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节气有哪些习俗_立冬要吃什么10篇

综合文章 时间:2023-03-20
【www.wendang123.cn - 综合文章】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立冬节气有哪些习俗_立冬要吃什么10篇(立冬时节吃什么食物),供大家阅读。

立冬节气有哪些习俗_立冬要吃什么10篇(立冬时节吃什么食物)

立冬节气有哪些习俗_立冬要吃什么1

  在我国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立冬节气有哪些习俗_立冬要吃什么2

  满族有烧香的习俗。立冬,秋粮一入库,这个季节便是满族八旗和汉军八旗人家烧香祭祖的活跃季节。汉八旗的祭祀称“烧旗香跳虎神”,满八旗称“烧荤香”。“烧荤香”5—7天,在操办祭祖烧香的头三天,全家人一连十天吃斋,不吃荤腥。

立冬节气有哪些习俗_立冬要吃什么3

  早睡晚起,太阳出来之后起床活动。对着朝阳站桩,采阳气补人体阳气,可补肾。着衣方面,不宜太厚太薄,过薄易感冒耗阳,过厚腠理开泄。

立冬节气有哪些习俗_立冬要吃什么4

  珍藏神志,秘而不宣。要保持精神静谧,尽量控制自己的精神情志活动,使体内阳气得以潜藏。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心中有不良情绪,可通过适当方式发泄出来,以保持心情平和。

立冬节气有哪些习俗_立冬要吃什么5

  现在有些地方庆祝立冬的方式现在也有了创新,在黑龙江哈尔滨、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汉等地立冬之日,冬泳爱好者们就曾用冬泳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

立冬节气有哪些习俗_立冬要吃什么6

  在山东滕州,立冬时节,有喝羊肉汤的习俗。在寒冷的天气,喝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绝对是一种享受。而且,羊肉中还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质以及丰富的热量,御寒效果极佳。

立冬节气有哪些习俗_立冬要吃什么7

  冬令进补,要注意一个“藏”字,达到敛阴护阳、养精蓄锐的目的。这个季节饮食方面以,肉类,粮食,果实类补益肾气,北方地区涮羊肉,糖炒栗子都是不错的补益食品。

立冬节气有哪些习俗_立冬要吃什么8

  在我国北方,特别是北京、天津的人们爱吃饺子。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农历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则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

  说起立冬吃饺子,相传东汉名医张仲景告老还乡时,在路上见许多百姓由于天冷耳朵都冻坏了,于是在黄河边支了口大锅,把羊肉、辣椒和驱寒的药材放进去熬,然后捞出来切碎,包在像耳朵一样的面皮里再下锅煮,那个形状和耳朵一样,包着这些馅料的就是饺子。所以立冬吃饺子老人们也称“安耳朵”,更有“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

立冬节气有哪些习俗_立冬要吃什么9

立冬节气有哪些习俗_立冬要吃什么10

  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其确定的依据是以太阳到达黄经225度为准。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

  追根溯源,古人对“立”的理解与现代人一样,是建立、开始的意思。但“冬”字就不那么简单了,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冬”的解释是:“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看来,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归避寒冷的意思。左河水《立冬》诗云:“北风往复几寒凉,疏木摇空半绿黄。遍野修堤防旱涝,万家晒物作冬藏。”

  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中国民间以立冬为冬季之始,立冬期间,有需进补以度严冬的食俗。

  立冬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中国北方地区大地封冻,农林作物进入越冬期。中国江淮地区的“三秋”已接近尾声,中国江南则需抢种晚茬冬麦,赶紧移栽油菜,中国南部则是种麦的最佳时期。另外,立冬后空气一般渐趋干燥,土壤含水较少,中国此时开始注重林区的防火工作。

  我国古代将立冬节气分为3个5天,并由此定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立冬后,就意味着冬季正式来临。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