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薪酬设计方案范文3篇

综合文章 时间:2023-02-24
【www.wendang123.cn - 综合文章】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关于薪酬设计方案范文3篇 薪酬方案的设计,供大家参阅。

关于薪酬设计方案范文3篇 薪酬方案的设计

关于薪酬设计方案范文1

一、数字比例法

  数字比例法是指将业务员的销售提成按规定的比例在个人、小团体、大团体之间进行重新分配。其中小团体与大团体的范围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例如:小团体为办事处,大团体为销售大区;小团体为部门,大团体为分公司。数字比例法强调的是团队精神。

  在确定个人、小团体、大团体之间比例时必须综合考虑员工的工作的独立性和结构性,如果工作体现高独立性、低结构性,应多考虑个人价值,放大个人比例,如721比例。如果工作体现低独立性、高结构性,应多考虑团队合作所体现的价值,放大小团体与大团体的比例,如442比例、433比例。按计算方法不同,数字比例法分为:提成法、个人目标提成法、团队目标提成法。

  提成法:以个人的实际销售额作为提成基数计算提成额,再按规定的比例对提成额进行分配。

  提成法举例:某销售公司下设财务部:2人,办公室:2人,销售一部:甲、乙;销售二部:丙、丁,本月销售额:甲:20000元,乙30000元,丙:20000元,丁:10000元。提成比例10%,使用比例为5:3:2。甲(个人直接利益):20000*10%*5/(5+2+3)=1000元

  甲(部门分配利益):20000*10%*3/(5+3+2)/2=300元

  甲(公司分配利益):20000*10%*2/(5+3+2)/8=50元

  甲的直接利益=1000+300+50=1350元

  乙(个人直接利益):30000*10%*5/(5+3+2)=1500元

  乙(部门分配利益):30000*10%*3/(5+3+2)/2=450元

  乙(公司分配利益):30000*10%*2/(5+3+2)/8=75元

  乙的直接利益=1500+450+75=20xx

  丙(个人直接利益):20000*10%*5/(5+2+3)=1000元

  丙(部门分配利益):20000*10%*3/(5+3+2)/2=300元

  丙(公司分配利益):20000*10%*2/(5+3+2)/8=50元

  丙的直接利益=1000+300+50=1350元

  丁(个人直接利益):10000*10%*5/(5+3+2)=500元

  丁(部门分配利益):10000*10%*3/(5+3+2)/2=150元

  丁(公司分配利益):10000*10%*2/(5+3+2)/8=25元

  丁的直接利益=500+150+25=675元

  乙、丙、丁转移给甲的利益:450+75+50+25=600元

  甲、丙、丁转移给乙的利益:300+50+50+25=425元

  甲、乙、丁转移给丙的利益:50+75+150+25=300元

  甲、乙、丙转移给丁的利益:50+75+300+50=475元

  甲的总利益=1350+600=1950元

  乙的总利益=20xx+425=2450元

  丙的总利益=1350+300=1650元

  丁的总利益=675+475=1150元

关于薪酬设计方案范文2

  薪酬对于员工和企业的重要性决定了薪酬管理的重要性,薪酬管理的重要性往往取决于良好的薪酬体系。所以,良好的薪酬体系是对吸引人才,提升员工士气,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好的薪酬制度不仅能提高员工积极性,而且提高员工忠诚度,减少企业人员流动成本。

  要构建好的薪酬体系,关键要掌握薪酬设计的方法。本文从七个方面对薪酬设计全过程进行了阐述。

  一、明确需求,确定方向。

  设计企业薪酬方案,首先弄清楚企业基本情况和在行业中地位,明确薪酬设计要达到的目标,是薪酬制度设计的第一步。

  (一)企业现状调查。首先,要对企业的经营运行状况、薪酬制度对员工的影响和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以求发现问题。

  企业现状调查内容:

  1、企业现行组织结构、工作职位分布,各职位工作内容和作用。

  2、各类人员的构成,薪酬水平、各类人员的薪酬在企业薪酬总额中的比例。

  3、企业员工对现行工资制度的满意度及最不满意的问题。

  4、企业经营绩效、各种技术经济数据。

  5、劳动力成本对整个成本的影响程度。

  6、企业产品和生产技术水平等等。

  (二)明确需求,确定方向和目标。

  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判断,明确需求、确立方向和设计目标。

  1、明确本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一个企业的发展,通常有创建萌芽阶段、增长发育阶段、发展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各阶段企业薪酬设计策略是不同的。

  2、确定本企业当前最关键的工作职位(岗位)和关键岗位上的人员供需目标。

  3、明确薪酬政策应向何种工作岗位、何种员工倾斜,确定当前应激励什么,约束什么。

  4、提出适应本企业发展阶段的劳动力成本在企业总成本(含费用)中的比例范围。

  5、提出初步适应当前经营状况的企业薪酬组成和支付方式,确定薪酬弹性幅度等等。

  二、做好薪酬调查,确定薪酬水平。

  (一)市场调查内容。薪酬市场调查是对企业所支付的薪酬情况做系统的收集和分析判断过程。一个好的薪酬市场调查,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薪酬水平在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上的位置,将有利于控制劳动力成本,又能保持对关键人才的吸引、留住和激励,赢得人才竞争优势,同时还可以预测企业薪酬政策在将来的变化和发展,为企业制订薪酬制度控制薪酬总水平、各类人员薪酬相对水平、各类人员的薪酬等级划分提供基本数据。

  1、行业薪酬水平。2、地区薪酬水平。3、法律环境调查。

  (二)市场调查方法。

  1、要充分利用社会上的信息资源,广泛收集各种相关的技术、经济数据。如劳动力市场上的各类人员的指导价、统计部门公布的各行业各类人员的薪酬水平。

  2、企业自己或请社会上专业中介机构进行产品和劳动力市场调查。

  三、薪酬设计遵循的原则

  (一)公平原则

  1、内部公平。在薪酬管理时,必须采用一种透明、竞争、公平的薪酬体系,这对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2、外部公平。外部公平是指同一行业,同一地区或同等规模的不同企业中类似职务的报酬应当基本相同。

  3、员工个人公平。员工个人公平是指对同一企业中从事相同工作的员工的报酬进行相互比较时应该公平。

  (二)竞争原则

  竞争是指在社会上和人才市场上。企业的薪酬标准要有吸引力,才足以战胜竞争对手,吸引和留住企业所需的人才。因此,有条件的企业,在制定薪酬政策时,应采取高于其他企业的薪酬政策,以保证最大限度地吸引和保持最优秀的人才为本公司服务。如果企业的薪酬水平较低,必然在与其他企业的人才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优秀人才将与企业无缘。所以,必须充分考虑各种类型员工的需求和企业现状,制订具有竞争性的'薪酬方案。

  (三)经济性原则

  提高企业的报酬水平,固然可以提高其竞争性与激励性,但同时也要明白,企业支付给员工的报酬是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或服务的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过高的劳动报酬必然会提高产出在市场上的价格,从而降低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所以,报酬制度不能不受经济性的制约。不过,在考察人力成本时,不能仅仅看薪酬水平的高低,还要看员工的绩效水平。实际上,员工的绩效水平对企业产品竞争力的影响会大干成本因素。此外,人力成本的影响还与行业的性质及成本构成有关。

关于薪酬设计方案范文3

  一、薪酬概念

  薪酬是员工向公司提供劳务而获得的各种形式的酬劳。狭义的薪酬指货币和可以转化为货币的报酬。方案中所说的薪酬指的是狭义薪酬。

  计划设计本公司薪酬包括以下内容:

  月薪制:

  1、基本薪酬:基本薪资等同于地区公布最低工资标准,北京地区20xx年标准为930元/月/人。

  2、岗位薪酬:岗位工资、岗位津贴(补助)

  3、绩效薪酬:绩效奖金(基本薪酬+岗位工资总额)20%,试用期不享受绩效奖金。

  4、加班工资:根据基本薪酬标准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记发。

  5、业绩工资(提成/计件/研发项目奖金):业务销售类岗位(B),根据合同规定按照比例计算;生产类岗位(C)根据工作任务书相关规定按照数量计算提取费用;技术类员工(D)的研发成果转化相关所得收入,管理类(A)岗位无此工资。

  6、福利性薪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

  7、其中岗位薪酬中的岗位津贴项和福利性薪酬中补充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项,将根据岗级确定发放范围。生育保险只提供给北京市户籍人员。

  年薪制:

  1、基本薪酬:将根据既定年薪总额的70%,分为12个月逐月发放,入、离职当月不满当月实际工作日的,将根据月基本薪酬除以当月应工作天数乘以实际工作天数发放。

  2、岗位津贴(补助):根据岗位级别确定通讯、交通补助,在既定年薪范围外计提,包干制,全年总额不超过年薪总额的5%。

  3、绩效薪酬:年薪总额20%,按照年终绩效考评结果按实际考核分数计提。中途离职将扣发全部绩效薪酬,入、离职时间距离实际考评时间不满1年的(不含试用期),将按照比例计提发放。

  4、目标责任年金:完成年度工作目标全额发放,未完成年度目标将根据实际完成延后时间按照比例递减,完全没有完成目标可能,将全额扣减。此项费用占既定年薪总额10%

  5、福利性薪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补充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

  6、其中生育保险只提供给北京市户籍人员。

  二、岗位类型和薪级

  1、岗位类型分为:

  A管理类岗位,从事该岗位的员工为管理类员工;

  B业务销售类岗位,从事该岗位的员工即为业务销售类员工

  C生产类岗位,从事该岗位的员工即为生产类员工

  D技术类岗位,主要指的是围绕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类岗位,从事该岗位员工即为技术类员工

  岗位薪等分为:四个层次16个级差,其中13级以上核心层按照年薪制计算。其他层次按照月薪制计算

  四个层次:

  基础层(初级员工):1级至3级

  骨干层(骨干员工和基层管理):4级至8级

  中坚层(中层管理):9级至12级

  核心层(高管):13级至16级

  2、岗位薪级架构表(详见附件1)

  3、月薪薪酬计算公式

  (基本薪资+岗位薪资)×20%=绩效工资

  (基本薪资+岗位薪资-绩效工资)+绩效工资×绩效考核系数+加班工资+业绩工资-社保扣减+本月额外奖罚=应发税前工资

  应发税前工资-(应发税前工资-20xx)×相应税率=实发薪资

  4、年薪薪酬

  月度发放计算方式:

  全额既定年薪×70%÷12-社保扣款=月度税前工资

  月度税前工资-(月度税前工资-20xx)×相应税率=月度实发

  年度结算

  既定年薪总额20%×绩效考评系数=税前绩效工资

  既定年薪总额10%×目标工作进度百分比=税前目标责任年金

  税前绩效工资+税前目标责任年金-个人所得税=实发年度结算薪酬。

  三、薪酬晋升与下调

  1、根据面试情况确定入职薪级;

  2、参照绩效考核数据以及公司整体效益情况,根据公司制度既定制度,开展薪酬的晋级与下调制度。

  3、当公司年度整体经营效益同比提高或减少20%时,应启动薪资(浮动)调整措施。

  4、当公司年度整体经营效益同比提高或减少30%,硬启动薪资结构调整措施。

  四、薪酬管理

  1、公司薪酬制度、薪酬架构实行公开;

  2、公司岗位薪酬实行密薪制,但根据工作需要,直接上级有权知晓直接下级的薪酬状况。

  3、考勤及薪酬核算由公司人力部门实施,由总经理审批后,交财务部门实施发放。

  4、对于临时性劳务岗位,如锅炉工、绿化工等季节工,可以参照薪级体系,实行周薪制。

  5、同类型工作岗位中,上一级岗位可同时兼任下一级岗位和同级岗位,其薪资可以累积。上级岗位兼职下级岗位工作累积兼职岗位岗位最低薪级30%,同级岗位兼职可累积兼职岗位最低薪级50%。

  6、兼职岗位绩效工资以基础工资加两个岗位累积薪级工资的20%计算,绩效考核成绩以专职岗位和兼职岗位考核成绩平均值计算。

  五、员工福利

  1、福利内容分类

  A、现金福利:如生日礼金、过节费、房补、车补、红白礼金

  B、其他福利:补充保险、住房公积金、工作餐、宿舍、节日活动、节礼、定期体检等

  2、福利费用

  全年员工福利费用按照人工成本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