好乡村建设,促进村容整洁卫生。

一是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三年来,沼气池建设从无到有,到覆盖全村的60%,建成沼气池188口,沼气服务站1个,推动清洁能源进入广大农户,并建立了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的长效机制。

二是大力实施风貌改造和危旧房改造。通过实施主干道农房风貌改造,农房品质大幅提升,文化底蕴集中展现,为生态旅游开发和新农村整体形象增添了不少亮色。同时正在进行D级危房和C级危房的调查摸底,争取用一年时间全部消除D级危房和C级危房。

三是大力实施环境综合整治。把环境整治作为常态工作,通过整治,做到了房前屋后无淤泥,无乱搭乱建,乱摆乱放;通过沼气池建设,人畜粪便入池,有条件的农户,做到厨房、厕所、畜圈三分开;对人行路硬化了的地方实行分段包干,生活垃圾在指定的地方深埋或焚烧,全村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并连续三年被评为“县级卫生村”。

(五)注重搞好自身建设,促进民主科学管理。

一是阵地建设取得巨大改观。原罗江村公共服务中心,面积狭小,年久失修,更无真正意义上的接待室、会议室等办公室,村上开会或群众办事都十分不便。2010年4月异地重建后,现在的公共服务中心建筑面积400平米,占地面积1000平米,硬化院坝300平米,绿化100平米,内设办公室、会议室、文化活动室、警务室、卫生室、农资超市等,设施齐全,功能完善,并通过认真落实“三项制度”、“一讲二评三公示”活动,打造成为了服务群众的示范点。

二是组织建设得到大力提升。通过充分发挥党支部、村委会主导作用,建设党务村务监督组织,配齐配强联系村领导、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引导团支部、妇联、民兵连、残疾人协会、计生协会等群团组织认真履职、发挥职能,打造了一支坚实有力的村级管理队伍。

三是民主管理得以贯彻落实。认真推行听证会制度,对村上重大问题搞好“四议两公开”,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实现了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的有机结合。

二、今后工作重点

当前,罗江村正面临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九重山的开发,打开了罗江旅游生态村建设的大门;工业园区E区的落户,将让罗江成为县域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城万快速公路通道的修通,让罗江区位优势更加凸显。人流物流的汇集和企业的集聚,将带动基础设施、主导产业、社会事业和群众生活发生巨大的变化。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落实“二十字方针”,明确工作重点,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奋力推进罗江实现

跨越式发展。

(一)发展现代产业

一是发展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在发展苗木产业、山地蔬菜产业、山地鸡产业时,在自愿原则的基础上,发动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建立股份合作社,对村社集体资产进行量化确股,发展规模经营,让广大农民享有按股分红的权益,使农民获得更稳、更高、更持续的财产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

二是服务农村“三权”抵押融资工作。认真解读农民土地承包权、林权和农村居民房屋“三权”抵押融资政策,全程服务农村“三权”抵押融资,协助解决农业发展融资难这一困境。

三是发展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借助市委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努力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营造创业热土,激发创业活力,扶持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自主创业,发展微型企业。借助九重山开发和园区建设带来的人口集聚效应,打造创业街,繁荣夜市经济,发展个体工商户。

四是发展劳务经济。一是借助园区企业入驻投产的机遇,针对性地培训,增加就近就业;二是认真做好渠道建设,做好劳动力输出。

(二)推进城乡统筹

一是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村级基层文化、体育、村邮站、村卫生室等设施的标准化建设,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认真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

二是建设农民新村和巴渝新居。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农民新村和巴渝新居。集约利用土地,

完善新村基础设施,大幅提升农房品质和市场价值。引导农民到新村和小城镇集中居住。

三是推进城镇化建设。借助庙坝镇场园一体化建设机遇,按照功能分区,打造成为产业坚实、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罗江河上段中心村。

(三)发挥组织作用

扎实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强化学习锻炼,提高能力水平,充分发挥中坚带头作用。加强村社干部队伍建设,抓好学习培训,大力解放思想,大力培养团结协作、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意识、能力和水平。加大阵地建设力度,努力打造成为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搞好民主管理。

三、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民荒,农村劳动力紧缺。村内劳动力大量外流,形成大量的“空壳户”,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缺乏有生力量。

二是融资难。农村抗风险能力弱,农民融资困难。

三是缺乏优势的农业发展项目。除了传统种养殖业,没有形成覆盖全村、带动周边的优势发展项目。

四、请求帮助解决的问题

由于基础差、底子薄,罗江示范村建设,特别是产业发展还有一定的差距。请求市县老促会、农委及相关部门帮助推荐引进优势农业产业项目,带动罗江村加快发展。

总之,我们决心大力弘扬老区精神,加快罗江村新农村建设步伐,如期完成各项建设任务,让老区群众过上更高质量的生活。

谢谢!

第7篇: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

去年以来,我县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紧密结合县情,扎实开展以“五新一好”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了点多面广、辐射力强、重点突出、整体推进的态势。目前,全县共抓新农村建设示范点266个,全面消灭了 “空白村”,总共涉及村庄230个、农户户、人口人,分别占全县村庄、农户和人口的%、%和%,全县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建设新村镇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农民为主体”的原则,采取科学灵活的措施,妥善处理了政府引导与农民主体的关系,促使新农村建设工作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1、规划先行、科学引导,催生新村镇建设“内动力”

规划是新村镇建设的龙头。我县本着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的原则,把规划设计摆在突出位置,县乡两级都成立相应的规划机构,建设的整个过程做到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建设,并在具体工作中牢固树立二种意识,有效提升了新村镇的建设品位。一是特色意识。在规划中强调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突出客家风格,不千篇1律、一个模式。如,我们根据**山多地少、宅居地更少,农民经济条件较差,原有房屋较整齐等实际,重点以整治美化型的建设模式为主,同时辅于拆旧建新型、异地新建型,在全县266个示范点中,上述三种模式分别为253个、5个、8个。二是生态意识。围绕建设“生态**,绿色家园”这个目标,树立了“绿色农村、绿色**”的理念,规划突出环境保护。如,在新农村建设“三清三改”规划编制工作中,**县注意保护耕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在通村公路的改造规划中尽量避开良田,少占用耕地。在示范点建设中,注重生态保护,建成了金龙镇烧斗村新村建省柴灶、南迳镇南迳村古楼岗下围建沼气池、金龙镇陂头村新村安装太阳能等一批特色示范点。

科学引导,激发农民群众的参与建设积极性是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的关键。为此,我们一方面,突出典型示范。充分发挥2004年第一批25个示范点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组织村支部书记、理事会成员到示范点参观学习,通过亲身感受示范点的巨大变化,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美化家园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强化政策促动。一是资金补助。县级按示范点可享受资金补助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30%予以补助;乡镇坚持不负债的原则,第二批按示范点可享受资金补助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10-15%予以补助,第

三、

四、五批可根据乡镇实际情况少于示范点可享受资金补助建设项目工程造价10%的补助,或者不补。2005年县补助资金的主要来源为:县财政安排100万元专项配套资金;县直单位帮扶2004年接待费(剔除招商引资部分)的20%;驻县单位分三类分别帮扶1万元、万元、万元;捆绑部分农、林、水和公路建设等项目资金。目前,第二批100个新村镇建设示范点已完工并全部通过了考核验收,县级补助资金万元已全部到位。第

三、四批部分建设示范点的预付资金29万元也已下拨。同时,鼓励社会、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外出创业人员捐资。如,县华星氟化公司、县高峰公司分别捐增10万元扶持新农村建设,县酒厂不但捐赠现金3万元、物资万元,而且从明年起将设立“**酒厂资助新农村建设基金”,县个体工商户陈启兴捐款1000元,目前,县新村办累计受到捐款、捐物达万元。二是规费减免。县规划建设部门无偿为小城镇、中心村建设进行规划设计;县国土部门对拆旧建新的,只收取办证工本费;县林业部门对自产自用竹木免征规费;县金融部门实行贷款倾斜,发展农业主导产业的享受低息。

2、自主申报、动态管理,构建新村镇建设良性竞争机制

良好的工作机制是促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有力保障。为此,我县采取了“自主申报、动态管理”的办法。

首先是自主申报。按照“三个不搞”和“五个优先”的原则,由群众自主决定是否设立示范点。“三个不搞”:即群众申报率未达到80%的不搞、群众筹资未达到应出资60%的不搞、居住率未达到60%的不搞;“五个优先”:即大点优先、难点优先、申报率高的优先、“三清”动作快的优先、群众自筹资金多的优先。我县第二批示范点计划建设100个,但群众自愿申报率90%以上的村庄达到了130多个,有的乡镇还出现了群众争相申报示范点的喜人局面。

其次是动态管理。针对少数示范点农民在申报时热情高,但进入实质性阶段特别是遇到困难时积极性低的现象,我县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末位调整,对建设过程中农户积极性差、工作进度慢的示范点及时进行调整。如在第二批示范点的建设中,根据督查情况,我们先后对示范点进行了3次调整,第一次初步确定了113个示范点;第二次撤消了2个示范点,增补了2个示范点;第三次撤消了14个示范点,增补了1个示范点。经三次调整,最终确定了第一批的100个示范点,由动态管理转为强化管理。又如南迳镇罗田村陈屋示范点,第

殖等优势产业。目前,全县确定了以城厢镇、南迳镇为重点的5个无公害蔬菜专业乡(镇)、14个专业村;确定以金龙镇、城厢镇为心,以中寨乡、陂头镇、大吉山镇及乡镇果园场为重点,建立年出栏8万头外销生猪优势产业区和优质仔猪扩繁供应基地。

3、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通过政策优惠、挂点联系等措施,采取外引内联、重组、股份合作等形式,重点扶持了县丝厂、华云竹业、万头猪场、农艺发展(香港)公司等企业,促使农业产业化对农户的覆盖率达68%。

(三)培育新农民

我县建立了新农民培训四级网络体系(县有培训基地,乡镇有科技网校,村有培训点,组有文化中心户)。目前,全县已举办123期脐橙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蚕桑实用技术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共培训农民人次,82期电车操作技能、制衣制鞋等方面的产业工人技能培训班,共培训合格人数1343人,其中,获初级以上资格证书的有1159人,就业835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五项措施。

1、强化培训基地建设。目前,全县已建立108个培训基地,其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基地94个,产业工人培训基地14个(其中,政企联办基地 5个),并形成了以蔬菜、电车为主的骨干专业。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全县已聘请各类专业教师35人。同时,根据专业需要,对具备“农民知识化工程”培训资格的教师进行了培训。

3、增加培训经费投入。今年,县财政安排6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民知识化工程,各乡镇也将拿出不少于3万元的资金用于农民知识化工程。

4、开设“农民科技网校”。充分利用网络信息量大、新技术新知识传递速度快的特点,大力开设农民科技网校,目前,已在9个乡(镇)分别开设了9个“农民科技网校”。主要采取平时重点对乡镇干部进行培训,逢圩日重点对种养大户和村、组干部进行培训。目前,已对全县90%的乡镇干部、111名村、组干部和362名农民进行了上机操作、网上搜索等基础性知识培训。

5、做好就业、创业服务。对培训后自主创业的农民,在办理执照和各类经营许可证时,给予优先照顾;在贷款、承包、新项目推广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在村干部的选拔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人员的聘用时,给予优先录用。

(四)组建新经济组织

我县本着“先运行、多扶持、后规范”和“民办、民管、民营、民受益”的原则,探索建立县、乡、村、组四级网络协会模式。即:县级建立以高峰公司为龙头的林业经济合作组织,乡镇建立经济发展总协会,村级建立各种专业协会,组里建立农业科技示范户。目前,全县共建立较规范的蔬菜、果业、蚕桑、渔业等协会74个,覆盖农户率达40%以上,大大提升了农民组织化和产业规模化进程。如,城厢镇黄埠村蔬菜协会现已发展会员153户,通过协会带动,上半年,发展商品蔬菜400多亩,仅种植蔬菜就可实现户均收入1600多元。又如,龙源坝镇雅溪村自发成立了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目前,该村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下一步,我县重点在明晰林业产权的基础上,着重探索农民以林权入股加入县高峰公司,组建规范的林业经济合作组织。

(五)塑造新风貌

在新农村建设中,我县始终把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塑造农村新风貌当着重要内容来抓,积极开展了“塑造农村新风貌”主题活动,具体目标达到“六个一”,即:成立一个理事会,制定一个村规民约,培养一批“文明信用农户”,培育一批“文化中心户”,发展一个经济组织,建立一个帮扶基金会。通过开展主题活动,农村面貌正在发生可喜变化。

1、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一是把农村思想道德文化体系建设纳入了各乡镇的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列入了乡镇主要领导政绩考评内容。二是全县86个村成立了村民理事会和村公评公议会,引导农民群众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的思想道德文化建设实践,在村民理事会和村公评公议会的倡导带动下,积极开展了破除封建迷信、禁止赌博等宣传活动,促使与邻为善,尊老爱幼,简办红白喜事等新风尚蔚然成风。三是把“文化中心户”建设作为农村精神文明活动重要阵地来抓,紧紧围绕“建设中心吸引群众,管好阵地教育群众,开展活动服务群众”的思路,建立了一批集学习交流,政策宣传,科技培训,文化娱乐,健身休闲于一体的“文化中心户”,每户达到了“五个一”,即:一块牌子,一个学习场所,一百册以上的图书,一套现代教学设备,一套娱乐设备。这些“文化中心户”的建立,形成了乡(镇)有中心(宣传文化科技活动中心)、村有室(文化室或书报阅览室)、组有户(文化中心户)的阵地网络。各乡(镇)以“文化中心户”为依托,广泛开展了科学、文化、道德、民主、法律、政策等“六进中心户”活动,切实加强了对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目前,全县255户“文化中心户”认真履行职责,在新农村建设中起到了引导新风尚的骨干作用。

2、积极开展创评“文明信用农户”活动。各乡(镇)5月底基本完成了创评工作的自评、互评、总评和初审,农户参评率达%,目前,全

县共评出“文明信用农户”1629户,占总户数的%。同时,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还抓好本示范点“文明示范户”的评选工作,如金龙镇来龙村示范点,每季开展1次“文明示范户”的评选活动,每次评选2户“文明示范户”,对被评为“文明示范户”的农户,给予20元的资金奖励。

3、深入推行殡葬改革。在新农村建设中,我县把殡葬改革当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塑造新风貌的重要内容来抓,通过宣传发动、强化措施,进一步加大了尸体火化的力度。去年以来火化率达100%,列全市第一位。

4、认真实施“留守孩关爱工程”。以学校为主体,组织各校广泛开展“留守孩关爱工程”推广实施活动,在学校建立了“三知、三多、三沟通”制度。

(六)创建好班子

我县各乡(镇)、村以新农村建设为总抓手,切实加强了乡(镇)、村班子建设,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呈现出“支部有力,干部齐心,群众思变,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良好格局。

1、切实加强乡(镇)班子建设。在工作中,各乡(镇)都结合开展“三民”活动,围绕县委、县政府的部署,根据各自实际,认真做好新村镇建设示范点的选点、宣传发动、干部帮扶、资金补助等工作,尤其是认真组织群众做好自主申报、自我建设的工作,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和如期完工,也使乡(镇)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

2、着力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将新农村建设工作纳入村级班子考核的首要内容,把“村级班子好不好,关键看新农村”、“村干部好不好,关键也看新农村”作为衡量村级班子和村干部好坏与战斗力强不强的重要标准。在工作中,各乡(镇)主要是继续抓好“双富十带头”、“三培两带”等工程的实施,发现、培养一批村级优秀干部和后备干部,切实加强村级班子建设。目前,已完成了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并对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排名滞后、战斗力不强的22个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了调整。现在,正在进行“村委会”的换届选举工作。

二、下一步打算

1、主要是做好第

三、

四、五批新村镇建设示范点的扫尾和考核验收工作,确保在12月底全面完工。同时,做好“五新一好”其他各方面的收尾工作。

2、积极谋划明年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我县将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市领导干部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争取完成全县农村总户数的20-25%,使全县50%以上的农户完成新村镇五项建设任务。在措施上,继续坚持“群众申报、动态管理”的原则,加大干部帮扶力度,县党政领导和人大、政协主要负责人抓好3个以上示范点,其他县级干部抓好2个以上示范点,县直单位分三类抓好示范点的建设工作。我们将及早宣传、及时动工,争取在明年第一季度就完成一批新村镇建设任务。同时,按照“五新一好”的总体要求,及早部署各项工作,整体推进我县的新农村建设。

第8篇: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

去年以来,我县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紧密结合县情,扎实开展以“五新一好”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了点多面广、辐射力强、重点突出、整体推进的态势。目前,全县共抓新农村建设示范点266个,全面消灭了“空白村”,总共涉及村庄230个、农户户、人口人,分别占

全县村庄、农户和人口的、和,全县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建设新村镇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农民为主体”的原则,采取科学灵活的措施,妥善处理了政府引导与农民主体的关系,促使新农村建设工作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1、规划先行、科学引导,催生新村镇建设“内动力”

规划是新村镇建设的龙头。我县本着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的原则,把规划设计摆在突出位置,县乡两级都成立相应的规划机构,建设的整个过程做到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建设,并在具体工作中牢固树立二种意识,有效提升了新村镇的建设品位。一是特色意识。在规划中强调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突出客家风格,不千篇1律、一个模式。如,我们根据**山多地少、宅居地更少,农民经济条件较差,原有房屋较整齐等实际,重点以整治美化型的建设模式为主,同时辅于拆旧建新型、异地新建型,在全县266个示范点中,上述三种模式分别为253个、5个、8个。二是生态意识。围绕建设“生态**,绿色家园”这个目标,树立了“绿色农村、绿色**”的理念,规划突出环境保护。如,在新农村建设“三清三改”规划编制工作中,**县注意保护耕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在通村公路的改造规划中尽量避开良田,少占用耕地。在示范点建设中,注重生态保护,建成了金龙镇烧斗村新村建省柴灶、南迳镇南迳村古楼岗下围建沼气池、金龙镇陂头村新村安装太阳能等一批特色示范点。

科学引导,激发农民群众的参与建设积极性是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的关键。为此,我们一方面,突出典型示范。充分发挥2004年第一批25个示范点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组织村支部书记、理事会成员到示范点参观学习,通过亲身感受示范点的巨大变化,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美化家园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强化政策促动。一是资金补助。县级按示范点可享受资金补助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30予以补助;乡镇坚持不负债的原则,第二批按示范点可享受资金补助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10-15予以补助,第

三、

四、五批可根据乡镇实际情况少于示范点可享受资金补助建设项目工程造价10的补助,或者不补。2005年县补助资金的主要来源为:县财政安排100万元专项配套资金;县直单位帮扶2004年接待费(剔除招商引资部分)的20;驻县单位分三类分别帮扶1万元、万元、万元;捆绑部分农、林、水和公路建设等项目资金。目前,第二批100个新村镇建设示范点已完工并全部通过了考核验收,县级补助资金万元已全部到位。第

三、四批部分建设示范点的预付资金29万元也已下拨。同时,鼓励社会、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外出创业人员捐资。如,县华星氟化公司、县高峰公司分别捐增10万元扶持新农村建设,县酒厂不但捐赠现金3万元、物资万元,而且从明年起将设立“**酒厂资助新农村建设基金”,县个体工商户陈启兴捐款1000元,目前,县新村办累计受到捐款、捐物达万元。二是规费减免。县规划建设部门无偿为小城镇、中心村建设进行规划设计;县国土部门对拆旧建新的,只收取办证工本费;县林业部门对自产自用竹木免征规费;县金融部门实行贷款倾斜,发展农业主导产业的享受低息。

2、自主申报、动态管理,构建新村镇建设良性竞争机制

良好的工作机制是促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有力保障。为此,我县采取了“自主申报、动态管理”的办法。

首先是自主申报。按照“三个不搞”和“五个优先”的原则,由群众自主决定是否设立示范点。“三个不搞”:即群众申报率未达到80的不搞、群众筹资未达到应出资60的不搞、居住率未达到60的不搞;“五个优先”:即大点优先、难点优先、申报率高的优先、“三清”动作快的优先、群众自筹资金多的优先。我县第二批示范点计划建设100个,但群众自愿申报率90以上的村庄达到了130多个,有的乡镇还出现了群众争相申报示范点的喜人局面。

其次是动态管理。针对少数示范点农民在申报时热情高,但进入实质性阶段特别是遇到困难时积极性低的现象,我县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末位调整,对建设过程中农户积极性差、工作进度慢的示范点及时进行调整。如在第二批示范点的建设中,根据督查情况,我们先后对示范点进行了3次调整,第一次初步确定了113个示范点;第二次撤消了2个示范点,增补了2个示范点;第三次撤消了14个示范点,增补了1个示范点。经三次调整,最终确定了第一批的100个示

范点,由动态管理转为强化管理。又如南迳镇罗田村陈屋示范点,第二批示范点建设中,因积极性不高被撤消,后来受周边多个示范点的影响,产生了强列的建设愿望,在第三批示范点开始申报时,该组群众第一个自主申报,申报率高达100。

3、农民为主、干部帮扶,形成新村镇建设整体合力

一是农民为主。按照“自己办自己的事,自己的事自己办”原

则,在建设过程中,出资以农民为主(建设总造价的60)、投工投劳以农民为主。

二是理事会牵头。建设资金由理事会筹集、管理,建设合同由理事会签定,工程进度由理事会督促,建设质量由理事会监管。如城厢镇黄埠村沙坝子的曹水洲,经群众推选为理事会会长后,毅然辞掉了在赣州的务工工作,连续4个月全身心投入到新农村建设工作中,促使该示范点在4月底已基本完工。

三是干部帮扶。针对当前农村主要劳力外出务工,多数村庄脏乱差严重、三清任务繁重等现状,我县以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组织县乡机关干部深入农村一线帮扶新农村建设,要求县直单位派出由1名副职带队、一半的后备干部组成的工作组,自带生活用品、自开伙食住在示范点,主要负责宣传发动、组织投工投劳,协助筹集资金、搞好规划。同时,市里还派出了6个工作队在我县抓新农村建设工作。据统计,在全县五批266个新村镇示范点建设工作中,84个县直单位共帮扶230个自然村庄,共下派干部1276名。如县财政局新农村建设工作组,在组长谭世荣同志的带领下,从元月份开始,一直坚守在示范点上,组织召开户主会并推选出理事会成员、协助理事会挨家挨户上门做宣传发动工作等,4月底该示范点的新村镇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在第三批新村镇建设中,市高级技校工作队,在陈贻金同志的带领下,不怕艰苦、长时间坚守在示范点上,目前,该示范点的新村镇建设工作已初步成形。此外,为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我县从今年8月份起,从有关单位抽调下派了280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其中,从县直、驻县扶村单位抽调下派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指导员225人,从建设、交通等5个部门抽调下派村镇规划建设指导员44人,从农业、果业等部门抽调下派农业科技指导员11人。

4、建章立制、强化考核,确保新村镇建设强势推进

抓新农村建设不是一时一事的工作,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为确保示范点建一个、成一个、巩固一个,在实际工作中,我县建立健全了四项机制。

一是挂点联系制。要求县级领导干部做到“三个一”,即在每批新村镇建设中挂点负责一个乡镇,负责一片“三清”,抓好一个以上示范点建设;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负责督促、协调本乡镇的示范点建设,并分别抓好1个以上示范点的建设;县直单位挂点帮扶一个行政村,抓好2个以上示范点的建设。

二是全方位督查制。即:正副组长督查制,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正、副组长每月对各乡镇示范点的建设情况进行督查,督查情况在全县通报,并通过督办函进行督督办。今年以来,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正副组长先后10次带队深入到示范点进行全面督查。县级领导督查制,挂点乡镇的县级领导每个星期对所挂乡镇示范点的进展情况进行一次督查,督查情况在本乡镇通报。专项督查制,县新村办每10天左右对全县示范点开展1次专项督查。现场调度制,2004年,我县两次组织由县级领导干部和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参加的现场调度会,现场督查,现场评分;今年,我们又先后召开了9次工作调度会。

三是自我管理制。各示范点结合本村组实际,普遍制定了简单实用、便于操作的《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章程》、《村规民约》、“门前三包”责任制以及村道养护、公厕管理、庭院保洁等制度,并将相关的目标任务进行了合理细化分解,逐一落实到户甚至到人。各示范点普遍通过“村集体解决一点,向农户收取一点,市场化运作筹措一点”的办法,较好地解决了理事会成员工资和部分公共设施、环境卫生维护管理费用问题,保证了有人管事、有钱办事。同时,建立了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定期检查、户主民主评议等制度来强化督促落实,防止村民不履行义务。

四是严格奖惩制。根据督查情况,对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工作踏实、任劳任怨、成效明显且符合条件的干部予以提拔重用,前段时间已提拔重用了19名干部;对责任心不强、措施不得力、工作成效不明显的,除给予通报批评、取消评先评优资格外,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相应处理;年终,还将对乡镇、挂点单位和示范点进行考核,考核主要根据示范点建设的难易程度(难度系数)、质量高低(优质工程)、示范点个数和建设速度等方面情况,对好的进行表彰奖励,对差的进行通报批评。

(二)培植新产业

1、壮大农业主导产业。通过制定优惠政策、编制产业规划、实施分类培植等措施做强做大蔬菜、蚕桑、烟叶、生猪饲养和以脐橙、椪柑为主的果业等五大农业主导产业。今年1—9月,已完成商品蔬菜种植万多亩、烟叶2800亩,蚕桑稳定在多亩,生猪出栏稳定在头,果业面积达多亩。

2、加快产业基地建设。主要是通过招商引资,采取公司加农户、公司加协会加农户、能人加农户等形式,积极发展规模化的蔬菜种植、生猪养殖等优势产业。目前,全县确定了以城厢镇、南迳镇为重点的5个无公害蔬菜专业乡(镇)、14个专业村;确定以金龙镇、城厢镇为心,以中寨乡、陂头镇、大吉山镇及乡镇果园场为重点,建立年出栏8万头外销生猪优势产业区和优质仔猪扩繁供应基地。

3、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通过政策优惠、挂点联系等措施,采取外引内联、重组、股份合作等形式,重点扶持了县丝厂、华云竹业、万头猪场、农艺发展(香港)公司等企业,促使农业产业化对农户的覆盖率达68。

(三)培育新农民

我县建立了新农民培训四级网络体系(县有培训基地,乡镇有科技网校,村有培训点,组有文化中心户)。目前,全县已举办123期脐橙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蚕桑实用技术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共培训农民人次,82期电车操作技能、制衣制鞋等方面的产业工人技能培训班,共培训合格人数1343人,其中,获初级以上资格证书的有1159人,就业835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五项措施。

1、强化培训基地建设。目前,全县已建立108个培训基地,其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基地94个,产业工人培训基地14个(其中,政企联办基地5个),并形成了以蔬菜、电车为主的骨干专业。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全县已聘请各类专业教师35人。同时,根据专业需要,对具备“农民知识化工程”培训资格的教师进行了培训。

3、增加培训经费投入。今年,县财政安排6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民知识化工程,各乡镇也将拿出不少于3万元的资金用于农民知识化工程。

4、开设“农民科技网校”。充分利用网络信息量大、新技术新知识传递速度快的特点,大力开设农民科技网校,目前,已在9个乡(镇)分别开设了9个“农民科技网校”。主要采取平时重点对乡镇干部进行培训,逢圩日重点对种养大户和村、组干部进行培训。目前,已对全县90的乡镇干部、111名村、组干部和362名农民进行了上机操作、网上搜索等基础性知识培训。

5、做好就业、创业服务。对培训后自主创业的农民,在办理执照和各类经营许可证时,给予优先照顾;在贷款、承包、新项目推广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在村干部的选拔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人员的聘用时,给予优先录用。

(四)组建新经济组织

我县本着“先运行、多扶持、后规范”和“民办、民管、民营、民受益”的原则,探索建立县、乡、村、组四级网络协会模式。即:县级建立以高峰公司为龙头的林业经济合作组织,乡镇建立经济发展总协会,村级建立各种专业协会,组里建立农业科技示范户。目前,全县共建立较规范的蔬菜、果业、蚕桑、渔业等协会74个,覆盖农户率达40以上,大大提升了农民组织化和产业规模化进程。如,城厢镇黄埠村蔬菜协会现已发展会员153户,通过协会带动,上半年,发展商品蔬菜400多亩,仅种植蔬菜就可实现户均收入1600多元。又如,龙源坝镇雅溪村自发成立了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目前,该村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下一步,我县重点在明晰林业产权的基础上,着重探索农民以林权入股加入县高峰公司,组建规范的林业经济合作组织。

(五)塑造新风貌

在新农村建设中,我县始终把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塑造农村新风貌当着重要内容来抓,积极开展了“塑造农村新风貌”主题活动,具体目标达到“六个一”,即:成立一个理事会,制定一个村规民约,培养一批“文明信用农户”,培育一批“文化中心户”,发展一个经济组织,建立一个帮扶基金会。通过开展主题活动,农村面貌正在发生可喜变化。

1、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一是把农村思想道德文化体系建设纳入了各乡镇的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列入了乡镇主要领导政绩考评内容。二是全县86个村成立了村民理事会和村公评公议会,引导农民群众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的思想道德文化建设实践,在村民理事会和村公评公议会的倡导带动下,积极开展了破除封建迷信、禁止赌博等宣传活动,促使与邻为善,尊老爱幼,简办红白喜事等新风尚蔚然成风。三是把“文化中心户”建设作为农村精神文明活动重要阵地来抓,紧紧围绕“建设中心吸引群众,管好阵地教育群众,开展活动服务群众”的思路,建立了一批集学习交流,政策宣传,科技培训,文化娱乐,健身休闲于一体的“文化中心户”,每户达到了“五个一”,即:一块牌子,一个学习场所,一百册以上的图书,一套现代教学设备,一套娱乐设备。这些“文化中心户”的建立,形成了乡(镇)有中心(宣传文化科技活动中心)、村有室(文化室或书报阅览室)、组有户(文化中心户)的阵地网络。各乡(镇)以“文化中心户”为依托,广泛开展了科学、文化、道德、民主、法律、政策等“六进中心户”活动,切实加强了对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目前,全县255户“文化中心户”认真履行职责,在新农村建设中起到了引导新风尚的骨干作用。

2、积极开展创评“文明信用农户”活动。各乡(镇)5月底基本完成了创评工作的自评、互评、总评和初审,农户参评率达,目前,全县共评出“文明信用农户”1629户,占总户数的。同时,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还抓好本示范点“文明示范户”的评选工作,如金龙镇来龙村示范点,每季开展1次“文明示范户”的评选活动,每次评选2户“文明示范户”,对被评为“文明示范户”的农户,给予20元的资金奖励。

3、深入推行殡葬改革。在新农村建设中,我县把殡葬改革当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塑造新风貌的重要内容来抓,通过宣传发动、强化措施,进一步加大了尸体火化的力度。去年以来火化率达100,列全市第一位。

4、认真实施“留守孩关爱工程”。以学校为主体,组织各校广泛开展“留守孩关爱工程”推广实施活动,在学校建立了“三知、三多、三沟通”制度。

(六)创建好班子

我县各乡(镇)、村以新农村建设为总抓手,切实加强了乡(镇)、村班子建设,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呈现出“支部有力,干部齐心,群众思变,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良好格局。

1、切实加强乡(镇)班子建设。在工作中,各乡(镇)都结合开展“三民”活动,围绕县委、县政府的部署,根据各自实际,认真做好新村镇建设示范点的选点、宣传发动、干部帮扶、资金补助等工作,尤其是认真组织群众做好自主申报、自我建设的工作,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和如期完工,也使乡(镇)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

2、着力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将新农村建设工作纳入村级班子考核的首要内容,把“村级班子好不好,关键看新农村”、“村干部好不好,关键也看新农村”作为衡量村级班子和村干部好坏与战斗力强不强的重要标准。在工作中,各乡(镇)主要是继续抓好“双富十带头”、“三培两带”等工程的实施,发现、培养一批村级优秀干部和后备干部,切实加强村级班子建设。目前,已完成了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并对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排名滞后、战斗力不强的22个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了调整。现在,正在进行“村委会”的换届选举工作。

二、下一步打算

1、主要是做好第

三、

四、五批新村镇建设示范点的扫尾和考核验收工作,确保在12月底全面完工。同时,做好“五新一好”其他各方面的收尾工作。

2、积极谋划明年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我县将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市领导干部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争取完成全县农村总户数的20-25,使全县50以上的农户完成新村镇五项建设任务。在措施上,继续坚持“群众申报、动态管理”的原则,加大干部帮扶力度,县党政领导和人大、政协主要负责人抓好3个以上示范点,其他县级干部抓好2个以上示范点,县直单位分三类抓好示范点的建设工作。我们将及早宣传、及时动工,争取在明年第一季度就完成一批新村镇建设任务。同时,按照“五新一好”的总体要求,及早部署各项工作,整体推进我县的新农村建设。

县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

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汇报

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汇报

新农村建设工作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