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描写民俗的作文

综合文章 时间:2020-03-25
【www.wendang123.cn - 综合文章】

中国是一个有着20xx年历史和文化的国家。以下是边肖带来的民间作文,希望能帮到你。

篇一:

“一岁除以鞭炮声,春风温暖屠苏。千户总是以新换旧。”当我读到半山老人王安石的诗《元日》时,脑海里浮现出春节的一幕幕。

春节前,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准备年货,牛肉干、香肠、汤皮等等,大多都是自己做的。其中我了解到了做汤皮的过程:米饭一定要泡一晚上水才能做汤皮。第二天,用一些盐和香料把它磨成浆。舀一勺后,放在簸箕的四面,摇匀,然后在锅里蒸2-3分钟。锅翻过来,就变成了一个又圆又软又好吃的汤皮。这个时候汤皮可以现在吃,也可以冷酸辣好吃。可以卷成一卷,也可以用手撕开。如果把它分成小块,暴露在烈日下,它就会变成一个非常薄而坚硬的正方形。空闲的晚上,我妈会炒或者用黑沙粒炒。当时汤皮真香!远嫁的大妈最喜欢家乡的糖皮,因为定南有这样的特产。她说只要想家就想吃奶奶做的汤皮。

春节前,家家户户除了准备年货,还要打扫卫生。为什么要清理?传说掌管天下的厨王,会在过年的时候向天庭报告人间情况。做了坏事的人和做了好事的人都一一上报玉帝。可是世界上那么多人,灶神怎么会记得呢?于是,他的厨王把家里人在家里做过的坏事都写了出来,用蜘蛛网和灰尘把它们挡住。到时候,灶王会去家家户户看看他们做了什么坏事,上报上天,让玉帝惩罚他们。有些人在新年前打扫卫生,以免受到惩罚。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这个习俗。所以这个习俗就流传下来了。

过年的时候,人们早早起床,在家门口放鞭炮,贴对联。上街买点被遗忘的物品,早点开始准备大餐。午饭后,孩子们早早洗了澡,穿上新衣服和鞋子,在朋友面前炫耀。大家一起笑,一起追,一起玩。

最开心的时候了。大年三十,一家人围着桌子坐着,看着桌子上的好吃的,什么都想吃,但是又不觉得饿,就从东到西挑,父母也没说什么,因为是过年了,好像情有可原。吃完饭说“恭喜发财,带红包。”压岁钱到手了。春节联欢晚会吸引全家人来看,一边吃,一边看,一边笑。窗外有鞭炮和烟花。

新年第二天,大家开始走亲访友。当然,奶奶家一定要去。我也喜欢,因为爷爷奶奶给的红包比较大,叔叔阿姨叔叔给的红包越多越好!

春节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受欢迎的节日之一。春节期间,大家都会真心祝福你,真心希望你年年平安健康。虽然天气寒冷刺骨,但每个人的心都像春天一样温暖。

春节,一个美丽的节日!

篇二:

我的家乡是永康城外几十里的一个小村庄。早年,村里许多房子都是茅草屋顶,因此得名“茅古龙”。

我们最喜欢孩子的节日是什么?十有八九我会跟你说“毛鼓节”!毛鼓节是村里的特色节日,也是孩子们的节日。

每年初秋前后,在“毛骨节”的前一天,家家户户的孩子都会争相收集茅草。茅草是这次活动必不可少的原料!新收集的茅草油很亮,看起来一点都像蜡。茅草摸起来很滑,但是很坚韧!不管怎么折,怎么弯,都不会断。毛古节最重要的工作是把茅草编织成鼓的形状。因为在老人眼里,鼓代表团圆与和平。

茅草编鼓难。村里的大人,尤其是老人,最会编鼓。如果孩子想参加活动,就必须学会自己编鼓。制作鼓的关键是将它们互锁并拧紧,这样鼓就不会松动。成型的鼓是平的,大约五到十厘米厚,鼓面是圆形的,直径大约二十到三十厘米。鼓表面摸起来很光滑,有格子花纹。茅草的穿法也很讲究,一个在上面,一个在下面,中间必须固定支撑一个。

鼓完了,可以往鼓里放很多糖!农村没有好吃好看的水果和软糖,但是有小孩子最喜欢的麦芽糖和橡皮筋糖。橡皮筋糖其实是类似橡皮筋的“硬糖”。糖外面是硬壳,里面是软软的“三明治”,是小孩子的最爱。把糖装好,孩子们的工作就完成了。这时,大人正在搭建“舞台”,搭建活动场地。

在初秋到达的那天,孩子们一大早就带着糖鼓出去了。当我们来到村长桌前时,大家开始抢“地盘”。如果你得到一个好的位置,你会得到更多的糖。

上午晚些时候,活动正式开始。孩子们拿起木鼓锤,在鼓上敲打了一会儿。糖果从鼓缝里掉出来。无数颗糖果随着一阵鼓声落下,真是一场激动人心的“糖果雨”!

你看,孩子们嘴里含着两三颗糖,手里拿着两把糖,口袋里全是。大一点的孩子利用身高优势跳上跳下,时不时开心地大喊大叫;年轻人只能跑到台前接别人;有些调皮的人直接张着嘴躺在茅草堆旁,等着糖自动落入嘴里!

这真是一场欢乐的糖果盛宴!

难怪家乡的孩子都爱毛古节,爱这个叫毛古龙的小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