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悬空寺的导游词精华9篇

综合文章 时间:2024-03-12
【www.wendang123.cn - 综合文章】

  【导语】本文是会员“shunshazhangshichen”整理的山西悬空寺的导游词精华9篇,供大家阅读。

山西悬空寺的导游词

山西悬空寺的导游词 篇1

  8月19日是一个乐趣无穷的日子。在那天,我见证了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历史奇迹——悬空寺。

  那天上午,天灰蒙蒙的,待我们到达悬空寺,小雨已经淅淅沥沥的飞舞下来,刚下车,迎面袭来一阵刺骨的寒风,渗到骨子里,让我不停地打冷颤。

  抬头向四周环视,整个恒山美景尽收眼底。恒山峭壁侧立,陡峭险峻,整个山如同一把利斧,笔直的斜劈在大地上。所有岩石经过千百年的洗礼,都是裂层;凹凸不平的山上,形成了道道沟壑。而悬空寺就坐落在这里。

  在悬空寺对面,便又是断崖绿带的山峰。那峰层次分明,层恋叠翠,越攀越高,似乎是千峰竞秀。而山峰上的云彩,变幻无穷,被阵阵寒风吹到了山腰,像仙女轻轻起舞;一会儿又如一卷一卷的.波涛,向山峰拥抱,置身于山崖下,看到山上飘飘悠悠的浮着一股股似烟非烟,似气非气的云雾来,既不是一片片,又不是一朵朵,而是一缕缕,并不散开,顺着峭壁袅袅飘上,让人引以无限联想。

  欣赏此景之时,我居然不由自主地随着人流走上悬空寺。连我自己都不清楚,我是如何走到山上来的。

  望望前方不远处的悬空寺,我是又紧张又欣喜。

  在山脚下所望到的悬空寺,上载危崖,下临深谷,就如玲珑剔透的浮雕,镶嵌于万仞峭壁间,大有凌空欲飞之势。

  刚开始登上悬空寺的每一步我都小心翼翼,生怕有什么意外,而且悬空寺的阶梯都是木制的,有时还能从细小的木缝中看到下面的峭壁。好惊险。

  过了好一阵子,我终于消除了那种不安的心情。站在栏杆前,俯视大地,嗬!这里烟云缭绕,溪漳潺流,百鸟争鸣。我轻闭双眼,用心与大自然交流。这般世外桃源,真乃大自然鬼斧神工之杰作!

  在顺着阶梯绕寺走了一圈后,我仔细回味着……我们登临悬空寺,攀悬梯,走曲廊,穿石洞,几经周折,忽上忽下,左右回旋。仰视一线青天,俯视峡长水流,着实壮观奇特。

  总之,悬空寺建筑之奇,结构之巧,丰富的内涵,堪称世界一绝。悬空寺是中华人民智慧的杰出体现,表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成就。

山西悬空寺的导游词 篇2

  悬空寺,位于恒山脚下,在浑源悬城城南五公里处的金龙峡内西岩峭壁上。自古以来,那里一向被列为北岳恒山的第一奇观。新加坡电视连续剧《莲花争霸》曾在那里取景。

  悬空寺,悬挂在北岳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半崖峭壁间,始建于北魏太和15年(公元491年),始建初期,最高处的三教殿离地面90米,因历年河床淤积,现仅剩58米。1957年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寺院,上载危崖,下临深谷,背岩依龛,寺门向南,以西为正。全寺为木质框架式结构,依照力学原理,半插横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紧联。仅152。5平米的面积建有大小房屋40间。悬空寺的总体布局以寺院、禅房、佛堂、三佛殿、太乙殿、关帝庙、鼓楼、钟楼、伽蓝殿、送子观音殿、地藏王菩萨殿、千手观间殿、释迦殿、雷音殿、三官殿、纯阳宫、栈道、三教殿、五佛殿等。

  殿楼的分布都对称中有变化,分散中有联络,曲折回环,虚实相生,小巧玲珑,空间丰富,层次多变,小中见大,不觉为弹丸之地,布局紧凑,错落相依,其布局既不同于平川寺院的中轴突出,左右对称,也不同于山地宫观依山势逐步升高的格局,均依崖壁凹凸,审形度势,顺其自然,凌空而构,看上去,层叠错落,变化微妙,使形体的组合和空间比较到达了井然有序的艺术效果。远望悬空寺,像一付玲珑剔透的浮雕,镶嵌在万仞峭壁间,近看悬空寺,大有凌空欲飞之势。登临悬空寺,攀悬梯,跨飞栈,穿石窟,钻天窗,走屋脊,步曲廊,几经周折,忽上忽下,左右回旋,仰视一线青天,俯首而视,峡水长流,叮咚成曲,如置身于九天宫阙,犹如腾云皈梦。

  悬空寺不仅仅外貌惊险,奇特、壮观,建筑构造也颇具特色,形式丰富多彩,屋檐有单檐、重檐、三层檐,结桅构有抬梁结构、平顶结构、斗拱结构,屋顶有正脊、垂脊、戗脊、贫脊。总体外观,巧构宏制,重重叠叠,造成一种窟中有楼,楼中有穴,半壁楼殿半壁窟,窟连殿,殿连楼的独特风格,它既融合了我国园林建筑艺术,又不失我国传统建筑的格局。

山西悬空寺的导游词 篇3

  悬空寺位于山西浑源县,距大同市65公里,全国重点文物保持单位,是国内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

  悬空寺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历代都对悬空寺作过修缮,北魏王朝将道家的道坛从平城,今大同南移到此,古代工匠根据道家“不闻鸡鸣犬吠之声”的要求建设了悬空寺。

  悬空寺距地面高约50米,悬空寺发展了我国的建筑传统和建筑风格,其建筑特色可以概括为“奇、悬、巧”三个字。

  值得称“奇”的是,建寺设计与选址,悬空寺处于深山峡谷的一个小盆地内全身悬挂于石崖中间,石崖顶峰突出部分好像一把伞,使古寺免受雨水冲刷。山下的洪水泛滥时,也免于被淹。四周的大山也减少了阳光的照射时间。优越的地理位置是悬空寺能完好保存的重要原因之一。

  “悬”是悬空寺的另一特色,全寺共有殿阁40间,表面看上去支撑它们的是十几根碗口粗的木柱,其实有的木柱根本不受力,所以有人用“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来形容县空寺。而真正的重心撑在坚硬岩石里,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

  悬空寺的“巧”体现在建寺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峭壁的自然状态布置和建造寺庙各部分建筑,将一般寺庙平面建筑的布局、形制等建造在立体的空间中,山门、钟鼓楼、大殿、配殿等都有,设计非常精巧。寺内有佛像八十多尊。

  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游览悬空寺后,在石崖上书写了“壮观”二字,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称悬空寺为“天下巨观”。

山西悬空寺的导游词 篇4

  8月19日是一个乐趣无穷的日子。在那天,我见证了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历史奇迹——悬空寺。

  那天上午,天灰蒙蒙的,待我们到达悬空寺,小雨已经淅淅沥沥的飞舞下来,刚下车,迎面袭来一阵刺骨的寒风,渗到骨子里,让我不停地打冷颤。

  抬头向四周环视,整个恒山美景尽收眼底。恒山峭壁侧立,陡峭险峻,整个山如同一把利斧,笔直的斜劈在大地上。所有岩石经过千百年的洗礼,都是裂层;凹凸不平的山上,形成了道道沟壑。而悬空寺就坐落在这里。

  在悬空寺对面,便又是断崖绿带的山峰。那峰层次分明,层恋叠翠,越攀越高,似乎是千峰竞秀。而山峰上的云彩,变幻无穷,被阵阵寒风吹到了山腰,像仙女轻轻起舞;一会儿又如一卷一卷的波涛,向山峰拥抱,置身于山崖下,看到山上飘飘悠悠的浮着一股股似烟非烟,似气非气的云雾来,既不是一片片,又不是一朵朵,而是一缕缕,并不散开,顺着峭壁袅袅飘上,让人引以无限联想。

  欣赏此景之时,我居然不由自主地随着人流走上悬空寺。连我自己都不清楚,我是如何走到山上来的。

  望望前方不远处的悬空寺,我是又紧张又欣喜。

  在山脚下所望到的悬空寺,上载危崖,下临深谷,就如玲珑剔透的浮雕,镶嵌于万仞峭壁间,大有凌空欲飞之势。

  刚开始登上悬空寺的每一步我都小心翼翼,生怕有什么意外,而且悬空寺的阶梯都是木制的,有时还能从细小的木缝中看到下面的峭壁。好惊险。

  过了好一阵子,我终于消除了那种不安的心情。站在栏杆前,俯视大地,嗬!这里烟云缭绕,溪漳潺流,百鸟争鸣。我轻闭双眼,用心与大自然交流。这般世外桃源,真乃大自然鬼斧神工之杰作!

  在顺着阶梯绕寺走了一圈后,我仔细回味着……我们登临悬空寺,攀悬梯,走曲廊,穿石洞,几经周折,忽上忽下,左右回旋。仰视一线青天,俯视峡长水流,着实壮观奇特。

  总之,悬空寺建筑之奇,结构之巧,丰富的内涵,堪称世界一绝。悬空寺是中华人民智慧的杰出体现,表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成就。

山西悬空寺的导游词 篇5

  悬空寺,位于恒山脚下,在大同市浑源县城城南五公里处的金龙峡内西岩峭壁上。自古以来,这里一直被列为北岳恒山的第一奇观。

  大家请抬头看,殿楼的分布都对称中有变化,分散中有联络,曲折回环,虚实相生,小巧玲珑,空间丰富,层次多变,小中见大,不觉为弹丸之地,布局紧凑,错落相依,其布局既不同于平川寺院的中轴突出,左右对称,也不同于山地宫观依山势逐步升高的`格局,均依崖壁凹凸,审形度势,顺其自然,凌空而构,看上去,层叠错落,变化微妙,使形体的组合和空间对比达到了井然有序的艺术效果。远望悬空寺,像一付玲珑剔透的浮雕,镶嵌在万仞峭壁间,近看悬空寺,大有凌空欲飞之势。

  悬空寺不仅外貌惊险,奇特、壮观,建筑构造也颇具特色,形式丰富多彩,屋檐有单檐、重檐、三层檐,结桅构有抬梁结构、平顶结构、斗拱结构,屋顶有正脊、垂脊、戗脊、贫脊。总体外观,巧构宏制,重重叠叠,造成一种窟中有楼,楼中有穴,半壁楼殿半壁窟,窟连殿,殿连楼的独特风格,它既融合了我国园林建筑艺术,又不失我国传统建筑的格局。

  悬空寺内现存的各种铜铸、铁铸、泥塑,石刻造像中,不少风格,体例具有早时期的特点,是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珍品。

  现在大家有30分钟的自由浏览时间,请大家注意安全,准时回到这里集合。

山西悬空寺的导游词 篇6

  大家好!我是郝晨伊小导游。今天,由我来带领大家参观山西恒山的悬空寺。

  现在,我们一起走近悬空寺。你瞧,只有三层高的寺庙,全部由木头搭建而成。在悬崖峭壁之间蜿蜒盘旋,显得十分高大雄伟。悬空寺创建于北魏后期,已经经历了1400多个年头,所以楼梯十分古老,大家一定要小心脚下,待会儿走到顶楼时,还会听到一些“嘎吱嘎吱”的响声。不过,没有关系,大家不用慌,悬空寺虽然看起来十分悬,但它的内部其实是由十多根坚固的石柱支撑着的,只要我们文明参观,安全是没有问题的`。

  现在,大家马上要走过一段木板路来到坚硬的石板路了。这段石板路上有8间房,是当地相信佛教的人每年进去拜菩萨的地方。如果你们想去拜拜,也可以进去体验一下。跨过门槛,就来到“密道”,这条路黑漆漆的,让人感觉可能有点阴森。但是,它可是一条近路哦。可以让我们快速地下到二楼。

  大家跟紧了,拐一个弯后,我们就会看到悬空寺中最著名的那片竹瓦。每当天气晴朗,阳光普照时,竹瓦就显得金光闪闪,无比耀眼。我们今天很幸运,遇到一个大晴天,可以饱览竹瓦以及远处恒山上的美景呢!

  好了,给大家30分钟自由活动的时间,可以再逛一圈悬空寺,太阳下山前,我们在山下小溪边集合!

山西悬空寺的导游词 篇7

  8月19日是一个乐趣无穷的日子。在那天,我见证了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历史奇迹——悬空寺。

  那天上午,天灰蒙蒙的,待我们到达悬空寺,小雨已经淅淅沥沥的飞舞下来,刚下车,迎面袭来一阵刺骨的寒风,渗到骨子里,让我不停地打冷颤。

  抬头向四周环视,整个恒山美景尽收眼底。恒山峭壁侧立,陡峭险峻,整个山如同一把利斧,笔直的斜劈在大地上。所有岩石经过千百年的洗礼,都是裂层;凹凸不平的山上,形成了道道沟壑。而悬空寺就坐落在这里。

  在悬空寺对面,便又是断崖绿带的山峰。那峰层次分明,层恋叠翠,越攀越高,似乎是千峰竞秀。而山峰上的云彩,变幻无穷,被阵阵寒风吹到了山腰,像仙女轻轻起舞;一会儿又如一卷一卷的波涛,向山峰拥抱,置身于山崖下,看到山上飘飘悠悠的浮着一股股似烟非烟,似气非气的云雾来,既不是一片片,又不是一朵朵,而是一缕缕,并不散开,顺着峭壁袅袅飘上,让人引以无限联想。

  欣赏此景之时,我居然不由自主地随着人流走上悬空寺。连我自己都不清楚,我是如何走到山上来的`。

  望望前方不远处的悬空寺,我是又紧张又欣喜。

  在山脚下所望到的悬空寺,上载危崖,下临深谷,就如玲珑剔透的浮雕,镶嵌于万仞峭壁间,大有凌空欲飞之势。

  刚开始登上悬空寺的每一步我都小心翼翼,生怕有什么意外,而且悬空寺的阶梯都是木制的,有时还能从细小的木缝中看到下面的峭壁。好惊险。

  过了好一阵子,我终于消除了那种不安的心情。站在栏杆前,俯视大地,嗬!这里烟云缭绕,溪漳潺流,百鸟争鸣。我轻闭双眼,用心与大自然交流。这般世外桃源,真乃大自然鬼斧神工之杰作!

  在顺着阶梯绕寺走了一圈后,我仔细回味着……我们登临悬空寺,攀悬梯,走曲廊,穿石洞,几经周折,忽上忽下,左右回旋。仰视一线青天,俯视峡长水流,着实壮观奇特。

  总之,悬空寺建筑之奇,结构之巧,丰富的内涵,堪称世界一绝。悬空寺是中华人民智慧的杰出体现,表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成就。

山西悬空寺的导游词 篇8

  王家大院在灵石县静升村。包括东大院、西大院和孝义祠,总面积平方米。东大院俗称高家崖,建于清嘉庆初年,是一个不规则形城堡式串联住宅群。城堡因地布局,顺势而建。鸟瞰东大院,是由三个大小不同的矩形院落组成:中部是两座主院和北围院;东北部是俗称"柏树院"的小偏院;西南部是大偏院。城堡的四面各开一个堡门。东堡门位于主院前大通道的东端,西堡门开在大偏院的西南角,南堡门开在主院前大通道的中间,北堡门开在小偏院的东北角。南堡门外是一条长50米、宽3米的石板坡路,直通村中的五里后街。主院前的大通道长127米,宽11米,全部用青石铺成。大通道的南面是高高的砖砌花墙,墙内建有60多米长的风雨长廊。东大院主体建筑是两座三进四合院,院门前都有高大的照壁、上马石、旗杆石、石狮、石台阶等。从布局看,每座主院都有宽敞的正院、偏院、套院、穿心院、跨院等;按用途分,有堂屋、客厅、厢房、绣楼、过厅、书院、厨房之别。院内因地而异,修有甬道、幽径、低栏、高墙等。院中有院,门内有门,窑顶建窑,房上座房。主院西南角的大偏院是由两座花园式庭院组成的,可供主人小憩。主院正北的后院是由一排13孔窑洞组成而又分隔为四个小院的护堡院。整个东大院建筑规模宏大,结构严谨。

  出东大院的西堡门,走过一条马蹄形的沟涧小道,就是西大院。西大院俗称红门堡,是一处十分规则的城堡式封闭型住宅群,面向与背靠同东大院完全相同。俯视西大院,其平面呈十分规则的矩形,东西宽105米,南北长180米。只有一个堡门,开在南堡墙稍偏东的位置,正对着城堡的主街。雄伟的堡门为两进两层,一方刻有"恒祯堡"的青石牌匾镶嵌在堡门正中央,因堡门为红色,所以人们都叫西大院为"红门堡"。堡墙外高八米,内高四米,厚二米多,用青砖砌筑。堡墙上有垛口。堡门外正对堡门的地方,有一座砖雕照壁。堡门左右及堡墙东北、西北角各有一条踏道可上堡墙。堡内南北向有一条用大块河卵石铺成的主街,人称"龙鳞街",街长133米,宽米。主街将西大院划为东、西两大区,东西方向有三条横巷。横巷把西大院分为南北四排。从下往上数,各排院落依次叫底甲、二甲、三甲、顶甲。一条纵街和三条横巷相交,正好组成一个很大的"王"字。堡墙东北角和西北角各有更楼一座。堡内东南角、西北角各有水井一口。堡内共有院落27座,除顶甲为6座外,其余三甲均为七座。各院的布局大同小异,多数为一正两厢二进院,正面以窑洞加穿廊为主,顶层有建窑洞或建阁房的`。大部分院落以南北中心线为对称轴,东西基本对称。也有一部分院落为偏正套院,院门偏在东南方向,院门内是一条较长的通道,通道西侧南端是通往前院的门,北端是通往后院的门。

  王家大院位于灵石县静升村北端黄土丘上。北距太原150公里,距灵石县城12公里。院落座北面南,居高临下,面对静升村,视野开阔。

  王家大院建筑规模宏大,有东大院、西大院、孝义祠三部分,总面积达平方米,相当于祁县乔家大院的4倍,为灵石王家官商皆有的院落,王家大院不仅是一组民居建筑群,而且是一座很有特色的建筑艺术博物馆。

  王家大院布局的构思独特,结构合理,“三雕”艺术精湛。院内,随处可见木雕、砖雕、石雕作品,从屋檐、斗拱、照壁、兽吻到础石、神龛、石鼓、门窗,构思奇妙,造型逼真,精工雕造,独具匠心。这里既有北方建筑的雄伟气势,又有南方建筑的秀美。与此同时,绘画、书法、诗文熔于一炉,人物花卉、禽兽汇于一体,姿态秀美,是晋中民居中的一处奇葩。

山西悬空寺的导游词 篇9

  大家好!我是小伊小导游。今天,由我来带领大家参观山西恒山的悬空寺。

  现在,我们一起走近悬空寺。你瞧,只有三层高的寺庙,全部由木头搭建而成。在悬崖峭壁之间蜿蜒盘旋,显得十分高大雄伟。悬空寺创建于北魏后期,已经经历了1400多个年头,所以楼梯十分古老,大家一定要小心脚下,待会儿走到顶楼时,还会听到一些“嘎吱嘎吱”的响声。不过,没有关系,大家不用慌,悬空寺虽然看起来十分悬,但它的内部其实是由十多根坚固的石柱支撑着的,只要我们文明参观,安全是没有问题的。

  现在,大家马上要走过一段木板路来到坚硬的石板路了。这段石板路上有8间房,是当地相信佛教的人每年进去拜菩萨的地方。如果你们想去拜拜,也可以进去体验一下。跨过门槛,就来到“密道”,这条路黑漆漆的.,让人感觉可能有点阴森。但是,它可是一条近路哦。可以让我们快速地下到二楼。

  大家跟紧了,拐一个弯后,我们就会看到悬空寺中最著名的那片竹瓦。每当天气晴朗,阳光普照时,竹瓦就显得金光闪闪,无比耀眼。我们今天很幸运,遇到一个大晴天,可以饱览竹瓦以及远处恒山上的美景呢!

  好了,给大家30分钟自由活动的时间,可以再逛一圈悬空寺,太阳下山前,我们在山下小溪边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