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第七个国家公祭日心得感悟5篇

心得体会 时间:2020-12-17
【www.wendang123.cn - 心得体会】

国家公休日怎么写?每一次南京大屠杀我都感触很深,从小听人讲故事,到读中学历史课本,再到现在看电影。我们来看看2020年第七届全国公祭日的5篇文章。请检查一下!

国家公祭日心得感悟1

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12月13日定为“全国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公祭日”。中国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哀悼大屠杀的受害者。

值此第六届全国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公祭日之际,81年前发生在南京古城的可怕悲剧依然让人恋恋不舍。和平来之不易,国耻不可忘,历史必须铭记!南京大屠杀造成的痛苦从来没有被时间抹去,人们对全国公祭日的认识也更深刻了。

设立全国公祭日,是缅怀过去、帮助人民、顺应民意的举措。同时,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是中国与世界更好的交流,向世界传达中华民族对人权和文明的态度,向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维护和平的决心和责任。就像欧洲每年一次纪念奥斯威辛集中营遇难者一样,全国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公祭日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富强和民族复兴是多么重要。国耻难忘,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强大了,民族复兴了,才是对侵略者最好的回应。忘记历史就是背叛,否认有罪就是累犯。历史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随着巧言令色的否定而消失。悲伤会随着时间消失,但历史的启示不会。

设立国家公休日是一项记忆历史、唤醒记忆、创造未来的举措。促进人类长期历史记忆的觉醒,避免哪怕是一瞬间的遗忘和麻木,从历史中学习,创造未来,维护世界和平与正义良心,促进时代的共同发展与进步。如果说南京大屠杀是现代悲剧的极致,那么当历史翻开这一页,我们终于可以看到黑暗的离去,光明的到来。建设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儿女的历史使命。我们要坚持国家、民族和人民的至高无上,以实现民族繁荣、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为己任,把爱国奉献的热情转化为创造和创新的不竭动力。

国家公休日的设立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爱国精神的传承。国家银行的公祭拉近了远方的硝烟,重温了民族的苦难;国行的公开牺牲,不是为了宣扬报复和怨恨,而是为了唤起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许下复兴的愿望:我们要自力更生。在全国公祭日,中国人民会聚在一起,怀着沉重的心情缅怀逝者,但人们知道,这不是为了发泄情绪,也不是为了鼓吹民族复仇,而是为了提醒大家,避免历史悲剧重演。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让中国人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国家存在的目的和价值,认识到国家统一和国力的重要性,从而增强民族精神,让中国人民更加爱国。

“三万起命案招不到,百年苦雨又起”。一年一度的民族公祭,就像敲响的警钟,提醒人们历史记忆需要经常抹去,人类道德需要不断磨练,民族精神需要经常重温。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永远记住,记住南京的痛和泪;每一个中国青年都应该不断前进,振兴祖国。

国家公祭日心得感悟2

12月13日上午10点,许多人聚集在“南京清凉山侵华日军遇难同胞纪念碑”前,悼念和缅怀逝去的同胞。在肃穆的气氛中,近千名身着白花的师生面对纪念碑排队,齐唱国歌,全场为遇难者默哀一分钟。与此同时,南京上空响起了防空警报,校园内外响起了警笛声,行人纷纷停下来,向纪念碑方向默哀。沉默过后,学生代表向纪念碑献上了花篮。师生代表在发言中表示,民族公祭、民族之声、河海合一、创造未来、铭记历史、不忘国耻、以史为鉴、珍惜和平、凝聚力量、自强不息、团结一致、自强不息、用知识的力量、勇于承担责任,才是真正成为构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梦想家”。最后,全场围着纪念碑,献花。活动期间,许多社区居民、校友和远道而来的人也在纪念碑前献花哀悼。

11月底以来,河海大学学生自发组织了各种悼念和纪念活动,如国防生主题教育、骨干学生主题教育等。他们把悲痛寄托在受害者身上,通过宣誓、签名、紫金草和纸鹤的手折、电影放映、分发小册子、展板和签名墙,表达了不忘记国耻和中国梦的决心。参加活动的学生说,公祭日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对死者的哀悼,也是对世界的警告。作为年轻的大学生,应该永远记住历史,从历史中学习,居安思危,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进步。此前,河海大学还开展了一系列悼念活动,参加了“紫金草行动”,并与多家媒体联合开展了几次扫荡活动,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当代大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正能量。

国家公祭日心得感悟3

12月13日是国家公共假日。山河庄严,草木悲凉。中华门墙上留下的弹孔依然清晰可见,历史记载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刺耳的防空警报响彻南京上空。

2018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81周年,也是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第五个全国性公共假日。12月13日,中华民族的伟大耻辱产生了。为了悼念大屠杀遇难者,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残酷罪行,日本有识之士在广岛、大阪、名古屋等地举行纪念活动,呼吁人们铭记历史,共创两国和平友好的未来。

对于历史来说,最大的悲哀不是无知,而是知道后的冷漠!想想历史课讲近代史最严肃的话题时教室里阵阵笑声;说起历史问题,很多人看起来不屑一顾。无视历史,在这一阵大笑和一脸鄙夷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实很多中国人忽略的是什么?历史?没有!而是自身的存在价值!很多人心里没有权力。

苦难的历史给中国带来的深刻教训是,落后就要挨打。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这不就是对历史最深刻的纪念,对先人最好的安慰吗?

记住历史不是记住仇恨,而是更好地创造两国和平友好的未来。国家需要力量,人民需要力量。中国人必须从历史中学习,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远离战争恶魔。愿中日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国家公祭日心得感悟4

作为一名大学生,在南京呆了快四个月,终于鼓起勇气去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向那些在战火中永远死去的生命致敬。

和我预想的阴天很不一样。天气晴朗。从初中历史课本上看到南京大屠杀的描述开始,我就一直在想:有机会的话,就在这样一个阴天,用火热的心去触摸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那灰暗冰冷的记忆吧。然而,这一次有点讽刺。在温暖,甚至有点刺眼的阳光下,我走进了这座城市。

这是一个周末,来的人不多,被冷落的感觉和晴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然还没有进入博物馆,但是附近的雕塑和音乐已经稍微压抑了气氛。相信没有一个人看到这一组雕塑心里不抖的。第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进入视野的雕塑是一个母亲,她的丈夫死在日本屠刀下,手里拿着死去的孩子被强奸。她衣衫褴褛,头微仰,仿佛在哀诉上帝的不公,又仿佛在控诉日本人的暴行,表情悲痛欲绝,我能看出她的绝望和愤怒。再往前,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较小的雕塑:青少年抬着死去的祖母,老人抱着死去的小孙子,婴儿躺在死去的母亲身上?他们的亲人被日本鬼子的钢刀和炮弹打死了。这不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仇恨和仇恨,而是一个名门望族的血泪!伤口太深了,怎么能像以前一样愈合?我知道这些雕塑并没有夸大当时的场景,我之前也想象过那些血淋淋的场景,但是我在这里被深深的震撼了。雕塑的底座下是静静地荡漾的水,这应该是整个名人为纪念受害者而流下的永不干涸的清泪。

进入入口,我看到各种各样的人来参观:像我这样的学生,工人?没有一个人是没有敬畏的,我觉得有点欣慰。历史教育不仅仅停留在课本和学校。不管是谁,只要是中国人,就要关注这段苦难历史。整个会场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从抗日战争的背景开始,伴随着大量的图片、文物、文件、视频、模拟场景等。谈抗日战争胜利,日本投降,纪念南京大屠杀。当我进入第一个展厅时,我看到墙上刻着受害者的名字。我忍不住用手轻轻抚摸他们,试图抚平他们心中的伤痕,抚慰他们苦涩的灵魂。橱窗里最多的是日本士兵留下的枪支弹药等生活用品。当初我还是有些“考古”心态的,但是看到桐叶的军功章,我就生气了——是日本人用很多中国人的鲜血铸出来的,一个接一个,暗示着每一个鲜活的生命都不复存在。那些侵略者把他们的骄傲建立在鲜血之上,他们应该受到谴责。

走进去,是南京大屠杀的关键部分,有很多当时日军士兵杀害平民的照片,场面并不惨烈。搭建了很多模拟场景,也真实的代表了日本人的无数罪行。被炸的房屋满目疮痍,废墟上的炭火还没有熄灭,让人走在凌乱的街道上,看着自己的家园瞬间化为灰烬,亲人被斩首,恐惧和仇恨无边。有幸存者回忆的小房间,透过房间可以看到在黑暗中死去的无辜者。尤其是家庭的迫害,我以前听说过。当我真正面对这一幕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黑色的日子,听到了痛苦的嘶鸣,闻到了令人作呕的血腥味。

看到那些被逼的女人的史料,无论是视频、图片还是文字,都能让我看到痛苦的画面,让我深深握拳,作为男人的自尊心受到深深的伤害。他们伤害了我们中国女人,世界上最恶毒的话也无法形容那些伤害他们的日本人!对他们来说,他们的一生都被毁了,有些人不堪受辱,失去了生命,但我怕鬼魂永远留在人间,挥之不去;有些人仍然活着。他们希望自己能失去记忆,不要让那些噩梦般的记忆每晚刺痛他们的心,那是艰难而漫长的.

还有最可怕的一幕:“万人坑”——层层白骨,男的女的老的少?一开始,我是不想进去的。我不怕看到这样的骨头,不怕被眼前的场景吓到,也不怕在心里留下阴影。我害怕里面的气氛,害怕亵渎这些尸骨的灵魂。我个人认为我们后人首先要做的是埋葬这些尸骨,而不是把它们作为一种历史证据暴露出来。毕竟他们有过不幸。但最后我还是进去了,不是为了仇恨日本人,而是为了缅怀遇难者。我以为看到那些骨头会慌,但我错了。当我真正走到那一瞬间的时候,心里有一种异常的平静,不知道为什么。这种平静并不意味着麻木,它是一种反思,一种记忆。单纯的仇恨并不能代表此刻我心中所有纠结的感情。清理这些感情需要一辈子,关于生活,关于战争,关于和平.就像李自健的《屠生佛》给我留下的印象一样,画的左边是两个拿着屠刀的日本士兵,中间是一座尸山,尸山顶上是一个活生生的孩子,右边是两个和尚。画中有罪恶,有抱怨,有苦难,有希望,有宽恕,有无尽的思考.

虽然参观很匆忙,但在略显压抑的纪念馆里,我的心还是很激动。在这期间,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这些不幸的灵魂,在中华民族最弱小的时代失去了生命,换来的是现代人对那段历史的记忆,对和平的追求,对生命的敬畏。在整个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了纪念设计者们的苦心,他们不是在向世界抱怨黑历史,而是在给我们当代人足够的警示:暴力只会带来无尽的苦难,和平才是人类应该永远追求的主题。只有理解了这个初衷,才能理解整个会场的内容布局。随着太阳的落山,橘黄色的余辉覆盖了整个纪念馆,给庄严的纪念馆蒙上了一层暖暖的霞光。透过柔和的光线,我仿佛看到了那些已经永远逝去的生命。他们不再狰狞,无尽的仇恨不再出现在他们的眼中。相反,他们是安详的,是平息仇恨后,从内心最深处释放出来的平静安宁,是对罪恶的宽容,是对和平的向往和追求。在温暖的夕阳下,我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那段历史带来的无尽的思念,也感受到了最真实的平静。我觉得这种温暖的光芒,不仅温暖了无辜受害者的灵魂,也温暖了我们的后代。事实上,它希望我们不要永远记住仇恨,不要永远生活在对罪恶的厌恶中,而是要记住那些教训,以及那些用新鲜的生命获得的和平。回过头来看,博物馆里破败的城墙依然孤零零地矗立在那里,但并不是控诉一段黑色的历史,而是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丧钟为不幸的死者而鸣,也将为那些忘记苦难,曾经失去精神信仰的人们而鸣。不要让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作为一个景点被后人铭记,而要让后人作为一段永远不会被尘封的历史铭记!

国家公祭日心得感悟5

清晨,寒风凛冽,国旗护卫队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升起国旗,然后缓缓降下,以此来悼念下半旗的遇难同胞。

今天是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第五个全国性公共假日。一大早朋友圈和微博就被各种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消息筛选掉了。但是不像平常双十一商家和明星犯罪的信息,看到这样的新闻,我会不厌其烦的仔细阅读每一条。每次看到那些深刻沉重的文字,我的心都会剧烈波动,仿佛悲伤的历史就在眼前。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会缅怀和呼唤,缅怀逝者,呼唤和平。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有一面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照片墙。幸存者死了,照片墙上的灯就灭了。今年,有些不同,因为这一年,太多的幸存者离开了我们,活着的幸存者不到100人。

我们一直在与时间赛跑,在时间的长河中奋力拼搏,奋力抢救,让这段悲情的历史被中国人民铭记,被国际社会认可,希望从给中华民族造成如此惨烈灾难的国家那里得到道歉、告白和缅怀。然而,时间不会为我们的愿望而停留,即使只是那一秒钟。

幸存者葛道荣说过一句话:虽然这里的灯会熄灭,但记忆不会熄灭;幸存者不会被遗忘,真相也不会被遗忘。

那一天,他们一定会悲惨地到来,但他们永远活在人们的记忆里,记忆不会被抹去,历史不会被遗忘,真相不会被掩盖。牢记历史,铭记灾难,是为了明天的崛起,力量和坚韧;是因为昨天的灾难不会在明天的时间长河中重现;就是让逝者安息,让生者回忆。

今天南京下半旗哀悼遇难者,举国哀悼遇难者。我相信,未来的每一天,每一个中国人都会记住这场灾难,记住历史,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