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攀登者》观后感10篇

综合文章 时间:2024-03-23
【www.wendang123.cn - 综合文章】

  【导语】以下是会员“hkcdf17”整理的电影《攀登者》观后感10篇,欢迎参阅。

电影《攀登者》观后感

电影《攀登者》观后感 篇1

  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成功从北坡登顶珠穆朗玛峰,完成人类首次北坡登顶珠峰的壮举。时隔59年,由徐克监制、李仁港执导、阿来编剧,吴京、章子怡、张译、井柏然、胡歌、王景春、何琳、陈龙、刘小锋、曲尼次仁、拉旺罗布、多布杰主演,成龙友情出演的电影《攀登者》袭来。在致敬海报中,五位演员神情坚毅、目光坚定,传递出一往无前的信念和决心。

  电影《攀登者》根据真实历史改编,讲述了中国登山队在1960年与1975年两次向珠峰发起冲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顶这一不可能的任务,并首次完成了珠峰海拔高程的精确测量。电影《攀登者》剧组为了真实还原这段历史故事,影片的主创团队在前期筹备阶段做了大量的史料收集工作,无论是影片中富有历史年代感的场景搭建,还是1960年、1975年中国登山队员所使用的冰镐、冰爪、氧气瓶以及登山服等装备与服装道具,都遵循史料记载,做到真实还原。据了解,为了让演员表演更加真实,剧组的每一位主演都要背着重达17公斤的登山装备进行训练和拍摄。为体验高海拔和极寒环境下的真实感受,主演吴京还在去年年底最冷的时节到海拔5200多米的青海岗什卡雪峰,足足体验了半个月的攀登生活。

电影《攀登者》观后感 篇2

  今年的电影“国庆档”竞争究竟有多激烈,相信不用多说了。其实相比于《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这两部电影,由吴京、章子怡、胡歌等众多大牌演员主演的《攀登者》更受瞩目,毕竟在《战狼2》和《流浪地球》成功之后,带有“吴京”烙印的电影,已经成为了票房的保障。

  有人质疑,吴京究竟还能不能延续传奇,甚至有网友“唱衰”说,吴京以前的成绩太亮眼了,如今观众对他要求更高,可能《攀登者》会成为吴京的扑街之作,《攀登者》票房少于30亿算扑,大于40亿也不算爆。

  吴京:我太难了!

  不得不说这届观众对吴京真的很严格了。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也说明很多人肯定吴京的票房号召力,但要是他参与的每部电影都要求达到40亿以上,那是神仙,不是吴京。其实吴京已经奠定自己位置,不用部部搏命,只要用心,诚意就好。截至9月22日,《攀登者》预售票房成绩依然排在第一名,相信很多观众都在期待这部电影,就算《攀登者》口碑没有达到观众的预期,票房也不会太难看。

  近日,吴京在接受采访时,就被问到了这个问题。记者问要是《攀登者》票房失利的话怎么办?吴京脱口而出表示,他到现在虽然还没有完整看过《攀登者》这部电影,但他觉得自己已经赢了,他赢了一个过程,一个新的类型,没有人做过,这种经历只有少数人有,这才是最大的财富。

  听完吴京这番回答,网友纷纷肃然起敬,吴京每部电影都在开拓新的类型,他也说过,中国电影想发展起来必须得开拓新类型片,他已经做到了,钱不钱的都已经无所谓了,他的境界早已封神。怪不得吴京能红!

  其实在《流浪地球》上映前也有人问票房不好怎么办?吴京也是这样回答的,他说:至少我们给中国儿童种下了科幻的种子,给中国科幻电影培养了7000个人才。

  吴京就是有这种魔力,他拍的电影让人忍不住无条件支持他!虽然在观众心中吴京已经是“大师”级别的演员,但吴京却很谦虚,表示自己能得到观众的认可很高兴,但他还是如履薄冰,觉得自己还是要继续努力。尤其是现在看了很多电影书籍,再回头看自己以前演的角色是,吴京觉得他有很多错误的地方,希望自己以后能够在技巧和技术上可以尽量少犯一些错误,至于观众怎么评价和定位他,已经不重要了。

  吴京还表示,作为演员不应该给自己设定一个封顶,这是给自己挖了一个坑,其实只要演员能在电影里面享受专注,享受快乐,享受纯粹、享受专业,要是能够开创一个新的类型,就是最大的成功了。

  看得出,如今的吴京早就看淡了所谓的“票房”,他要做的是为中国电影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这样的吴京,怎样让人不爱。最后,一起来说说,国庆档你第一支持的电影是《攀登者》还是《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呢?

电影《攀登者》观后感 篇3

  一部登山片子大家肯定都知道登上去了,只能剧透人物走向了咯。标明了有剧透,点进来说我剧透就没意思了咯)超级开心能参加b站的点映会提前看到了攀登者这部影片!!整部电影虽然主旋律较重,但是还是把整个故事完整的展现给观众,能够震撼感动到观众。我旁边的汉子和姑娘们哭的稀里哗啦的。

  影片上半部分就我个人而言哈感觉节奏有些不大对,省略或者着重的地方有些不太妥当,但是到了后半部分感觉慢慢的出来了,人物的性格逐渐开始显露。在这里我真的要表达一下对张译老师的爱意,他的角色真的是这部电影里最饱满的一个角色,人物性格的塑造与变化是最完整的一个。我最感动的点就是他开始哭的时候qaq,超级带动我,完全忍不住。当然章子怡的演技也没的说哈,一开始演一个少女完全不出戏,在她所能发挥的空间里完成的很好。吴京演的也很出色,虽然还是有点战狼的感觉,大家可以数一数他在电影里飞扑了多少次哈哈哈。胡歌啊井柏然啊陈龙啊大家的演技都挺不错。至少让观众感受到了当时登峰的困难,大家的决心。井柏然角色李国梁的死从电影开始就有在铺垫。倒是章子怡饰演的徐缨的牺牲让我措手不及,原本还以为她与吴京扮演的方五洲的爱情会是he.......不过牺牲了倒是令人更加深刻。

  然后当然不足之处还是有的,稍微我觉得缺少一些当时那个年代的特色,没有与当时的背景太融合。其次bgm真的太多了哈哈哈哈哈哈,没有背景音乐的片段太少,而且都是那种气势磅礴恢弘的音乐,有种强行将观众带入爱国感人的情绪,会有点疲惫。最后参演人员也挺多的,主要篇幅都在主角身上,配角们的刻画就稍微欠缺了些。

  总而言之这部电影也是国产片里的佼佼者了,能感动观众,讲好故事,值得一看。

电影《攀登者》观后感 篇4

  大环境制作比之前有进步,而情感的连接有些突兀。

  在祖国70周年的日子里,去观看了《攀登者》,查了资料,影片中的取景选择在岗什卡雪山拍摄,完全是真实取景,坐在前排,可以感受到珠穆朗玛峰的寒冷。第一次登顶成功时路过珠峰北坳,感觉自己都在这雪崩之中。第二阶段松林光脚登顶,着实佩服。第一次成功登顶未进行拍照留下的质疑,为后来松林对方五洲的态度变化做铺垫。而质疑也使得松林懊悔与深深的自责。冰塔林、冰裂缝、北坳营地、大风口。再次向珠穆朗玛峰出发,年轻队长李国梁带着他的队员顺利到达第二阶段。年少轻狂的他们不知道危险随时发生,使得突然风暴的来临,处理突发事件,李国梁为了祖国大义而选择自我了结。保住了,李国梁的牺牲让松林原谅了方五洲。松林也亲自将李国梁的尸体拉回来。影片中最后一次登顶遇见的雪崩,有一段视觉盲区,模拟方五洲遇见雪崩后的短暂昏迷。吐槽,这里面两段感情都没成,深深感叹生命短暂。

  这部电影中的爱情有点突兀,没有与影片大环境做到很好的连接。而兄弟情义体现完美。演员都是好演员。而这部影片中我感觉张译的感情表达最到位。

电影《攀登者》观后感 篇5

  这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影人,鲜肉老戏骨都混杂在一起。而且还都给了镜头透露出都有故事,不至于其实电影里他们都一闪而过吧,那为什么要把路人角色放在宣传片里。难道是个纪录片吧?那合情合理,就当我胡放屁了。

  这么多而复杂的人物用一部电影演完还整的挺好,那真的要和魔戒对拼了。我个人猜测口胡又是一部爱国绑架大乱炖电影。我更喜欢看国庆阅兵,看完再看这部电影的风评!

电影《攀登者》观后感 篇6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在20xx年9月30日上映,其中有一个故事是《夺冠》篇,讲述的是从1984年8月8日中国女排3比0战胜东道主美国女排,在洛杉矶奥运会夺冠,首获世界大赛三连冠的故事开始,展示了35年来,女排的奋斗之路承载着多少国人的热泪盈眶,谱写着一页又一页顽强拼搏的篇章。

  导演徐峥将女排精神与时代情感紧密结合,通过独特的叙事风格,将35年前洛杉矶奥运会那场激动人心的女排决赛“搬到”上海弄堂里“现场直播”,以弄堂的邻里情,再次重温女排传奇,高燃重现中国女排首夺奥运冠军的巅峰时刻。

  爱我们的祖国,是因为我们的信念是坚定的,我们的奋斗是坚实的,我们的誓言是坚决的。为了明天,我们将用毕生的精力,我们将用豪迈的激情,冲向胜利与理想的彼岸。

电影《攀登者》观后感 篇7

  今天,老师给我们播放了电影《攀登者》。

  这部电影讲了中国登山队勇攀珠峰的故事。主角方五洲和杰布、曲松林在1960年登上了珠峰,却因未能用摄影机拍下360度影像,一直不被认可。

  所以在1975的时候,重新组建了登山队。但第一个窗口期提前结束,导致大风口风力加大。幸好方五洲想到法子,用绳子拴上石头,才平安无事,但方五洲却受了伤。

  第二次上珠峰,也出了意外。来了一阵强风,松林建议赶快在风暴来临前上山,五洲建议稳扎稳打,因为松林是副总指挥,所以采取了他的建议。但是雪崩了,然后李国梁带领的突击队没能登顶,他还牺牲了。

  最后气象组徐樱发现了短暂的窗口期,但因突击队有危险,为了告知突击队员,她牺牲了。最终,方五洲领着突击队登上了珠峰。

  在电影里,我最感动的杨光和李国梁。

  杨光在第一次登山时不幸犯了病,他的右腿截了肢,但他说“我还能跳上去。”就为了上去,和爸爸说一说别后悔。他装上了假肢,在大雪飞舞的花絮里,攀上了珠峰。

  李国梁在第二次登峰时,作为队长在第一个人滑落时,本能地帮忙,但不幸被东西打中,滑了下去。在滑落的过程中还不停地用工具缓冲。到了最后,他顶着一头血,却把摄像机给了其他人,亲手割断了绳子,留给队友生的希望。

  这部影片告诉我: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电影《攀登者》观后感 篇8

  星期天上午7点50分,我们全班在电影院观看了《攀登者》这部电影。

  在观影期间,我都没有离开座位,哪怕是一分一秒。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我就坐了多长时间。

  这其中,令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在第二次中国从北坡登顶珠峰时,遇上了十级大风。

  当他们历经千辛万苦,穿过冰塔林,爬上北坳,到达大风口后;气象组突然向大本营汇报:大风口有可能出现十级大风,建议突击者立即后退。可副总指挥却命令大风来临之前,登上大风口。因为他太想让西方登山界早些承认,中国人爬上了自己的山。可风实在是太大了,突击队只好就地露营,准备调整一晚,明早出发。当他们以为一切都很顺利时,却没想到,一阵大风突然刮过来,卷走了他们的帐篷和随身物品,还差点带走了他们的一个队友。队长将携带的折叠梯展开,并用绳子固定好,可这也并不安全,梯子在半空中上下翻动,有好几个人因为没抓牢,差点被卷走。情况很不乐观。可在这时,他们发现,绳子在石头的棱角上越磨越细,最后“嘣”的一声,断了。石头也被这股劲从土里拔了出来,并以极快的速度朝着他们滚落下来。队长眼疾手快,又套住另一块岩石,并且用尽浑身力气,在最后一刻使梯子掉转方向,避开了滚落下来的石头,才保住了全队的性命,自己的胳膊却因此受了伤。

  这一小段电影,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人不能意气用事,不然,便会让自己和他人陷入危险,就像影片中的副总指挥一样。

电影《攀登者》观后感 篇9

  今天早上,爸爸在我弹完钢琴后,带我攀登石龙山。石龙山巍峨高耸,爬上烈士碑公园,需要消耗我大量的力气。在爸爸的坚持下,我终于登上了石龙山。登高望远,山上的空气真好,阳光照耀,我的心情也好了起来。这时不时让想起我看过的电影《攀登者》。

  精彩的电影《攀登者》,讲述的`是中国登山队员不畏艰难、挑战自我、勇攀珠穆朗玛峰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方五洲,曲松林,还有徐缨,李国梁,杨光他们,为了登上珠穆朗玛峰,他们从出发营地开始训练,窗口期时间很短,他们想尽办法走过大风口,穿越北坳路线和第二台阶,不怕困难,一次一次失败都不放弃,面对雪崩也不退缩。最后,她们成功登顶,为中国人争了光,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人是好样的。

  想到这里,我不仅对方五洲、曲松林等人更加敬佩,他们身上的这种品质,特别是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我要做一个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的小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战胜自己。

电影《攀登者》观后感 篇10

  这个星期六,妈妈带我去看电影,这部电影叫作《攀登者》,这一部电影非常好看,请听我细细道来。

  这一部电影讲的是一个叫王富贵的人,为了攀登珠峰。第一次,他们攀登珠峰的窗口期过去了,是因为天气预报员预测错了,他们火速撤离;第二次,他们躲过了十二级大风,登上了珠峰的故事。

  看了这一部电影,他们在逆境之中,永不放弃,不屈不挠的精神,在生活中,我也发生过类似的事。前几天,我在课间休息的`时候,脚被扭去了,不能踢足球,我就这样休息了一天、两天、三天……七天,到了第七天的时候,我终于忍无可忍。这一天早上,我就去踢足球了,可脚没有痊愈,我就带痛上场。在半途,我的脚感觉有一种剧痛,我本想打退堂鼓的,但是我又想起了《攀登者》中的人物,他们在逆境中攀上了珠峰,我怎么不能在逆境中克服自己呢?于是,我又振作起来,向前方踢过去,过人,传球,到守门员的面前,我用出九牛二虎之力把球踢了进去,最后,我们胜利了。

  遇到困难,我们要敢于抗争,不要缩手缩脚,只要勇于努力,你肯定会把这个困难给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