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岗位职责5篇

综合文章 时间:2023-03-13
【www.wendang123.cn - 综合文章】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高中政治岗位职责5篇(高中政治岗位职责文章),供大家参阅。

高中政治岗位职责5篇(高中政治岗位职责文章)

高中政治岗位职责1

  初中政治教师岗位职责

  1、政治教师岗位职责

  1、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素质,能依据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确定教学内容,用新课程教学理念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能通过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2、教书育人,能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注意挖掘教材的思想性,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3、善于把所教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时时关注时事政治,并适当引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为教学服务,积极参加进修和学校开展的网上论坛活动。

  5、认真备课,提前一周写好周课时教案。做到课前准备充分完备,教案书写工整、规范、全面,符合要求。

  6、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压堂,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7、了解学生,关爱学生,利用政治学科的特点积极转化后进生、帮助品困生。

  8、结合教学实际开展校本教材的开发,积极开展教学实践课活动,成立活动小组,承担相应实践活动课题,汇总阶段性活动成果。

  9、结合学科特点在一些特殊节日(如:环保日、地球日、人口日、爱滋病日、法制日、国庆节)定期组织学生搞学校宣传板作品展示。

  10、认真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掌握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信息、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2、初中政治教师岗位职责

  岗位职责:

  1.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教学、教研等方面的工作; 2.承担两门以上课程的讲授任务,组织课堂讨论;

  3.指导学生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设计等工作;

  4.承担课程辅导和答疑,作业和考卷批改等工作;

  5.协助实验室的建设工作,组织和指导实验与实习教学工作;

  6.参加编写、审议新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主持或参与教学方法研究;

  7.参加学术活动撰写学术报告;

  8.参与教学改革的研究或改革试点工作,为教学研究新思路、新方法提供建议;

  9.完成教学部门主任安排的其他任务。

  3、中学政治教师岗位职责

  1、拥护四项基本原则,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中学政治教师必须按照《全日制中学政治教学大纲》的要求,向学生传授政治思想基本理论知识,运用正确理论武装学生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3、中学政治教师每周承担16节的教学任务,认真完成备课、讲课、辅导、批改作业和考核学生成绩等环节的教学工作。

  4、必须服从学校安排,担任班主任,履行班主任的职责。

  5、按时参加政治理论学习,积极参加教改活动,努力完成学校分配的其它任务。

  4、政治教师岗位职责

  1、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新课程标准及有关政治教学的指导材料,认真钻研教材,不断改进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认真备课,努力做到四备:备教材、备学生、备大纲及新课标、备时政。

  3、教学中,态度要诚恳,过程要严密,内容要科学,方法要生动,要求要严格,效果要明显,讲理论要深入浅出,作结论要正确清楚。

  4、教学中要处理好师生关系,既注意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同时又不失去教师应有的主导地位。

  5、教师要潜心钻研业务,积极动手、动脑,逐步做到教具自制与购买互补,提高使用教具的水平;认真学习计算机操作,不断增强使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

  6、认真布置、批改作业,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注意严格要求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相结合,不断丰富学生基础知识,努力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

  7、认真组织好月考,注意及时反馈,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分类辅导,使每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要做好平时采分记录,积极推行文科综合评价制度。

  8、组织好政治学科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积极地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自学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并做好记录。

  9、认真组织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力争取得好成绩、好名次;指导学生写好政治小论文。

  10、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踊跃参加相互听课和集体备课活动,创造条件与其他学校同行切磋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按时、按量、按质地完成提交与政治教学有关的计划、报表、论文和总结。

  11、努力学习思想政治理论,有计划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逻辑学,拓宽自身知识面,加强业务进修,在教改试验中,不断更新知识,以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高中政治岗位职责2

  切实履行政治干部岗位职责

  新修订的《政工条例》,对政治委员、政治教导员、政治指导员和政治机关干部职责素质作了更为明确的规范。抓好《政工条例》学习贯彻,必须充分认清政治干部的职责要求,更好地发挥政治干部的职能作用。

  政治干部是部队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是指导和开展政治工作的主体力量。近年来,全军广大政治干部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卓有成效地抓好政治工作,为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军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政治工作的任务十分艰巨和繁重。只有把政治干部队伍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大力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才能使政治工作适应新形势、实现新发展。

  切实履行政治干部岗位职责,就要不断强化做好政治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在军队中专门编设政治干部,是我军的一个鲜明特色,也是我军重要的政治优势。《政工条例》关于政治干部的设立、性质、地位的规范,揭示了政治干部对我军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彰显了新形势下政治干部的光荣使命。各级要通过学习贯彻《政工条例》,引导政治干部从实现“三个确保”时代课题的高度,进一步认清肩负的使命职责,不断强化首位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把政治工作作为崇高事业来追求,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做到真心热爱政治工作,潜心钻研政治工作,扎实做好政治工作。

  切实履行政治干部岗位职责,就要着力提高开展政治工作的能力素质。政治干部的能力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新修订的《政工条例》,适应形势任务变化和我军职能使命拓展,对政治干部必须具备的思想政治素质、军事专业技能、科学文化知识和任职经历、工作经验等作了充实完善,为提高政治干部的能力素质进一步明确了标准和要求。各级要以学习贯彻《政工条例》为契机,扎实抓好政治干部的学习和实践锻炼,组织他们认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我军政治工作优良传统、学习履行职责所需的新知识,帮助他们在深化军事斗争准备、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实践中开阔视野、增长才干。

  切实履行政治干部岗位职责,就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优良的作风是政治干部必须具备的内在素养,也是做好政治工作的重要保证。实践表明,再好的理念、再好的思路,如果不真抓实干,也不可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的,更需要求实务实、扎实踏实。各级要把培育良好作风作为学习贯彻《政工条例》的重要切入点,引导政治干部进一步端正指导思想,始终围绕有利于强化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有利于部队战斗力的巩固提高、有利于保证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筹划开展政治工作,自觉把官兵思想觉悟提高和战斗力提升的实际效果,作为衡量政治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准,进一步形成讲质量、重实效的工作导向,确保各项政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党员领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归根结底要通过履行岗位职责这个平台来反映和实现。过硬的能力素质是履职尽责、做好一番事业的重要前提。

  领导干部肩负起一个单位工作的领导重任,肩负起党和人民的重托。领导干部的履行职责的能力如何,可直接影响到一个机关单位行政能力、执法能力,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对单位干部、职工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召作用。一个酷爱学习的领导,所带团队的学习氛围肯定是浓厚的;一个求真务实的领导,所带团队的工作作风必定是扎实的。俗话说得好,要想火车快,全靠火车头带。领导干部带头提高履行岗位职责,带头扑下身子干事业,必将事动单位一班人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素质、推动事业的科学发展。

  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明确组织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的任务和要求,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不断提高履职能力,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一个组织放心、干部信任、群众满意的组织部长。(重庆日报)

  岗位的价值在于“做事”,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岗位,对于一名大学生村来说,岗位不仅是一种职业,更应是一种事业和责任,应当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岗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首先,作为一名奋斗在基层的工作者,必须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要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坚守公道正派的党性原则,提高知人善任的工作本领,弘扬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要自觉遵守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准则,严格自律,管住小节、守住底线,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其次,要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就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作为一名村官,如果不加强学习,就会跟不上形势;跟不上形势,就会出问题;出了问题,损失的不仅是自己。因此,我们必须根据不同工作的需要,努力学习,不断对自己“充电”。才能有效地开展好工作。再次,要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就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就是要安分守己,遵纪守法,严于律己;踏踏实实做事,就是干实事、做好事,不偷奸耍滑,要经得起领导和广大群众的检验。

  最后,要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就必须经得起压力。压力再大,工作主动性不减,反而应该越战越勇。村官工作光荣而辛苦,只要从事了这项工作,我就要有勇气无条件地干好它。在困难磨难面前,我更应该坦然面对,释放

高中政治岗位职责3

  政治教师岗位职责

  1、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素质,能依据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确定教学内容,用新课程教学理念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能通过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2、教书育人,能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注意挖掘教材的思想性,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3、善于把所教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时时关注时事政治,并适当引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为教学服务,积极参加进修和学校开展的网上论坛活动。

  5、认真备课,提前一周写好周课时教案。做到课前准备充分完备,教案书写工整、规范、全面,符合要求。

  6、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压堂,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7、了解学生,关爱学生,利用政治学科的特点积极转化后进生、帮助品困生。

  8、结合教学实际开展校本教材的开发,积极开展教学实践课活动,成立活动小组,承担相应实践活动课题,汇总阶段性活动成果。

  9、结合学科特点在一些特殊节日(如:环保日、地球日、人口日、爱滋病日、法制日、国庆节)定期组织学生搞学校宣传板作品展示。

  10、认真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掌握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信息、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高中政治岗位职责4

  高中政治

  一、开展的工作 1.加强培训工作

(1)2004年底,组织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培训,邀请课程标准制定参与者、江苏省教研室副主任鞠文灿讲课,所有高中教师参加了培训。

(2)2005年8月3—5日,集中三天时间培训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所有高一年级政治教师计100人参加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一是人教社安排的专家——广东实验中学的陈式华老师就新教材特点、教学建议等问题与参加培训教师进行交流;二是由本市的四名教师分别对经济生活四个单元的内容进行分析;三是课堂教学观摩(录像)和研讨。

  2.加强对新课程的研究

(1)2004年9月,成立各模块(包括选修模块)研究小组。每一模块研究小组由4名骨干教师组成,该小组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各模块的知识要点、教学建议及资源建设,为课程实施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2)2005年10月,成立高中新课程讲师团。讲师团由常州市的政治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也可临时聘请高校的教授参加,他们根据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难点、疑点问题,提出讲课的菜单,供学校选择。

(3)与学科基地教师一起研究新课程教学。政治学科以常州市二中、田家炳实验中学为学科基地,每周一下午,教研员与学科基地教师一起,共同研究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3.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

(1)加强集体备课。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备课时力求做到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情感、备手段等,为科学合理地组织课堂教学打好基础。组织教师利用寒暑假分工备课,写好教案,然后将教案上传至常州市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网上,供教师们备课时参考,2005年9月、2006年1月已分别将经济生活模块、政治生活模块的教案传到网上。

(2)组织教学观摩。每月组织一次高一年级的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由一教师上课,上完后所有参与活动的教师一起展开研讨,对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认识逐渐深入。

  4.课程资源建设

(1)组织部分骨干教师编写与新教材相配套的练习,名称为《新课程新学案》。该学案以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单位,很好地适应了教师教学的需要,对实施新课程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经济生活模块和政治生活模块的《新课程新学案》分别于2005年9月、2006年1月正式出版使用。

(2)建设和完善常州市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网,在原有的思想政治学科网页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常州市思想政治教学资源网,网站在内容、形式、互动性等方面较以往都将有较大改进,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更多、更新的资源。

  二、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高中新课程实施至今已有1年时间,常州市的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稳步推进,教师与学生对新课程已经有一般的接受到喜爱,可以说形势比较好。但毕竟是新事物,新课程在实施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课程标准要求不够具体、明确,给教师们理解和执行课程标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1 2.教材内容太多,成为老教材的压缩饼干,好多教师反映课时不够,一些教学内容不展开学生不懂,展开了时间又不够,陷入两难境地。如关于我国的政党制度,在原教材中需用3节课才能教完,而在新教材中只安排了一节课。

  3.课堂教学重形式、轻内容。一些教师由于对新课程认识不足,片面认为只要用上信息技术,让学生多讨论、多参与、多回答问题就是新课程了。因而出现了课堂热热闹闹,而事后一反思,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非常薄弱。

  4.一些教师掌握的知识比较陈旧,知识面比较窄,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5.高考方案不出台给新课程实施带来了很大的阻力。从理论上讲,教学并不仅仅是为了考试,但在实际教学中,考试尤其是高考对教学起着很强的引导作用。目前,由于高考形势不明朗,教师们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很难把握,一些教师由此而对新课程产生观望心理。

  三、思考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上上下下齐心协力才能解决,作为教研部门和一线教师,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1.进一步加强培训,廓清教师们的一些模糊认识。早期的新课程培训,主要是对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宏观的培训,强调理念的转变,而随着新课程实施的逐步深入,一些具体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因此有必要进行再次培训,再次培训的问题应该在广泛征求一线教师意见的基础上产生,就教师们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展开交流。

  2.加强课程资源建设。目前,课程资源匮乏是制约新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在课程资源建设上,尽管我们已经做出了很大努力,但由于时间比较短,课程资源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一线教师教学的需要,我们将尽可能地调动各方面的力量,逐步丰富我们的课程资源库。

  3.进一步加强研究。新课程实施应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而不能让教师去单打独斗。从当前来看,应重点加强对教材和课堂教学的研究。

  4.对课堂教学的思考:

  课堂教学怎样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思想政治新课程提出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相比较而言,教师们对知识、能力目标比较熟悉,在落实这两个目标上没什么大问题,关键是如何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人们的一种主观选择

  从本质上看,态度与价值观,都是一种主观选择,是行为主体对人生、对他人或社会的一种主观认识和主动反应:看到一位身患绝症的病人,你可能落下同情之泪,也可能想方设法帮助他,还可能视若无睹;购物时售货员少收了货款,你可能暗自庆幸匆匆离去,也可能赶快纠正予以补足,或者以为这是对商业欺诈的合理报复而兴奋不已??凡此种种反应,都是植根于行为主体深层认识的主动选择,都是建立在主体此前所真正持有的、对世界和对自己行为自以为正确的观念基础上的,都是建立在主体性认识与情感基础上的。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每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选择,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通过模仿、尝试和实践体验而逐渐习得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落实

  2(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没法“教” 的教师不可以像讲解知识要点一样,通过讲解的办法,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给学生。一般说来,态度与价值观,可能是没法“教”的。在主体性认识没有形成或改变以前,可以告诉他可能有几种价值选择,正确的选择是什么;还可以告诉他错误的选择有什么不利影响,甚至可以强迫他按照正确的选择去行动。但是,只要这种情感、态度与价值选择不是建立在自主性认识的基础上,这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就只是一种知识教育或技能教育,而不会成为有效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因为它们不会影响学习主体此后的选择。

(2)让学生在选择中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选择中学习选择,在参与中发展自我,在体验中认识社会生活,是每个学主体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活动,最重要的是教育者用自己健康的情感、人生态度与价值选择去影响学习主体,是教育者通过身体力行的示范活动来言传身教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并积极创造有利于学习主体尝试选择、参与和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在这种尝试的实践行动中形成个性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认知,形成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此处可适当介绍价值澄清学说或价值讨论法)

  教师应如何对待和使用新教材

  1.研究教材

  第一,研究《课程标准》。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的基础。因此,摆在教师当前最为紧迫的工作,莫过于研究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了。

  第二,研究教材。具体而言,研究教材主要有:一是研究教材对《课程标准》反映的真实性,即教材是否全面地反映了《课程标准》所坚持的教育理念,教材是否真实反映《课程标准》所坚持的教育要求,以及通过教材运用所反映的《课程标准》的地方适用性如何等问题。二是教材内容选择的容量与难度是否符合地方教育的实际情况,教材的印刷与装帧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与生理卫生等问题。

  2.灵活地使用教材

  在教材观上,新课程提出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这一理念非常好,但如何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去呢?

(1)要尊重教材。过去以教材为圣经,一切以教材为纲是错误的,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由一个极端走入了另一个极端。教学中将教材抛到一边,另起炉灶重新组织一套教学内容,惟恐别人说自己处理教材不够大胆、缺乏创意。这样做实际上是对教材资源的极大浪费。我们应该看到,任何一套教材虽然都有其不足,但每一套教材都是经过编写者精心设计的,都有其可取之处,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吃透教材,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然后才谈得上创新。

(2)要对教材做个性化、校本化处理。教材面向的是选用该教材的所有学生,比较强调共性,而学生是千差万别的,在使用教材时,如果我们照搬教材,就会不适合自己学生的实际,因此我们要结合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特别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处理,及时调整教学活动,是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3(案例:无锡评优课上,扬州教师在上“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内容时,结合无锡地区实际进行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注:当时有光盘发的)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在思想政治新教材中,每一节课都设置了3个左右的探究活动,对引导教师和学生转变教学方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在实验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处理教材中探究部分的内容,如有的教师讲坛就变为练习让学生去做或回答,有的教师反映如果每个探究都组织学生去活动会导致课时不够用,有的教师在组织学生谈就是强调形式上的活泼和热闹而忽视探究目标的达成等。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作了一些思考。

  从活动方式上看,教材中提供的“探究”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资料收集、整理型。通过查阅图书、互联网、新闻媒体等,收集和整理所需资料。这种活动首先要教会学生使用各种工具;其次要指导学生分类保存资料,由于收集到的资料往往很多,如不善于分类保存,往往会导致资料的遗失和得不到充分的利用;最后要引导学生从收集到的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2、调查型。通过问卷、采访、观测等手段,了解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搞好此类活动一是要注意典型性,要选择典型的单位、个人进行调查,使调查获得的数据能充分地说明问题;二是要注意真实性,要促使学生积极开展活动,防止为了完成任务而捏造数据或材料。

  3、体验型。通过开展讨论、辩论、演讲、动手操作、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在活动中掌握技能、学会分享与合作。在亲身实践中获得的体验来得真切,容易为学生理解和接受。但搞好这种活动需要教师创设一个好的情境,该情境要有利于促使学生积极投入活动、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这样才能达到体验的目的。

  探究活动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探究主题。对于教材中提供的“探究”,我们可以把它作为指导,但不可以照搬。这是因为,教材只是根据学生的一般情况而设计主题的,至于各地方、各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可能顾及的。我们可以在教材提供的“探究”指导下,针对学生实际和地方实际,灵活地确定探究的主题。

  一般说来,初中学生探究主题的确定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启发性。也就是说探究的主题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的养成。第二,层次性。探究的主题要有一定的梯度,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适合自己发展水平的题目。第三,可行性。探究的主题要符合学生智力和身心发展的水平,符合思想品德课程对学生的要求,不能不着边际,或不切实际。

  2、明确目的。活动目的既是促使师生进行活动的内在动力,也引导着师生活动的方向,因而明确活动目的是活动取得成功的保证。活动目的一般可分为三部分:一是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本课的知识既是活动的理论基础,也是活动要达到的目的之一。二是要解决活动中所提出的问题,形成对一些问题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觉悟。三是要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包括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其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分组探究。学生根据自己的选题分成小组,自主制订活动的步骤和方法,通过采访(问卷)调查、实地参观、实践体验、上网搜索、到图书馆查找等途径来收集信息,并完成对信息的筛选、归类、分析等任务。

  4 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①科学分组。在学生自愿结合的基础上,各课题小组成员一要体现不同层次学生的结合;二是要体现不同特长学生的结合。这样既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也有利于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协作。②适时指导。教师要对学生的活动给以适当的指导,如给学生讲解如何确定搜索项,如何筛选搜索结果,如何辨别资料的真伪等。③及时反馈。这一阶段的活动虽然是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但是教师要全程跟踪,及时了解情况,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

  4、交流成果。在课堂上,各小组选派代表介绍本组的探究情况,其他小组的同学参与讨论和评价。这一步骤既是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总结,也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发布信息的形式可以是灵活多样的。既可以是各组推选的代表陈述观点,也可以是小组内各成员分别作介绍。既可以用文字材料介绍,也可以借助于多媒体展示,还可以用表演等形式来介绍。在课题小组介绍发布信息的过程中,其它同学应该是信息的接受者,观点的评论者,活动的评价者。他们既可以针对这一小组的介绍提出质疑,也可以对这一小组的介绍给以补充和完善。重要的是在课堂上不能有旁观者,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所知,有所感,有所获。

  5、评价探究。活动探究的评价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重过程。要着重考察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所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能力,以及通过活动前后的比较来评价其发展状态。第二,重参与。在学习活动中,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团结协作的精神,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学生在课题小组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以及他对课题探究活动的态度等。第三,重效果。要着重看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的收获。此处的“效果”并不等于“结果”,对“探究”的评价要看结果,但更注重学生通过探究,他们的思想认识、道德修养、公民意识、人文素养等是否得到了有效的发展,这些都是新的课程对学生的基本要求。第四,多元化。对整个教学活动的评价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一是个人自我评价,二是课题组长对成员的评价,三是各课题小组之间的互评,四是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及效果的评价。只有把这些评价综合考查,才能体现科学性,也才能更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

  如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近些年在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认真思考一下,当前的一些课堂讨论到地发挥了多少作用呢?要发挥讨论在教学中的作用,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讨论的内容要恰当。课堂讨论,就是教师展示某个问题和现象,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进行论证。要想让学生能有话可说,有理可辩,出现真知灼见,讨论专题的选择应该是精心策划、深思熟虑过的,而不是信手拈来,随随便便的。适合内容有:有些概念和原理还有着争论的;某些问题并非只有一个答案的;有些问题虽然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但包含较难的的概念,需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的。

  第二,讨论的时间要充分。课堂讨论的展开,一般要经过情境的创设(或是背景材料的呈现)——自由讨论——表述见解——师生总结四个阶段。要完成这个过程,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充裕的自由讨论时间,环环相扣,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内在潜力,这样课堂上才有可能出现激烈的争辩,引发精彩的奇 5 思妙想。时间的长短教师应视具体情况灵活掌握。这就需要教师应对学生的知识储备、接受能力有所了解,对问题引起的反响有预见性。议题呈现后应让学生阅读有关的教材和必要的参考资料,做好充分的背景知识准备;对于有些议题也可以提前告诉学生,指导学生在课外收集资料,形成自己想对“成熟”的见解,然后在课堂汇报。目前有些教师在课堂讨论中,一般形式是,四人一小组,给定1分钟或2分钟时间,讨论后汇报,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平均每人只有15秒或30秒的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他们要完成思考、摆出观点、达成共识这个过程,可能吗?

  第三,讨论人员的构成要灵活。讨论的过程,从某种意义讲,也是一种团结合作的过程。应关注人员的合理构成,如何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结构、学习成绩、学习风格来优化给合,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一般来说,同桌彼此熟悉,前后关系融洽,这样也许会合作愉快,顺利完成任务。“志同道合”的学生一起,能畅所欲言,观点容易一致;“男女”搭配,能激发个体的表现欲;有活跃分子的,能引发侃侃而谈;掀起高潮;学习互补的搭配在一起讨论,能相互促进,扬长补短,能提供综合性的见解。教师要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围绕议题中心进行发言并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积极发挥组织者、调节者的作用。

  第四,要充分尊重学生讨论的结果。在讨论结束时,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老师让学生回答小组讨论的结果,当学生回答与教师预设的答案不一致时,教师便会让下一组回答,当学生的答案与自己预设相一致时,教师便会予以大力表扬。于是学生便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既然答案就在老师的“口袋” 里,为什么还要我们讨论呢?我们的观点都没道理吗?由此看来,当我们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时,一定要认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当学生的答案与教师预设的答案不一致时该怎么办?”

  政治课教学要体现趣味性、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1.加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爱学

  趣味性是入门的向导,没有趣味性,学生就不爱学。尤其是中小学教育,它带有很强的启蒙性质,趣味性就更加重要了。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如果通过我们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从不想学到想学,从不爱学到爱学,对思想政治课有一点兴趣,这就是了不起的教学成果,我们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的很大部分。相反,如果我们上完了这门课,学生对这门课产生一种反感,一种抵触情绪,那我们的教学就失败了。因此趣味性应当是本课程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怎样加强思想政治课的趣味性?

(1)内容生活化、现实化,突出时代性。本课程的内容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常识,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于社会生活和实践,社会生活和实践是最丰富多彩的,它里面隐藏着无限的趣味性。所以,我想,要增强本课程教学的趣味性,不不仅要注意挖掘本课程理论本身特有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为此,思想政治课必须关注社会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从学生的优势发展需要出发,围绕学生的热门话题展开教学。

(2)观点材料化,说理形象化。这是由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和缺少丰富生活实践经历的特点决定的。我们在讲课中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概念化,即用一个概念去说明另一个概念,这不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学生感到很抽象乏味。6 因此,我们在说理时应当形象,特别是有些难懂的概念和原理,更应注意这一点。为此,首先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的结合,即观点从材料中来,回到材料中去,寓理论于材料之中;其次,要注意多用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和学生身边的事例形象地说明道理。再次,还要注意材料叙述和说理的言说的形象性、生动性和情境性。

(3)形式多样化,部分环节活动化。这里说的形式多样化,既包括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也包括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化。它可以是集体教学,也可以是集体教学与小组教学或个别教学的结合;它可以是讲授、讨论,也可以是小品表演、角色模拟活动、计算机网络教学与讲授、讨论的结合。形式没有一定之规,它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服务的,应当根据教学需要和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形式和方法,并且形式和方法要尽量多样一点,不要总是一个调。中学生注意的集中时间短,多样的形式和方法容易引起学生的新鲜有趣感,调节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当代中学生喜欢参与,喜欢形体语言,喜欢活动体验,喜欢音乐、小品、故事和竞赛,根据教学需要和所教学生的水平、兴趣,在课中适当穿插一点活动,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2.加强课堂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有用性,使学生相信它的真理性

  趣味性虽然重要,但它只是入门的向导,基础还是靠科学性,离开了科学性的趣味就是庸俗性,也谈不上思想性。因此,光讲趣味,不讲科学,不行。学生最大的意见是,物理、化学、生物是科学,有用;政治不是科学,只是骗人的空谈,没有实际用处。所以,不想学。因此,我们一定要讲出思想政治课的科学性。怎样加强课堂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有用性?

(1)概念原理的形成、表述、解析要准确。概念原理的形成主要有两种方法,即事例归纳法和过程归纳法,但无论何种方法,都要经历下列过程:引导学生罗列体现概念或原理的事例或阶段——引导学生对事例分类或对阶段排序——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发现共同要素——引导学生根据发现的共同要素尝试对该概念或原理下定义——运用分析、综合、比较等方法解析该概念原理,帮助学生掌握概念原理的内涵、外延、层次结构和精神实质。

(2)要重视证据的作用,概念原理的讲授要有根有据,而且根据必须科学、真实、充分。凡科学真理都是有根有据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是本课程的基本内容,是科学,所以,我们一定要讲出概念原理的证据,而且要充分,既要有实例和数据证明,又要有理论论证;既要有事实论证,又要价值论证。只有讲准、讲充分,才能使学生信服。中学生都非常崇尚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心理特征,引导他们用他们相信的东西来证明课本中的观点和原理,换句话说,我们除了引导他们用其熟悉的事实来说明之外,还应该更多地引导他们用其已知的科学成果、特别是自然科学成果来证明或检验课本中基本原理的真理性。

(3)要讲一点概念原理的历史发展过程,融入一点问题解决史,把逻辑的论证与历史的叙述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感悟解决问题的方法。凡是科学真理都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原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也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因而,概念原理教学,如果能够有一点历史的叙述,把现在的结论与以前的观点作个比较,把逻辑的论证与历史的叙述结合起来,科学性就会显得更强。

  7(4)要辩证,不要绝对化,要揭示真理的相对性,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凡是科学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辨证统一体,都是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

(5)要介绍一点不同的观点,听听不同的声音,以利于学生在对话、比较、鉴别、批评和借鉴中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按新课程理念,课程是一种社会的建构,是一个国家、学生、教师、社会不同方面和阶层共同参与建构,充满矛盾和斗争的复杂活动和过程。这种冲突和斗争在思想政治课中,既有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各种非主流思想观点的斗争,也有各种思潮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既有社会不同方面和阶层对知识价值认识不同的冲突,也有教师的价值观念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之间的冲突。特别是在文化成为一种资本和权力象征、知识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资源、教育进入一个更加民主化的时代以后,这一冲突和斗争则表现得更加激烈和尖锐。在这一斗争和冲突中,虽然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占有传播的主导的和法定的地位,但它的实现要受到整个社会不同方面和阶层的影响和制约,需要得到他们的同意和学生的认可。特别是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将学生看作是课程的建构主体,其生活经验作为一种非常重要课程资源,这种影响和制约作用将更加明显。因而这种冲突和斗争必然表现为一种对话、协商、讨价还价、相互妥协让步的过程。为此,我们必须解决好思想政治课堂中的规范文化和非规范文化、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和非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冲突与协调问题。同时,科学总是在比较中建立的,在斗争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也要遵循这一规律。所以,不介绍一点不同的观点、听听不同方面的声音是不行的,学生也有这个要求。因此,我们在课堂上适当介绍一点不同的观点,听听来自不同阶层、不同思潮的声音,特别是处于社会边缘、社会底层人群的子女的声音。这是必要的,这有利于形成人文关怀的课堂氛围,也有利于学生在比较鉴别、批判借鉴中认识和发展真理,更好地体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人文精神。

(6)展现或引导学生发现教材概念原理的实用价值。科学应当能够解释它所研究领域的各种具体的现象,解决一点其实践领域的问题。因而,我们要使学生承认马克思主义观点原理和社会科学常识是科学道理,就必须展现或引导学生发现所学概念原理的实用价值。

  3.加强教育性,突出思想性

  思想政治课是思想之学,成功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不但要求趣味性、科学性,更要加强教育性,突出思想性。这是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决定的。中学生正处于身心、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生活于不同的家庭,成长于改革开放和信息化时代,现实生活和世界各地的各种事件和思潮都在有形无形地影响着他们。他们的思想认识多是摇摆不定的。不同的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他们脑子里都有影响,是是非非,他们很难做出判断。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本课程的思想教育功能就显得非常重要。思想政治课有责任用理论观点武装学生,从科学道理上帮助他们去认识这些社会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思想认识问题,把握正确人生的方向。为此,我们必须在深入调查研究,摸准学生思想脉搏,充分挖掘教材思想教育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基本原理和观点的教学,针对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和社会实际,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思想教育。在思想教育中,我们要注意如下3点:一是加强课堂教学的情境性,坚持情理互动、以情感人;二是加强课堂教学实践性和生活性,坚持 8 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认知与体验的结合,注意活动育人;三是分层次要求、区别对待,根据教材和学生的不同特点展开教学。

高中政治岗位职责5

  中队岗位职责

  一、负责我县行政区域内治理非法超限超载车辆的路面执法工作;

  二、负责宣传治超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三、负责上路检查车辆装载情况,对疑似车辆进行复查;

  四、负责登记受检车辆的有关证件,对非法超限超载车辆进行检测称重和现场法律文书的制作;

  五、负责引导超限超载车辆到指定的卸载场地(停车场),并做好超限超载车辆登记和向治超办处置室的移交工作;

  六、负责对卸载场地(停车场)超限超载车辆转运和卸载后的复称工作;

  七、负责完成治超办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中队长岗位职责

  一、负责中队全面工作,贯彻落实治超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负责执行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以身作则,团

  结同志,带领全体人员确保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三、负责组织执法人员学习业务的法规知识,提高执法人员业

  务素质和办案水平;

  四、负责组织安排上路检查车辆装载情况,查处非法超限超载

  车辆;

  五、负责检查中队执法文书的制作,做到填写规范,程序合法;

  六、负责对已查处的非法超限超载车辆违法信息向治超办处置

  室的移交和汇报;

  七、负责及时联系上级领导对执法现场突发情况的报告;

  八、负责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