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脱贫攻坚心得体会_打赢脱贫攻坚战心得体会精选5篇

心得体会 时间:2021-02-27
【www.wendang123.cn - 心得体会】

脱贫的号角已经吹响,小康社会势在必行。虽然近年来扶贫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后续工作仍有许多工作要做。以下是2020年脱贫打拼心得五选篇小系列。希望你喜欢。

2020脱贫攻坚心得体会篇一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大运动”是消除贫困和解决关键问题的任务之一,已经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几年。近年来,农村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交通四通八达,水泥路通村庄,便民路通村庄,通住户。风格创造出来之后,行业如火如荼。与贫困作斗争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仍有一些缺点:

第一,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与人民的思想素质还有差距。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要求政府和群众共同努力,同心同德,互相配合,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共同摘下贫穷落后的帽子,奔向小康社会,脱贫致富。但是,有些人缺乏被动接受党和国家的政策,而不是积极配合农村干部的指导创业致富。

第二,有些人的观念发生了不正常的变化。不是以穷为耻,而是以穷为荣,甚至个别国家的公职人员都认为被评为贫困户和低收入者是一种荣耀,显示出他们良好的社会关系和较高的社会地位。

第三,有些人有“等待、依靠、想要”的严重想法。耐心等待国家政策的支持,等待馅饼从天而降,靠国家救济生活,甚至无耻地要求政策部门解决这样那样的问题。我只求政府给,不愿意给。我有点不开心,有点生气。这种人忘恩负义,更不满意。

因此,脱贫政策要加强提高人们思想觉悟的教育,改变人们脱贫致富的观念,把“要我脱贫”的正确路径改为“我要脱贫”。

要战胜贫困,党员必须发挥自己的作用。“给群众看,带群众去工作”。在扶贫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负责帮助的人,我们应该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做实事的态度去帮助,而不是每个月只是填表、签指纹。作为党员,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做好本职工作,浮躁不伪,从群众利益出发,努力打赢反贫困斗争。

要战胜贫困,就要建设好村“两委”队伍。要加强支部建设,整顿软弱涣散的村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加强村支书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的村干部队伍。要优化结构,坚持在“能人”中选拔“好人”,把有较强致富能力的党员群众吸收进村“两委”队伍,让有战斗力的村“两委”队伍与政府搞好配合,把穷人推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2020脱贫攻坚心得体会篇二

“只有出了水才能看到腿上的泥”。扶贫工作一定要务实,扶贫过程一定要扎实,扶贫成果一定要真实,这样扶贫成果才能真正得到群众的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永不炫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说明真正的扶贫工作应该如何开展。

虽然我们绝大多数扶贫干部都能认识到扶贫工作的重要性,脚踏实地地开展扶贫工作

首先要摆脱“应对方式”的观念。有些干部把扶贫当成了应付上级的差事。他们的工作流于形式,抓不住重点,甚至流于形式和表面。

其次,要摆脱矛盾的心态。有的干部不愿意吃苦,担心受到影响,有在对方面前扫雪的心态。他们并不真的把穷人当成一个“家庭”。

待贫困户不伤心,不用心,不尽心,因此对待扶贫工作也就不想干,不愿意干,不去干。

  再次要摒除以权谋私的错误心理。有些扶贫干部觉得自己为了 扶贫工作加班加点,忙里忙外,四处奔走,受苦又受累,应当给一些“辛苦费”,吃一点,喝一点,拿一点没关系。更有甚者将扶贫资金挪为己用,完全当成了“自留地”。腐败的现象也就随之滋生。

  最后要改正急于求成的错误态度。有些地方的扶贫干部急于求成果,出成绩,盲目跟风,没有深入研讨本地资源,贫困情况就乱开方,瞎吃药。不但不能为脱贫增添助力,有时候甚至适得其反,给贫困群众帮倒忙,影响脱贫攻坚的进度。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和政府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正确的思想,端正的态度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证。扶贫工作是关系万千民众的大事,必须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才能打赢脱贫这场硬仗。

  2020脱贫攻坚心得体会篇三

  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要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的心热起来、手动起来。必须找准路子,实施精准脱贫,切实提高基层治理水平,激发贫困群众以更加振奋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打赢脱贫攻坚战,要聚合全社会之力。脱贫攻坚需要形成合力,必须强化政府责任,引导市场、社会协同发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要动员全国全社会力量,把所有工作、各种资源、各方力量向脱贫攻坚聚焦、聚集、聚合,对照标准,彻底整改,高标准完成任务。

  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加强党的领导力。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脱贫攻坚是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的一把手工程,是一项极其重大、极为严肃的政治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责任制,明确责任、尽锐出战、狠抓实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多农村人口摆脱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当前,扶贫开发已经进入到了啃硬骨头和攻城拔寨的收官冲刺阶段,只能成功,没有退路。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我们共庆中国农民丰收节,分享丰收带来的喜悦,凝聚共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积蓄强大力量。

  2020脱贫攻坚心得体会篇四

  坚持脱贫达标目标不动摇,在提质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强弱项。

  一是更加注重“扶志扶智”。扶志扶智扶业是脱贫攻坚工作的根本。当前,“扶志扶智”工作还很滞后,扶智还更多地停留在技能培训层面,产业发展也较为薄弱,必须抓紧补齐短板,切不可掉以轻心。

  二是更加注重信息化。尽管全县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脱贫攻坚信息化建设,但现在反而滞后了,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有效措施迎头赶上,确保走在省市前列。

  三是更加注重群众工作。当前,群众工作仍存在很多薄弱环节。从思想层面看,有的干部嫌弃群众、看不起群众,工作不尽心。从能力水平上看,有的干部做群众工作缺思路、缺方法,法规政策不熟悉,人情世故不懂得,导致工作无所适从,没办法跟群众交心,难以赢得群众信赖,有的干部处事不公,甚至违法乱纪,导致越级访、重复访、缠闹访不断。

  四是更加注重工作创新。近年来,我们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先后探索推行了“支部+X+贫困户”、村级帮扶机制、能人兴村战略、企业“爱心”模式等一系列创新性工作,但从工作层面来看,我们抓落实的效果还不够好、质量还不够高,还没有抓出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样板和典型,缺乏深度总结和提炼,宣传的力度和效果欠佳,甚至有些工作虽为我们首创,但却“花开别家”。

  2020脱贫攻坚心得体会篇五

  作为湖南省最大的国家级贫困县和全国最大的移民后扶县,至_年止,新化县共有21666户贫困户,人均年收入低于3000元。我县计划于_年年底实现204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县摘帽,至目前为止已脱贫51个村。我县早已把扶贫攻坚任务作为十三五期间的重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来抓,强力推进,加压奋斗,争取早日达成脱贫攻坚目标,在参加县级政府和主管部门部署的多次任务和行动后,现有心得体会如下:

  1、用“心”扶贫。对基层贫困的群众,我们心里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同情,我们很多的干部也是从贫困中走过来,和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更加增强我们抓好扶贫攻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这是用心扶贫的必要条件。在一家一户的走访过程中,我见过太多的卧榻病床的老人、太多患有绝症的病人、太多渴望走出困境的村里人,这些更加的驱使我们用心去帮扶他们。

  扶贫攻坚对各村都有任务、有指标,还要纳入最终的年终考核。如果仅仅把扶贫当作任务,为驻村而驻村,敷衍了事的填写扶贫手册;为入户而入户,表示我来过、我见过,然后纸上谈兵,这些被动的扶贫、被动的工作,没有一丝的责任感,如何能够用心。在奋斗在一线上的党员干部,从内心深处怀着对弱势群里的关爱、对困难群众的同情,坚持行善向善的信念,变任务为责任,变压力为动力,充满激情、充满爱心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扶贫攻坚战中。

  2、用“新”扶贫。扶贫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实施项目之初要尊重群众,积极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对未来的规划。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党员干部要有扶危救济的担当和准确的自我定位,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而不是自我标榜道德高地,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不断的反驳群众的意见

  在扶贫工作的过程中,把贫困群众当作亲友,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想法,设身处地的谋划、实事求是的规划,维护他们的人格尊严,保护他们的脱贫愿望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白天走访入户,在田间地头、山场树园等处与贫困户交流,结合实际,与帮扶结对的贫困群众谈心,聊天,思考脱贫的对策和方式,同时为他们积极争取以大病救助、民政救助、雨露计划等方式渡过难关,让贫困户对生活充满希望,充满正能量去面对现在的问题,加大智与志的帮扶力度,永久脱贫、直奔小康才不会是一句空话,不是遥不可及的愿望。用没用心和新,群众是有感觉的;被动扶贫和主动帮扶,群众是心知肚明;有没有将工作落在实处,群众是看在眼里的。只有真心付出、真新帮扶,扶贫工作才会取得实效,而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群众路线教育的成果会更加巩固,在攻坚战役中会取得绝对的胜利,更加会体现出我们帮扶工作者的自我价值。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基础和前提。习近平同志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他还指出,新中国成立前,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就是要让广大农民翻身得解放。现在,我们党就是要领导广大农民脱贫困、奔小康,就是要让广大农民过上好日子。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不是社会主义。


2020脱贫攻坚心得体会_打赢脱贫攻坚战心得体会精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