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部编版说课稿3篇

综合文章 时间:2023-03-05
【www.wendang123.cn - 综合文章】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藤野先生部编版说课稿3篇 《藤野先生》说课,供大家参阅。

藤野先生部编版说课稿3篇 《藤野先生》说课

藤野先生部编版说课稿1

  【说教材及学情】

  首先我先来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本篇课文是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鲁迅早年留学日本期间,正值日俄战争,许多日本人深受狭隘民族主义的毒害,但藤野先生毫不受恶劣空气的影响。鲁迅深切感受到藤野先生人格的伟大,怀着感激的心情,颂扬了他的师德,颂扬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八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对鲁迅先生的文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对于文章的把握也会相对容易些。

  【说三维目标】

  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置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并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了解藤野先生。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法,理解描写藤野先生和我在求学来往之间的句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藤野先生无私的精神,并让这种情感得到升华。

  【说重难点】

  我将理解课文中描写藤野先生和我之间交往的句子并受到感染作为我的教学重点及难点。

  【说教法学法】

  结合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读书指导法、主问题法、关键词法的教法以及探究法、讨论法、圈点勾勒法的学法,最后再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重点开展我的教学过程。

  【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要说说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环节如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在你们的印象中有没有让你敬佩的老师,请同学们上讲台来谈谈你的感受,从而顺势地引出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课题《藤野先生》。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课未始,兴已浓”的课堂氛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我请同学们借助手边的工具书去预习这篇课文,在读的过程中要求同学们把课文中的生字词和描写藤野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的句子画出来,同桌进行讨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同时为下面的细读课文奠定基础。

  三、研读课文,分析内容

  这一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我会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通过分小组读、分角色读、全班读的形式朗读本篇课文。接下来顺势抛出相关问题,要求学生将课文中描写藤野先生帮我修改讲义,还有帮助我学习解剖学的句子找出来仔细品味。全班进行交流合作,然后派代表起来回答问题,用时5分钟。老师再进行适时点拨与总结。通过对文章的分析,学生能够体会藤野先生认真负责、严格要求、正直无私的高贵品质。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继续播放藤野先生与作者交往的小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这种情感,并让这种情感得到升华。

  五、作业布置

  说课即将接近尾声,作业布置如下。

  观察身边让你感触最深的事,先和朋友进行交流,明天我们一起来交流与讨论。

  【说板书设计】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本课内容,板书设计如下:

  我的说课结束,谢谢各位考官!

藤野先生部编版说课稿2

  学习目标:

  1、积累“绯红、标致、诘责、油光可鉴、深恶痛疾”等词语。

  2、回顾复习作者鲁迅及相关知识。

  3、研读典型事例,理解人物形象。

  4、学习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文章精选材料,多方面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学习本文抓住人物语言行动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领会文章语言的感情色彩。

  教学难点:了解藤野先生的思想品格,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版《鲁迅选集》,译者增田涉到上海征求鲁迅意见,问他选哪些文章才好。鲁迅回答:“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他的目的是借此打听藤野先生的下落,同时委托增田涉先生代为寻找。第二年,《鲁迅选集》出版,增田涉又到上海送样书,鲁迅再次问起藤野先生的下落,增田涉说没有打听到。鲁迅先生叹息说:“藤野先生大概不在人世了吧!”

  过渡:这是怎样的一个人,如此值得怀念?今天我们就来学学(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复习作者,回忆我们学过的有关鲁迅先生的文章

  三、了解藤野先生

  1、这位藤野先生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请同学们给他画一个像,用文字表述出来。

  学生思考回答。(抓住黑瘦、八字须……)鲁迅先生是如何描写的呢?请阅读第6-10自然段,思考:这些描写说明了什么?

  老师觉得作者写的藤野先生不太漂亮,因此改为下面一段文字,可以吗?

  他,既有高仓健一样的体魄,又有三浦友和一样的相貌。脸色白而透红,眼睛大而明亮,头发整齐而又有一点波浪。他穿着一套笔挺的西装,洁白的衬衣上打着一条漂亮的领带,皮鞋擦得又黑又亮。一走上讲台,就用洪钟一样的声音说:“我,就是藤野严九郎。”

  明确:说明藤野先生的生活俭朴,不拘小节、治学严谨。反映他工作认真、全身心投入治学。

  2、这样的一位藤野先生,鲁迅是如何来评价的呢?请同学们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

  学生回答:伟大

  学生齐读第37小节,体会鲁迅对藤野先生的这种情感。

  3、为什么在鲁迅眼里和心理藤野先生都是伟大的?请同学们阅读11—35小节,思考:文中写了我和藤野先生的交往的几件事?这些事又表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样的品格?

  学生讨论、交流

  可能出现的问题:

  ○1(第11-19自然段)写藤野先生检查并订正“我”所抄的讲义,纠正解剖图,表现藤野先生对教学工作极其认真负责,教学的严谨,对学生的严格和对作者的关心。

  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

  (1)概括这两个事例,写成小标题:──(1)添改讲义;(2)纠正解剖图。

  (2)文中的“讲义”有哪两个意思?──前者指讲课内容,后者指课堂笔记。

  (3)“我”为什么“很吃了一惊”?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因为看到藤野先生亲自给“我”这个外国学生改讲义。

  (4)“我”为什么“不安和感激”?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不安”是因为讲义中有那么多的脱漏和错误让先生费神。“感激”的是藤野先生的热情关心。

  (5)把“都用红笔添改过了”的“添改”改为“修改”可以吗?──不可,“添改”比“修改”更费神。

  (6)藤野先生给鲁迅添改讲义是否偶一为之?请从文段中找出根据。──不是。有两处可证明:

  1、藤野先生要求每一星期送给他看一回;

  2、这样一直继续到藤野先生教完了他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7)填空:藤野先生给作者改讲义改得十分认真,其中最能表现改得全面的词语是──“从头到末”;

  说明改得细致的词语是──“不但……连……一一”;说明改得及时的词语是──“第二三天便还我”。

  ○2(第21-22自然段)写藤野先生因“我”敢于学习解剖尸体而很高兴,表现他对作者的热情诚恳和关心。

  ○3(第23自然段)写藤野先生想知道中国女人裹脚使足骨变形的详细情形,表现藤野先生注重调查,治学严谨的科学态度。

  ○4(第24-28自然段)写“考试事件”,一方面讽刺了日本的所谓“爱国青年”,同时也表现了藤野先生和一些日本学生是主持公道的。

  ○5(第32-34自然段)写藤野先生听“我”说不学医了,要改学生物学时的表情,表现藤野先生尊重学生的品质和待人憨厚的性格。

  ○6(第35自然段)写藤野先生临别前夕送相片题词“惜别”,表现藤野先生对作者的真挚情谊。藤野先生为什么“悲哀”?为什么想说却没有说?鲁迅为什么要说谎?

  四、深入理解人物

  1、同样是日本人,别的日本人是怎样看待中国人的?这种态度,最集中地体现在哪两件事件上?找出文中的相关段落。

  ○1、“匿名信事件”

  讥刺“我”得了教员漏出来的题目,才考试合格的。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前半句揭露了日本“爱国青年”的荒谬逻辑,表达对此的愤恨和抨击;后半句写出了作者在遭受屈辱后极为辛酸和愤懑的感情。

  ○2、“看电影事件”

  做侦探的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枪毙,别的中国人在围观,日本观众在欢呼。“呜呼,无法可想。”

  ——反映出作者难以抑制的激愤!

  ○3、这两件事各有什么侧重?

  匿名信事件——弱国国民受人歧视。

  看电影事件——中国老百姓的愚昧、不觉悟。

  2、通过这两件事情,你对藤野先生的“伟大”又有了什么新的理解?

  藤野先生在日本举国上下都鄙视中国人的风气下,能够做到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给予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尤其显得难能可贵。所以,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五、探究分析

  1、如此伟大的老师当然值得鲁迅先生怀念,请找出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最后三段

  2、藤野先生对鲁迅的人生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为什么鲁迅会时时想起他,为什么把他的照片挂在书桌对面的墙上?)

  学生自由讨论

  ○1、有高深的学问,严谨认真。

  ○2、关心异国青年

  ○3、藤野先生平等意识、尊重他人的观点给鲁迅巨大的影响,使得鲁迅一直能够保持着对中国底层百姓和大众疾苦的关注和同情。

  ○4、看到照片便能时时想起在日本的经历,想起自己身上肩负的重任,从而不断地鞭策着自己笔耕不辍。

  ○5、藤野的出现恰恰在鲁迅思想的重要转型期间。

  六、归纳本课所学

  七、作业

  课后作业:夜深人静之时,面对挂在东墙上的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与恩师已阔别20年了,鲁迅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先生说。把握课文主旨,展开合理想像,模仿作者口吻,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表露作者当时的心迹。(注意联系写作背景)

  板书设计:

  添改讲义————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

  无民族偏见——伟大关心解剖实习,热情诚恳

  了解女人裹脚——求实精神

  惜别——————友好尊重

藤野先生部编版说课稿3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字词,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行文脉络。

  2、通过典型事例,掌握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精神品质,了解回忆性散文的结构特点。

  3、分析“鲁迅风”的语言特点,学习鲁迅独特的写作方式。(揣摩文章独特的语言风格,分析其表达效果)

  4、通过研读课文,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蕴含的情感。

  【课时】

  2-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鲁迅的人生中,有几位老师让他终身难忘。上学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们就了解到一位,大家还记得是谁吗?(寿镜吾老先生)大家还记得鲁迅先生是怎样描写寿镜吾老先生的吗?今天,我们再来了解鲁迅先生的另一位恩师,学习一下语言大师鲁迅先生是如何描写自己的老师的。板书:《藤野先生》。

  二、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略)

  三、整体感知(再读课文)

  (一)点明文体——回忆性散文。

  主要是围绕藤野先生回忆自己在日本留学时的所见所闻。

  (二)细读课文,看看文章记录了作者留学过程中的哪几件事,试着为每件事拟一个小标题。(“思考探究一”)

  预设:共十件事。1、离开东京之原由(1-3)2、仙台求学受优待(4-5)3、初识藤野先生(6-10)4、添改讲义(11-15)5、先生纠正解剖图(16-19)6、关心解剖实习(20-22)7、了解女人裹脚(23)8、匿名信事件(24-28)9、看电影事件(29-31)10、离别事件(32-35)

  (三)本文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应该紧紧围绕藤野先生来写,然而这十件事都和刻画藤野先生有关吗?哪些和刻画藤野先生有直接的关系呢?

  预设:3、4、5、6、7、8、10和刻画藤野先生有直接的关系。这些事件直接展现了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和精神品质。

  第二课时

  一、研读赏析

  (一)请同学们试着找一找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体现在文章的哪里?以“从(事件)中,可以看出藤野先生是一个的人”的形式回答。

  1、藤野先生的外貌:耳闻藤野先生是“穿衣太模糊”“会忘记戴领结”的形象,是个不讲究的人。“我”目睹的藤野先生是一位“黑瘦的,八字胡,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有“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的先生。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简单勾勒出藤野先生生活简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

  2、对学生关心,对工作认真负责——添改讲义

  3、对学生严格要求——纠正“我”的解剖图

  4、对不同文化的尊重,没有民族偏见,关心学生思想意识的进步——关心“我”的解剖实习

  5、严谨求实的精神——了解中国女人裹脚

  (三)作者为什么又要花大篇幅笔墨写与藤野先生无关的见闻与感受呢?

  预设:

  1、从整篇文章的结构来看。全文围绕藤野先生这个中心人物来组织材料的,写作者自己的'生活经历与感受,也都与写藤野先生有关。

  2、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便是时时处处都有“我”的存在,表现“我”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这篇文章的另一条线索,就是“我”的爱国之情,具体表现为“我”弃医从文的心路历程,“我”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感情是课文的“底色”和“背景”,聚焦点是藤野先生,没有了这份“底色”和“背景”,藤野先生的形象不会如此突出,不会如此动人。文章的内涵不会如此深刻。回忆性对象与叙事者经历的交织,是回忆性散文的一个重要文体特点。(更好的展现文章的主题。)

  (四)一个普通的日本学者,为什么作者说他“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思考探究二”)

  预设:

  二、语言赏析

  (一)白描手法是鲁迅极力倡导的,掌握得又最为娴熟,从《藤野先生》里可见一斑。我们看看鲁迅先生对以下人物、场景进行了白描,体会这样描写的妙处。

  (二)鲁迅先生的写作还以幽默、讽刺、耐人寻味著称,请在全文中寻找鲁迅先生耐人寻味的句子,加以赏析。

  预设:参见“积累拓展四”。

  三、拓展延伸

  (一)你所接触的老师中,有没有一位老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你,改变了你?模仿《藤野先生》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二)联系实际,说说鲁迅的人生选择给了你怎样的启示?(“积累拓展五”)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