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教案及反思合集11篇

综合文章 时间:2023-11-14
【www.wendang123.cn - 综合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及反思 篇1

  范文网后面为你推荐更多中班音乐教案!

  活动目标:

  1、学玩音乐游戏《熊和石头人》。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2、能根据教师提供的舞曲音乐即兴舞蹈,并在“熊”出现时能保持自由造型不动。

  3、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熊”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十二生肖歌》。

  二、学习歌表演。

  1、教师范唱歌曲《熊和石头人》。

  2、幼儿说出歌曲中的歌词内容。

  3、熟悉歌词。教师说一句,然后用动作暗示幼儿说下一句,依次类推。

  4、教师放慢弹奏速度,幼儿跟着学唱歌曲。

  5、教师与幼儿讨论歌曲的感情处理。

“小朋友和小动物在树林里快乐地玩,怎样唱?”

“大熊来了,大家被乱跑,该怎样唱?”

  6、即兴歌表演。教师与幼儿一起练习。

  三、随乐即兴舞蹈并学做石头人。

  教师可提供欢快或优美的不同性质的舞曲,让幼儿即兴表演。再舞蹈过程中,音乐突然停止了,幼儿必须保持姿态不动,几变为石头人了。

  四、学习“熊走”动作。

  鼓励幼儿在“熊走”音乐声中,用不同的动作扮演“熊”并合拍地行走。

  五、完整游戏。

  游戏开始可有教师扮“熊”,并逐步由幼儿担任“熊”的角色。

  教学反思

  这节是音乐游戏。《熊和石头人》以动静交替的形式出现,很生动、有趣,而且让幼儿有发挥想象的空间。

  初次接触这首歌曲,首先想到,游戏丰富又有极大的趣味性,孩子们一定很喜欢这种动静交替的音乐游戏活动。

  整个活动从掌握这一方面来看还不错,歌词简单、易懂。

  在目标制定方面,我是根据课程上的活动目标而制定,也根据制定的目标展开来教学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完成目标。

  首先,让幼儿先欣赏歌曲,对歌曲感兴趣,再学习歌曲,在熟练掌握歌曲后,加以动作。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大,但发现了一个问题:是许多幼儿的动作基本一样,我在引导幼儿参与与创编活动中存在欠缺,幼儿想象力受限制,动作不丰富。

中班音乐教案及反思 篇2

  一、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内容,感受旋律抒情、缓慢的特点。

  2、会用动作表现音乐,增进关心妈妈、热爱妈妈的情感。

  二、活动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欣赏歌曲《小乌鸦爱妈妈》,培养幼儿热爱,尊重妈妈的情感。

  难点:理解每段歌曲中所表达的不同情感和意义,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

  突破:运用课件,使幼儿直观,生动地来感受小乌鸦关爱妈妈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小乌鸦爱妈妈》课件、《小乌鸦爱妈妈》磁带、录音机

  四、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今天我给小朋友们请来了一位小客人,看,是谁?(播放飞翔的乌鸦图片:幼儿自由表达)“它的名字叫乌鸦”他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小乌鸦爱妈妈》。

  2、完整欣赏歌曲,理解歌曲内容

(1)、完整欣赏第一遍

  孩子们,你听完这首歌后心里感觉怎么样?(开心、高兴、很温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歌曲里面都有谁?请小朋友再欣赏一遍后告诉我,你最喜欢这首歌的那一句?

(2)、完整欣赏第二遍

  师:你最喜欢哪一句?(引导幼儿用歌曲中的句子演唱)

  3、结合多媒体课件分段欣赏,理解每段歌曲中所表达的不同情感和意义,感受音乐的能力。

(1)、欣赏第一段

  快看,在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花、太阳、乌鸦……)小乌鸦要去哪里?回家的路上它是怎么样的?它的心情怎么样?谁来学学小乌鸦急急忙忙飞回家的样子!如果你很着急的时候,你会做什么动作?小乌鸦赶回家干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第二段。

(2)、欣赏第二段

  师:它的妈妈怎么了?小乌鸦心里会觉得怎么样?它是怎样照顾妈妈的?(学一学喂妈妈的样子:师幼互动)你觉得这个时候妈妈会跟小乌鸦说些什么?小乌鸦又会对妈妈说什么?让我们来听听小乌鸦是个怎样的孩子。

(3)、欣赏第三段

  提问:你喜欢小乌鸦吗?为什么?

  4、进一步理解歌词,为歌曲创编动作。

  孩子们,我们来为歌曲加上好看的动作吧!(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五、迁移生活,进一步培养幼儿热爱,尊重妈妈的情感

  孩子们,你们是怎样关心自己的妈妈,爱自己的妈妈的?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张小朋友爱妈妈的照片,看看他们为妈妈做了些什么?宝贝们表现的真棒,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六、活动延伸

  请孩子们回家以后多帮妈妈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回来再告诉大家,好吗?

中班音乐教案及反思 篇3

  范文网后面为你推荐更多中班音乐教案!

  活动目标:

  1、在会唱歌曲《春雨》的基础上,尝试表现简单的复合节奏。

  2、体验春雨的美丽意境及同伴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认知经验:了解春天的特征。技能经验:分别会唱两段歌曲,会简单操作乐器。

  2、材料准备:图谱、乐器(小铃和沙球),PPT等

  活动过程:

  一、节奏火车《我们找到的春天》

  师:美丽的春天到了,请小朋友开着音乐火车去找找春天的变化。(幼儿开节奏火车)

  幼儿用:春天 XX | XX X | 或 春天的 XX | XX X |的句式跟随音乐说说自己找到的春天。如:

  春天 青蛙| 睡醒 了 | 或 春天的 迎春花 | 开放 了 |

  最后合起来说一句:

  春天 春天 | 真美 丽 | 我们 大家 | 欢迎 你|

  二、看小指挥,复习歌曲《春雨》

  1、春天这么美,春雨姑娘也唱起了歌,听听她是怎么唱歌的。(幼儿集体复习歌曲)小结:我从你们的微笑中,好听的歌声里感受到了美丽的春天。

  2、春雨唱着快快和慢慢的节奏和春姑娘打招呼。(幼儿分组演唱,分别尝试两段不同节奏的指挥)

  三、做游戏,学唱复合节奏

  1、春雨有的地方下得快,有的地方下得慢,他们一起唱歌会是什么样的?(教师与幼儿共同示范复合节奏)

  2、“快快的雨和慢慢的雨是怎么唱歌的?”(师出示复合节奏卡并分析)(根据幼儿回答,加以肯定后鼓励幼儿尝试: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3、幼儿尝试探索演唱复合节奏

(1)个别幼儿上来尝试唱慢慢的雨(其余唱快快的雨)

  根据幼儿具体表现,引导幼儿注意声音的轻响程度及速度快慢等

(2)幼儿互换角色分组练习

  可请幼儿做指挥,看清指挥的提示唱准节奏;并肯定鼓励幼儿进一步尝试

  四、律动:《蝴蝶找花》

“你们好听的歌声把谁也引来了,让我们跟着蝴蝶一起到草地上去和春姑娘做游戏吧!”

中班音乐教案及反思 篇4

  范文网后面为你推荐更多中班音乐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用不同速度唱出勤快人和懒惰人的音乐形象。

  2.理解勤快人和懒惰人在厨房中的各种表现,知道自己要做个勤快人。

  活动准备:

  1.课件

  2.歌曲旋律

  活动过程:

  一.练声

  1.我们一起握手

  T:我们一起来握手吧!一起和大鼓做游戏吧,这次节奏变了,小耳朵听好!

  2.复习歌曲《办家家》

  T:今天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我们把这首好听的歌送给客人老师。

  二.引导性谈话后,观看课件上半部分,理解第一段歌词。启发孩子谈谈勤快人在厨房里可以干什么事情?

  1.引导性谈话

  T: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个小客人,看,是谁呀?他们两个谁是勤快的谁是懒惰的,为什么?

  教师小结:喜洋洋是聪明的,因为他很爱动脑筋,所以他又是勤快的,懒洋洋只喜欢睡觉和吃东西,不喜欢做事情他是懒惰的。

  2.观看课件

  T:今天,我们厨房里也来了个勤快人和懒惰人,有个勤快人呀正在厨房劳动,仔细看一看,他都在干些什么呢?

  T:他在炒菜,他在煮饭,他还在蒸馒头,T:他一共做了几件事情,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可请个别幼儿连贯的说勤快人所作的事情)

  三.学唱歌曲(通过听、说引导幼儿主动学习歌曲)

  1.学唱歌曲第一段

  T:原来勤快人在厨房做了这么多的事情,我想把勤快人做的事情唱出来。听一听,勤快人做的事情,我唱了几次?

(1)幼儿说有节奏歌词

  T:你们想不想来试着唱一唱呢?先跟着老师把歌词说一说吧!

  A.跟着老师一起来说

  B.老师说孩子接

  T:这次我要增加难度了,江老师说前面的你们接后面的,好嘛?

(2)幼儿尝试着跟着钢琴唱

  T:歌词我们都会说了,那我们跟着钢琴来试着唱一唱吧!(可以加上拍手动作)

(3)幼儿能够稍微加快速度演唱

  2.学唱第二段

(1)T:厨房里还有个懒惰人,看看他在干什么?

(2)游戏,创编第二段歌词

  T:唱的有些累了,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吧!游戏的名字叫说相反,是这样玩的:江老师说一句话你们说的要和我相反?我们来试一试,例如:他在拖地,他不拖地。你们也来试一试吧!师:他在炒菜; 幼:他不炒菜......师:他还在蒸馒头 幼:他也不蒸馒头

(T:刚刚我们小朋友说的就是懒惰人在厨房里发生的事情,我们也来把他唱到歌曲里!

(3)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的说歌词

  T:我们先来有节奏的把歌词说一说吧

(4)钢琴唱一次(慢)

  3.完整演唱歌曲

(1)师完整示范歌曲。

  T:江老师要把勤快人和懒惰人的歌连起来唱,那歌曲的名字就叫勤快人和懒惰人,仔细听听江老师在唱勤快人和懒惰人的时侯有什么区别?(速度一样吗?)为什么勤快人唱的快懒惰人唱的慢?

(2)幼儿尝试演唱

(3)给客人老师表演一遍

  T:我们把刚学的歌表演给客人老师听吧,你们唱的太小声客人老师可就听不见了。客人老师要听到我们好听的歌声呢。

  四.知道自己要做个勤快人

  T:刚刚我们表演了勤快人也表演了懒惰人,那我们小朋友想做勤快人还是懒惰人呀?我们小朋友都想做勤快人,那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事情呢?

  五.延伸活动

  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吧,先围成圆圈,刚刚我们唱了勤快人和懒惰人,我们来一边唱一边来表演动作吧。(老师可以带领孩子做动作)。

中班音乐教案及反思 篇5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也是对儿童发展最具有价值的活动。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内容,游戏方式和游戏伙伴开展真正的.儿童游戏,获得游戏的体验和身心各方面生动、活泼的发展。各种民间游戏在幼儿园内如火如荼的开展着。民间游戏的玩法有很浓厚的趣味性,而且容易理解。根据中班幼儿好奇、好动的年龄特点,让孩子们在玩中乐、乐中学、玩中有得、玩中有创,更好的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1、消除生疏拘束,一开始我与一位幼儿玩,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游戏的具体玩法,并且对这个游戏也非常感兴趣,“城门城门几丈高”这个活动,很快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孩子们也玩的都很不错。但是,随着游戏的越来越熟练,问题也接踵而至。“不算不算,儿歌还没念完,你就套住了我”“老师,我套住了他他还在跑。”越来越多的孩子反映着相同的问题,我仔细琢磨了游戏的全过程,发现是游戏的规则出现了漏洞,让机灵的孩子钻了空子。

  2、过程安排灵活。要根据幼儿实际,灵活地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过程。何时探索,何时休息,视幼儿的需要而定,不作统一安排。如灵活地用情景来调控幼儿的活动量。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商量了起来……“儿歌完后,套住的小朋友就不能再钻了,就表演节目” “遵守规则的才是好宝宝……”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开了。同时活动密度加大,避免等待的现象,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更能调动孩子们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的兴趣。

  3、制定好游戏规则、玩法。到了活动实践阶段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我意识到由于游戏规则制定的不够细化,没有制定违规惩罚措施,让机灵的孩子钻了空子。再次游戏前规定幼儿在游戏中必须遵守游戏规则,促使幼儿控制自己的行为。发现问题后,我决定将游戏的规则进行细化。最后,我们决定违反游戏规则的幼儿将失去继续参加游戏的资格,同时在游戏结束后评选出“最佳游戏宝宝”。游戏又继续运转起来了,这次,再也没有孩子耍小聪明了,游戏迅速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

  4、民间游戏有其相对固定的规则和玩法,教师在引导幼儿理解游戏规则的意义之后,重要的是鼓励幼儿对游戏的创新。在组织民间游戏时,教师不应让幼儿呆板地遵守规则,按照固定的玩法,一成不变地使用材料,而是要鼓励幼儿在游戏中根据自己参与游戏的体验和需要,制订出适宜的规则。幼儿自己制订的游戏规则,他们更容易去遵守。

  5、不断变化,更新。老是一种玩法,有的孩子开始坐不住了, “老师,这个游戏太简单了”有的直嚷着要换个新游戏。 “再教给我们一个好玩的吧……”于是,我提出新的游戏玩法及规则:“苹果”和“香蕉”站在场地的一个圆圈内,相互用肩膀、臀部把对方挤出圆圈外,看圆圈外“苹果”多还是“香蕉”多就哪队胜。赢了小朋友就会忍不住“嘿嘿嘿”的笑,胜利的喜悦溢于言表,欢乐的笑声充满整个教室。整个活动,老师没有进行任何的说教,每一个孩子就在愉快的游戏中不知不觉掌握了滚球的基本技能,并且充分感受着花样玩球的快乐!在整个游戏活动中,我班的孩子们都表现出了很浓厚的兴趣,孩子们都玩儿的特别开心。

  不足之处是在游戏环节和短暂的休息时,幼儿不能很好地控制身体的动作,有相互碰撞现象发生。如果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在游戏准备上和安全预防设计上更细致一些。

中班音乐教案及反思 篇6

  1、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熟悉歌曲内容,了解歌曲旋律;

  (2)能根据歌词创编相应的动作进行歌表演;

  (3)体验与朋友和睦相处的快乐。

  (4)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2、活动准备

  情景表演。

  3、活动过程

  Ⅰ导入

  (1)情景表演"拉拉勾",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他们怎么了?拉拉勾表示什么意思?"教师重点指导幼儿知道拉拉勾的意思。

  Ⅱ幼儿第一次操作

  (2)学习歌曲,熟悉歌词内容,了解歌曲旋律。

  提问:"歌曲里唱了什么?"教师引导幼儿熟悉歌词内容,了解歌曲旋律。

  Ⅲ分享经验

  (3)集体讨论,体验与朋友和好,和睦相处的快乐。

  提问:

  ①"假如你真的生气了,你的好朋友也生气了,你们会怎么样?"

  ②"你现在和朋友和好了,一开始有点儿不好意思,该怎样唱?后来已经和好了,你心里觉得怎么样?这时应该怎样唱?"教师重点指导幼儿体验与朋友和好,和睦相处的快乐。

  Ⅳ幼儿再次操作

  (4)幼儿创编,能根据歌词创编相应的动作进行歌表演。

  提问:"这句歌词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教师重点指导幼儿能根据歌词创编相应的动作进行歌表演。

  (5)歌表演:拉拉勾,体验由生气到重新成为好朋友的情感转化过程。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用自然、生动地表情,体验由生气到重新成为好朋友的情感转化过程。

  4、活动延伸

  (1)表演区中可提供机会让幼儿表演。

  (2)日常生活中注意提醒幼儿同伴之间要友好相处。

  5、活动资源附:歌曲

  教学反思:

  《拉拉勾》是一首形式比较特别的歌曲,全曲分为前后两个部分,中间用间奏隔开。这首歌对于幼儿的学习存在一定难度,不仅曲子长,其中加入了休止符、倚音等修饰音,在演唱上较难以表现,且根据教学要求,还要求幼儿结合动作表演以及间奏的乐器演奏。因此,我将歌曲分为两课时教学,分别突破重难点。

中班音乐教案及反思 篇7

  活动目标:

  1、在已有经验的基础,自由心态下较大胆表演和创造,体验大带小活动的乐趣。

  2、在活动过程中,中班幼儿提醒帮助小班幼儿听、看的兴趣,认真向哥哥姐姐学习,在活动中萌发大带小、大教小、小爱大的亲情。

  活动准备:

  幼儿之间的互动

  活动过程:

  一、律动:大带小边唱边进教室。(走走停停)

  哥哥姐姐要和弟弟妹妹手拉手边听音乐边出去走走啦!

  二、语言节奏:

  哥哥姐姐会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的名字。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这是我的弟弟(妹妹),他(她)叫……,(大家呼)他(她)叫……”

  三、歌曲《干净的小手》

  哥哥姐姐都很爱干净,每天都把小手洗得干干净净的。

  1、哥哥姐姐边唱边用舞板伴奏。

  2、哥哥姐姐边唱边在弟弟妹妹前表演。(第2遍创编歌词)

  3、哥哥姐姐教弟弟妹妹边唱边洗手。

  四、儿歌:上海童谣《烧小菜》

  哥哥姐姐的本领可大了,他们还会烧菜,我们弟弟妹妹想不想吃啊?(想)

  中班幼儿念上海童谣,弟弟妹妹接后3个字。

  五、歌表演《三条鱼》

  刚才哥哥姐姐表演过了,我们弟弟妹妹也来表演一个好吗?

  弟弟妹妹对着哥哥姐姐唱《三条鱼》,拉哥哥姐姐一起表演。

  六、老师表演

  袁老师也来表演一个节目:钢琴独奏《铃儿响叮当》。

  金老师也来表演一个节目:舞蹈《小牧民》。

  七、舞蹈《找朋友》

  1、我们樱桃班和贝贝班的小朋友都成为了好朋友,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找好朋友吧?

  2、哥哥姐姐带着弟弟妹妹拿好小乐曲出教室。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给我的触动很深,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群刚从托班升入小班的幼儿和一群刚从小班升入中班的.幼儿们,在开学仅仅只有5天的时间里,居然能在一起搞这次大带小的活动,而且搞的这么有声有色,孩子们从活动中得到了快乐,作为老师的我更是乐趣无穷。

  在这次活动的准备中,我们班的幼儿与他们自己的哥哥姐姐之间建立了深刻的友情,哥哥姐姐们时常来喂他们吃饭、帮他们穿鞋子、和他们做游戏、带他们参观幼儿园……他们彼此之间已经建立了一种信任和依赖,只要一天看不见哥哥姐姐他们就会记挂他们。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的各方面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一些平时胆小的孩子在活动中能大声唱歌、并能大胆的在大家面前表演节目;一些平时比较活跃的孩子更是如鱼得水,一会和自己的哥哥姐姐一起游戏,一会又和同伴一起舞蹈;一些能力差的孩子在哥哥姐姐帮助下学会了洗手,学会了上海话,回家还有模有样的说给爸爸妈妈听呢!

  哥哥姐姐们的变化也是有目共睹的,一些平时比较调皮的孩子自从有了弟弟妹妹后有了一定的责任感,上楼是扶着他们走,座位让给他们先做,教我们唱歌教我们洗手,连平时自己最喜欢的玩具都让他们先玩……

  这次大带小的音乐活动我们通过游戏化的方法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活动,并在每个环节中都设计了互动发环节,让每一个孩子在愉快的活动中,接受音乐的熏陶。律动:走走停停——让幼儿乐在动中;歌曲《干净的小手》——让幼儿乐在动中;儿歌:上海童谣《烧小菜》——让幼儿乐在趣中;歌表演《三条鱼》——让幼儿乐在创造中;舞蹈《找朋友》——让幼儿乐在参与中……

中班音乐教案及反思 篇8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能掌握乐曲旋律完整的学唱歌曲。

  2.能掌握四三拍节奏型以及空拍节拍,创编动作表演唱歌曲

  3.体验在玩中学唱歌曲的快乐,有感情演唱歌曲。

  4.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图谱、音乐

  活动建议:

  一、复习歌曲《郊游》做发声练习。

  复习歌曲《郊游》,引导幼儿完整演唱。结合幼儿歌唱表现,鼓励幼儿跟随音乐表现出角色的特点。

  二、欣赏歌曲《快乐的动物园》,理解歌曲内容,熟悉旋律。

  三、1.教师通过提问引发幼儿对动物园动物的已有经验。

  2.教师结合幼儿回答进行小结。

  小结:天鹅、小鸟、蝙蝠是在空中飞的猴子、浣熊、熊猫是在树上爬的老虎、狮子、狼是从山里来的河马、鳄鱼、海豚是生活在水里的。

  3.请幼儿欣赏歌曲,理解歌曲内容。

  重点掌握空中飞天鹅、树上爬小猴、老虎山里来句式,侧重开头结尾的歌词

  三、学唱歌曲

  1.依据图谱,教师引导幼儿念读歌词,加深对歌词的印象

  (图谱用故事串联,让幼儿了解动物生活特点)

  2.教师弹琴范唱,感受歌曲旋律,并说出是几拍子的。

  4.根据幼儿演唱情况重点练习个别不准确的句子,以及空拍节拍。提问:刚才小朋友们在唱的时候,歌曲哪里有停顿?

  5.分组表演唱。

  ①男孩女孩分组唱

  ②尝试加动作演唱。

  3.全体展示,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4.尝试创编歌词

  四、延伸活动:引导幼儿在音乐区继续表演唱歌曲

中班音乐教案及反思 篇9

  活动目标:

  1、知道1月1日是元旦,是新一年的第一天。(重点)

  2、了解关于新年的一些传统民俗、风俗习惯及趣闻,并能大胆地向同伴进行介绍。(难点)

  3、让幼儿了解节日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

  4、感受节日的快乐气氛,乐意参加布置环境的活动。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在成人协助下,幼儿每人准备一则国内外过新年的趣闻,以及相关的图像资料。

  2、实物投影仪、CD、录像机等。

  知识准备:知道自己家乡的新年风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谈话导入)

  观看录象,感受新年的气氛,激发幼儿的想象。

  师:录像里的人为什么这么高兴?

  师:原来他们在过新年呀,那新年是哪一天?你们知道吗?谁愿意来说一说?

  二、基本部分

  1、老师讲述年的故事,了解传说中的“年”的来历。

  师:孩子们,各民族和各地的人们是怎么样庆祝新年的,你们知道吗?

  小结: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来过春节,但是很多是每个民族都是一样的`:穿新衣、收压岁钱、看春节联欢晚会、放烟花爆竹、快乐成长、吃年夜饭、包饺子等。

  2、师:你喜欢过新年吗?为什么?你家是怎样过年的?你知道人们用什么方式庆祝新年?

  小结:各家各户都会将自己的房子打扫干净,在家门口贴上好看的春联,小孩子还会吃灶糖和守岁,有的还会迎接财神等。

  三、幼儿讲述新年趣闻,鼓励能力较弱的幼儿也能进行小组的讲述讨论。

  1、孩子们的家里过节的方式都是相同的,但我相信孩子们肯定有自己在新年的趣事,请你们和自己小组的小朋友分享一下自己的趣事。

  2、教师引导每组幼儿推选出你觉得最有意思的新闻趣事,到集体中去讲述。

  师:孩子们表现的都特别棒,那现在我们一组来推选一个小朋友上前来分享你自己的新年趣事。

  四、结束活动。

  师:新年的时候,孩子们可真快乐,你们想不想提前来感受一下新年的气氛呢,那现在我们一起来跟着这首欢快的音乐跳个舞,感受新年的快乐吧。

  教学反思:

  这一话题,孩子们比较感兴趣,都愿意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

中班音乐教案及反思 篇10

单元教学内容

  1、唱歌:《小鸟,小鸟》。

  2、欣赏:

(1)作品:《百鸟朝凤》《蜻蜓点水》。

(2)外国作品:《蝴蝶》《动物狂欢节》(节选)《今夜你可感受到爱的来临?》(《CanYouFeelTheLoveTonight》)。

单元教学目标

  1、学唱《小鸟,小鸟》,学习正确的演唱方法,用富有弹性的、优美舒展的歌声唱好这首歌。

  2、通过欣赏《百鸟朝凤》《蜻蜓点水》《蝴蝶》《动物狂欢节》(节选),主要学习和熟悉描绘动物形象的乐曲,了解表现动物形象的音乐要素,提高对描写动物的乐曲的感受力,丰富音乐中关于动物的想象力。

  3、通过欣赏《今夜你可感受到爱的来临?》(《CanYouFeelTheLoveTonight》),使学生了解欧美流行音乐简单常识,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自编音乐短剧。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小鸟,小鸟》

(1)在表现歌曲时注意情绪的把握,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6/8拍弱起小节的节奏及八分休止符的演唱。

(3)注意解决六度音程大跳的音准和二部合唱的音准、和谐。

  2、欣赏作品,引导学生想象乐曲所描绘的意境,提高对描写动物的作品的感受力。

单元主要教学方法

  听唱法、讲解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直观教学法、比较法。

重难点指导

  1、在歌曲《小鸟,小鸟》的学唱中,体会八分休止符、六度大跳、6/8拍的强弱规律及其韵律。可采用对比法进行教学,重点体验有无休止符的异同,以利于学生理解休止符在表现歌曲情绪时所起的作用。六度音程大跳的教学可以采取跟琴模仿或者“搭桥”等方式,如唱“1─6”时可在中间加上两个音“1─3─5─6”,先让学生把这四个音唱准,然后再弱唱3、5两个音,再让学生在心里默唱3、5两个音,最后直接演唱“1─6”。

  2、在欣赏《百鸟朝凤》《蜻蜓点水》《蝴蝶》《动物狂欢节》(节选)《今夜你可感受到爱的来临?》(《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时,引导学生感受乐曲所描写的情绪及乐器音色的听辨。

中班音乐教案及反思 篇11

【活动目标】

  1、在引导幼儿回忆吧歌词的基础上,体会歌曲情绪。初步学习分角色演唱。

  2、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及审美力。

  3、培养幼儿正确的歌唱习惯,激发对音乐的兴趣。

  4、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述。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挂图三幅、音乐磁带一盒。

【活动过程】

  一、练声:我学小动物。

  教师唱前半句,小朋友唱后半句,要求声音干脆。

  二、出示图片,跟着音乐演唱歌曲。

  看看这几幅图片,我们学过一首“雨点沙沙”的歌曲,还记得吗?跟着音乐唱一遍。

  三、借助图片,引导幼儿回忆歌词。

“歌词里唱了什么,怎样唱的?”

  四、引导幼儿体验歌词情绪。

“下雨了,小花、小鱼、小草的心情怎样?你是它们会怎样?你们高兴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做给做给老师看看,那我们用怎样的声音来唱歌呢?”

  五、教师有表情地范唱第一段。

  听听,老师高兴的时候是这样唱歌的。

  六、引导幼儿有表情地歌唱。

  你们高兴的时候是怎样唱歌的,用怎样的声音唱“小小雨点,沙沙沙沙沙。”

  七、引导幼儿分角色歌唱。

“你们想当谁?”(由幼儿自愿担任角色)老师当小雨点,小雨点落在花园里花朵唱歌;落在鱼池里小鱼们唱歌;落在田野里小苗唱歌。

  八、音乐游戏:我是快乐的歌唱家。

  你们想当谁?找到自己的家。老师当小雨点,落在谁的家谁就边做动作,边快乐的歌唱。

  九、教师小结。

  附儿歌:雨点沙沙

  小雨点,

  沙沙沙,

  落在花园里,

  花儿乐得张嘴巴。

  小雨点,

  沙沙沙,

  落在池塘里,

  鱼儿乐得摇尾巴。

  小雨点,

  沙沙沙,

  落在田野里,

  苗儿乐得向上拔。

教学反思:

  一个较完整的音乐活动应该欣赏在前,学习在后,从而挖深价值,促进幼儿发展。而如何使幼儿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意境和美,导入则很重要。我们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歌曲,创设情境,引导幼儿欣赏。并且我们教师要苦练基本功,这样才能驾驭一个音乐活动,从而提高孩子的音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