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杭州的春节作文5篇

综合文章 时间:2024-04-10
【www.wendang123.cn - 综合文章】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关于杭州的春节作文5篇,以供参阅。

关于杭州的春节作文5篇

关于杭州的春节作文1

  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一般都要用胡桃、松子、莲子、枣子、芡实、桂圆和荔枝做成腊八粥,并馈赠亲友,这是杭州人过年的前奏。这腊八粥源于南宋寺庙,不知从何时起,这腊八粥,从寺庙流传到民间,并形成了杭州人腊八日烧八寺香的习俗。

  大年三十,人人身着新衣,聚在一起,同自己的家人一起吃一顿年夜饭。年夜饭中,一般都备有几只口彩吉利的菜蔬,比如猪大肠叫做常常顺利;鱼圆肉圆称为团团圆圆;鲞头煮肉就是有想头;春饼裹肉丝暗指银包金丝;黄豆牙叫如意菜;落花生叫长生果;黄菱肉、藕、荸荠、红枣四物并煮美其名曰有富,杭州话藕的谐音为有,黄菱肉形似元宝,音形相加等于有富。这天晚上,人人都要守岁,小孩守岁——祈求长辈平安,学习顺利;长辈守岁——希望小孩快乐成长,自己事业顺利。

  大年初一,首先开门头一件事就是放炮杖,俗称开门炮。不过,放炮仗可不是早上起床,而是凌晨0点,一天当中最早的时候。放完炮仗,在家中补眠几小时后,带上年货,出发到亲戚家去拜年。拜年,,小孩是最开心的,因为可以拿到红包。只要在亲戚朋友面前说上几句吉利话,就可获得。

  初二直至初五,仍旧是拜年。

  初六,大部分的店铺都开张了,大人也趁着假期,陪家中的`小孩出去玩耍。

  正月十五,元宵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来了。杭州民间传正月十五为上元天官赐福之辰,多斋素诵经,匍匐至吴山礼拜。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过元宵节,还有一个活动——看灯会。在灯会上,你会看到许许多多不同的灯,让你的眼睛应接不暇。在灯的下方,还会有一张纸条,上面会写着一个谜语,这就是猜灯谜。

  元宵节过后,大人要上班,小孩要上学,春节结束,又是新的一年。

关于杭州的春节作文2

  杭州的春节,从腊月初旬便逐渐开始了。整个腊月里,人们纷纷制作酱肉,晒出咸鱼,为过年作准备。

  到了腊月二十三,杭城里的年味便骤然浓郁起来。超市里的年货开始大批出售,腊笋、腌蟹、芽儿等传统年货更是被一抢而空。

  过了腊月二十三,人们便开始扫尘。杭州人扫尘可有规矩了。这不仅要将家里角角落落的灰尘清扫干净,还要将废旧的用品换新一次。而且整个大扫除过程中,灰尘只往里扫,不往外扫,意思就是“把财气往里收”。在这段时间里,各小区大门口也都挂起了各形各色的彩灯与大红灯笼,庆祝春节的到来。

  除夕,人们将迎来“过年四要事”:贴春联、吃年夜饭、放爆竹与看春晚。白天,人们将自己写的或买来的春联与“福”字贴在门上。“福”字要倒着贴,表示“福到”的意思。一到下午,人们便杀鸡斩鸭,拿出之前购买的年货,烹饪年夜饭。整个下午,杭城各个角落都散布着酒肉的香味。上桌的年夜饭,鸡鸭鱼肉,一应俱全。饭后,爆竹声便在城市里洋溢开来,噼里啪啦地要响整个年夜。除夕夜,人们都要守岁,但总不能苦等一通宵吧!那就打开电视机,观看春晚,在歌声、笑声中守岁吧!这就是许多杭州人的选择。

  正月初一,人们便开始走亲访友。杭州人到亲戚家拜年时,最爱送礼。各种礼物都有,吃的`,穿的,用的;坚果,水果,营养品,红酒;围巾,新衣,帽子……无一不可送,当然,更少不了两家人的一顿聚餐。

  转眼间,元宵节又到了。在这一天里,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在一碗汤圆里,还要加入一些桂圆、莲子等“圆”的食物,象征团团圆圆。到了夜里,杭州各大广场便会举行“闹元宵”灯会。整个广场都张灯结彩,如一片灯的海洋,挂满了各种各样的纸灯,纸灯上写满了灯谜。人们在赏灯会的过程中猜灯谜,不亦乐乎。

  就这样,直到正月十八元宵“落灯”,杭州人的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不过,这么有趣的春节,已渐渐成为了过去,如今的春节,年味已经越来越淡了……

关于杭州的春节作文3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杭州的春节更是别具特色。

  从钱王定都临安算起,杭州的春节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吃是过年的一件大事,在农历腊月初八,也叫“腊八日”,杭州人喜欢用胡桃。松子。莲子。枣子。芡实。桂圆和荔枝做成七宝五味粥,并馈赠亲友,可见杭州人有多大方。这种反映杭州人劳动成果的.粥起源于南宋寺庙,为僧家斋供用品,后来流传民间,并逐渐形成了杭州腊八日烧八寺香熬腊八粥的习俗。杭州还有一句躲债人的老话:年二十七,勿着急;年二十八,想办法;年二十九,有有有;年三十不见面;初一见面拱拱手。真没想到这也是杭州人过年习俗之一,实在别具一格。

  大年三十的晚上,杭州人家里一般都会准备几样有象征意义的菜:猪大肠,象征常常顺利;鱼圆肉圆,称为团团圆圆;鳖头煮肉就更有特色,意思是有想头;春饼也很有趣,暗指银包金丝;黄豆芽叫如意菜等等,可以说这几样菜都是各具特色。黄菱肉、藕、荸荠、红枣四物并煮,美其名曰“富有”,杭州话藕的谐音为“有”,黄菱肉形似“元宝”,音形相加等于“富有”。我对杭州人的创造力感到深深地敬佩。

  隆重的春节就在正月里伴随着酒肉的香味和阵阵爆竹的响声结束了。

关于杭州的春节作文4

  每逢假期,我们一家人总是要出去转一转,玩一玩,这次也不例外。今年春节期间,我们从初二一直到初七到了离江苏很近的浙江省玩了一圈,其中有很多事情,让我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有趣,比如说在鲁迅笔下描写得栩栩如生的百草园,去了绍兴一看才知道这只不过是一个菜园子;又比如说到了横店才知道什么是人山人海:如果走路时不小心没跟上,想挤都挤不回去,和南京长江大桥的堵车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其中在杭州宋城里面的经历,则是让我觉得最有趣的。

  杭州宋城,是一个专门表现出杭州在宋朝时期时的一个主题公园,里面最有名的就是大型歌剧表演《宋城千古情》,除了这个,还有一条“怪街”,有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有倒屋、斜屋、隐身屋,还有鬼屋。倒屋就是整个屋子被倒过来了,椅子桌子都在房顶上;斜屋的整个屋子都是歪过来的,刚进去会感觉头很晕,就像要跌倒一样;隐身屋其实就是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一个魔术,有一面墙就是个镜子,能够反射地板,使人看上去就与消失了一般;鬼屋是根据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而改编的,整个一吓死人的屋子,还好我没有心脏病,不然就没法活着出来了。

  《宋城千古情》是宋城的招牌节目,自然我们也去看了。它分为序章《良渚之光》以及《宋宫宴舞》、《金戈铁马》、《美丽的西子,美丽的传说》、《世界在这里相聚》五场。看之前,导游向我们说看过一次后20年都不会忘记。当时我们都以为是导游在宣传,但看过后才发现确实如此。它从全方位都能让我们感受到表演的精彩,演员们不止在舞台上表演,甚至都到观众席上来了,并且特效让人吃惊,有时地面会突然冒出一个水池,有时会从楼顶上“刷刷刷”射下一大堆刀,让我们都吃了一惊。

  今年寒假已经结束了,可这些事情还是让我记忆深刻。我希望明年我们仍然能够出去玩,还会有这么多的有趣事情。

关于杭州的春节作文5

  杭州的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在腊月初八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得喝香甜软糯的腊八粥,以祭祀祖先、庆祝丰收。腊八粥使用各种各样的食材熬成的,红枣、白果、莲子、花生……就是把五谷杂粮拼盘以粥的形式展现了出来,先不说味道,这卖相让人看了就垂涎欲滴!

  在过小年之前,大人小孩都忙着一起准备过年要用的吃的、喝的、穿的、用的,还要买些红灯笼、对联纸,用来装饰房子,好在过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这一天要吃糖,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日子。“二十四,扫房子”,腊月二十四这天要进行一次大扫除,把穷运、晦气全部赶出门。打扫完后,要贴上对联、福字、年画,还可以挂上灯笼,再添一分过年的气息。

  过了二十四,大家就更忙了,要提前拟定一份年夜饭的菜单,把年夜饭的食材都预备充足。

  除夕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在赶做年菜,男女老少都穿起了新衣,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街上也是亮堂堂的`一片,在城郊,还能听到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可热闹了!除夕晚上,全家人要一起吃团圆饭,还要看春晚。夜晚,除了很小的孩子,几乎没有人睡觉,都要守岁。孩子们还会领到长辈们给的红包。

  正月初一到初六,人们都要去亲戚朋友家拜年。在这几天里,店铺多数都不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