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教案最新范文3篇

综合文章 时间:2023-02-08
【www.wendang123.cn - 综合文章】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八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教案最新范文3篇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欢迎参阅。

八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教案最新范文3篇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

八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教案最新范文1

  开花和结果

【学习目标】

  1、描述花的主要结构。

  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 程,养成爱花的良好习惯。

【学习过程】

  一、课前检测:

  1、根的生长靠根尖细胞的_增加细胞的数量和细胞体积的增大。根生长最快的是区。

  2、万千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发育成的。

  3、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是细胞的、、。

  4、植物的生长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是含、、的无机盐。

  二、自主学习,教师 点拨:

(一)、花的结构。

  认真阅读教材102页完成下列各题。

  1、 认真填写名称。

  2、 观察花的结构,按照由外到内,由下到上的顺序,发现它由、、、、 组成。

  3、 雄蕊包括、组成。

  4、 雌蕊包括、、三部分。

  5、 花粉在里,卵细胞在,精子在里。

  6、 花的 结构中最重要的 是,包括和。

(二)、传粉和受精。(阅读教材103页完成下列问题)

  1、开花结果。

  2、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

  3、受精的过程:当花粉落到柱头上后,受到的刺激,开始萌发长出 ,其内含有

  花 粉管穿过、进入子房,到达 ,花粉管末端破裂释放出来,与里面的结合,成为。这就是。

  三、梳理知识体系。

  1、 花的主要结构

  2、受精指与结合形成的过程。

  四、拓展延伸

  为 什么说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

  五、巩固检测

  1、一朵花的结构中,从外到内依次是:①花瓣②花萼③雌蕊④雄蕊()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③①④D、③④①②

  2、花的主要部分是()

  A花冠B花托C雄蕊和雌蕊D花萼

  3、被子植物的卵细胞存在于下列哪一个结构中()

  A花粉B花粉管C柱头D胚珠

  4、受精后,子房发育成,胚珠发育成,子房壁发育成。

  5、当摘除了一朵花的哪部分,这朵花肯定不能发育成果实?()

  A雄蕊B雌蕊C花瓣D花药

  6、一朵豆角花里有6个胚珠,若6个胚珠都能发育成种子,至少需要花粉()个,精子()个。

  A1个B3个C6个D12个

  7、从花粉萌发到进入子房前,精子存在于()

  A柱头上B花药中C花粉管中 D胚珠中

八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教案最新范文2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教学目标:

  1、 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2、 举出例子并初步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难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教学过程:

  导入:先比较仙人掌和普通植物的不同,分析为什么仙人掌的叶子退化成刺,得出结论是为了适应干旱的环境。同时学生分析刺猬、变色龙、竹节虫,得出除了环境影响生物之外,生物本身也能适应环境。

  除了环境影响生物之外,生物本身也能适应环境。

  分析书本P19的资料,回答问题:生物的形态结构或生活方式的特点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观察兔子和猫的双眼在头部的位置,你能发现什么问题? 从而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生物为了适应不同环境其形态结构都有所改变。

  生物除了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环境。

  过渡问题:那是否生物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呢?生物本身对环境有没有影响?学生举出例子,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植物对环境的影响,动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鼠妇疏松土壤,柳、杉树能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成分,帮助净化空气,人类大量得排除废气、废水使环境受到污染……)

  讲解实验: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1.提出问题: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2.作出假设:裸地,草地,茂密的灌丛的空气湿度不一样.

  3.制定计划:学校内测量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中的湿度.(裸地指什么?灌丛指什么?)

  4.填写P7空气湿度记录表.并画出曲线图.

  5.注意:如果裸地或草地上有小水洼,测量湿度时,能把干湿计放在水洼边吗?测量灌丛的湿度时,能把干湿计放在地上吗?

  举例:曲线图的画法:

  总结:前面一节课和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环境对生物有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着环境,所以,生物圈中的生物和环境是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知识来解答下面问题。

  6、练习:

  1)如果将生活在淡水中的鲫鱼放入海水中,不久就会死亡,这一现象说明( )

  A.每种生物都是有寿命的

  B.每种生物都有自己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

  C.动、植物改变生活环境就会死亡

  D.生物的生存环境很容易破坏

  2)生活在阴湿环境中的植物,叶片一般大而薄,主要作用是( )

  A.充分利用光能 B.减少阳光照射

  C.适应低温 D.适应潮湿的环境

  3)许多种鸟具有保护色,但也难免常被嗅觉发达的兽类所捕食,对此的解释为( )

  A这些鸟不适应环境

  B.被食的鸟是警惕性不高的

  C.适应是绝对的

  D.适应具有一定限度和相对性

  7、讲解书本课后练习。

  教学后记:

  这节课不仅要讲理论课《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而且也要说明探究实验《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原理和过程。 对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这个知识点并不难,学生容易理解,但对于探究实验《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学生并不容易理解,在课堂上讲解这个实验过程和原理较费时,最后超出课时,学生也只是一知半解,特别是对于为什么要用裸地、草地、灌丛三个环境来做这个实验,很多学生很难理解,还有对于探究实验的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计划并不了解,所以我在其他班的课堂上采取了把实验过程,原理用一节课来讲述,因为探究实验对于学生来说很陌生,只有一开始让学生理解了探究实验的方法,在以后的课堂上才能让他们自主探究,所以我觉得把实验课分为一个课时的课是有必要的。

  教学反思:

  应该安排学生实验前自己先体验实验过程,实验所需时间,这样让学生操作起来可以更容易掌握,自己也能了解到实验过程所遇到的问题。

八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教案最新范文3

  第三节 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什么是合理营养。

  2.关注食品安全。

  3.尝试运用有关合理营养的知识,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并关心长辈的饮食。

  4.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

  二、教学重点

  1.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在健康生活中的意义。

  2.通过分析,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

  三、教学难点

  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将所学知识上升为意识,再将意识转化为行为。

  四、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收集若干食品包装袋和包装盒,以备教学需要;电视报刊中关于食品安全的信息;课前培训学生,指导小组长如何展开调查和收集、整理资料;设计评比栏和课前课后学生设计午餐食谱营养差异性的对比图。让学生明确科学知识在指导健康生活中的价值。

  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展开调查或收集有关合理营养、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课前尝试为家长或自己设计一份午餐食谱;自带各种食品包装袋;课前询问家长购买肉类、鱼类及其他食品时是怎样挑选的。

  五、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合理营养

  1.1不注意合理营养的危害

  课前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自主讨论不良饮食习惯、不合理营养的危害。

  1.2什么是合理营养?

  观察、讨论、归纳:怎样做才是合理营养。

  1.3“我”该怎么做?

  师生合作,为本班制定一个合理营养的文明公约。运用知识指导生活,设计午餐食谱再次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并对比哪一份更合理。先在全班评一评,比一比,然后参加全年级的设计赛,并把好的作品办成生物专刊。

  合理营养

  4人小组合作进行自主性学习,阅读书上提供的信息并观察书上的插图或自制投影片,结合身边实例讨论交流,在教师引导下进一步明确什么是合理营养及其在健康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设计一份合理的午餐食谱并利用节假日亲自烹调,为长辈献上一份爱心。

  阅读课后“营养师”资料,拓宽视野

  创设问题情境,列举在生活中了解到的典型实例,指导学生阅读书上提供的报刊信息,引入课题;

  引导学生讨论,组织并参与全班交流、点评,保证交流的正确性、有效性。归纳并用投影片展示该如何做到合理营养。

  关注健康生活,进行情感教育

(注:书上第三节内容可作为学生调查过程中查阅的资料之一)

  课前提出课题。指导学生开展调查(访问或查阅资料),组织交流,做出评价。

  二、食品安全

  2.1整体感知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根据课前布置,发布收集到的有关食.品安全的信息听取学生的资料发布,引导学生分析,组织学生讨论。

  2.2怎样购买安全食品

  A.安全的包装食品。(会读包装袋上的内容)

  B.非安全的包装食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学生阅读食品包装盒上的内容,分组讨论,并推举小组代表进行发言。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学生发言予以肯定并纠正或补充某些内容。

  就课前了解的知识进行组间交流。

  听取学生发言,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比较,建议学生课后到菜市场进行“实战演习”。

  三、预防食物中毒

  3.1小专家进行现场小讲座,听取有关知识,并提问和补充。

  和学生一起听取小讲座,对进行讲授的同学予以充分肯定。

  防止食品污染通过讨论,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的统一性

  思考问题,展开讨论,解决问题。

  3.2讨论:能用发霉变质的残羹剩饭或饲料喂养家禽家畜吗?为什么?

  有人说有“虫眼”的蔬菜水果农药含量少,可放心购买,对吗?

  在教师启发下思考:实际生活中,哪些行为最终会导致食品的污染?

  通过讨论,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的统一性。

  认真听取学生讨论并及时点拔。

  引导学生深层次地从防治环境污染的角度认识食品安全问题。

  肯定学生的分析,再次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四、了解绿色食品

  阅读有关资料,思考并了解绿色食品的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

  指导学生课本中有关绿色食品的资料,鼓励学生上网查询,进一步了解这方面的信息。

  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相关知识