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近视率与用眼习惯的调查报告模板

调查报告 时间:2020-02-04
【www.wendang123.cn - 调查报告】
??织领导。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既是立足当前我市农村劳动力结构性变化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着力解决“谁来种地”的现实需要,又是着眼长远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稳定和壮大农业生产经营队伍,着力解决“怎么种地”的战略要求。我市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较快,规模经营水平较高,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较完善,已经具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良好条件。下步,各级各部门要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和改善民生的高度来认识,摆在“三农”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农办、农业、财政、人社、教育、科技、供销社、金融、保险等部门参与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整合现有资源,形成培育合力,并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纳入各部门年度工作目标考核。

  (二)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整体规划。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要广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摸清我市农业劳动力的现状和特点,从培育目标、培育途径、认证管理、扶持政策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和整体规划,初步建立起教育培训、认定管理与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要尽快研究出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指导意见,明确认定管理的职能部门,发布认定管理办法,探索新型职业农民退出机制,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配套扶持政策,切实增强政策的吸引力和针对性。

  (三)明确培育重点,拓展培育渠道。

  坚持立足产业、结合实际,制定出台新型职业农民遴选标准,明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点,探索建立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育渠道。鼓励和引导真正从事农业生产、迫切需要提升素质和生产技能的种养大户优先接受培育,转型升级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加快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农业龙头企业骨干和农业社会化服务能手等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加强技能培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把回乡务农创业的大学生、青壮年农民工和退役军人等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计划。支持中高等农业职业院校招录农村有志青年特别是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带头人的“农二代”,培养一批爱农、懂农、务农的农业后继者。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中、高职学历教育的衔接,全面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质。

  (四)建立认定标准,完善管理办法。

  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认定管理,不是设置务农门槛,而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农民接受教育培训,形成一种良性的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发展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产业的职业农民,实施差异化的认定标准和扶持措施,认定管理办法中要明确认定条件、认定标准、认定程序、认定主体、承办机构、相关责任,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在认定标准上,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一般可分为等级制资格证书、类别制资格证书、类别等级制资格证书和一般性资格证书四种,要综合考虑农业从业人员的的年龄、教育培训情况、生产经营规模、职业道德素质、从事农业劳动时间、主要收入来源、生产经营情况、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设置相应的认定标准和条件。在认定程序上,总体上要按照学员自愿报名、村镇审核、县级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接受相关教育培训、开展考试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审核认定、公示、颁发资格证书并备案等程序进行。在动态监管上,要设置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的有效期,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年检制度、晋升制度、退出制度等动态监管机制,保持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五)完善培训体系,提高培育质量。

  要统筹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加快构建和完善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等农民教育培训专门机构为主体,中高等农业职业院校、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农业科研院所、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根据不同类型新型职业农民从业特点及能力素质要求,分产业、分区域、分类型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规范,突出需求导向,科学制定教育培训计划,创新教学模式,开展全产业链培养和后续跟踪服务,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质量。在培训模式上,实行“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育模式,注重提高实践操作技能,按照“就地就近”和“农学结合”原则有序开展课堂培训、进村办班、现场教学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积极探索农民田间学校、中高等职业院校脱产教育、农业远程教育、网络课堂等培育模式,提高参与性、互动性和实践性。在培训内容上,要加强教材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选择科学、权威、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教材,教学实践活动要形式多样,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和规范性。在师资力量上,要对师资人员进行常态化培训,增加师资人员的知识储备,更新知识结构,注重培养青年教师骨干力量,选派部分优秀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培育一批能说、会写、善干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队伍。

  (六)加大扶持力度,健全政策体系。

  目前,我市新型职业农民才刚刚起步,自身实力普遍不强,生产经营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迫切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逐步形成较为系统完善的政策扶持体系,以扶持促认定,以认定促培育。在财政扶持上,要设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专项扶持资金,主要用于扶持各类培训机构和通过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从事生产经营补助等方面,现有的特别是新增的强农惠农资金和涉农项目要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在土地流转上,要进一步加强土地承包管理,健全流转服务体系,鼓励采取委托流转、股份合作等方式,推进整村整组整畈连片集中长期流转,引导农村承包土地向新型职业农民流转。在金融服务上,要创新信贷品种,简化信贷手续,并给予利率优惠,允许新型职业农民以大型农用设施、流转土地经营权等抵押贷款。在技术指导上,要深化农技推广体制改革,强化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新产品、新技术引进和推广,指导新型职业农民推广应用先进适用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开展标准化生产。同时,要进一步明确新型职业农民在用地、保险、农机购置、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新型职业农民要同等享受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有的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