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共7篇)

心得体会 时间:2021-04-29
【www.wendang123.cn - 心得体会】

第1篇:学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体会

学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体会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

刚刚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召开的第一次民族工作会议,是在我国民族工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认真总结了我国民族工作的伟大成就和基本经验,深刻分析了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全面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民族工作,对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发展,将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当前,摆在各级统战、民族工作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把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要做到“六个把握”,实现“四个突破”。六个把握是:

第一,把握一个主题,即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这个主题的提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是对我国民族关系时代特征的精辟概括,是对我们党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深入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牢牢把握这个主题。把握了这个主题,就把握了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本质,就把握了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核心,就把握了民族工作的前进方向。把握这个主题,就要牢记我国是多民族国家这个基本国情。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要从民族众多这个基本国情出发,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实际,充分尊重各民族的特点,充分调动各民族的积极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第二,把握一项方针,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确定民族地区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充分发挥各地优势,走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要统筹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既努力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又努力缩小民族地区内部以及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要统筹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既大力发展经济,又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统筹民族之间的协调发展,既支持发展水平较高的民族有更快的发展,又大力帮助发展水平较低的民族加快发展;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又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既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又要进一步加大国家和其他各方面的支持力度,实现民族地区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把握一个目标,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就是要更好地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民族地区。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因此,必须把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认识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都突出地强调了这个问题。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

第四,把握一项任务,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协调民族关系,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可以说,民族工作的奋斗目标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要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不断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切实把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真正形成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生动局面。

第五,把握一个机遇,即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目标、加快发展的要求,加快发展的主要措施等都十分明确了。贯彻落实好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会议精神充分体现到、落实到“十一五”规划中去。关于这一点,在筹备会议过程中,中央领导同志就明确提出了要求。各地要紧紧抓住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认真研究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各项保障措施。

第六,把握一个要求,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是衡量党的执政能力和各级党政组织的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民族工作是全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不断提高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要求,要在认真总结我们党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各级党政组织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趋势的能力、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把握民族问题时代特征的能力、推动民族工作与时俱进的能力。

四个突破是:

第一,民族理论政策的学习和宣传要有新的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是我们党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的结晶,是我们党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结果,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认真学习和宣传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对于进一步提高全党对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不断做好民族工作的自觉性,提高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意义重大。要借助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有利时机,掀起学习和宣传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的高潮。首先在思路上要有新突破。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不仅从事民族工作的干部要学,从事其他工作的干部也要学习;不仅干部要学习,一般群众也要学习。要增强学习和宣传的针对性。对小学生,要加强民族常识宣传教育,使其从小就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伟大祖国灿烂的文化。对中学生,要加强民族政策常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其民族政策意识。对大学生,要加强民族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宣传,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民族观。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进一步突出学习和宣传的重点。大力宣传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史,宣传各民族对祖国历史发展作出的贡献。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先进事迹,营造人人关心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人人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尽职尽责的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宣传民族地区美丽的自然风光,宣传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要不断创新宣传形式。推出一批适合不同人群了解民族知识所需要的基础性读物。推出一批反映各民族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影视作品。推出一批反映各民族现代生活风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为群众所喜爱的文艺作品,使群众能够通过一首歌、一张画、一台节目了解一个民族的生活。总之,要努力展示各民族大团结、大联合、大发展的生动局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第二,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措施要有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主题是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在完善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方面的政策措施上有新的突破。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的工作要有新的突破。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22个民族的人口在10万以下。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云南、黑龙江、xq、xz、甘肃、青海、贵州、广西、福建等10个省区中的85个县、237个乡镇、640个行政村。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这些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中特别困难的群体。加大对这些民族的扶持,促进其加快发展,对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分别作出了重要批示。国家民委已经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专项规划。力争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即XX年前,使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行政村基本实现“四通五有三达标,特色产业促增收”的目标。即通电、通路、通广播电视、通电话;有学校、有卫生所、有人畜饮水、有安居房、有能解决温饱的农田地;人均占有粮食、人均收入、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国家规定的脱贫标准。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每个乡村培植一项或几项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贫困农民稳定解决温饱,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当地中等以上水平。

兴边富民行动要有新的突破。由国家民委发起的兴边富民行动,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要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这项工作向纵深发展。要制定并实施兴边富民“十一五”规划。加大资金投入,争取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帮助边境地区集中解决吃饭、饮水、上学、就医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加快沿边(境)等级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实施边境一线茅草房(危旧房)改造工程,逐步改善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对缺乏生存条件、但为守边固土又不能移民搬迁的边民,要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要有新的突破。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把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作为全国扶贫的重点,在政策和资金上加大支持力度。优先将特困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村全部纳入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规划,重点改善水、电、路、通讯及住房等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稳定脱贫。对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贫困人口,要实行生态移民和易地搬迁扶贫,确保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对因病因残、生态移民等特困群众,要逐步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对贫困农牧民技能培训,拓宽农牧民参与公共工程建设、进城务工等渠道,增加收入。

扶持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突破。要支持民族地区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都能享受免书本费、免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要大力兴办寄宿制学校,力争使确需寄宿的边远山区、牧区、高原和边境地区学生能够进入条件较好的寄宿制学校学习。进一步做好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对口支援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工作。加强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其他地区的教师和师范院校毕业生到民族地区基层中小学任教和支教。办好在内地举办的各类民族班(学校)。积极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办好民族院校。积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支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突破。要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把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广播电视网(站)、图书馆(阅览室)、文化馆(站)、影剧院、体育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好并完善起来,解决各族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看电视难等问题。扶持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视等传媒的节目制作和播映,扶持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物的翻译、出版。支持民族地区公益性文化事业,积极培育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加强民族文化对外宣传、交流与合作。

加强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工作要有新的突破。积极推进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和农村医疗救助工作。鼓励医务人员到民族地区基层工作,加强农村牧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逐步解决医务人才匮乏问题。加强对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保护、扶持和发展民族传统医药。做好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

培养选拔民族干部工作上要有新的突破。要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拓宽培训渠道,进一步扩大少数民族干部的数量,提高素质,改善结构,提高层次。

第三,民族工作法制化建设要有新的突破。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抓紧制定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具体办法。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国家民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代国务院起草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这个规定一旦出台,将极大的带动地方各级政府制定相应的办法,从根本上推动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第四,民族工作社会化上要有突破。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工作,关心民族工作,支持民族工作,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良好局面。

第2篇:学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体会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 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

刚刚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召开的第一次民族工作会议,是在我国民族工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认真总结了我国民族工作的伟大成就和基本经验,深刻分析了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全面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民族工作,对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发展,将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当前,摆在各级统战、民族工作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把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要做到“六个把握”,实现“四个突破”。六个把握是:

第一,把握一个主题,即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这个主题的提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是对我国民族关系时代特征的精辟概括,是对我们党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深入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牢牢把握这个主题。把握了这个主题,就把握了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本质,就把握了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核心,就把握了民族工作的前进方向。把握这个主题,就要牢记我国是多民族国家这个基本国情。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要从民族众多这个基本国情出发,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实际,充分尊重各民族的特点,充分调动各民族的积极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第二,把握一项方针,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确定民族地区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充分发挥各地优势,走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要统筹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既努力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又努力缩小民族地区内部以及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要统筹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既大力发展经济,又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统筹民族之间的协调发展,既支持发展水平较高的民族有更快的发展,又大力帮助发展水平较低的民族加快发展;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又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既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又要进一步加大国家和其他各方面的支持力度,实现民族地区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把握一个目标,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就是要更好地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民族地区。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因此,必须把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认识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都突出地强调了这个问题。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

第四,把握一项任务,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协调民族关系,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可以说,民族工作的奋斗目标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要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不断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切实把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真正形成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生动局面。

第五,把握一个机遇,即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目标、加快发展的要求,加快发展的主要措施等都十分明确了。贯彻落实好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会议精神充分体现到、落实到“十一五”规划中去。关于这一点,在筹备会议过程中,中央领导同志就明确提出了要求。各地要紧紧抓住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认真研究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各项保障措施。

第六,把握一个要求,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是衡量党的执政能力和各级党政组织的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民族工作是全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不断提高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要求,要在认真总结我们党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各级党政组织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趋势的能力、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把握民族问题时代特征的能力、推动民族工作与时俱进的能力。

四个突破是:

第一,民族理论政策的学习和宣传要有新的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是我们党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的结晶,是我们党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结果,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认真学习和宣传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对于进一步提高全党对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不断做好民族工作的自觉性,提高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意义重大。要借助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有利时机,掀起学习和宣传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的高潮。首先在思路上要有新突破。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不仅从事民族工作的干部要学,从事其他工作的干部也要学习;不仅干部要学习,一般群众也要学习。要增强学习和宣传的针对性。对小学生,要加强民族常识宣传教育,使其从小就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伟大祖国灿烂的文化。对中学生,要加强民族政策常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其民族政策意识。对大学生,要加强民族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宣传,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民族观。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进一步突出学习和宣传的重点。大力宣传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史,宣传各民族对祖国历史发展作出的贡献。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先进事迹,营造人人关心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人人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尽职尽责的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宣传民族地区美丽的自然风光,宣传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要不断创新宣传形式。推出一批适合不同人群了解民族知识所需要的基础性读物。推出一批反映各民族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影视作品。推出一批反映各民族现代生活风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为群众所喜爱的文艺作品,使群众能够通过一首歌、一张画、一台节目了解一个民族的生活。总之,要努力展示各民族大团结、大联合、大发展的生动局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第二,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措施要有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主题是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在完善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方面的政策措施上有新的突破。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的工作要有新的突破。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22个民族的人口在10万以下。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云南、黑龙江、新疆、西藏、甘肃、青海、贵州、广西、福建等10个省区中的85个县、237个乡镇、640个行政村。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这些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中特别困难的群体。加大对这些民族的扶持,促进其加快发展,对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分别作出了重要批示。国家民委已经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专项规划。力争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即2010年前,使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行政村基本实现“四通五有三达标,特色产业促增收”的目标。即通电、通路、通广播电视、通电话;有学校、有卫生所、有人畜饮水、有安居房、有能解决温饱的农田地;人均占有粮食、人均收入、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国家规定的脱贫标准。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每个乡村培植一项或几项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贫困农民稳定解决温饱,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当地中等以上水平。

兴边富民行动要有新的突破。由国家民委发起的兴边富民行动,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要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这项工作向纵深发展。要制定并实施兴边富民“十一五”规划。加大资金投入,争取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帮助边境地区集中解决吃饭、饮水、上学、就医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加快沿边(境)等级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实施边境一线茅草房(危旧房)改造工程,逐步改善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对缺乏生存条件、但为守边固土又不能移民搬迁的边民,要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要有新的突破。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把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作为全国扶贫的重点,在政策和资金上加大支持力度。优先将特困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村全部纳入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规划,重点改善水、电、路、通讯及住房等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稳定脱贫。对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贫困人口,要实行生态移民和易地搬迁扶贫,确保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对因病因残、生态移民等特困群众,要逐步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对贫困农牧民技能培训,拓宽农牧民参与公共工程建设、进城务工等渠道,增加收入。

扶持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突破。要支持民族地区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都能享受免书本费、免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要大力兴办寄宿制学校,力争使确需寄宿的边远山区、牧区、高原和边境地区学生能够进入条件较好的寄宿制学校学习。进一步做好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对口支援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工作。加强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其他地区的教师和师范院校毕业生到民族地区基层中小学任教和支教。办好在内地举办的各类民族班(学校)。积极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办好民族院校。积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支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突破。要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把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广播电视网(站)、图书馆(阅览室)、文化馆(站)、影剧院、体育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好并完善起来,解决各族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看电视难等问题。扶持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视等传媒的节目制作和播映,扶持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物的翻译、出版。支持民族地区公益性文化事业,积极培育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加强民族文化对外宣传、交流与合作。

加强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工作要有新的突破。积极推进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和农村医疗救助工作。鼓励医务人员到民族地区基层工作,加强农村牧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逐步解决医务人才匮乏问题。加强对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保护、扶持和发展民族传统医药。做好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

培养选拔民族干部工作上要有新的突破。要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拓宽培训渠道,进一步扩大少数民族干部的数量,提高素质,改善结构,提高层次。

第三,民族工作法制化建设要有新的突破。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抓紧制定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具体办法。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国家民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代国务院起草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这个规定一旦出台,将极大的带动地方各级政府制定相应的办法,从根本上推动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第四,民族工作社会化上要有突破。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工作,关心民族工作,支持民族工作,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良好局面。

第3篇: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心得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班会会议心得

刚刚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召开的第一次民族工作会议,是在我国民族工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认真总结了我国民族工作的伟大成就和基本经验,深刻分析了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全面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民族工作,对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发展,将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当前,摆在各级统战、民族工作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把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

为此,我班召开了一次关于介绍中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主题班会,班会心得如下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要做到“六个把握”,实现“四个突破”。团支书为同学们详细讲解了六个把握主要内容:

第一,把握一个主题,即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这个主题的提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是对我国民族关系时代特征的精辟概括,是对我们党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深入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牢牢把握这个主题。把握了这个主题,就把握了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本质,就把握了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核心,就把握了民族工作的前进方向。把握这个主题,就要牢记我国是多民族国家这个基本国情。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要从民族众多这个基本国情出发,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实际,充分尊重各民族的特点,充分调动各民族的积极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第二,把握一项方针,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确定民族地区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充分发挥各地优势,走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要统筹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既努力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又努力缩小民族地区内部以及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要统筹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既大力发展经济,又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统筹民族之间的协调发展,既支持发展水平较高的民族有更快的发展,又大力帮助发展水平较低的民族加快发展;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又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既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又要进一步加大国家和其他各方面的支持力度,实现民族地区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把握一个目标,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就是要更好地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民族地区。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因此,必须把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认识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都突出地强调了这个问题。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

第四,把握一项任务,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协调民族关系,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可以说,民族工作的奋斗目标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要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不断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切实把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真正形成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生动局面。

第五,把握一个机遇,即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目标、加快发展的要求,加快发展的主要措施等都十分明确了。贯彻落实好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会议精神充分体现到、落实到“十一五”规划中去。关于这一点,在筹备会议过程中,中央领导同志就明确提出了要求。各地要紧紧抓住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认真研究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各项保障措施。

第六,把握一个要求,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是衡量党的执政能力和各级党政组织的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民族工作是全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不断提高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要求,要在认真总结我们党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各级党政组织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趋势的能力、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把握民族问题时代特征的能力、推动民族工作与时俱进的能力。

接下来又讲解了四个突破的主要内容:

民族理论政策的学习和宣传要有新的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是我们党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的结晶,是我们党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结果,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认真学习和宣传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对于进一步提高全党对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不断做好民族工作的自觉性,提高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意义重大。要借助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有利时机,掀起学习和宣传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的高潮。

第二,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措施要有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主题是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在完善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方面的政策措施上有新的突破。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的工作要有新的突破。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22个民族的人口在10万以下。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云南、黑龙江、新疆、西藏、甘肃、青海、贵州、广西、福建等10个省区中的85个县、237个乡镇、640个行政村。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这些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中特别困难的群体。加大对这些民族的扶持,促进其加快发展,对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分别作出了重要批示。国家民委已经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专项规划。力争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即2010年前,使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行政村基本实现“四通五有三达标,特色产业促增收”的目标。即通电、通路、通广播电视、通电话;有学校、有卫生所、有人畜饮水、有安居房、有能解决温饱的农田地;人均占有粮食、人均收入、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国家规定的脱贫标准。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每个乡村培植一项或几项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贫困农民稳定解决温饱,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当地中等以上水平。

培养选拔民族干部工作上要有新的突破。要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拓宽培训渠道,进一步扩大少数民族干部的数量,提高素质,改善结构,提高层次。

第三,民族工作法制化建设要有新的突破。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抓紧制定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具体办法。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国家民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代国务院起草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这个规定一旦出台,将极大的带动地方各级政府制定相应的办法,从根本上推动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第四,民族工作社会化上要有突破。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工作,关心民族工作,支持民族工作,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良好局面。

第4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1 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12月19日至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总结了2018年经济工作,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认为我国发展拥有足够的韧性、巨大的潜力,经济长期向好的态势不会改变,着眼大势对当前经济形势和发展前景所作出的重要判断,对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具体来说以下两点非常重要、感受颇深:

一、认清当前经济态势

今年以来,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在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战略部署,有效应对外部环境深刻变化,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但同时也要看到,当前经济形势充满错综复杂的各种变数,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

1、认识当前经济形势,首先要有全局视野。从外部看,世界经济的增长动力在减弱,国际贸易增长有所放缓,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较多,世界经济形势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对比

2 国内,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服务业平稳增长,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等中高端行业增势良好,就业形势好于预期,调查失业率略有下降,国民经济运行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态势。由此表明,尽管受到外部因素不利影响,经济运行稳中有缓,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但我国发展仍然拥有足够的韧性和巨大的潜力。

2、认识当前经济形势,还要有长远眼光。影响当前经济形势的各种不利因素,都是我们前进中必然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既有周期性的也有结构性的。不能只盯眼前,纠结于局部,要从过往、现在和将来发展的大趋势中,辨析短期因素与长期因素的不同影响;从中外发展大量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周期性问题与结构性症结的认识。惟此,才能跳出问题解决问题,立足于我国经济的内在韧性和巨大潜力,更加精准地抓住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一一化解,最终赢得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未来。

3、认识当前经济形势,更要冷静看清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变局之中,我们既要牢牢抓住没有变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要紧紧盯住大变局中同生并存的危和机。要紧扣重要战略机遇新内涵,化危为机、转危为安,变压力为动力。要坚持不懈地通过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绿色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

3 济治理体系变革,牢牢抓住世界大变局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的重大机遇。

二、分清态势坚定信心

在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会议非常鲜明地指出——我国发展拥有足够的韧性、巨大的潜力,经济长期向好的态势不会改变。这一判断对于增进发展信心、坚定办好自己的事具有不一般的意义。

1、做出不会改变的论断,源自可观的内需市场。中国有13亿多人口的内需市场,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阶段,中等收入群体扩大孕育着大量消费升级需求,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蕴藏着可观发展空间。着眼于这一市场优势,会议提出“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努力满足最终需求,提升产品质量,加快教育、育幼、养老、医疗、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发展,改善消费环境,落实好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增强消费能力,让老百姓吃得放心、穿着称心、用得舒心……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中国市场,今后潜力无疑更大,魅力更足。

2、做出不会改变的论断,源自较好的发展基础。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和不断增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总储蓄率仍处于较高水平;有9亿多劳动力人口,其中超过亿是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劳动力的比较优

4 势仍然明显;有丰富的土地总量资源,集约用地潜力巨大,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空间支撑。如何在这一基础上更上层楼?会议提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稳步推进企业优胜劣汰,促进新技术、新组织形式、新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经济增长仍居世界前列的中国,未来发展的质量有望更优。

3、做出不会改变的论断,源自不懈的改革开放。中国拥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优势,过去4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改革破除沉疴顽疾,降低制度成本;开放联结中外,共享全球化收益,二者的强大合力,共同创造了中国经济的奇迹。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会议提出“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以增强微观主体活力为重点,推动改革走深走实;以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优化为重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通过深化改革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凡是市场能自主调节的就让市场来调节,凡是企业能干的就让企业干。会议提出“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深深受益于改革开放的中国,未来前进脚步将更坚定。

我国经济发展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在不断地攻坚

5 克难中迈上一个又一个台阶。正如近期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局中危和机同生并存,这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重大机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此,我们要着眼大势认识当前经济形势,以坚韧不拔的勇气和精神,扎扎实实做好明年经济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为新中国70周年华诞献上一份满意答卷。

第5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内容心得体会

2015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内容心得体会范文

在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化解房地产库存成为2016年经济工作的五大任务之一。“化解房地产库存,既是当前的现实问题,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说。

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日前联合发布的《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5—2016》显示,截至今年底,我国商品住房总库存预计达到亿平方米。其中现房库存,即现房待售面积约亿平方米,去化周期23个月;期房库存,即在建待售面积亿平方米,需要 年来消化。

“如果在目前的建设基础上,每年再增加10%的供给,未来5年,商品住宅的总供给将高达亿平方米,去库存压力可想而知。”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说。

去库存决不是政府兜底托市

在任兴洲看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无疑给楼市去库存开出了一张“近期与远期统筹结合、供给与需求双向发力、多措并举”的药方。

从长期看,要按照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还要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允许农业转移人口等非户籍人口在就业地落户,使他们形成在就业地买房或长期租房的预期和需求。要明确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方向,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把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

“农民工市民化等措施是化解楼市库存的一条途径。但这属于中长期政策,需要户籍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改革组合拳落地,因此至少要等两三年才能见效。”任兴洲说,“制度性的变革可以解决房地产长期需求问题,但去库存也是现实问题,因此中长期制度性变革必须与短期的去库存措施相结合,多种措施并举。”

短期看,楼市去库存一方面要从供给上发力,特别是

三、四线城市,坚决控制土地和开发节奏,不再造成新的库存压力;另一方面还是要刺激需求。从政府角度,可以通过交易环节税费的减免,提高交易的流动性,促成像小房换大房这样的合理需求的释放。而作为开发商,也应顺应市场规律调整营销策略,适当降低商品住房价格。“开发商作为利益主体,应该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去库存决不是政府兜底托市,趁机涨价不明智,应尽快争取市场出清。”任兴洲说。

利用货币化安置,打通保障房商品房之间的通道

打通供需通道是消化库存的另一条腿。任兴洲认为,根据目前住房市场的现实情况,有必要利用货币化安置打通保障房与商品房之间的通道,实现住房存量资源的优化配置。

目前我国住房市场已从供不应求转向供求基本平衡、局部过剩,包括棚改在内的住房保障政策也应适时调整和转型。从国际经验看,在住房总量不足的时候,政府的住房保障政策通常以“补砖头”的实物保障为主,而在住房总量不足的矛盾基本解决后,住房保障方式会更加重视货币化的“补人头”,因为这可以给保障对象更多的选择权,在保障成本不变的前提下,提高保障对象的满意度。

“明年还有600万套的棚改任务。在高库存城市,通过货币化安置方式,以商品房库存来解决非常现实。现在很多地方楼市去库存压力很大,再建实物保障房,实际上是给市场加压,不如盘活存量资源。”任兴洲说。

脱贫攻坚战 成败在于精准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打好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加大资金、政策、工作等投入力度,真抓实干,提高扶贫质量。

中国人民大学反贫困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汪三贵认为,这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的要求一脉相承,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和党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

“脱贫攻坚成败在于精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方略,也是现行标准下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摆脱贫困的根本保证。”汪三贵说。

建议采用多维贫困标准识别贫困户

“确保‘六个精准’是精准扶贫的本质要求,也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关键所在。”汪三贵说,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扶持对象精准。目前,全国主要是通过建档立卡的方式来识别贫困人口。识别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精确统计农户的收入很困难。

“今后对扶持对象的识别和动态调整过程中,需要在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改进识别标准和识别方式。”汪三贵建议,放弃单一的收入标准而采用多维贫困的标准来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避免国家制定的标准与基层采用的标准完全脱节。在基层民主评议中需要更加重视收入和消费因素,用严格的否决性指标如财政供养人口、有商品房家庭等排除掉不合格的人群。

资金使用精准。汪三贵认为,对贫困户情况更了解和负责实施精准扶贫的地方政府,必须给予其在资金使用上的自主权,以保证地方政府确定的到户扶持项目有资金支持。目前80%的专项扶贫资金的管理权已经下放到县一级,但其它行业部门的资金管理方式变化不大,需要进一步下放资金管理权,才可能做到扶贫资金在县一级的整合,提高资金使用的针对性和效果。

措施到户精准。“以往的扶贫经验表明,很多扶贫项目和投资缺乏有效的到户机制,减贫效率较差。地方政府要重点探索和建立贫困户受益机制。”汪三贵说,资产收益扶贫不以劳动能力、特别是独立的生产经营能力为实施条件,失能和弱能贫困户即使不参与项目的经营管理也能直接和间接受益,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现有扶贫措施的不足,能显著提高扶贫到户的效率。

防止扶贫工作可能出现的大跃进倾向

2017年是换届年,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急于将本来设定在2020年实现的减贫目标提前到2017年完成。“这样很容易造成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等现象,或者导致减贫质量不高,难以真正脱贫。”汪三贵说。

为防止扶贫工作可能出现的大跃进倾向,汪三贵建议各级政府正视新时期脱贫攻坚的困难性,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扶贫规划和措施,把目标分解到年度上,层层落实,有序推进。

汪三贵说,“十三五”期间我国脱贫攻坚的目标不仅是收入问题,还包括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等保障和发展指标,地方各级政府应根据这个目标设定综合的、多维度的贫困测量指标体系和脱贫标准,这个标准应向社会公开发布,接受监督,杜绝虚假脱贫。

养老要公平 提高统筹层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养老保险要“提高统筹层次”,这对老百姓有何影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保所所长金维刚表示,提高统筹层次意味着要加快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这将有利于制度的可持续性,更好发挥养老保险互助共济的功能。

我国在2010年基本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省级统筹,但除北京、陕西、黑龙江等少数地区实行养老保险基金统收统支之外,多数地区的省级统筹是采取省级预算管理方式,提取省级调剂金,没有真正实现完整意义上的省级统筹。

金维刚介绍说:“由于地区之间存在负担比的差异,缴费压力轻重不一,资金余缺各有不同。全国一半以上的结余资金主要集中在东部几个省市,而一些中西部地区则要靠中央财政提供不同程度的补助资金,来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实现全国统筹,可以扩大调剂范围,逐步改变各地区养老保险基金收支与结余不均衡的状况,切实发挥社会保险互助共济的功能。”

记者了解到,到去年底,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亿元,基金支出亿元,当期收支结余3458亿元,基金累计结余 亿元。基金结余看起来不少,但是老百姓常常会听到“某某省养老保险收不抵支”的消息,担心自己的养老金还发不发得出。这主要是因为各地收支状况存在很大差别。

2014年6月公布的《中国社会保险年度发展报告2014》显示,一些省份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支出大于收入。同时,不少省份有大量结余,其中广东一省的结余就达到5128亿元,北京、江苏、上海、辽宁、山西、四川、浙江、山东等省份的结余也在1000亿元以上。

此外,不同地区之间养老保险资金状况不同、待遇水平不同,也使养老保险关系在跨省之间转移接续上受到种种制约。金维刚表示,实行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将在全国各地区实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的基本统一,并根本解决跨地区流动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及其权益保障问题。

“实行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的关键在于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对基本养老金的筹资和支付责任,明确双方的事权与财权相对应,各负其责,共同支撑养老保险制度以及基金的平稳运行。随着全国统筹的实现,将有利于增强养老保险的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促进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金维刚说。

第6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规格最高的经济会议。自1994年以来每年举行一次,一般在每年年尾11月到12月举行,一般开会时间不超过四天。以下关于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心得体会,仅供参考。

【心得体会1】

12月22日,中国保监会召开党委扩大会,学习传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国保监会党委书记、主席项俊波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要求保险监管系统深入学习、准确把握、全面贯彻,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坚持抓服务、严监管、防风险、促发展,推动2016年保险监管和行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项俊波指出,要加深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理解,确保在思想和行动上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分析判断,统一到中央对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判断和决策部署,统一到中央对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上来。今年以来,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妥善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今年主要目标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十二五规划胜利收官。

同时,我国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世界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比较大。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经济正从粗放向集约、从简单分工向复杂分工的高级形态转变,必须克服困难、闯过关口,必须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努力实现多方面的工作重点转变。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

项俊波强调,要紧紧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刻把握保险业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刻领会新常态给保险业发展带来的趋势性变化,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认真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加大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努力实现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转变。

深刻把握保险服务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领域,立足于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强化风险管理核心功能和提高保险资金配置效率为方向,充分发挥保险的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更好地服务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深刻把握改革、发展和防风险的关系,既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又要把握好改革的力度、节奏,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与防范风险的关系,在改革和发展中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项俊波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联系实际认真谋划和做好保险监管工作。一是在改革创新上下功夫。以更大的勇气和决心全面深化保险改革,为保险市场注入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全面实施商业车险改革,进一步推进保险市场准入退出机制改革,深化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切实发挥市场在保险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二是在服务全局上下功夫。找准切入点着力点,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更好地体现保险的行业价值和责任担当。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调动更多保险资源进入农业农村,使农民更便捷获取保险服务。创新保险资金运用方式,盘活用好保险资源。

三是在防范风险上下功夫。运用好前期压力测试的成果,加强风险的监测和预警,切实做好风险防范工作。稳妥推进偿二代的正式实施,防范偿付能力不足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加强资产负债匹配监管,防范资金运用风险。强化案件综合治理,切实防控非法集资风险。

四是在加强监管上下功夫。要坚持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相统一,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相统一,不断推进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完善监管制度机制,改进监管方式方法,加强保险公司治理和内控监管,提高监管的科学性有效性。加强行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监管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监管效能,为十三五时期保险行业建设开好局、起好步,促进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

【心得体会2】

近日,银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召开党委会,传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的重要讲话,并结合银行业实际,对银监会系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作出部署。

会议认为,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十二五收官和十三五开局承上启下的一次重要会议,深刻分析了国内外经济发展态势,明确了落实十三五规划建议要求、推进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等重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总结成绩实事求是,提出问题深刻准确,体现出强烈的担当意识和忧患意识;分析形势高屋建瓴、深入浅出,体现出高度的宏观把握和战略思考能力;着眼于更好地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对怎么看、怎么干进行了深刻地阐述,充分体现了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体现了五大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目标、任务和政策导向,鼓舞人心,切实可行;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全新视角,提出了经济结构性改革的新思路、新举措,强化了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和活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提高;深刻阐述了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把握的重大原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注入新的内涵。李克强总理的讲话系统总结了今年经济工作,具体部署了明年经济工作,对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会议认为,中央召开城市工作会议,对新时期城市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意义深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深刻阐述了新时期推进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明确了做好城市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重点任务。李克强总理的重要讲话对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提出了要求。两个重要讲话立意高远、思想深邃,重点突出、要求明确,对于统筹做好城市工作,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会议强调,银监会系统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把认识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把行动统一到中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把握正确方向,脚踏实地推进银行业改革、发展和监管工作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推动银行业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要深刻领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新理念,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银行业改革、发展和监管工作;深刻领会经济新常态重大判断的逻辑内涵,努力实现多方面工作重点转变;深刻领会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研究出台更具针对性的监管政策;深刻领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要求,全力支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支持打好经济结构性改革的攻坚战;深刻领会关于防控金融风险的重要要求,着力打好风险防控的歼灭战,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

会议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全力支持实体经济良性发展。督促银行业按照中央精神,围绕五大发展理念,着力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结构调整促进总量平衡,以总量平衡保障结构调整,助推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二是坚守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坚持底线思维和问题导向,紧盯重点风险,做好风险处置预案,抓好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 三是深入推进银行业改革开放。围绕有利于实体经济增长,有利于防范化解风险,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债权人合法权益,进一步推进银行业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四是全面加强系统党建工作。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完善党对银行业改革发展和监管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把党要管党、依规治党,同推进银行业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为银行业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提供政治保证和组织支撑。抓好《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宣传教育以及贯彻实施工作。持续深入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巩固专题教育成果,继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好干部标准,选好人、用好人,为银行业监管事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第7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心得体会三篇

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目的,在于逐步提高自已基本面分析的水平,而中央经济要作会议文件,则是中国最大的基本面,下面分几个方面谈自已的体会。 1. 加快城市化进程 1958年,中国实行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农村户口把中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固定在农村,剩下的人口固定在城镇,就是城镇户口。两种户口所受到的国民待遇是不同的,到现在,其差距越来越大,已经成了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障碍。这一次将放松城市户口限制,给进城的农民城市户口,如果他们愿意要的话。这一措施,可以说是建国以来的重大调整,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1979年开始的经济改革给中国以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都没有敢触及户口制度,这次国家下决心改革户口制度,由此将开始中国新的一轮变革。

这种变革对目前我做农产品期货人什么影响呢?

大量的农村人口在城镇定居下来,亨受城镇人口的同等待遇,将使他们彻底脱离土地,今后种粮的人口逐步减少,而消费粮食的人口逐步增多,粮食价格会逐年提高,而且,这种价格的提高是不可逆转的,因为伴随着城市化进程,是农村耕地面积的不断缩小。 2. 房地产政策

目前房地产政策还不会大变,也这是目前。如果说金融危机让我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那么,迪拜事件则是给我国敲响了警钟。国际经济的恢复不是一年二年的事,国内经济又到了转型时期,在这一时期,如果发生迪拜的问题,后果不堪设想。温总理说,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因为中国人多地少。总理的公开讲话,表明国家的房地产政策已经转向。这次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以说是拉开了调整结构、经济转型的序幕,今后的经济发展主流是低碳经济、绿色能源等,它关系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房地产的问题,主要是国家把它作为支柱产业来搞,地方的利益涉及其中,所以不少问题理不清。现在中国的经济潮流已经转向,今后,谁在新经济的发展中做得好,谁就会有一个更好的前程,省委付书记可以升书记,省委书记可以升中央。一个省,如果在新经济方面做不好,而经常去中央汇报房地产仍然是我省的主柱产业,可能该同志的政治前途就到此结束,一级受一级的影响,各级地方的利益就会逐步退出房地产,或者说有所退出。而中央就可以把大多数同志团结到自已的周围,逐步加大房地产治理的政策力度。因此,长期来看,房地产价格会逐步回落,价格回落而销量增加。

一是价格回落而使销量增加,二是城市化将使得大量的农村人口在城市安居下来,促使房屋需求加大。

与房地产关系密切的钢铁,其价格趋势是向上的,因为房屋的销量会增加,另外,钢铁是资源性产品,今后价格只会上升,不会下降。再者,钢铁的部份落后产能淘汰后,相对垄断也就形成了。 3. 扩大内需

扩大内需将是今后的长期国策之一。要想让大家增加销费,得解决二个问题,一是手里的钱要增加,二是有钱以后无后顾之忧,敢花。可以肯定的是,老百姓的收入会逐步提高,企业的成本也会逐步提高,因此,商品价格受此影响,会逐步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包括住房价格的回落,将使老百姓手中、银行里的部份储蓄流向市场,市场的流动性增加,商品价格上升。 4. 第三产业

今后,第三产业的比重会提高,第二产业的比重会下降。第三产业就是服务业,也就是虚拟经济,这是不创造社会物质财富,但可以提供社会服务的一种经济;第二产业,就是工业。可以肯定的是,增加第三产业、降低第二产业的结果,是商品价格下降。 5. 通货彭胀

11月份的CPI终于由负转正,很多人,包括经济专家可以大大松一口气,因为通货紧缩离我们而去。通胀,也就是扩张的货币政策,被相当一部份经济学家、大部份官员所认可,他们认为这是经济增长所必需的,也是经济增长的表现,特别是所谓的适度通胀,更是受到热烈欢迎。这些年的实际情况是,支出与收入相比,收入远远不够,为了保不可缺少的支出,只得减少一部份老百姓的分配,如果这还不够的话,就再多印一些钞票,千头万事,处处要花钱,各级政府手里钱花,事情就好办。从这一点来说,今后一段时间,商品价格处于上升的趋势。

党中央在近日召开的两次重要会议上都提出,要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过去“又快又好发展”的提法有所改变,“好”字排在了“快”字的前面。胡总书记在日前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数次讲到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对明年工作部署时,他又指出,要切实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转到提高产量和效益上来。

“好”与“快”排列位置的对调,是非常了不起的。这一字之改,把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放到了速度的前面,强调了科学发展,这是发展经济的指导方针的一大改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认识论的一大飞跃,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的一大贡献。

好,是注重发展的质量;快,是强调发展的速度。两者的位置对调一下,含义很丰富,也是我们几十年来经济工作的经验总结。片面强调发展速度,而不注重发展的质量,那就会使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四十多年前,我们吃所谓“大跃进”的苦头,可谓多矣!可谓大矣!最后,把国民经济弄到了崩溃的边缘。结果是:好与快,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都不见。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对片面强调快的危害,一直认识不足,没有下决心把“快”的地位移到“好”的后面。

“好”与“快”,是对立的,是有矛盾的。但是,两者经过努力,又是可以统一的。又好又快,经过努力,是可以做到的。建筑在“好”的基础上的“快”,才是真正的“快”,才是稳妥的“快”。事实上,在当前,发展速度不是主要矛盾,质量和效益才是更重要的。不注重解决好这个问题,也就没有真正的实在的发展速度。

“好”在“快”前,凸现科学发展理念。这样一改,我们相信在几年内,让“好”字领先,“好”与“快”比翼齐非,中国的经济将能更好更快地达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中共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个人心得体会(共17篇)

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精神 学习心得体会

领悟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宣讲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