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开展建档立卡情况工作汇报(共8篇)

工作汇报 时间:2021-04-30
【www.wendang123.cn - 工作汇报】

第1篇:社区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社区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自县扶贫办召开关于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会议后,我社区领导高度重视,先召开扶贫领导小组会议,对X扶办发【20xx】26号文件深入学习,从社区实际出发制定方案。

一、数据分析

基本情况:我社区在网人数为:6249人;年底脱贫任务为1457人;8个重点扶贫村(贾晁村、北晁村、XX村、大寨村、韩坡村、景庄村、许家村、小王村),另有5个村(南留村、牛寨村、李家村、邵寨村、仁义村)不同程度都有少部分贫困户。

二、工作措施

全县会议后,我们立即召开了社区、各村两级干部大会,转发了县扶贫办文件,制定出台了相应实施方案。

一是要求各村召开村干部小组会,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准确把握县上要求,加大政策宣传,多种形式讲解政策。

二是明确严格执行“九不准”要求,实行领导包片,干部包村对在网户进行审核,对不符合要求的一律清网。

三是细化任务督导各村针对年底脱贫任务分解表开展工作。

四是加强宣传走访,第一时间联系所有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全员参与,包村干部、村干部组成调查组,对在网户进行入户走访、“回头看”,鼓励符合退出条件的贫困户主动申请退出,并将走访排查结果公示。

三、进展情况:

目前各村正在进行审查在网户阶段,完成了20xx年贫困村基础信息调查表及贫困户基本情况调查表。

四、存在问题:

XX村、大寨村、景庄村去年参加了盛世牧歌养殖合作社且签了协议要好几年,且当时在网的都参加了,那么脱贫人数怎么定?

20xx年11月24日

第2篇: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基本情况

今年,岚县河口乡积极实施“土豆主粮化”战略,坚持基地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科技化支撑,全乡3万亩马铃薯在持续干旱、病虫害侵袭等自然灾害特别严重的情况下,全部喜获丰收,实现了灾年不减产,增产又增收。据统计,全乡马铃薯平均亩产达4000斤以上,平均亩收入达3000元以上,比去年亩增收1000元以上。

基地化种植。该乡积极争取片区开发扶贫项目及吕梁市“8+2”产业项目,依托10个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带动2000余户农户参与项目实施,落实原种繁育基地400亩,一级种薯繁育基地3500亩,绿色食品生产薯基地4000亩,有机食品生产薯基地100亩,建成了万亩优质高产示范基地。

标准化生产。该乡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坚持标准种植、品种专用的原则,做到“五个统一”,即统一规划,此重点是地块相连、村组相接、集中连片、方便管理;统一培训,重点是理论培训与技术指导相结合,集中培训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综合培训与分段培训相结合;统一实施,就是按时令节气积极实施预定下的产前、产中、产后计划;统一生产资料,就是统一农药、化肥、农膜等生产资料,防止假冒伪劣,严格按程序、规定使用;统一服务标准,就是在服务上村村一个样,户户一个样,地地一个样。

科技化支撑。该乡严格按照专家的技术指导,积极实施马铃薯机械化起垄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科技手段,提高科技在抵御自然灾害、抗击病虫害、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增产丰产作用,特别是依靠科技成功防控了能使马铃薯毁于一旦的晚疫病,为马铃薯的最终全面丰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现在,全乡马铃薯已基本销售完毕。有的马铃薯种植大户仅销售马铃薯一项收入就达到10多万元。(

我市马铃薯面积单产总产“三连增”

本报讯 (记者 向婧)我市以推广脱毒种薯及高产栽培技术为中心,优化区域布局,2009年以来,全市马铃薯生产呈现面积、单产、总产三项指标的“三连增”。近日,全市马铃薯产业推进会在巫山县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十二五”期间,全市将稳定建立脱毒良种扩繁基地23万亩,其中原原种扩繁1万亩,原种扩繁22万亩,脱毒马铃薯覆盖率每年增加3个百分点。

马铃薯要增产,种薯脱毒是基础。据市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黄振霖介绍,传统农户在种植马铃薯时,大多使用头一年收获后留出的“自留种”,或者相互引种、换种,品种混杂,种薯退化严重。而使用脱毒种薯,在不改变水肥和田间管理条件的情况下,最低可增产30%,经过努力可达到50%,甚至更高。

2009年,农业部开始实施马铃薯原种生产补贴试点,我市成为首批试点省市之一。3年来累计投资达6560万元,巫溪、石柱和市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脱毒种薯原原种生产能力已达5000万粒,全市已基本形成了“新品种引育——茎尖脱毒——脱毒苗——原原种——原种——良种——种薯贮供”脱毒种薯繁供体系。去年,全市脱毒种薯推广面积已达万亩,占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的34%,较实施前翻了一番。

脱毒种薯的推广,带动了马铃薯产量的提高。全市鲜薯单产从2009年的公斤增加到去年的1125公斤。马铃薯种植面积也从2009年的万亩增加到去年的万亩,位居全国第六。鲜薯总产从2009年的535万吨增加到2011年的万吨。2011年,全市马铃薯产业实现产值亿元,薯农现金收入亿元,较2009增加了6200万元。

而在全市12个马铃薯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通过全面推广脱毒种薯、集成技术、科学规范化管理,示范片平均增产60%以上。去年,巫溪县尖山镇马铃薯百亩核心示范片平均亩产达3074公斤,刷新了南方马铃薯高产纪录。

“马铃薯既是粮食作物,又可作为蔬菜,还广泛用于食品、饲料等加工领域,比较效益高于其他粮食作物。通过种植脱毒种薯、配套高产栽培技术,马铃薯增产增值空间巨大,是我市发展效益农业的重要抓手,也是山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和需要着力培育的优势产业。”市农委总农艺师刘保国说。

据介绍,“十二五”期间,我市将综合资源禀赋、种植规模、产业基础、区位优势等因素,进一步优化马铃薯生产布局。市里重点抓好万州、巫山、巫溪、石柱等13个主产县,每个区县则抓好2—3个重点乡镇,并按照不同季节、不同用途推进马铃薯生产,推行形式多样的间、轮作方式。

我市还将充分利用省内外脱毒马铃薯研究资源,加大抗逆性强、优质丰产、薯形整齐、适宜于加工及外销等各种特性的马铃薯新品种引进示范工作,同时尽快选择或培育出适宜我市栽培条件的高产、优质、抗病、多用途的新品种,解决我市长期以来品种单

一、品种与市场需求不配套的问题。

此外,各地在积极推进马铃薯“一推三改”关键技术(即推广脱毒种薯,改平作为起垄栽培、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晚疫病见病防治为预防为主专业化防治)到田的同时,积极试验示范少免耕和小型机械耕作栽培技术,大力推广稻草覆盖和地膜覆盖技术,努力提高马铃薯种植效益。

岚县国税地税联合打造“一站式+一窗式”办税新

模式

2015年12月10日 17:05 来源: 岚县新闻办

12月1日,吕梁市首家国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厅在岚县正式启动运行,这是岚县国税局、地税局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合作工作规范(版)》,最大限度方便纳税人的一项重大举措。此举标志着,全县两千多户纳税人将真正感受到国地税联合办税带来的纳税服务新变化,也为地方经济发展,再塑税务部门新形象注入了新的元素。

该办税服务厅建设以“一站式 +一 窗式”为基本模式,按照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要求,设置了办税服务区、自助办税区、咨询辅导区和等候休息区四个区域。在办税服务区设置了四个综合业务窗口,窗口采取“一窗双人双机双屏双系统”和“内转外不转”模式,纳税人只需一次叫号排队,在一个窗口即可办理所有国、地税涉税事宜,避免了同一纳税人在两个税务机关奔走和在多个窗口多次排队的不合理现象,真正实现了纳税人进一家门,到一个窗口,办两家税,不仅提高了办税效率,更重要的是,减轻纳税人负担,最大限度地方便纳税人。

在合作办税推进过程中,岚县国税局严格按照《合作工作规范(版)》要求,以求同存异,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稳中求进为目标,积极与县地税局沟通协调,召开两次国地税合作联席会议,成立了联合办税领导组。领导组下设纳税服务、征收管理、风险应对、后勤保障四个组,各组分工负责,各司其职,认真梳理深度合作内容,制定了《岚县国家税务局岚县地方税务局联合办税实施方案》。纳税服务方面,建立健全了区域设置、岗位职责、合作流程、业务衔接、资料传递、税法宣传等六方面制度体系,联合办税服务厅现已全面启动运行,其综合办税能力和办税效率将会得到明显提升。征收管理方面,积极探索委托代征税款,协同开展管户巡查、定期定额户的定额核定及公示工作。风险应对方面,共同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建立涉税信息定期交换机制,对征管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及时发现征管盲区与薄弱环节,堵塞征管漏洞。联合开展企业调研,对共同确认的重大疑点纳税人,双方联合拟定纳税评估、税务稽查方案,联合发布风险报告,督促企业及时整改,有效降低税收风险。与此同时,双方还在积极探索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税务稽查、信息宣传、培训辅导、权益维护等多方面的合作,不断完善联合办税模式,从而将联合办税不断推向深入。(郭炳中 高凌云)

岚县36名退役士兵全部安置到岗

2015年12月08日 19:20 来源: 岚县新闻办

11月30日,岚县退役士兵公开选岗工作在岚县民政局拉开序幕。当天上午9时许,36名符合条件的退役士兵,按照考核成绩的高低公开进行岗位选择。最终,所有士兵都选择到了心仪的岗位,实现了全员安置就业。

“感谢政府给我们提供就业岗位,解决了我们的就业问题,我会好好把握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面对新的起点,新的岗位,新的环境,我会将在军队时养成的良好习惯继续保持下去,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服务于社会。”选择了岚县卫生监督所河口站的退役士兵杨向阳如是说。

据县民政局局长范玉林介绍,此次岚县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严格执行公开安置政策、公开安置计划、公开考核成绩的安置政策,全过程接受社会的阳光监督,确保安置工作公平、公正、公开。

据悉,按照国家和省、市、县相关文件规定,退役士兵实行国家扶持就业为主,自主就业、安排工作、退休、供养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安置制度。近年来,我县按照上级要求,精心组织实施,有序推进了退役士兵安置工作,解决了退役士兵的就业问题,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我市马铃薯面积单产总产“三连增”

本报讯 (记者 向婧)我市以推广脱毒种薯及高产栽培技术为中心,优化区域布局,2009年以来,全市马铃薯生产呈现面积、单产、总产三项指标的“三连增”。近日,全市马铃薯产业推进会在巫山县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十二五”期间,全市将稳定建立脱毒良种扩繁基地23万亩,其中原原种扩繁1万亩,原种扩繁22万亩,脱毒马铃薯覆盖率每年增加3个百分点。

马铃薯要增产,种薯脱毒是基础。据市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黄振霖介绍,传统农户在种植马铃薯时,大多使用头一年收获后留出的“自留种”,或者相互引种、换种,品种混杂,种薯退化严重。而使用脱毒种薯,在不改变水肥和田间管理条件的情况下,最低可增产30%,经过努力可达到50%,甚至更高。

2009年,农业部开始实施马铃薯原种生产补贴试点,我市成为首批试点省市之一。3年来累计投资达6560万元,巫溪、石柱和市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脱毒种薯原原种生产能力已达5000万粒,全市已基本形成了“新品种引育——茎尖脱毒——脱毒苗——原原种——原种——良种——种薯贮供”脱毒种薯繁供体系。去年,全市脱毒种薯推广面积已达万亩,占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的34%,较实施前翻了一番。

脱毒种薯的推广,带动了马铃薯产量的提高。全市鲜薯单产从2009年的公斤增加到去年的1125公斤。马铃薯种植面积也从2009年的万亩增加到去年的万亩,位居全国第六。鲜薯总产从2009年的535万吨增加到2011年的万吨。2011年,全市马铃薯产业实现产值亿元,薯农现金收入亿元,较2009增加了6200万元。

而在全市12个马铃薯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通过全面推广脱毒种薯、集成技术、科学规范化管理,示范片平均增产60%以上。去年,巫溪县尖山镇马铃薯百亩核心示范片平均亩产达3074公斤,刷新了南方马铃薯高产纪录。

“马铃薯既是粮食作物,又可作为蔬菜,还广泛用于食品、饲料等加工领域,比较效益高于其他粮食作物。通过种植脱毒种薯、配套高产栽培技术,马铃薯增产增值空间巨大,是我市发展效益农业的重要抓手,也是山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和需要着力培育的优势产业。”市农委总农艺师刘保国说。

据介绍,“十二五”期间,我市将综合资源禀赋、种植规模、产业基础、区位优势等因素,进一步优化马铃薯生产布局。市里重点抓好万州、巫山、巫溪、石柱等13个主产县,每个区县则抓好2—3个重点乡镇,并按照不同季节、不同用途推进马铃薯生产,推行形式多样的间、轮作方式。

我市还将充分利用省内外脱毒马铃薯研究资源,加大抗逆性强、优质丰产、薯形整齐、适宜于加工及外销等各种特性的马铃薯新品种引进示范工作,同时尽快选择或培育出适宜我市栽培条件的高产、优质、抗病、多用途的新品种,解决我市长期以来品种单

一、品种与市场需求不配套的问题。

此外,各地在积极推进马铃薯“一推三改”关键技术(即推广脱毒种薯,改平作为起垄栽培、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晚疫病见病防治为预防为主专业化防治)到田的同时,积极试验示范少免耕和小型机械耕作栽培技术,大力推广稻草覆盖和地膜覆盖技术,努力提高马铃薯种植效益。

产量实现重大突破

第3篇: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基本情况

今年,岚县河口乡积极实施“土豆主粮化”战略,坚持基地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科技化支撑,全乡3万亩马铃薯在持续干旱、病虫害侵袭等自然灾害特别严重的情况下,全部喜获丰收,实现了灾年不减产,增产又增收。据统计,全乡马铃薯平均亩产达4000斤以上,平均亩收入达3000元以上,比去年亩增收1000元以上。

基地化种植。该乡积极争取片区开发扶贫项目及吕梁市“8+2”产业项目,依托10个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带动2000余户农户参与项目实施,落实原种繁育基地400亩,一级种薯繁育基地3500亩,绿色食品生产薯基地4000亩,有机食品生产薯基地100亩,建成了万亩优质高产示范基地。

标准化生产。该乡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坚持标准种植、品种专用的原则,做到“五个统一”,即统一规划,此重点是地块相连、村组相接、集中连片、方便管理;统一培训,重点是理论培训与技术指导相结合,集中培训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综合培训与分段培训相结合;统一实施,就是按时令节气积极实施预定下的产前、产中、产后计划;统一生产资料,就是统一农药、化肥、农膜等生产资料,防止假冒伪劣,严格按程序、规定使用;统一服务标准,就是在服务上村村一个样,户户一个样,地地一个样。

科技化支撑。该乡严格按照专家的技术指导,积极实施马铃薯机械化起垄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科技手段,提高科技在抵御自然灾害、抗击病虫害、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增产丰产作用,特别是依靠科技成功防控了能使马铃薯毁于一旦的晚疫病,为马铃薯的最终全面丰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现在,全乡马铃薯已基本销售完毕。有的马铃薯种植大户仅销售马铃薯一项收入就达到10多万元。(

我市马铃薯面积单产总产“三连增”

本报讯 (记者 向婧)我市以推广脱毒种薯及高产栽培技术为中心,优化区域布局,2009年以来,全市马铃薯生产呈现面积、单产、总产三项指标的“三连增”。近日,全市马铃薯产业推进会在巫山县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十二五”期间,全市将稳定建立脱毒良种扩繁基地23万亩,其中原原种扩繁1万亩,原种扩繁22万亩,脱毒马铃薯覆盖率每年增加3个百分点。

马铃薯要增产,种薯脱毒是基础。据市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黄振霖介绍,传统农户在种植马铃薯时,大多使用头一年收获后留出的“自留种”,或者相互引种、换种,品种混杂,种薯退化严重。而使用脱毒种薯,在不改变水肥和田间管理条件的情况下,最低可增产30%,经过努力可达到50%,甚至更高。

2009年,农业部开始实施马铃薯原种生产补贴试点,我市成为首批试点省市之一。3年来累计投资达6560万元,巫溪、石柱和市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脱毒种薯原原种生产能力已达5000万粒,全市已基本形成了“新品种引育——茎尖脱毒——脱毒苗——原原种——原种——良种——种薯贮供”脱毒种薯繁供体系。去年,全市脱毒种薯推广面积已达万亩,占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的34%,较实施前翻了一番。

脱毒种薯的推广,带动了马铃薯产量的提高。全市鲜薯单产从2009年的公斤增加到去年的1125公斤。马铃薯种植面积也从2009年的万亩增加到去年的万亩,位居全国第六。鲜薯总产从2009年的535万吨增加到2011年的万吨。2011年,全市马铃薯产业实现产值亿元,薯农现金收入亿元,较2009增加了6200万元。

而在全市12个马铃薯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通过全面推广脱毒种薯、集成技术、科学规范化管理,示范片平均增产60%以上。去年,巫溪县尖山镇马铃薯百亩核心示范片平均亩产达3074公斤,刷新了南方马铃薯高产纪录。

“马铃薯既是粮食作物,又可作为蔬菜,还广泛用于食品、饲料等加工领域,比较效益高于其他粮食作物。通过种植脱毒种薯、配套高产栽培技术,马铃薯增产增值空间巨大,是我市发展效益农业的重要抓手,也是山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和需要着力培育的优势产业。”市农委总农艺师刘保国说。

据介绍,“十二五”期间,我市将综合资源禀赋、种植规模、产业基础、区位优势等因素,进一步优化马铃薯生产布局。市里重点抓好万州、巫山、巫溪、石柱等13个主产县,每个区县则抓好2—3个重点乡镇,并按照不同季节、不同用途推进马铃薯生产,推行形式多样的间、轮作方式。

我市还将充分利用省内外脱毒马铃薯研究资源,加大抗逆性强、优质丰产、薯形整齐、适宜于加工及外销等各种特性的马铃薯新品种引进示范工作,同时尽快选择或培育出适宜我市栽培条件的高产、优质、抗病、多用途的新品种,解决我市长期以来品种单一、品种与市场需求不配套的问题。

此外,各地在积极推进马铃薯“一推三改”关键技术(即推广脱毒种薯,改平作为起垄栽培、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晚疫病见病防治为预防为主专业化防治)到田的同时,积极试验示范少免耕和小型机械耕作栽培技术,大力推广稻草覆盖和地膜覆盖技术,努力提高马铃薯种植效益。

岚县国税地税联合打造“一站式+一窗式”办税新

模式

2015年12月10日 17:05 来源: 岚县新闻办

12月1日,吕梁市首家国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厅在岚县正式启动运行,这是岚县国税局、地税局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合作工作规范(版)》,最大限度方便纳税人的一项重大举措。此举标志着,全县两千多户纳税人将真正感受到国地税联合办税带来的纳税服务新变化,也为地方经济发展,再塑税务部门新形象注入了新的元素。

该办税服务厅建设以“一站式 +一 窗式”为基本模式,按照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要求,设置了办税服务区、自助办税区、咨询辅导区和等候休息区四个区域。在办税服务区设置了四个综合业务窗口,窗口采取“一窗双人双机双屏双系统”和“内转外不转”模式,纳税人只需一次叫号排队,在一个窗口即可办理所有国、地税涉税事宜,避免了同一纳税人在两个税务机关奔走和在多个窗口多次排队的不合理现象,真正实现了纳税人进一家门,到一个窗口,办两家税,不仅提高了办税效率,更重要的是,减轻纳税人负担,最大限度地方便纳税人。

在合作办税推进过程中,岚县国税局严格按照《合作工作规范(版)》要求,以求同存异,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稳中求进为目标,积极与县地税局沟通协调,召开两次国地税合作联席会议,成立了联合办税领导组。领导组下设纳税服务、征收管理、风险应对、后勤保障四个组,各组分工负责,各司其职,认真梳理深度合作内容,制定了《岚县国家税务局岚县地方税务局联合办税实施方案》。纳税服务方面,建立健全了区域设置、岗位职责、合作流程、业务衔接、资料传递、税法宣传等六方面制度体系,联合办税服务厅现已全面启动运行,其综合办税能力和办税效率将会得到明显提升。征收管理方面,积极探索委托代征税款,协同开展管户巡查、定期定额户的定额核定及公示工作。风险应对方面,共同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建立涉税信息定期交换机制,对征管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及时发现征管盲区与薄弱环节,堵塞征管漏洞。联合开展企业调研,对共同确认的重大疑点纳税人,双方联合拟定纳税评估、税务稽查方案,联合发布风险报告,督促企业及时整改,有效降低税收风险。与此同时,双方还在积极探索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税务稽查、信息宣传、培训辅导、权益维护等多方面的合作,不断完善联合办税模式,从而将联合办税不断推向深入。(郭炳中 高凌云)

岚县36名退役士兵全部安置到岗

2015年12月08日 19:20 来源: 岚县新闻办

11月30日,岚县退役士兵公开选岗工作在岚县民政局拉开序幕。当天上午9时许,36名符合条件的退役士兵,按照考核成绩的高低公开进行岗位选择。最终,所有士兵都选择到了心仪的岗位,实现了全员安置就业。

“感谢政府给我们提供就业岗位,解决了我们的就业问题,我会好好把握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面对新的起点,新的岗位,新的环境,我会将在军队时养成的良好习惯继续保持下去,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服务于社会。”选择了岚县卫生监督所河口站的退役士兵杨向阳如是说。

据县民政局局长范玉林介绍,此次岚县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严格执行公开安置政策、公开安置计划、公开考核成绩的安置政策,全过程接受社会的阳光监督,确保安置工作公平、公正、公开。

据悉,按照国家和省、市、县相关文件规定,退役士兵实行国家扶持就业为主,自主就业、安排工作、退休、供养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安置制度。近年来,我县按照上级要求,精心组织实施,有序推进了退役士兵安置工作,解决了退役士兵的就业问题,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我市马铃薯面积单产总产“三连增”

本报讯 (记者 向婧)我市以推广脱毒种薯及高产栽培技术为中心,优化区域布局,2009年以来,全市马铃薯生产呈现面积、单产、总产三项指标的“三连增”。近日,全市马铃薯产业推进会在巫山县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十二五”期间,全市将稳定建立脱毒良种扩繁基地23万亩,其中原原种扩繁1万亩,原种扩繁22万亩,脱毒马铃薯覆盖率每年增加3个百分点。

马铃薯要增产,种薯脱毒是基础。据市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黄振霖介绍,传统农户在种植马铃薯时,大多使用头一年收获后留出的“自留种”,或者相互引种、换种,品种混杂,种薯退化严重。而使用脱毒种薯,在不改变水肥和田间管理条件的情况下,最低可增产30%,经过努力可达到50%,甚至更高。

2009年,农业部开始实施马铃薯原种生产补贴试点,我市成为首批试点省市之一。3年来累计投资达6560万元,巫溪、石柱和市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脱毒种薯原原种生产能力已达5000万粒,全市已基本形成了“新品种引育——茎尖脱毒——脱毒苗——原原种——原种——良种——种薯贮供”脱毒种薯繁供体系。去年,全市脱毒种薯推广面积已达万亩,占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的34%,较实施前翻了一番。

脱毒种薯的推广,带动了马铃薯产量的提高。全市鲜薯单产从2009年的公斤增加到去年的1125公斤。马铃薯种植面积也从2009年的万亩增加到去年的万亩,位居全国第六。鲜薯总产从2009年的535万吨增加到2011年的万吨。2011年,全市马铃薯产业实现产值亿元,薯农现金收入亿元,较2009增加了6200万元。

而在全市12个马铃薯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通过全面推广脱毒种薯、集成技术、科学规范化管理,示范片平均增产60%以上。去年,巫溪县尖山镇马铃薯百亩核心示范片平均亩产达3074公斤,刷新了南方马铃薯高产纪录。

“马铃薯既是粮食作物,又可作为蔬菜,还广泛用于食品、饲料等加工领域,比较效益高于其他粮食作物。通过种植脱毒种薯、配套高产栽培技术,马铃薯增产增值空间巨大,是我市发展效益农业的重要抓手,也是山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和需要着力培育的优势产业。”市农委总农艺师刘保国说。

据介绍,“十二五”期间,我市将综合资源禀赋、种植规模、产业基础、区位优势等因素,进一步优化马铃薯生产布局。市里重点抓好万州、巫山、巫溪、石柱等13个主产县,每个区县则抓好2—3个重点乡镇,并按照不同季节、不同用途推进马铃薯生产,推行形式多样的间、轮作方式。

我市还将充分利用省内外脱毒马铃薯研究资源,加大抗逆性强、优质丰产、薯形整齐、适宜于加工及外销等各种特性的马铃薯新品种引进示范工作,同时尽快选择或培育出适宜我市栽培条件的高产、优质、抗病、多用途的新品种,解决我市长期以来品种单一、品种与市场需求不配套的问题。

此外,各地在积极推进马铃薯“一推三改”关键技术(即推广脱毒种薯,改平作为起垄栽培、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晚疫病见病防治为预防为主专业化防治)到田的同时,积极试验示范少免耕和小型机械耕作栽培技术,大力推广稻草覆盖和地膜覆盖技术,努力提高马铃薯种植效益。

产量实现重大突破

第4篇:情况汇报学校工作完成情况汇报

1

---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

学校工作完成情况汇报

 一、全乡基本情况  二、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夯实“两基”,全面完成各项指标任务 1、普及程度 2、师资水平

3、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和加强

(1)、XX年,各学校启动学生食堂建设,共维修和改建食堂7所,投入建设资金六十余万元。食堂均配备冰柜、消毒柜及各种设施、完全能够满足学生的免费营养午餐需要。

(4)、学校环卫设施逐步改善,各校均配备了垃圾桶,加强学校环境卫生整治,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各学校整体上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

4、教育经费及公用经费管理和使用

各校均能严格财经纪律和财务管理制度,实行收支两条线,用好用活上级下拨的生均公用经费和住校生生活补助资金,全乡学校无乱收费现象。各校均能按照有关规定完成免费教科书相关工作任务。严格执行中央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认真贯彻落实“两免一补”惠民政策。

2

---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

 三、注重学校管理

第5篇:学校工作情况汇报

罗嘎小学学校工作情况汇报

罗嘎小学是一所农村完全小学,现有校园面积 2025平方米,校舍面积324平方米,设6个教学班,学生305人。几年来,我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扎实学校常规管理,健全各项制度,提高师资素质,改进德育工作,深化课程改革,构建校园文化,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现就我校一段时间来的学校常规管理工作汇报如下:

一、学校管理:团结务实,注重实效

1、以责任制度的强化落实为立足点,加强学校管理。几年来,我校严格执行《小学管理规程》、《毕节地区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意见》,根据纳雍县教育局有关学校管理制度的文件精神和中心校的有关通知精神,结合本单位实际,通过教师会等民主途径进一步修订、完善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并重新上墙,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出“领导到位,常规入格,管理上路,质量提高”的管理思路,规范学校管理,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办学效益。

2、以岗位意识的培养确立为出发点,持续有效地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我校坚持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政治和业务学习,学习贯彻“三个代表”、“八荣八耻”和教育法律法规,结合“评先、评优”,开展以“敬业、爱生、奉献”为主要内容的师德教育,增强各岗位的安全意识和教育全局意识,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深入开展师德承诺活动,杜绝了体罚和变相体罚的现象,逐渐形成“爱岗爱生、乐于奉献”的优良教风。组织教师参加新课标学习和新课程教材培训,参与各种教学研讨活动及教学技能竞赛,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鼓励、支持教师多渠道参加提高学历层次学习和专业进修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的学历与学力水平。现有达到大专学历的7人,大专在学5人,本科在学的2人。

3、以校园环境的净化美化为标志点,努力创设清净和谐的工作和学习环境。我们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做好环境的绿化、净化、教育化工作,校园环境整洁优美,配套设施齐全,舆论导向正确。学校教育教学设备不断充实,配备有34寸彩电3台,形成电视播放网络。升旗台、荣誉墙、四项评比栏等德育常规硬件配

置完善,教室走廊布置有名人名言、宣传标语等,教室布置富有个性。各班卫生责任区划分合理,无卫生死角、违章搭盖、乱堆杂物、乱贴乱画现象。学校把创设美丽洁净的校容校貌作为日常大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同时,也以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给学生以教育和感染,使他们从小学会用自己的勤劳和双手,维护、创造美好的生活。

4、以勤俭办学的思想观念为导航点,力争在开源节流的基础上为师生多办实事。几年来,在村财政无力投入,又没有大额资金来源的情况下,学校积极争取村两委、校董会的配合,发动社会支持多方筹资,积少成多,建设了屋面防渗工程,添置、更新了一些教学设施,对校园进行硬化,同时组织教师外出参观考察,增进了教师间交流,提高了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收费办法,严格执行收费项目和标准,进一步完善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在积极争取社会支持的同时,继续发扬勤俭办学的作风,教育和鼓励全体师生,从用好每一滴水、每一度电着手,节约日常开支,创建节约型校园。

二、德育工作:巩固特色,拓宽渠道

1、坚持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及各种传统节日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系列化,让学生在每次国旗下讲话中受到教育。利用电视网络、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加强学生爱国主义、礼仪、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切实加强国防、法制、环保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2、强化未成年人的行为教育。我校以“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为指导,秉承“明理 厚德”的校训,坚持“一切为了孩子”的办学宗旨,坚持以人为本,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结合师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从学习贯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入手,将贯彻实施《守则》和《规范》作为长期的德育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实,根据不同年段特点,制定《学生养成教育要求》,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讲究卫生、举止文明、诚实守信、爱护公物、环境保护、团结互助、尊师敬老等习惯,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开展“优胜班级”评选活动,按照制定的《董地中心小学“四项评比”细则》,对各班学习纪律、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清洁卫生、早操眼操、班务活动等方面进行检查评比。广泛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在校内外切实做好“人人劝陋习”活动,大力推广日常文明礼貌用语,大力宣传日常文明行为,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促进其向良好的方向转化。

4、重视思品教育在课堂的任务落实。各科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自觉地、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真正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形成系列化、整体化的德育教育网络。要求每位教师在课堂渗透德育中创新“四有目标”,即渗透德育有意识、制订计划有安排、备课本上有体现、课堂教学有落实、下课之后有效果。加强晨会、班会课的管理,形成合力共同创造研究班会、重视班会的良好氛围。

5、发挥少先队的组织作用。我校少先队根据本校特点,通过设立监督岗、举行升旗仪式、竞选队干部、培养主持人等常规教育和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活跃学生身心、提高学生素养,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使队员得到全面发展。努力办好红领巾广播站,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己任,在形式上以学生喜爱的活动为出发点,不断发展创新,发挥更好的舆论导向作用。

6、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制定《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进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结合重大时事,节日纪念日,我们经常举行班级黑板报、学生手抄报展评。通过各种竞赛活动,给有特长的学生一展身手的舞台,效果良好。努力打造班级特色德育,积极实施班级“三化”工程,既班级布置个性化,班级目标明确化,班级活动特色化。

三、教学工作:规范管理,提高质量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树立质量第一意识。我校认真执行《小学管理规程》和《毕节地区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若干意见》,每学期初组织教师学习领会《毕节地区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意见》的有关要求和规定,针对学校实际情况,重建课改背景下的教学管理制度,按照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评价等教学环节,制定“教学常规检查制度”,坚持每月一次的校内教学常规自检,教导处认真督促检查,加强计划、教案、教学反思、作业、总结的管理,要求教师的教学全过程要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的原则,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培养,重视情商的培养。建立教学质量检测制度,学校领导经常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教学过程动态,每学期认真地对教学质量进行诊断分析,加强教学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几年来,学校顺利通过县、乡级几次学校教学常规工作检查。学生文化课基础知识扎实,基本达到课标要求,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2、继续深化校本教学研究。认真组织教师参与县级或中心校的每一次教研活动,组织好校内每周一次校本教研活动;坚持每学期在校内开展“达标、优质课”活动,在学片里开展 “同上一节课”等活动,认真准备、积极承办每学年一次的中心校课改基地校教学“开放周”活动,每次教研活动力求做到目标明确、形式多样、人人参与、讲求实效,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变革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关注课堂教学实效性,走进课堂、走进教师、走进学生,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切实提高课堂效益。继续巩固网络教研工作成果,拓宽思路,积极探索网络教研的新途径,按中心校制定的“网络教研实施方案”逐项抓落实,努力做到“常规教研网络化,网络教研常规化”,构建网络教研平台,拓宽校本教研渠道,努力提高校本教研实效性。

四、创安工作:明确责任,狠抓落实

我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贯彻县教育局出台的《学校安全工作管理暂行规定》,增强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措施,建立有效机制,切实抓好学校安全工作。认真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制度,进一步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把学校安全工作落实到每个班级、每个教师、每个学生及每个家长,形成人人齐抓共管的局面。强化安全责任状签定工作,加强对校舍安全、师生交通、游泳、消防、食品卫生、防火、安全用电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定期开展安全专项检查和演练;大力开展珍惜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坚持每周每日安全教育活动,贯彻每天上午、下午放学“安全一句话”制度,营造“人人讲安全,处处讲安全”的浓厚氛围。重视危旧校舍的监控与改造工作,对屋面渗水的教学楼及时实施防渗工程。认真贯彻落实《“平安校园”创建及管理办法》,重视并完善学校安全工作档案资料的积累与管理工作,2007年以高分通过了纳雍县创建“平安校园”验收。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几年来,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对比上级的要求和兄弟学校的先进做法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将继续抢抓机遇,克服生源日益减少,办学规模日渐缩小等方面的困难,与时俱进,锐意进取,为学校再创辉煌作出最大的努力。因为我们坚信:耕耘着是幸福,收获着是甜蜜。

罗嘎小学学校

工 作 情 况 汇 报

第6篇:学校工作情况汇报

下厂完小工作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今天,各位领导、专家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首先我代表全校师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致以诚挚的感谢!下面,我就学校的基本情况、学校主要工作成绩和主要问题作出汇报,请领导和专家对我校不足之处给予帮助指导。

一、学校基本情况

下厂地处虎山脚下,东与富源老厂仅隔一条块泽河,西距离老厂2公里,南与虎山毗邻,北接马米妥。下厂学校校辖区有三个自然村(备舍村、歹都村、下厂村),共有586户人家,总人口为2403人,居住着汉、布依等民族。下厂完小建校以来,1992年有在校生186人,1993年有在校生232人,1994年有256人,1995年有286人,1996年有274人,1997年有291人,1998年有267人,1999年有265人,2000年有269人。

下厂完小从1992年至2000年有毕业生共计276人,历年入学率为%,巩固率%,学校管理井然有序,历年来从未出现事故,教学成绩稳中有进,八年来在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从1992年至2000年教学成绩都保持在全乡六名前,1995年获全乡

(一)坚持正确的办学思想,走协调发展、内涵发展之路。坚持以人为本,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坚持以教科研为先导,德育为重点,教学为中心,信息技术为载体,确立“为学生的发展而教育”的办学思想和“以德为先,以育人为本,丰富内涵,办出特色”的办学思路。同时学校秉承“文明、守纪、求实、创新”的校风,形成“严谨、扎实”之教风,倡导“勤、钻、实、恒”之学风。

(二)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是教育得以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首先抓师德建设毫不松懈,举行“师德演讲”和“我心中的教师形象”师德征文评比,教育全体教师做“讲三德、做三好”的标兵。通过在学生和家长中进行民意测评把师德建设与择优上岗、评聘职务、评选先进、考察入党等结合起来,有效地规范了教师的言行,增强了全体教师工作的热情,营造了“爱岗敬业、爱生乐业、献身勤业”的良好氛围。其次是落实好教师培养培养发展规划,坚持岗位成才,重视抓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一是重视教师学历层次的提高,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坚持全员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市、片、校三级培训网络贯通,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重点培养教师的专业精神和专业化技能。连年来,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合格率均达100%。今年,我们组织教师制订好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和三年读书计划,利用暑期时间认真学习下发的读本,做好读书笔记和教育反思,以此来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的提升。二是学校十分重视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骨干教师梯队初步形成。

(三)好的领导班子是营造一所学校的决定性因素。校行政领导

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工作中大家出谋献策,求大同,存小异,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校级领导带头做到“四个一”:做好一个专题发言,深入一个教研组,负责管理一个科研课题,着重抓好一个学科。校级领导自觉的带头上专业课和研讨课,掌握了大量的教学一线上的情况,为学校加强教学的管理提供了线索。同时要求全体行政人员在各项具体工作中,想方设法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针对行风评议中群众提出的问题,主要领导不遮丑,不护短,认真的查找问题,并召开领导班子成员会议,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更有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

(四)以德兴校,完善管理体系实现全方位育人。一是不断丰富学校文化底蕴,引领文明校风建设。走进联中校园,学校布局合理,花团锦簇,绿意盎然,名人字画、友情提示、班主任寄语等错落有致,如春风化雨般沐浴着学生的心田。学校橱窗、黑板报中的 “校务公开”、“校园之星”、“教师风采”、“运动会剪影”、“我的承诺”等板块成为学校、老师、学生、社会、家庭沟通的桥梁。二搭建德育平台,寓教于活动之中。学校每学期初设计好活动总体构想,每月一主题,在学生中开展了“我为班集体作贡献”、“我的座右铭”“好习惯伴我行”、“文明礼仪伴我行”、“劳动最光荣”等系列主题活动,定期组织观看电影,聘请法制辅导员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法制安全教育和学习目的教育。学校每周一国旗下的讲话,每学期组织学生进行野外拉练,定期在同学中开展 “送爱心、送温暖”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接触内容具体、生动形象的材料,受到思想教育、道德熏陶,得到

了锻炼,在活动中健康成长。三是常规管理常抓不懈。“每月常规评比”是我校长年坚持的一项活动,学校把学生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分派专人负责学生常规管理评比栏,常规评比成绩坚持每天一公布,每周一小结,每月一评比的制度。在常规管理过程中,我们设立文明岗,让学生参与管理,建立了学生的自我管理机制。提出“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口号。井然的秩序,优美的环境,良好的习惯,显示出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五)抓住机遇,更新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突出办学特色。教学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始终被高度重视,学校视质量为生命线,以质量求生存,牢牢把握发展主题,在完善各项制度基础之上,制定了各种考核奖惩措施,狠抓教学常规管理,为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具体的工作中,学校以课改为契机,坚持培训优先,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培训,定期开展校本培训。通过培训,使教师们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了教学行为,课堂上更重视学生的参与和有效听课时间,不歧视差生,不偏爱优生,建立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管理上,我们以教学“五认真”为抓手,坚持巡课制,大兴教研之风。一是积极开展勤读书活动,学校规定教师每周必须保证在阅览室学习至少两次,每次不得低于半小时。教师利用时间多读书、读好书,夯实了理论基础,丰富了文化底蕴;二是扎实开展教科研活动,坚持三级教研网络齐头并进,把教学研究与教学反思结合起来。课题研究常抓

不懈。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单周

一、三和双周

二、四下午定时开展教研活动,做到了组织保证、时间保证、活动保证、质量保证;三是学校十分重视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规定45周岁以下教师必须课课使用多媒体,把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的情况作为教师业务考核的重要依据。现在,我校教师上网查询资料,搜集信息,制作和选用课件,筛选试题,利用网络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已蔚然成风。我校在重视课堂主阵地的同时,还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如作业展评、征文竞赛、主题演讲、手工制作、书画创新比赛,每学期开展体育节,每年开展庆元旦文艺汇报演出。各类兴趣小组定期活动,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了学生各方面能力。务实的教学,规范的管理,富有成效的活动带来了丰硕的成果,得到了社会、家长的充分认可。

(六)后勤服务力求精细化,确保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学校始终坚持后勤为教学服务的原则,严格规范财务管理。按上级要求,坚决实行“一费制”,公示收费标准,规范收费,绝不在政策以外向学生和家长多收一分钱。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帐、钱分开,坚持民主理财制度,每学期都将学校财务公开,接受教师、学生及家长的监督。随着收费工作的从紧从严,我们要求每位师生都要有勤俭节约的意识。一方面进一步健全了有关财务制度,建立了核算制、物品采购审核制、班级财产责任制等一系列制度,严把支出标准,从紧支出;另一方面加强了对物品使用的管理,进一步加强有关电灯、电话、电脑、用水、办公用品以及其它易消耗品的管理,坚决杜绝一系列浪费现象。同时后勤部门在消防、安全、卫生、学校环境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服

务工作,为学校的形象宣传做了应尽的贡献。

三、我们的思考

国家发改委组织一期企业高层管理队员培训班,国外资深教授授课结束后,曾有学员问:你所讲的我们以前也听过,为什么你们发展这么好?教授答:因为我们做到了,你们没有做到。联想到我们的学校管理,许多理念、制度、规范等我们也学了,都知道,偶尔也做,但缺乏持之以恒,一以贯之,没有内化为素质,形成习惯和模式,理念还是人所共知的理念,为什么人家出成绩了?就是因为人家做到了,而我们没有做到。所以今后的学校管理中,在德育工作、常规管理、新课改的实施、教学五认真考核、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我们要扎扎实实、持之以恒地做到、做好,真正形成联中品牌,为打造新联中,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而不懈努力。 谢谢大家!

第7篇:建档立卡数据信息调整和补录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建档立卡数据信息调整和补录工作开展情况汇报2篇建档立卡数据信息调整和补录工作开展情况汇报1 XX区脱贫攻坚指挥部

根据XX区扶贫开发领导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文件要求,确保全面完成2018年我乡扶贫开发工作目标任务,完善建档立卡基础数据信息,结合我乡实际,开展了如下工作。

工作开展及进展情况

是摸底调査。为确保ⅹX乡建档立卡数据信息调整和补录工作更加全面,细化制定工作步骤,在动员部署之前首先开展了认真细致的摸底调查工作。通过在各村设立扶贫领域工作意见箱和与村“两委”谈话等方式全面了解了扶贫领域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漏评、错评、错退”等方面的问题,并针对各方面提出的问题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

二是动员部署。组织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以及全乡干部,召开XX乡档立卡数据信息调整和补录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同时对相关人员进行建档立卡数据信息调整和补录工作培训,并结合我乡实际制定了藏汉双语《XX乡建档立卡数据信息调整和补录工作实施方案》,并下发给各村。

三是信息采集。严格按照“XX区建档立卡贫困户数据信息调整和补录工作安排部署暨培训会”要求、细化工作程序,组织各村(居),各驻村工作队和包村包户干部,分组对全乡各户进行排查,逐户核查和民主评议、各村在村里一榜公示7天无异议后将名单报乡政府,乡党委政府通过班子成员会议研究审核通过后,确定的名单在乡大门口进行了二榜公示7天,无异议后。最终确定名单为漏评人数为0户0人;错评6户21人,(其中1户5人,该户在2016年享受了易地搬迁,2017年民主评议后,作为2017年脱贫户脱贫,在当年年底进行系统录入,并通过了系统人数审核。然而在2018年1月份,开展脱贫户享受政策和不享受政策核对工作时,因系统故障原因该户又以2014脱贫户的性质体现在系统里,从2016年和2017年系统中丢失。为了在系统中体现该户2016和2017年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身份,现需从2014年系统中清退,并作为2016年新识别补录到系统中。

其他户为因属易地搬迁户在2017年动态调整时无法清退;);错退0户0人。 存在问题

1、据核查我乡没有漏评现象,但在低收入人群中存在部分因病、事故、分户等原因导致贫困的问题

2、我乡有很多脱贫户和未脱贫户自愿申请稳定脱贫,能否实施。3、xx村有个去年分户的残疾人,单独立户,现生活特别困难,驻村和村两委建议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但群众民主评议不通过,是否纳入漏评户中。

4、为了不影响村摘帽或稳定建档立卡贫困户比例。对建档立卡以外的群众因病、事故、分户等原因导致反贫的问题。我乡按实际情况符合社保兜底条件的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并将申请社保兜底,有劳力的相对贫困人员纳入边缘户,通过安排生态岗位解决实际困难。

、相关建议 1、为避免国家第三方入户调查时发现房屋简陋或生活条件贫穷的户不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中享受政策的现象,建议此次动态调整中除漏评,还希望有新增。

2、五保户是否要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问题,建议民政部门有统一标准或处理意见。

3、建议鼓励自愿稳定脱贫人员,激发未脱贫人员的积极性,提升脱贫效率,同时改善贫困人员“好吃懒做”的思想,营造竞争脱贫的良好氛围。

XX乡人民政府 2018年7月9日

建档立卡数据信息调整和补录工作开展情况汇报2通辽市扶贫办: 按照《自治区扶贫办关于开展扶贫对象错退漏评核实工作的通知》(内扶办字(2018)52号)和《通辽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进步做好贫困识别退出不精准问题整改“回头看工作的意见”》(通扶组发〔2018)26号)文件要求,通过“回头看”排查走访,针对发现的贫困识别退岀不精准问题,对漏评、错退、错识、应退未退人口按程序已做好纳入、回退、清退、退出准备,待开网后统一处理。

拟新识别336户946人口,其中:因漏评新识别144户417人口,新发生贫困户192户529人口;拟返贫54户164人口;拟正常脱贫993户2429人口;拟稳定脱贫311户878人口;拟清退489户1360人口;自然增加77人口;自然减少353人口;户内补录460人口;户内删除90人口,系统数据需修改572条;回退76户224人;合户39户78人;整户补录137户451人。 目前,拟调整人员线下工作已全部完成,苏木乡镇场和嘎查村按照新识别贫困户“2211”识别程序,进行公示及信息比对,返贫户、清退户进行公示,退出户按照“一查二比三评议四公示五确认”的程序已完成公示。全旗拟调整人员已在旗政府网站进行公告。主要采取以下整改措施:一是着力开展“回头看”。研究制定了《科左中旗贫困识别退出不精准问题“回头看”整改方案》(左扶组发(2018)9号)和《关于进一步做好贫困退出有关工作的通知》(左扶办发(2018)9号)

提出针对两类人群11种人(系统内未脱贫、正常脱贫、稳定脱贫,系统外土房户、低保户、孤寡户、新迁户、信访户、未整户识别的其他人口、便笺交界带农牧户)、五看(一看稳定脱贫户,是否研判不准;二看正常脱贫户,是否“错退”;三看建档立卡贫困户,是否“错识;四看一般农户,是否“漏评”;五看档案台账,是否完善规范)、三步走(先议、后评、再入户核查)的工作方法,对系统内、系统外两类人群进行再核査、再评估,彻底解决“富人戴穷帽”、“穷人被遗漏”的问题。二是着力开好“三大四会”。深入开展了“大宣传、大走访、大清查”活动,并着力开好“四个会”。“大宣传、大走访、大清查”活动:即全旗驻村工作队、扶贫工作队员走访包联嘎查村全部农牧户,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走访2次以上,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精准扶贫各项政策,发现脱贫攻坚工作存在问题,第一时间予以解决。开好“四个会”:即在全旗490个嘎查村(分场)集中召开了评贫会、扶脱会、比评会、深扶会。通过群众全程参与评贫、扶脱、比评等会议和走访排查活动,有效避免了群众对贫困户识别和退出不认可、不满意等问题,进一步提升了贫困群众对扶贫政策的知晓率和对扶贫工作的认可度、满意度。三是着力开展核査工作。按照旗脱贫攻坚指挥部的安排部署,我旗分两次对识别退出不精准问题整改“回头看”情况进行了抽查。第一次是在6月8日至9日,抽调旗脱贫攻坚3个督导组、1个干部督查组和扶贫办人员,抽查18个苏木乡镇场248户,其中:新识别户75户抽查率23%、返贫户30户抽查率30%;正常脱贫户47户抽查率10%;稳定脱贫户35户抽查率

10%;清退户61户抽查率20%。第二次是在6月16日,旗扶贫办与旗脱贫攻坚第一督导组组成三个联合核査组,对2018年识别退出不精准整改中清退情况进行实地核査,三个核査组分别到达保康镇、胜利乡、门达镇、巴彦塔拉镇、白兴吐苏木、希伯花镇,对本次清退户家庭基本情况进行实地核査,保康镇拟清退40户,入户1户;胜利乡拟清退85户,入户25户;门达镇拟清退31户,入户10户;巴彦塔拉镇拟清退86户,入户14户;白兴吐苏木拟清退135户,入户13户;希伯花镇拟清退78户,入户38户,总入户率为%。通过两次核查,对发现的个性问题和共性问题通报苏木乡镇场进行整改落实。

第8篇:局秋季学校建档立卡工作具体要求

郑州市二七区义务教育阶段

建档立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助工作要求

一、全面普查

学校通过校信通、微信等形式向全体家长进行调查确认,务必确保通知到每一位家长,缺一不可。通知的内容大致如下:“家长您好!根据《河南省教育脱贫专项方案》(豫政办[2016]120号)要求,如果您的家庭是扶贫办确认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请于*月*日下午*点前与***老师联系,联系方式******。(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定义:有《扶贫手册》或扶贫明白卡和加盖乡镇或县级以上扶贫部门公章的建档立卡证明材料)”

二、审核

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申报,需提供以下材料:

1、《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首页、父、母、学生本人页),

2、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3、《扶贫手册》或扶贫明白卡

4、加盖县级或乡镇一级扶贫部门公章的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截图(截图应为该户家庭全家信息截图,必须有学生本人信息)建档立卡证明材料原件。

三、学校资料核对及留档程序

第一步:确认建档立卡户身份后,原件拍照留档,文件命名原则:张三户口本,张三户口本„„张三扶贫证明,张三扶贫证明„„张三身份证„„(注意,这些照片将来要上传系统请留档备用); 第二步:原件退回,留存复印件;

第三步:学生填表。填写附件1:《河南省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营养改善补助信息登记表》),填表中涉及“补助发放银行卡号”,必须为郑州银行存折,户名为学生第一监护人(原则上第一监护人为学生父亲);如果没有郑州银行存折,则必须新办一个。

第四步:学校填表。填写附件4,附件6

四、学校上交材料内容

1、附件4(纸质与电子版)学校只填写“学校信息”和“学生入学信息”两大项内容,最后一大项“扶贫部门核对结果”不填。

2、附件6(纸质与电子版,本学期资助资金是否落实到位一栏填写“落实到位”)

3、附件1和与其匹配的户口本复印件(首页、父、母、学生页)、父、母身份证复印件;

4、《扶贫手册》复印件或《扶贫明白卡》复印件

5、加盖县级或乡镇一级扶贫部门公章的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截图(截图应为该户家庭全家信息截图,必须有学生本人信息)建档立卡证明材料原件。

6、郑州银行存折原件(户名为学生第一监护人,原则上第一监护人为学生父亲)。

7、2018年秋季建档立卡补发放资金发放表(纸质,家长签名按手印,在资金发放到位后再行上交)

另:不强制建档立卡学生参与资助,可自愿放弃,自愿放弃的家长要写出自愿放弃情况说明,内容包括家长姓名、身份证号;学生姓名、身份证号、学籍号、哪个学校几年级几班学生,因已脱贫或者其他什么原因自愿放弃资助。家长签字,按手印。(往年放弃学生今年可交材料继续享受资助,若放弃资助必须重新写自愿放弃说明)

8、公示:审核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学生学校需出具一份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并上交公示原稿、公示张贴的照片各一份。

9、按照郑教结资【2017】48号文件要求做好数据录入工作

义教营养改善计划补助额度为400元/学期, 800元/学年。 学校上交的材料,本单位需留档装订备案,所有材料均需校长签字、盖章。

所有表格均可以从“二七区义教建档立卡群”QQ群中下载(群号:)。

学校上交材料时间:2018年10月12日前

学校建档立卡工作汇报

建档立卡资助落实情况工作汇报(共12篇)

乡镇建档立卡档案工作汇报

扶贫建档立卡工作汇报

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