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思政课专题观后感启迪(最新7篇)

综合文章 时间:2023-10-24
【www.wendang123.cn - 综合文章】

航天思政课专题观后感启迪 篇1

  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稳定冷静,在慌乱中如何找到生机。这便是学习知识的好处,九月的时候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开学季节,意味着我们即将告别暑假的时光的时光,接受新的知识洗礼,抛开之前的玩耍心情。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中。每当开学的时候学习都安排了一个公益节目那就是《开学思政第一课》了。

  《开学思政第一课》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舞台,让我们感觉印象深刻,使我们沉浸在这个节目。作为一位中学生,观看了开学思政第一课的时间也有几年了,几乎每一年的开学思政第一课都有在家中观看,也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大型公益教育节目。它也已经播出那么久了,陪伴了我整个学习生涯,同时也深刻体会到。开学思政第一课给我们带来了深深刻的教育和目标。

  身为祖国新一代的传承人,只有通过各个领域的人才建设,共同发展,我们的祖国才能越来越强大,在国际中才能不断拉近各个国家的距离,给我们的人民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此时此刻,我的内心只有一股热血凶猛地涌上来,也一直提醒着我,何时何地都要学会为祖国的利益做出坚定的.态度。

  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目标和梦想,我们得明确自己的目标,以祖国发展建设更加美好视为自己学习的方向,只有这样我们的学习才更具意义,我们的动力才能更加充足,祖国通往胜利的道路还很长,我们一定要肩负起新中国未来新一代少年的使命,加油学习,不断奋进。

航天思政课专题观后感启迪 篇2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三号,从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中国人奔赴星辰大海的步伐从未停止。

  半个多世纪前,一曲《东方红》响彻寰宇。现如今,鲜艳的中国红闪耀太空。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航天梦”早已汇入伟大的“中国梦”,成为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惊鸿之笔。

“嫦娥”奔月、“北斗”指路,“天问”问天、“天宫”览胜,“玉兔”探月、“祝融”探火、“800羲和”探日……一个个饱含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与文化传承的任务,一次次展示着中国航天勇攀科技高峰的探索成就,展现了伟大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九霄逐梦再问天,阔步强国新征程。中华民族对无垠宇宙的探索,永无止境。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航天征途上每一步创新和突破的背后,都离不开一代代航天人的艰苦奋斗、不懈拼搏、自主创新,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共同记忆。

  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披挂着红白色大伞飘然于天际,在全世界的瞩目下,稳稳降落在东风着陆场,将在太空出差半年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送回了阔别已久的祖国大地。至此,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又是春天四月,又是家国梦圆。这次太空之旅,不仅能刷新中国人在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进一步开展更多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产出高水平科学成果,我们更能和他们一起体验在太空过春节……科学探索再次与航天梦想在太空奏响协奏曲。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此次飞行任务中实现了多个首次,不断刷新中国航天的纪录,展现了中国航天科技的新高度。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正如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出征前所说,只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梦想飞船,就一定能够迎来自己梦想的发射时刻,飞向属于你的浩瀚星空!

航天思政课专题观后感启迪 篇3

  陈雨彤

  今天的“天宫课堂”上,王亚平等航天员给我们展示了许多太空奇观,并讲解了这其中的原理。这些原理于身为高中生的我们来说浅显易懂,但亲眼所见时的心情仍同稚子般惊奇雀跃。

  想起小学时也有一次“太空授课”,时过境迁,再听课已是近十年后。当年一同听课的高中生、大学生们,有没有人走进国家航天系统呢?今天的航天盛况是否有他们在后面出力呢?今天这节“天宫课堂”于他们而言又意味着什么呢?我不得而知,但我所能肯定的,是我们!我们的眼睛迟早要看向星空,我们的肩膀迟早要挑起重担,我们的脚步迟早要迈向宇宙。或者不仅是航天,而是各行各业,是全方面的未来。今天的我们坐在教室里,透过一方屏幕或窗子看外面,明天的我们就是创造“外面”的人了,我们是否珍惜当下并为之做好准备?相信这也是“天宫课堂”系列想传递的,我辈青年当思之悟之,践之行之、念兹在兹!

航天思政课专题观后感启迪 篇4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天和核心舱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将进驻天和核心舱,完成为期3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等工作,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目前,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二号的组合体运行在约390km的近圆对接轨道,状态良好,满足与神舟十二号交会对接的任务要求和航天员进驻条件。

  今天由于“神舟在度问天”有了特别的意义,估计很多国人都选择放下手头的工作,打开可视窗口静静等带着9时22分的到来,因为人们知道,这是时隔近五年后,神舟载人飞船送三名航天员再度问天。来自官方的消息,神舟十二号飞船计划在北京时间6月17日9时22分发射,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组成。

  看得出在等待几个小时内人们以难以抑制激动心情了,大伙在央视推出的专题片《神剑出征,陪你走向飞天起点》下方纷纷留言,有网友说:“比喻好恰当啊,激动又期待,祝圆满成功!”还有网友说:“预祝发射顺利,向全体工作人员致敬!”更有网友说:“看见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领命出征。现场掌声不断,伴着《歌唱祖国》的画面我已经泪流满面了!”为啥呢?因为笔者注意到,进入4月直到5月,简直就是中国的“航天月”。

  4月29日,长征五号B火箭成功发射天和核心舱,拉开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在轨建造的大幕。5月29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发射升空,30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和天和核心舱顺利实现快速交会对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成为首个停靠空间站核心舱的航天器。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四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二号飞船入轨后,不仅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于天和核心舱的前向端口,与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形成组合体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空间站”更是中国航天史上里程碑,具有划时代意义。

  而且,按照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规划,今明两年我国将连续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发射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随着实验舱的发射,空间站组合体的质量也将不断增加,纪录也将不断刷新。

  此次神舟十二号搭载了3名航天员,分别是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聂海胜担任指令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就是聂海胜,因为这不仅是他第三次执行飞行任务,还是第二次担任指令长。更令人惊奇的是今年的聂海胜已经是57岁“高龄”的老兵了,而且在神舟十二号任务成功后,聂海胜将成为继景海鹏之后,中国第二个“三巡苍穹”的航天员。但他比景海鹏还年长几岁,我们很多人曾经就以为,“‘飞天梦’谁都可以做,但是真正能飞天又有几人,即便是那也是年轻人的事了。”可是聂海胜告诉我们:“我已年过半百,但为航天事业拼搏的心依然年轻。只要国家人民需要,我会勇往直前!”笔者不得不说今后“雷公、风婆,见到聂海胜都得礼让三分了!”

  现在我们知道了,此次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新增了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大大减少了“连体”的时间,虽然这是装配、回收、补给、维修、航天员交换及营救等在轨服务环节的先决条件,但是,复杂度高、精准度高、自主性要求高、安全性要求高,并迅速完成“万里穿针”。而快速对接不仅可以缩短航天员在飞船狭小空间中滞留的时间,几个小时就能抵达空间更大的空间站,减少航天员不必要的体力与精力付出,使太空飞行变得更加舒适。还可以保障科研用品,特别是生物制剂等无法经历长期运输的货品尽快送达空间站,这对某些试验可能是至关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关键是从安全的角度来说,如果空间站等航天器突遇紧急情况,快速交会对接可以快速地对故障实施抢修与紧急救援等工作。

  更绝的,这也是笔者最想提到的这次飞行任务多了一艘应急救援船“时刻准备着”。据悉,神舟十二号有一个孪生兄弟神舟十三号一同出厂,同时在发射场完成总装、测试等工作。神舟十二号飞船作为发射船已与火箭对接在发射塔待命发射,神舟十三号飞船作为本次任务地面待命救援飞船,完成推进剂加注前准备,在厂房就位,随时可启动后续发射工作程序。一旦在轨发生需要救援的情况,在长征二f运载火箭配合下随时可启动救援程序,短时间内即可发射入轨,将航天员接回地面。

  三名宇航员完成了出征仪式,他们向全国人民敬礼,带着无数“飞天梦”人梦想“三巡苍穹”我们为他们骄傲,并等她们回家,到那时再饮庆功酒!

  今天(17日)0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3秒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民声君”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了解到,按照预定程序,预计用时小时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正与“天和”核心舱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将进驻天和核心舱,完成为期3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太空出舱等活动,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另据了解,“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已于5月30日05时01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精准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整个过程历时约8小时。

航天思政课专题观后感启迪 篇5

  20年9月18日,在学校的组织下,教工第二党支部采取了多种形式观看“防汛救灾思政专题课”。郭林弟老师表示要深入学习抗洪抗疫精神,挖掘课程思政要素。在今年这个不同寻常、意义非凡的暑假里,河南人民经历了暴雨和疫情的双重考验,但我们也见证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和“用行动引导行动,用心灵启迪心灵”的强大力量,身为一名党员,我深刻感受到了行为示范作用的强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把灾难当教材,上好思政课,引导学生“追着光、靠近光、成为光。”

航天思政课专题观后感启迪 篇6

  通过收看“奋斗有我,一起向未来”全省高校思政课,我感触良多。

  在冬奥赛场上,我有幸见证一个又一个夺冠瞬间:从斩获“两金一银”的谷爱凌,到十七岁单板小将苏翊鸣,亦或是“四朝元老”徐梦桃……冬奥健儿的模样,是强者无畏,勇攀高峰,踔厉自发,不负韶华的模样,更是代表着千万中国青年的模样。无数挫折都无法磨灭眼中的光,以汗水铸就奥运史上的璀璨华章。

  奥运的顺利举行,更离不开黑科技对冬奥数字化的`推动。从“水立方”变为“冰立方”,结构安全健康监测系统提供重要保障;“卫星直播”变为“云上直播”,奥运核心系统“全面上云”,获得提高效率、节能减排的双重效益。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北京冬奥会必定是奥运会数字化变革历史上的全新里程碑。

  承办冬奥会,是华夏之荣光;一起向未来,是青年之愿望。青年应心怀理想,坚定信念,开放包容,善于创新,有勇有谋,敢于担当。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盼再次相约,共襄盛会,筑梦冰雪,同向未来。

航天思政课专题观后感启迪 篇7

  伟大的事业孕育了伟大的精神。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伟大征程中,特有的崇高境界,顽强的意志和接触的智慧,造就了载人航天精神。这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公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这些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生活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人生的路不可能永远平坦的。每个人,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失败。我们必须作者和失败中奋起。这就需要有刻苦的精神,特别能干的精神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学习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

  团结就是力量,是治国之本,更是治校之本。试想,一个集体,如果内部不团结,还出现分歧的话,那这个集体会强大吗?不知这样,一些企图搞破坏的人,在这个时候大力进攻,那损失更是不堪设想。

  科学与人文并举。从小,这句老话就不断地在我们耳边回想: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但是,真正的落实到的,又有多少人呢?友人认为,只要学会做人和文化知识就可以了,不用在学什么科学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一个强大的国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身为祖国的“花朵”的我们,不但要做到科学与人文并举,还要做到规范与个性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