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忧杂货店读书笔记 1
今天是我休整假期的第二天,明天就要启程回济南参加毕业典礼。这两天把东野先生的解忧杂货店看完了。开始在选择的时候还在纠结要看哪一本,是看别人的书还是看他的白夜行和其他的。最后选择了这本知名度更高的一本。
这本书看着没有叔本华的书那么烧脑,也没有三毛的书那么显而易见的人生感悟。乱中有序的陈述让我真的如痴如醉。头一次看一本书,在合上书的时候有一种从另一个世界回到现实的感觉。月亮与六便士也很好看,但是,看完这本我整个人飘忽不定的然后又意犹未尽,同时又不断想着所有故事和人物之前的关联。
书,我还是要多读,这样下次我再遇到超级赞叹的好书时就可以写更加具体更加贴切的总结了。
感悟分享:
-放弃不比坚持容易
-人生的天秤不是想要的都有了才会实现平衡衡,而是舍和得等量后才会平衡。
-无论咨询人是否严肃,他们都是需要答案的人,人的心声是不能被无视的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爱,而我们继续活下去则是因为感恩的心
-终究一切决定在于我们自己,要正视自己的内心,然后继续向前
这本书需要二刷,甚至我认为二刷时最好调整一下阅读顺序,也许那样会有更多的不同的感受吧。
解忧杂货店读书笔记 2
在读《解忧杂货店》这本书的时候,内心深有感触。作者文笔亲切,形如流水,情节曲折富有吸引力。最奇特的一点是,好心的浪矢爷爷为了帮助别人设立的投信解忧的杂货铺竟然在多年之后成为了联通现在和未来的纽带,又通过这种联系冥冥之中又把很多人事物联系到了一起。
有人说,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感触是没有一个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不经意的一个举动,可能会影响到别人甚至人生,而浪矢爷爷成功做到了这一点,多年以后本该迷途的三个少年也做到了这一点,浪矢爷爷通过帮别人解决难题而得到了晚年的充实和快乐,而三个少年通过尽心尽力帮助别人重新找回了自信,发现了生命的价值所在。同样被帮助到的人也听取建议改变了自己一生的走向。每个人之间似乎都会通过这样或者那样的事物联系到一起,这是一种很奇妙的力量。
我从浪矢爷爷身上看到了热心和善良,助人为快乐之本,从不收取一丝一毫却尽心尽力回复顾客疑难的过程中得到的快乐是无价的。上帝为一个人关上一道门的同时会为他打开一扇窗,这句话在东野圭吾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女运动员没有听取三兄弟的建议坚持参加训练,因为这不仅是她一个人的梦想,更是弥留的男友最后的心愿,虽然最后没能参加奥运会,但是她和男友都不后悔,收获了平静。克朗的音乐梦想其实在他临死之前都没有实现,但是因为他的英勇无私救了孤儿院的小朋友,他的作品在十几年后通过极有天赋的小女孩家喻户晓。少年介浩经历了家庭变故这一沉重打击,甚至开始怀疑父母,最后他做了自己认为最对的选择,有了自己钟爱的雕刻事业。从小寄人篱下的女老板在浪矢杂货店的建议下成为了百万富翁,完成了亲人最后的心愿……可以看到,本该是绝境,但是用另一种方式思考又会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解忧杂货店》这本书里,令我感触最深的是最后问题终结在一张白纸上时浪矢爷爷的回信“如果说,来找我咨询烦恼的人是迷途的羔羊,通常他们手上都有地图,却没有看地图,就是不知道自己目前所在的位置。但是我相信你不属于任何情况,你画的地图是一张白纸,所以,即使想决定目的地,也不知道路在哪里。地图是白纸当然很伤脑筋,任何人都会不知所措。但是不妨换一个角度思考,正因为是白纸,所以可以画任何地图,一切都掌握在你自己手上。你狠自由,充满了无限可能。这是很棒的事,我衷心祈祷你可以相信自己,无悔的燃烧自己。”说的多好。这本是一个孩子的恶作剧,把一张白纸投进了卷帘门的信箱,因为好奇老爷爷会做出什么样的回答。不免为老爷爷的这种精神而感动,哪怕收到了一张白纸,还是细细的想好,认认真真的回复,还回复的如此精彩动人。
没错,每个人的人生就好比一张白纸,没有进行任何渲染,很多人拿了画笔会很疑惑,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描绘自己的蓝图,但是换种思维方式,正因为生命是张白纸,所以才有无限可能,所以你的命运才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上,我们可以尽自己所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浪矢爷爷说“他们都是内心破了个洞,重要的东西正在从那个破洞逐渐流失”,“如果自己不想积极认真的生活,不管得到什么样的回答都没有用。其实活在当下的我们何尝不是这样,似乎每一天都过得那么疲惫,无望,令人烦躁。但其实负面情绪,困扰自己的问题都是自己带给自己的,如果我们把丢失的东西重新找回来,积极的面对生活,就有机会在白纸上渲染出一幅美丽的图画。
每一封来求助的信,每一个串联起来的人的故事,都在暗喻一个小道理。这是我认为这本书最出彩的地方。女运动员的故事解析了爱情和事业。流浪歌手的事迹也证明只要付出努力,坚持梦想,总有一天会实现自己的梦想,正如书里所说“你对音乐的执着追求,绝不是白白付出”。每一个成功的人也绝不仅仅是有好运气,他们一定是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吃了很多苦。逃家的少年诠释了家人和亲情的意义,“关于家人,我的基本看法是:除了积极向上的旅行,家人应该尽可能在一起。因为反感,厌倦等理由而离开,不是家人应有的姿态。”不管如何逆境,都要和家人守望相助。女老板发迹虽然源于浪矢杂货店的帮助,但是她对三兄弟的建议给予了绝对的信任,“记忆中她从没做过任何会遭报应的事,她只是诚实的一心向前奔跑”。如果有了明确的目标,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似乎也不是什么难事。
《浪矢杂货店》很出名,读了以后才知道原因,这是一本每个人都会从中受益的好书。毕竟我在这趟杂货店之旅中,明白了我该以何种姿态去面对未知的人生。
解忧杂货店读书笔记 3
寒假看完东野圭吾所著的《解忧杂货店》,心中顿然有所思考与感悟。
故事中,三、四十年前有家杂货店的老店主名叫浪矢,而附近的孩子们总是把他叫成“烦恼”。所以浪矢突发奇想,不如通过写信的方式,为孩子们排忧解难。起初,浪矢收到的问题幼稚可笑,可是他对每一个问题都认真回答。所以浪矢杂货店成了出名的解忧杂货店。
只要人们把问题写在信上,投进投信口,隔天就可以在店后的牛奶箱内得到回答。后来,他收到的问题越来越严肃,关系到人生。他谨慎的写了答复。但是他很想知道他的答复对于他们的人生有何改变,在他去世的遗言中,他让他的儿子在他去世三十三周年的时候,在社会上传播:浪矢杂货店复活一天。
在杂货店复活的那天晚上,三个犯罪嫌疑人误打误撞进入了这家杂货店。他们在店子里发现了一本三十几年之前的杂志,写了关于浪矢杂货店的一切。
三个嫌疑人了便到信箱里看。他们发现他们开始来的时候箱子里是没有信的。可是当他们再去看的时候,箱子里竟然有了一封沾满灰尘的信。他们打开了信,里面写的,果然是一个问题。
三个嫌疑人也写了信,并投入了牛奶箱。但是随着聊天的深入,他们发现,与他们聊天的是一位三十几年的人。
我觉得,故事的精彩在于,写信人收到来自未来的信后,他们心中的徘徊,以及对他们信念的支持。有的人还是选择了信念。
在浪矢的儿子公布杂货店复活的消息时,信箱里很多人都表示了感谢,谢谢浪矢先生的指点。有的人按照指点去做了以后,人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浪矢先生生前收到的最后一封信是嫌疑人误投入箱子的一张白纸。而浪矢在信中写到,正是因为白纸,所以可以画任何地图。一切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这篇小说对我启迪很大。我认识到,人生的价值,不一定是赚取财富,不一定是取得社会名望,也可以是帮人排忧解难。一个杂货店的老爷爷,演绎了人生的无数可能。并且,时间是解决所有忧愁的良药。故事中的人们,为了解除自己的烦恼,通过写信的方式,向杂货店的浪矢先生咨询。而浪矢先生也会认真回答每一封寻求帮助的来信。无论是作者巧妙设计的时光交错,还是信件的一问一答,都无形中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他们。让他们在时间中聆听,在时间中思考,在时间中迷茫,在时间中领悟,体会,选择……在时间中,一切爱与恨都会沉淀。要顺流而下,随时间的脚步找到答案和真正的自己。
无论是欢乐还是痛苦,时间都会让其成为过去。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做好现在该做好的事,不必去纠结那些往事,让他们成为过去吧。
解忧杂货店读书笔记 4
在前往上海的卧铺车厢里,上海前往桐乡的高铁上,桐乡前往乌镇的公交上,我几乎利用了所有可以拿来阅读的时间,在两天内看完了这本书。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真是微妙,让我想起蝴蝶效应。一个小小的选择,影响了一生的脉络。毫不相干的杂货店和孤儿院,因为两个恋人而建立起千丝万缕的联系。相爱未必能够相守,但却成就了两个人,两个善良的人用一生未能相守的时间来影响和帮助了许多人,谁又能说毫无意义。始终坚信善良是人的本性,当帮助他人得到回应的时候,我们内心的善念更会被激发,想要努力去做一个更好的人。
窗外晃过大片大片的水稻田,整齐划一,格外美丽,小洋房伫立在水塘边、稻田间,房子和稻田的间隙种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宁静的田园风光让人感到内心的宁静。
读完《解忧杂货店》,内心里多了几分安然淡定,我们一生不管追求什么,不管取得多大成就,只要不放弃内心的善念,不忘记去帮助他人,就是值得被纪念的一生,都是无悔的一生。而对于生命中遇到的人,自有他们的去和来,都是缘分,又何必太过于执着强求。
愿读书同样带给你宁静。
解忧杂货店读书笔记 5
我向来对翻译自日文的推理小说不感兴趣,觉得翻译过来的文字总是不到位,浮现在脑海里的是一个属于中文世界的文学语境,与作家笔下所要构建的氛围显得格格不入。然而,由日本畅销作家东野圭吾创作的推理小说《解忧杂货店》,却吸引我的目光。单看书名和封面设计,就让读者产生好奇与遐思,到底一家传统的杂货店卖的是什么“碗糕”,能提供什么样有效的解忧秘方?
人生的选项
附在书中的一篇导读文章,如此称赞东野圭吾创作方面的本事:“他的作品并非只有谜团,只是卖弄诡计,一个更重要的元素,即他过人的说故事能力,以及很有温度的文字书写。”的确,这本《解忧杂货店》虽然具有推理小说的元素,充满精彩悬念与巧妙构思,但是却能另辟蹊径,让读者对人世境遇有更深入的体会与思考,借文字中燃烧的温情取暖,从而引起广泛的共鸣。
故事中杂货店的老店主名叫浪矢(“Na—Mi—Ya”),而附近的孩子总是把他叫成“烦恼”(“Na—Ya—Mi”)。由此浪矢突发其想,不如通过纸条,在杂货店里为孩子们排疑解忧。起初浪矢收到的问题都较为幼稚可笑,但是他却对每一个疑问都认真答复,仿佛从中找到生命的另一层意义。之后,越来越严肃的问题陆续出现。在老店主精心安排下,陌生人在晚上把写烦恼的信丢进铁卷门上的投递口,隔天就可以在店后面的牛奶箱里拿到回信解答。
这些来信者都面对着人生路上重大的抉择,希望能从回信中得到心理上的辅导。女运动员是该投入奥运集训,还是应该放弃梦想,陪病入膏肓的男友走完最后一程?孤立无援的未婚妈妈是该把孩子生下来,还是绝情地拿掉小生命?少年应该与负债累累的父母一起潜逃,还是自己勇敢地去闯天下?长子是要继承父亲的鱼店,还是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浪矢对每一封信的问题都深思熟虑,从不敷衍事,尽量从各个角度为对方着想,才做出回复。然而,他后来内心却非常担心,“也许他们按照我的回答去做,反而为他们带来极大的不幸”。老爷爷的回答果真替人解忧吗?浪矢后来发现杂货店里有个穿越时空的魔法空间,而他很想知道自己的回复是否对这些人产生正面作用,因此他嘱咐儿子在他死后的33周年发布消息,让“解忧杂货店”复活一天。
就在“解忧杂货店”复活的晚上,三名小偷误闯进来,发现那些穿越时空的信件。小偷依据过去三十年来发生的时局,一一回复信件,并让它们回到过去的时空。故事的精彩之处并不在于写信人能神奇地收到这些未来的预言,而是他们在做出艰难选择时的态度和考量,以及对信念的坚持。人生中万千的因缘聚合,形成我们不同的际遇。在生命重要岔路做出选择,最后结果如何,是谁都无法事前知悉的。例如少年最终未听取浪矢的意见,选择独自逃走,因为“那时候,他无法相信心灵的团结”,而结果是双亲选择结生命,让改名的儿子能有一个新的开始。也许,当初少年做出不同的决定,一家人的命运可能就此改观。然而,少年长大后成木雕师,对于这个决定却得出另一番领悟。他终于深切感受到父母对自己无私的关怀与保护,甚至愿意以他们的性命来换取他的幸福。这里面闪现出人性最耀眼的光辉,亲情的联结和力量,原来可以排山倒海,穿越生死的国界。
解忧杂货店读书笔记 6
最近的几年里,读书的主基调都在历史和投资方面,偶尔买一些其他类型的读物,也是按照当当排名下单的。但东野圭吾的这本《解忧杂货店》不仅仅是当当的排名,更是因为东野圭吾的名字和作品不时的会出现在我的朋友圈里,而且评价及其之高。
刚看第一章的时候,脑海里反应的是之前一段时间热播的日本电影《你的名字》,因为都是穿越时空的故事,也许是之前的期望过高,刚看了第一章浪失爷爷给月兔的回信就让我感觉很失望。但是出于强迫症,我还是把书快速的扫完了。每一张都会出现一个问问题的人,每一个问问题的人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最后一个咨询者,还和这三个闯空门的人在时空中交错了,而天堂里晓子奶奶和浪失爷爷保护着孤儿院里的孩子们。
这本书应该寄托了作者对社会人与人之间无条件信任的向往吧,对美好爱情的憧憬(晓子奶奶和浪失爷爷没有在一起,却深爱着彼此),以及1960年代的日本人对生活的迷茫(这个只是我个人的一种判断,因为不了解日本的历史,不确定这个是否可以代表了60年代人的时代特征),还有就是对基本房市、股市、互联网浪潮的透露改变了一个人的人生,这个太扯了。
书里一些有哲理的'语句:
“这么多年咨询信看下来,让我逐渐明白了一件事。很多时候,咨询的人心里已经有了答案,来咨询只是想确认自己的决定是对的。所以有些人读过回信后,会再次写信过来,大概就是因为回答的内容和他的想法不一样吧。”
“关于家人,我的基本看法是:除了积极向上的旅行,家人应该尽可能在一起。因为反感、厌倦等理由而离开,不是家人应有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