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节日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构成模式

综合文章 时间:2020-10-19
【www.wendang123.cn - 综合文章】

节日作为人类生活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人类发展的不同时期,适应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不同的生产力水平,建立起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群与人、人与自己的有序关系。节日作为一种文化秩序,不仅是社会组织、价值体系和群体标识的表现和建构,也是历史与未来的纽带。它积累了人类的文化创造和生存智慧。

然而,随着现代化、城市化和全球化的深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传统节日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功能逐渐萎缩,也面临着迅速消失和同质化的危机。近年来,党把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和宣传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节日志》被列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是从国家层面全面收集、整理、编目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标志。

《中国节日志》计划在五年内完成对我国各地方、各民族现有代表性传统节日的历史和现状的调查。该项目运用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艺术学、历史学、文献学等跨学科合作方法,综合运用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现代记录手段,以整体、多视角的科学方式记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力求客观、全面地反映节日文化的历史演变和当代变迁。因此,可以挖掘、保存和传播一批优秀的传统民族民间节日,保存中国节日文化基因,为国家文化保护和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节日志》将为全国各族约200个传统节日写书,完成20xx余篇田野和专题调查报告。研究结果将以“中国节日数据库”、《中国节日志》大系列图书、《中国节日影像志》、重大节日专题研究报告、节日研究论文等形式呈现。《中国节日志》国家编委由数十名专家学者组成,周任主任,孙、蔡武、冯骥才任顾问,刘、宋、徐万邦、任副主任,中央和地方高校及文化系统研究所的数千名专家学者将直接参与项目研究。

《中国节日志》自发起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所有工作都在有序进行。截至目前,《中国节日志》(正文)已有65个子课题获批研究。“中国地方志节日文献数据库”的数据收集工作已经完成,整理出3197种地方志,形成40058个数据条目。北京、山东、云南、四川、河北省开始编制《春节卷》。《姊妹节》,《鼓藏节》,《卯节》,《巍山彝族二月八》,《江西石邮春节》等。被拍摄下来。云南大学、山东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建立了假日文化研究基地,假日研究网络初具规模。

《中国节日志》展示了从项目设计理念到组织实施的巨大创新。首先,项目设计强调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整体把握和整体研究;其次,该项目侧重于节日文化的图片、文字、视听和网络的三维记录和传播,其成果将使用图像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第三,要注意节日的动态性,注意社会发展不同层次的历史探索和现状记录;第四,充分吸收人类学、民俗学、艺术等相关学科的前沿理论,强调跨学科合作和全方位呈现。

节日文化是一种综合的文化现象,对它的研究并不排斥任何学科。在节日里,有许多艺术形式,如歌剧、舞蹈、民歌等。并有政治、经济、民族和文化的研究视角。多学科参与是完整专业记录和研究节日文化的前提。《中国节日志》项目研究对象复杂,学术思想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