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源获取与利用心得体会(共8篇)

心得体会 时间:2021-06-19
【www.wendang123.cn - 心得体会】

第1篇:获取教学资源的途径

获取教学资源的途径

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去收集和积累教学资源的:

1、从报纸、杂志等刊物和书籍中获取。作为政治老师,其实我更喜欢报纸、《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时事》、《半月谈》等杂志。

2、通过购买一些书籍,光盘等商品获取资源。

3、通过与同事讨论、交流、学习获取信息资源。

4、从“远程教育资源”中获取。

5、从互联网上获取教育资源,网络是快速获取资源的途径。

6、利用农村的有利条件,让学生教师动手收集教学资源。

7、有意识的剪辑、摘抄刊物资源。

8、充分利用和挖掘好教材资源。

9、其实有一项资源是我们容易接触但也容易忽视的:电视。

第2篇:学习《多媒体资源的获取与处理》心得体会

学习《多媒体资源的获取与处理》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我对多媒体技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知道了很多以前根本没有接触过的东西,受益匪浅。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普及,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来为自己的教学服务。本人认为:

一、了解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必要性

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我们用语言难以表达清楚的问题直观、形 象地展现给学生,有助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在教学过程中 把丰富多彩的视频、动画、图片等资料展示给学生,可以引起学 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某些问题的设置,可以培养学生对教学过程 的参与意识,加深他们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程度;选择合适的媒 体进行教学,可以增大我们的课容量,节约时间。如果没有计算 机多媒体技术,单纯靠粉笔、黑板等教学工具来进行教学的传统 教学模式显 然是跟不上现代化教学的要求的。

二、弄清多媒体课件应具备的特点

要让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它必须具备 以下几个特点:

1、教学性 这是多媒体课件最重要的一个特点。 课件必须为教学服务,必须符合学科的教学规律,反映学科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在课件制作中,媒体素材的选择与组织、问题的设置等方面都必须 体现这一特性。同时应深入浅出、注意启发。

2、科学 1

性 “科学性”是多媒体课件最基本的特点。课件最基本的特 点。课件所涉及的内容必须科学、准确、健康、符合逻辑、层次 清楚、合情合理,同时还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知识水平。

3、交互性 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具有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友好的 人机交互界面除了有美观大方的页面,还包含各种类型的图标、按钮、窗口、热键、热区等,让教师在课堂上更有灵活性,根据 实际选择不同的学习路径。

三、掌握课件制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课件制作要简洁实用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毕竟是一种辅助手段,它是用来辅助 我们的教学的。一个好的课件关键在于它的实用性,应该说只要 是有助于突破重点难点、有助于引起学生的深刻思考、有助于加 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的课件就是好课件。

2、注意色彩的合理应用 色彩的应用可以给课件增加感染力,但运用要适度,以不 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为原则。如:色彩搭配要合理,动、静物颜色 要分开,每个画面的颜色不宜过多。

3、注意字、图、声的混合 对于一些动画,由于其自身不带声音,设计时,应为动画 配上适当的音乐或音响效果,这样可以同时调动学生的视听功 能,有利于学生记忆,提高教学质量。对于一些重点的字、词、句,除了采用不同的字号、字体和字形加以强调外,也可以运用 动画、闪烁引起学生注意。 另外,我认为不要试图每堂课都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来 处理,这样既没有必要,也不现实,制作一个好的课件往往需要 较长的时间。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否定, 而是 2

对传统教学的有利补充,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还是在课 堂。

四、利用现代化教育设备,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这次学习训,不但使我从教学理论上有所提升,而且在多媒体课件上得到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特别是邹征兵所长讲授的PPT课件制作,他以风趣幽默的语言讲解了PPT中的高级应用,我还真没想到PPT软件中还具有这么强大的功能,以后还需深入钻研才行。听了首都师范大学王陆教授的“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整合”讲座后,让我认识到一个优秀课件不单纯是一种技术的运用,而应该从教学设计,技术运用,内容呈现,创新与实用等去设计和制作。我要利用好学校先进的多媒体设备,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老师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来为自己的教学服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的推广应用和普及,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学习,我对多媒体技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知道了好多以前根本没有接触过的东西,获益匪浅。

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我们用语言难以表达清楚的问题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学生,有助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在教学过程中把丰富多彩的视频、动画、图片等资料展示给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某问题的设置,可以培养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 3

意识,加深他们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程度,选择合适的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增大我们的课容量,节省时间。但不要试图每节课都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处理,这样既没有必要,也不现实。课件制作要简洁实用,有实用性,只要是有助于突破重点难点、有助于引起学生的深刻思考,有助于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就是好课件。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否定,而是补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还是在课堂。

这个阶段的学习,不但使我在教学理论上有所提高,而且在多媒体课件上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特别是观看了老师讲授PPT课件制作的视频讲座,对PPT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真没有想到PPT软件中还具有那么强大的功能,以后还要继续学习钻研才行。听了讲座让我认识到,一个优秀的课件不单纯是一种技术的运用,而应该从教学设计,技术运用,内容呈现,创新与实用等去设计和制作。我要利用本次“国培”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更多信息技术技能,以便今后在课堂教学中更好的运用,使课堂教学效率有进一步的提高。

此次的学习,知道了一个成功的课件,除了要有优秀的课件脚本和结构设计之外,还必须有充足合适的素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优秀的课件脚本比较容易写出来,但充足合适的素材却难以寻觅,因此,素材的获取与处理素材,是课件制作中最重要的一环。课件 4

的素材,大致可以有文本、图形、图像、音频(声音)、视频、动画等几种形式。素材的获取与加工方法与途径,可以是从网上下载、从课件中截取、从资源光盘或资源库中获取、从VCD片中获取、从电视节目中录制等几种方法,有能力的人员,还可以自己进行原创。

第3篇:利用远教资源心得体会2

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心得体会

震东乡西湖小学:李绪琼

现代信息技术直观,形象和生动,便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在新课程标准下,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学会主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能力。为此通过远程教育理论的学习和培训本人认识到了远教资源是与新课改同步的,为教学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源。通过西部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网就可以从课程改革,教研论文,示范课例,作文天地等栏目中了解东部优秀教育资源,并可以借鉴来为自己的教学服务。,下载运用远教资源渗透到了各学科,与学科进行了整合。提高了学习兴趣,计算机知识,操作能力,教学艺术和竞争意识,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和提高教学艺术,培养竞争意识,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

我的信息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学校通过定期组织教师在学校或走出学校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掌握必要的远用远教资源来服务于自己教育教学的能力;每期在校内开展多媒体环境下和网络环境下的学科课堂教学示范课。教师的信息能力在实际操作运用中得到增强的同时,其教学理论也得以丰富,教学艺术得以提高。

教学能力得到提高;远教资源的运用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利用远教资源,充实了教学素材。远教资源上大量的图像,文字,视频资源,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例如:老师们可以用"学科资源"上的优秀教案进行备课,可以将示范课上优秀的视频资料截取部分制成课件等等使他们在游戏中学到了很多知识,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运用国家的新课程改革正轰轰烈烈地进行着,新课程期盼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更呼唤着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新时代的教育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使学生成为综合性,复合性的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运用远教资源,优化了课堂教学活动。远程教育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可供参考的教学资源,无论是在备课,上课,课件制作等方面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为教学服务。每学期,教利用远教资源在多媒体教室上优质课,效果很好。

1 课题实验促进了学习方式得到了转变学习方式指学习者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基本行为特征和认知取向,它是一个组合性的概念,反映了学习者在完成学习任务时的思维和行为水平,直接关系着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有效性。信息技术条件下学习方式中最突出的特征是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在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交互式教学环境,使学习者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而不是一切都听从教师摆布。信息技术使自主学习成为现实。学生者在时间上和内容上有了充分的选择余地,充分实现了学习的个性化。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选择学习材料和学习方式的机会。如在互联网上学习,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统一的进度,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在自己方便的时间从互联网上自由地选择适宜的学习资源,按照适合于自己的内容,方式和速度进行学习;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结合自己的特点和经验,分析面临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情境中的相关因素,根据自己确定的目标,选择自己喜爱的学习方法,建立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随时随地根据学习结果,评价自己达到的水平,找到自己的差距,加强薄弱环节,巩固已知内容,真正地发展和完善自我。

第4篇:课程模块三 数字资源的获取与利用教案

课程模块三 教学资源的获取与利用

学习目标:了解教学资源的含义;了解教学媒体的类型及来源;了解常用教学媒体的特点;了解各种教学媒体的使用范围和优势;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掌握获取数字教学资源的基本方法。

模块导学:本模块分为教学资源概述和教学资源获取两个教学单元。教学资源概述明确了教学资源、教学媒体和数字教学资源三个概念及相关的知识,教学资源获取讲述了各种教学资源的获取方法。

重点难点指导:掌握教学资源的分类及教学资源的获取方法。 参考资料目录:

[1] 张晓霞.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考纲解读及应试指导.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汪基德.现代教育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教学单元1 教学资源概述

一、教学资源

1.教学资源的定义

(1)资源

资源是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物资、能量和信息的总称。 (2)教学资源

狭义的教学资源:是指以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为技术特征的教学信息资源。 广义的教学资源:指教学过程中师生所接触、获得的一切教学信息来源。

它包括各种学习材料、媒体设备、教学环境及人力资源等,具体表现为教科书、练习册、活动手册和作业本,也包括实验和课堂演示时所使用的实物,还包括录像、软件、光盘、网站、电子邮件、在线学习管理系统、计算机模拟软件、网上讨论BBS、网络教室、电教室、教室、辅导员等大量可利用的资源。

教学资源可以理解为一切可以利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媒体条件,是教学材料与信息的来源。在教学资源构成的大环境下,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师 1 的指导下,可以主动的利用资源来满足。我们应该认识到,不仅教学媒体 (中考资源网,小学资源网,高考资源网,中职教学资源网 等) 是教学资源,教师和学生也是教学资源,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完善的环境。

2.教学资源的分类

(1)按资源提供的功能及服务对象分类:学习资源、备课资源、科研资源。

(2)按资源的组织形式分类:媒体素材、题库、案例、教学软件、网络支撑环境、教学资源管理系统。

(3)按资源的传播媒介分类:

盘载教学资源:是指以光盘、磁盘、硬盘等为承载媒介的资源。 网络教学资源: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

3.典型的教学资源介绍

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电子百科、电子论坛、电子词典、电视教材、多媒体课件、主题学习网站、网络课件、网络课程、教学网站。

4.教学资源的特点

(1)信息形式的多样性 (2)信息获取的便捷性 (3)信息资源的共享性 (4)信息传播的时效性 (5)信息传递的互动性 (6)信息内容的丰富性

二、教学媒体

1.教学媒体的概念

(1)媒体

媒体是指从信息源到受信者之间承载、加工和传递信息的载体或工具。它有两种含义:一是指表现信息的载体,如文字、符号、语音、声音、图形图像等;二是指存储和传递信息的实体,如书本、画册、报纸、幻灯片、投影片、录音带、录像带、计算机软件及相关的播放设备。

(2)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是指以传递教学信息为最终目的的媒体。教学媒体用于教学信息从信息源到学习者之间的传递。

2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如实物、口头语言、图表、图像以及动画等。教学媒体往往要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而实现,如书本、板书、投影仪、录像以及计算机等。

教学媒体区别于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指一切可以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教学媒体是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2.常用的教学媒体

(1)挂图、标本、模型、实验仪器

 挂图:兼顾科学性、艺术性、教育性,画面清新、色彩明快,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 标本:再现死亡动物的形象,重现它们活着时的形态,让它们栩栩如生,便于保存。  模型:仿照实体型制成的具体而微小的物体。 (2)文献资料

文献资料是记录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由4个要素组成: ①所记录的知识和信息,即文献的内容。

②记录知识和信息的符号,如文字、图表、声音、图像等。

③用于记录知识和信息的物质载体,如竹简、纸张、胶卷、胶片等,是文献的外在形式。 ④记录的方式和手段,如铸刻、书写、复制、录音、录像等,是知识、信息与载体的联系方式。

(3)唱片、录音带、录像带、影片、幻灯片

唱片、录音带、录像带、影片、幻灯片是存放各种资源的介质。 (4)光盘(CD、VCD、DVD)、硬盘

 光盘:利用化学原理进行信息读写的存储器,分为只读型、一次写型和可重写型光盘;其特点是存储容量大、可靠性高,只要存储介质不发生问题,光盘上的信息就永远存在。

 硬盘:是一种主要的电脑存储媒介,由一个或多个碟片组成,外覆盖铁磁性,材料,被永久地密封固定在硬盘驱动器中。使用时注意防震、防尘、防潮、防高温、防磁场、防静电、防病毒等。

(5)网络

互联网也称Internet,是一个由各种不同类型和规模的独立运行和管理的计算机网络组成的全球范围的计算机网络。Internet是全世界最大的图书馆,它为人们提供了巨大的且不断增长的信息资源和服务工具宝库,用户可以利用Internet提供的各种工具去获取Internet提供的巨大的信息资源,如自然、政治、经济、历史、科技、卫生、娱乐、金融、商业和天气预报等。

3 3.教学媒体的类型

(1)按媒体作用于学习者的感官不同分类

 视觉媒体:是指传递的信息主要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的媒体,主要有无声电影、投影仪、录像机、投影仪、视频展示台等设备及相应的教学软件。

 听觉媒体:是指传递的信息主要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的媒体,主要有录音机、收音机、扩音机、电唱机、CD机、MP3播放器、随身听等设备及相应的教学软件。

 视听觉媒体:是指传递的信息同时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和视觉器官的媒体,主要有电影、电视机、录像机、VCD、DVD、闭路电视系统、卫星电视系统等设备及相应的教学软件。

 交互多媒体:是指处理能处理和提供声、图、文等多种信息之外,还能与用户形成互动的媒体,主要有程序教学机器、多媒体计算机、交互式白板等设备及相应的教学软件。

(2)依据信息传播的方向分类

  单向传播媒体:教科书、电影、广播、电视、录音、录像等。 双向传播媒体:计算机、语言实验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微格教室等。

(3)按照教学组织形式分类

    课堂展示媒体:投影、录像、黑板等。 个别化学习媒体:印刷品、录音带、计算机等。 小组教学媒体:图品、投影、白板等。 远程教育媒体: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

(4)按教学媒体的物理性质分类

 光学投影教学媒体:包括幻灯机和幻灯片、投影器和投影片、电影机和电影片等。它通过光学投影,把小的透明或不透明的图片、标本、实物投影到银幕上,呈现所需的教学信息,包括静止图像和活动图像。

 电声教学媒体:包括电唱机、扩音机、收音机、语言实验室以及唱片、磁带等。它将教学信息以声音的形式储存和播放传送。

 电视教学媒体:主要有电视机、录放像机、影碟机、录像带、闭路电视系统和微格教学训练系统等。它的特点是储存和传送的内容是活动的图像和声音信息。

 计算机教学媒体:包括计算机和计算机课件等。它能在各种教学活动中实现文字、图表、图像等教学信息的传送、储存与加工处理,与学习者相互作用,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4  网络:实现基于远距离教学,并且可以开展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活动。

(5) 按媒体的历史发展分类

 传统教学媒体:通常指教学中常用的教科书、黑板、粉笔、挂图、标本、模型、实验演示装置等。扩大一点范围,教师本人,包括教师的语言、表情、手势、体态、板书、等也属于传统教学媒体。

 现代教学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现代教学媒体是指近一个世纪以来利用科技成果发展起来并引入教育领域的电子媒体,主要包括幻灯、投影、录音、电影、电视、录像、计算机和网络等教学媒体,以及由它们合成的教学媒体系统,如语言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视听阅览室、微格教学训练系统、闭路电视系统、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等。

现代教学媒体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随着科技发展,一些新技术会逐步用于教学活动,这些由新技术产生的新的媒体,也包括在现代教学媒体之中。

4.教学媒体的特性

除具有媒体的特性外,还具有个别特性: (1)表现性

指教学媒体表现事物的空间、时间和运动特征的能力。空间特征是指事物的形状、大小、距离、方位等;时间特性是指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持续时间、出现频率、节奏快慢等;运动特性是指事物运动的形式、空间位移、形状变换等。如语言文字善于表现详细的信息;电影、电视善于表现事物的空间状况及运动特性;磁带、唱片擅长表现声音信息;幻灯、图片以静止形式表现事物的空间特性,便于长时间观察。

(2)重现性

指教学媒体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把存储的信息内容重新再现的能力,分为即时重现和事后重现。如文字材料是最便于重现的媒体,录音、电视、电影等媒体的重现需要一定的条件。

(3)接触性

指教学媒体在同一时间内传递信息的范围,分为有限接触和无限接触。比如电视和广播可以覆盖很大的区域,传播范围非常广,属于无限接触;而黑板、幻灯和投影的接触面只能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如教室),属于有限接触。

(4)参与性

指教学媒体在发挥作用时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分为感情参与和行为参与。模型、录音、录像、计算机等媒体给学生提供自己动手操作的可能,使学生能随时中断使用而进行提问、5 思考、讨论等学习活动,行为参与的机会较多。电影、电视、广播、多媒体计算机等媒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刺激学生的情绪反应较为强烈,容易诱发学生在情感上的参与。

(5)受控性

指教学媒体接受使用者操纵的难易程度,分为难控媒体和易控媒体。教科书、语言极易操纵;幻灯机、投影仪、录像机等较易操纵;多媒体计算机则需经过学习和培训才能掌握。

5.教学媒体的选择依据

(1)依据教学目标

每个知识点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常需要使用不同的媒体去传递教学信息。

(2)依据教学内容

各门学科的性质不同,适用的教学媒体也会有所区别;同一学科各章节内容不同,对教学媒体的使用也有不同的要求。

(3)依据教学对象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接受能力不一样,选用教学媒体时必须顾及他们的年龄特征。

(4)依据教学条件

教学中能否选用某种媒体,还要看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其中包括资源状况、经济能力、师生技能、使用环境、管理水平等因素。

6.教学媒体的选择原则

(1)最优决策原则 (2)有效信息原则

各种教学媒体所提供的学习经验层次是不同的;有的属于具体的经验,有的属于替代的经验、间接的经验;有的属于抽象的经验。所以,不同的教学内容应选择不同的教学媒体来体现。

(3)优化组合原则

各种教学媒体都有各自的优点,也有各自的局限性,没有一种可以适合所有教学情况的“超级媒体”。各种教学媒体的有机组合将会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取得整体优化的教学效果。

三、数字教学资源

1.数字教学资源定义

数字教学资源是文献信息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以数字形式发布、存取、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总和。

6 2.数字教学资源的分类

(1)素材(文本类、图形/图像类、音频类、视频类、动画类)

 文本素材:在计算机屏幕上呈现的文字内容,它是准确、有效传播教学信息的重要媒体元素。在多媒体课件中,概念、原理、定义、原理的阐述、问题的表达、标题、菜单、导航等都离不开文本信息。

 图形素材:由外部轮廓线条构成的矢量图,一般是由计算机绘制的直线、圆、矩形、曲线、图表等。图形用于描述轮廓不复杂、色彩不是很丰富的对象,且描述对象可以任意缩放不失真、数据量小。

 图像素材:是由扫描仪、摄像机等输入设备捕捉实际的画面产生的数字图像,色彩丰富、层次感强,承载的信息量也大。在多媒体教学软件中应用较多,从界面、背景到各种插图,基本上都选择图像。

 音频素材:主要用于解说、背景音乐和音响效果,对记录与播放的环境要求不高,但不容易获取。

 视频素材:是对现实世界的真实记录,若干有联系的图像连续播放便形成了视频。借助计算机对多媒体的控制能力,可以实现视频的播放、暂停、快速播放、反复播放等。

 动画素材:是对事物运动变化过程的模拟,可以用来模拟事物的变化过程,说明科学原理。通过创造设计的动画更加生动、有趣,有利于激发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课件

课件是一种软件,是在一定的学习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反应某种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的计算机软件。

(3)电子图书

电子图书实际上就像真正的一本书一样,只不过是在计算机上阅读。电子图书有助于环保,节约能源。

(4)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基于Web的课程,其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

(5)教育网站

与教育相关的网站,包括政府的教育部门网站、各级各类学校网站、社会各界关于教育的网站等。如中小学教学资源网、教育资讯网站、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网、中国中小学教师网等。

3.常用数字教学资源的格式

可执行文件格式( *.exe) 纯文本格式(*.txt)

7 文档格式(*.doc *.ppt *.xls *.wps) 文本类(*.txt *.rtf *.wri *.doc *.wps) 音频格式(*.wav *.mp3 *.mid *.wma *.ra) 视频格式(*.mpg *.avi *.wmv *.rm *.dat)

图像格式(*.jpg *.gif *.bmp *.png *.tif *.jpeg ) 网页格式(*.htm *.html) 动画格式(*.swf *.gif *.mov)

8

第5篇: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心得体会

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的心得体会

在新课程的推进和实施过程中,充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一方面可以使生物教学超越狭隘的教材内容,让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素材以及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能够逐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实现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的变革。生动的生物课程资源无疑将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兴趣,下面是我在生物教学中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进行教学的一些体会,借这个机会谈出来与大家共勉

一、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有助于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

生物学的课程中有许多生命现象只靠老师讲解是很抽象的,学生非常不容易理解的,例如我在讲“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时,气体交换的过程就是一个比较抽象的问题,因为这部分的知识在生活中我们是无法看到和感受到的,考虑到这部分知识是这节课的难点,我就利用了多媒体课件展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扩散的方向、扩散的动态过程,以及氧气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由红细胞运输的生动画面。经过我的多媒体视频的展示,学生看到了一个真正的动态过程,学生很感兴趣,也理解了气体交换的过程,这节课通过多媒体教学既突破了这节课的难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人体的血液循环》关于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过程,《尿的形成》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以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都可以用播放视频的方式化抽象为具体,通过更直观的方式来突破教学的难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生物实验教学中开发教学资源

在实验材料和实验器材缺少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教师智慧,开发教学资源。例如我在讲“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时,由于我们实验室缺少恒温水浴锅,实验进行比较困难,当时我就灵机一动,人的体温也是37摄氏度左右,为什么不能把试管放在袖子里,利用人的自然温度去给试管进行恒温处理呢?所以我在教学前把处理之后的三只试管放入袖子中,自己先做了试验,结果实验现象是很明显的,在课上我带领学生也做了这个实验,实验的效果也都非常好。在如在讲“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实验时,要配制培养基,所需材料有琼脂,琼脂是一种煮沸冷却后为固态的物质,但其不太好买,但是在生活中果冻里有这个成分的,所以我就买来果冻,把果冻取出放入烧杯中加热,果冻开始溶解,为防止烧焦,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可加入牛奶,也可不加,因为果冻之中原本就有营养,当变成液体后再煮沸一段时间加以灭菌,再倒入灭好菌的培养皿中,让其自然冷却,培养基就制好了……通过对实验材料的开发与利用,我觉得不仅提高了我进行生物实验的积极性,也激发了我开发教学资源的欲望,自己觉得在开发资源的过程中也把自己潜在的能力也可以展现出来,这才是最有成就感的事。

三、利用当地生物资源,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如我在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时,让学生采集受精的蛙卵,放在盆里孵化、培养,让学生观察青蛙的发育过程。学生亲眼看到了青蛙由蛙卵到小蝌蚪到幼蛙的全过程,不仅有趣,相关的知识不用费心思就记住了......

以上是我在近几年的生物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一些心得体会,其实在开发课程资源方面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的探索与运用,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生物课上得更加生动与精彩。

第6篇:家乡资源开发与利用培训心得体会

家乡资源开发与利用培训心得体会

9月11日下午我们“杨xx优秀教学能手工作站”的全体成员在区进校三楼会议室举行了XX年下半年的第一次集中培训。在会上杨老师先细致的将上半年工作站的整体情况做以总结,对上半年我们成员的活动情况及上传资料情况进行了统计,给予大家充分的肯定及鼓励,并对下半年将要开展的活动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使全体成员能够明确任务及目标,科学合理地利用和开发家乡资源,努力实践和探索,提升自我,不断磨练。

在本次培训中杨老师就“家乡”这一活动主题在品德课中的设置及如何正确开发、利用家乡资源的策略做了详细的说明,以发展性教学理论、最优化教学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为教学策略提供了依据,令我更明确了自己在下半年课题研究中的方向与重点。

一、利用课本中的文字、图片,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从教师走向学生,让学生在体验中以自己的经历和心理去感受、理解事物,并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领悟。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我们要充分考虑课程内容中涉及学生的生活体验因素。

二、利用多媒体资源,充实学生的生活体验。现实生活多姿多彩、有滋有味。我们的品德课堂也应该回归生活,返璞归真,通过多媒体还原、复制、再现现实生活,让学生在有限的时空中,领略生活的精彩和美妙,提高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水平。

三、利用网络、社会资源,提升学生的生活体验。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紧密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引进时事新闻,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与时俱进。

四、以家乡地域特色为基础,开发品德课程资源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要遵守很多的原则,其中有一条就是地域性原则,就是指在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以当地的乡土特点和条件为基本的准则和要求。具体地说就是在实施中要以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主题为依据,以当地的物质基础和客观实际为前提,以个体的需要、兴趣和爱好为出发点,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突出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特殊性。

任重而道远,下半年我们将继续在杨艳老师的带领下一如既往的努力探索与开发家乡资源,充分利用家乡——陕西的地域特色资源,弘扬人文精神,提倡多元发展,让学生走近陕西,走进陕西,使得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实践过程中得到提高和发展。

第7篇:开发利用生物课程资源的心得体会

开发生物课程资源的心得体会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就是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的一切因素的总和。有效的课堂教学得益于丰富的课程资源。要改进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善于开发与利用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尽力摆脱“教材”局限,积极营造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

生物课程资源,除了课本外,还有学校资源、社区资源、家庭资源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学校资源包括:多媒体、学校图书、学校实验室的各种实验设备、挂图、标本、课件、还有学校的植物园等等;社区资源包括:当地的动植物资源。家庭资源包括:电视、网络、家庭的各种宠物、花草以及家庭中的各种适合做实验的用具。

生物课程资源还包括学生的思想意识、掌握的知识、生活经验、对生物学的兴趣,生物课程资源还包括老师对生物学教学能力、兴趣爱好、动手能力等。

在生物教学活动中,能够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发挥利用好合适的生物课程资源对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将会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是我在一堂生物教学课中利用身边的生物课程资源进行教学的体会,借这个机会谈出来与大家共勉,那是在教《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一节时,教册上安排学生动手做蔗糖水和清水浸泡萝卜丝的实验,这一实验需要时间比较短,所要仪器也比较简单,课堂上能够完成。于是,我头一天就安排学生每人从家里带来一个萝卜,为了安全,我没叫学生带刀,我从实验室为每个学生准备一把小刀,实验时,才发给他们,我又准备了两包蔗糖、一次性的水杯、清水。每两个学生一组,他们的桌上是一个水杯、一个萝卜、一把小刀、一烧杯清水(50ml)、一汤匙蔗糖、一汤匙食盐。开始做试验:第一步,先教学生用小刀切下一小快萝卜(不能太厚,厚约5mm),去皮,把萝卜快放入水杯中。第二步,向水杯中加入清水,让萝卜丝全部浸入水中。第三步,向杯子里加入一汤匙蔗糖,用一支筷子轻轻搅拌,使蔗糖全部溶化,过6分钟,观察杯子里边的萝卜块有什么变化,这时,学生发现,蔗糖溶液中的萝卜快变软了,第四步,又将变软的萝卜块用清水冲洗后,把蔗糖水倒掉,换成清水,又把萝卜块放入清水中,又过6分钟观察,发现萝卜块又变硬了。接下来,让学生把蔗糖换成食盐,在重复一遍食盐,看看效果是否一样。经过学生的精心实验,得到同样的效果。接下来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为什么萝卜块在糖水和盐水中,会变软,而在清水中会变硬,这时,基本上是全班同学都回答,因为在糖水和盐水中无机盐浓度高,在清水中无机盐浓度低,当时我顺势就指出,原来,细胞在周围溶液浓度高时细胞就失水,变软;细胞在周围溶液浓度低是,细胞就吸水,变硬。下一步还要告诉学生,周围的溶液浓度高和低是与什么作比较,这时,学生回答,是与植物细胞的浓度作比较。我马上总结,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当周围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就吸水;当周围溶液浓度高于植物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就失水。”这就是这节课要讲的知识点,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以后,自然而然就得出了老师要讲的知识点,这就是利用课程资源的教学效果,

通过一次次的课程资源的利用,

第8篇:初中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心得体会

初中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心得体会

杨军

做一名快乐的教师教师应该对自己的职业有个正确的认知,不能认为教师是社会地位虚高、经济地位实低,工作辛苦费力的角色,而应该以教师这一职业为荣。教师应努力了解自己工作中的任务和压力,树立正确而稳定的自我概念,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制定符合自己实际的目标,不要把目标理想化。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达到预想的结果。

“崇高的师德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促进教师奋发向上,献身教育事业,不断进取的动力之源。”当前,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为教育改革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但是,随之而产生的人生价值观、生活观念的变化也冲击着学校教师,影响到教师的价值趋向和道德观念,使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一些与教师角色身分不相称的思想意识。有的教师受腐朽生活方式的影响,表现在工作态度上,怕环境艰苦,怕任务艰巨,追求轻松自在,缺乏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遇到困难总是绕着走,“绞尽脑汁”地要求到条件舒适的地方去工作。表现在思想作风上,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缺乏艰苦创业的精神。表现在生活上,畸形消费,花钱大手大脚,生活追求潇洒,吃穿讲究排场。作为一名心理健康的教师应该能把自己的全身心投入到本职工作中,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对工作怀有持久的热忱,并从工作中获取满足和乐趣。在这方面,我还有所欠缺,在以后的工作中应以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标准,培养自我控制和自我调适能力,学会抵制各种不利因素的刺激和影响,保持良好的心态。

2、做一名反思性的教师反思是教师自我适应与发展的核心手段。正如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十反思。不同时代的社会对教育的不同要求就会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不同。然而,一直以来,教师执行教学任务,代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启动者,成为名副其实的课堂权威和课程实施的工具。教师对于课程来说,只有选择“怎样教”的权利而没有选择“教什么”的权利,教师考虑的是怎样将国家规定的课程有效地教给学生。教师则成了传授科学知识的道具、载体。教师所承担的是“扬声器”式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机械的“照本宣科”,对着文本宣读。单行线的、就范式的和接受式的单向传递知识是教师传统教学的特点。教师的角色定位正如《辞海》所说:“向学生传授知识”。

面对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和新课程目标全面启动,从“教学大纲”走向“课程标准”。首先要求教师切实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思想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更新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作为教师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只有客观地,科学地、合理性地反思自己的角色,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也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角色作用,才能充分理解新课程,保证新课程的有效事实。传统的教师角色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已基本上不适应了,或者说是远远不够了。在新课程的目标下,教师必须确立自己政治者、法律者和伦理者角色,建构者、组织者、开发者和创造者角色,设计者、研究者和实践者角色,合作者、交流者和指导者角色,促进者和评价者的角色,以及参与者、决策者和管理者角色等多元整合的教师角色,并能尽快适应它。这是新课程目标要求,也就是新时代基础教育的要求。它是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前提。

对于探究式学习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对于新的学习方法我有新的感受,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探究,我有了新的思考:面向21世纪,中学生物要走向素质教育,这已经成为生物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作为生物教师,应当努力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更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纵观世界教育几千年的发展,已经经历了知识型教育阶段、智能型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正向创造型教育阶段努力发展。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法。

新颁布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初中生物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生物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生物知识,亲身体验科学、技术和社会。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该积极利用其他的课程资源,如影视资料、直观教具和实物、多媒体光盘资料、网络资源、报刊杂志等而现代信息技术以其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信息量大、重现力强、操作简便等优势与课程整合,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有的教育观念、方法和模式,从而掀起一场课堂教学的革命。

教学资源的拓展性:《初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在开发初中生物课程资源时,要充分利用信息化课程资源。可以尝试利用网络资源,改进生物泛读课教学 (1)从网上下载融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和科学性于一体的适合学生阅读的材料。 (2)材料处理及呈现:将选出的材料剪辑并保存到指定的文件中,设计出阅读分析题。利用网络拓展教学资源,可以弥补学校生物实验条件的不足,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生物自学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化发展。

永远要对你的工作保持热爱和熟悉,不然你会错过很多机会的。比尔〃盖茨的10大优秀员工准则中的第5条是:具有远见卓识,并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 1.对周围的事物要有高度的洞察力 2.吃老本是最可怕的 3.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4.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未来的工作 5.做勇于创新的新型员工。可见无论你现在从事什么职业,专业知识是你成为一个职业化人士的基本条件。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素质和能力,从多元化的价值观视角看,孰优孰劣无法轻易断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的价值需要通过他在创造经济效益的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来体现,在效益这一杠杆的衡量下,个人的素质和能力就显现出优劣之分。个人的竞争力不仅取决于你的素质和能力本身,企业对特别符合自身效益的人才的需求状况也起着重要作用。用经济学的观点看,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关键是素质和能力的稀缺性。假如你拥有企业所需要的稀缺性资源,就会受到特别的青睐,这些特质也是你赖以成功的条件。在人力资源诸要素中,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学历文凭、专业技能的重要性在逐渐下降,相反,支撑着专业技能发挥的职业素养越来越成为决定性的因素。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使这期的培训得到最大化的效益。

教学资源获得和利用心得体会

教学资源获取与处理心得体会

教学资源获取与管理心得体会

教学资源获取心得体会

教学资源获取培训心得体会(共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